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5017B -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5017B
CN109715017B CN201780052156.6A CN201780052156A CN109715017B CN 109715017 B CN109715017 B CN 109715017B CN 201780052156 A CN201780052156 A CN 201780052156A CN 109715017 B CN109715017 B CN 109715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housing
inlet flow
cyclon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21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5017A (zh
Inventor
玄起卓
高廷美
鱼秀汉
李相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715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5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25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A47L9/1633Concentric cycl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25Convertible suction cleaners, i.e. convertibl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thereof, e.g. from upright suction cleaners to sledge-type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8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8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 A47L5/30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with driven dust-loosening tools, e.g. rotating 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2Dry filters
    • A47L9/127Dry filters tube- or sleeve-shap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08Cyclonic chamber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41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parallel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Construction of in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8Construction of outlets
    • A47L9/1666Construction of outlets with filter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83Dust collecting chambers; Dust collecting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2Handles for 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generated by rotating vanes, discs, drums or 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flow following a screw-thread type line remains unchanged ; Devices in which one of the two discharge ducts returns centrally through the vortex chamber, a reverse-flow vortex being prevented by bulkheads in the central discharge duct
    • B04C3/04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24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B04C5/2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24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B04C5/28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parallel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25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8Construction of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flow following a screw-thread type line remains unchanged ; Devices in which one of the two discharge ducts returns centrally through the vortex chamber, a reverse-flow vortex being prevented by bulkheads in the central discharge duct
    • B04C2003/006Construction of elements by which the vortex flow is generated or degen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B04C2009/004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with internal filters, in the cyclone chamber or in the vortex f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集尘装置包括:一级旋风部,由中空形状的外壳和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内壳形成,并且构成为从外部流入的空气分离灰尘;以及二级旋风部,由从通过所述一级旋风部的空气分离细尘的旋风器的集合构成,所述二级旋风部包括:壳体构件,安装于所述内壳,形成沿着中空部的外周排列的各个旋风器的壳体;以及涡流引导器,在外周面设置沿着螺旋方向延伸而形成旋转流的导向叶片,并且,所述涡流引导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壳体构件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所述入口流路沿着相对于朝向所述涡流引导器的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使得向从所述涡流引导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空气,各个所述旋风器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涡流引导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偏心的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位于以所述涡流引导器为中心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相对侧,所述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从所述入口流路远离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靠近所述入口流路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

Description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利用多旋风器来从空气分离收集灰尘和细尘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是利用吸力来吸入空气,将包含于空气的灰尘或细尘从空气分离,由此排出清洁的空气的装置。
真空吸尘器的种类可以分为1)罐式(canister type)、2)直立式(upright type)、3)手持式(hand type)、4)圆筒落地式(floor type)等。
罐式的真空吸尘器作为在通常家庭广泛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其是利用连接构件来使吸嘴与吸尘器本体连通的真空吸尘器。罐式仅利用吸力来执行清扫,因此,适合清扫硬地板。
与此相反,直立式的真空吸尘器是具有吸嘴和吸尘器本体形成为一体的形式的真空吸尘器。直立式的真空吸尘器具有旋转刷,因此,与罐式的真空吸尘器不同,还能够干净地清扫地毯内的灰尘等。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器可以根据空气的流入方向分为切向流入式旋风器(vertical cyclone)和轴流式旋风器(axial cyclone)。
切向流入式旋风器的结构可以从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0673769(以下,专利文献1)得知。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为了形成螺旋流,在切向流入式旋风器设置切向引导件。在切向流入式旋风器中,空气通过切向引导件等结构沿切线方向流入,螺旋流由使空气沿切线方向流入的结构形成。切向流入式旋风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和有利于圆形配置并与真空吸尘器相同地适合设置于有限的空间的优点。另一方面,切向流入式旋风器具有因向一侧偏心的高速流动而产生大的压力损失的缺点。
轴流式旋风器的结构可以从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2010-0051320(以下,专利文献2)得知。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在轴流式旋风器设置用于形成螺旋流的螺旋翼。在轴流式旋风器的情况下,流动沿轴向流入,轴流式旋风器以利用螺旋翼等来形成旋流的方式形成。与切向流入式旋风器相比,轴流式旋风器具有适当的流速和均匀的吸入的优点,因此,具有压力损失小的优点。另一方面,轴流式旋风器具有不易制造导向叶片的缺点。
切向流入式旋风器和轴流式旋风器分别具有优缺点,因此,要求对能够仅选择性地获得切向流入式旋风器的优点和轴流式旋风器的优点的结构进行开发。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装置和真空吸尘器,该集尘装置包括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具有首先引导空气的流入流而形成旋风器内的均匀流动,其次形成高速的旋转流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装置和真空吸尘器,该集尘装置包括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具有将流入到旋风器的空气的流入流向从旋风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引导,由此,能够引起均匀的旋转流的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器和设置有所述旋风器的集尘装置以及真空吸尘器,所述旋风器具有与偏心引导结构相关的高速旋转引导结构,以在从旋风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引导的空气的流动引起高速旋转。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一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集尘装置具有由一级旋风部和二级旋风部构成的多旋风器结构。所述一级旋风部构成为从空气分离灰尘,二级旋风部构成为从通过一级旋风部的空气分离细尘。二级旋风部由从空气分离细尘的旋风器的集合构成。
二级旋风部通过壳体构件与涡流引导器的结合来形成。壳体构件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壳体。此外,涡流引导器配置于壳体的内侧,并且,在外周面设置沿螺旋方向延伸而形成旋转流的导向叶片。
壳体构件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入口流路沿着相对于朝向涡流引导器的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使得向从涡流引导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空气。
壳体构件包括边界部和流路形成部。
边界部从各个旋风器的外周朝向壳体构件的中心延伸,以形成各个旋风器的边界。边界部可以在各个旋风器的一侧和另一侧形成,两侧边界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为越靠近壳体构件的中心越小。
入口流路形成部从两侧边界部中的至少一处朝向另一侧边界部凸出,以形成所述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
入口流路形成部阻挡入口流路的一部分,从而使入口流路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
入口流路形成部使两侧边界部之间的截面积减小1/3至1/2。
入口流路形成部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在从涡流引导器隔开的位置与壳体一同包围涡流引导器的一部分。第二面从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沿着倾斜的方向延伸并在一拐角与第一面相交。
入口流路从壳体构件的中空部的外周开始,并且,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切线与入口流路形成部的第二面形成锐角。
二级旋风部的各个旋风器包括在壳体的内周面和涡流引导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若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偏心的方向或倾斜的方向,则第二区域位于以涡流引导器为中心的第一区域的相对侧。入口流路形成部凸出至从壳体构件的中心朝向涡流引导器的第二区域侧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直线,或入口流路形成部凸出至超过所述虚拟直线的位置。
从边界部的一点到一拐角的法线长度等于或长于从所述一点到所述虚拟直线的法线长度。
入口流路形成部可以包括第一形成部和第二形成部。第一形成部从一侧边界部凸出,第二形成部从另一侧边界部凸出。第一形成部和第二形成部分别包括在一拐角相交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第一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从入口流路远离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第二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靠近入口流路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
并且,本发明公开包括所述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由壳体构件形成的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沿着倾斜的方向形成,使得向从涡流引导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空气,因此,能够向流入到旋风器的空气赋予方向性。
尤其是,入口流路形成部凸出至超过从壳体构件的中心朝向涡流引导器的第二区域侧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直线的位置,因此,可以朝向旋风器的第一区域赋予空气流动的方向性,并且,空气不向旋风器的第二区域形成流动。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形成旋风器内的均匀的流动。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第一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从入口流路远离的螺旋方向或旋转方向逐渐减小,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第二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靠近入口流路的螺旋方向或旋转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可以直接传递由入口流路形成的空气的方向性来引导高速的旋转流。
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入口流路的结构首先引导空气的流入流而形成旋风器内的均匀的流动,并且,其次可以通过导向叶片形成高速的旋转流,因此,能够具有切向流入式旋风器和轴流式旋风器的全部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真空吸尘器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示出的真空吸尘器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集尘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示出的集尘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示出的集尘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壳体构件和涡流引导器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构件和涡流引导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示出的壳体构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真空吸尘器的一例的概念图。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示出的真空吸尘器的概念图。在图1和图2示出的真空吸尘器1相当于直立式。
吸尘器本体10与集尘装置100一同形成真空吸尘器1的外观。吸尘器本体10以容置集尘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且,以能够与集尘装置100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在吸尘器本体10的内部设置产生吸力的吸入马达(未图示)。此外,在所述吸尘器本体10的下侧可以安装驱动轮。
吸入部20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吸尘器本体10进行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吸尘器本体10的下侧,并且,支撑吸尘器本体10。吸入部20放置于清扫对象地面,在吸入部20的下表面形成用于吸入地面的灰尘或空气等的吸入口(未图示)。
在吸入马达产生的吸力向吸入部20传递,并且,空气通过吸入部20流入到真空吸尘器1的内部。在所述吸入口的内侧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搅拌器(agitator),所述搅拌器用于向吸入口的内侧引导灰尘或异物。流入到吸入部20的空气和异物向集尘装置100的内部流入,并且在集尘装置100彼此分离。此外,从异物分离出的空气通过集尘装置的出口从集尘装置100排出。
作为参考,在本说明书中,将包含于空气的异物分为灰尘、细尘、超细尘。将相对较大的灰尘称为“灰尘”,将相对较小的灰尘称为“细尘”,并且,将小于“细尘”的灰尘称为“超细尘”。
集尘装置100能够对吸尘器本体10进行拆装。集尘装置100通过从吸入的空气分离异物来集尘,并将从异物分离的空气排出。
所述辅助吸入部60、70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10的后侧。辅助吸入部60、70可以用于清扫地面之外的部分。在辅助吸入部60、70结合于吸尘器本体10的状态下,真空吸尘器1可以通过吸入部20吸入空气,在辅助吸入部60、70从吸尘器本体10分离的状态下,真空吸尘器1可以通过辅助吸入部60、70吸入空气。
所述辅助吸入部60、70包括吸入管60和吸嘴70。吸嘴70构成为吸入存在于地面之外的灰尘,吸入管构成为使所述吸嘴70与所述把手40彼此连接。此外,在所述本体10的后面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吸入管60和吸嘴70的容置部11。在所述容置部11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吸入管60的吸入管容置部12和用于容置所述吸嘴70的吸嘴容置部13。由此,能够消除需要单独保管所述吸嘴70的不便。
在吸尘器本体10的上侧设置把手40,连接软管50可以连接于把手40和吸尘器本体10。连接软管50可以形成使通过辅助吸入部60、70流入的灰尘流入到集尘装置100的流路。所述连接软管50能够调节长度,并且,可以由运动自由的柔软材料形成。在所述把手40和吸入管60之间形成流路42,用于使通过所述吸嘴70吸入的空气流动。因此,通过辅助吸入部60、70流入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流路42和连接软管50来流入到集尘装置100。
在图1和图2说明的直立式的真空吸尘器1是以能够应用本发明的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一例示出,本发明还可以在直立式之外的其它类型的真空吸尘器应用。
以下,参照其它附图,对本发明的集尘装置100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集尘装置100的侧视图。图4是在图3示出的集尘装置100的剖视图。图5是在图3示出的集尘装置100的部分立体图。
以下,先对集尘装置100的外观进行说明,之后,对集尘装置1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示出集尘装置100的外观的图是图3,因此,以下的说明参照图3,并且,未在图3示出的部分参照图4和图5。
集尘装置100的外观由外壳110、下盖130、壳体构件150、盖构件160以及上盖140形成。
外壳110形成集尘装置100的侧面外观。并且,外壳110具有中空形状并形成后述的一级旋风部101的外壁。如图3所示,为了形成在一级旋风部101的旋流,外壳110优选地形成为圆筒形。但是,一级旋风部101的旋流在外壳110的内部形成,因此,与外壳110的内周面形成为圆筒形不同,外周面无需形成为圆筒形。
在外壳110的一侧形成集尘装置100的入口111。通过在图1和图2说明的吸入部20流入到真空吸尘器的内部的空气和异物沿着设置于吸尘器本体的流路流动,并且,通过所述入口111流入到外壳110的内侧。
入口111可以沿着外壳110的切线方向形成,并且,可以朝向外壳110的外部凸出。入口111具有这种结构是为了使空气和异物进行涡旋运动。通过入口111沿着切线方向流入到外壳110的内侧的空气和异物在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进行涡旋运动。
在外壳110的下端和上端可以分别形成开口部。在外壳110的下端结合有下盖130,在上端结合有内壳或壳体构件150。
下盖130形成集尘装置100的底部。其中,底部是指集尘装置100的外底部和内底部。下盖130的外周形成为与外壳110的外周相对应,下盖130覆盖外壳110的下端开口部。
下盖1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外壳110并开闭外壳110的下端开口部。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下盖130与外壳110铰链结合113、131,从而通过旋转来开闭外壳110的下端开口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下盖130也可以以能够完全从外壳110分离的方式结合。
下盖130通过铰链131和钩结合部132来保持结合于外壳110的状态。钩结合部132以下盖130的中心为基准形成于铰链131的相对侧。钩结合部132能够插入形成于外壳110的外周面的槽115,为了使下盖130通过铰链131来进行旋转,首先需要将钩结合部132从所述槽115取出。
在集尘装置100的内侧形成后述的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下盖130形成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的底面。当下盖130通过铰链131来进行旋转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当下盖130通过铰链131来进行旋转而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时,可以同时排出在第一集尘部103收集的灰尘和在第二集尘部104收集的细尘。如上所述,仅通过打开下盖130的单个动作就能同时排出灰尘和细尘,因此,能够提高用户使用集尘装置100或真空吸尘器的便利性。
在下盖130的外周可以结合密封构件133。密封构件133可以形成为包围下盖130的外周的环状,通过密封外壳110和下盖130之间来防止收集于集尘装置100的内侧的灰尘或细尘的泄漏。
壳体构件150配置于外壳110的上部。在外壳110的内侧设置内壳120,壳体构件150可以结合于所述内壳120。在图3至图5中示出了这种结构。与此不同,壳体构件150也可以直接结合于外壳110。
壳体构件150只有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壳体构件150包括:构成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的壳体151;在所述壳体151之间形成的第一放置部152;以及从所述第一放置部152向圆周方向扩展的第二放置部153,并且,只有所述壳体151、所述第一放置部152以及第二放置部153露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壳体151以倾斜的半圆柱形凸出,第一放置部152阻挡壳体151之间,以防止空气从壳体151的外周面之间泄漏。此外,第二放置部153形成为覆盖外壳110的上端。壳体构件150原本是用于形成二级旋风部102的结构,将在后述中对所述壳体构件1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盖构件160配置于壳体构件150的上部。盖构件160原本形成流路的边界和过滤器的安装空间,用于将从二级旋风器排出的空气引导到集尘装置100的出口141。
在集尘装置100的外观露出盖构件160的边缘163和沿着所述边缘163形成的盖部161。盖部161沿着边缘163的外周形成,只有其半圆形状露出到集尘装置的外部。盖部161分别覆盖壳体151的上部。
上盖140结合于盖构件160的上部,并且形成为覆盖盖构件160。上盖140的外周形成为与盖构件160的外周相对应。
上盖140以面向安装于盖构件160的过滤器170和过滤器固定部180的方式配置。上盖140从过滤器固定部180隔开,从而形成将从二级旋风部102排出的空气排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的排出流路。在上盖140形成集尘装置100的出口141,空气通过出口141排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
为了确保出口141的充分大小,上盖140可以倾斜地形成。在上盖140形成出口141的区域相对于离过滤器170或过滤器固定部180较远,与形成出口141的区域相对的区域相对于离过滤器170或过滤器固定部180较近,从而在上盖140形成倾斜。
上盖1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盖构件160,从而构成为开闭集尘装置的上端。在本实施例示出了上盖140通过铰链142结合于外壳110,以通过旋转来开闭集尘装置的上端。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上盖140也可以以能够完全从盖构件160分离的方式结合。
上盖140通过铰链142和钩结合部143来保持结合于外壳110的状态。钩结合部143以上盖140的中心为基准形成于铰链142的相对侧。结合部143能够插入形成于盖构件160的边缘163的槽(未图示),为了使上盖140通过铰链142来进行旋转,首先需要将钩结合部143从所述槽取出。
接下来,对集尘装置1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集尘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将以一级旋风部101、二级旋风部102、其它结构以及集尘装置100的流路顺序说明。
一级旋风部101形成在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以从外部流入的空气分离灰尘的方式形成。旋风器(cyclone)是指在空气和异物形成旋流,并且基于离心力从空气分离异物的装置。异物是包括灰尘、细尘以及超细尘等的概念,由于空气的重量与异物的重量不同,所以因离心力而产生的空气的旋转半径与异物的旋转半径不同。旋风器利用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旋转半径差来从空气分离诸如灰尘、细尘等异物。
一级旋风部101由外壳110、内壳120以及网状过滤器(mesh filter)125形成。
外壳110具有空心的圆筒形状或中空形状。外壳110的内周面形成一级旋风部101的外壁。大小比细尘大的灰尘的重量大于空气或细尘等,因此,在旋流内以大于空气或细尘的旋转半径进行旋转。灰尘在由外壳110的内周面定义的区域内进行旋转,因此,灰尘的最大旋转半径由外壳110的内周面确定。
内壳12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的内侧。一级旋风部101形成于内壳120的外侧,通过一级旋风部101从灰尘分离的空气和细尘沿着内壳120的流路流入到二级旋风部102,因此,内壳120形成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的边界。内壳120配置于壳体构件150的正下方。
内壳120可以通过第一构件121和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121的下方的第二构件122的结合来形成。由于第一构件121与一级旋风部101相关联,第二构件122与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相关联,在此将先对第一构件121进行说明。以下,以内壳120通过第一构件121和第二构件122的结合来形成的情形为基准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内壳120也可以仅由一个构件形成。
第一构件121包括倾斜部121a、上侧支撑部121b、上下延伸部121c、桥架121d、上侧边界部121e、第一结合部121f1以及第二结合部121f2。第一构件121可以附加地包括倾斜面121g和边界壁121h。将在后述中对倾斜面121g和边界壁121h进行说明。
倾斜部121a具有与漏斗(funnel)相似的形状。倾斜部121a倾斜地形成为越向上具有越宽的截面积且越向下具有越窄的截面积。倾斜部121a配置于从内壳120的内周面隔开的位置,并且,形成为越向上越靠近外壳110的内周面,越向下越远离内壳120的内周面。
倾斜部121a倾斜地形成的原因在于,通过在内周面形成倾斜面121g来引导从二级旋风部102分离的细尘自然下落。在图4和图5示出了倾斜面121g。
上侧支撑部121b从倾斜部121a的中间部分向下凸出。上侧支撑部121b沿着倾斜部121a的外周形成,因此具有圆形的剖面。
上侧支撑部121b以面向第二构件122的下侧支撑部122a的方式配置。在上侧支撑部121b和下侧支撑部122a之间设置用于过滤灰尘的网状过滤器125,上侧支撑部121b和下侧支撑部122a分别构成为在网状过滤器125的上侧和下侧支撑所述网状过滤器125。
上下延伸部121c从倾斜部121a的下端向下延伸。当将集尘装置100立在平坦处时,上下延伸部121c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因此被命名为上下延伸部121c。但是,上下延伸部121c的方向并不限于垂直方向。
上下延伸部121c具有空心的圆柱形状。此外,上下延伸部121c由第二构件122支撑。从二级旋风部102分离的细尘通过由上下延伸部121c形成的区域来收集到第二集尘部104。在上下延伸部121c和第二构件122之间可以附加用于防止收集于第二集尘部104的细尘的泄漏的密封构件129。
桥架121d从上下延伸部121c的外周面向圆周方向凸出,并且,与上下延伸部121c相同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桥架121d与网状过滤器125相接触,从而构成为在上侧支撑部121b和下侧支撑部122a之间支撑网状过滤器125。
桥架121d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桥架121d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延伸部121c的外周面彼此隔开。由此,在桥架121d之间形成连接流路124a,能够使通过一级旋风部101来从灰尘分离的空气和细尘流出到二级旋风部102。
上侧边界部121e配置在倾斜部121a的上方。上侧边界部121e沿着外壳110的内周面形成,以与外壳110的内周面相接触,因此,具有圆形的剖面。
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侧面与外壳110的内周面相接触。根据上侧边界部121e来划分外壳110的内部和外部,因此,上侧边界部121e形成用于划分外壳110的内部和外部的边界。
在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结合密封构件127a。密封构件127a可以具有O环形状。密封构件127a构成为防止空气或异物从外壳110和上侧边界部121e之间泄漏。在上侧边界部121e可以设置有形成密封构件127a的安装区域的凹部(未图示),所述凹部沿着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形成。
上侧边界部121e与外壳110和壳体构件150结合。为了与外壳110结合,在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形成第一结合部121f1,并且,为了与壳体构件150结合,在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形成第二结合部121f2。
参照图3和图5,第一结合部121f1设置为多个且以沿着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第一结合部121f1形成为
Figure BDA0001977453880000111
字形,外壳110的上端插入于所述
Figure BDA0001977453880000112
字形形状。在第一结合部121f1形成螺丝紧固孔,在外壳110的上端形成与所述螺丝紧固孔相对应的螺丝紧固孔。由此,当螺丝插入于所述两个螺丝紧固孔时,构成外壳110与第一构件121的结合。
第二结合部121f2也设置有多个且以沿着上侧边界部121e的外周面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第一结合部121f1和第二结合部121f2可以彼此交替地配置。交替地配置是指反复在任意一个第一结合部121f1旁边配置第二结合部121f2,并且在该第二结合部121f2旁边再配置另一第一结合部121f1的结构。第二结合部121f2可以仅由螺丝紧固孔构成。参照图4,壳体构件150包括后述的第二放置部153,并且,在第二放置部153形成与第二结合部121f2的螺丝紧固孔相对应的螺丝紧固孔。由此,当螺丝插入于所述两个螺丝紧固孔时,构成壳体构件150与第一构件121的结合。
以下,对网状过滤器125进行说明。
网状过滤器125设置于第一构件121的上侧支撑部121b和第二构件122的下侧支撑部122a之间。网状过滤器125的上部被所述上侧支撑部121b支撑,网状过滤器125的下部被所述下侧支撑部122a支撑,并且,网状过滤器125的内侧部被如前所述的桥架121d支撑。
网状过滤器125整体可以具有空心的圆柱形状。网状过滤器125的外侧部在从外壳110的内周面隔开的位置面向外壳110的内周面。
网状过滤器125具有网状或多孔形式,以从空气分离灰尘。空气从网状过滤器125的外侧部朝向内侧部流动,小于网状过滤器125的孔的异物通过网状过滤器125从空气分离。基于离心力来分离空气和异物的旋风器性质,在理论上,轻的异物将不在一级旋风部101从空气分离。但是,即使是轻的异物,若大于网状过滤器125的孔,则将通过网状过滤器125从空气分离。
到此为止,对一级旋风部10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对第一集尘部103进行说明。
第一集尘部103形成为收集通过一级旋风部101来从空气分离的灰尘。第一集尘部103是指由外壳110、内壳120的第二构件122、裙部123以及下盖130定义的空间。以下,将对各个结构进行说明。
在外壳110的内周面可以形成流动防止部112。流动防止部112从外壳110的内周面凸出,以防止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的灰尘任意流动。
第二构件122配置于第一构件121的下方。第二构件122包括下侧支撑部122a、阶梯部122b、集尘部边界122d以及倾斜部122c。其中,下侧支撑部122a是在第二构件122的上端形成的结构,与第一构件121的上侧支撑部121b一同用于支撑网状过滤器125,对此在前述中进行了说明。以下,对其它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4示出了阶梯部122b。阶梯部122b配置为与第一构件121的上下延伸部121c的下端相接触,并且,配置为支撑所述上下延伸部121c的下端。由此,第一构件121可被第二构件122支撑。
阶梯部122b可以形成阶梯,以固定第一构件121的位置。所述阶梯可以沿着与下侧支撑部122a相连接的第一垂直方向-支撑上下延伸部121c的水平方向-与倾斜部122c相连接的第二垂直方向连续形成。因此,第一构件121可以通过由阶梯部122b形成的阶梯结构来固定在预定位置而不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第一构件121的上下延伸部121c和第二构件122的阶梯部122b之间形成第一构件121和第二构件122的边界,因此,收集于第二集尘部104的细尘可以通过所述边界泄漏。为了防止细尘泄漏,可以在上下延伸部121c的外周面设置密封构件129。密封构件129具有O环形状,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垂直方向部分和所述上下延伸部121c之间。如图4所示,为了密封构件129的结合,也可以在上下延伸部121c的下端形成阶梯结构。
倾斜部122c在第二垂直方向部分的下方形成。与第一构件121的倾斜部121a相同,倾斜部122c具有与漏斗相似的形状。倾斜部122c倾斜地形成为越向上具有越宽的截面积且越向下具有越窄的截面积。倾斜部122c配置于从内壳120的内周面隔开的位置,并且,形成为越向上越靠近外壳110的内周面,越向下越远离内壳120的内周面。
倾斜部122c倾斜地形成的原因在于,通过在内周面形成倾斜面121g来引导从二级旋风部102分离的细尘自然下落。在图4示出了倾斜面121g。
集尘部边界122d形成为空心的圆筒形或空心的多边形柱,从倾斜部122c的下端朝向下盖130延伸。集尘部边界122d形成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的边界。集尘部边界122d的外侧相当于第一集尘部103,内侧相当于第二集尘部104。在第一集尘部103收集通过一级旋风部101来从空气分离的灰尘,在第二集尘部104收集通过二级旋风部102来从空气分离的细尘。
裙部123结合于第二构件122的边缘。参照图4,示出了第二构件122与下侧支撑部122a相连接的结构或连接于所述第一垂直方向部分的结构。
裙部123构成为防止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的灰尘飞散。其中,飞散是指灰尘从第一集尘部103重新返回到一级旋风部101的现象等。裙部123从第二构件122的外周面朝向内壳120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扩展,并且,可以具有朝向下盖130延伸的结构。并且,裙部123可以在沿着圆周方向扩展的过程中形成斜面。
在下盖130也可以形成流动防止部134。流动防止部112从内侧底面凸出,以防止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的灰尘任意流动。尤其是,如图5所示,下盖130的流动防止部134配置为与外壳110的流动防止部112配对,从而将第一集尘部103划分为多个区域。由此,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的灰尘被由两个流动防止部112、134形成的壁阻挡,从而难以通过相邻区域。
如上所述,第一集尘部103可以由形成上侧壁的裙部123、形成外壁的外壳110、形成内壁的集尘部边界122d以及形成底部的下盖130定义和形成。
到此为止,对第一集尘部103进行了说明,以下,对二级旋风部102进行说明。但是,通过一级旋风部101的空气穿过连接流路124a、124b流入到二级旋风部102,因此,先对连接流路124a、124b进行说明。连接流路124a、124b是指连接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的流路。
当通过一级旋风部101来从空气分离了灰尘时,空气和细尘将沿着连接流路124a、124b流入到二级旋风部102。如上所述,连接流路124a、124b中的一部分124a形成于彼此隔开的桥架121d之间。并且,参照图5,第一构件121包括划分各个倾斜面121g的边界壁121h,在相邻的边界壁121h之间形成连接流路124b并与如前所述的连接流路124a相通。
参照图5,边界壁121h可以构成为包围细尘排出口154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具有与齿轮相似的剖面,以在壳体151之间形成所述连接流路。例如,可以被理解为边界壁121h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形成凹凸。
为了防止穿过连接流路124b的空气和从细尘排出口154排出的细尘彼此混合,在第一构件121的上侧可以设置隔板126。在图4示出了隔板126,但是,其详细形状可以从图5的结构推断。
隔板126具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构成为能够容置壳体151的细尘排出口154,在所述孔放置壳体151。此外,隔板126具有与边界壁121h相对应的形状。例如,隔板126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在外围具有凹凸,并且,具有与齿轮相似的剖面。因此,隔板126不会阻挡边界壁121h之间的连接流路124b,而阻挡其它区域。
当设置隔板126时,从细尘排出口154排出的细尘沿着倾斜面121g下落并收集到第二集尘部104,并且不再上升。这是因为细尘可以上升的区域被隔板126阻挡。与此不同,边界壁121h之间的连接流路124b未被阻挡,因此,通过一级旋风部101的空气和细尘穿过连接流路124b上升,流入到二级旋风器。因此,在隔板126上,壳体构件150的中空部150’都相当于连接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的连接流路。
二级旋风部102由从通过一级旋风部101的空气分离细尘的旋风器的集合构成。在本发明中,二级旋风部102配置于一级旋风部101的上侧。并且,二级旋风部102配置于一级旋风部101的外侧。
二级旋风部102由壳体构件150和涡流引导器(vortex finder)190形成。形成二级旋风部102的结构可以附加地包括盖构件160。以下,依次对各个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参照图6,在后述中对壳体构件150的入口流路150”进行说明。
参照图5,壳体构件150设置有中空部150’。此外,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沿着中空部150’的外周排列。尤其是,在图5中示出了各个旋风器以沿着中空部150’的外周依次接触的方式排列的结构。
壳体构件150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壳体151。一级旋风部101由外壳110和内壳120形成并在所述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的区域形成旋流,对此在前述中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同,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也在壳体151和后述的涡流引导器190之间的区域形成旋流。壳体151对应于外壳110,涡流引导器190对应于内壳120。
各个壳体151排列为在绘制圆周的同时依次接触。因此,可以理解为壳体151聚集而构成一个壳体构件150。所述圆周的内侧空间对应于前述的壳体构件150的中空部150’。
定义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的方向的基准可以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设定为朝向旋流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例如,在图3和图4,一级旋风部101的旋流以朝向垂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旋转中心轴为基准旋转。因此,一级旋风部101的旋转方向为垂直方向。当将如上所述的基准应用于本发明时,在本发明中,二级旋风部102的方向不完全与一级旋风部101的方向平行,定义为倾斜的方向。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在二级旋风部102形成的旋流的旋转中心轴与在一级旋风部101形成的旋流的旋转中心轴形成锐角。
并且,当将如上所述的基准应用于壳体151时,壳体151也相对于一级旋风部101的方向朝向倾斜的方向。可以在图4看出壳体151朝向倾斜的方向。
壳体151形成中空部外周的外壁。由壳体151形成的中空部外周的外壁相当于各个旋风器的外壁。但是,需要将在此的中空部与壳体构件150的中空部进行区分。
比空气重的细尘在旋转路径内以大于空气的旋转半径进行旋转。细尘在由壳体151定义的区域内旋转,因此,细尘的最大旋转半径由壳体151定义。
壳体151的下部可以具有以越向下越窄的方式倾斜的形状。例如,壳体151的剖面越向下越窄。壳体151的下部具有越向下越窄的形状是为了引导从空气分离的细尘的下落,并且,是为了阻挡细尘随着空气排出到涡流引导器190。
壳体构件150安装于内壳120。参照图4,示出了壳体构件150安装于第一构件121的结构。为了安装于内壳120,壳体构件150设置有第一放置部152。
第一放置部152在各个壳体151之间形成。即使壳体151以依次接触的方式排列,壳体151之间也隔开一部分。这是因为壳体151具有越向下越窄的形状。第一放置部152形成为阻挡壳体151之间的区域。第一放置部152具有越向下越宽的形状,以阻挡壳体151之间的区域。可以从图3和图5看到这种形状。
第一放置部152的一部分露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并且,一部分由第一构件121遮挡。在图3和图5中示出了在视觉上露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的第一放置部152的一部分,在图4中示出了容置于第一构件121的内侧的另一部分。
第一放置部15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参照图4,可以被理解为从壳体151的外周面凸出。第一构件121沿着圆周在上侧边界部121e和倾斜部121a之间形成阶梯,并且,第一放置部152也沿着圆周安装于所述阶梯。为了防止空气或异物的泄漏,可以在第一放置部152和第一构件121之间设置密封构件127b。密封构件127b可以具有与第一放置部152的圆周相对应的O环形状。
壳体构件150也安装于隔板126。如前所述,隔板126设置有与各个旋风器的细尘排出口154相对应的多个孔。细尘排出口154形成于壳体151的下端,壳体151的下端插入于所述孔。由此,各个壳体151的外周面被隔板126支撑,细尘排出口154配置在隔板126的下方。细尘排出口154配置在隔板126的下方,因此,能够阻断通过细尘排出口154排出的灰尘再次上升到各个旋风器的入口的现象。
壳体构件150也安装于外壳110。壳体构件150包括第二放置部153,第二放置部153从第二放置部153沿着圆周方向凸出或扩展而形成。第二放置部153与外壳110的圆周可以在误差范围内实质上具有相同大小。第二放置部153覆盖外壳110的上端。随着第二放置部153安装于外壳110的上端,壳体构件150也就安装于外壳110。
在第二放置部153和外壳110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构件(未图示),但并不是必需的。这是因为已经在上侧边界部121e和外壳110之间设置了密封构件127a。
涡流引导器190与壳体151设置相同数量,各个涡流引导器190配置于各个壳体151的内侧。各个涡流引导器190由各个壳体151包围,但是,从各个壳体151的内周面隔开。一个涡流引导器190与一个壳体151一同形成一个旋风器,当这些旋风器聚集多个形成集合时,形成二级旋风部102。
涡流引导器190的直径可以形成为从上向下越来越小。当涡流引导器190的上部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时,涡流引导器190的内周面和壳体151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变窄,因此,能够增大流动的流入速度。并且,当涡流引导器190的上部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时,能够减小流路的损失。当涡流引导器190的下部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时,能够阻断应向细尘排出口154排出的细尘流入到涡流引导器190的情形。这是因为离心力的范围变小。
涡流引导器190设置有形成旋转流(旋流)的导向叶片195。导向叶片195可以在各个涡流引导器190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并且,沿着螺旋方向延伸。通过导向叶片195沿着螺旋方向延伸,因此,旋转流也随着导向叶片195沿着螺旋方向形成。在图4中以箭头示出了旋流。
当通过导向叶片195在壳体151的内周面和涡流引导器19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旋流时,从空气分离细尘。涡流引导器190排出从细尘分离的空气。涡流引导器190具有形成中空部194的外周的外壁的结构,在此说明的中空部194相当于排出从细尘分离的空气的流路,需要与前述说明的各种中空部区分。在图4中以虚线表示了空气的排出。
盖构件160包括盖部161、空气排出部162以及边缘163。边缘163是从集尘装置100的外观露出的区域,对此在前述中进行了说明。
盖部161覆盖壳体构件150和涡流引导器190。由此,盖部161形成流路的边界。若没有盖部161,则通过一级旋风部101的空气和细尘将直接朝向集尘装置100的出口141。但是,通过盖部161覆盖壳体构件150和涡流引导器190,因此,空气和细尘可以流入到旋风器的入口流路150”。
在盖部161中,仅覆盖壳体151的上端的部分中的半圆形部分露出到集尘装置100的外部,其它部分形成于集尘装置100的内部。在所述其它部分形成空气排出部162。虽然其它部分由盖部161阻挡,但是,为了排出空气,仅打开形成空气排出部162的区域。
空气排出部162从盖部161凸出并插入到涡流引导器190的内侧,排出在各个旋风器从细尘分离的空气。空气排出部162具有形成中空部的外周的形状,并且,通过所述中空部来排出空气。
接下来,对第二集尘部104进行说明。
第二集尘部104由隔板126、内壳120以及下盖130形成。隔板126形成第二集尘部104的上侧壁。内壳120形成第二集尘部104的侧壁。此外,下盖130形成第二集尘部104的底部。
在第一构件121的内侧面形成倾斜面121g。倾斜面121g配置在与倾斜部121a相对应的高度,第一构件121的外侧可以被理解为倾斜部121a,内侧可以被理解为倾斜面121g。倾斜面121g设置为与各个旋风器的数量相同,各个倾斜面121g配置在各个细尘排出口154的下方。通过细尘排出口154排出的细尘沿着倾斜面121g下落并收集到第二集尘部104。
在倾斜面121g之间形成壁并形成各个倾斜面121g间的边界,对此在前述中进行了说明。
第一构件121的上下延伸部121c、第二构件122的阶梯部122b、倾斜部121a以及集尘部边界122d形成第二集尘部104的侧壁。其中,集尘部边界122d具有空心的圆筒形状,集尘部边界的下端贴紧下盖130。由此,集尘部边界122d形成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的边界。在集尘部边界122d的外侧形成具有环形的剖面的第一集尘部103,在集尘部边界122d的内侧形成具有圆形的剖面的第二集尘部104。
下盖130通过铰链131来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当下盖130通过铰链131来进行旋转而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103和第二集尘部104时,可以同时排出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的灰尘和收集于第二集尘部104的细尘。仅通过如上所述的打开下盖130的单个动作就能同时排出灰尘和细尘,由此,能够提高用户使用集尘装置100或真空吸尘器的便利性。
接着,对集尘装置100的未说明的其它结构进行说明。
在盖构件160的上方设置过滤器170。过滤器170过滤未被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过滤掉的超细尘。过滤器170可以构成为块状,并且,被过滤器固定部180固定。过滤器固定部180覆盖过滤器170,在过滤器固定部180形成空气通孔181以使空气通过。
接下来,对集尘装置100的运转进行说明。
空气和异物根据在真空吸尘器1的吸入马达产生的吸力,通过吸入部20(参照图1)流入到集尘装置100的入口111。流入到集尘装置100的入口111的空气沿着流路流动的同时依次在一级旋风部101和二级旋风部102过滤,并通过出口141排出。从空气分离的灰尘和细尘收集到集尘装置100。
具体观察通过一级旋风部101来从空气分离灰尘的过程,空气和异物通过集尘装置100的入口111流入到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的环形空间,从而在所述环形空间进行涡旋运动。
在此过程中,相对较重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的空间以螺旋形进行涡旋运动并逐渐向下流动,由此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03。
并且,空气和细尘比灰尘轻,因此,在吸力的作用下通过网状过滤器125。接下来,空气和细尘穿过连接流路124a、124b和壳体构件150的中空部150’。空气和细尘通过入口流路150”流入到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
通过入口流路150”沿着倾斜的方向以低速引导的空气和细尘沿着导向叶片195以高速进行涡旋运动。比空气重的细尘在壳体151和涡流引导器190之间进行涡旋运动并逐渐向下流动,由此排出到细尘排出口154,并且收集于第二集尘部104。比细尘轻的空气通过涡流引导器190的内侧排出,并且通过过滤器170排出到出口141。在过滤器170过滤超细尘。
以下,对构成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150”进行说明。再次参照图5,并且参照图6,对入口流路150”进行说明。图5是在图3示出的集尘装置100的部分立体图。图6是壳体构件150和涡流引导器190的平面图。
入口流路150”由壳体构件150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150”沿着壳体构件150的中空部150’外周排列。入口流路150”相当于通过一级旋风部101后通过连接流路124a、124b的空气和细尘流入到二级旋风部102的各个旋风器的流路。
在本发明中,入口流路150”形成向旋风器流入的流动的方向性。如图5和图6所示,涡流引导器190配置在各个壳体151的中心,入口流路150”构成为向从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空气。为此,入口流路150”沿着相对于朝向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的方向D1倾斜的方向D2形成。
为了形成朝向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150”,壳体构件150包括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可以以壳体构件150的边界部155为基准说明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
边界部155从各个旋风器的外周朝向壳体构件150的中心O延伸,以形成各个旋风器的边界。由于旋风器以圆形排列,所以在各个旋风器的一侧和另一侧都形成边界部155。并且,边界部155朝向壳体构件150的中心O延伸,因此,两侧边界部155a、155b之间的距离朝向壳体构件150的中心O方向逐渐靠近。另一方面,两侧边界部155a、155b之间的距离越靠近涡流引导器190越远。
边界部155连接于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在从涡流引导器190隔开的位置包围涡流引导器190的上端的一部分。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相当于从集尘装置100的外观露出的部分。涡流引导器190由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两侧边界部155a、155b以及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包围。
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从两侧边界部155a、155b中的至少一处凸出,以形成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150”。例如,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可以从一侧边界部155a凸出,还可以从另一侧边界部155b凸出,并且,还可以从一侧和另一侧边界部155b分别凸出。
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使在入口流路1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在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在图5以附图标记A表示。此外,在入口流路1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在图5以附图标记B表示。
如面积以宽度和高度的乘积表示,入口流路150”的截面积可以以距离和高度的乘积表示。入口流路150”的高度与位置无关地固定。因此,截面积的大小通过比较距离来确定。
参照图6,在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相当于以A-A表示的距离和高度的乘积。此外,在入口流路1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相当于以B-B表示的距离和高度的乘积。其中,高度是指入口流路150”的高度。以A-A表示的距离以平行于连接两侧边界部155a、155b的结束点(最靠近壳体151的中心的点)的线为基准测量,以B-B表示的距离以平行于以A-A表示的距离为基准测量。
入口流路150”的高度固定,由于以B-B表示的距离短于以A-A表示的距离,在入口流路1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由于原本两侧边界部155a、155b之间的距离朝向壳体151的中心逐渐缩短,所以截面积应该越远离壳体151的中心越宽。但是,为了设定入口流动的方向性,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从边界部155凸出,因此,截面积越远离壳体151的中心越小。其结果,在入口流路1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
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包括第一形成部156和第二形成部157。
第一形成部156从两侧边界部155a、155b中的一侧边界部155a凸出,并且包括第一面156a和第二面156b。
第一面156a在从涡流引导器190隔开的位置与壳体151一同包围涡流引导器190。与壳体构件150的上端边缘158相同,第一面156a形成在壳体151的上端。此外,第一面156a可以形成为曲面,以包围涡流引导器190。
虽然在图5示出了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6a的边界,但是,并不是必须在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6a之间存在边界。例如,参照图6,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6a具有相同的曲率,由此,在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6a之间不存在边界。
第二面156b从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沿着倾斜的方向D2延伸,从而在一拐角156c与第一面156a相交。为了使空气向从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所述一拐角156c优选配置在壳体151的内周面上。参照图6,示出了在壳体151的内周面上配置一拐角156c的情形。
第二形成部157从两侧边界部155a、155b中的另一侧边界部155b凸出,并且包括第一面157a和第二面157b。对第一形成部156的第一面156a和第二面156b的说明也可以相同地适用于第二形成部157的第一面157a和第二面157b。
第一面157a在从涡流引导器190隔开的位置与壳体151一同包围涡流引导器190。与壳体构件150的上端边缘158相同,第一面157a形成在壳体151的上端。此外,第一面157a可以形成为曲面,以包围涡流引导器190。
虽然在图5示出了壳体151的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7a的边界,但是,并不是必须在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7a之间存在边界。例如,参照图6,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7a具有相同的曲率,由此,在上端边缘158和第一面157a之间不存在边界。第一形成部156的第一面156a和第二形成部157的第一面157a在不同的位置包围涡流引导器190的不同部分。
第二面157b从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沿着倾斜的方向D2延伸并在一拐角157c与第一面157a相交。为了使空气向从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所述一拐角157c优选配置在壳体151的内周面上。
参照图6,示出了在壳体151的内周面上配置一拐角157c的情形。第一形成部156的第二面156b可以不平行于第二形成部157的第二面157b,但是,为了形成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150”,以彼此面向的方式配置。
在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切线与第一形成部156的第二面156b形成锐角θ1。此外,在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另一切线与第二形成部157的第二面157b形成钝角θ2。如上所述,第一形成部156的第二面156b与第二形成部157的第二面157b分别形成锐角θ1和钝角θ2是为了形成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150”。
为了形成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150”,必须需要第一形成部156,但是并不是必须需要第二形成部157。例如,即使是第一形成部156从一侧边界部155a凸出,且在另一侧边界部155b没有第二形成部157的结构,也可以由第一形成部156和另一侧边界部155b形成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150”。这是因为另一侧边界部155b沿着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形成倾斜的入口流路150”是包括仅由第一形成部156形成入口流路150”的概念。
各个旋风器包括在壳体151的内周面和涡流引导器19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是配置有导向叶片195的区域。
第一区域R1位于从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偏心的方向。其中,偏心的方向是指空气和细尘的流动流入的方向,对此在前述中进行了说明。
第二区域R2以涡流引导器190为中心位于第一区域R1的相对侧。第二区域R2也从涡流引导器190的中心偏心,但不是空气和细尘的流动流入的方向。
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凸出至使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一区域R1并阻断空气向所述第二区域R2流入的位置。从壳体构件150的中心O朝向涡流引导器190的第二区域R2侧外周面191’延伸的虚拟直线可以以附图标记S表示。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的第一形成部156凸出至所述虚拟直线S或凸出至超过所述虚拟直线S的位置。在图6示出了第一形成部156的拐角156c凸出至虚拟直线S的结构。
空气的代表性流动方向可以以从壳体构件150的中心O延伸的虚拟直线S为基准进行说明。如果第一形成部156仅凸出至未到达虚拟直线S的位置,则空气将向第二区域R2流入。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可以向所述虚拟直线S和第一形成部156之间流入。
但是,当第一形成部156凸出至虚拟直线S或凸出至超过虚拟直线S的位置时,空气将仅流入到第一区域R1。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不会流入到虚拟直线S和第一形成部156之间,或仅有极小的流动流入到第二区域R2。
并且,第一形成部156的凸出位置可以以第一形成部156的拐角156c为基准进行说明。当从边界部155的一点到第一形成部156的拐角156c的法线长度等于或长于从所述边界部155的一点到虚拟直线S的法线长度时,第一形成部156凸出至虚拟直线S或凸出至超过虚拟直线S的位置。在图6示出了从边界部155的一点到第一形成部156的拐角156c的法线长度l与从所述边界部155一点到虚拟直线S的法线长度l相同的情形。
前述说明的在入口流路1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截面积A。此外,第一形成部156的拐角156c和第二形成部157之间的截面积中的最小的截面积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截面积B’。第二截面积相当于在入口流路150”任意位置的截面积B中的一个。
此时,第二截面积可以具有第一截面积的1/2至1/3的大小。这是指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使两侧边界部155a、155b之间的截面积减小1/3至1/2。
第二截面积的大小变小是指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从边界部155的一侧或另一侧凸出更多。当入口流路形成部156、157从边界部155凸出,直到第二截面积具有第一截面积的1/2至1/3的大小时,可以形成朝向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150”。
通过以上说明的入口流路150”的结构来流入到各个旋风器的空气和细尘的流动仅向第一区域R1侧流入,而不向第二区域R2侧流入。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150”构成为在导向叶片195形成旋流之前提前引导空气的旋转方向。因此,向各个旋风器流入的空气和细尘在到达导向叶片195之前已被赋予低速的旋转性。
导向叶片195对已被赋予旋转性的空气和细尘形成旋流。导向叶片195中的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导向叶片195a的高度沿着从入口流路150”远离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并且,导向叶片195中的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导向叶片195b的高度沿着靠近入口流路150”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如上所述,导向叶片195的结构具有与赋予旋转性的入口流路150”的结构连动的结构。
导向叶片195引起高速的旋转流。在没有倾斜的入口流路150”且仅设置导向叶片195的旋风器或沿着切线方向流入流动的旋风器上,会产生不均匀的高速的旋转流。但是,如本发明,当通过入口流路150”的倾斜的结构来从第一区域R1侧引导流动时,也能够在导向叶片195产生均匀的旋转流,并且减少流动的损失。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构件250和涡流引导器290的立体图。图8是在图7示出的壳体构件250的平面图。
壳体构件250和涡流引导器290的结构本质上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但是,在第一形成部256和第二形成部257的凸出程度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此重复的说明与前述的说明相同。
涡流引导器290形成中空部外周的外壁。涡流引导器290可以分为上部和下部。涡流引导器290的上部可以具有固定的外径或越向上越大的外径。此外,涡流引导器290的下部可以具有越向下越窄的外径。
涡流引导器290的上部具有大于下部的外径,由此,能够增大向各个旋风器流入的流动速度。并且,涡流引导器290的下部具有越向下越窄的外径,由此,可以阻断细尘随着空气排出到涡流引导器290的情形。
导向叶片295从涡流引导器290的外周面凸出而形成。导向叶片295沿着螺旋方向延伸,并且,导向叶片295的延伸方向全部相同。根据导向叶片295的配置位置,延伸方向可以不同。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导向叶片295的高度沿着从入口流路250”远离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导向叶片295的高度沿着靠近入口流路250”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
入口流路250”构成为使空气向从涡流引导器290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为此,入口流路250”沿着相对于朝向涡流引导器290的中心的方向D3倾斜的方向D4形成。
入口流路形成部256、257使在入口流路2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如面积以宽度和高度的乘积表示那样,入口流路250”的截面积可以以距离和高度的乘积表示。入口流路250”的高度与位置无关地固定。因此,截面积的大小通过比较距离来确定。
参照图8,在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相当于以C-C表示的距离和高度的乘积。此外,在入口流路2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相当于以D-D表示的距离和高度的乘积。其中,距离相当于入口流路250”的高度。以C-C表示的距离以平行于连接两侧边界部255a、255b的结束点(最靠近壳体251的中心的点)的线为基准测量,以D-D表示的距离以平行于以C-C表示的距离为基准测量。
由于入口流路250”的高度固定,以D-D表示的距离小于以C-C表示的距离,所以入口流路2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由于原本两侧边界部255a、255b之间的距离朝向壳体251的中心逐渐缩短,所以截面积应该越远离壳体251的中心越大。但是,为了设定入口流动的方向性,入口流路形成部256、257从边界部255凸出,因此,越远离壳体251的中心则截面积越小。其结果,在入口流路250”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
入口流路形成部256、257包括第一形成部256和第二形成部257。
第一形成部256从两侧边界部255a、255b中的一侧边界部255a凸出,并且包括第一面256a和第二面256b。第二形成部257从两侧边界部255a、255b中的另一侧边界部255b凸出,并且包括第一面257a和第二面257b。
参照图8,示出了在壳体251的内周面上配置第一形成部256的拐角256c和第二形成部257的拐角257c的情形。第一形成部256的第二面256b可以不平行于第二形成部257的第二面257b,但是,为了形成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250”,以彼此面向的方式配置。
在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切线与第一形成部256的第二面256b形成锐角θ1。此外,在入口流路250”的开始位置的另一切线与第二形成部257的第二面257b形成钝角θ2。如上所述,第一形成部256的第二面256b与第二形成部257的第二面257b分别形成锐角θ1和钝角θ2是为了形成倾斜方向的入口流路250”。
图8示出了锐角θ1小于图6示出的锐角θ1。这是因为图8示出的第一形成部256比图6示出的第一形成部256从一侧边界部255a凸出更多。
图8示出的钝角θ2大于图6示出的钝角θ2。这是因为图8示出的第二形成部257比图6示出的第二形成部257从另一侧边界部255b凸出更多。
入口流路形成部256、257凸出至使空气流入到所述第一区域R1并阻断空气向所述第二区域R2流入的位置。从壳体构件250的中心O朝向涡流引导器290的第二区域R2侧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直线S可以以附图标记S表示。入口流路形成部256、257的第一形成部256凸出至所述虚拟直线S或凸出至超过所述虚拟直线S的位置。在图8示出了第一形成部256的拐角256c凸出至超过虚拟直线S的位置的结构。
根据第一形成部256凸出至超过虚拟直线S的位置的结构,空气流入到第二区域R2的可能性低于图6的结构。因此,若调整第一形成部256的凸出程度,则能够仅向第一区域R1引导空气的流动。
空气的代表流动方向可以以从壳体构件250的中心O延伸的虚拟直线S为基准进行说明。如果第一形成部256仅凸出至未达到虚拟直线S的位置,则空气将向第二区域R2流入。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可以流入所述虚拟直线S和第一形成部256之间。
当从边界部255的一点到第一形成部256的拐角256c的法线长度等于或长于从所述边界部255的一点到虚拟直线S的法线长度时,第一形成部256凸出至虚拟直线S或凸出至超过虚拟直线S的位置。在图8示出了从边界部255的一点到第一形成部256的拐角256c的法线长度l1+l2长于从所述边界部255的一点到虚拟直线S的法线长度l2的情形。
以上说明的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并不限于所述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和方法,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选择性地组合而构成,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在集尘装置及利用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相关的工业领域使用。

Claims (11)

1.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级旋风部,由中空形状的外壳和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内壳形成,并且构成为从外部流入的空气分离灰尘;以及
二级旋风部,由多个从通过了所述一级旋风部的空气分离细尘的旋风器集合构成,
所述二级旋风部包括:
壳体构件,安装于所述内壳,形成沿着中空部的外周排列的各个旋风器的壳体;以及
多个涡流引导器,在外周面设置沿着螺旋方向延伸而形成旋转流的导向叶片,并且,所述涡流引导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所述壳体构件形成各个旋风器的入口流路,所述入口流路沿着相对于朝向所述涡流引导器的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使得向从所述涡流引导器的中心偏心的方向流入空气,
各个所述旋风器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涡流引导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偏心的方向,
所述第二区域位于以所述涡流引导器为中心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相对侧,
所述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从所述入口流路远离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导向叶片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导向叶片的高度沿着靠近所述入口流路的螺旋方向逐渐减小,
多个所述旋风器以沿着所述中空部的外周彼此紧贴着依次接触的方式排列,
所述壳体构件包括:
边界部,从各个旋风器的外周朝向所述壳体构件的中心延伸,以形成各个旋风器的边界;以及
入口流路形成部,从两侧边界部中的至少一处朝向相对侧边界部凸出,以形成所述倾斜的方向的入口流路,
所述壳体具有在从所述涡流引导器隔开的位置包围所述涡流引导器的中空形状,
所述入口流路形成部包括:
第一形成部,从一侧边界部凸出;以及
第二形成部,从另一侧边界部凸出,
所述第一形成部和所述第二形成部分别包括:
第一面,在从所述涡流引导器隔开的位置,与所述壳体一同包围所述涡流引导器;以及
第二面,从所述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沿着所述倾斜的方向延伸并在一拐角与所述第一面相交,
所述壳体构件的中空部形成在所述壳体构件的中心,
所述入口流路从所述中空部的外周开始,
所述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形成部的第二面形成锐角,
所述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切线与所述第二形成部的第二面形成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侧边界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涡流引导器越远,
所述入口流路形成部使所述入口流路的任意位置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流路形成部使两侧边界部之间的截面积减小1/3至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流路形成部凸出至从所述壳体构件的中心朝向所述涡流引导器的第二区域侧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直线,或凸出至超过所述虚拟直线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边界部的一点到所述一拐角的法线长度等于或长于从所述一点到所述虚拟直线的法线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侧边界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涡流引导器越远,
所述第一形成部和所述第二形成部使所述入口流路的任意位置的两侧边界部之间的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路的开始位置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形成部和所述第二形成部使两侧边界部之间的截面积减小1/3至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形成部凸出至从所述壳体构件的中心朝向所述涡流引导器的第二区域侧外周面延伸的虚拟直线,或凸出至超过所述虚拟直线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一侧边界部的一点到所述第一形成部的拐角的法线长度等于或长于从所述一点到所述虚拟直线的法线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旋风部配置于所述一级旋风部的上侧。
11.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尘装置。
CN201780052156.6A 2016-08-25 2017-05-04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Active CN109715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08423A KR101854681B1 (ko) 2016-08-25 2016-08-25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KR10-2016-0108423 2016-08-25
PCT/KR2017/004707 WO2018038351A1 (ko) 2016-08-25 2017-05-04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5017A CN109715017A (zh) 2019-05-03
CN109715017B true CN109715017B (zh) 2021-01-22

Family

ID=61240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2156.6A Active CN109715017B (zh) 2016-08-25 2017-05-04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7453B2 (zh)
KR (1) KR101854681B1 (zh)
CN (1) CN109715017B (zh)
AU (1) AU2017314579B2 (zh)
DE (1) DE112017004196T5 (zh)
WO (1) WO20180383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7008A (zh) * 2014-12-24 2020-12-11 美国iRobot公司 排空站
CN108577672B (zh) * 2018-03-13 2020-08-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级旋风分离尘杯和吸尘器
JP7022002B2 (ja) * 2018-04-11 2022-02-17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KR102041303B1 (ko) * 2018-07-30 2019-11-06 주식회사 올스웰 에어클리닝 장치
EP3914136A4 (en) * 2019-01-25 2022-10-1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YCLONIC SEPARATOR FOR VACUUM AND VACUUM CLEANER EQUIPPED WITH IT
KR102326707B1 (ko) * 2020-01-13 2021-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US11432693B2 (en) 2020-03-12 2022-09-06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Vacuum cleaner
CN112043202B (zh) * 2020-09-02 2021-11-02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清洁设备
CN112122019B (zh) * 2020-09-02 2021-10-15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2138879B (zh) * 2020-09-02 2021-09-07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排尘方法
WO2022051959A1 (en) * 2020-09-10 2022-03-17 Robert Bosch Gmbh Vortex finder and cyclonic separator
CN112915661B (zh) * 2021-02-01 2022-09-20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CN112933834B (zh) * 2021-02-01 2022-08-19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EP4129138A1 (en) * 2021-06-17 2023-02-08 Shenzhen Shermon Technology Co., Limited Separation structure of dust cup of dust collec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74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旋风吸尘器
CN101816537A (zh) * 2009-02-27 2010-09-0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装置
KR20160038570A (ko) * 2014-09-30 2016-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CN205359364U (zh) * 2014-12-17 2016-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5020C (zh) * 1950-06-14
US3425192A (en) * 1966-12-12 1969-02-04 Mitchell Co John E Vacuum cleaning system
KR100606845B1 (ko) * 2004-10-08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0673769B1 (ko) 2005-09-29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KR100667877B1 (ko) * 2005-10-10 2007-01-16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US20070079584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cyclone dust collector for vacuum cleaner and dust collecting method
US20070095028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Lg Electronics Inc. Upright vacuum cleaner
KR100648960B1 (ko) * 2005-10-28 2006-11-27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사이클론 분리장치
US20070144116A1 (en) * 2005-12-23 2007-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yclonic cleaner
KR20070067791A (ko) * 2005-12-23 2007-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청소기
GB2445027B (en) * 2006-12-22 2011-08-10 Hoover Ltd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KR100864708B1 (ko) * 2006-12-28 2008-10-23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의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0776402B1 (ko) * 2007-02-05 2007-11-16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필터조립체를 구비한 멀티 사이클론 분리장치
US9016480B2 (en) * 2007-06-20 2015-04-28 Waterco Limited Multi-cyclone sediment filter
ES2372716T3 (es) * 2007-06-20 2012-01-25 Waterco Limited Filtro de sedimentos multiciclónico.
US7879142B2 (en) * 2008-01-16 2011-02-01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Cyclone dust collector and vacuum cleaner
KR101524791B1 (ko) 2008-11-07 2015-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청소기
GB2497945B (en) * 2011-12-22 2014-11-12 Dyson Technology Ltd Vacuum cleaner
KR102176885B1 (ko) * 2015-01-19 2020-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74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旋风吸尘器
CN101816537A (zh) * 2009-02-27 2010-09-0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装置
KR20160038570A (ko) * 2014-09-30 2016-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CN205359364U (zh) * 2014-12-17 2016-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14579A1 (en) 2019-03-21
DE112017004196T5 (de) 2019-05-29
US20180055317A1 (en) 2018-03-01
US10517453B2 (en) 2019-12-31
KR101854681B1 (ko) 2018-06-08
WO2018038351A1 (ko) 2018-03-01
KR20180023313A (ko) 2018-03-07
CN109715017A (zh) 2019-05-03
AU2017314579B2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5017B (zh) 集尘装置及设置有该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JP6546994B2 (ja) 真空掃除機用集塵装置
JP6419354B2 (ja) 真空掃除機用集塵装置
US11445879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vacuum cleaner
EP3453298A1 (en) Vacuum cleaner
KR100667877B1 (ko)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0594194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JP2007117713A (ja) 真空掃除機の集塵装置
JP2006187587A (ja) サイクロン掃除機
JP2003250734A (ja) 真空清掃機用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のグリル組立体
JP2005224590A (ja) 真空掃除機の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AU2017261074A1 (en) Vacuum cleaner
KR20060030255A (ko) 다중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20190136625A (ko) 청소기
KR102333024B1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KR20190136628A (ko) 청소기
KR102176887B1 (ko) 진공 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KR102290894B1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