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4834A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4834A
CN109714834A CN201811654190.3A CN201811654190A CN109714834A CN 109714834 A CN109714834 A CN 109714834A CN 201811654190 A CN201811654190 A CN 201811654190A CN 109714834 A CN109714834 A CN 109714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pecified
prom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541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力红
崔振
刘解华
吕子平
韩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WA Cre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WA Cre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WA Cre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WA Cre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541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4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其中,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需借助于第二终端,该方法由第二终端执行,包括: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该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用于建立起第一终端与指定第三终端的通信链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基站问题导致的无法实现通话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实现精准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4G、4G+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移动电话支持这些技术。
目前,支持4G的移动电话可以进行4G通话,然而进行4G通话主要依靠4G基站进行,对于在偏远山区或者环境恶劣的地区,4G基站可能无法覆盖或者信号很弱,导致移动终端之间无法实现通话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由于基站问题导致的无法实现通话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二终端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建立第三终端ID信息表;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ID信息表生成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以语音信息的形式或者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指定第三终端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若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指定第三终端未处于在线状态,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指定第三终端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
获取当前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信息是否超时;
若所述通信信息未超时,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通信信息超时,则发送超时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匹配判断;
当所述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能够匹配时,执行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当所述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不匹配时,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的去电请求;
根据所述去电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该发出去电请求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来电请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提示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发送通信信息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所述来电请求;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所述第三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去电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所述去电请求;根据所述去电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第二通话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需借助于第二终端,该方法由第二终端执行,包括: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该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用于建立起第一终端与指定第三终端的通信链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位置的局限性,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信号(例如4G)可能很弱,无法实现通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引入与卫星连接的第二终端;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能够通信,同时当第三终端为多个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第一终端和指定第三终端的转接功能,确定第一终端具体拨打的第三终端,提高了识别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通猫多用户管理机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来电过程信令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去电过程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支持4G的移动电话可以进行4G通话,然而进行4G通话主要依靠4G基站进行,对于在偏远山区或者环境恶劣的地区,4G基站可能无法覆盖或者信号很弱,导致移动终端之间无法实现通话功能,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由于基站问题导致的无法实现通话的技术问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第二终端。
具体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均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卫星通信连接;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模块通信连接,这里的无线模块可以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当然无线模块还可以是蓝牙模块、4G模块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是卫星移动终端(例如卫星电话或卫星调制调节器),也可以是普通移动终端(例如4G智能手机);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例如卫星调制调节器,具体可以是天通猫),同时具有与第三移动终端同类型的无线模块,例如wifi;第三移动终端为与第二终端相连接的具有无线模块的普通移动终端。
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为非同一类型的移动终端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依次通过地面卫星基站(星光站)、卫星(北斗卫星或天通卫星)建立起卫星通信系统;这里的卫星为北斗卫星或天通卫星。
如图1所示,该通信方法由第二终端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其中,来电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的ID(Identity,身份)信息。具体的,第一终端首先通过输入面板输入第二终端的号码向第二终端发送来电请求;例如在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通过地面4G基站的信号小于预设信号阈值时,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拨打电话时,需要借助于第二终端;此时,第一终端输入第二终端的ID信息(身份识别码,例如联系号码)向第二终端发出来电请求。
步骤S1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具体的,第二终端自动接听或接通来响应于该来电请求,同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提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向第二终端反馈通信信息;通信信息包括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即第一终端欲建立通信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换言之,这里的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终端输入指定第三终端信息以生成通信信息;具体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第三终端ID信息表。
步骤S1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具体的,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104,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具体的,第二终端基于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拨号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用于建立起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的通信链路,从而实现第一终端和指定第三终端之间的通信,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的转接功能。需要指出的是,第二终端基于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拨号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时,第三终端显示的为第二终端的ID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建立连接后两者之间的任何信息(包括通话信息)均需要通过第二终端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需借助于第二终端,该方法由第二终端执行,包括: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该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用于建立起第一终端与指定第三终端的通信链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位置的局限性,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的信号(例如4G)可能很弱,无法实现通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引入与卫星连接的第二终端;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能够通信,同时当第三终端为多个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第一终端和指定第三终端的转接功能,确定第一终端具体拨打的第三终端并进行转接,提高了识别效率。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步骤S2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该步骤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获取第三终端的ID信息;
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可以是第三终端的联系电话,也可以是在接入第二终端时,由第二终端分配的号码(例如分机号)。
具体执行时,该步骤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
方式一、获取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即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其中,该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是指历史上(过去预设时间段内)与第二终端建立过无线连接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该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是指当前时刻与第二终端当前建立无线连接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方式二、获取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即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仅包括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不包括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可以是联系电话,也可以是在接入第二终端时,由第二终端分配的号码(例如分机号)。
2、基于第三终端的ID信息建立第三终端ID信息表;
具体的,第二终端基于上述获取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建立第三终端ID信息表。
3、基于第三终端ID信息表生成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的,第二终端对第三终端信息表进行预处理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其中,预处理可以包括信息过滤处理、信息压缩处理、信息加密处理等,信息过滤处理用于去除错误信息,例如冗余信息或空白信息;信息压缩用于对信息表进行压缩,以提高传输速度;需要指出的是,压缩仅是改变信息表的大小,因此压缩后第一终端仍可以直接查看第二终端信息表;信息加密用于对信息表进行加密处理,提高通话安全性。
4、以语音信息的形式或者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对第一提示信息进行语音转换,得到语音形式的第一提示信息,将该语音形式的第一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基于该第一提示信息输入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根据输入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生成通信信息,点击发送,将包括输入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的通信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提示信息还可以是图片、链接的形式发送。
步骤S2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204,判断指定第三终端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若指定第三终端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S205;若指定第三终端未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5,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206,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指定第三终端的状态信息。
步骤S206中的用户指的是第一终端的持有者。
同样的,这里的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或文字的形式发送至第一终端,例如,这里的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终端未在线,请稍后重试”的文字信息或语音信息。
本实施例中,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第二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通过判断第一终端呼叫的第三终端是否在线,以便快速的对第一终端进行反馈,提升第一终端的用户的体验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获取第三终端的ID信息的步骤是采用方式一实现的情况下,即获取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执行步骤S205,执行步骤S204的判断步骤以及步骤S206则可以省略。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步骤S3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步骤S3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304,判断通信信息是否超时。
具体的,可以通过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通信信息来判断是否超时。
通过判断是否超时,可以控制第一终端的时间,节省话费。
实际应用时,该步骤S304包括:
1、判断第一终端是否输入通信信息;
2、判断通信信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发送出去。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未输入通信信息,也属于超时的一种情况。
若通信信息未超时,则执行步骤S305;若通信信息超时,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5,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306,发送超时信息至第一终端。
这里的超时信息用于提示超时,且超时信息也可以以语音或文字的形式发送。例如,超时信息可以是:“输入超时,请重新输入”的文字信息
通过判断是否超时以及发送超时信息,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第二终端的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对第一终端的时间进行管控,节省话费,提升第一终端的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四种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4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步骤S4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步骤S4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404,将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匹配判断;
通过该步骤S404以判断两者是否匹配,从而确定第一终端返回的通信信息是否输入有误。
当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能够匹配时,即通信信息中输入的ID信息在第一提示信息的信息表中且输入无误,执行步骤S405;当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不匹配时,即输入出错,执行步骤S406。
步骤S405,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406,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例如错误提示信息可以是“输入错误,请核实”的语音或文字。
该通信方法充分考虑到第一终端的用户反馈通信信息可能出错的情况(例如少输入一位或多输入一位或输入异常字符等输入异常情况),避免通信信息错误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考虑到第一终端如何识别第三终端的去电,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五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步骤S5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步骤S5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504,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505,接收第三终端的去电请求;
具体的,处于在线状态的任一个第三终端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二终端发送去电请求,去电请求携带有第一终端的ID信息,当然去电请求还可以包括该去电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由于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相连接,当第三终端输入第一终端的ID信息发送去电请求的同时,该携带有第一终端的的ID信息去电请求就传递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接收第三终端输入的第一终端的号码以向第一终端通信的去电请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第一终端是指与第二终端卫星连接的任何终端;第二终端在接收到去电请求可以识别出该去电第三终端的ID信息。
步骤S506,根据去电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
具体的,第二终端根据该去电请求中第一终端的ID信息拨打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507,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其中,第二提示信息包括该发出去电请求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第三终端联系号码以及用户名。
考虑到第一终端的接听状态(未接听、接听),其中未接听包括主动挂断和被动挂断(连接超时),因此该步骤S507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之一执行:
A、在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的同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第一终端该第三终端的ID信息。
B、在第一终端接听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C、在第一终端未挂听时,分为两种情况:C1当第一终端主动挂断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C2在第一终端被动挂断(连接超时)时,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该通信方法通过来电和去电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实现第一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精准通信。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六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由第二终端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步骤S602,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本实施例中,该步骤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获取第三终端的ID信息;
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可以是第三终端的联系电话,也可以是在接入第二终端时,由第二终端分配的号码(例如分机号)。
本实施例中具体执行时,该步骤通过方式一实现:
方式一、获取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即这里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其中,该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是指历史上(过去预设时间段内)与第二终端建立过无线连接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该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是指当前时刻与第二终端当前建立无线连接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2、基于第三终端的ID信息建立第三终端ID信息表;
3、基于第三终端ID信息表生成第一提示信息;
4、以语音信息的形式或者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步骤S603,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步骤S604,判断通信信息是否超时;
若通信信息未超时,则执行步骤S605;若通信信息超时,则执行步骤S609。
步骤S605,判断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是否匹配;
若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匹配时,执行步骤S606;若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不匹配时,则执行步骤S610。
步骤S606,判断指定第三终端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若指定第三终端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S607,若指定第三终端未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07,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步骤S608,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指定第三终端的状态信息。
步骤S609,发送超时信息至第一终端。
步骤S610,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702,用于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703,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704,用于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100、第二终端200和多个第三终端300,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第二终端;
具体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卫星400(例如北斗卫星)通信连接;多个第三终端分别与第二终端通过无线模块500通信连接(无线模块例如是wifi、蓝牙、4G等)。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图8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一个第三终端。
第一终端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来电请求;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提示信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发送通信信息至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响应于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基于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第三终端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进一步的,第三终端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的去电请求;
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三终端的去电请求;根据去电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第二通话连接请求;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提示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第一终端为外部终端,第二终端为天通猫,第三终端为连接终端并结合图9、图10、图11对该通信系统的实际来电过程和去电过程进行分别论述:
以三个第三终端(图9中以用户1、用户2和用户3分别表示)等与天通猫的连接采用WiFi方式,而天通猫和外部终端的通信采取天通卫星电话的方式。考虑到存在多个用户终端连接天通猫的情况,因此在外部终端接收到电话后期并不知道是具体用户拨打的电话;同样的道理,如果天通猫收到外部终端电话也会存在其无法判断外部终端具体拨打给哪个用户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天通猫的多用户管理机制采用拨打电话加短信提示信息方式,用于解决这类问题,具体情景如下:
二、外拨电话
用户通过天通猫往外部拨打电话时,如果电话接通或者对端主动挂断,则通过天通猫向外部终端发送一条短信,短信内容中会告知具体哪个用户拨打的电话,同时短信中会携带用户ID的信息,外部接收端可以根据该信息确认具体来电用户。
具体的,参照图11,当连接天通猫的用户(图中以连接用户表示)发起通话时,天通猫向外部终端拨打电话,如果天通猫收到外部终端接通电话(或者挂断电话)时,天通猫向外部终端下发一条提示短信,短信内容携带具体拨打电话的连接用户昵称和用户ID信息等信息,建立通话。
一、外部来电场景
当外部终端来电时,天通猫通过语音提示外部终端具体要拨打的分机号,而该分机号为相应用户的ID信息,外部终端通过键盘输入该ID信息时,天通猫完成向最终用户的转接功能。
具体的,参照图10,当外部终端来电,天通猫接通后提示外部终端用户输入用户ID信息,当外部终端完成用户ID信息输入后传入天通猫,天通猫根据用户ID信息连接具体用户,完成通话链路建立。
该通信系统的天通猫多用户管理机制通过增加短信辅助信息,可以很好的解决外拨电话,告知外部终端具体拨打者信息;同样的,外部终端也可以根据短信内容中的ID信息,在天通猫提示输入用户ID时,完成具体用户的拨打,进而让天通猫转接到正确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基于携带用户信息处理的天通猫多用户管理机制,可以使被拨叫用户知道具体是哪个用户再给其来电,同时该用户又可以通过短信内容,更精确的拨打到和天通猫连接的用户,进而完成精准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实现天通猫多用户管理机制的优点为:
1.具体可以采用短信通知机制,完成1对多到1对1转变,进而完成精准通信。
2.来电采用语音提示用户输入ID信息,确保精准通信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终端为卫星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二终端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建立第三终端ID信息表;
基于所述第三终端ID信息表生成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以语音信息的形式或者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指定第三终端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若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处于在线状态,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指定第三终端未处于在线状态,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指定第三终端的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包括:
获取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三终端的ID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信息是否超时;
若所述通信信息未超时,则执行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的步骤;
若所述通信信息超时,则发送超时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匹配判断;
当所述通信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能够匹配时,执行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当所述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不匹配时,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的去电请求;
根据所述去电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发出去电请求的所述第三终端的ID信息。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来电请求;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借助于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来电请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提示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发送通信信息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所述来电请求;响应于所述来电请求,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返回的通信信息;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指定第三终端的ID信息向所述指定第三终端发送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所述第三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通话连接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去电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所述去电请求;根据所述去电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通话连接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第二通话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CN201811654190.3A 2018-12-30 2018-12-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9714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4190.3A CN109714834A (zh) 2018-12-30 2018-12-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4190.3A CN109714834A (zh) 2018-12-30 2018-12-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834A true CN109714834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54190.3A Pending CN109714834A (zh) 2018-12-30 2018-12-30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48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301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卫星融合网关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9562A1 (en) * 2003-03-24 2007-05-03 Atc Technologies, Llc Satellite Assisted Radiotermi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297587A1 (en) * 2003-04-18 2007-12-2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ynamic Caller ID Messaging
CN101370050A (zh) * 2008-09-24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中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4779992A (zh) * 2015-04-10 2015-07-15 福建航天星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手持终端共享卫星电话通信模块的方法
CN105790824A (zh) * 2016-04-28 2016-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卫星系统的多终端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08155929A (zh) * 2017-12-21 2018-06-12 深圳华力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通通信装置及其天通通信方法
CN108293271A (zh) * 2015-11-24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33872A (zh) * 2018-07-05 2018-12-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9562A1 (en) * 2003-03-24 2007-05-03 Atc Technologies, Llc Satellite Assisted Radiotermi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297587A1 (en) * 2003-04-18 2007-12-2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ynamic Caller ID Messaging
CN101370050A (zh) * 2008-09-24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中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4779992A (zh) * 2015-04-10 2015-07-15 福建航天星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手持终端共享卫星电话通信模块的方法
CN108293271A (zh) * 2015-11-24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90824A (zh) * 2016-04-28 2016-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卫星系统的多终端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08155929A (zh) * 2017-12-21 2018-06-12 深圳华力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通通信装置及其天通通信方法
CN108933872A (zh) * 2018-07-05 2018-12-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301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卫星融合网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106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auxiliary device hav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N104902475B (zh) 一种远端sim卡转接装置及其鉴权方法
CN103905674A (zh) 应用于互联网与电信网双网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92185A (zh) 一种通过一部智能手机使用多个手机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CN103491217A (zh) 一种分体手机
CN103024691A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618571A (zh) 基于蓝牙协议实现通话音频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5786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110253571A (zh) 一种基于5g的机器人控制方法
CN103327467A (zh)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6465072B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CN109714834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41714B (zh) 第一移动设备、外接设备和第二移动设备
CN103491195A (zh) 一种构建虚拟通讯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60812B (zh) 蓝牙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184657A (zh) 一种通讯客户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105120524A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525972B (zh) 一种通过蓝牙信息控制其他终端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167432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实现近场信息发送的系统及方法
CN103458119A (zh) 一种远程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系统
CN210380947U (zh) 一种分布式通话装置
CN209949213U (zh) 一种可定位的电话机及系统
CN103780737B (zh) 子母机间的接听方法及子母机
JP622304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2223610A (zh) 在移动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