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187A -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187A
CN109729187A CN201910021125.5A CN201910021125A CN109729187A CN 109729187 A CN109729187 A CN 109729187A CN 201910021125 A CN201910021125 A CN 201910021125A CN 109729187 A CN109729187 A CN 109729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requested object
server
agent
network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1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9187B (zh
Inventor
薄景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11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9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9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后,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脑;代理服务器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无需支持配置有SOCKS协议也能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目的地址,适用兼容性高,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方案的使用局限性,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若客户端计算机(即运行客户端程序的计算机)无法直接访问某些网络资源(如在中国境内的网络内无法直接访问国外网站)或者对某些网络资源的访问质量非常差,此时,会需要使用网络代理技术来对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访问。
传统常用的网络代理技术的实现方式通常是:首先需要找到一台能流畅直接访问目的地址并且能被客户端计算机访问的服务器(此处所述的服务器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其中,所述目的地址指的是客户端计算机真正最终想要访问的网络地址,而目的地址实质对应的是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所述目的地址是客户端计算机真正最终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的网络地址;然后在代理服务器上部署支持SOCKS协议(如SOCKS4、SOCKS5)的代理服务器程序并启动;接着在客户端计算机内需要访问目的地址的程序中设置SOCKS代理的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即为所述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以及在代理服务器上部署的代理服务器程序的端口),此时,如图1所示,需要访问目的地址的程序就会先使用SOCKS协议和代理服务器建立连接,跟着令代理服务器连接目的地址后,代理服务器会将客户端计算机所需发送的内容全部转发给目的地址,并且将目的地址的回复内容转发给客户端计算机,这样客户端计算机与目的地址之间便能够实现流畅的通信。然而,这种网络代理技术需要客户端计算机内需要访问目的地址的程序能够支持配置有SOCKS协议的代理访问,而对于不支持配置SOCKS协议的程序,则无法使用这种网络代理技术来实现网络资源的访问,可见,传统常用的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局限,适用兼容性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适用兼容性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进一步,所述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或,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进一步,所述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一配置文件;或,所述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二配置文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为HOSTS文件。
进一步,所述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则从至少两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中选取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为获取得到的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反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进一步,所述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代理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所述代理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代理通信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代理通信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响应于网络请求,会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然后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接着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以令代理服务器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目的地址,实现终端设备通过代理服务器与目的地址进行通讯,这样终端设备无需支持配置有SOCKS协议也能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目的地址,适用兼容性高,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方案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网络代理技术实现的原理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一具体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二具体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三具体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一实际应用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二实际应用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的第三实际应用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代理通信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具体地,当请求方需要访问网络以获取网络资源时,会触发产生网络请求,此时本实施例会获取所述网络请求所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S102、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可对应至少一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S103、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具体地,通常当请求方触发产生网络请求后,会解析出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从而将网络请求发送至该IP地址上,而本实施例的方法则是通过获取被请求对象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这一方式,以令被请求对象所解析出的IP地址为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而并不是被请求对象本身的IP地址,这样便能根据得到的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网络请求,其为一用于向目标服务器(亦可称为目标主机)请求获取网络资源的请求,通常所述网络请求的触发产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浏览器客户端中输入一网址或网址加端口号并输入确认信息(如敲下回车键、点击虚拟确认按钮等)、在邮箱客户端中输入邮件接收请求或邮件发送请求(如点击邮件发送或邮件接收的按钮)、在QQ客户端中输入聊天请求、QQ空间浏览请求等(如在QQ聊天框中输入聊天内容后敲下回车键或点击发送按钮、点击QQ客户端界面上的QQ空间)。
对于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其实质为请求方真正最终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而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即为目的地址,例如,终端设备中的邮箱客户端需接收126邮箱的邮件时,请求方真正最终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即目的地址)为126.com的IP地址,也就是说,提供126邮件接收服务资源的服务器是此次网络请求对应的被请求对象(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又或者,请求方中的浏览器客户端需要访问google.com这一网页时,先在浏览器客户端的网址栏输入google.com并点击确认,此时请求方真正最终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为google.com的IP地址,也就是说,提供google.com网页资源的服务器是此次网络请求对应的被请求对象(第一被请求对象)。
对于端口号,通常端口分为逻辑端口和物理端口两种类型,其中,物理端口指的是物理存在的端口,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上用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逻辑端口是指逻辑意义上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如TCP/IP协议中的服务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口号均为逻辑端口号,为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具体地,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端口号,当请求方触发产生网络请求时,即需要访问目标服务器以获取网络资源时,会具有与所述网络请求对应的端口号,这样目标服务器通过端口号才能识别出需要提供何种服务,从而返回何种资源至终端设备,即相当于所述端口号表示了此网络请求所请求的服务类型,例如,126邮件接收服务对应的端口号为25、126邮件发送服务对应的端口号为110、网页浏览服务对应的端口号为80等,因此,每一个网络请求会具有一个对应的端口号,当网络请求触发产生后,可获取得到与所述网络请求对应的端口号,即所述第一端口号。此外,对于所述第一端口号,其可以是自定义的端口号,亦可以是默认的端口号,例如,浏览器客户端默认的端口号为80,那么当需要浏览网页时,触发产生的网络请求所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为80,若需要对端口号进行自定义时,则在浏览器客户端的网址输入框输入网址时,在网址后面加上冒号和自定义端口号便可,例如,www.google.com:81,此时,当在浏览器客户端的网址输入框输入网址,从而触发产生网络请求时,所述网络请求所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为81。
对于IP地址,其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一台主机分配一个IP地址,即每一个终端设备、服务器会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由网络通信技术可知,当触发产生网络请求时,会对网络请求所对应的被请求对象本身的IP地址进行获取(即解析出被请求对象本身的IP地址),然后将触发产生的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IP地址,而本发明实施例则是在配置好的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当触发产生网络请求时,会根据所述网络请求,获取得到所述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然后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接着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也就是说,相当于在解析第一被请求对象所对应的IP地址时,将第一被请求对象本身所对应的IP地址,从原先其本身对应的IP地址替换成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这样在请求方上所触发产生的网络请求则会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上而不会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即所述目的地址,也就是所需被网络访问的第一被请求对象),可见,相较于传统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并不需要利用SOCKS协议向代理服务器发出安全连接请求从而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才发送网络请求至代理服务器后再转发至目标服务器,仅需利用TCP协议或UDP协议便能将网络请求传输至代理服务器,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令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采用TCP或UDP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进行网络请求传输便可,而无需采用SOCKS协议(属于会话层协议)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链接后才进行网络请求的传输,这样一台普通能够进行上网的终端设备就能作为请求方将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中,以利用代理服务器实现请求方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请求方无需能够支持配置SOCKS协议,适用兼容性非常好,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局限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代理通信方法可以由代理通信装置执行,该代理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代理通信装置可以是由至少一个物理实体构成。该代理通信装置作为请求方,为一可用于访问互联网以获取网络资源来实现上网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可为设有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亦可以为客户端(即应用程序),其中,该代理通信装置的类型可包含但不限于有台式计算机、手提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交互书写板等终端设备,所述客户端则可包含但不限于有QQ客户端、邮箱客户端、书写板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等。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S102,其包括:
S1021、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相当于对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时,解析得出的是对应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而并不是被请求对象原先自身的IP地址。对于所述域名解析,其表示为通过域名,最终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叫做域名解析。
具体地,目前由于为了令终端设备或客户端(即请求方)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而不用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据,会以域名来标识被请求对象,然后通过对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得到对应的IP地址,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这样则相当于令终端设备或客户端(请求方)在进行域名解析时,直接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对应的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便可,更符合当前的使用场景,程序设计改动小,能够实现无感知代理通信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一配置文件中。由于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为可被文档编辑工具(如记事本工具、WORD工具等)打开进行修改编辑的文件,因此将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一配置文件中,能够便于对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配置,配置修改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高。其中,所述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一配置文件中的展示方式可如下表1所示:
表1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置文件采用HOSTS文件。所述HOSTS文件,简称为HOSTS,其作用是将不同域名与其对应的IP地址建立一个关联“数据库”,即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HOSTS文件中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进行修改,修改为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样当获得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时,可自动从HOSTS文件查询得到与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相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然后根据查询得到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第一代理服务器。由此可见,通过采用HOSTS文件来实现所述第一配置文件,能够进一步地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操作简单,便于用户对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和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进行修改,从而修改它们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又或者,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S102,其包括:
S1022、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这样当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时,便可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从而令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替换成找出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可见通过此方式来实现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程序设计改动小,难度低,而且同样能实现无感知代理通信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二配置文件中。由于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为可被文档编辑工具(如记事本工具、WORD工具等)打开进行修改编辑的文件,因此将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二配置文件中,能够便于对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配置,配置修改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高。其中,所述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二配置文件中的展示可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则从至少两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中选取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为获取得到的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其中,所述优先级的高低判定准则可包含但不限于有:代理服务器的空闲度(空闲度越高,优先级越高)、代理服务器的地理位置(离请求方越近的代理服务器,优先级越高)、代理服务器的负载处理能力(能力越高,优先级越高)等。因此,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判断出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便能根据每个代理服务器(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对应的服务器)分别具备的优先级,从而从至少两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中选取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代理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而且提高资源合理利用率。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S202、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S203、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主要应用于代理服务方(即代理服务器),当代理服务器接收到从请求方传输来的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后,会从已配置好的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即被请求对象本身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端口号相对应的IP地址,此时所述获取得到的IP地址即为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代理服务器根据获取得到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后,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即发送至第一被请求对象(即目标服务器)。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号主要用于识别出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以及标识所需的服务类型。
由上述可得,相较于传统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代理服务方无需请求方利用SOCKS协议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再令代理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代理服务器才会将接收到的网络请求发送至目标服务器,而只需接收到请求方传来的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后,利用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得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便能根据获得的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中,以实现代理通信,这样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请求方则无需能够支持配置SOCKS协议,提高整体代理通信方案的适用兼容性,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局限性,而且代理服务方也无需再处理SOCKS协议。而且通过对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置,能够控制允许终端设备中的客户端所能够访问的目的地址,例如,允许访问工作的google.com,此时,若60端口号对应google.com,那么代理转发表中则记录端口号60与google.com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允许访问娱乐的youtube.com,此时,若70端口号对应youtube.com,那么代理转发表中将端口号60所对应的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设为空,或者直接不设置这一对应关系。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S203,其具体为: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反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由于目标服务器中服务A(所述服务A为请求方所请求的服务)所对应的端口号不一定与第一端口号相同,因此,若目标服务器中服务类型A所对应的端口号与第一端口号不相同,则需要在代理服务方中为被请求对象分配有第二端口号,然后再将第二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即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中,这样目标服务器才能返回请求方真正所请求的网络资源,例如,若在目标服务器中,对应服务A的端口为90,而此时所述第一端口号为70,那么则为第一端口号70所对应的被请求对象分配第二端口号90,这样代理服务器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号为90,而不是70,从而达到准确进行网络请求以令请求方获得真正所需请求的网络资源的效果,并且提高了配置的灵活性,可进一步地使用兼容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可见,当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端口号主要用于识别出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而第二端口号才是用于标识所需的服务类型。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S202,其具体为:
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具体地,所述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这样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可调用DNS服务器查询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即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从而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可见,通过采用此步骤来实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的获取,能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对代理服务器的设计改动小,降低设计难度。
优选地,所述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代理转发表格存储于第三配置文件中。由于所述第三配置文件为可被文档编辑工具(如记事本工具、WORD工具等)打开进行修改编辑的文件,因此将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三配置文件中,能够便于对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配置,配置修改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高。其中,所述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三配置文件中的展示可如下表3所示:
表3
若所述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实现,那么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第三配置文件中的展示则如下表4所示:
表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代理通信方法可以由代理通信装置执行,该代理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代理通信装置可以是由至少一个物理实体构成。该代理通信装置主要作为代理服务方,即具有代理通信服务的装置,可用于将终端设备传来的网络请求转发至目标服务器,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反馈内容返回至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终端设备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通常,本实施例中的代理通信装置为一代理服务器。此外,由于一个装置设备可同时作为请求方和代理服务方,因此,上述请求方所执行的代理通信方法步骤,以及代理服务方所执行的代理通信方法步骤均可由一代理通信装置执行。
如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所示。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HOSTS文件来存储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以设有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作为请求方、以代理服务器作为代理服务、第一端口号被包含于网络请求中的方式来进行阐述。
步骤301:配置步骤。
S3011、终端设备的配置步骤。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的HOSTS文件中添加自定义的DNS域名解析项(DNS用于把域名转换成对应的IP地址,如www.google.com转为69.63.181.12),令域名对应的IP地址从本身对应的IP修改为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使得最终想要访问的目的地址的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为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可见,此步骤是用于进行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配置。
S3012、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步骤。
具体地,在代理服务器添加一配置文件(即所述第三配置文件),用于维护一个代理转发表,所述代理转发表中规定了哪个端口的数据对应哪个目的地址的访问,即所述代理转发表存储有不同端口号与目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见,此步骤是用于进行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配置。
进一步地,若目标服务器中对应A服务类型的端口号与第一端口号不相同时,则在代理服务器中需要为第一端口号所对应的目标地址重新分配端口号(即第二端口号),令其与目标服务器中对应A服务类型的端口号相同。可见,此步骤是用于为被请求对象配置新端口号。
步骤302、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的代理通信步骤。
S3021、终端设备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S3022、终端设备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具体地,所述S3022具体为,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HOSTS文件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述HOSTS文件中存储有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S3023、终端设备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以TCP协议或UDP协议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可见,对于所述终端设备,当其向目的地址(即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发出访问请求时,会响应于网络请求,从而直接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HOSTS文件中获得与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然后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当终端设备向目的地址发出访问请求时,实质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
S3024、代理服务器接收由终端设备传来的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S3025、代理服务器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对于所述步骤S3025,其具体为:从代理转发表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所述代理转发表存储有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代理转发表设在第三配置文件中。
S3026、代理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对于所述步骤S3026,其具体为:若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以TCP协议或UDP协议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反之,则以TCP协议或UDP协议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目标服务器接收到网络请求和第一端口号(或第二端口号)后,会将相应返回相应的数据至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将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即目标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转发至终端设备,此时便能实现了终端设备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流畅通信。
可见,对于所述代理服务器,其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配置的代理转发表中查到当前端口所对应的目的地址(即第一端口号所对应的目的地址),然后便会将请求转发给相应的目的地址(即目标服务器),接着,代理服务器会将目的地址的回复(即目的地址的反馈内容)转发给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便能流畅的访问目的地址。
由上述可得,本发明实施例在发出请求时,会直接从HOSTS文件获得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即相当于在解析第一被请求对象所对应的IP地址时,将第一被请求对象本身所对应的IP地址,从原先其本身对应的IP地址替换成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这样终端设备所发出的网络请求则会发送至对应的代理服务器上而不会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然后,代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从查找到端口号所对应的目的地址,然后将请求发送至目的地址,接着代理服务器便会将目的地址的回复转发给终端设备,以实现终端设备与目的地址之间的代理通信。可见,相较于传统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网络请求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方式,并不需要利用SOCKS协议向代理服务器发出安全连接请求从而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再令代理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才能发送网络请求至代理服务器后再转发至目标服务器,仅需利用TCP协议或UDP协议便能将网络请求传输至代理服务器,然后代理服务器再根据查找到的端口所对应的目标地址,从而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便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令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采用TCP或UDP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进行网络请求传输便可,而无需采用SOCKS协议(属于会话层协议)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链接后才进行网络请求的传输,这样一台普通能够进行上网的终端设备就能作为请求方将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中,请求方无需能够支持配置SOCKS协议,适用兼容性非常好,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局限性,并且所述代理服务器也无需处理SOCKS协议。另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便于对对应关系进行修改配置,而且还能便于精准地控制允许终端设备中的客户端所能访问的目的地址。还有,利用第一配置文件来存储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实现对第一被请求对象进行相应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解析,这样终端设备无法感知代理的存在,以达到无感知代理通信的效果。
对于上述实施例方法,其具体实际应用的例子如下所示。
例子1:对于终端设备中的126邮箱客户端。
在本例子中,126邮箱使用的域名为126.com,发送邮件使用的端口号是25,接收邮件使用的端口号是110。而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则为192.1.1.1,然后通过利用记事本来修改终端设备的HOSTS文件,在HOSTS文件中添加【126.com 192.1.1.1】这一对应关系。而对于代理服务器的配置,将其存储有的代理转发表上配置【25 126.com】这一对应关系,其表示25端口的请求转发给126.com的IP地址,即126.com这一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并且配置【110 126.com】这一对应关系,其表示110端口的请求转发给126.com的IP地址,即126.com这一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
基于上述的配置,当利用邮件客户端接收126邮箱的邮件时,如图5所示,代理通信过程为:首先,当点击邮件接收的按钮时,会触发产生向126.com访问的网络请求,响应于这一网络请求,会直接从HOSTS文件中得到126.com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192.1.1.1,并且得到的第一端口号为110,然后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192.1.1.1,即实际上,此时客户端所访问的地址为192.1.1.1:110;然后,代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第一端口号110,从代理转发表上查找到110端口对应的是126.com的访问,接着,代理服务器使用自带的DNS服务器查询126.com的实际IP地址,然后和126.com的实际IP地址的110端口建立连接,并且将客户端传来的网络请求发送至126.com的IP地址,跟着代理服务器会将126.com的IP地址的回复转发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接收126邮箱的邮件。同理,若需要利用邮件客户端发送邮件至126邮箱时,则将上述端口号从110改为25便可。
例子2:对于终端设备中的浏览器客户端。
在本例子中,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1.1,然后通过利用记事本来修改终端设备的HOSTS文件,在HOSTS文件中添加【google.com 192.1.1.1】这一对应关系,以及【facebook.com 192.1.1.1】。而对于代理服务器的配置,将其存储有的代理转发表上配置【80 google.com】,表示80端口的请求转发给google.com的实际IP,以及配置【81facebook.com:80】,表示81端口的请求转发给facebook.com的实际IP,其中,在【81facebook.com:80】这一配置中,为facebook.com(即第一被请求对象配置了第二端口号,即为第一被请求对象指定了端口号)。
基于上述的配置,当利用浏览器访问www.google.com时(浏览器默认是访问80端口),如图6所示,代理通信过程为:首先,当输入www.google.com这一网址,并敲下回车后,会触发产生向google.com访问的网络请求,响应于这一网络请求,会直接从HOSTS文件中得到google.com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192.1.1.1,并且得到的第一端口号为80,然后将端口号80和网络请求发送至192.1.1.1,即实际上,此时客户端所访问的地址为192.1.1.1:80;然后,代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第一端口号80,从代理转发表上查找到80端口对应的是google.com的访问,接着,代理服务器使用自带的DNS服务器查询google.com的IP地址(69.63.181.12),跟着代理服务器会与google.com的IP地址的80端口建立连接,并将客户端传来的网络请求发送至google.com的IP地址,跟着,将google.com的IP地址的回复转发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google.com的资源。
此外,若利用浏览器访问www.facebook.com时(浏览器默认是访问80端口),如图7所示,代理通信过程为:由于浏览器默认的访问端口为80,而在代理转发表上确实配置端口81对应facebook.com,因此,在利用浏览器访问www.facebook.com时需要指定端口为81,即在浏览器的网址输入框中需要输入www.facebook.com:81,那么当输入www.facebook.com:81这一网址,并敲下回车后,会触发产生向facebook.com访问的网络请求,响应于这一网络请求,会直接从HOSTS文件中得到facebook.com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192.1.1.1,并且得到的第一端口号为81,然后将端口号81和网络请求发送至192.1.1.1,即实际上,此时客户端所访问的地址为192.1.1.1:81;然后,代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根据第一端口号81,从代理转发表上查找到81端口对应的是facebook.com的访问,并且判断到有为facebook.com分配第二端口号80,即此时实际访问的对象为facebook.com:80;接着,代理服务器使用自带的DNS服务器查询facebook.com的IP地址,跟着代理服务器会与facebook.com的IP地址的80端口建立连接,并将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发送至facebook.com的IP地址后,将facebook.com的IP地址的回复转发给客户端,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facebook.com的资源。
基于上述例子可得,对于所述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与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第一端口号建立连接,即相当于将第一端口号发送至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将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此时代理服务器会检测到所述网络请求是由第一端口号传来的数据。
同样,对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与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的第二端口号建立连接,即相当于将第二端口号发送至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将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此时第一被请求对象会检测到所述网络请求是由第二端口传来的数据。
对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与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的第一端口号建立连接,即相当于将第一端口号发送至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将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此时第一被请求对象会检测到所述网络请求是由第一端口传来的数据。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代理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第二获取单元402,用于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403,用于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所述代理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04,用于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第三获取单元405,用于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406,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案,能够将网络请求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方式,并不需要利用SOCKS协议向代理服务器发出安全连接请求从而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再令代理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才能发送网络请求至代理服务器后再转发至目标服务器,仅需利用TCP协议或UDP协议便能将网络请求传输至代理服务器,然后代理服务器再根据查找到的端口所对应的目标地址,从而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便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令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采用TCP或UDP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进行网络请求传输便可,而无需采用SOCKS协议(属于会话层协议)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链接后才进行网络请求的传输,这样一台普通能够进行上网的终端设备就能作为请求方将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中,请求方无需能够支持配置SOCKS协议,适用兼容性非常好,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局限性,并且所述代理服务器也无需处理SOCKS协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402包括:
第一获取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或,第二获取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一配置文件;或,所述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二配置文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为HOSTS文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其具体为: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则从至少两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中选取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为获取得到的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6具体用于若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反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单元405具体用于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对于上述各单元和模块均可以软件、硬件或软硬件方式来实现,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选取,此处并不做过多的限定。并且,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系统实施例中,本系统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理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01;
至少一个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代理通信方法。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代理通信方法步骤S101~S103时,此时所述代理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可包含但不限于有台式计算机、手提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交互书写板等;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代理通信方法步骤S201~S203时,此时所述代理通信装置为代理服务器。又或者,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代理通信方法步骤S101~S103和S201~S203时,此时所述代理通信装置可同时作为终端设备和代理服务器。
可见,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案,能够将网络请求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方式,并不需要利用SOCKS协议向代理服务器发出安全连接请求从而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再令代理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后,才能发送网络请求至代理服务器后再转发至目标服务器,仅需利用TCP协议或UDP协议便能将网络请求传输至代理服务器,然后代理服务器再根据查找到的端口所对应的目标地址,从而将网络请求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便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令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采用TCP或UDP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进行网络请求传输便可,而无需采用SOCKS协议(属于会话层协议)令请求方与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链接后才进行网络请求的传输,这样一台普通能够进行上网的终端设备就能作为请求方将网络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中,请求方无需能够支持配置SOCKS协议,适用兼容性非常好,打破了传统网络代理技术的使用局限性,并且所述代理服务器也无需处理SOCKS协议。
此外,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中,本装置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还有,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代理通信方法步骤。也就是说,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本存储介质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或,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然后根据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一配置文件;或,所述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第二配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为HOSTS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则从至少两个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中选取出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为获取得到的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6.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包括:
若第一被请求对象被分配有第二端口号,则将所述第二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反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这一步骤,其具体为:
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后,对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以得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9.一种代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代理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网络请求,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以及第一端口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被请求对象与代理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被请求对象对应的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IP地址;
所述代理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端口号和网络请求;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端口号与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号和所述网络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被请求对象的IP地址。
10.一种代理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一种代理通信方法。
CN201910021125.5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29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1125.5A CN10972918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1125.5A CN10972918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187A true CN109729187A (zh) 2019-05-07
CN109729187B CN109729187B (zh) 2022-08-30

Family

ID=6629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1125.5A Active CN10972918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18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1940A (zh) * 2019-09-12 2021-03-12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71574A (zh) * 2020-12-18 2021-04-16 深圳赛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前后端联调方法、装置、代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5865A (zh) * 2021-09-06 2021-10-08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正向代理服务器访问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3542431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9259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天聚地合(苏州)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对象的访问方法及服务系统
CN113783713A (zh) * 2020-08-04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代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491940B (zh) * 2019-09-12 2024-05-2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7283A (zh) * 2003-06-25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了代理服务器的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567882A (zh) * 2003-06-12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服务器群的方法
CN165250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维护客户端与远程设备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2624938A (zh) * 2011-11-28 2012-08-01 苏州奇可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联通双宽带出口的代理上网方法
US20150237158A1 (en) * 2012-03-31 2015-08-20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website
CN106921699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7882A (zh) * 2003-06-12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服务器群的方法
CN1567283A (zh) * 2003-06-25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了代理服务器的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65250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维护客户端与远程设备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2624938A (zh) * 2011-11-28 2012-08-01 苏州奇可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联通双宽带出口的代理上网方法
US20150237158A1 (en) * 2012-03-31 2015-08-20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website
CN106921699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1940A (zh) * 2019-09-12 2021-03-12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91940B (zh) * 2019-09-12 2024-05-2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83713A (zh) * 2020-08-04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代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671574A (zh) * 2020-12-18 2021-04-16 深圳赛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前后端联调方法、装置、代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1574B (zh) * 2020-12-18 2024-04-16 深圳赛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前后端联调方法、装置、代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431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431B (zh) * 2021-08-02 2024-05-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5865A (zh) * 2021-09-06 2021-10-08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正向代理服务器访问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3709259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天聚地合(苏州)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对象的访问方法及服务系统
CN113709259B (zh) * 2021-10-29 2022-03-25 天聚地合(苏州)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对象的访问方法及服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187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187A (zh)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32353B2 (en) Delegating DNS records to additional providers
US100509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ingle click access to enterprise, SaaS and cloud hosted application
CN106133688B (zh) 协调容器布置和执行的服务的实施
US8583810B2 (en) Session affinity cache and manager
US9197417B2 (en) Hosted application sandbox model
US8321503B2 (en) Context-specific network resource addressing model for distributed services
US80739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discovery based on DNS
US20180248827A1 (en) Heterogeneous cloud controller
CN103581213B (zh) 一种共享Hosts文件的应用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090112875A1 (en) Shared view of customers acro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s (bss) and a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sdp)
US8694653B2 (en) Targeted data transfer between operational domains
CN101924785A (zh) 数据的上传方法、下载方法和系统
US20100306410A1 (en) Creating a tree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access to information
US201300072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rieving objects from a plurality of network locations
EP4026014B1 (en) Enabling federated query access to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US7418709B2 (en) URL namespace to support multiple-protocol processing within worker processes
US8095118B2 (en) Address book remote access and extensibility
KR20100035689A (ko) 분산 운영 시스템에서의 외부 하드웨어 기기의 관리
US11570278B1 (en) Dynamic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selection using DNS
CN109067936A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6584A (zh)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50278417A1 (en) Client access to web services
US11824918B1 (en) HTTP POST response caching in a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via POST request translation
KR101485764B1 (ko) 오픈 api를 사용한 도메인 네임 관리 서비스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