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7748B -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7748B
CN109717748B CN201711050858.9A CN201711050858A CN109717748B CN 109717748 B CN109717748 B CN 109717748B CN 201711050858 A CN201711050858 A CN 201711050858A CN 109717748 B CN109717748 B CN 109717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path
drinking water
water intake
dr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0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7748A (zh
Inventor
郑辉东
金佖奎
申东勋
南镇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o Na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o Na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o Na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o Nai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08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7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部组装体为用于从具有多个储存罐的饮用水供给装置获取多种饮用水的组装体,多个储存罐分别储存性质互不相同的多种饮用水;针对多种所述饮用水的每一种分别具有阀室和电磁阀,从而能够独立控制是否供给各饮用水;多个所述阀室的各流出口中的至少2个流出口集成为一个共用排出流路,从而能够通过一个共用排出流路来获取性质互不相同的至少2种饮用水。通过集成一体的取水部组装体,能够分别独立且综合地供给相互不同性质的多种饮用水。从而,能够将多功能且复杂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结构在限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能够紧凑地构成,并且拆装容易,所以清扫等维护简便。

Description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或饮水机这样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可以举出净水器或饮水机。这样的饮用水供给装置不单单供给常温的净水或矿泉水,通过对饮用水进行冷却或加热,还能够提供冷水或热水等性质互不相同的饮用水。最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多功能性越来越突出,有时采用一个饮用水供给装置就能够供给成分互不相同的两种饮用水,即常规净水和除去离子物质的去离子水(以下,称为纯净水)。
这样,随着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多功能化,导致储存罐及流路结构增加而变得复杂,从而使取水部结构变复杂,所述取水部用于用户获取特定种类的饮用水。
另外,由于饮用水供给装置供给性质或成分互不相同的多种饮用水,因此需要设置多个取水阀,以控制各饮用水的独立取水,从而导致饮用水供给装置的部件数量增加,进而使生产(组装)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使用饮用水供给装置,则会在组件上发生如水垢、微生物繁殖等污染。因此,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饮用水供给装置实施清扫或杀菌消毒,但是,在拆分、清扫以及重新组装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复杂组件方面,普通用户自不必说,对普通的维护人员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给性质互不相同的多种饮用水的饮用水供给装置中的集成紧凑型取水部组装体,所述取水部组装体能够简便地进行拆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取水部组装体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取水部组装体为用于从具有多个储存罐的饮用水供给装置获取多种饮用水的组装体,多个所述储存罐分别储存性质互不相同的多种所述饮用水;针对多种所述饮用水的每一种分别具有阀室和电磁阀,从而能够独立控制是否供给各饮用水,所述阀室形成有饮用水从所述储存罐流入的流入口及饮用水流出的流出口,所述电磁阀能够开闭所述阀室;多个所述阀室的各流出口中的至少2个流出口集成为一个共用排出流路,从而能够通过一个共用排出流路来获取性质互不相同的至少2种饮用水。
此处,优选地,通过一个所述共用排出流路来获取的性质互不相同的至少2种饮用水是成分相同的饮用水。
另外,所述取水部可具有双水龙头(double faucet)结构,即,分别排出相互不同的饮用水的2个排出流路相邻并排配置,并且相邻并排的2个取水水龙头分别与2个所述排出流路连通地结合。
另外,2个所述排出流路可一体成型,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也可一体成型。此时,在2个所述排出流路和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结合的结合部可对称地形成有相互匹配结合
Figure BDA0001453138100000021
的引导部,以使2个所述排出流路和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结合时能够向相互连通的位置自动对准。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使各饮用水从所述各储存罐流入的流路配件、所述各阀室、所述各电磁阀、形成所述共用排出流路的阀体安装在一体成型的支架。
另外,根据实施例,所述性质互不相同的饮用水包括常温净水、冷却净水、常温去离子水、加热的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净水器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通过集成一体的取水部组装体,能够分别独立且综合地供给相互不同性质的多种饮用水。从而,能够在限制部件数量增加的同时,使多功能且复杂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结构紧凑,并且拆装容易,所以清扫等维护简便。
另外,能够通过一个共用排出流路来获取性质互不相同的至少2种饮用水。而且,向共用排出流路排出的性质不同的2种饮用水,即使性质不同但成分相同,因此共用排出流路也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另外,在使用双水龙头结构的排出流路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对称地形成在结合部的引导部使组装时流路间自动对准,从而拆装简便,进而清扫等维护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的多个主要部件和流路连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去除外壳后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中的储存罐、流路分配器及水位传感器的连接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中的储存罐和流路分配器的结合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的取水部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示出的取水部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取水部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8是从图5所示的取水部组装体的下方观查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600:取水部组装体
610:支架
611、612、613:流路配件座槽
615:筋
617:夹头施压壁
621、622、623:流路配件
625:夹头
630:阀体
631:流入口
632:阀室
633:流出口
635、636:共用排出流路
637、638:排出流路
639:引导部
641:双水龙头
643:密封件
649:引导部
651、652、653、65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汇不应被解释为通常含义或词典中的含义,从发明人为了以最恰当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发明而适当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出发,应解释为符合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和附图所示的结构也只是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而已,无法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有能够代替这些的各种等同物或变形例。
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及清楚,对各部件或构成该部件的特定部位的尺寸进行放大、省略或概略图示。因此,各部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如果认为相关的公知常识或结构的具体说明会不必要地导致本发明主旨不清楚时,省略这些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饮用水供给装置列举了净水器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发明也可适用于饮水机等其他饮用水供给装置。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作为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净水器的主要部件和流路连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去除外壳后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净水器大体包括:过滤单元10,用于对原水进行过滤;多个储存罐110、210、310、530,用于存储被过滤单元过滤后的过滤水;制冰单元400,使用过滤水来制造冰;流路;取水部组装体600,用于用户获取各种过滤水(饮用水)。
过滤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11、12、13、14,用于对原水供给源1供给的原水进行过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单元10包括:预处理过滤器11,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沉淀物、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残留氯气;膜滤器16,用于去除重金属或各种致病菌等污染物;后处理过滤器14,用于去除引起不快的成分或各种细菌;去离子过滤器13,用于去除原水中的离子物质。
典型地,预处理过滤器11可以分别具有沉淀过滤器和前置活性炭过滤器或将两者一体化的单个过滤器。本实施例中膜滤器12由反渗透膜滤器(RO过滤器)构成,对流入过滤器的水施加渗透压力以上的压力,从而将浓缩了污染物的污水(也称废水或浓缩水)经由污水流路3和排水口5排出,过滤后的过滤水流转至下一个过滤器。典型地,后处理过滤器14由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构成,虽然未图示,但还可以包括紫外线杀菌灯这种杀菌过滤器。这样的预处理过滤器11、膜滤器12及后处理过滤器14是常规净水器中普遍使用的过滤器,因此省去详细的说明。另外,对常规净水器中的设置在构成过滤单元10的多个过滤器之间的流路的漏水切断阀或原水切断阀、增压泵等部件也省略图示和说明。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净水器包括去离子过滤器13,去离子过滤器13能够用于去除原水中的离子物质或将原水中的离子物质替换为对人体无害的其它离子物质。例如,去离子过滤器13可具有至少一个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被去离子过滤器13过滤后的过滤水由于已去除离子物质,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冲泡婴幼儿奶粉的水。
另一方面,去离子过滤器13设置在膜滤器12后端,并且配置为能够选择是否需要使通过了膜滤器12的过滤水通过离子过滤器13。也就是说,在膜滤器12的后端,可以利用流路切换阀20V来控制通过了膜滤器12的过滤水流向流路20a还是绕开去离子过滤器13而流向迂回流路20b。另外,通过流路20a及去离子过滤器13的水在T型连接口20T与分流至迂回流路20b的水汇合,之后通过后处理过滤器14,从而完成过滤动作。
以下,针对这种过滤的过滤水,根据是否通过去离子过滤器13来分别命名,即,将未通过去离子过滤器13的过滤水称为净水,将进一步通过去离子过滤器13的过滤水称为纯净水,另外,未做区分而统称时则称为过滤水。另外,本实施例中净水作为常温净水、冷却冷水及制冰用水来取水或运用,纯净水作为常温纯净水、加热热水来取水或运用。
为此,本实施例的储存罐包括净水罐110、纯净水罐210、冷水罐310及热水罐510,并且具有用于将过滤后的净水和纯净水分开储存并从各储存罐中取水及运用过滤水的流路结构。
首先,通过预处理过滤器11、膜滤器12及后处理过滤器14而被过滤的净水经由过滤流路21排出,并借助流路切换阀21V选择流路,从而流入净水流路21a。之后,净水通过T型连接口22T实施双向供给,即,向净水取水流路22a和净水储存流路22b供给。从而,当净水取水阀651开启时,可通过取水口637实现取水,当净水取水阀651关闭时,向净水罐110供给并储存。此时,供给至净水罐110的净水可借助流路切换阀23V选择性地供给至朝向净水罐110的净水出入流路23a或冷水储存流路23b。供给至冷水储存流路23b的净水可通过设置在制冰单元400下方的冰引导网格320供给至冷水罐310,供给至净水出入流路23a的净水通过流路分配器120,经由出入口120a储存于净水罐110。另一方面,关于流路分配器120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与净水罐110的具体结构一同叙述。
另一方面,供给至冷水罐310的净水通过循环泵30P被抽吸至冷水流路30,并且可以通过T型连接口30T向冷水取水流路30a和制冰用水流路30b供给。就供给至冷水取水流路30a的净水(冷水)而言,在冷水取水阀652开启的情况下可通过取水口637实现取水,而在冷水取水阀652关闭的情况下则被作为制冰用水来供给,以填充制冰接水槽420。储存在冷水罐310的水(最初为常温净水)虽然也可通过另外的冷却单元被冷却,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制冰单元400来制冰,并使剩余的水重新循环至冷水罐310来进行冷却的方式。
另外,通过预处理过滤器11、膜滤器12、去离子过滤器13及后处理过滤器14而生成的纯净水(去离子水)通过过滤流路21被排出,并借助流路切换阀21V选择流路,从而流入纯净水流路21b。之后,纯净水通过流路切换阀40V选择性地向纯净水供给流路40a和热水储存流路40b供给。供给至纯净水供给流路40a的纯净水通过T型连接口41T实施双向供给,即,向纯净水取水流路41a和纯净水出入流路41b供给。从而,当纯净水取水阀653开启时,可通过取水口638实现取水,当纯净水取水阀653关闭时,供给至纯净水出入流路41b的净水通过流路分配器220经由出入口220a储存于纯净水罐210。另一方面,关于流路分配器220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与纯净水罐210的具体结构一同叙述。
另一方面,供给至热水罐510的纯净水被未图示的加热单元加热,并向热水取水流路50供给,当热水取水阀654开启时,可通过取水口638实现取水。图1中未进行说明的附图标记512是用于排出水蒸气的流路,以防止热水罐510中加热后的纯净水向取水口638喷出。
这样,本实施例中,在选择性地生成净水和纯净水,并且将净水利用为常温水和冷水及制冰用水,而且将纯净水利用为常温水和热水方面,净水和纯净水的优先生成顺序、向净水罐110和冷水罐310供给净水的优先顺序,向纯净水罐210和热水罐510供给纯净水的优先顺序会成为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使各罐110、210、310、510具有水位传感器130、230、330、530,以检测各罐中储存的过滤水的量,当通过水位传感器检测到过滤水量不足时,控制流路切换阀20V、21V以生成相应的过滤水(净水或纯净水),另外,即使是相同种类的过滤水(净水或纯净水),也以先填充缺少过滤水的罐的方式控制流路切换阀23V、40V。此时,如果发生两个以上的罐同时缺少过滤水的情况,则以预定的优先顺序来控制流路切换阀。进而,也可在存储器(省略图示)中存储过去规定期间的用户取水模式,并根据取水频率来动态分配优先顺序,并以此来控制流路切换阀。
接着,参照表示储存罐、流路分配器及水位传感器的连接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及剖面图即图3及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中的储存罐(纯净水罐210)和流路分配器220的结合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净水罐110和纯净水罐210只是具体形状不同而已,构成原理相同,以下以纯净水罐210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净水罐110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3及图4,纯净水罐210在其底部设有使纯净水出入的单个出入口220a。即,本实施例的净水器通过单个出入口220a和单个纯净水出入流路41b,使纯净水出入于纯净水罐210,而非分开具有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所述供给流路是将过滤单元10过滤生成的纯净水向纯净水罐210供给的流路,所述排出流路是用于从纯净水罐获取纯净水而排出的流路。
纯净水罐210的出入口220a隔着用于密封的由橡胶或硅树脂构成的密封件222,与设在出入口220a下部的流路分配器220以水密且过盈配合的方式可拆装地结合。如图1及图3所示,流路分配器220并不具有如开闭流路这样的主动控制功能,而仅仅是连接纯净水罐210和纯净水出入流路41b的构件。
另一方面,在纯净水罐210需设有水位传感器来作为用于检测其内部储存的纯净水的水位的传感器。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罐内部设有水位传感器,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230与纯净水罐210分离而设置在纯净水罐210外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230具有过滤水管,所述过滤水管通过下部的连通流路220b与流路分配器220连通,从而维持与纯净水罐210中储存的纯净水的水位相同的水位且填充有纯净水。另外,水位传感器230是通过检测随所述过滤水管的水位变化而变化的电容来检测纯净水罐210的水位的电容传感器。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在纯净水罐210,通过单个出入口220a仅连接有一个流路41a(严格来说是流路分配器220),并且内部未设有水位传感器,因此能够通过将插入结合在流路分配器220的纯净水罐210向上拉拽来简单地进行分离。另一方面,流路分配器220和水位传感器230是安装在冷水罐310(严格来讲是净水器内壳)的,并非是能够简单分离的部件。
接着,参照图5至图8,对本发明的特定部位即取水部组装体600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净水器构成为能够从净水罐110、纯净水罐210、冷水罐310及热水罐510分别供给常温净水、常温纯净水、冷却净水及加热纯净水。为此,取水部组装体600至少需要4个阀以分别独立控制是否供给上述4种饮用水。如此地,当具有多个阀时,在过去将各阀作为独立的部件来设置,但是在本发明中,利用集成一体的阀体630来综合,从而实现紧凑的取水部组装体600。
具体而言,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取水部组装体600具有支架610,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阀体630,4个阀室632,4个电磁阀651、652、653、654。
支架610是例如由塑料一体成型而固定在净水器内部框架的部件,支架610上分别设有:座槽611、612、613,用于分别安置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筋615,用于弹性固定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
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分别与净水罐110、冷水罐310、纯净水罐210连接,用于分别供给常温净水、冷水(冷却的净水)、常温纯净水。另一方面,在各流路配件621、622、623的端部形成有夹头625,在支架610的座槽611、612、613的与该夹头62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夹头施压壁617。
从而,将各流路配件621、622、623分别插入于相对应的座槽611、612、613,从而能够简单地组装在支架610。
在阀体630一体形成有4个阀室632与2个共用排出流路635、636,4个阀室632用于控制是否供给(可否取水)净水、冷水、纯净水、热水(加热的纯净水),2个共用排出流路635、636(参照图7)是通过将各阀室632的饮用水流出口633(参照图7)两两集成来形成的。另外,各阀室632形成有各饮用水通过流路配件621、622、623流入的流入口631。
从而,将如上所述的流路配件621、622、623安置在座槽611、612、613之后,在流路配件621、622、623的顶端部夹头625上插入阀室630的各流入口631,由此能够在支架610及流路配件621、622、623上简单地组装阀体630。此时,流路配件621、622、623的顶端部夹头625处于被支架610上形成的夹头施压壁617挤压的状态,所以流路配件621、622、623的顶端部处于开放状态,从而流入口631顺畅地插入于流路配件621、622、623而连通。
4个电磁阀651、652、653、654为用于分别独立开闭与之对应的阀室632的部件,并结合在各阀室632的上部。
另一方面,虽然本实施例的取水部组装体600供给净水、冷水、纯净水及热水4种饮用水,但只有供给净水、冷水及纯净水的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以及用于安置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的3个座槽611、612、613。而且,用于供给热水的热水取水流路50直接连接在热水阀室(图5至图8中最左侧的阀室)的流入口631,这是因为如果将与上述3个流路配件621、622、623相同的流路配件连接至热水阀室,则会导致流路配件因滚烫的热水而变形。
另外,2个排出流路637、638在阀体630的下部相邻并排且一体成型,所述2个排出流路637、638分别与2个共用排出流路635、636连通。这2个排出流路637、638通过橡胶或硅密封件643与取水水龙头641连通结合。
更具体而言,2个取水水龙头641具有相邻并排且一体成型的双水龙头结构,在2个排出流路637、638和双水龙头641的结合部,对称地形成有相互匹配结合的引导部639、649(参照图8)即倾斜面形成突起,以使2个排出流路637、638与双水龙头641结合时向相互连通的位置自动对准。另外,2个排出流路637、638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与其对应的取水口盖644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并且,如果将双水龙头641从排出流路637、638的下方向上旋转插入,则双水龙头641的两个取水水龙头与两个排出流路637、638自动对齐连通,因此通过旋转取水口盖644进行螺纹结合,就能够简单地组装取水口水龙头。进而,能够简单地实施拆装,以清扫取水部。
如此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集成一体的取水部组装体,能够分别独立且综合地供给4种相互不同性质的饮用水。从而,能够在限制部件数量增加的同时,使多功能且复杂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结构紧凑,并且拆装容易,所以清扫等维护简便。
特别是,能够通过一个共用排出流路来获取性质互不相同的至少2种饮用水。而且,向共用排出流路635、636排出的性质不同的2种饮用水,即使性质不同但成分相同,因此共用排出流路也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在上述说明中,本发明虽以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下述权利要求书范围的等同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

Claims (7)

1.一种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水部组装体为用于从具有多个储存罐的饮用水供给装置获取多种饮用水的组装体,多个所述储存罐分别储存性质互不相同的多种所述饮用水,
所述性质互不相同的多种饮用水包括性质不同但成分相同的第一饮用水和第二饮用水以及性质不同但成分相同的第三饮用水和第四饮用水,
针对所述第一饮用水至所述第四饮用水的每一种具有第一阀室至第四阀室、阀体、第一电磁阀至第四电磁阀、第一流路配件至第三流路配件以及支架,
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四阀室形成有饮用水从各自的所述储存罐流入的流入口及饮用水流出的流出口,
所述阀体包括所述第一阀室和第二阀室的流出口集成的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和第三阀室和所述第四阀室的流出口集成的第二共用排出流路并一体形成,
所述第一电磁阀至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四阀室结合,以能够分别开闭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四阀室,
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位于除所述第四阀室的流入口以外的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三阀室各自的流入口与所述第一饮用水至第三饮用水各自的取水流路之间,来连接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三阀室各自的流入口与所述第一饮用水至所述第三饮用水各自的取水流路,
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座槽至第三座槽,所述第一座槽至所述第三座槽用于分别安置并固定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
在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各自的顶端部形成有夹头,
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座槽至所述第三座槽各自的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的所述夹头对应的顶端部上形成有夹头施压壁,
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分别安置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座槽至所述第三座槽时,所述夹头施压壁挤压所述夹头,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的顶端部处于开放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阀室至所述第三阀室各自的流入口插入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各自的开放的顶端部来实现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室的流入口无需额外的流路配件而直接连接于所述第四饮用水的取水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双水龙头结构,所述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和所述第二共用排出流路相邻并排配置,并且相邻并排的2个取水水龙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和所述第二共用排出流路连通地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和所述第二共用排出流路和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结合的结合部对称地形成有相互匹配结合的引导部,以使所述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和所述第二共用排出流路和2个所述取水水龙头结合时能够向相互连通的位置自动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座槽至所述第三座槽各自上形成有筋,所述筋用于分别弹性固定所述第一流路配件至所述第三流路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水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饮用水是常温净水,所述第二饮用水是冷却净水,所述第三饮用水是常温去离子水,所述第四饮用水是加热的去离子水。
CN201711050858.9A 2017-10-31 2017-10-31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Active CN10971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858.9A CN109717748B (zh) 2017-10-31 2017-10-31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858.9A CN109717748B (zh) 2017-10-31 2017-10-31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748A CN109717748A (zh) 2019-05-07
CN109717748B true CN109717748B (zh) 2021-06-04

Family

ID=6629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0858.9A Active CN109717748B (zh) 2017-10-31 2017-10-31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7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8925B (zh) * 2021-08-31 2023-08-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组件和具有它的多功能饮水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2752A (zh) * 2010-08-02 2012-02-08 海尔集团公司 饮用水装置以及饮用水调温方法
KR101323891B1 (ko) * 2011-07-08 2013-10-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CN202681651U (zh) * 2012-06-13 2013-01-23 何堂光 一种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
CN203341554U (zh) * 2013-06-26 2013-12-18 浙江心连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设备的供水装置
KR101489077B1 (ko) * 2013-07-11 2015-02-05 (주)힌지코리아 냉온수 일체형 취수장치
KR101623790B1 (ko) * 2013-07-12 2016-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CN204400715U (zh) * 2014-08-18 2015-06-17 天津岚宇岚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双水机
KR20160089085A (ko) * 2015-01-19 2016-07-27 주식회사 대유위니아 정수기용 밸브장치
KR101758282B1 (ko) * 2015-08-28 2017-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음용수 공급장치
CN105902163A (zh) * 2016-05-30 2016-08-31 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饮用水贩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748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0301B1 (ko) 사용 시점 수처리 시스템
US8746003B2 (en) Water filter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and water purifier having the same
JP2011098345A (ja) フィルター組立体
US6423223B1 (en) Multi-element, reverse osmosis, liquid filter system with flushing and filtering circuits
KR20080079937A (ko) 회동형 커넥터를 가지는 정수기용 필터 어셈블리
KR20030033019A (ko) 역삼투 물 처리 시스템용 유량 제어 모듈
KR101437995B1 (ko) 정수 및 살균수 공급장치
US7182858B2 (en) Multiple barrier filter apparatus
CN109717748B (zh)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组装体
KR101623790B1 (ko) 정수기
KR20110008627A (ko) 냉정수기
KR101927500B1 (ko) 음용수 공급 장치의 취수부 조립체
KR101974523B1 (ko) 필터세척이 용이한 정수기
EP1487560A1 (en) Multiple barrier filter apparatus
US20070163930A1 (en) Multiple barrier filter apparatus
KR20200105121A (ko) 필터 결합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수기
KR20140043624A (ko) 필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수기
US20120055567A1 (en) Water filtration manifold integration device of a water filter
KR101782545B1 (ko) 여과수 공급 장치
KR20130131965A (ko) 수처리 장치의 물 살균 유로구조
KR20200103110A (ko) 물 여과 시스템 세정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358277B1 (ko) 슬림형 살균 정수기
CN217118166U (zh) 饮水机
KR20240050791A (ko) 정수기
KR20220153290A (ko) 정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