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2787B - 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2787B
CN109712787B CN201810978661.XA CN201810978661A CN109712787B CN 109712787 B CN109712787 B CN 109712787B CN 201810978661 A CN201810978661 A CN 201810978661A CN 109712787 B CN109712787 B CN 109712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indings
primary
transformer
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8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2787A (zh
Inventor
王启臣
藤田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1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2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2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46Preventing or reducing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06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 or spacing of turns of the winding(s), e.g. to produce desired self-reson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27/065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包括:具有卷绕轴的芯部;并排卷绕在卷绕轴上的N个一次绕组;及以夹着N个一次绕组的每个的方式与N个一次绕组交替地并排卷绕在卷绕轴上的N+1个二次绕组。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的第1二次绕组的第1圈数小于位于从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2二次绕组的第2圈数,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的第3二次绕组的第3圈数小于位于从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4二次绕组的第4圈数。

Description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transformer)。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芯部(core)、由绕装在该芯部上的绕组体构成的一次绕组(primary winding)、及由单线圈(卷绕一次)结构的金属板材构成的二次绕组(secondary winding),其中,上述金属板材上设置了供上述芯部插入并对其进行保持的贯穿孔,并且隔着上述贯穿孔还形成有一对端子部,上述绕组体和上述金属板材相对上述芯部交替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13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先前的变压器中,所有的二次绕组的圈数(也称匝数(number of turns))互相相等,都为1圈。在多个(plural)一次绕组和多个二次绕组交替重叠排列的情况下,排列方向的中央部和端部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漏感(leakage inductance)不同。
一旦存在这样的漏感的分布(不平衡),多个一次绕组中流动的电流就会产生分布(不平衡)。其结果为,铜损变大,会发生热量的分布(不平衡),进而存在一部分会超过变压器的温度上限的可能性。
因此,以提供一种可抑制漏感的分布(不平衡)的变压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压器包括:
具有卷绕轴的芯部;
N(N为3以上的整数)个一次绕组,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及
N+1个二次绕组,以夹着所述N个一次绕组的每个的方式,与所述N个一次绕组交替地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
其中,所述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的第1二次绕组的第1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2二次绕组的第2圈数,
所述N+1个的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的第3二次绕组的第3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4二次绕组的第4圈数,
所述第1二次绕组与所述第2二次绕组串联,并且,所述第3二次绕组与所述第4二次绕组串联,
所述第1二次绕组和所述第2二次绕组与所述第3二次绕组和所述第4二次绕组并联,
所述第1圈数和所述第2圈数的合计圈数等于所述第3圈数和所述第4圈数的合计圈数。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漏感的分布(不平衡)的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图。
[图3]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图。
[图4]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图。
[图5]表示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
[图6]表示3个一次绕组110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的图。
[图7]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压器100M的图。
[图8]表示变压器100M中的一次绕组110和5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C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
[符号说明]
100、100M 变压器
50 芯部
52 卷绕轴
110 一次绕组
120A、120B、120C 二次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可应用本发明的变压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图。图1为斜视图,图2为沿图1的箭头A-A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剖面图(即,与Z轴垂直的平面图),图3和图4为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下面使用XYZ坐标系进行说明。
变压器100包括芯部50、一次绕组110、及二次绕组120A、120B。图3和图4中示出了设置变压器100的基板10。基板10例如为FR-4(Flame Retardant type 4)规格(标准)的配线基板,并具有多个配线层(导电层)。
芯部50例如由铁氧体(ferrite)等磁性体构成,并具有主体部51和卷绕轴(winding axis)52。芯部50可对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进行保持。
主体部51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并且,Z轴正方向侧和Z轴负方向侧具有切口部51A、51B。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的一部分从切口部51A、51B露出(exposed)。
卷绕轴52为在主体部51的XZ平面的中心部沿Y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部件。卷绕轴52与主体部51进行了一体化。
上述的芯部50由在Y轴正方向侧和Y轴负方向侧被分割成两半的2个部件构成,所以,主体部51和卷绕轴52在Y轴正方向侧和Y轴负方向侧也被分割成了两半。2个部件沿接缝50A进行了卡合。
一次绕组110具有端部111、112,并具有卷绕了导线的结构。导线例如为铜制。一次绕组110卷绕在圆环状的线轴(bobbin)113上。图1至图4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变压器100包括3个一次绕组110的结构。与二次绕组120A、120B相比电压较高且电流较低的电力从外部电路供给至一次绕组110。
二次绕组120A、120B分别具有端子121A、121B、122A、122B,并具有将金属板卷绕成了螺旋状的结构。金属板例如为铜制。图1至图4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变压器100包括2个二次绕组120A和2个二次绕组120B的结构。即,变压器100合计共包括4个二次绕组120A、120B。
4个二次绕组120A、120B沿Y轴方向按照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卷绕在卷绕轴52上。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在与3个一次绕组110交替排列的状态下卷绕在卷绕轴52上。
即,Y轴负方向侧的一次绕组110的两侧配置了二次绕组120A、120B,Y轴方向中央的一次绕组110的两侧配置了二次绕组120B、120B,Y轴正方向侧的一次绕组110的两侧配置了二次绕组120B、120A。
二次绕组120A的圈数为1圈,二次绕组120B的圈数为2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1圈和2圈仅为一例,不限于此)。这样,与3个一次绕组110交替地配置了4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其中,圈数较多的2个二次绕组120B被摆排在中央侧,圈数较少的2个二次绕组120A被配置在两端,据此可抑制漏感的分布(不平衡)。其具体理由将在后面陈述。
图5是表示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图5中,由虚线围成并表示的部分是变压器100。这里,图5中位于最上侧的二次绕组120A是第1二次绕组的一例,位于从最上侧开始的第二位的二次绕组120B是第2二次绕组的一例。此外,位于最下侧的二次绕组120A是第3二次绕组的一例,位于从最下侧开始的第二位的二次绕组120B是第4二次绕组的一例。
3个一次绕组110以相同的极性进行了并联。并联了的3个一次绕组110的两端与端子11A、11B连接。端子11A、11B设置在基板10(参照图3和图4)上。
就4个二次绕组120A、120B而言,二次绕组120A、120B以相同的极性一个一个地进行了串联(即,如图5所示,从最上侧开始的二次绕组120A、120B以相同的极性进行了串联,另外,从最下侧开始的二次绕组120A、120B也以相同的极性进行了串联),并且,串联了的2组二次绕组120A、120B并联(参照图5)。通过这样进行连接,2组二次绕组120A、120B的输出电压被进行了合并。2组二次绕组120A、120B的两端与端子12A、12B连接。端子12A、12B设置在基板10(参照图3和图4)上。
此外,这样的4个二次绕组120A、120B的连接可通过将端子121A、121B、122A、122B连接至基板10的导电层而实现。
图6是表示3个一次绕组110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的图。这里,图5中上侧所示的一次绕组110的电流被设为IP1,中央的一次绕组110的电流被设为IP2,下侧所示的一次绕组110的电流被设为IP3
图6的(A)中示出了3个一次绕组110和4个二次绕组120A、120B之间的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被进行了抑制的状态下的电流IP1、IP2、IP3
图6的(B)中示出了用于比较的变压器的3个一次绕组110的电流IP1、IP2、IP3。用于比较的变压器具有将3个一次绕组110和圈数相等的2个二次绕组交替卷绕在卷绕轴52上的结构。作为一例,二次绕组的圈数为3圈。
就用于比较的变压器而言,漏感的分布(不平衡)没有被进行抑制,3个一次绕组110中的两侧的2个的一次绕组110的漏感大于中央的1个一次绕组110的漏感。
如图6的(A)所示,变压器100中,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被进行了抑制并被进行了均等化,所以,电流IP1、IP2、IP3的电流值大致相等。
然而,如图6的(B)所示,用于比较的变压器中,漏感的分布(不平衡)没有被进行抑制,所以,漏感比较大的外侧的2个一次绕组110中流动的电流IP1、IP3的电流值小于中央的1个一次绕组110中流动的电流IP2的电流值。
这样,用于比较的变压器中,一次侧的电流IP1、IP2、IP3不平衡,导致铜损的增大,进而会产生热量的分布(不平衡)和/或一部分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中,为了对这样的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进行抑制,与3个一次绕组110交替地配置了4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其中,圈数较多的2个二次绕组120B被摆排在中央侧,圈数较少的2个二次绕组120A被配置在两端。采用这样的配置的理由如下。
如用于比较的变压器那样,若将3个一次绕组110和圈数相等的2个二次绕组交替卷绕在卷绕轴52上,则从变压器100的一次侧观察二次侧时,3个一次绕组110中的中央的一次绕组110的两侧存在二次绕组。为此,中央的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磁耦合较紧,漏感比较小。
然而,就两端的一次绕组110而言,仅在单侧存在二次绕组,所以,与中央的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之间相比,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磁耦合较松,漏感比较大。
这样的漏感的分布(不平衡)会引起如图6的(B)所示的电流的不平衡,导致一次侧的铜损的增大,由此会发生热量的分布(不平衡)和/或一部分的温度上升。
所以,为了抑制漏感的分布(不平衡),并抑制铜损的增大、热量的分布(不平衡)、及一部分的温度上升的发生,如上所述,与3个一次绕组110交替地配置了4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
对3个一次绕组110进行排列后,中央的一次绕组110的两侧存在一次绕组110,所以,夹着中央的一次绕组110的2个二次绕组120B的圈数大于两端侧的2个二次绕组120A的圈数。
另外,就两侧的一次绕组110而言,中央侧配置了2圈的二次绕组120B,外侧配置了1圈的二次绕组120A(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2圈和1圈仅为一例,不限于此)。所以,每个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磁耦合大致相等,由此可实现漏感的均等化。
这样,通过设置比一次绕组110的数量(3个)多1个的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并使二次绕组120A、120B、120B、120A的圈数的分布(不平衡)如1圈、2圈、2圈、1圈那样中央侧较多、两个外侧较少,可对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进行抑制。
此外,如果将二次绕组120A、120B的数量设为偶数,则从奇数个的一次绕组110中的中央的一次绕组110观察时,二次绕组120A、120B的配置为对称状,所以,可更有效地对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进行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二次绕组120A、120B一个一个地进行串联,再使串联了的2组二次绕组120A、120B并联(参照图5),可获得与用于比较的变压器的二次侧相同的输出电压。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对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进行抑制的变压器100。
此外,电流量较多的二次绕组120A、120B的端子121A、122A、121B、122B经由基板10的导电层进行了连接,所以,还可经由基板10的导电层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对4个二次绕组120A、120B的端子121A、121B、122A、122B连接于基板10的导电层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端子121A、121B、122A、122B也可不通过基板10而通过电缆进行连接。
此外,上面对变压器100包含3个一次绕组110和4个二次绕组120A、120B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二次绕组120A、120B的数量比一次绕组110多一个即可。
此外,在二次绕组120A、120B的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说明了该情况下可更有效地对漏感的分布(不平衡)进行抑制,但二次绕组120A、120B的个数也可为奇数。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变压器100M的图。变压器100M包括4个一次绕组110和5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C、120B、120A。其他的结构则与图1至5所示的变压器100相同。
变压器100M中,4个一次绕组110和5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C、120B、120A在交替排列的状态下卷绕在卷绕轴52上。配置在二次侧的中央的二次绕组120C的圈数为3圈。
图8是表示变压器100M中的一次绕组110和5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C的连接关系的电路图。图8中,由虚线围成并表示的部分是变压器100M。
就一次侧而言,为4个一次绕组110的端部111、112以相同的极性进行了连接的结构,4个一次绕组110的两端与端子11AM、11BM连接。端子11AM、11BM设置在基板10(参照图3和图4)上。
就二次侧而言,为串联了的2组二次绕组120A、120B和二次绕组120C进行了并联的结构,2组二次绕组120A、120B和二次绕组120C的两端与端子12AM、12BM连接。端子12AM、12BM设置在基板10(参照图3和图4)上。
在这样的结构的变压器100M中,与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同样地,也可抑制漏感的分布(不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基于图7和图8对包含4个一次绕组110和5个二次绕组120A、120B、120C的变压器100M进行了说明,但一次绕组110和二次绕组120A、120B、120C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二次绕组120A、120B、120C的个数为奇数,且比偶数个的一次绕组110多一个即可。
在继续增加数量的情况下,一次侧只要增加并联的一次绕组110的数量即可,而二次侧则只要增加中央侧所设置的二次绕组120C的数量即可。即,只要在两端侧配置串联了的二次绕组120A、120B即可。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包括:具有卷绕轴的芯部;N(N为3以上的整数)个一次绕组,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及N+1个二次绕组,以夹着所述N个一次绕组的每个的方式与所述N个一次绕组交替地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
所述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的第1二次绕组的第1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2二次绕组的第2圈数。
所述N+1个的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的第3二次绕组的第3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4二次绕组的第4圈数。
所述第1二次绕组与所述第2二次绕组串联,并且,所述第3二次绕组与所述第4二次绕组串联;所述第1二次绕组和所述第2二次绕组与所述第3二次绕组和所述第4二次绕组并联。
所述第1圈数和所述第2圈数的合计圈数等于所述第3圈数和所述第4圈数的合计圈数。
所述第1圈数与所述第3圈数相等,所述第2圈数与所述第4圈数相等。
另外,所述N+1个二次绕组为2M(偶数)个,并且,所述N个一次绕组为2M-1(奇数)个,这里,M与N不同,为2以上的整数。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压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还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或变更。

Claims (3)

1.一种变压器,其包括:
芯部,具有卷绕轴;
N个一次绕组,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这里,N为3以上的整数;及
N+1个二次绕组,以夹着所述N个一次绕组的每个一次绕组的方式,与所述N个一次绕组交替地并排卷绕在所述卷绕轴上,
其中,所述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的第1二次绕组的第1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1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2二次绕组的第2圈数,
所述N+1个二次绕组中的位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的第3二次绕组的第3圈数小于位于从所述卷绕轴的第2端侧的端部开始的第二位的第4二次绕组的第4圈数,
所述第1二次绕组与所述第2二次绕组串联,并且,所述第3二次绕组与所述第4二次绕组串联,
所述第1二次绕组和所述第2二次绕组与所述第3二次绕组和所述第4二次绕组并联,
所述第1圈数和所述第2圈数的合计圈数等于所述第3圈数和所述第4圈数的合计圈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
所述第1圈数与所述第3圈数相等,所述第2圈数与所述第4圈数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压器,其中,
所述N+1个二次绕组有2M个,并且,所述N个一次绕组有2M-1个,这里,M与N不同,为2以上的整数。
CN201810978661.XA 2017-10-26 2018-08-27 变压器 Active CN109712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7291A JP6939410B2 (ja) 2017-10-26 2017-10-26 トランス
JP2017-207291 2017-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2787A CN109712787A (zh) 2019-05-03
CN109712787B true CN109712787B (zh) 2023-07-04

Family

ID=6624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8661.XA Active CN109712787B (zh) 2017-10-26 2018-08-27 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5605B2 (zh)
JP (1) JP6939410B2 (zh)
CN (1) CN109712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2234A (zh) * 2019-12-05 2022-07-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绝缘变压器以及具备其的电力变换装置
WO2022079871A1 (ja) * 2020-10-15 2022-04-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DE102020214444A1 (de) * 2020-11-17 2022-05-19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Transformator, elektrische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Magnetresonanzbildgebungseinrichtu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7486A (ja) * 2007-01-22 200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トランス
CN103366935A (zh) * 2013-07-30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变压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4656B2 (ja) 2004-06-25 2009-06-24 Tdkラムダ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構造
US7439838B2 (en) * 2005-09-09 2008-10-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s and winding units thereof
US7777570B2 (en) * 2008-03-12 2010-08-17 Mediatek Inc. Transformer power combiner having secondary winding conductors magnetically coupled to primary winding conductors and configured in topology including series connection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TWI389147B (zh) * 2008-08-04 2013-03-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導電繞組及應用該導電繞組之磁性元件
TWI379326B (en) * 2009-11-19 2012-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with modular winding bobbin devices
JP6079225B2 (ja) * 2012-12-27 2017-02-15 Fdk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TWI451457B (zh) * 2013-05-03 2014-09-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初級側模組及其適用之變壓器
CN107221414B (zh) * 2016-03-22 2019-08-0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7486A (ja) * 2007-01-22 200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トランス
CN103366935A (zh) * 2013-07-30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变压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2787A (zh) 2019-05-03
US20190131062A1 (en) 2019-05-02
JP2019079992A (ja) 2019-05-23
US10825605B2 (en) 2020-11-03
JP6939410B2 (ja)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7522B2 (en) Transformer device
US11631517B2 (en) 8-shaped inductive coil device
CN109712787B (zh) 变压器
US10366823B2 (en) Coil component
US8269592B1 (en) Pulse transformer
US10700551B2 (en) Induc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evice with improved coupling factor and high voltage isolation
US20200052673A1 (en) Common-mode choke coil
CN107077953B (zh) 具有低的绕组间电容的线圈布置结构及变压器
JP2017228896A (ja) ノイズ対策部品、及び、ノイズ対策モジュール
US10062496B2 (en) Planar transformer
US20160268037A1 (en) Stationary Induction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9804441B (zh) 变压器及具备该变压器的电力转换器
JP2012119617A (ja) リアクトル
KR102474911B1 (ko) 자성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회로 기판
CN112955986B (zh) 电气部件
CN113363060A (zh) 线圈装置
US20110234355A1 (en) Coil transformer composed of unit configuration
CN111863399B (zh) 双八字形电感装置
JP2019213186A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EP4235712A1 (en) Magnetic elemen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2014049681A (ja) トランス
JP2019212874A (ja) 複合インダクタ
US20160379751A1 (en) Pulse transformer
EP4318510A1 (en) Compact electric transformer with controlled leakage
CN113574619B (zh) 漏磁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