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4826A -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4826A
CN109714826A CN201711020177.8A CN201711020177A CN109714826A CN 109714826 A CN109714826 A CN 109714826A CN 201711020177 A CN201711020177 A CN 201711020177A CN 109714826 A CN109714826 A CN 109714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random access
access channel
channel subcarrier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0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01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4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4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8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及一种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其中,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包括:配置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将所述带宽发送至终端。本发明不仅灵活调整PRACH信道抗多普勒频移性能,而且还可以将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带宽的开销控制在合理范围。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及一种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第5代移动通信空口技术(5G NR)技术正在标准化阶段,将使用频率范围跨度较大的多段频段。5G频谱至少包含3G-5GHz,而根据3GPP当前讨论内容,未来5G还将使用高于6G Hz频谱。5G网络需要支持高速移动场景,但对于高速移动的通信场景来说,多普勒效应造成的信号干扰会很严重,并且在不同的频率处,多普勒频移不同,相同的移动速度在高频处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更大。
另外,LTE标准中定义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是1.25KHz,使用长度为839的随机接入序列,于是在频域上占据1.25KHz×939=1048.75KHz,约为6个RB(resource block)的带宽。如果在5G NR系统中仍然按照1.25KHz,将不能支持在较高频段上的高速通信,所以需要在较高载波频段上设置较大的PRACH子载波带宽。但是较大的子载波会占据较大带宽。例如将PRACH子载波设置为3KHz时,839个子载波会占据2517KHz带宽,以系统带宽为10MHz为例,将有高达25%的上行带宽用于随机接入信道,会大大的降低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并且在频率较低的网络部署场景中也显得尤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用于基站,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包括:配置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将带宽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基站可以灵活的配置不同大小的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并将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用于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不仅可以灵活调整PRACH信道抗多普勒频移性能,而且可以将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带宽的开销控制在合理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配置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具体包括: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带宽。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载波频率较高时,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支持终端在高频上的高速移动通信场景。同时高频处的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使用较大的系统带宽,这样子载波较大的PRACH信道所占据的带宽相对于系统带宽而言,开销并不十分显著。而在载波频率较低时,由于低频处的频率资源往往受到限制,导致系统带宽也受到限制,因此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较低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降低带宽的开销,且能够保证PRACH信道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带宽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消息将带宽信息发送至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完成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后,可以通过多种消息方式将带宽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更加方便灵活。其中,多种消息方式包括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用于基站,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模块,用于将带宽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通过基站的配置模块可以灵活的配置不同大小的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并将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用于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不仅可以灵活调整PRACH信道抗多普勒频移性能,而且可以将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带宽的开销控制在合理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带宽。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载波频率较高时,配置模块可以为终端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支持终端在高频上的高速移动通信场景。同时高频处的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使用较大的系统带宽,这样子载波较大的PRACH信道所占据的带宽相对于系统带宽而言,开销并不十分显著。而在载波频率较低时,由于低频处的频率资源往往受到限制,导致系统带宽也受到限制,因此基站的配置模块为终端可以配置较低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降低带宽的开销,且能够保证PRACH信道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将带宽信息发送至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完成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后,可以使用多种消息方式将带宽配置信息通过发送模块发送给终端,更加方便灵活。其中,多种消息方式包括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用于终端,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包括: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使用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终端接收由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并使用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进一步地将具有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确定出随机接入序列占用的PRACH信道带宽,能够保证终端在不同频段的载波频率下都具有良好的移动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带宽由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接收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通过多种方式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进而用于后续的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过程。其中,多种方式包括广播信息方式、系统信息方式或者RRC消息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用于终端,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模块,用于使用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终端接收由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并使用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进一步地将具有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确定出随机接入序列占用的PRACH信道带宽,能够保证终端在不同频段的载波频率下都具有良好的移动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带宽由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通过多种方式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进而用于后续的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过程。其中,多种方式包括广播信息方式、系统信息方式或者RRC消息方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用于基站,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配置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步骤104,将带宽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基站可以灵活的配置不同大小的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并将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用于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不仅可以灵活调整PRACH信道抗多普勒频移性能,而且可以将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带宽的开销控制在合理范围。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带宽;
步骤204,将带宽发送至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在载波频率较高时,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支持终端在高频上的高速移动通信场景。同时高频处的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使用较大的系统带宽,这样子载波较大的PRACH信道所占据的带宽相对于系统带宽而言,开销并不十分显著。例如,在6GHz的高载波频率处,系统带宽为100MHz,基站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为5KHz。在以150Km/h高速移动的通信场景下,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值为0.83KHz,相对于PRACH信道的子载波带宽5KHz较小,因此,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若使用长度为839的随机接入序列,则在频域上占用PRACH信道带宽为5KHz×839=4.195MHz,仅约占系统带宽的4%,因此开销并不十分显著。
而在载波频率较低时,由于低频处的频率资源往往受到限制,导致系统带宽也受到限制,因此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较低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降低带宽的开销,且能够保证PRACH信道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例如,在3GHz的低载波频率处,系统带宽为10MHz,基站配置较小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为1.25KHz。在以150Km/h高速移动的通信场景下,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值为0.42KHz,相对于PRACH信道的子载波带宽1.25KHz较小,因此,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若使用长度为839的随机接入序列,则在频域上占用PRACH信道带宽为1.25KHz×839=1.048MHz,仅约占系统带宽的10%,因此开销并不十分显著。
能够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将合适比例的上行带宽用于随机接入信道,提高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即使在载波频率较低的网络部署中也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所述带宽;
步骤304,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将所述带宽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完成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后,可以通过多种消息方式将带宽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更加方便灵活。其中,多种消息方式包括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用于基站,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4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装置400包括:
配置模块402,用于配置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发送模块404,用于将带宽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400,通过基站的配置模块可以灵活的配置不同大小的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并将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用于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不仅可以灵活调整PRACH信道抗多普勒频移性能,而且可以将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带宽的开销控制在合理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配置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带宽。
在该实施例中,在载波频率较高时,配置模块可以为终端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支持终端在高频上的高速移动通信场景。同时高频处的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使用较大的系统带宽,这样子载波较大的PRACH信道所占据的带宽相对于系统带宽而言,开销并不十分显著。例如,在6GHz的高载波频率处,系统带宽为100MHz,基站配置较大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为5KHz。在以150Km/h高速移动的通信场景下,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值为0.83KHz,相对于PRACH信道的子载波带宽5KHz较小,因此,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若使用长度为839的随机接入序列,则在频域上占用PRACH信道带宽为5KHz×839=4.195MHz,仅约占系统带宽的4%,因此,开销并不十分显著。
而在载波频率较低时,由于低频处的频率资源往往受到限制,导致系统带宽也受到限制,因此基站的配置模块为终端可以配置较低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以降低带宽的开销,且能够保证PRACH信道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例如,在3GHz的低载波频率处,系统带宽为10MHz,基站配置较小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为1.25KHz。在以150Km/h高速移动的通信场景下,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值为0.42KHz,相对于PRACH信道的子载波带宽1.25KHz较小,因此,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较小;若使用长度为839的随机接入序列,则在频域上占用PRACH信道带宽为1.25KHz×839=1.048MHz,仅约占系统带宽的10%,因此,开销并不十分显著。
能够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将合适比例的上行带宽用于随机接入信道,提高上行频谱的利用效率,即使在载波频率较低的网络部署中也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送模块404,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将带宽信息发送至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完成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后,可以使用多种消息方式将带宽配置信息通过发送模块404发送给终端,更加方便灵活。其中,多种消息方式包括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用于终端,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502,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步骤504,使用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终端接收由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并使用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进一步地将具有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确定出随机接入序列占用的PRACH信道带宽,能够保证终端在不同频段的载波频率下都具有良好的移动通信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带宽由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通过多种方式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进而用于后续的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过程。其中,多种方式包括广播信息方式、系统信息方式或者RRC消息方式。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用于终端,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6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装置600包括:
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发送模块604,用于使用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600,终端接收由基站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的带宽,并使用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进一步地将具有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随机接入序列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确定出随机接入序列占用的PRACH信道带宽,能够保证终端在不同频段的载波频率下都具有良好的移动通信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带宽由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通过多种方式配置的PRACH信道子载波带宽,进而用于后续的随机接入序列的信号处理过程。其中,多种方式包括广播信息方式、系统信息方式或者RRC消息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包括:
配置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将所述带宽发送至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所述带宽,具体包括:
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所述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宽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将所述带宽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4.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带宽发送至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配置所述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将所述带宽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7.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使用所述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所述带宽的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由所述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9.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的带宽;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带宽调制随机接入序列,并将具有所述带宽的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发送至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由所述基站通过广播信息、系统信息或者RRC消息进行配置。
CN201711020177.8A 2017-10-26 2017-10-26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9714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0177.8A CN109714826A (zh) 2017-10-26 2017-10-26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0177.8A CN109714826A (zh) 2017-10-26 2017-10-26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826A true CN109714826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0177.8A Withdrawn CN109714826A (zh) 2017-10-26 2017-10-26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48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215A (zh) * 2020-05-29 202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卫星上行通信链路的多子载波动态频率资源分配技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136A (zh) * 2012-02-29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5830521A (zh) * 2014-06-03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
CN106961731A (zh) * 2016-01-08 2017-07-18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传输子载波带宽指示方法和选择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136A (zh) * 2012-02-29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5830521A (zh) * 2014-06-03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zc序列产生方法和装置
CN106961731A (zh) * 2016-01-08 2017-07-18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传输子载波带宽指示方法和选择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215A (zh) * 2020-05-29 2020-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卫星上行通信链路的多子载波动态频率资源分配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67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d band utilization for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CA3022668C (en) Multi-subcarrier system with multiple numerologies
US10624038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201602692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d Band Utilization for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US8238301B2 (en) Method, system, and wireless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mode of multiple access
KR101336686B1 (ko) 상이한 tdd 시스템들 사이에서 자원들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2303A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44420B (zh) 资源分配和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1524702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
CN104348600A (zh) 一种动态空闲频率的指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465496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22031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906261B (zh) 随机接入前导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33829A (zh)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US11785659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MS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7733604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98717A (zh) 一种转信台同频同播的组网方法、转信台和系统
KR20090128063A (ko) 주파수 오버레이를 지원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공통제어채널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14826A (zh) 随机接入信道子载波带宽的配置或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00314778A1 (en)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for supporting nr-u based cell
CN107733830B (zh) 一种多载波信号产生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03441A (zh) 用于基站或终端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JP201615429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らを備え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00120623A1 (en) Power and energy efficient waveform for frequency range fr2 and fr3
US11240762B2 (en) Up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cross link interfer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