CN109735805A -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5805A
CN109735805A CN201910129844.9A CN201910129844A CN109735805A CN 109735805 A CN109735805 A CN 109735805A CN 201910129844 A CN201910129844 A CN 201910129844A CN 109735805 A CN109735805 A CN 109735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um
tin oxide
oxide film
influx
trans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98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兵
黄建明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ad Rui Yi 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ead Rui Yi 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ead Rui Yi 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ead Rui Yi 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98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5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5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5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能得到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具体是指将石英基片放置于镀膜夹具;在一定真空度及烘烤温度下进行沉积镀膜,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用离子束辐照轰击薄膜表面使其改性。一定真空度优于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本发明制备的铟锡氧化物薄膜表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可通过控制离子束流大小及辐照时间控制其生长取向。该种铟锡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均匀性和热稳定,最终得到的铟锡氧化物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在光电子学和纳米光电子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薄膜在能源、信息、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电极材料,在平面显示、触摸屏、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透明导电薄膜还可应用于低辐射玻璃( 建筑、汽车、冰箱中的环保隔热玻璃) 、节能电致变色窗、除霜除雾玻璃、抗静电涂层、防电磁干扰透明窗、红外至雷达波段的宽频谱隐身材料及气体传感器等方向。铟锡氧化物(ITO)作为综合性能最佳的透明导电薄膜约占市场份额的94%。
铟锡氧化物除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也是一直非常好的超材料。透明导电氧化物在特定环境一定谱段内也会表现出负的实部介电常数,在许多性能如载流子浓度上调制灵活,具有一些一般材料无法实现的新奇的光学性质,如超耦合、负折射、亚波长衍射、倏逝波放大等,因此透明导电氧化物可以作为等离子体材料在电磁隐身、完美透镜和超分辨成像等领域来应用。
目前,制备铟锡氧化物薄膜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脉冲激光法和真空蒸发法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与其它普通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大同小异,但目前有关通过离子束改性方法获得具有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报道还没有。本专利涉及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连续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光电子学和纳米光电子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膜料的选择:采用质量百分比例为90:10的氧化铟和氧化锡混合物作为膜料;
步骤二、基片的准备:将基片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真空蒸发设备中的镀膜夹具上;
步骤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沉积膜料到基片上,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步骤四、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采用等离子体束流的离子束辐照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表面,进行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所述基片的清洗方式为: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所述基片分别超声波清洗1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得述铟锡氧化物薄膜。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真空蒸发设备中,真空度为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薄膜的沉积速率为0.1-0.3nm/ s。
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真空蒸发设备中,真空度为5×10-4 Pa,采用15mA的等离子体束流大小为,进行5-30min的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基片为石英基片。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为在可见或近红外区域。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异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及通过离子束辐照改性获得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重复性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结晶度好,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均匀性和热稳定,最终得到的铟锡氧化物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是应用在传感器等领域中很有价值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制备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吸收光谱曲线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技术进行常规的替换选择,而不仅限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记载。
实施例1: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膜料的选择:采用含氧化铟:氧化锡比例为90:10作为膜料;
步骤二、基片的准备:采用石英作为基片,将该石英基片采用如下清洗方式将其清洗干净: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基片分别清洗,进行超声波清洗10min;将石英基片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真空蒸发设备中的镀膜夹具上;
步骤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真空蒸发设备中,在真空度优于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的条件下,以沉积速率为0.1-0.3nm/s的速度,将步骤一中准备的膜料蒸发沉积到石英基片上,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步骤四、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采用等离子体束流的离子束为辐照源,控制离子束辐照平均电子束流大小为15mA,对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表面进行5min的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铟锡合金薄膜为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实施例2: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膜料的选择:采用含氧化铟:氧化锡比例为90:10作为膜料;
步骤二、基片的准备:采用石英作为基片,将该石英基片采用如下清洗方式将其清洗干净: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基片分别清洗,进行超声波清洗10min;将石英基片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真空蒸发设备中的镀膜夹具上;
步骤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真空蒸发设备中,在真空度优于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的条件下,以沉积速率为0.1-0.3nm/s的速度,将步骤一中准备的膜料蒸发沉积到石英基片上,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步骤四、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采用等离子体束流的离子束为辐照源,控制离子束辐照平均电子束流大小为15mA,对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表面进行15min的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铟锡合金薄膜为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实施例3: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膜料的选择:采用含氧化铟:氧化锡比例为90:10作为膜料;
步骤二、基片的准备:采用石英作为基片,将该石英基片采用如下清洗方式将其清洗干净: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基片分别清洗,进行超声波清洗10min;将石英基片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真空蒸发设备中的镀膜夹具上;
步骤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真空蒸发设备中,在真空度优于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的条件下,以沉积速率为0.1-0.3nm/s的速度,将步骤一中准备的膜料蒸发沉积到石英基片上,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步骤四、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采用等离子体束流的离子束为辐照源,控制离子束辐照平均电子束流大小为15mA,对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表面进行30min的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本实施例得到的铟锡合金薄膜为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为在可见或近红外区域。
如图1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3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及通过离子束辐照改性获得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重复性高,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如图1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均匀性和热稳定,最终得到的铟锡氧化物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是应用在传感器等领域中很有价值的材料。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膜料的选择:采用质量百分比例为90:10的氧化铟和氧化锡混合物作为膜料;
步骤二、基片的准备:将基片清洗干净后,放置于真空蒸发设备中的镀膜夹具上;
步骤三、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沉积膜料到基片上,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步骤四、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在真空蒸发设备中,采用等离子体束流的离子束辐照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表面,进行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基片的清洗方式为:依次采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对所述基片分别超声波清洗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得到铟锡氧化物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所述真空蒸发设备中,真空度为5×10-4 Pa,烘烤温度为100-200℃,薄膜的沉积速率为0.1-0.3nm/ 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真空蒸发设备中,真空度为5×10-4 Pa,采用15mA的等离子体束流大小为,进行5-30min的轰击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石英基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为在可见或近红外区域。
CN201910129844.9A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735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844.9A CN109735805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844.9A CN109735805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5805A true CN109735805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9844.9A Pending CN109735805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58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3183A (zh) * 2019-08-01 2019-11-1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近零介电常数可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4986A (zh) * 2020-01-17 2020-05-29 苏州领锐源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ito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628A (ja) * 1995-06-16 1997-01-07 Nikon Corp 透明性導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64030A (ja) * 1998-08-24 2000-02-2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Ito膜の成膜方法
CN101748364A (zh) * 2009-12-17 2010-06-2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 一种降低二氧化钛薄膜应力的方法
CN105088161A (zh) * 2015-08-31 2015-11-25 北京大学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对铜铟镓硒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282960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择优取向的铟锡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8929A (zh) * 2016-12-08 2017-03-2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ito基透明导电薄膜近红外波段透射增强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628A (ja) * 1995-06-16 1997-01-07 Nikon Corp 透明性導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64030A (ja) * 1998-08-24 2000-02-2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Ito膜の成膜方法
CN101748364A (zh) * 2009-12-17 2010-06-2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 一种降低二氧化钛薄膜应力的方法
CN105088161A (zh) * 2015-08-31 2015-11-25 北京大学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对铜铟镓硒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282960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择优取向的铟锡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8929A (zh) * 2016-12-08 2017-03-2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ito基透明导电薄膜近红外波段透射增强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3183A (zh) * 2019-08-01 2019-11-1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近零介电常数可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4986A (zh) * 2020-01-17 2020-05-29 苏州领锐源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ito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ropp et al. Properties of conductive zinc oxide films for transparent electrode applications prepar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CN108627889B (zh) 一种锗基底宽光谱红外增透光学窗口
Kim et al. Dependence of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n Ag thickness in TiO2/Ag/TiO2 multilayer films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Sibin et al. Highly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ng ITO/Ag/ITO multilayer thin films on FEP substrate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JP2004511655A (ja) マグネトロンネガティブイオンスパッタ源を用いるインジウムスズ酸化物薄膜の作製方法
CN109735805A (zh)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增强的铟锡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21378A (zh) 一种铌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689A (zh) Fzo/金属/fz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992A (zh) 用等离子体轰击制备绒面氧化锌透明导电镀膜玻璃的方法
CN108914077A (zh) 一种基于Nb2O5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984B (zh) 增强可见光波段透射的掺锡氧化铟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709453A (zh) 室温条件下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CN103171187A (zh) 一种三明治式透明导电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6884143A (zh) 一种具有太赫兹波段可控透射率的掺钼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
Yuan et al. Stable Indium Tin Oxide with High Mobility
Fikry et al. Superior control f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utter deposited ITO thin-films proper for some transparent solar applications
Patel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nO2 thin film coating using rf-plasma enhanced reactive thermal evaporation
Kim et al.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TiO2/Ag/ITO multilayer electrodes on PET substrates for organic photonic devices
CN105908127B (zh) 一种p型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4025A (zh) 一种基于纳米刻蚀的日盲紫外增透膜
Rao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um oxide and indium tin oxide films by activated reactive evaporation
CN108588661B (zh) 一种采用低价钒种子层优化氧化钒薄膜性能的方法
CN112941479B (zh) 一种二氧化锡/银/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调整银层厚度的方法及应用
He et al. Research of ITO transparent conductive
Huang et al. Influence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band gap of Al-doped ZnO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