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8177B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8177B
CN109728177B CN201811640623.XA CN201811640623A CN109728177B CN 109728177 B CN109728177 B CN 109728177B CN 201811640623 A CN201811640623 A CN 201811640623A CN 109728177 B CN109728177 B CN 109728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st material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06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8177A (zh
Inventor
周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06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8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8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90Multiple hosts in the emissive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改善了发光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激子不平衡带来的寿命显著降低的问题,进而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高温条件下寿命显著降低的问题。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包括相同的电子主体材料和相同的空穴主体材料,所述敏化剂材料与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由于其自身具有高响应速度,高色纯度及可柔性等特点,在小尺寸(手机和手表等)和大尺寸(电视和电脑等)显示领域都得到了商业化的应用,也经常应用在车载电子设备中。由于车载设备经常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因此车载设备对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太阳光的照射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均会增加,但由于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增加的比例不同,使得原有的载流子平衡遭到破坏,多余的电子或者空穴将加速器件的衰老,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显示面板在高温条件下寿命显著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包括相同的电子主体材料和相同的空穴主体材料,所述敏化剂材料与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占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总质量的3%~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3%~16%;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1%~13%;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敏化剂的质量比为(0.5~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电子主体材料占比相同或不同,且所述电子主体材料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或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红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红光客体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为绿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为绿光客体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4,7-二苯基-1,10-菲啰啉,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和/或
所述空穴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三(2-苯基呲啶)合铱(III)、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呲啶)铱和[2-(对甲苯基)吡啶-C2,N)合铱;和/或
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二(苯并(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双(2,4-二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和二(2-甲基-二苯基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和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II)。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混合制成第一主体材料和/或第二主体材料;
将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制成第一发光层,将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制成第二发光层,其中所述敏化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以及
将所述第一发光层制备成第一发光器件,将所述第二发光层制备成第二发光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电子主体材料和所述空穴主体材料预混合制成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以及
采用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所述敏化剂和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蒸镀制成所述第一发光层,将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蒸镀制成所述第二发光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主体材料采用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的双主体材料,能够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够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迁移率大致相等,进而改善了发光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激子不平衡带来的寿命显著降低的问题,进而改善了显示面板在高温条件下寿命显著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的作用均为发出显示光,且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发出显示光的颜色不相同,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排列。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发光客体材料;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第一主体材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均包括相同的电子主体材料和相同的空穴主体材料。其中,鉴于本发明中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中均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两种,因此也成为第一双主体材料和第二双主体材料。
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第一主体材料作为第一发光器件的主体材料,由于第一主体材料既包含电子主体材料又包含空穴主体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够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迁移率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载流子的平衡,延长第一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电子在电子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空穴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同时,通过采用第二主体材料作为第二发光器件的主体材料,由于第二主体材料既包含电子主体材料又包含空穴主体材料,即使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够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迁移率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载流子的平衡,延长第二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电子在电子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空穴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在本发明中敏化剂的作用为吸收光能并跃迁至激发态,且处于激发态的敏化剂的分子可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第一发光客体材料,而使第一发光客体材料发出显示光,在此过程中敏化剂不发光,本申请中的敏化剂的材料可与第二发光客体的材料相同。
在一个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例如可以包括三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例如包括红光发光器件、绿光发光器件和蓝光发光器件。对于每一种发光器件而言,不同的主体材料和不同的发光客体材料的搭配,能够实现不同的效果。而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对于发光客体材料的选择差异较大,这就使得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器件对于主体材料的需求不同。在本发明中发现,当选择出一种颜色的发光器件的特定配合方案后,将这种特定搭配方案用于另一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中,利用前一种颜色的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客体材料作为后一种颜色发光器件中的敏化剂,也能够有利于提高后一种发光器件的发光寿命。
可以理解,该显示面板可应用于手机、电脑和车载导航仪等设备中,本发明对该显示面板的具体应用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中,对于第二发光器件中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的质量占比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满足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要求即可。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占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总质量的3%~16%。通过控制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的质量占比,有利于优化第二发光器件的第二主体材料传递效率高,促使能量传递完全。
在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中,对于第一发光器件中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敏化剂的质量占比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保证能够满足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要求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情况下,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3%~16%;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1%~13%;将敏化剂的质量占比限定在这一范围内,有利于优化第一发光器件中第一主体材料传递效率高,以促使能量传递完全。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敏化剂的质量比为(0.5~5):1。通过控制第一发光客体和所述敏化剂的质量占比有利于优化该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在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中,对于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两者中电子主体材料占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电子主体材料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或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通过控制电子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区间能够保证电子在双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双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相当,从而保证载流子的平衡,优选地,电子在所述双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所述双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
可以理解,电子主体材料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可为20%、60%或80%等,对应地,空穴主体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0%、40%或20%等;电子主体材料在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可为20%、60%或80%等,对应地,空穴主体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0%、40%或20%等。电子主体材料在第一主体材料或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对电子主体材料在第一主体材料或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电子主体材料所占的比例和第二主体材料中的电子主体材料所占的比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对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电子主体材料所占的比例和第二主体材料中的电子主体材料所占的比例是否相同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红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红光客体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为绿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为绿光客体材料。
以下将结合上述这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4,7-二苯基-1,10-菲啰啉(以下简称Bphen),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以下简称Be(pp)2);当然,该电子主体材料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其他类型的电子主体材料。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穴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以下简称NPB)、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以下简称TCTA)。当然,该空穴主体材料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其他类型的空穴主体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客体(敏化剂)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三(2-苯基呲啶)合铱(III)(以下简称Ir(ppy)3)、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呲啶)铱(以下简称Ir(ppy)2acac)和[2-(对甲苯基)呲啶-C2,N](以下简称Ir(mppy)3);当然,该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敏化剂)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可用于绿色发光的客体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二(苯并(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双(2,4-二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二(2-甲基-二苯基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和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II)(以下简称Ir(piq)3)。当然第一发光客体材料的选择也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红色发光材料。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可为红色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客体材料可为红光客体材料;第二发光器件可为绿色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可为绿光客体材料。通过将绿色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特定搭配引入到红色发光层中,并将绿色发光客体作为红色发光客体的敏化剂,有利于优化红色发光客体的发光寿命。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红色发光器件除了发光层1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2和电子注入层4、空穴注入层5和空穴传输层3、阴极6和阳极7。电子传输层2和空穴传输层3分别设置在发光层1的两侧,电子注入层4设置在电子传输层2远离发光层1的一侧,空穴注入层5设置在空穴传输层3远离发光层1的一侧,阳极7设置在空穴注入层5远离空穴传输层3的一侧,阴极6设置在电子注入层4远离电子传输层2的一侧。由阴极6、电子注入层4、电子传输层2、发光层1、空穴传输层3、空穴注入层5和阳极7共同组成一完整的红色发光器件,由于该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层1是由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混合制备而成的,且由于第一主体材料采用了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材料,从而延长了该红色发光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该红色发光器件可用于手机、电脑或车载导航等设备中,本发明对该红色发光器件的具体应用不作限定。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层02和显示层,显示层的作用为发出显示光,驱动层02的作用为驱动显示层发出显示光。显示层设置在驱动层02的一侧,显示层包括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和红色发光器件,其中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和红色发光器件按照一定的预设排布方式进行排布。由于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层中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层1是由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客体发光材料混合制备而成的,且第一主体材料采用了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材料,从而延长了该红色发光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和红色发光器件可在驱动层上呈间隔排列(如图2所示,011为红色发光器件,012为绿色发光器件,013为蓝色发光器件),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和红色发光器件的排布方式可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而调整,本发明对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和红色发光器件的具体排布方式不作限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偏光片或触摸屏等。由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层中的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层1是由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客体发光材料混合制备而成的,且第一主体材料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效率相当,从而延长了该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可包括偏光片和触摸屏等,但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对该显示装置具体包含的电子器件不作限定。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001:将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混合制成第一主体材料,和/或第二主体材料。其中电子主体材料可在第一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和/或电子主体材料可在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
步骤002:将第一主题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制成第一发光层,将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制成第二发光层,其中敏化剂的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的材料相同。其中敏化剂与第一发光客体材料的质量比可在(0.5~5):1的区间范围内,敏化剂占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1%~13%;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占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与第二主体材料的总质量的3%~16%。
步骤003:将第一发光层制备成第一发光器件,将第二发光层制备成第二发光器件。
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其中第一发光器件由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发光客体材料组成,第二发光器件由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组成;其中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主体材料均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组成,敏化剂的材料可与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由于第一主体材料既包含电子主体材料又包含空穴主体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够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迁移率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载流子的平衡,延长第一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电子在电子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空穴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采用第二主体材料作为第二发光器件的主体材料,由于第二主体材料既包含电子主体材料又包含空穴主体材料,即使在较高温度下也能够保证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迁移率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载流子的平衡,延长第二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电子在电子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空穴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敏化剂的作用为吸收光能并跃迁至激发态,且处于激发态的敏化剂的分子可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第一发光客体材料,而使第一发光客体材料发出显示光。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的比例混和后,可采用蒸镀工艺将上述三种材料制成第一发光层;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后,可采用蒸镀工艺制成第二发光层。由于蒸镀工艺比较成熟,所以采用此工艺制备的显示面板合格率高。可以理解,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提及的制备成均可采用蒸镀工艺进行制备,单具体的制备工艺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不作限定。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
对照例1:
一种绿色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和绿色发光客体Ir(ppy)3,且Bphen:Ir(ppy)3=94:6。
测试结果:该绿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6,0.63),发出绿色光,效率为56.6cd/A,T80@5000nit@25℃=2020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为2020小时),T80@5000nit@85℃=133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为133小时)
实施例1:
一种绿色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空穴主体材料NPB和敏化剂Ir(ppy)3,且Bphen:NPB:Ir(ppy)3=56:38:6。
测试结果,该绿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4,0.66),发出绿色光,效率71.7cd/A,T80@5000nit@25℃=2130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cd/m2,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为2130小时),T80@5000nit@85℃=276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cd/m2,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为276小时)。
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测试结果可见,相对于单一主体材料而言,采用双主体材料的情况下,电子传输效率更高,且在较高温度下寿命较长。
对照例2
一种红色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和红色发光客体Ir(piq)3,且Bphen:Ir(piq)3=94:6。
测试结果:该红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60,0.36),发出红光,效率22.4cd/A,T80@5000nit@25℃=927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927小时),T80@5000nit@85℃=65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65小时);由此可见,采用单一主体时,能量传递不完全,效率相对较低,高温下发光器件寿命显著降低;
对照例3
一种红色发光器件,其中,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为Bphen、空穴主体材料NPB和红色发光客体Ir(piq)3,且Bphen:NPB:Ir(piq)3=56:38:6。
测试结果:该红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色坐标为(0.59,0.35),发出红光,效率27.2cd/A,T80@5000nit@25℃=1206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1206小时),T80@5000nit@85℃=149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149小时)。由此可见,使用双主体材料但不添加敏化剂(第二发光客体材料),虽然第一发光器件能发出红光,但能量传递不完全,效率很低,但在较高温度下,具有第一主体材料的发光器件较之具有单一主体材料时的发光器件寿命有所提升。
实施例2
一种红色发光器件,其中,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空穴主体材料NPB,敏化剂Ir(ppy)3,红色发光客体Ir(piq)3,且Bphen:NPB:Ir(ppy)3:Ir(piq)3=56:38:3:3。
测试结果:该红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62,0.38),效率37.2cd/A,T80@5000cd/m2@25℃=2355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2355小时),T80@5000cd/m2@85℃=363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363小时),由此可见,该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红色光,且能量传递完全,具有第一主体材料的第一发光器件寿命较之具有单一主体材料的第一发光器件显著提升,色度效率最佳。
实施例3
一种红色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空穴主体材料NPB、敏化剂Ir(ppy)3、红色发光客体Ir(piq)3,且Bphen:NPB:Ir(ppy)3:Ir(piq)3=56:38:4:2。
测试结果:该红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62,0.36),效率=33.1cd/A,T80@5000nit@25℃=2157小时(2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2157小时),T80@5000nit@85℃=289小时(85℃下,起始亮度为5000nit,测试器件亮度衰减到80%的时长289小时);
实施例4
一种红色发光器件,其中,发光层包括电子主体材料Bphen、空穴主体材料NPB、敏化剂Ir(ppy)3、红色发光客体Ir(piq)3,且Bphen:NPB:Ir(ppy)3:Ir(piq)3=56:38:1:5。
测试结果,该红色发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61,0.37),效率=36.9cd/A,T80@5000nit@25℃=1212小时,T80@5000nit@85℃=156小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敏化剂的质量比为(0.5~5):1时,第一发光器件传输效率高、寿命长,且在在该比例范围内,敏化剂在第一发光器件的整个发光过程中不发光,第一发光器件发红光,敏化剂在整个发光过程中,只起到将第一主体能量传输给第一发光客体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将红光客体材料和第一主体材料直接混合制备红色发光器件的话,第一主体材料和红光客体材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低,影响红光客体材料的发光效率,因此在第一主体材料和红光客体材料中加入敏化剂,该敏化剂的材料可与绿光客体材料相同,第一主体材料可优先将能量传递给绿光客体材料,再由绿光客体材料将能量传递给红光客体材料,因此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保证了该红色发光器件发出红色光。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均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将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混合共同蒸镀而成的第一主体材料或第二主体材料,在第一主体材料或第二主体材料中,电子传输效率和空穴传输效率相当,优选地,电子在第一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第一主体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使用该第一主体材料或第二主体材料制备的红色发光器件或绿色发光器件的载流子传输较为平衡,改善了载流子不平衡的问题,使得红色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均包括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两种主体材料,所述第一主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包括相同的电子主体材料和相同的空穴主体材料,电子在所述电子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所述空穴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所述敏化剂材料与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占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总质量的3%~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3%~16%;所述敏化剂占所述敏化剂、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总质量的1%~13%;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与所述敏化剂的质量比为(0.5~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电子主体材料占比相同或不同,且所述电子主体材料在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或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红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红光客体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为绿光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为绿光客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4,7-二苯基-1,10-菲啰啉,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和/或
所述空穴主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三(2-苯基呲啶)合铱(III)、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呲啶)铱和[2-(对甲苯基)呲啶-C2,N];和/或
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二(苯并(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双(2,4-二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二(2-甲基-二苯基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II)。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电子主体材料和空穴主体材料混合制成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电子在所述电子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与空穴在所述空穴主体材料中的传输迁移率差异小于5倍;
将第一主体材料、敏化剂和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制成第一发光层,将第二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制成第二发光层,其中所述敏化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相同;以及
将所述第一发光层制备成第一发光器件,将所述第二发光层制备成第二发光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主体材料和所述空穴主体材料预混合制成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以及
采用蒸镀工艺将所述第一主体材料、所述敏化剂和所述第一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蒸镀制成所述第一发光层,将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发光客体材料按照预设比例共同蒸镀制成所述第二发光层。
CN201811640623.X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28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623.XA CN10972817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623.XA CN10972817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8177A CN109728177A (zh) 2019-05-07
CN109728177B true CN109728177B (zh) 2021-07-02

Family

ID=6629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0623.XA Active CN109728177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8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4728B (zh) * 2020-05-22 2022-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069A (zh) * 2006-03-21 2007-09-2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357951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06856205A (zh) * 2016-12-29 2017-06-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281557A (zh) * 2017-01-05 2018-07-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8582A1 (en) * 2004-01-15 2005-07-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JP5677035B2 (ja) * 2010-11-04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キサント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有機発光素子
DE102013112000A1 (de) * 2012-11-08 2014-05-0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Lichtemitteranzeigevorrichtung
KR102463519B1 (ko) * 2015-12-17 2022-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6654033A (zh) * 2016-12-29 2017-05-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8281558A (zh) * 2017-01-05 2018-07-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069A (zh) * 2006-03-21 2007-09-2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357951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06856205A (zh) * 2016-12-29 2017-06-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281557A (zh) * 2017-01-05 2018-07-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ailed studies on energy loss mechanism in phosphor-sensitized fluorescent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s";Tengling Ye等;《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40430;第054515-1页左栏第1段-第054515-5右栏第2段 *
"High-efficiency flu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ing a phosphorescent sensitizer";Baldo, M.A等;《Nature》;20000217;全文 *
"High-efficiency yellow double-dop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Brian W. D’Andrade等;《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10813;全文 *
"Improved efficiency for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phosphor sensitized fluorescence";Gang Cheng等;《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0228;全文 *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ing a phosphorescent sensitizer";Gang Cheng等;《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306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8177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497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680987B (zh) 有机发光器件
US913018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4752614B (zh) 有机发光装置
KR101786881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US913018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5006525B (zh)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KR10208932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4681729A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它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10035048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6410053B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518591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4752624A (zh)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US20220302403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CN102751449A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KR10208111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hang et al. Great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lifetime for all-solution OLEDs with mixed hosts by blade coating
CN107068882A (zh)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219473A (zh) 具有单发光层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97281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7195793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面板
KR101777124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7665915A (zh)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023022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887437B (zh)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