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664A -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7664A
CN109707664A CN201711008000.6A CN201711008000A CN109707664A CN 109707664 A CN109707664 A CN 109707664A CN 201711008000 A CN201711008000 A CN 201711008000A CN 109707664 A CN109707664 A CN 10970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entry impeller
unbalance
amoun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8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7664B (zh
Inventor
徐金星
纪楗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SB Shanghai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SB Shanghai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SB Shanghai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SB Shanghai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8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7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7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包括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所述的两侧密封环端面上均开设有数个去重孔,每个去重孔上均设有一封盖,所述每侧密封环端面上开设的去重孔布置于该端面圆周不大于60°的角度内,所述封盖与所述去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本发明在保证双吸叶轮盖板面使用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因不平衡量较大无法去重造成的报废,大大提高双吸叶轮平衡试验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吸离心泵叶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背景技术
双吸离心泵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输送液体,为了减小泵运行振动,需对泵转子进行平衡试验,如图1所示,将双吸叶轮1、联轴器2、轴套3等零件装在泵轴4上加以固定,将整个转子放在动平衡机的支架上,进行动平衡试验,找出不平衡量重量值和所在部位进行修正,使转子不平衡量在允许的范围内。
因泵轴、轴套、联轴器全为加工件,不平衡量相对较小,且联轴器通常是由供应商经平衡试验后提供,不宜再进行修正。而双吸叶轮采用铸造,双吸叶轮内部的流道在铸造时放置型芯形成,这些流道无法机加工,故双吸叶轮的不平衡量相对较大,所以泵转子不平衡量通常折算到双吸叶轮二盖板平面面上,又因双吸叶轮无法采用加重方法来修正不平衡量,所以只能通过在二盖板平面面上进行去重修正。
如图2、3所示,现有的去重修正操作方式中,按水泵行业,通常在双吸叶轮盖板面0.9φDa范围内开去重槽5,且去重槽5深度不能超过图纸规定盖板厚度S的0.3倍,而双吸叶轮的盖板通常只有在5~10mm,比较薄,这样当双吸叶轮铸造型芯偏心或机加工时校正不当,双吸叶轮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量,这时会产生因无法在双吸叶轮盖板面去重或去重深度超标而造成双吸叶轮报废。特别是当双吸叶轮外径φDa尺寸较小,而进水口直径φDs相对较大时,更加无法修正双吸叶轮的不平衡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在保证双吸叶轮盖板面使用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因不平衡量较大无法去重造成的报废,大大提高双吸叶轮平衡试验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不平衡量分配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面0.9φDa范围内去重修正,控制去重深度不超过图纸流道盖板厚度S的0.3倍内,并留一部分去重部位用以精修;
S2.盖板面上去重后,复测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重量,若仍无法达到平衡要求,则在双吸叶轮进水端面部位,采用钻孔进行去重,具体如下:
S2.1将转子残余偶不平衡量分配到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
S2.2在动平衡机上分别读取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的残余不平衡量m、m,计算单孔去重重量m
S2.3按拟去重部位尺寸,选取去重孔φd尺寸及深度h,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
S2.4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
S3.封去重孔孔口;
S4.复校平衡,直至合格。
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顶角为118°的钻头开钻去重孔。
所述的步骤S2.2中,m=m-m
上式中,m为φd孔去重重量,m为孔塞重量,d为去重孔直径,h为去重孔深度,ρ为叶轮材料密度,h孔塞高度,ρ孔塞材料密度。
所述的步骤S2.3中,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为计算在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去重孔数量n、n,分别如下:
n=m/m
n=m/m
所述的步骤S2.4中,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时,还需控制好t1、t2、t3的尺寸,具体为:
S2.4.1t1、t2、t3不能小于双吸叶轮盖板厚度S的0.3倍;
S2.4.2去重孔在圆周布置角度α不大于60°。
所述的步骤S3中,封去重孔孔口,具体为:
S3.1选用具有合适水涨性能并且具有良好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封去重孔孔口的材料;
S3.2按φd×h加工成圆柱体封盖,封盖φd尺寸与去重孔之间要有合适过盈量;
S3.3将所有去重孔孔口封住,保持孔口端面与双吸叶轮端面相平。
所述的步骤S3中,复校平衡时,若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量还有少量超差,则重新换算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部位进行打磨精修,直至合格。
另一方面,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包括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所述的两侧密封环端面上均开设有数个去重孔,每个去重孔上均设有一封盖,所述每侧密封环端面上开设的去重孔布置于该端面圆周不大于60°的角度内,所述封盖与所述去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的封盖为具有合适水涨性能,且具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去重孔顶角均为118°。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还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保证叶轮盖板面使用强度前提下,降低了因不平衡量较大无法去重造成的报废,大大提高双吸叶轮平衡试验合格率;
2.本发明在四个平面上去重,提高了转子平衡质量,对高速运转叶轮,能改善泵振动;
3.本发明减少了盖板面上去重深度和面积,端面上钻孔孔口闷住,减小了不平衡去重对双吸叶轮外观质量的影响和因叶轮表面不平对水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吸叶轮平衡试验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现有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吸叶轮第三校正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双吸叶轮第四校正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去重孔φd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4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泵转子出现不平衡量,先按水泵行业通常方法,将不平衡量分配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6和第二校正面7盖板面0.9φDa范围内去重修正,控制去重深度不超过图纸流道盖板厚度S的0.3倍内,并留一部分去重部位用以精修;
S2.在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6和第二校正面7盖板面上去重后,复测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重量,若仍无法达到平衡要求,则在双吸叶轮进水端面部位,采用钻孔进行去重,具体如下:
S2.1将转子残余偶不平衡量分配到第三校正面8和第四校正面9的R、R部位(即为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
S2.2在动平衡机上分别读取第三校正面8和第四校正面9上的残余不平衡量m、m和对应角度,计算单孔去重重量m
S2.3按拟去重部位尺寸,选取去重孔φd尺寸及深度h,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
S2.4在双吸叶轮第三校正面8和第四校正面9的R、R处和对应角度部位进行钻去重孔10进行去重;
S3.封盖去重孔10的孔口;
S4.复校平衡,直至合格。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2中,通常采用顶角为118°的钻头开钻去重孔10。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2.2中,m=m-m
上式中,
m为φd孔去重重量(g);
m为孔塞重量(g);
d为去重孔直径(cm);
h为去重孔深度(cm);
ρ为叶轮材料密度(g/cm3);
h孔塞高度(cm);
ρ孔塞材料密度(g/cm3)。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2.3中,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为计算在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R、R处去重孔数量n、n,分别如下:
n=m/m
n=m/m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2.4中,在双吸叶轮第三校正面8和第四校正面9的R、R处进行钻孔去重时,还需控制好t1、t2、t3的尺寸,具体为:
S2.4.1为了确保双吸叶轮去重后强度,通常t1、t2、t3不能小于双吸叶轮盖板厚度S的0.3倍;
S2.4.2去重孔10在圆周布置角度α不大于60°。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3中,封去重孔10孔口,具体为:
S3.1选用具有合适水涨性能并且具有良好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封去重孔孔口的材料;
S3.2按φd×h加工成圆柱体封堵,封堵φd尺寸与去重孔10之间要有合适过盈量,既要保证封堵在去重孔10上长期高速旋转中不会掉出,又要对双吸叶轮不产生较大附加内应力;
S3.3将所有去重孔10孔口封住,保持孔口端面与双吸叶轮端面相平。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S3中,复校平衡时,若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量还有少量超差,则重新换算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6和第二校正面7盖板部位进行打磨精修,直至合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包括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8、9,所述的两侧密封环端面8、9上均开设有数个去重孔10,每个去重孔10上均设有一封盖11,所述每侧密封环端面8、9上开设的去重孔10布置于该端面圆周不大于60°的角度内,即为α≤60°,所述封盖11与所述去重孔10之间为合适的过盈配合,既要保证封堵在去重孔10上长期高速旋转中不会掉出,又要对双吸叶轮不产生较大附加内应力。
较佳的,所述的封盖11为具有合适水涨性能,且具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的去重孔顶角12均为118°,钻去重孔10时通常采用顶角为118°的钻头。
在实际操作中,因每次计算较为繁琐,现场执行较困难,也可进行以下的简化操作:
1.将钻孔直径φd及深度h进行标准化,列出φd适用的t尺寸范围;
2.将直径φd的封盖也进行标准化,并按标准件加工好放在动平衡修正工段;
3.按双吸叶轮常用材料分钢、铁、铜,用表格列出单孔去重重量m(m=m-m);
4.平衡试验时,一旦从动平衡机上读得m、m不平衡重量值,按双吸叶轮t尺寸,从表格中选出合适φd钻孔尺寸,查出相应m,分别用m、m除以m,就可得出第三校正面8和第四校正面9上R、R处需要钻孔的数量。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不平衡量分配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面0.9φDa范围内去重修正,控制去重深度不超过图纸流道盖板厚度S的0.3倍内,并留一部分去重部位用以精修;
S2.盖板面上去重后,复测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重量,若仍无法达到平衡要求,则在双吸叶轮进水端面部位,采用钻孔进行去重,具体如下:
S2.1将转子残余偶不平衡量分配到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
S2.2在动平衡机上分别读取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的残余不平衡量m、m,计算单孔去重重量m
S2.3按拟去重部位尺寸,选取去重孔φd尺寸及深度h,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
S2.4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
S3.封去重孔孔口;
S4.复校平衡,直至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顶角为118°的钻头开钻去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2中,m=m-m
上式中,m为φd孔去重重量,m为孔塞重量,d为去重孔直径,h为去重孔深度,ρ为叶轮材料密度,h孔塞高度,ρ孔塞材料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3中,计算出需要钻孔数量为计算在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上去重孔数量n、n,分别如下:
n=m/m
n=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4中,在叶轮第三校正面和第四校正面进行钻孔去重时,还需控制好t1、t2、t3的尺寸,具体为:
S2.4.1t1、t2、t3不能小于双吸叶轮盖板厚度S的0.3倍;
S2.4.2去重孔在圆周布置角度α不大于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封去重孔孔口,具体为:
S3.1选用具有合适水涨性能并且具有良好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封去重孔孔口的材料;
S3.2按φd×h加工成圆柱体封盖,封盖φd尺寸与去重孔之间要有合适过盈量;
S3.3将所有去重孔孔口封住,保持孔口端面与双吸叶轮端面相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复校平衡时,若双吸叶轮残余不平衡量还有少量超差,则重新换算到双吸叶轮第一校正面和第二校正面盖板部位进行打磨精修,直至合格。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包括双吸叶轮两侧的密封环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密封环端面上均开设有数个去重孔,每个去重孔上均设有一封盖,所述每侧密封环端面上开设的去重孔布置于该端面圆周不大于60°的角度内,所述封盖与所述去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为具有合适水涨性能,且具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重孔顶角均为118°。
CN201711008000.6A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Active CN109707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000.6A CN109707664B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000.6A CN109707664B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664A true CN109707664A (zh) 2019-05-03
CN109707664B CN109707664B (zh) 2024-02-13

Family

ID=6625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8000.6A Active CN109707664B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76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829A (zh) * 2019-09-20 2020-01-14 上海诺特飞博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叶轮的动平衡方法
CN11084214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闭式叶轮熔模精密铸件流道尺寸的控制方法
CN114571195A (zh) * 2021-12-29 2022-06-03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共固化结构飞轮轮体及其制造加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5091A (en) * 1977-04-30 1978-11-25 Fuji Heavy Ind Ltd Device for limiting depth of drilled bore for correcting mass unbalance
CN101178335A (zh) * 2007-11-29 2008-05-14 浙江大学 可同步双转子系统内外转子不平衡量快速识别方法
CN203009377U (zh) * 2012-12-27 2013-06-19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双吸叶轮的叶片结构
CN103595202A (zh) * 2013-11-19 2014-02-19 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动平衡的校验方法
JP2015059618A (ja) * 2013-09-19 2015-03-30 Nok株式会社 カウンターウェイト付きクランクプー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40226A (zh) * 2014-03-05 2016-09-1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流体元件以及旋转流体元件的不平衡修正方法
CN207406531U (zh) * 2017-10-25 2018-05-25 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5091A (en) * 1977-04-30 1978-11-25 Fuji Heavy Ind Ltd Device for limiting depth of drilled bore for correcting mass unbalance
CN101178335A (zh) * 2007-11-29 2008-05-14 浙江大学 可同步双转子系统内外转子不平衡量快速识别方法
CN203009377U (zh) * 2012-12-27 2013-06-19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双吸叶轮的叶片结构
JP2015059618A (ja) * 2013-09-19 2015-03-30 Nok株式会社 カウンターウェイト付きクランクプー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95202A (zh) * 2013-11-19 2014-02-19 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动平衡的校验方法
CN105940226A (zh) * 2014-03-05 2016-09-1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流体元件以及旋转流体元件的不平衡修正方法
CN207406531U (zh) * 2017-10-25 2018-05-25 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829A (zh) * 2019-09-20 2020-01-14 上海诺特飞博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叶轮的动平衡方法
CN11084214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闭式叶轮熔模精密铸件流道尺寸的控制方法
CN110842147B (zh) * 2019-11-29 2021-03-05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闭式叶轮熔模精密铸件流道尺寸的控制方法
CN114571195A (zh) * 2021-12-29 2022-06-03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共固化结构飞轮轮体及其制造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664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7664A (zh) 一种双吸叶轮不平衡量修正方法及其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CN207406531U (zh) 一种不平衡量修正后的双吸叶轮
CN107363720A (zh) 适用于大外径外螺纹磨床主轴的喷液式在线动平衡终端
CN105004482A (zh) 一种电磁控制磁流变液动平衡方法
CN107014614B (zh) 一种径向滑动轴承的空化定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183338A (zh) 一种用于高转速的注液式在线动平衡头结构
CN207906305U (zh) 一种滚针轴承摆动试验机的轴系结构
CN105043673B (zh) 一种飞机起动机转子密封性能测试工装
CN206366906U (zh) 一种高压设备锥形密封面修磨工具
CN201501530U (zh) 大型船用螺旋桨悬挂式静平衡机
CN202278197U (zh) 镗床电主轴
CN102554565A (zh) 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整体制造方法
CN102539071B (zh) 一种基于力平行分解原理的风机转子在线动平衡方法
CN206509383U (zh)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
CN108194385B (zh) 两相流流体机械过流部件磨损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858673B (zh) 高转速重承载力矩转台轴承结构
CN209223816U (zh) 一种磨床主轴砂轮静平衡装置
CN207454735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位观察结构
CN206930325U (zh) 一种具有防气蚀功能的流量仪表
CN206343973U (zh) 一种镗排校验工具
CN202945499U (zh) 一种造纸机导辊
CN205703754U (zh) 一种砂轮定位结构
CN210290603U (zh) 一种调节范围广的动平衡环
CN209272843U (zh) 一种用于阀杆转动的回转工作台
CN205538453U (zh) 一种用于高速划擦试验机的工具头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