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9037A -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9037A
CN109699037A CN201711001181.XA CN201711001181A CN109699037A CN 109699037 A CN109699037 A CN 109699037A CN 201711001181 A CN201711001181 A CN 201711001181A CN 109699037 A CN109699037 A CN 109699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beam
decision condition
terminal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1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9037B (zh
Inventor
张思明
孙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1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9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9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该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本发明中,由基站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广播给小区内的终端,由终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无线连接失败(Radio LinkFailure,简称RLF)被定义为物理层的链路级别断连,并且RLF可以是由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UE)测量触发,也可以是由基站测量触发。触发的机制可参考3GPP,TR36.133和3GPP,TR 36.213中的规定。在3GPP,TR36.133中,标准定义了UE要监测主小区(Primary Cell)的参考信号功率,并与失步门限时间Qout和同步门限时间Qin协同,来判断下行链路的质量(是否断连)。目前,具体的RLF判定参数的配置和RLF判定方法是由UE的芯片厂商和基站厂商自主实现的。
波束域是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中的一个新概念,主要体现在低频(<6GHz)大规模天线阵下的数字波束和高频(>6GHz)混合架构下“数字+模拟”波束。波束管理是5G场景下新的理念,因此波束管理机制的设计以及流程的设计在标准化中还不完备。波束断连(Beam Failure)概念是在RLF更小时间颗粒度上的概念。5G NR中,还并未对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和波束断连的判定方法进行讨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用于对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和波束断连的判定方法进行定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的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波束断连判定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断连判定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对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和波束断连的判定方法进行定义,由基站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广播给小区内的终端,由终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步骤11: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12: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13: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14: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首先向终端广播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该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适用于整个小区内的终端的通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然后根据终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下发给终端,由于考虑到终端的特征,使得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基站可以通物理广播信号(PBCH)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位置、基站覆盖范围、基站的波束配置、基站的应用场景(例如办公室或十字路口等)和断连分类与信号衰减/时长对照经验表等。
所述基站的半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历史用户分布、信号强度地图、历史断连记录和用户位置与波束对配对历史信息(包括配对失败信息)等。
所述基站的动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的实时负载、邻小区干扰强度、用户信道条件、用户分布位置和多用户移动性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将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输入一大数据分析模型,由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型输出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无线大数据(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使得得到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应对多元化的5G应用场景。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基于无线大数据预测终端的运动速度和轨迹方向,基站可以预配置针对每一个移动速度等级(行走、车辆、高铁等)的RSRP的门限值,波束备选及切换机制等。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具备的统计、感知并行的动态配制方法可以使得波束断连判定准确及时,给快速重配波束对提供支撑,有效减少波束断连的发生,有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通常情况下,满足波束断连判定的判定条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因此,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计时器辅助判定。举例来说,配置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门限为预设时长,当前有X个波束对的RSRP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预设时长后,才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
所述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对应的所有波束对的数量Y和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波束对的数量X。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信息可以为:当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X个波束对的RSRP均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且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持续预定时长时,判定波束断连。
当然,除了上述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三个配置信息之外,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简称RSRQ)的门限值等。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根据终端上报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可以预测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根据终端上报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基站预测的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可以包括移动性信息和信道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对于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则需要由终端进行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波束配置、发射功率、通道数和天线数等。
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轨迹等。
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信息、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几率和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记录等。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一:
在室内密集用户的场景下,波束断连可能多是由于传播路径被障碍物阻挡了,可以根据信号瞬时衰落的程度来估计原因(例如在高频28GHz,不同材质障碍物造成的信号衰减程度不同:玻璃穿透损约为3dB,人体穿透损约为28dB,水泥墙体穿透损约为40dB),此时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值可以根据预测配置:RSRP的门限并不需要设置很低(e.g.可以高出解调门限几个dB),这样可以及时判断波束断连的发生,但遮挡的时间可能比较长(秒级或更长),因此可以将计时器的计时门限设置的较长。并且根据终端与基站的距离,其位置越远,被阻挡的概率越大,可能多个波束对同时有衰落,X的值也可以设置>1。
示例二:
在室外移动的场景下,波束断连可能多是来自移动性和信道质量的恶化,即波束跟踪失败,失步或者路径损耗过大,此时瞬时信号衰落很大,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可以设置的低一些,但是由于无线信道环境变化较快,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可能要短于示例一(e.g.10-100ms);往往此时只是正在使用的波束对有衰落,则X可以设定为=1。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终端广播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其中,非周期性更新可以由事件触发的,例如短时间内用户时空分布变化很大,或者邻小区的干扰变强,则可能会触发基站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请参考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21: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22: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步骤23: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24: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根据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该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适用于整个小区内的终端的通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且,终端还接收基站发送的根据终端对应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优调整后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采用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由于考虑到终端的特征,使得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位置、基站覆盖范围、基站的波束配置、基站的应用场景(例如办公室或十字路口等)和断连分类与信号衰减/时长对照经验表等。
所述基站的半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历史用户分布、信号强度地图、历史断连记录和用户位置与波束对配对历史信息(包括配对失败信息)等。
所述基站的动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的实时负载、邻小区干扰强度、用户信道条件、用户分布位置和多用户移动性等。
进一步优选地,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确定的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对无线大数据(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使得得到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应对多元化的5G应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通常情况下,满足波束断连判定的判定条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因此,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计时器辅助判定。举例来说,配置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门限为预设时长,当前有X个波束对的RSRP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预设时长后,才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
所述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对应的所有波束对的数量Y和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波束对的数量X。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信息可以为:当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X个波束对的RSRP均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且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持续预定时长时,判定波束断连。
当然,除了上述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三个配置信息之外,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例如波束对的RSRQ的门限值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终端根据基站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对存储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并根据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上报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从而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终端对应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优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下发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其中,非周期性的上报可以由事件触发的,例如终端从低速移动模式进入到高速移动模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且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时,采用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也就是说,当终端使用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时,即使接收到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也不使用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波束配置、发射功率、通道数和天线数等。
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轨迹等。
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信息、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几率和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记录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终端判定波束断连后,向基站上报波束断连,以保证波束恢复机制的启动,给快速重配波束对提供支撑,有效减少波束断连的发生,有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针对非连接状态和连接状态下的终端,举例对本发明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交互流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非连接状态下的终端与基站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交互流程包括:
步骤31:基站根据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32:基站通过PBCH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33:终端触发随机接入机制,向基站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前导码(preamble)。
步骤34:基站向终端回复接入响应(PRACH Response)。
步骤35:终端通过RRC connection ReEstab Request,向基站上报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步骤36: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37:基站向终端发送RRC connection ReEstab Request,携带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38: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判定。
步骤39:终端向基站发送RRC conn ReEstab complete。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接入时可以先使用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在接收到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后,根据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连接状态下的终端与基站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交互流程包括:
步骤41:基站更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42:基站通过PBCH广播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43:终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上报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步骤44: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45:基站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向终端发送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46:终端使用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步骤47:终端周期性通过PUSCH向基站上报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考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51,用于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发送器52,用于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器5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首先向终广播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该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适用于整个小区内的终端的通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然后根据终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下发给终端,由于考虑到终端的特征,使得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基站可以通物理广播信号(PBCH)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位置、基站覆盖范围、基站的波束配置、基站的应用场景(例如办公室或十字路口等)和断连分类与信号衰减/时长对照经验表等。
所述基站的半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历史用户分布、信号强度地图、历史断连记录和用户位置与波束对配对历史信息(包括配对失败信息)等。
所述基站的动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的实时负载、邻小区干扰强度、用户信道条件、用户分布位置和多用户移动性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并将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输入一大数据分析模型,由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型输出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无线大数据(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使得得到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应对多元化的5G应用场景。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基于无线大数据预测终端的运动速度和轨迹方向,基站可以预配置针对每一个移动速度等级(行走、车辆、高铁等)的RSRP的门限值,波束备选及切换机制等。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具备的统计、感知并行的动态配制方法可以使得波束断连判定准确及时,给快速重配波束对提供支撑,有效减少波束断连的发生,有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通常情况下,满足波束断连判定的判定条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因此,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计时器辅助判定。举例来说,配置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门限为预设时长,当前有X个波束对的RSRP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预设时长后,才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
所述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对应的所有波束对的数量Y和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波束对的数量X。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信息可以为:当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X个波束对的RSRP均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且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持续预定时长时,判定波束断连。
当然,除了上述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三个配置信息之外,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Quality,简称RSRQ)的门限值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器52,还用于向终端广播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其中,非周期性更新可以由事件触发的,例如短时间内用户时空分布变化很大,或者邻小区的干扰变强,则可能会触发基站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预测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基站预测的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可以包括移动性信息和信道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对于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则需要由终端进行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波束配置、发射功率、通道数和天线数等。
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轨迹等。
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信息、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几率和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记录等。
请参考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61,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处理器62,用于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所述接收器61,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62,还用于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根据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该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适用于整个小区内的终端的通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且,终端还接收基站发送的根据终端对应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优调整后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采用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由于考虑到终端的特征,使得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位置、基站覆盖范围、基站的波束配置、基站的应用场景(例如办公室或十字路口等)和断连分类与信号衰减/时长对照经验表等。
所述基站的半静态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历史用户分布、信号强度地图、历史断连记录和用户位置与波束对配对历史信息(包括配对失败信息)等。
所述基站的动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的实时负载、邻小区干扰强度、用户信道条件、用户分布位置和多用户移动性等。
进一步优选地,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根据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确定的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是基站对无线大数据(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使得得到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应对多元化的5G应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通常情况下,满足波束断连判定的判定条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因此,需要设定一个或多个计时器辅助判定。举例来说,配置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门限为预设时长,当前有X个波束对的RSRP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预设时长后,才触发波束断连的上报。
所述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对应的所有波束对的数量Y和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波束对的数量X。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的配置信息可以为:当终端当前采用和备选的X个波束对的RSRP均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且低于配置的RSRP的门限持续预定时长时,判定波束断连。
当然,除了上述波束对的RSRP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三个配置信息之外,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例如波束对的RSRQ的门限值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器61,还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62,还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上报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从而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终端对应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优调整,得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并下发给终端,由于考虑到终端的特征,使得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更加灵活,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其中,非周期性的上报可以由事件触发的,例如终端从低速移动模式进入到高速移动模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
所以处理器62,还用于当所述终端接收到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且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时,采用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也就是说,当终端使用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时,即使接收到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也不使用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波束配置、发射功率、通道数和天线数等。
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轨迹等。
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信息、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几率和与位置关联的波束对的配对失败记录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
发送器,用于当判定出波束断连之后,向所述基站上报波束断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任一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将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输入一大数据分析模型,由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型输出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向终端广播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或者
预测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7.一种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的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的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判定出波束断连之后,向所述基站上报波束断连。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广播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并将述基站的静态参数信息、半静态参数信息和动态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之一输入一,大数据分析模型,由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型输出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更新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得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终端广播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预测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对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后得到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所述终端专用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替换所述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小区级的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进行波束断连的判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用于调整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软硬件能力信息、移动性信息、信道环境信息和波束对使用的历史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断连判定条件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波束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门限、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计时器的时间门限和用于判定波束断连所用的波束对的数量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当判定出波束断连之后,向所述基站上报波束断连。
25.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
26.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断连判定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1001181.X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99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181.XA CN1096990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181.XA CN1096990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037A true CN109699037A (zh) 2019-04-30
CN109699037B CN109699037B (zh) 2021-11-19

Family

ID=6622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181.XA Active CN1096990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90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2840A (zh) * 2019-12-23 2020-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广播波束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65062A (zh) * 2020-04-15 2020-08-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423324A (zh) * 2021-01-22 2021-02-26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决策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96134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97601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failure mana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3510A1 (en) * 2015-02-13 2016-12-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CN106686729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波束的系统广播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WO2017151876A1 (en) * 2016-03-03 2017-09-08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control in beamformed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3510A1 (en) * 2015-02-13 2016-12-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CN106686729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波束的系统广播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51876A1 (en) * 2016-03-03 2017-09-08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control in beamformed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Discussion 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255》 *
SAMSUNG: "Discussion on recovery from beam fail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 R1-1705343》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2840A (zh) * 2019-12-23 2020-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广播波束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WO2021197601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failure management
WO2021196134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7683A (zh) * 2020-04-02 2021-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7683B (zh) * 2020-04-02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65062A (zh) * 2020-04-15 2020-08-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1565062B (zh) * 2020-04-15 2023-03-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423324A (zh) * 2021-01-22 2021-02-26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决策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037B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944B2 (en) Virtual tracking or registration areas for non terrestrial networks
US10660007B2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oving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US20210345135A1 (en)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08095B2 (en) Autonomous determination of overlapping coverag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4718781B (zh) 用于获得无线网络中的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699037A (zh) 一种波束断连判定配置方法、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4885537B (zh) 用于保持时戳准确度以达到非线性时间漂移约束的系统和方法
US10805814B2 (en)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345211A1 (en) Timing advance for rach-less backhaul handover
US10165455B2 (en) Coordination for PBCH
US20210211972A1 (en) Control of Search and/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Based on Frequency Range Preference
US20220225181A1 (en) Proactive trigger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7734587A (zh) 用于改变测量期间的测量时间和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US11172414B2 (en) Coordinated cell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20170150385A1 (en) Reporting csi-rs bas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conditionally to crs-based measurements
US2023001365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l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US2023010699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431960A (zh) 用于具有为每个基站实体提供本地定时参考的本地时钟功能体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网络同步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实体、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66468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oud et al. On the mobility of moderate speed users in ultra dense small cell deployments with mmW
CN113840389B (zh) 随机接入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自回传iab节点
US2024015539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0164430A1 (zh) 小区重选方法以及装置
WO2023041144A1 (en) Triggering user equipment-sid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update for machine learning-based positioning
CN116133102A (zh) 干扰调整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