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7063A -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7063A
CN109717063A CN201910186537.4A CN201910186537A CN109717063A CN 109717063 A CN109717063 A CN 109717063A CN 201910186537 A CN201910186537 A CN 201910186537A CN 109717063 A CN109717063 A CN 10971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less
bulbus fritillariae
fritillariae cirrhosae
culture
soilles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65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蓉
余强
李伟
代明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DING ENWEI PLATEAU MEDICINAL MATERIAL WILD TENDING BA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DING ENWEI PLATEAU MEDICINAL MATERIAL WILD TENDING B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DING ENWEI PLATEAU MEDICINAL MATERIAL WILD TENDING B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DING ENWEI PLATEAU MEDICINAL MATERIAL WILD TENDING B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65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7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属于高原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选地;S2.设棚;S3.无土基质层制备;S4.播种;S5.田间管理。通过这5个步骤的种植方法,得到的川贝母病虫害侵染少、成活率高,从而产量增加。本发明的无土基质易于消毒杀菌,能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无土栽培基质疏松、透气,不板结,利于川贝母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进而增加产量;采挖时,可以利用无土基质与鳞茎之间的重量差,从而采用风机来分开,防止漏挖且节约采挖时间;同时,川贝母鳞茎不易受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一季病害。

Description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原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属于根茎类药材,野生的川贝母多数生长于松软且富含深厚腐殖质的灌丛中,而生长于3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的川贝母,由于土壤贫瘠、结构差、粘重、石块多、通透性差,导致产量不高。
高原土壤中石块多,且多为片石,在中耕除草、采挖过程中,片石极易划伤川贝母鳞茎,而鳞茎一旦有伤口极易被病菌感染,从而发生病害或者腐烂;并且石块多会导致升温快,易引起川贝母休眠,缩短生长周期,影响产量。高原土壤结构差,浇水表面易板结,不利于川贝母的生长;从种子播种到第二年生长结束对川贝母进行翻挖,而川贝母鳞茎较小,极易漏挖,不仅影响产量,还加大下一年的管理难度。
由此可见,川贝母的生长环境要求土壤结构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而无土栽培基质疏松、透气,不板结且添加丰富的有机质,完全适宜川贝母的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所得川贝母受到病虫害侵染少、成活率高,从而产量增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地:选择海拔3000~3600米,气候湿润,气温≥-20℃、≤25℃,相对湿度65~69%的高原地带;
S2.设棚:搭建大棚;
S3.无土基质层制备:将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底肥进行充分混合,搅拌20~30min,得无土基质;将无土基质平铺在厢体内部,铺设厚度为8~10cm,得无土基质层;用噻森铜浇透无土基质层,封闭大棚2~3天,棚内温度达50~60℃;
S4.播种:三月上旬播种,将川贝母种子与草炭土混合,播撒于所述无土基质层上,播撒2~3次,然后盖上所述无土基质,覆盖厚度1~2cm;随后盖上青稞节,覆盖厚度0.5~1cm;再即刻浇透水,最后在厢体上固定防虫网;
S5.田间管理:
第一个生长季:
(1)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揭除防虫网;
(2)川贝母播种到倒苗期间:
根据杂草的情况安排拔草时间及次数;
每隔3天浇一次水;
前期,施淋含有N、P的复合肥并增加硼、铁微量元素,后期施淋含有K的肥料;
在大棚上搭建遮阳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启遮阳网,保证温度不超过25℃;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3)倒苗期结束后,将所述无土基质铺于箱体内,铺设厚度2~3cm;随后铺上青稞节,厚度为1cm,并盖上防虫网固定,至此,川贝母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第二个生长季:
(1)冬季收起遮阳网,每一周浇一次水;到来年三月下旬,其田间管理同第一个生长季,倒苗期结束后,第二生长季结束;
(2)第二生长季结束后,开始采挖。
优选地,所述S3中所述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的质量比为2~3:1~2:1。
优选地,所述S3中所述底肥包括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
优选地,所述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的质量比为40~45:12~15:12~15:5~8。
优选地,所述厢体的长、宽与高之比为:8:1:0.12。
优选地,所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50%的多菌灵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
优选地,所述病虫害为蛴螬虫害时,将布氏白僵菌接种入土壤进行防治。
优选地,在整个生长周期川贝母所需N:P:K的质量比为3:1:3.5。
优选地,所述川贝母种子的播种量为9000~12000粒/m2
优选地,在采挖过程中,采用风机吹进行采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无土基质易于消毒杀菌,能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无土栽培基质疏松、透气,不板结,利于川贝母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进而增加产量;采挖时,可以利用无土基质与鳞茎之间的重量差,从而采用风机来分开,防止漏挖且节约采挖时间。同时,川贝母鳞茎不易受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一季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地:选择海拔3600米,气候湿润,气温≥-20℃、≤25℃,相对湿度69%的高原地带;
S2.设棚:搭建大棚;
S3.无土基质层制备:将质量比为2:1:1的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质量比为40:12:12:5的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进行充分混合,搅拌20min,得无土基质;将无土基质平铺在长、宽与高之比为:8:1:0.12的厢体内部,铺设厚度为8cm,得无土基质层;用噻森铜浇透无土基质层,封闭大棚2天,棚内温度达50℃;
S4.播种:三月上旬播种,将川贝母种子与草炭土混合,播撒于所述无土基质层上,播撒2次,然后盖上所述无土基质,覆盖厚度1cm;随后盖上青稞节,覆盖厚度0.5cm;再即刻浇透水,最后在厢体上固定防虫网;
S5.田间管理:
第一个生长季:
(1)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揭除防虫网;
(2)川贝母播种到倒苗期间:
根据杂草的情况安排拔草时间及次数;
每隔3天浇一次水;
前期,施淋含有N、P的复合肥并增加硼、铁微量元素,后期施淋含有K的肥料;
在大棚上搭建遮阳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启遮阳网,保证温度不超过25℃;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50%的多菌灵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病虫害为蛴螬虫害时,将布氏白僵菌接种入土壤进行防治。
(3)倒苗期结束后,将所述无土基质铺于箱体内,铺设厚度2cm;随后铺上青稞节,厚度为1cm,并盖上防虫网固定。至此,川贝母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第二个生长季:
(1)冬季收起遮阳网,每一周浇一次水;到来年三月下旬,其田间管理同第一个生长季,倒苗期结束后,第二生长季结束;
(2)第二生长季结束后,开始采挖。
在整个生长周期川贝母所需N:P:K的质量比为3:1:3.5。
所述川贝母种子的播种量为9000粒/m2
在采挖过程中,采用风机吹进行采挖。
实施例2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地:选择海拔3000米,气候湿润,气温≥-20℃、≤25℃,相对湿度65%的高原地带;
S2.设棚:搭建大棚;
S3.无土基质层制备:将质量比为2.5:1.5:1的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质量比为42:14:14:7的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进行充分混合,搅拌25min,得无土基质;将无土基质平铺在长、宽与高之比为:8:1:0.12的厢体内部,铺设厚度为9cm,得无土基质层;用噻森铜浇透无土基质层,封闭大棚2.5天,棚内温度达55℃;
S4.播种:三月上旬播种,将川贝母种子与草炭土混合,播撒于所述无土基质层上,播撒3次,然后盖上所述无土基质,覆盖厚度2cm;随后盖上青稞节,覆盖厚度0.8cm;再即刻浇透水,最后在厢体上固定防虫网;
S5.田间管理:
第一个生长季:
(1)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揭除防虫网;
(2)川贝母播种到倒苗期间:
根据杂草的情况安排拔草时间及次数;
每隔3天浇一次水;
前期,施淋含有N、P的复合肥并增加硼、铁微量元素,后期施淋含有K的肥料;
在大棚上搭建遮阳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启遮阳网,保证温度不超过25℃;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50%的多菌灵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病虫害为蛴螬虫害时,将布氏白僵菌接种入土壤进行防治。
(3)倒苗期结束后,将所述无土基质铺于箱体内,铺设厚度2~3cm;随后铺上青稞节,厚度为1cm,并盖上防虫网固定。至此,川贝母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第二个生长季:
(1)冬季收起遮阳网,每一周浇一次水;到来年三月下旬,其田间管理同第一个生长季,倒苗期结束后,第二生长季结束;
(2)第二生长季结束后,开始采挖。
在整个生长周期川贝母所需N:P:K的质量比为3:1:3.5。
所述川贝母种子的播种量为10000粒/m2
在采挖过程中,采用风机吹进行采挖。
实施例3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地:选择海拔3400米,气候湿润,气温≥-20℃、≤25℃,相对湿度67%的高原地带;
S2.设棚:搭建大棚;
S3.无土基质层制备:将质量比为3:2:1的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质量比为45:15:15:8的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进行充分混合,搅拌30min,得无土基质;将无土基质平铺在长、宽与高之比为:8:1:0.12的厢体内部,铺设厚度为10cm,得无土基质层;用噻森铜浇透无土基质层,封闭大棚3天,棚内温度达60℃;
S4.播种:三月上旬播种,将川贝母种子与草炭土混合,播撒于所述无土基质层上,播撒3次,然后盖上所述无土基质,覆盖厚度2cm;随后盖上青稞节,覆盖厚度1cm;再即刻浇透水,最后在厢体上固定防虫网;
S5.田间管理:
第一个生长季:
(1)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揭除防虫网;
(2)川贝母播种到倒苗期间:
根据杂草的情况安排拔草时间及次数;
每隔3天浇一次水;
前期,施淋含有N、P的复合肥并增加硼、铁微量元素,后期施淋含有K的肥料;
在大棚上搭建遮阳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启遮阳网,保证温度不超过25℃;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50%的多菌灵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病虫害为蛴螬虫害时,将布氏白僵菌接种入土壤进行防治。
(3)倒苗期结束后,将所述无土基质铺于箱体内,铺设厚度3cm;随后铺上青稞节,厚度为1cm,并盖上防虫网固定。至此,川贝母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第二个生长季:
(1)冬季收起遮阳网,每一周浇一次水;到来年三月下旬,其田间管理同第一个生长季,倒苗期结束后,第二生长季结束;
(2)第二生长季结束后,开始采挖。
在整个生长周期川贝母所需N:P:K的质量比为3:1:3.5。
所述川贝母种子的播种量为12000粒/m2
在采挖过程中,采用风机吹进行采挖。
按照实施例1~3中无土栽培的方法进行川贝母无土基质种植,选择同实施例1~3所述的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每个实施例对应一组对照组,具体试验如下:
每个实施例设置3个平行,每组对照组也设置3个平行;
每个平行设置100㎡,所有管理措施相同,采取抽样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出苗时间、出苗率(两年综合出苗率)、除草所需时间、虫害发生率、采挖所需时间以及产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试验结果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无土基质较传统土壤种植川贝母出苗时间早、出苗率高,虫害发生率低;采挖时间减少,产量增加。在两个生长季中,无土基质平均综合出苗率均高于传统土壤种植。另外,无土基质采收川贝母采用风机吹,100㎡只需8~9h,而土壤种植则需50~55h,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采用无土基质种植川贝母提高了采挖效率并降低漏检率,从而降低种植成本,同时川贝母鳞茎作为种苗感染病害的几率降低,作为加工产品其品质较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地:选择海拔3000~3600米,气候湿润,气温≥-20℃、≤25℃,相对湿度65~69%的高原地带;
S2.设棚:搭建大棚;
S3.无土基质层制备:将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底肥进行充分混合,搅拌20~30min,得无土基质;将无土基质平铺在厢体内部,铺设厚度为8~10cm,得无土基质层;用噻森铜浇透无土基质层,封闭大棚2~3天,棚内温度达50~60℃;
S4.播种:三月上旬播种,将川贝母种子与草炭土混合,播撒于所述无土基质层上,播撒2~3次,然后盖上所述无土基质,覆盖厚度1~2cm;
随后盖上青稞节,覆盖厚度0.5~1cm;再即刻浇透水,最后在厢体上固定防虫网;
S5.田间管理:
第一个生长季:
(1)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揭除防虫网;
(2)川贝母播种到倒苗期间:
根据杂草的情况安排拔草时间及次数;
每隔3天浇一次水;
前期,施淋含有N、P的复合肥并增加硼、铁微量元素,后期施淋含有K的肥料;
在大棚上搭建遮阳网,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开启遮阳网,保证温度不超过25℃;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3)倒苗期结束后,将所述无土基质铺于厢面上,铺设厚度2~3cm;随后铺上青稞节,厚度为1cm,并盖上防虫网固定,至此,川贝母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第二个生长季:
(1)冬季收起遮阳网,每一周浇一次水;到来年三月下旬,其田间管理同第一个生长季,倒苗期结束后,第二生长季结束;
(2)第二生长季结束后,开始采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无土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的质量比为2~3: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底肥包括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羊粪、复合肥、过磷酸钙和油枯的质量比为40~45:12~15:12~15:5~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面的长、宽与高之比为:8:1:0.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50%的多菌灵喷施,每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为蛴螬虫害时,将布氏白僵菌接种入土壤进行防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生长周期川贝母所需N:P:K的质量比为3:1: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贝母种子的播种量为9000~12000粒/m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挖过程中,采用风机吹进行采挖。
CN201910186537.4A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Pending CN109717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6537.4A CN109717063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6537.4A CN109717063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063A true CN109717063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6537.4A Pending CN109717063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无土基质栽培川贝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70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3412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 一种苍山贝母种子的育苗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937A (zh) * 2007-12-28 2008-07-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浙贝母脱毒组培鳞茎的培养方法
CN101248746A (zh) * 2008-04-02 2008-08-27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母的育秧盘或育秧袋式有性繁殖栽培方法
CN203027758U (zh) * 2012-12-10 2013-07-03 陶畔武 自拣式花生田间秧、果分离机
CN203152050U (zh) * 2013-01-23 2013-08-28 宋学洪 高采收率花生田间摘果机
CN103597967A (zh) * 2013-07-25 2014-02-26 王运海 一种贝母的种植方法
CN103703911A (zh) * 2013-12-05 2014-04-09 冯政 莲藕采收机
CN206415343U (zh) * 2017-01-09 2017-08-18 宣威市腾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母筛选装置
CN107548749A (zh) * 2017-09-26 2018-01-09 巫溪县瑞雪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棚太白贝母的种植方法
CN206932676U (zh) * 2017-06-15 2018-01-30 深圳普思英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莲藕采收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937A (zh) * 2007-12-28 2008-07-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浙贝母脱毒组培鳞茎的培养方法
CN101248746A (zh) * 2008-04-02 2008-08-27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母的育秧盘或育秧袋式有性繁殖栽培方法
CN203027758U (zh) * 2012-12-10 2013-07-03 陶畔武 自拣式花生田间秧、果分离机
CN203152050U (zh) * 2013-01-23 2013-08-28 宋学洪 高采收率花生田间摘果机
CN103597967A (zh) * 2013-07-25 2014-02-26 王运海 一种贝母的种植方法
CN103703911A (zh) * 2013-12-05 2014-04-09 冯政 莲藕采收机
CN206415343U (zh) * 2017-01-09 2017-08-18 宣威市腾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贝母筛选装置
CN206932676U (zh) * 2017-06-15 2018-01-30 深圳普思英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莲藕采收机器人
CN107548749A (zh) * 2017-09-26 2018-01-09 巫溪县瑞雪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棚太白贝母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翔等: "川贝母种子在高原产区的繁殖研究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杨涛等: "甘肃贝母营养繁殖研究 ", 《林业科技通讯》 *
邓小红等: "川贝母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
陈士林等: "《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 31 December 201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3412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 一种苍山贝母种子的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6217B (zh) 一种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的方法
CN105028121B (zh) 一种大桂花树高成活率移栽技术
CN105230428B (zh) 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
CN104350990A (zh) 一种机插水稻配方有机基质育秧方法
CN104396652A (zh) 双季超级稻三适四控高产优质栽培法
CN106171333A (zh) 大白菜的种植方法
CN105325158B (zh) 一种韭黄种植方法及其专用散光降温热辐射调控膜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6134685A (zh) 一种半夏的种植方法
CN110506465A (zh) 一种沙漠化土地改良成稻田的方法
CN104170617A (zh) 一种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甜菜保苗技术
CN107409670A (zh) 一种烟草漂浮育苗拔株膜下移栽方法
CN104718946A (zh) 亮剑尖椒的周年栽培方法
CN109121907A (zh) 一种微喷灌施肥条件下消减三七根腐病的种植方法
CN109526506A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3430743B (zh)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CN107711466A (zh) 日光温室韭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方法
CN101480160A (zh) 果树快速育苗一年出圃技术
CN105766258A (zh) 天门冬栽培方法
CN110521521A (zh) 一种沙漠化土壤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3210754B (zh) 一种秦艽低海拔壮苗繁育方法
CN106358664A (zh) 一种模拟自然条件规模化有性繁育白芨种苗的方法
CN106386066A (zh) 一种生姜种姜的种植方法
CN105724036A (zh) 一种紫草乌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9258362A (zh) 一种沙地天麻有性繁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