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3045B -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3045B
CN109733045B CN201910016086.XA CN201910016086A CN109733045B CN 109733045 B CN109733045 B CN 109733045B CN 201910016086 A CN201910016086 A CN 201910016086A CN 109733045 B CN109733045 B CN 109733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hamber
glass
conveying
vacuum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6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3045A (zh
Inventor
吴贲华
王盘石
赵乐
王海峰
高国忠
蒋晨巍
顾文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emao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emao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emao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emao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6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3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3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3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3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片好的多层玻璃放置在输送装置上;先将多层玻璃输送至粗真空室,连通粗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抽真空至100‑1000Pa,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真空过渡室,断开粗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连通真空过渡室与高真空室,继续抽真空至70‑200Pa,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高真空室,断开真空过渡室与高真空室,连通高真空室与真空加热室,继续抽真空至30‑50Pa,保持3‑5分钟。本发明通过对多层玻璃进行逐级抽真空,可以实现将多层玻璃抽至高真空状态,同时在抽气完成后还进行加热,进一步减小了玻璃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气泡和分层的几率。

Description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
在夹层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将中间膜夹在透明材料之间时,透明材料和中间层之间会存在空气,为了使最终形成的复合玻璃产品没有气泡,需要将这些空气排出。
现有技术中通常所采用的排出空气的方法是在加热的腔室内用辊子辊压玻璃而将空气排出,或是将玻璃放入真空袋内,用真空泵将空气抽出,但是上述二种方法都仅能抽出95-98%的空气,残存的空气会被中间层吸收,虽然从玻璃的外观是看不出其存在气泡的,但是在玻璃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太阳辐照、高低温等)以及中间层老化等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空气会释放出来,形成气泡或分层,最终导致玻璃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其中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片好的多层玻璃放置在输送装置上;先将多层玻璃输送至粗真空室,连通粗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抽真空至100-1000Pa,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真空过渡室,断开粗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连通真空过渡室与高真空室,继续抽真空至70-200Pa,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高真空室,断开真空过渡室与高真空室,连通高真空室与真空加热室,继续抽真空至30-50Pa,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真空加热室,断开高真空室与真空加热室,连通真空加热室与真空加热加压室,加热至85-145℃,保持3-5分钟;再输送至真空加热加压室,断开真空加热室与真空加热加压室,连通真空加热加压室与冷却真空室,对多层玻璃施加压力,并保压,使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以及再输送至冷却真空室,断开真空加热加压室与冷却真空室,冷却多层玻璃,出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真空加热加压室对多层玻璃施加压力值为150T,保压时间为3-5分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层玻璃在冷却真空室冷却至35-50℃时出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夹层玻璃热压方法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用于将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其中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多层玻璃;粗真空室,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粗真空室用于对多层玻璃进行初级抽真空;真空过渡室,与粗真空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真空过渡室用于对多层玻璃进行次级抽真空;高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高真空室,用于对多层玻璃进行再次级抽真空;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与高真空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真空加热室用于真空加热多层玻璃;真空加热加压室,与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真空加热加压室用于将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以及冷却真空室,与真空加热加压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冷却真空室用于真空冷却多层玻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上料转移架,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衔接,上料转移架用于将多层玻璃输送至输送装置上;以及下料转移架,与冷却真空室的出料端衔接,下料转移架用于下料多层玻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底板,设置于上料转移架上,底板用于放置多层玻璃,底板通过上料转移架、输送装置及下料转移架输送而带动多层玻璃沿着上料转移架、输送装置及下料转移架移动;以及底板返回输送带,一端与上料转移架衔接,底板返回输送带的另一端与下料转移架衔接,底板返回输送带用于将底板由下料转移架输送至上料转移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多个真空隔断门,对应设置于粗真空室、真空过渡室、高真空室、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真空加热加压室及冷却真空室之间,多个真空隔断门用于隔断或连通粗真空室、真空过渡室、高真空室、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真空加热加压室以及冷却真空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真空加热室的数量为三个,第一真空加热室与高真空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第二真空加热室与第一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第三真空加热室的一端与第二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第三真空加热室的另一端与真空加热加压室衔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真空加热加压室包括真空腔体和液压机,真空腔体与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液压机与真空腔体连接,液压机用于将真空腔体内的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压机还包括:油缸固定机构,与真空腔体对应设置;液压油缸,设置于油缸固定机构上,并位于真空腔体的上方;上压块,与液压油缸连接,并位于真空腔体的上方,上压块通过液压油缸带动而升降;多个导柱,一端与油缸固定机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导柱另一端与上压块活动连接,上压块可沿着多个导柱上下移动;第一不锈钢圆柱,一端与上压块连接,第一不锈钢圆柱的另一端伸进真空腔体内;上压板,设置于真空腔体内,并与第一不锈钢圆柱连接,上压板通过上压块及第一不锈钢圆柱带动而压紧多层玻璃;下压块,设置于真空腔体的下方;以及第二不锈钢圆柱,一端与下压块连接,第二不锈钢圆柱的另一端伸进真空腔体内,并与上压板相对应,第二不锈钢圆柱用于支撑多层玻璃,多层玻璃通过上压板及第二不锈钢圆柱压合在一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1、本发明通过粗真空室、真空过渡室和高真空室对多层玻璃进行逐级抽真空,可以实现将多层玻璃抽至高真空状态,将多层玻璃夹层之间的气体抽尽,使多层玻璃之间残留的气体小于万分之五,同时在抽气完成后还进行加热,进一步将残留的气体排出,进而进一步减小了玻璃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气泡和分层的几率,延长多层玻璃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还在真空中通过液压机对玻璃板加压,使玻璃表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5MPa,避免了常规热压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加压带来的罐体不安全的因素。
3、本发明在抽真空过程中,多层玻璃是在真空状态下输送,避免了多层玻璃在进入高真空室时接触大气,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加工多层玻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液压机加工多层玻璃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压机加工多层玻璃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1,请参考图1所示,夹层玻璃热压方法1包括以下步骤101-107,其中:
步骤101:上料。将合片好的多层玻璃3放置在输送装置4上。
在本发明中对于输送装置4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例如可以为输送辊或输送带。
具体的,多层玻璃3的放置方式可以是通过人工放置,也可以是通过机械手臂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放置方式。
步骤102:初级抽真空。先将多层玻璃3输送至粗真空室5,连通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抽真空至100-1000Pa,保持3-5分钟。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可以为一体式,在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之间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的连通或关闭;也可以是在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的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上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密封通道的开关,进而控制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的连通或关闭,然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设置方式。
具体的,连通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后,再抽真空至100-1000Pa,例如可以为100Pa、300Pa、500Pa、800Pa、1000Pa,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泵优选为机械旋片泵,但并不以此为限。保持3-5分钟,例如可以为3分钟、4分钟、5分钟,但并不以此为限。使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具有相同的真空度。
步骤103:次级抽真空。再输送至真空过渡室6,断开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连通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继续抽真空至70-200Pa,保持3-5分钟。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可以为一体式,在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之间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的连通或关闭;也可以是在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的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上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密封通道的开关,进而控制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的连通或关闭,然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设置方式。
具体的,多层玻璃3在真空状态下输送至真空过渡室6后,断开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连通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再抽真空至70-200Pa,例如可以为70Pa、120Pa、170Pa、200Pa,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泵优选为罗茨泵,但并不以此为限。保持3-5分钟,例如可以为3分钟、4分钟、5分钟,但并不以此为限。使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具有相同的真空度。
进一步的,断开粗真空室5与真空过渡室6后,可以打开粗真空室5,使粗真空室5内的气压释放至室压,然后再将下一多层玻璃3输送至粗真空室5内,进行连续生产,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104:再次级抽真空。再输送至高真空室7,断开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连通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继续抽真空至30-50Pa,保持3-5分钟。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可以为一体式,在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之间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的连通或关闭;也可以是在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的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上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密封通道的开关,进而控制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的连通或关闭,然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设置方式。
具体的,多层玻璃3在真空状态下输送至高真空室7后,断开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连通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再抽真空至30-50Pa,例如可以为30Pa、40Pa、50Pa,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泵优选为罗茨泵,但并不以此为限。保持3-5分钟,例如可以为3分钟、4分钟、5分钟,但并不以此为限。使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具有相同的真空度。
进一步的,断开真空过渡室6与高真空室7后,重复步骤102,初级抽真空,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105:真空加热。再输送至真空加热室8,断开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连通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加热至85-145℃,保持3-5分钟。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可以为一体式,在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之间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的连通或关闭;也可以是在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的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上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密封通道的开关,进而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的连通或关闭,然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设置方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真空加热室8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可以为3个,以方便连续生产,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的,多层玻璃3在真空状态下输送至真空加热室8后,断开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连通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加热至85-145℃,例如可以为85℃、105℃、125℃、125℃,但并不以此为限。保持3-5分钟,例如可以为3分钟、4分钟、5分钟,但并不以此为限。使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具有相同的真空度及温度。
进一步的,断开高真空室7与真空加热室8后,重复步骤103,次级抽真空,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106:真空加压。再输送至真空加热加压室9,断开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连通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对多层玻璃3施加压力,并保压,使多层玻璃3压合在一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可以为一体式,在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之间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的连通或关闭;也可以是在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的密封通道,在密封通道上设置一个隔断装置,例如真空隔断门15,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隔断装置(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而控制密封通道的开关,进而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的连通或关闭,然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设置方式。
具体的,多层玻璃3在真空状态下输送至真空加热加压室9后,断开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连通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使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具有相同的真空度,对多层玻璃3施加压力,施加压力值优选为150T,但并不以此为限。并保压,保压时间优选为3-5分钟,例如可以为3分钟、4分钟、5分钟,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的,断开真空加热室8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后,重复步骤104,再次级抽真空;若设置多个真空加热室8,可以在此步骤重复步骤105,真空加热,以提高生产效率;若只设置一个真空加热室8,则在进行步骤107,真空冷却时,再重复步骤105,真空加热,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107:真空冷却。再输送至冷却真空室10,断开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冷却多层玻璃3,出料。
具体的,多层玻璃3在真空状态下输送至冷却真空室10后,断开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冷却多层玻璃3,在本发明对于多层玻璃3在冷却真空室10的冷却方式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冷却完成后出料,优选的是当多层玻璃3冷却至35-50℃时出料,例如可以为35℃、40℃、45℃、50℃,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的,断开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冷却真空室10后,重复步骤105,真空加热,在步骤107,真空冷却完成后,依次重复步骤106,真空加压,步骤107,真空冷却,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1通过对多层玻璃3逐级进行抽真空,不仅提高抽真空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多层玻璃抽真空至30-50Pa,实现将多层玻璃3抽至高真空状态,将多层玻璃3夹层之间的气体抽尽,并且多层玻璃3在整个生产输送过程中都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避免了多层玻璃3在进入高真空室时接触大气,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同时,本申请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1在对多层玻璃3抽气完成后,再进行加热,避免了同时加热加压的情况,可以大大减少抽气的时间,进一步将残留的气体排出,进而进一步减小了玻璃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气泡和分层的几率,延长了多层玻璃3的使用寿命。
并且本发明还在真空中通过液压机对玻璃板加压,使玻璃表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5MPa,避免了常规热压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加压带来的罐体不安全的因素。
相应地,本发明在二实施例中,还揭露了一种夹层玻璃热压装置2,请参考图2-5所示,以应用于上述一实施例中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1中,实现将多层玻璃3压合在一起,夹层玻璃热压装置2包括输送装置4、粗真空室5、真空过渡室6、高真空室7、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8、真空加热加压室9和冷却真空室10,其中:
请参考图3所示,输送装置4主要是用于输送多层玻璃3,在本发明中对于输送装置4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例如可以为输送辊或输送带。
请参考图2-4所示,粗真空室5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粗真空室5主要是用于对多层玻璃3进行初级抽真空,优选的,粗真空室5所用的抽真空泵为机械旋片泵,由于机械旋片泵在大气压到1000Pa范围内具有很大的抽速,可以提高抽真空速率,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抽真空泵。
请参考图2-4所示,真空过渡室6与粗真空室5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优选的真空过渡室6与粗真空室5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通过密封通道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过渡室6主要是用于对多层玻璃3进行次级抽真空,优选的,真空过渡室6所用的抽真空泵为罗茨泵,由于罗茨泵在大气压到1000-50Pa范围内具有很大的抽速,可以提高抽真空速率,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抽真空泵。
请参考图2-4所示,高真空室7与真空过渡室6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优选的高真空室7与真空过渡室6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通过密封通道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高真空室7主要是用于对多层玻璃3进行再次级抽真空,优选的,高真空室7所用的抽真空泵为罗茨泵,由于罗茨泵在大气压到1000-50Pa范围内具有很大的抽速,可以提高抽真空速率,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抽真空泵。
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8与高真空室7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优选的真空加热室8与高真空室7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通过密封通道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加热室8主要是用于真空加热多层玻璃3,优选的,其加热方式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对多层玻璃3进行加热,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加热方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所示,真空加热室8的数量为三个,第一真空加热室81与高真空室7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第二真空加热室82与第一真空加热室81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第三真空加热室83的一端与第二真空加热室82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第三真空加热室83的另一端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衔接,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设置其他合适的数量的真空加热室8。
请参考图2-4所示,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8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优选的真空加热加压室9与真空加热室8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通过密封通道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真空加热加压室9主要是用于将多层玻璃3压合在一起,请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真空加热加压室9包括真空腔体91和液压机92,真空腔体91与真空加热室8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液压机92与真空腔体连接,液压机92用于将真空腔体内的多层玻璃3压合在一起,本发明通过液压机92对玻璃板加压,使玻璃表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5MPa,避免了常规热压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加压带来的罐体不安全的因素,例如爆炸,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示,液压机92还包括油缸固定机构921、液压油缸922、上压块928、多个导柱923、第一不锈钢圆柱924、上压板925、下压块926和第二不锈钢圆柱927,油缸固定机构921主要是为液压油缸922、上压块928、多个导柱923、第一不锈钢圆柱924和上压板925提供刚性支撑,在本发明中对于油缸固定机构921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油缸固定机构921与真空腔体91对应设置,此处对应设置是指真空腔体91设置于油缸固定机构921的下方,但并不以此为限。
液压油缸922设置于油缸固定机构921上,并位于真空腔体91的上方,优选的固定于油缸固定机构921的上方中间位置,但并不以此为限。上压块928与液压油缸922连接,并位于真空腔体91的上方,上压块928通过液压油缸922带动而升降,多个导柱923一端与油缸固定机构921上端固定连接,多个导柱923另一端与上压块928活动连接,上压块928可沿着多个导柱923上下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导柱923增加上压块928上下移动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公开的多个导柱923的数量为二个,分别设置于上压块928的两侧,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不锈钢圆柱924一端与上压块928连接,第一不锈钢圆柱924的另一端伸进真空腔体91内,优选的第一不锈钢圆柱924与真空腔体91之间通过滑动骨架密封元件密封,但并不以此为限。上压板925设置于真空腔体91内,并与第一不锈钢圆柱924连接,上压板925通过上压块928及第一不锈钢圆柱924带动而压紧多层玻璃3。
下压块926设置于真空腔体91的下方,其可以固定于地面上,也可以固定于油缸固定机构921上,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不锈钢圆柱927一端与下压块926连接,第二不锈钢圆柱927的另一端伸进真空腔体91内,并与上压板925相对应,优选的第二不锈钢圆柱927与真空腔体91之间通过滑动骨架密封元件密封,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不锈钢圆柱927用于支撑多层玻璃3,多层玻璃3通过上压板925及第二不锈钢圆柱927压合在一起,本发明通过液压机92对多层玻璃3加压,使玻璃表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5MPa,避免了常规热压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加压带来的罐体不安全的因素,然液压机9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液压机92。
请参考图2-4所示,冷却真空室10与真空加热加压室9衔接设置于输送装置4的输送方向上,冷却真空室10用于真空冷却多层玻璃3,在本发明中对于冷却真空室10的结构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所示,夹层玻璃热压装置2还包括上料转移架11和下料转移架12,上料转移架11与输送装置4的进料端衔接,上料转移架11用于将多层玻璃3输送至输送装置4上,本实施例公开的上料转移架11包括上料上料导轨111、上料架112和上料辊113,上料导轨111垂直于输送装置4设置,上料架112设置于上料导轨111上,并且可沿着上料导轨111往复移动,上料辊113设置于上料架112上,上料时,先将多层玻璃3放置在上料辊113上,上料架112带动上料辊113及多层玻璃3沿着上料导轨111移动至输送装置4的进料口,上料辊113滚动,将多层玻璃3输送至输送装置4上,完成上料,然上料转移架1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上料转移架11。
下料转移架12与冷却真空室10的出料端衔接,下料转移架12用于下料多层玻璃3,本实施例公开的下料转移架12包括下料导轨121、下料架122和下料辊123,下料导轨121垂直于输送装置4设置,下料架122设置于下料导轨121上,并且可沿着下料导轨121往复移动,下料辊123设置于下料架122上,下料时,通过输送装置4及下料辊123的滚动,将多层玻璃3输送至下料辊123上,下料架122带动下料辊123及多层玻璃3沿着下料导轨121移动至下料处,下料,然下料转移架1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下料转移架1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3、4所示,夹层玻璃热压装置2还包括底板13和底板返回输送带14,底板13设置于上料转移架11上,底板13用于放置多层玻璃3,在本发明中对于底板13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底板13通过上料转移架11、输送装置4及下料转移架12输送而带动多层玻璃3沿着上料转移架11、输送装置4及下料转移架12移动。底板返回输送带14的一端与上料转移架11衔接,底板返回输送带14的另一端与下料转移架12衔接,底板返回输送带14用于将底板13由下料转移架12输送至上料转移架11上,在本发明中对于底板返回输送带14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例如可以为输送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所示,夹层玻璃热压装置2还包括多个真空隔断门15,多个真空隔断门15对应设置于粗真空室5、真空过渡室6、高真空室7、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8、真空加热加压室9及冷却真空室10之间,通过多个真空隔断门15的开关,控制粗真空室5、真空过渡室6、高真空室7、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8、真空加热加压室9以及冷却真空室10的隔断或连通,在本发明中对于真空隔断门15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即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合片好的多层玻璃放置在输送装置上;
先将所述多层玻璃输送至粗真空室,连通所述粗真空室与真空过渡室,抽真空至100-1000Pa,保持3-5分钟;
再输送至所述真空过渡室,断开所述粗真空室与所述真空过渡室,连通所述真空过渡室与高真空室,继续抽真空至70-200Pa,保持3-5分钟;
再输送至所述高真空室,断开所述真空过渡室与所述高真空室,连通所述高真空室与真空加热室,继续抽真空至30-50Pa,保持3-5分钟;
再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室,断开所述高真空室与所述真空加热室,连通所述真空加热室与真空加热加压室,加热至85-145℃,保持3-5分钟;
再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断开所述真空加热室与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连通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与冷却真空室,对所述多层玻璃施加压力,并保压,使所述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以及
再输送至所述冷却真空室,断开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与所述冷却真空室,冷却所述多层玻璃,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对所述多层玻璃施加压力值为150T,保压时间为3-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玻璃在所述冷却真空室冷却至35-50℃时出料。
4.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方法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用于将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多层玻璃;
粗真空室,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粗真空室用于对所述多层玻璃进行初级抽真空;
真空过渡室,与所述粗真空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真空过渡室用于对所述多层玻璃进行次级抽真空;
高真空室,与所述真空过渡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高真空室用于对所述多层玻璃进行再次级抽真空;
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与所述高真空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真空加热室用于真空加热所述多层玻璃;
真空加热加压室,与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用于将所述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以及
冷却真空室,与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冷却真空室用于真空冷却所述多层玻璃;
上料转移架,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衔接,所述上料转移架用于将所述多层玻璃输送至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
下料转移架,与所述冷却真空室的出料端衔接,所述下料转移架用于下料所述多层玻璃;
多个真空隔断门,对应设置于所述粗真空室、所述真空过渡室、所述高真空室、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及所述冷却真空室之间,所述多个真空隔断门用于隔断或连通所述粗真空室、所述真空过渡室、所述高真空室、所述至少一个真空加热室、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以及所述冷却真空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设置于所述上料转移架上,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多层玻璃,所述底板通过所述上料转移架、所述输送装置及所述下料转移架输送而带动所述多层玻璃沿着所述上料转移架、所述输送装置及所述下料转移架移动;以及
底板返回输送带,一端与所述上料转移架衔接,所述底板返回输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料转移架衔接,所述底板返回输送带用于将所述底板由所述下料转移架输送至所述上料转移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热室的数量为三个,第一真空加热室与所述高真空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第二真空加热室与所述第一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第三真空加热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三真空加热室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热加压室包括真空腔体和液压机,所述真空腔体与所述真空加热室衔接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液压机与所述真空腔体连接,所述液压机用于将所述真空腔体内的所述多层玻璃压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玻璃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还包括:
油缸固定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对应设置;
液压油缸,设置于所述油缸固定机构上,并位于所述真空腔体的上方;
上压块,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并位于所述真空腔体的上方,所述上压块通过所述液压油缸带动而升降;
多个导柱,一端与所述油缸固定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导柱另一端与所述上压块活动连接,所述上压块可沿着所述多个导柱上下移动;
第一不锈钢圆柱,一端与所述上压块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圆柱的另一端伸进所述真空腔体内;
上压板,设置于所述真空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不锈钢圆柱连接,所述上压板通过所述上压块及所述第一不锈钢圆柱带动而压紧所述多层玻璃;
下压块,设置于所述真空腔体的下方;以及
第二不锈钢圆柱,一端与所述下压块连接,所述第二不锈钢圆柱的另一端伸进所述真空腔体内,并与所述上压板相对应,所述第二不锈钢圆柱用于支撑所述多层玻璃,所述多层玻璃通过所述上压板及所述第二不锈钢圆柱压合在一起。
CN201910016086.XA 2019-01-08 2019-01-08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Active CN109733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086.XA CN109733045B (zh) 2019-01-08 2019-01-08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086.XA CN109733045B (zh) 2019-01-08 2019-01-08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3045A CN109733045A (zh) 2019-05-10
CN109733045B true CN109733045B (zh) 2023-08-25

Family

ID=6636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6086.XA Active CN109733045B (zh) 2019-01-08 2019-01-08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3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2633A (zh) * 2019-11-04 2020-01-14 青岛锦绣前程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连续式夹胶玻璃生产方法
CN111377620A (zh) * 2019-11-04 2020-07-07 青岛锦绣前程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夹胶玻璃的连续式真空生产设备
CN110894141A (zh) * 2019-12-18 2020-03-20 深圳孔雀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连续封接方法
CN114571536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模切件除气泡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5906A (ja) * 2003-05-22 2004-12-0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WO2009039053A1 (en) * 2007-09-17 2009-03-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glass laminate
DE202004021820U1 (de) * 2004-12-01 2011-06-09 Elino Industrie-Ofenbau GmbH, 52355 Einrichtung zum Evakuieren/Befüllen des Zwischenraumes von aus zwei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Glaspaneelen bestehenden Einheiten
CN103241929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真空室
CN106007412A (zh) * 2016-05-10 2016-10-12 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一次成型连续生产方法
CN106587664A (zh) * 2017-02-24 2017-04-26 深圳市华彩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夹层玻璃生产线
CN209397134U (zh) * 2019-01-08 2019-09-17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热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3800B2 (en) * 2003-03-20 2006-12-05 Cardinal Lg Company Non-autoclave laminated glass
CN102617025B (zh) * 2011-01-31 2014-06-25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真空玻璃构件时获得真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5906A (ja) * 2003-05-22 2004-12-0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DE202004021820U1 (de) * 2004-12-01 2011-06-09 Elino Industrie-Ofenbau GmbH, 52355 Einrichtung zum Evakuieren/Befüllen des Zwischenraumes von aus zwei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Glaspaneelen bestehenden Einheiten
WO2009039053A1 (en) * 2007-09-17 2009-03-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glass laminate
CN103241929A (zh) * 2012-02-13 2013-08-14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真空室
CN106007412A (zh) * 2016-05-10 2016-10-12 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一次成型连续生产方法
CN106587664A (zh) * 2017-02-24 2017-04-26 深圳市华彩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夹层玻璃生产线
CN209397134U (zh) * 2019-01-08 2019-09-17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热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3045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3045B (zh) 夹层玻璃热压方法及其热压装置
US7779884B2 (en) Multi-level laminating press
US20110290417A1 (en) Sandwich glass form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andwich glass
US201000186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aminating essentially planar work pieces under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and heat
US20080053609A1 (en) Press and method for laminating board-shaped work pieces via pressure and heat
EP1997614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Laminieren von im Wesentlichen plattenförmigen Werkstücken unter Druck- und Wärmeeinwirkung
CN101590702B (zh) 用于层压基本为板形的工件的压力机和方法
EP2457728A1 (de) Verfahren zum Laminieren von im wesentlichen plattenförmigen Werkstücken
CN110911516B (zh) 一种柔性cigs太阳能电池片层叠串焊装置
CN104118186A (zh) 一种板材层压流水线及其层压方法
CN209397134U (zh) 夹层玻璃热压装置
CN107962851A (zh) 多层三腔层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060144522A1 (en)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glass sheets using short wave radiation
CN115101615B (zh) 封闭式光伏组件层压机、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KR101075441B1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제조를 위한 라미네이트 시스템 및 라미네이트 방법
KR20100030775A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제조를 위한 라미네이트 시스템
KR101139595B1 (ko) 오토클레이브 장치
CN113002039B (zh) 一种新型的板压式层压机及层压板状件的施压方法
TWI805679B (zh) 應用於層壓至少一層堆疊之層壓裝置及方法
CN111114085A (zh) 层压设备
CN113580717A (zh) 一种生产加工夹层玻璃的设备及方法
US4737228A (en) Laminating press
CN111377620A (zh) 一种夹胶玻璃的连续式真空生产设备
CN212669540U (zh) 一种真空玻璃加工用封边装置
CN218664217U (zh) 一种钢化玻璃夹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