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3123A -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3123A
CN109723123A CN201910143511.1A CN201910143511A CN109723123A CN 109723123 A CN109723123 A CN 109723123A CN 201910143511 A CN201910143511 A CN 201910143511A CN 109723123 A CN109723123 A CN 109723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ing device
tubulose
filler
outdoor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35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蓉
熊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35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3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3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31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蓄水装置,包括:室外塑料排水管、填料和保护层;一根以上室外塑料排水管埋设于填料而形成相通管路,室外塑料排水管的侧壁开孔,使得室外塑料排水管与填料的填料缝隙相通;填料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层。本发明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同时也便于每一个管状蓄水装置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维护且维护成本低,且雨水收集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大小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用性强和适用范围更广,绿色环保,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及利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鼓励发展绿色建筑。而雨水收集装置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现有雨水蓄水装置有多种形式,包含混凝土蓄水池,拱形蓄水模块,矩形蓄水模块等。但上述蓄水装置均存在不适应的场所,如混凝土水池需要空间大,施工速度慢,难以应用于小型公共场所及具有满铺地库的小区(因为铺设空间受限),而一些塑料模块装置价格较贵且取材不易。鉴于国家政策的指引,本领域需要一种拼装简单、适用范围广、取材方便的蓄水装置来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收集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蓄水装置,以实现雨水收集装置安装的灵活、简便,同时也便于每一个本管状蓄水装置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维护、维护成本低、该雨水收集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大小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用性强、适用范围更广,绿色环保,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式如下: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包括:
室外塑料排水管、填料和保护层;
一根以上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埋设于所述填料并形成相通管路,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的侧壁开有通孔,使得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与所述填料的填料缝隙相通;
所述填料的外侧包裹有所述保护层。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塑料排水管与填料间的水水交换模拟了自然界的地下水状态,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保护层的设置保证了本发明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同时也便于每一个管状蓄水装置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维护且维护成本低。雨水收集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大小面积及埋深的海绵城市建设,如小区绿化带、商业区绿化带、活动广场、甚至道路等等。由于本发明的管状蓄水装置可部分批量预制后再运输至现场进行铺设,并可结合前期规划图进行设计和铺装,大大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避免施工过程所引起的交通堵塞、扬尘、降低现场施工工作者因施工环境恶劣所造成的疾病(如扬尘过重易引发尘肺、眼疾等)和不适(灰尘过重导致呼吸不畅、咳嗽、眼疾等)。当然,本管状蓄水装置也可现场施工,综上可知,本发明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维护和维修便捷,形状多种多样,实用性强和适用范围更广,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外侧包裹有防渗层并形成蓄水池,以防止所述蓄水池的水渗出;所述蓄水池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防渗层避免雨水的漏出,使得本管状蓄水装置适用的范围更广,可适用于一些不能渗水的社区或城建中,如地下车库、自行车道、活动广场等区域。且通过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地区地面无渗水现象,保证了地面的干燥性,无积水现象。
进一步优选地,形成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管道与形成所述出水口的出水管道可承插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不同的蓄水单元可通过承插方式实现连通,从而形成大规模的蓄水系统,使得本管状蓄水装置不仅适用于小面积区域的雨水收集,也可适用于大面积区域的雨水收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状蓄水装置的上层设有种植土层。
本技术方案中,本管状蓄水装置可实现雨天收集雨水,晴天释放贮存雨水涵养该区域植物,提供水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蓄水池设有检查井。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管道坡降等措施使泥砂在检查井的落底区域内沉积,通过检查井可定期对本管状蓄水装置进行清扫与维护,解决蓄水装置泥砂沉积的清通问题,不会使维护人员毫无目的的进行管道检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蓄水池设有溢流管。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溢流管将本管状蓄水装置无法及时回收的雨水导向市政管道,从而有效避免地面出现积水不良现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在4KN以上。
本技术方案中,根据本管状蓄水装置所埋设地点的上部情况对本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进行区别设置,以满足需要的同时降低成本。如本管状蓄水装置需要设置于行车道下时,本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8KN;如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自行车道、活动广场等地时,本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6KN;如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绿化带、草坪等地时,本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4KN。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状蓄水装置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沿其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液位感知点。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液位传感器对本管状蓄水装置的最高报警液位、最低液位进行探测,可有效地对后端雨水排空泵组、雨水利用泵组进行控制以及系统的监测,并进行判断该装置甚至海绵雨水排放系统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多根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呈阵列布置,一根横向排水管连通并对应设置多根竖向排水管;靠近起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分水器以平衡雨水流速并对雨水中的泥砂进行初步沉淀,同时将雨水分配至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进行贮存;靠近末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集水器,汇集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的雨水。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呈阵列排布的室外塑料排水管的设置提高本管状蓄水装置的蓄水量和流通量,提高本管状蓄水装置的雨水收集效率。且末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的设置便于本管状蓄水装置后端设置的水泵排空或收集利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竖向排水管和/或所述横向排水管由多根承插连接的子管道拼接形成。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承插方式实现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的连接,进而实现大面积的铺设,承插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且多根室外塑料排水管的设置提高了本管状蓄水装置的蓄水量和流通量,提高本管状蓄水装置的雨水收集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状蓄水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室外塑料排水管与填料间的水水交换模拟了自然界的地下水状态,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保护层的设置保证了本发明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同时也便于每一个本管状蓄水装置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维护且维护成本低,且雨水收集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大小面积及埋深的海绵城市建设,如小区绿化带、商业区绿化带、活动广场、甚至道路等等。由于本发明的管状蓄水装置可部分批量预制后再运输至现场进行铺设,且可结合前期规划图进行设计和铺装,大大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避免施工过程所引起的交通堵塞、扬尘、降低现场施工工作者因施工环境恶劣所造成的疾病(如扬尘过重易引发尘肺、眼疾等)和不适(灰尘过重导致呼吸不畅、咳嗽、眼疾等)。当然,本管状蓄水装置也可现场施工,综上可知,本发明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维护和维修便捷,形状多种多样,实用性强和适用范围更广,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2、本发明中,通过防渗层避免雨水的漏出,使得本管状蓄水装置适用的范围更广,可适用于一些不能渗水的社区或城建中,如地下车库、自行车道、活动广场等区域。且通过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区域地面无渗水现象,保证了地面的干燥性,无积水现象。
3、本发明中,通过液位传感器对本管状蓄水装置的最高报警液位、最低液位进行探测,可有效地对后端雨水排空泵组、雨水利用泵组进行控制以及系统的监测,并进行判断该装置甚至海绵雨水排放系统的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管状蓄水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状蓄水装置一种实施例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状蓄水装置一种实施例平面布置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检查井,2.种植土层,3.两布两膜,4.填料,5.室外塑料排水管,51.子管道,6.素土找平层,7.钢筋混凝土底板,8.液位传感器,91.进水管道,92.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文中,上、下、左、右、前和后是指所描述的附图的上、下、左、右、前和后,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和2所示,一种管状蓄水装置,包括:室外塑料排水管5、填料4和保护层;一根以上室外塑料排水管5埋设于填料4而形成相通管路,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侧壁开有通孔,使得室外塑料排水管5与填料4的填料缝隙相通;填料4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层。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室外塑料排水管5与填料4间的水水交换模拟了自然界的地下水状态,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保护层的设置保证了本发明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实现了雨水收集装置单元化和模块化,同时也便于每一个管状蓄水装置的维护、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维护且维护成本低,且雨水收集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大小面积及埋深的海绵城市建设,如小区绿化带、商业区绿化带、活动广场、甚至道路等等。值得说明的是,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小区时,可与小区的雨水收集管道连通,从而实现小区雨水的收集;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广场时,可与广场的雨水收集管道连通,从而实现广场雨水的收集;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道路时,可与道路的雨水收集管道连通,从而实现道路雨水的收集。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填料4的外侧包裹有防渗层并形成蓄水池,以防止蓄水池的水渗出;蓄水池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在实际应用中,当多个本管状蓄水装置铺设于某一个区域时,相邻设置的若干个管状蓄水装置中的两个管状蓄水装置通过相通管路连通。优选地,形成进水口的进水管道91与形成出水口的出水管道92可承插连接。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管状蓄水装置通过其中一个管状蓄水装置的出水管道92与另一个管状蓄水装置的进水管道91承插连接,从而实现大规模的铺设。值得说明的是,不同的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出水管道92和进水管道91的数量可相同或不同,且同一个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出水管道92和进水管道91也可相同或不同,具体可根据本管状蓄水装置所处的位置进行设置,如当其中一个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周边设有四个本管状蓄水装置,则其对应的出水管道92或进水管道91优选设置四个(当然,也可选择其中一个以上进行连通,这里不赘述),而与其连通的本管状蓄水装置不再与其他的管状蓄水装置连通,则该管状蓄水装置只需设置一个进水管道91和一个出水管道92即可。优选地,形成进水口的进水管道91与形成出水口的出水管道92可承插连接。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保护层为具有透水但韧性较强的包裹层,从而避免填料4出现坍塌等不良现象。优选地,保护层为两层,防渗层也为两层,且依次间隔设置(即两布两膜3),由内而外为保护层、防渗层、防渗层、保护层;或由内而外为防渗层、保护层、防渗层、保护层;或由其他坚固的防护材质构筑而成。优选地,通过专用连接配件实现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连接,进而实现大面积的铺设,承插连接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多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蓄水量和流通量,提高本发明的雨水收集效率。优选地,多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呈阵列布置,一根横向排水管连通并对应设置多根竖向排水管;靠近起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分水器以平衡雨水流速并对雨水中的泥砂进行初步沉淀,同时将雨水分配至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进行贮存;靠近末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集水器,汇集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的雨水。便于本管状蓄水装置后端的水泵排空或收集利用。优选地,竖向排水管和/或横向排水管由多根承插连接的子管道51拼接形成。通过子管道51进行承插拼接从而实现一个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大小自由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对其所铺设的区域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使得本管状蓄水装置的外观整齐美观,提高城建效率。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本管状蓄水装置的上层设有种植土层2。当本管状蓄水装置没有设置防渗膜时,本管状蓄水装置可实现雨天收集雨水,晴天释放贮存雨水涵养该区域植物,提供水源。在实际应用中,种植土层2可种植草、灌木丛、花卉等等均可。从而实现海绵城市、花园城市一次到位。值得说明的是,本管状蓄水装置的上层还可进行道路的铺设和施工,从而实现整个地面均参与雨水收集,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全城化,增大海绵城市的占地面积,实现全面海绵城市化。优选地,蓄水池设有检查井1,检查井1与室外塑料排水管5相通,工作人员通过检查井1可定期对本发明进行检修和维护。优选地,蓄水池设有溢流管。在实际应用中,溢流管优选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使得超出本发明收集能力的雨水及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有效避免地面积水影响市容,保证下雨时路面无积水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溢流管可靠近本管状蓄水装置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设置,也可为连通至少一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实现方式多样化,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根据本管状蓄水装置所埋设地点上部情况对组成该装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环刚度进行设置。如本管状蓄水装置需要设置于行车道下时,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环刚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8KN;如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自行车道、活动广场等地时,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环刚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6KN;如本管状蓄水装置设置于绿化带、草坪等地时,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环刚度在开孔后满足不小于4KN。从而在满足使用的同时降低成本。优选地,本管状蓄水装置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8,沿其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液位感知点。通过液位传感器8对管状蓄水装置的最高报警液位、最低液位进行探测,可有效地对后端雨水排空泵组、雨水利用泵组进行控制以及系统的监测,并进行判断该装置甚至海绵雨水排放系统的运行情况。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二、三、四或五的基础上,进水口处设有格栅,以过滤从外部流入的雨水的杂质(如落叶、树枝、垃圾等),避免杂质堵塞室外塑料排水管5或填料缝隙,保证本管状蓄水装置雨水流通的顺畅性,降低维修次数和成本。值得说明的是,填料4应完全包裹住每一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填料4可为碎石填料,如砾石、沸石、石英石、火山岩、陶粒、轻石等,并使用人工进行平整、密实。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管径根据设置空间,优选采用DN600~DN1000,即采用直径为600~1000mm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优选地,填料4的粒径优选为16~40mm。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本发明收集雨水,经过填料4过滤后,将雨水存储在蓄水池中,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地库冲洗、景观用水、卫生间冲厕等,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可节约淡水资源、减轻淡水资源危机带来的压力。还可削减洪峰,减少城市内涝,对海绵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优地,本发明安装简单,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场所,尤其满铺地库顶板覆土及小型公共空间。
示例性的,如图1和2所示,本管状蓄水装置应用于小区地库上方,即本管状蓄水装置铺设于地库的钢筋混凝土底板7上,且本发明的管状蓄水装置和钢筋混凝土底板7之间设有素土找平层6和两布两膜3,保证本管状蓄水装置平稳铺设且防止蓄水装置水渗漏,管状蓄水装置内设有三根平行设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即竖向排水管,其延展方向为图2的左右方向),以及设置于这三根平行设置的两端并与这三根平行设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垂直设置的两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即横向排水管,其延展方向为图2的上下方向)。且三根平行设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通过两根子管道51承插连接形成,且进水管道91和出水管道92分别与两根横向排水管连通;相互垂直设置的横向排水管和竖向排水管通过倒置检查井连接,优选地,三根平行设置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延展方向为图2的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一根设有沿图2前后方向设置的检查井1,两根沿图上下方向延展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至少一端设有检查井1,两根沿图上下方向延展的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至少一端设有沿图2方向设置的检查井1,在实际应用中,检查井1优选设置于蓄水池的进水口处或出水口处,以及相互垂直设置的两根室外塑料排水管5的连接处。具体根据需要结合地坪设置双层井盖或种植井盖。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塑料排水管、填料和保护层;
一根以上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埋设于所述填料并形成相通管路,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的侧壁开有通孔,使得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与所述填料的填料缝隙相通;
所述填料的外侧包裹有所述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料的外侧包裹有防渗层并形成蓄水池,以防止所述蓄水池的水渗出;所述蓄水池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管道与形成所述出水口的出水管道可承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蓄水装置的上层设有种植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设有检查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设有溢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的环刚度在4KN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蓄水装置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沿其自身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液位感知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室外塑料排水管呈阵列布置,一根横向排水管连通并对应设置多根竖向排水管;靠近起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分水器以平衡雨水流速并对雨水中的泥砂进行初步沉淀,同时将雨水分配至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进行贮存;靠近末端设置的横向排水管作为集水器,汇集与其连通的多根竖向排水管的雨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状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排水管和/或所述横向排水管由多根承插连接的子管道拼接形成。
CN201910143511.1A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Withdrawn CN109723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511.1A CN109723123A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511.1A CN109723123A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3123A true CN109723123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3511.1A Withdrawn CN109723123A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312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8371U (zh) * 2010-07-01 2011-02-09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储水室
CN205935139U (zh) * 2015-12-19 2017-02-08 长安大学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6400926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下沉式绿地的渗排水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99002A (zh) * 2016-11-25 2017-03-15 曾理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6703158A (zh) * 2017-02-22 2017-05-24 武汉艺源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6759768A (zh) * 2016-12-19 2017-05-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CN107938807A (zh) * 2018-01-05 2018-04-20 广东中科华冉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渗蓄排雨水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08867808A (zh) * 2018-07-27 2018-11-23 谢勇 一种雨污分流市政管路
CN208309743U (zh) * 2018-02-20 2019-01-01 江西科得玻璃钢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地埋式雨水储存装置
CN210134502U (zh) * 2019-02-26 2020-03-10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8371U (zh) * 2010-07-01 2011-02-09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储水室
CN205935139U (zh) * 2015-12-19 2017-02-08 长安大学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6400926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下沉式绿地的渗排水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99002A (zh) * 2016-11-25 2017-03-15 曾理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6759768A (zh) * 2016-12-19 2017-05-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CN106703158A (zh) * 2017-02-22 2017-05-24 武汉艺源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7938807A (zh) * 2018-01-05 2018-04-20 广东中科华冉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渗蓄排雨水管廊及施工方法
CN208309743U (zh) * 2018-02-20 2019-01-01 江西科得玻璃钢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地埋式雨水储存装置
CN108867808A (zh) * 2018-07-27 2018-11-23 谢勇 一种雨污分流市政管路
CN210134502U (zh) * 2019-02-26 2020-03-10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蓄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志娟: "《园林工程施工必读》", 天津大学出版社, pages: 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343B (zh)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存蓄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5625549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
CN105089142B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6284588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4692588B (zh) 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
CN105803892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方法
CN206752614U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6088289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沿河道路的蓄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1539012U (zh)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
CN11317505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974473U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CN113818534B (zh) 用于海绵城市道路的生物滞留设施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6351308A (zh) 一种城市干道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6638219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
CN207032427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206052850U (zh) 一种道路绿化雨水调蓄系统
CN102086658A (zh)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
CN211112989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智能集水和排水的系统
CN208501715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7110011U (zh) 一种路中轨道交通高架段下的低影响建设雨水系统
CN202248209U (zh)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