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545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5451A
CN109725451A CN201811220309.6A CN201811220309A CN109725451A CN 109725451 A CN109725451 A CN 109725451A CN 201811220309 A CN201811220309 A CN 201811220309A CN 109725451 A CN109725451 A CN 109725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bearing unit
plate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3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载熙
李浩旻
金炳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68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7651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2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02F1/133385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with cooling means, e.g.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4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边缘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板,所述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在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间隔开的位置处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承单元。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增强刚性的后盖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进入信息时代,可视地表达电信息信号的显示领域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响应于此,已经开发出具有诸如厚度薄、重量轻和功耗低之类的优异性能的各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场发射显示装置(FED)、电润湿显示装置(EWD)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
这样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显示图像;后盖,其容纳显示面板并且形成显示装置的外观;印刷电路板,其将从外部输入的数据信号和驱动控制信号发送至显示面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其设置在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以将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彼此电连接。
此外,为了支承显示面板并增强显示装置的刚性,典型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单独的加强构件和中间机架(middle cabinet)。
然而,单独的加强构件和中间机架会引起以下问题:构成显示装置的组件数目增加,成本和制造工序增加,并且组装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省略加强构件和中间机架来减少显示装置的整个组件的数目并且简化成本、制造工序和组装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要实现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省略了加强构件和中间机架,也增强了显示装置的刚性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要实现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使后盖的外观平整来提高显示装置的外部设计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后盖的设计以避免设置在显示面板中的电路组件的干扰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边缘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板,所述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在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间隔开的位置处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承单元。因此,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显示装置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和后盖之间的包括芯层和金属层的板,使得既使不提供中间机架和加强构件也可以增强显示装置的刚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端部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板,所述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其中,所述板包括形成在与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对应的位置中的凹槽。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的显示装置中,板的与印刷电路板相对应的局部区域被去除以形成凹槽,并且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凹槽内,使得在增强显示装置的刚性的同时后盖的形状不需要改变,从而抑制显示装置的设计质量的劣化。
根据本公开,由塑料树脂形成的芯层和由与后盖的材料相同材料制成的金属层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后盖之间,以省略加强构件和中间机架,从而减少显示装置的整个组件的数目并且简化成本、制造工序和组装。
根据本公开,从与设置有印刷电路板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去除板的一部分,以形成作为电路规避区域的凹槽,使得不需要改变后盖的外观,从而抑制显示装置外部设计的劣化。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以上示例性的内容,而是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更多的不同效果。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A至图2F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若干示例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以及
图4A和图4B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比较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提供,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和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为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而在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目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题。这里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术语除非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否则这些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它组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组件也被解释为包括普通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挨着…”之类的术语来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除非与术语“立即”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可以在这两个部件之间设置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应理解,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这包括该元件或层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在元件之间或层之间具有居间层或其它元件。当元件被描述为“联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联接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然而,应该理解,其它元件可以“插置”在这两个元件之间,或者每个元件可以通过另一元件“联接”或“连接”。
尽管术语“第一”、和“第二”等被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它组件区分开。因此,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中,下面提到的第一组件可以是第二组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附图中示出的各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的,并且本公开不一定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组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可以彼此部分地或完全地组合。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也能够在技术上联锁和驱动。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能够彼此独立地实施或彼此结合地实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和后盖120,后盖120支承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并形成显示装置100的外观。
显示面板11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A/A和被设置为包围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
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A/A中,设置有多条选通线(未示出)和多条数据线(未示出),并且设置有多个像素P,所述多个像素P通过经由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发送的选通信号和数据信号来显示图像。
在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有将选通信号施加到显示区域A/A中设置的选通线的选通驱动电路(未示出)和将数据信号施加到显示区域A/A中设置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
选通驱动电路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在位于显示区域A/A两侧的非显示区域N/A中。选通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B)方式、玻上芯片(COG)或膜上芯片(COF)方式连接到显示面板110的接合焊盘,或者可通过面板内选通(GIP)方式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上。
数据驱动电路沿着与第一方向X不同的第二方向Y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任意一侧,并且可以被设置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基膜上的驱动电路芯片。也就是说,数据驱动电路可以通过膜上芯片(COF)方式设置。尽管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数据驱动电路通过膜上芯片方式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并且数据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B)方式或者玻上芯片(COG)方式来设置。
后盖120在容纳显示面板110的同时支承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后盖120的一侧的侧支承单元的高度可以高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的高度。此外,为了保护显示面板110并且增强显示装置100的刚性,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后盖120可以具有卷边结构(hemming structure),在该卷边结构中侧边缘朝向作为设置显示面板110的方向的内部方向或外部方向弯曲。将参照图2A至图2F更详细地描述后盖120的详细结构。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10可以是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以及电润湿显示面板之类的各种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在下文中,作为示例,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1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一般显示装置包括位于显示面板与后盖之间的、增强显示装置的刚性的加强构件和包围显示面板的侧边缘的矩形框状中间机架。在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当印刷电路板被设置成向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倾斜时,为了避开印刷电路板,需要改变后盖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的外部特性劣化并且会导致用户不便。此外,中间机架的优点在于中间机架被设置为包围显示面板以抑制由于外部冲击对显示面板造成的损坏,但是构成显示装置的组件的数目不符合需要地增加。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即使中间机架和加强构件被省略,也可以加强显示装置的刚性,并且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外部设计特性。为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还可包括改进后盖120的形状并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与后盖120之间的板130。将参照图2A至图2F更详细地描述上述板和后盖的形状。
图2A至图2F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若干示例的截面图。更具体地说,图2A至图2F是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结构的截面图。
参照图2A至图2F,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后盖120和板130。
显示面板110包括设置有多个像素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A/A以及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外周边的非显示区域N/A,在该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像素的驱动元件。
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A/A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并且各个像素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尽管未示出,但是在各个像素中,可以进一步设置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其被提供有来自针对各像素设置的驱动晶体管(未示出)的电流;第二电极,其与第一电极对应;以及发光层,其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当空穴从第一电极被注入到发光层并且电子从第二电极被注入到发光层时,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彼此结合,并且通过结合形成激子以发光。
偏振膜111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前表面上。
密封构件112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侧面上,以抑制从各像素发出的光通过侧面发射而出现的光泄露。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构件112可以由含有黑色颜料的聚合物材料形成,以吸收从像素排列发出的光,使得通过显示面板110的侧面发出的光不可见。
封装构件113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当有机发光二极管暴露于湿气或氧时,可使像素劣化。因此,设置封装构件113来抑制像素的劣化。
如图2A所示,后盖120包括:第一支承单元121,其支承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以及第二支承单元122,其延伸以从第一支承单元121起沿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显示面板110的边缘间隔开。后盖120可以由诸如铝、铝合金、不锈钢或电镀锌钢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后盖120由诸如铝、铝合金、不锈钢或电镀锌钢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因此,只要后盖120的第二支承单元122能够以预定曲率弯曲,就可以使用除了上述材料之外的任何其它材料。
板13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与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前表面之间。板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前表面上的芯层131以及设置在芯层131和显示面板110上的金属层132。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通过在显示面板110与后盖120之间层压芯层131和金属层132而形成的板130,使得整个后盖120的刚性得到改进。此外,后盖120的第二支承单元122自由弯曲,使得在改进显示装置100边缘的外观的同时可吸收来自外部的物理冲击。
芯层131可以包含塑料树脂,并且作为塑料树脂,可以使用诸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环氧树脂之类的工程塑料树脂。此外,芯层131可以包含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和硼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芯层131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将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和硼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与塑料树脂组合,使得当塑料树脂固化时金属层132和第一支承单元121彼此联接。也就是说,芯层131具有粘合性。此外,芯层131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将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和硼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与塑料树脂组合,使得通过与塑料树脂结合的纤维来增加强度并且提高弹性。
芯层131的厚度可以大于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和金属层132的厚度。通常,形成芯层131的塑料树脂比形成第一支承单元121和金属层132的金属材料便宜。因此,通过将芯层131的厚度制作得比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和金属层132的厚度大,可按较低成本来增强显示装置100的刚性。
金属层132可以由与后盖1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诸如铝、铝合金、不锈钢或电镀锌钢)形成。如上所述,金属层132被设置为与显示面板110相邻,使得显示面板110产生的高热可被消散。此外,后盖120和金属层132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使得显示面板110中产生的热可以快速且高效地消散。
板130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形成在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上。
例如,芯层131在平板状后盖120的前表面上仅被施加在除了第二支承单元122的区域之外的第一支承单元121上,并且金属层132形成在芯层131上以将后盖120和板130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预先提供占据一定空间的夹具,使得芯层131不被施加在后盖120的第二支承单元122的区域中,而是将芯层131仅施加在作为剩余区域的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区域中,并且在芯层131上形成金属层132。因此,通过这样做,可将板130结合到后盖120。
作为另一示例,在通过将芯层131施加在后盖120的整个区域上来结合金属层132之后,仅在第二支承单元122的区域中切除板130的芯层131和金属层132,并且可使板130仅设置在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区域中。
作为用于在后盖120上形成包括芯层131和金属层132的板130的方法,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当形成板130的操作完成时,使后盖120的第二支承单元122弯曲并且使显示面板110就位,从而完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
此外,粘合构件135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与板130之间,使得显示面板110和板130牢固地联接,从而抑制显示面板110滑动。
如图2B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后盖120还可以包括从第二支承单元122的端部朝向显示面板110的边缘弯曲的弯曲边缘123。也就是说,后盖120可以具有其中第二支承单元122的端部朝向设置显示面板110的内向方向弯曲的卷边结构。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后盖120还包括从第二支承单元122的端部延伸的弯曲边缘123,使得显示装置100的侧部具有双重层压结构,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刚性。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即使对侧部施加了物理冲击,该冲击也会得到减轻。
此外,如图2B中所示,可以在第二支承单元122和弯曲边缘123之间提供空间124。如上所述提供空间124,使得当物理冲击被施加至第二支承单元122时,第二支承单元122可以由于空间124而变形并且该变形可以抑制弯曲边缘123与显示面板110的边缘碰撞。
此外,当显示装置100在被移动的同时与其它物体碰撞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承单元122和弯曲边缘123之间的空间124减轻可被施加到显示装置100的冲击和振动。
如图2C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吸收构件140。吸收构件140可以按照与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和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板130和第二支承单元122之间。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吸收构件140,使得当由于清洁剂或喷雾而导致湿气进入显示面板110的边缘与弯曲边缘123之间时,吸收构件140首先吸收湿气。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各种电路组件的损坏。
此外,如图2D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板130还可以包括支承边缘132a,支承边缘132a通过使金属层132的两个边缘垂直弯曲,以在包围芯层131的侧部的同时由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前表面支承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在图2B和图2C中,芯层131和金属层132设置成具有相同的宽度,但是在图2D中,金属层132被设置为具有比芯层131的宽度大的宽度,使得金属层132可以包围芯层131的侧面。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由于支承边缘132a,致使在显示面板110和后盖120被层压的垂直方向上支承的支承力增加。因此,即使物理冲击被施加到后盖120的后表面,后盖120的变形也减小,并且显示面板110的变形或损坏也减小。
此外,如图2E和图2F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弯曲边缘123可以在第二支承单元122的端部处向与设置显示面板11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也就是说,如图2E和图2F中所示,弯曲边缘123可以在第二支承单元122的端部处朝向显示面板110的外向方向弯曲。
也就是说,根据图2E和图2F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弯曲边缘123的弯曲方向与图2B至图2D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当从侧面向显示装置100施加冲击负载时,弯曲边缘123首先变形以吸收冲击。也就是说,在图2B至图2D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单元122位于弯曲边缘123的外侧,使得第二支承单元122可以由于物理冲击而具有划痕,从而可以降低外观质量。相比之下,在图2E和图2F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弯曲边缘123设置在从第二支承单元122向外突出的位置,使得当显示装置与外部物体碰撞时,弯曲边缘123首先碰撞然后变形弯曲。因此,可以降低划痕的频率。
此外,如图2E和图2F中所示,即使当弯曲边缘123向与显示面板110的边缘的相反侧弯曲时,也可以在第二支承单元122与弯曲边缘123之间提供空间124。如上所述,即使弯曲边缘123向与显示面板110的边缘的相反侧弯曲,也在后盖120与弯曲边缘123之间提供空间124。因此,当物理冲击被施加到弯曲边缘123时,弯曲边缘123由于空间124而变形,从而可以减轻冲击。
此外,如图2F中所示,当弯曲边缘123向与显示面板110的边缘的相反侧弯曲时,可以在板130与第二支承单元122之间进一步提供附接至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和第一支承单元121的吸收构件140。如上所述,吸收构件140还被提供为吸收进入显示面板110边缘与第二支承单元122之间的湿气,从而可以避免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各种电路组件的损坏。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由包含塑料树脂的芯层131和金属层132形成的板130结合到支承显示面板110的后盖120的第一支承单元121上。因此,即使省略中间机架和加强构件,也保持整个后盖120的刚性。此外,板130和后盖120的第二支承单元122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从而还可以提供从显示面板110产生的热在该空间中消散的性能。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后盖120的除了支承显示面板110的中心区域之外的边缘区域可以自由弯曲以改进显示装置100外围的外观。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吸收来自外部的物理冲击的结构,使得可以抑制变形和损坏。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在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任意一侧的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的板130的结构可以具有避免对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印刷电路板造成干扰的结构。将参照图3更详细地描述板130的这种结构。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A和图4B是示意性地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比较示例的截面图。
首先,参照图3,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向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倾斜以与其紧密接触的印刷电路板31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一个边缘的非显示区域N/A中。印刷电路板310可以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320电连接到显示面板110。
在印刷电路板310上,设置有向显示面板110施加驱动控制信号的驱动元件311。印刷电路板310通过粘合构件340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粘合构件340可以是双面胶带或当显示面板110由金属箔形成时,可以使用橡胶磁体。在这种情况下,印刷电路板310和橡胶磁体使用双面胶带彼此粘接。当印刷电路板310使用橡胶磁体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时,优点在于:当在印刷电路板310中出现故障或者印刷电路板310的附接未对准时,印刷电路板310可以容易地从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分离,然后重新附接。
柔性印刷电路板320将显示面板110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10。柔性印刷电路板320可以包括基膜321和驱动电路芯片322。基膜321可以由聚酰亚胺树脂或环氧树脂、或其它已知材料形成,并且可具有柔韧性。驱动电路芯片322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中的选通线或数据线的驱动。
柔性印刷电路板320将从印刷电路板310输入的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发送到显示面板110。也就是说,柔性印刷电路板32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和印刷电路板310之间,以将显示面板110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10。更具体地,柔性印刷电路板320将作为含有小导电颗粒的热固性树脂膜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结合到显示面板110的一个边缘和印刷电路板310,然后执行热压接合以将显示面板110的一个边缘和印刷电路板310电连接。
板330可以包括:芯层331,其与后盖120接触;金属层332,其位于芯层331上;以及凹槽333,其被形成为与向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倾斜以与其紧密接触的印刷电路板310对应。这里,已经参照图2A至图2F在上面描述了芯层331和金属层332,因此将省略芯层331和金属层332的详细描述。
可以通过去除板330的与其中印刷电路板310和驱动元件311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区域对应的局部区域来形成凹槽333。此外,凹槽333的宽度W1可以相对于印刷电路板310的宽度W2形成。更具体地,凹槽333的宽度W1可以大于印刷电路板310的宽度W2。因此,印刷电路板310和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10上的驱动元件311可以更稳定地设置在凹槽333中。
可以通过去除金属层332和芯层331的与印刷电路板31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位置对应的一部分来形成凹槽333。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通过去除芯层331的一部分和金属层332来形成凹槽333,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仅去除与印刷电路板310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金属层。因此,印刷电路板310面向芯层331,并且可以避免印刷电路板310上的驱动元件311的电干扰。
此外,参照图3,具有避开印刷电路板310的凹槽333的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板端区域PEA、电路规避区域CEA和板壁区域PWA。
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板端区域PEA可以是在未形成电路规避区域CEA时设置板330的端部区域。也就是说,当未形成电路规避区域CEA和板壁区域PWA时,板330可以仅设置在板端区域PEA上。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不是仅形成到板端区域PEA,而且可以从板端区域PEA延伸到板壁区域PWA。
电路规避区域CEA可以与其中凹槽333设置在板330上的区域对应。当未形成电路规避区域CEA时,如图4A中所示的,板仅形成到板端区域PEA。另外,为了设置用于增强显示装置的刚性的加强构件,如图4B中所示的,使后盖120的形状变形以形成其中设置有加强构件的电路规避区域CEA。然而,如图4B中所示,当形成电路规避区域CEA时,后盖120的外观不具有平坦形状,从而会降低显示装置的设计质量。此外,如图4A中所示,当不提供加强构件时,显示面板或印刷电路板可由于外部冲击而损坏。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通过在板330上形成凹槽333来设置电路规避区域CEA,使得后盖120的外观不需要变形。因此,可以抑制显示装置100的外观设计质量的劣化。
板壁区域PWA是从板端区域PEA延伸出的区域。与图4A和图4B相比,进一步设置板壁区域PWA,以使得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刚性可得到进一步增强。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可被描述为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边缘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板,所述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在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间隔开的位置处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承单元。
所述板可以包括:芯层,所述芯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上并且包含塑料树脂;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被设置在所述芯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由与所述后盖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所述芯层可以通过将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和硼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与所述塑料树脂组合而形成。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与所述板之间。
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弯曲的弯曲边缘。
在第二支承单元和所述弯曲边缘之间可以提供空间。
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吸收构件,所述吸收构件在所述板与所述弯曲边缘之间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支承单元。
所述板可以包括支承边缘,所述支承边缘通过使所述金属层的两个边缘垂直弯曲以包围所述芯层的侧部来形成,并且由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支承。
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的相反侧弯曲的弯曲边缘。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端部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板,所述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其中,所述板包括在与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对应的位置中形成的凹槽。
所述板可以包括:芯层,所述芯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上并且包含塑料树脂;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被设置在所述芯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由与所述后盖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所述所述凹槽可以通过去除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芯层的与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对应的一部分来形成。
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且可以被设置为面向所述芯层。
所述凹槽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以被设置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倾斜。
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边缘弯曲的弯曲边缘。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描述的这些方面,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公开中公开的方面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技术范围,而是为了进行说明。因此,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应该理解,上述方面在所有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并且落入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特征应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3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42414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入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边缘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
板,所述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在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间隔开的位置处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承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板包括:
芯层,所述芯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上并且包含塑料树脂;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被设置在所述芯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由与所述后盖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芯层通过将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和硼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与所述塑料树脂组合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与所述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弯曲的弯曲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支承单元与所述弯曲边缘之间提供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吸收构件,所述吸收构件在所述板与所述弯曲边缘之间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所述第一支承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板包括支承边缘,所述支承边缘通过使所述金属层的两个边缘垂直弯曲以包围所述芯层的侧部来形成,并且由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的相反侧弯曲的弯曲边缘。
10.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像素;
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支承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支承单元和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端部延伸以沿着垂直方向弯曲并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间隔开的第二支承单元;以及
板,所述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所述板包括形成在与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对应的位置中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板包括:
芯层,所述芯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前表面上并且包含塑料树脂;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被设置在所述芯层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由与所述后盖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槽通过去除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芯层的与设置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区域对应的一部分来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且被设置为面向所述芯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被设置成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端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弯曲的弯曲边缘。
CN201811220309.6A 2017-10-30 2018-10-19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7254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42414 2017-10-30
KR20170142414 2017-10-30
KR10-2018-0068271 2018-06-14
KR1020180068271A KR102576516B1 (ko) 2017-10-30 2018-06-14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451A true CN109725451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24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309.6A Pending CN109725451A (zh) 2017-10-30 2018-10-1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11044820B2 (zh)
CN (1) CN1097254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093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株式会社午星显示 Oled显示器装置及其后盖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7705B2 (en) 2018-02-15 2020-11-24 Intel Corporation Reducing crosstalk from flux bias lines in qubit devices
US11177912B2 (en) 2018-03-06 2021-11-16 Intel Corporation Quantum circuit assemblies with on-chip demultiplexers
US11355623B2 (en) 2018-03-19 2022-06-07 Intel Corporation Wafer-scale integration of dopant atoms for donor- or acceptor-based spin qubits
US11183564B2 (en) 2018-06-21 2021-11-23 Intel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devices with strain control
US11616126B2 (en) 2018-09-27 2023-03-28 Intel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devices with passive barrier elements in a quantum well stack between metal gates
KR102212888B1 (ko) * 2018-10-29 2021-02-05 주식회사 오성디스플레이 복합소재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US11699747B2 (en) 2019-03-26 2023-07-11 Intel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devices with multiple layers of gate metal
US11682701B2 (en) 2019-03-27 2023-06-20 Intel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devices
US11570938B2 (en) * 2019-08-27 2023-01-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21075612A1 (ko) * 2019-10-18 2021-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147169B2 (en) * 2019-11-04 2021-10-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pact absorbing element for display device
US11387324B1 (en) 2019-12-12 2022-07-12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ivity in quantum dot devices
CN114973934B (zh) * 2021-02-22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板、柔性屏模组、可折叠电子设备
KR102476289B1 (ko) * 2021-04-27 2022-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230033759A (ko) 2021-09-01 2023-03-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01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38785A (zh) * 2008-11-12 2010-06-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US20130300975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Japan Display East Inc. Display device
CN105097871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
KR20160110834A (ko) * 2015-03-13 2016-09-22 덕우전자주식회사 슬림형 디스플레이의 백 커버와 미들 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및 그 결합방법
CN106920479A (zh) * 2015-10-27 2017-07-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07104203A (zh) * 2017-06-22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1774B2 (en) * 2007-06-28 2011-03-2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Metal frame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having a folding portion and a seamless curved shape
US8797473B2 (en) * 2007-09-12 2014-08-05 Japan Display West Inc. Electro-optical device having a frame including a conduction part and a resin part
KR102356302B1 (ko) 2015-08-18 2022-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67212B1 (ko) 2015-10-30 2022-0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80835B1 (ko) 2015-12-31 2022-12-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01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38785A (zh) * 2008-11-12 2010-06-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US20130300975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Japan Display East Inc. Display device
CN105097871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
KR20160110834A (ko) * 2015-03-13 2016-09-22 덕우전자주식회사 슬림형 디스플레이의 백 커버와 미들 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및 그 결합방법
CN106920479A (zh) * 2015-10-27 2017-07-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07104203A (zh) * 2017-06-22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海珍: "橡胶制品增强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世界橡胶工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093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株式会社午星显示 Oled显示器装置及其后盖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15111A1 (en) 2021-10-07
US11044820B2 (en) 2021-06-22
US20190132963A1 (en) 2019-05-02
US11589467B2 (en) 2023-02-21
US11589466B2 (en) 2023-02-21
US20210274663A1 (en)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5451A (zh) 显示装置
KR102369318B1 (ko) 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109521B (zh) 显示装置
US9602638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185168B2 (en) Display device
JP730090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並びにそ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2177834B1 (ko) 표시장치
KR2009010834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모듈
KR10235793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316030B1 (en) Led-backlight of a display device
EP374842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76516B1 (ko) 표시장치
EP402007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7781969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front filter
US1185674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8007161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87206B1 (ko) 액정 표시 모듈
US862504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43562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ner plate and bottom cover
KR102067965B1 (ko) 연성인쇄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EP3343281B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2310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9245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498293B (zh) 电子装置
CN112449524B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