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868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868A
CN109690868A CN201780054715.7A CN201780054715A CN109690868A CN 109690868 A CN109690868 A CN 109690868A CN 201780054715 A CN201780054715 A CN 201780054715A CN 109690868 A CN109690868 A CN 10969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antenna radiator
signal
feed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7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承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69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at the feed, e.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被封装在壳体中;信号供应单元,被封装在主板上,供应无线电信号;天线辐射器,被封装在壳体中,包括导电材料并发送和接收第一频率的信号;天线调谐器,被封装在壳体中,包括导电材料;馈线,位于主板上,具有与信号供应单元相连接的一端和与天线辐射器相连接的另一端;以及调谐线,位于主板上,具有被连接到馈线的一端和与天线调谐器相连接的另一端,其中调谐线和天线调谐器补偿馈线和天线辐射器的阻抗。移动终端能够防止无线通信性能因如用户的身体接近天线辐射器的外部环境而失真的阻抗而劣化。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天线性能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根据它们的移动性,终端通常可以被分类成移动/便携式终端或者固定终端。根据是否用户能够直接地携带终端,移动终端也可以被分类成手持式终端或者车载终端。
移动终端已经变成日益增长更多的功能。这样的功能的示例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经由相机捕获图像和视频、记录音频、经由扬声器系统播放音乐文件、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一些移动终端包括支持玩游戏的附加的功能性,而其它的终端被配置为多媒体播放器。最近,移动终端已经被配置成接收允许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的内容的广播和多播信号。
随着其变成多功能的,能够允许移动终端捕获静止图像或者运动图像,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等等,使得被实现为一体化多媒体播放器。
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辐射器以根据多媒体功能的扩展来发送和接收各种频带的无线电信号。天线辐射器是用于在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下发送和接收特定频率的信号的导电材料,并且可以使一侧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并且可以附接到壳体的表面以最小化来自移动终端内部的其他部分的影响或壳体可以用作天线辐射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移动终端,其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防止无线通信性能由于外部环境失真的阻抗而劣化的结构。
本说明书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下述内容而变得清楚或者可以从本说明书的实施领会。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且获得本说明书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用途,如在此具体化和广泛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该主板被封装在壳体中;信号供应单元,该信号供应单元被封装在主板上,供应无线电信号;天线辐射器,被封装在壳体中,包括导电材料并发送和接收第一频率的信号;天线调谐器,该天线调谐器被封装在壳体中,包括导电材料;馈线,位于主板上,具有与信号供应单元连接的一端和与天线辐射器连接的另一端;以及调谐线,位于主板上,具有连接到馈线的一端和连接天线调谐器的另一端,其中调谐线和天线调谐器补偿馈线和天线辐射器的阻抗。
馈线的长度L1与调谐线的长度L2之间的差可以是第一频率的1/4波长的奇数倍。
馈线的长度L1与调谐线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满足λeff(2n-1)/4,并且λeff可以是当第一频率通过调谐线时实际生成的波长长度。
天线调谐器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天线辐射器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
天线调谐器可以具有与天线辐射器的长度不同的长度,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位于调谐线中的匹配网络。
匹配网络可以位于调谐线的另一端处。
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是条形,并且平行布置,并且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位于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之间的隔离器。
隔离器可以将与天线辐射器和馈线之间的接触点部分相邻的位置连接到与天线调谐器和调谐线之间的接触点部分相邻的位置。
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可以垂直布置。
天线辐射器可以另外发送和接收第二频率的信号,并且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位于调谐线中的带通滤波器,其通过第一频率信号并且不能通过第二频率信号。
天线辐射器可以另外发送和接收第二频率的信号,并且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位于调谐线中的开关,当天线辐射器接收第一频率信号时被接通,并且当天线辐射器接收第二频率信号被切断。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连接天线调谐器和信号供应单元的第二馈线。
通过第二馈线发送和接收的第三频率信号可以与第一频率信号不同。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防止无线通信性能因如用户的身体接近天线辐射器的外部环境而失真的阻抗而劣化。
此外,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不消耗单独的功率,所以其实现容易,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在下文中给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应用的进一步范围将变得更加显然。然而,应理解的是,仅通过说明给出指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定示例和详细描述,因为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将变得显然。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且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看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器的布置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3是图示当用户用手抓握移动终端时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的概念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的布置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的连接模式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6是图示根据馈线的长度的反射阻抗值的变化的视图;
图7至图10是图示当布置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11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时发生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
图12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被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的移动终端时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
图13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时发生的阻抗变化的曲线图;以及
图14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辐射器和天线调谐器的移动终端时发生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现在将根据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给出描述。为了参考附图简要描述,相同的或者等效的组件可以被设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其描述将不会被重复。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可以被用于指代元件或者组件。这样的后缀的使用在此旨在仅有助于说明书的描述,并且后缀本身旨在没有给予任何特定的意义或者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要,通常已经省略了在相关领域中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那些。附图被用于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并且应理解附图没有限制在此提出的实施例。正因如此,本公开应被解释为延伸到除了在附图中特别陈述的之外的任何改变、等同物以及替代。
将要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通常仅被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
将要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元件时,元件能够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地连接”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除非根据上下文其表示明确不同的意义。在此使用诸如“包括”或者“具有”的术语并且应理解它们旨在指示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数个组件、功能或者步骤的存在,并且也理解可以同样地利用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功能或者步骤。
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实现在此提出的移动终端。这样的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用户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手(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PC)、板式PC、平板PC、超级本、可佩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等。
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将会参考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这样的教导同等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终端,诸如在上面注明的那些类型。另外,这样的教导也可以被应用于诸如数字TV、桌上型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
现在参考图1A-1C,其中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并且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视图。
示出移动终端100,其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以及电源单元190的各种组件。
理解的是,不要求实现所有图示的组件,并且可以替换地实现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其允许诸如在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在移动终端100和另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在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通信。此外,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或者多个网络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
为了有助于这样的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以及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输入单元120包括:用于获得图像或者视频的相机121;麦克风122,该麦克风122是一种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允许用户输入信息的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推动键、机械键、软键等等)。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等)通过输入单元120被获得并且可以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以及其组合通过控制器180分析和处理。
通常使用被配置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等的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实现感测单元140。例如,在图1A中,示出具有接近传感器141和照度传感器142的感测单元140。
必要时,感测单元140可以可替选地或者附加地包括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或者装置,诸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G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相机121)、麦克风122、电池量表、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监测传感器、热传感器、以及气体传感器等)、以及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医疗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举了一些例子。移动终端100可以被配置成利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得的信息,并且特别地,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及其组合获得的信息。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配置成输出诸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示出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以及光学输出模块154的输出单元150。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与触摸传感器的层间结构或者集成结构以便于促成触摸屏幕。触摸屏幕可以在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并且用作在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接口单元160用作对接能够耦合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例如,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任何有线或者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者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在一些情况下,响应于被连接到接口单元160的外部装置,移动终端100可以执行与被连接的外部装置相关联的各种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者特征。例如,存储器170可以被配置成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者指令等等。经由无线通信可以从外部服务器下载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在制造或者装运时其它的应用程序可以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其通常是用于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收呼叫、拨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等)的情况。通常,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且通过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者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操作之外,控制器180通常用作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整体操作。
控制器180能够通过处理通过在图1A中描述的各种组件输入或者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等,或者激活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者处理适合于用户的信息或者功能。作为一个示例,控制器180根据已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控制在图1A-1C中图示的一些组件或者所有组件。
电源单元190能够被配置成接收外部电力或者提供内部电力以便于供应对于操作被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元件和组件所要求的适当的电力。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并且电池可以被配置成被嵌入在终端主体中,或者被配置成从终端主体可拆卸。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协作地操作一些或多个组件以体现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此外,可以通过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问题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
在下文中,在描述通过移动终端100实现的各种实施例之前,将会更加详细地给出参考图1的前述组件的描述。
关于无线通信单元110,广播接收模块111通常被配置成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陆地信道、或者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两个或者更多个广播接收模块111以有助于同时接收两个或者更多个广播信道,或者支持广播信道当中的切换。
移动通信模块112能够将无线信号发送到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实体并且/或者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实体接收无线信号。网络实体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等。这样的网络实体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其根据用于移动通信(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CDMA 2000(码分多址2000)、EV-DO(增强的语音数据优化或者仅增强的语音数据)、宽带CDMA(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等等)的技术标准或者通信方法构造。
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示例包括音频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各种格式的数据以支持文本和多媒体消息的通信。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被配置成有助于无线互联网接入。此模块可以被内部地或者外部地耦合到移动终端100。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根据无线互联网技术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
这样的无线互联网接入的示例包括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等等。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根据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无线互联网技术,或者其它的互联网技术发送/接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根据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例如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等实现无线互联网接入时,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执行这样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这样,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与移动通信模块112协作,或者用作移动通信模块112.
短程通信模块114被配置成有助于短程通信。适合于实现这样的短程通信的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ZigBee)、近场通信(NFC)、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等等。经由无线局域网,短程通信模块114通常支持在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在移动终端100和另一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或者在移动终端和另一移动终端100(或者外部服务器)位于的网络之间的通信。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示例是无线个人域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移动终端(可以类似于移动终端100配置)可以是可佩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者头戴式显示器(HMD),其能够与移动终端100交换数据(或者以其它方式与移动终端100协作)。短程通信模块114可以感测或者识别可佩戴设备,并且允许在可佩戴设备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另外,当感测到的可佩戴设备是被授权与移动终端100通信的设备时,例如,控制器180可以使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短程通信模块114传输到可佩戴设备。因此,可佩戴设备的用户可以在可佩戴设备上使用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例如,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呼叫时,用户可以使用可佩戴设备应答呼叫。而且,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消息时,用户能够使用可佩戴设备检查接收到的消息。
位置信息模块115通常被配置成检测、计算、导出或者以其它方式识别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示例,位置信息模块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Wi-Fi模块、或者两者。如有必要,位置信息模块115可以替换地或附加地与无线通信单元110的任何其它模块起作用以获得与移动终端的位置有关的数据。
作为一个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GPS模块时,可以使用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另一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模块时,能够基于将无线信号发送到Wi-Fi模块或者从Wi-Fi模块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AP)有关的信息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
输入单元120可以被配置成允许对移动终端120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这样的输入的示例包括音频、图像、视频、数据、以及用户输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相机121经常获得图像和视频输入。这样的相机121可以处理在视频或者图像捕获模式下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图片或者视频的图像帧。被处理的图像帧能够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同时,相机121可以以矩阵配置排列以允许具有多个角度或者焦点的多个图像被输入到移动终端100。而且,相机121可以位于立体排列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一般被实现为准许将音频输入到移动终端100。根据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能够以各种方式能够处理音频输入。如有必要,麦克风122可以包括各种噪声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不想要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23是允许用户输入的组件。这样的用户输入可以使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可以包括机械输入元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例如,机械键、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前和/或后表面或者侧表面上的按钮、薄膜开关、滚动轮、滚动开关等等)、或者触摸灵敏的输入元件等等。作为一个示例,触摸灵敏的输入元件可以是通过软件处理被显示在触摸屏上的虚拟键或者软键或者视觉键、或者位于在除了触摸屏之外的位置处的移动终端上的触摸键。另一方面,虚拟键或者视觉键可以以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者其组合的各种形状显示在触摸屏上。
感测单元140通常被配置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信息、用户信息等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180通常与感测单元140协作以基于感测信号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执行与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或者操作。使用任何种类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感测单元140,现在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其中的一些。
接近传感器141指的是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磁场、红外线等等感测接近表面的对象、或者位于表面附近的对象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41可以被布置在通过触摸屏覆盖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区域处,或者触摸屏附近。
例如,接近传感器141可以包括任何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型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等。当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型时,接近传感器141能够通过电磁场响应于具有导电性的对象的接近的变化来感测指示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在这样的情况下,触摸屏(触摸传感器)也可以被归类成接近传感器。
术语“接近触摸”将会在此被经常引用以表示其中指示器被定位为接近触摸屏而没有接触触摸屏的场景。术语“接触触摸”将会在此被经常引用以表示其中指示器物理接触触摸屏的场景。对于与指示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触摸相对应的位置,这样的位置将会对应于其中指示器垂直于触摸屏的位置。接近传感器141可以感测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间、位置、移动状态等等)。
通常,控制器180处理与通过接近传感器141感测到的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相对应的数据,并且使在触摸屏上能够输出视觉信息。另外,根据是否相对于触摸屏上的点的触摸是接近触摸或者接触触摸,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执行不同的操作或者处理不同的数据。
使用任何各种触摸方法,触摸传感器能够感测被施加到诸如显示单元151的触摸屏的触摸。这样的触摸方法的示例包括电阻型、电容型、红外型、以及磁场型等等。
作为一个示例,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成将被施加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或者将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处出现的电容转换成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也可以被配置成不仅感测被触摸的位置和被触摸的区域,而且感测触摸压力和/或触摸电容。触摸对象通常被用于将触摸输入施加到触摸传感器。典型的触摸对象的示例包括手指、触摸笔、触笔、指示器等等。
当通过触摸传感器感测触摸输入时,相应的信号可以被传送到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可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并且然后将相应的数据传送到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以感测已经触摸显示单元151的哪一个区域。在此,触摸控制器可以是与控制器180分离的组件、控制器180、或者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80可以根据触摸了触摸屏或者除了触摸屏之外被设置的触摸键的触摸对象的类型执行相同或者不同的控制。例如,基于移动终端100的当前操作状态或者当前执行的应用程序,可以决定根据提供触摸输入的对象是否执行相同或者不同的控制。
触摸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可以被单独地或者组合实现,以感测各种类型的触摸。这样的触摸包括短(或者轻敲)触摸、长触摸、多点触摸、拖动触摸、轻击触摸、捏缩触摸、捏放触摸、滑动触摸、悬停触摸等等。
如有必要,超声传感器可以被实现以使用超声波识别与触摸对象有关的位置信息。例如,控制器180可以基于通过照度传感器和多个超声传感器感测到的信息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因为光比超声波快得多,所以光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时间远远比超声波到达超声传感器的时间短。使用此事实可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例如,可以基于光作为参考信号使用与超声波到达传感器的时间的时间差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
相机121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相机传感器(CCD、CMOS等等)、光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以及激光传感器。
实现具有激光传感器的相机121可以允许相对于3D立体图像的物理对象的触摸的检测。光传感器可以被层压在显示设备上,或者与显示设备重叠。光传感器可以被配置成扫描接近触摸屏的物理对象的移动。更加详细地,光传感器可以包括在行和列处的光电二极管和晶体管以使用根据被施加的光的量改变的电信号扫描在光传感器处接收到的内容。即,光传感器可以根据光的变化计算物理对象的坐标从而获得物理对象的位置信息。
显示单元151通常被配置成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屏幕信息或者响应于执行屏幕信息的用户界面(U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51可以被实现为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单元。典型的立体显示单元可以采用诸如立体方案(眼镜方案)、自动立体方案(无眼镜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等的立体显示方案。
音频输出模块152通常被配置成输出音频数据。可以从任何数量的不同的来源获得这样的音频数据,使得可以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音频数据或者可以已经将其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可以在诸如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的模式期间输出音频数据。音频输出模块152能够提供与由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有关的音频输出。音频输出模块152也可以被实现为接收器、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触觉模块153能够被配置成产生用户能够感觉、感知、或者以其它方式体验的各种触觉效果。通过触觉模块153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动。能够通过用户选择或者通过控制器进行设置来控制通过触觉模块155产生的振动的强度、模式等等。例如,触觉模块153可以以组合的方式或者顺序的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除了振动之外,触觉模块153还能够生成各种其它的触觉效果,包括通过诸如垂直移动以接触皮肤的针排列的刺激的效果、通过喷孔或者吸入口的空气的喷射力或者吸力、对皮肤的触摸、电极的接触、静电力、通过使用能够吸收或者产生热的元件再现冷和暖的感觉的效果等等。
触觉模块153也能够被实现为允许用户通过诸如用户的手指或者手臂的肌肉感觉来感觉触觉效果,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特定配置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触觉模块153。
光学输出模块154能够使用光源的光输出用于指示事件产生的信号。在移动终端100中产生的事件的示例可以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来电、报警、日程表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等。
也可以以移动终端发射单色光或者具有多种颜色的光的方式实现通过光学输出模块154输出的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感测用户已经检查了产生的事件时信号输出可以被结束。
接口单元160用作用于要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外部设备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能够接收从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接收电力以传送到移动终端100内的元件和组件,或者将移动终端100的内部数据发送到这样的外部设备。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有线或者无线头戴式受话器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者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
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认证使用移动终端100的权限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在此也被称为“识别设备”)可以采用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设备经由接口单元160能够与终端100相连接。
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托架相连接时,接口单元160能够用作允许电力从托架供应到移动终端100的通道或者可以用作允许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的通道。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者电力可以作为用于识别移动终端被正确地安装在托架上的信号操作。
存储器170能够存储程序以支持移动终端180的操作并且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等)。存储器170可以存储与响应于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音频有关的数据。
存储器170可以包括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包括闪存型、硬盘型、固态盘(SSD)型、硅盘型、多媒体卡式、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也可以关于在诸如互联网的网络上执行存储器17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设备操作移动终端100。
控制器180可以典型地控制移动终端100的一般操作。例如,当移动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180可以设置或者释放用于限制用户输入与应用有关的控制命令的锁定状态。
控制器180也能够执行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或者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绘图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者图像。另外,控制器180能够控制这些组件中的一个或者组合以便于实现在此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电源单元190能够被配置成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使得供应对于操作移动终端100中包括的各个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并且电池可以被配置成嵌入终端主体中,或者被配置成可拆卸地耦合到终端主体以进行充电等。
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连接端口。连接端口可以被配置为接口单元160的一个示例,用于供应电力以对电池再充电的外部充电器被电气地连接到该接口单元160。
作为另一示例,电源单元190可以被配置成在没有使用连接端口的情况下以无线的方式对电池再充电。在本示例中,使用以磁感应为基础的感应耦合方法或者以电磁谐振为基础的电磁谐振耦合方法,电源单元190能够接收从外部无线电力发射器传递的电力。
可以使用例如软件、硬件、或者其任何组合,以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或者类似介质实现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
参考图1B和图1C,参考直板式终端主体,描述移动终端100。然而,移动终端100可以替选地已各种不同的配置中的任意一种来实现。这样的配置的示例包括手表式、夹式、眼镜型、或者折叠式、翻盖式、滑盖式、摇摆式、旋转式等的各种结构,其中两个或者更多个主体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被相互组合。在此的讨论将常常涉及特定型的移动终端(例如,直板式、手表式、眼睛型等等)。
然而关于特定型移动终端的这种教导也将通常应用到其它型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100将通常包括形成终端的外观的壳体(例如,外壳、外罩、盖等)。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可以被划分成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各种电子组件可以被合并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至少一个中间壳体可以被附加地布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101和102之间。
显示单元151能够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上以输出信息。如所图示的,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能够被安装到前壳体101使得与前壳体101一起形成终端主体的前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组件也可以被安装到后壳体102。这样的电子组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可拆卸的电池、标识模块、存储卡等。用于覆盖电子组件的后盖103可以被可拆卸地耦合到后壳体102。因此,当从后壳体102拆卸后盖103时,被安装到后壳体102的电子组件可以被外部地暴露。
如所图示的,当后盖103耦合到后壳体102时,后壳体102的侧表面可以被部分地暴露。在一些情况下,在耦合时,后壳体102也可以被后盖103完全地遮盖。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03可以包括用于外部地暴露相机121b或者音频输出模块152b的开口。
壳体101、102、103可以通过注入成型合成树脂形成或者可以由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的金属形成。
作为多个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组件的内部空间的示例的替选,移动终端100可以被配置使得一个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在本实例中,以合成树脂或者金属从侧表面延伸到后表面的方式来形成具有连体的移动终端100。
如有必要,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防水单元(未示出),用于防止水引入到终端主体。例如,防水单元可以包括防水构件,其位于窗口151a和前壳体101之间、在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或者后壳体102和后盖103之间,当这些壳体耦合时密闭地密封内部空间。
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第一和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a/152b、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和第二相机121a/121b,、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123b、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60等。
将会针对图1B和图1C示出的的移动终端100进行描述。显示单元151、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1a、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相机121a以及第一操纵单元123a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上,第二操纵单元123b、麦克风122以及接口单元160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1b和第二相机121b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
然而,应当理解,可替选的布置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教导内。一些组件可以省略或者重新布置。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以不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另一表面上,并且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被布置在终端主体的侧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通常被配置成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或用户界面(UI)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屏幕信息和响应于执行屏幕信息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显示单元151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显示单元151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显示装置。例如,这样合适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3维(3D)显示器、以及电子墨显示器,以及其组合。
可以使用能够实现相同或者不同显示技术的两个显示装置来实现显示单元151。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被布置在一个侧面上以相互分开,或者这些装置可以被集成,或者这些装置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也能够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感测在显示单元处接收到的触摸输入。当触摸被输入到显示单元151时,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成感测此触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能够生成与触摸相对应的控制命令或者其它信号。以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或者数值,或者能够以各种模式指示或者指定的菜单项目。
触摸传感器可以以被布置在窗口151a和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显示器之间的具有触摸图案的膜的形式,或者被直接地构图在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金属线来配置。或者,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器集成地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被布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者显示器内。
显示单元151也能够与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在此,触摸屏可以用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参见图1A)。因此,触摸屏可以替换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些。
可以以用于输出语音音频、报警声音或者多媒体音频再现的扬声器的形式实现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
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将典型地包括用于允许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产生的音频穿过的孔径。一个备选是允许音频沿着结构主体之间的组装间隙(例如,在窗口151a和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释放。在本实例中,被独立地形成以输出音频声音的孔可以不被看到或者在外观上以其它方式被隐藏,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观的制造。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以输出用于指示事件产生的光。在移动终端100中产生的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来电、报警、日程表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当感测到用户的事件查看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光学输出单元154以停止光的输出。
第一相机121a可以处理在视频呼叫模式或者捕获模式下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或者运动图像的图像帧。因此,处理的图像帧可以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
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和123b是用户输入单元123的示例,通过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操纵以将输入提供给移动终端100。通常,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和123b也可以被称为操纵部分,并且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推动、滚动等等的操纵的任何触觉方法。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和123b也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接近触摸、悬停等等的操纵的任何非触觉的方法。
图1B图示作为触摸键的第一操纵单元123a,但是可能的替选包括机械键、推动键、触摸键以及其组合。
可以以各种方式使用在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和123b处接收到的输入。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以由用户使用以将输入提供给菜单、主屏键、取消、搜索等等,并且第二操纵单元123b可以由用户使用以提供输入以控制从第一或者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者152b输出的音量级,切换到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等。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23的另一示例,后输入单元(未示出)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后输入单元能够由用户操纵以将输入提供给移动终端100。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输入。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后输入单元以提供用于从第一或者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者152b输出的电源开/关、开始、结束、滚动、控制音量级的输入,切换到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等。后输入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允许触摸输入、推动输入或者其组合。
后输入单元可以被设置成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中重叠前表面的显示单元151。作为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以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的上端部分上,使得当用户使用一只手抓住终端主体时用户能够使用食指容易地操纵它。可替选地,后输入单元能够被定位在终端主体的后侧的至多任何位置处。
包括后输入单元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后输入单元中的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功能的一些或者全部。这样,在其中从前侧省略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情形下,显示单元151能够具有更大的屏幕。
作为又一个替选,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手指扫描传感器,该手指扫描传感器扫描用户的指纹。因此,控制器180可以使用通过手指扫描传感器感测的指纹信息作为认证过程的一部分。手指扫描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显示单元151或者用户输入单元123中。
麦克风122被示出为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末端处,但是其他位置是可能的。如有必要,多个麦克风可以被实现,利用这样的布置允许接收立体声音。
接口单元160可以用作允许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对接的路径。例如,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另一设备(例如,耳机、外部扬声器等)的连接终端、用于近场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数据协会(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或者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移动终端100的电源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单元160可以以用于容纳诸如订户标识模块(SIM)、用户标识模块(UIM)、或者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器卡的外部卡的插槽的形式来实现。
第二相机121b被示出为位于终端主体的后侧处,并且包括与第一相机单元121a的图像捕获方向大体上相反的图像捕获方向。如有必要,第二相机121b可以可替选地位于其他位置,或者使其可移动,以便于具有与被示出的图像捕获方向不同的图像捕获方向。
第二相机121b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布置的多个透镜。多个透镜也可以以矩阵配置来布置。相机可以被称为“阵列相机”。当第二相机121b被实现为阵列相机时,可以使用多个透镜以各种方式捕获图像以及图像具有更好的质量。
如在图1C中所示,闪光灯124被示出为与第二相机121b相邻。当通过相机121b捕获主题的图像时,闪光灯124可以照明主题。
如在图1B中所示,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能够位于终端主体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结合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来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也可以被用于实现用于呼叫通信的扬声器电话模式。
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天线可以位于终端主体上。天线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通过壳体形成。例如,配置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以缩回到终端主体中。可替选地,使用被附接到后盖103的内表面的膜、或者包括导电材料的壳体,可以形成天线。
用于将电力供应到移动终端100的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191,该电池191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拆卸地耦合到终端主体的外部。
电池191可以经由连接到接口单元160的电源线缆来接收电力。此外,使用无线充电器以无线方式能够对电池191充电。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谐振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后盖103被示出为耦合到用于屏蔽电池191的后壳体102,以防止电池191的分离,并且保护电池191免受外部冲击或者外来物质的影响。当从终端主体可拆卸电池191时,后壳体103可以被可拆卸地耦合到后壳体102。
用于保护外观或者协助或者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也可以被提供在移动终端100上。作为附件的一个示例,可以提供用于覆盖或者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盖或者袋。盖或者袋可以与显示单元151协作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示例是用于协助或者扩展对触摸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笔。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与能够在如上配置的移动终端100中实现的控制方法有关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征的范围内以其他特定形式实施。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天线辐射器116的布置的示例的概念图。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辐射器116,以根据多媒体功能的扩展发送和接收各种频带的无线电信号。
天线辐射器116是用于在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下发送和接收特定频率的信号的导电材料,并且可以使一侧与信号供应单元182连接,其用于在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下施加对应于预定信号的功率,并且可以被附接到壳体的表面以最小化来自移动终端内部的其他部分的影响,或者该壳体可以用作天线辐射器116。
在本实施例中,图示被设置有六个天线辐射器116的移动终端100作为示例,其中六个天线辐射器116中的每一个发送和接收指定频带的信号。一个天线辐射器116可以发送和接收多个频带的信号。天线辐射器116的数量可以多于或少于6,并且天线辐射器116可以与所示布置不同地布置。
通常,因为在高频的情况下波长的长度短,所以天线辐射器116具有短的长度。而且,因为在低频的情况下波长的长度较长,所以天线辐射器116具有较长的长度。也就是说,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对应于发送和接收的信号的波长。然而,因为F是DMB天线并且使用相对低的频带,所以波长的长度很长,并且因此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可以通过耳机被延长。因为低频带的天线具有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长和窄带宽,所以天线匹配中存在困难。
随着天线的数量增加,天线的封装空间向外布置,并且特别地,如果壳体的一部分由导电材料组成并且用作天线辐射器116,则出现在该无线通信性能可能会被用户的手劣化的问题。
图3是图示当用户用手抓握移动终端100时无线通信功能的问题的概念图。I是用于描述当用户没有用手抓握移动终端时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视图。在理想状态下,天线辐射器116以50Ω的匹配反射损耗阻抗操作。
如果用户的手接近如Ⅱ中所示的移动终端,则阻抗的假想分量与jx一样多,即,产生电抗值,从而使阻抗失真。尽管电阻几乎均匀地保持在50Ω,但是产生电抗值,从而产生阻抗不匹配。因此,降低能量效率并降低通信质量。
可以另外提供具有平衡由用户的手产生的jx的-jy(y≒x)值的电路,如III中所示,以补偿由用户的手引起的阻抗的不匹配。图13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100时发生的阻抗变化的曲线图。称为史密斯圆图的此曲线图被图示阻抗值的曲线图。
在图13中,图示天线辐射器116的每个频率变化的阻抗值,其中图示用户没有用手抓握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和当用户抓握移动终端时用户与天线辐射器116之间的距离为0.5cm的情况。用户的手与天线辐射器116之间的距离越近,产生的失配越大。
天线辐射器116的谐振频率即发送和接收的信号具有2.4GHz至2.5GHz范围内的频率。在曲线图中,1是2.4GHz的阻抗值,并且2是2.5GHz的阻抗值。基于中心线的上侧的虚部具有正值,并且基于中心线的下侧的虚部具有负值。
理想的是,虚部的值接近0。当用户的手不触摸移动终端时,电抗在2.4GHz处为10.918pF,并且在2.5GHz处为227.44pH。F(Farad)意指电抗具有负值,并且H(Hanley)意指电抗具有正值。如果用户用手抓握移动终端100,则电抗值在2.4GHz变为1.0546nH并在2.5GHz变为1.9278nH,从而电抗值变大。
为了抵消此变化,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天线调谐器117。天线调谐器117以与天线辐射器116相同的方式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通过调谐线与天线辐射器116的馈线连接。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的布置的示例的概念图。在图14中,可以另外提供连接到每个天线辐射器116的天线调谐器117。
可替选地,诸如天线辐射器116C和天线辐射器116D的其他天线辐射器116可以用作天线调谐器117。因为天线辐射器116C和天线辐射器116D在它们各自的频带处操作,在天线辐射器116C的频率带宽699MHz至746MHz的操作期间,天线辐射器116D可以用作天线调谐器117。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的连接模式的示例的概念图。图5图示位于拐角处的天线辐射器116与天线调谐器117之间的连接模式。
通过馈线183天线辐射器116被供应有提供第一频率信号的信号供应单元182的信号。馈线183的一端连接到信号供应单元182,并且馈线183的另一端连接到天线辐射器116。因为馈线183位于主板181上并且主板181包括地表面,所以布置成与地表面重叠的导线被称为馈线183。被连接到馈线183的另一端的天线辐射器116布置成不与主板181重叠。
天线辐射器116可以不由一个导体组成,并且各种类型的导体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天线辐射器116。例如,附接到壳体的天线图案和形成在柔性板上的天线图案可以彼此连接以配置一个天线辐射器116。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对应于发送和接收的第一频率的波长。
天线调谐器117具有与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类似的长度,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调谐线184以与馈线183相同的方式位于主板181上,并且调谐线184的一端连接到馈线183的一端,并且调谐线184的另一端被连接到天线调谐器117。
如图5中所示,馈线183意指从调谐线184连接到的点183a(馈电部分)到与天线辐射器116连接的点183b(接触点部分)的点。在附图中,认为是从信号供应单元182延伸到馈电部分183a的线路部分被包括在信号供应单元182中。接触点部分位于主板181的一端处,并且认为从接触点部分183b延伸到主板181的外侧的线部被包括在天线辐射器116中。
同样地,因为调谐线184意指位于主板181上的部分,所以认为从主板181的馈送部分183a延伸到端部184b的部分被包括在调谐线184中并且延伸到主板181外部的部分被包括在天线调谐器117中。
为了补偿如上所述的阻抗不匹配,如果用户的手触摸移动终端而变化的电抗值应该具有负值。
此电抗变化由位于主板181上的馈线183引起,并且可以确定调谐线184的长度,使得调谐线184可以补偿电抗变化。电抗指的是通过将馈线183的长度除以波长而获得的值的正切值,其中正切值以预定周期变化。
图6是图示根据馈线183的长度的反射阻抗值的变化的视图。如图6(a)中所示,根据从馈电部分到天线辐射器116或天线调谐器117的距离1,即馈线183和调谐线184的长度,确定反射阻抗。
图6(b)是图示反射阻抗的变化的曲线图。参考图6(b),如果馈线183或调谐线184的长度变得长达λ/4,则获得反向电抗值。因此,如果馈线183的长度与调谐线184的长度之间存在差异达λ/4,则补偿电抗值。
如果馈线183和调谐线184之间的长度差满足λ(2n-1)/4,则通过曲线图上的一个周期获得反向电抗值。调谐线184可以比馈线183短。此时,因为波长λ受到信号通过其的外围环境(主板181的介电常数等)的影响,波长长度变化。因此,更准确地说,调谐线184的长度基于波长λeff满足λeff(2n-1)/4,其补偿周边环境的变化。调谐线184可以以折叠类型布置,如图8中所示,以满足上述长度公式。
图7至图10是图示当布置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时发生的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示例的概念图。
如果根据如图7(a)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的空间的限制用于封装天线调谐器117的空间不足,则公开解决此的方法。天线调谐器117没有必要是直线或者可以不具有与天线辐射器116相同的形状。因为天线调谐器117仅须具有与天线辐射器116相对应的长度,所以天线调谐器117可以形成折叠图案,如图7(b)中所示。
因为天线调谐器117的形状不能修改为图7(b)中所示的形状,出现如图8(a)中所示的天线调谐器117应以短的长度形成的情况。在图4中,如果将彼此相邻的天线辐射器116用作天线调谐器117,则因为天线调谐器117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可以进一步提供用于补偿天线调谐器117的长度不足的匹配电路185,如图8(b)中所示。匹配电路185可以布置在最靠近天线调谐器117的位置即调谐器的接触点部分184b,以使误差最小化。
匹配电路185可以包括电感器和电容器,并且控制这两个器件的阻抗值以补偿天线调谐器117的长度,使得天线调谐器117的长度具有与天线辐射器116的长度对应的长度的阻抗。
天线辐射器116可以发送和接收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因为天线调谐器117和调谐线184被设计为补偿第一频率信号处的阻抗,所以它们可能无法在第二频率信号处用作天线调谐器117。
在这种情况下,当发送和接收第二频率信号时,功率可以流到天线调谐器117,从而可能导致功耗。为了避免功耗,可以在调谐线184中插入滤波器186。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频率信号并且不通过第二频率信号的带通滤波器可以用作滤波器186,或者当接收到第一频率信号时接通并且当接收到第二频率信号时切断的开关可以用作滤波器186。
带通滤波器和开关仅通过第一频率信号与天线调谐器117连接,并通过第二频率信号与天线调谐器117断开。
接下来,图9和10建议一种解决当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彼此平行布置时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如果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彼此平行布置,则它们对应于共极化,由此天线辐射器116受到天线调谐器117的干扰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果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垂直布置,如图9(b)中所示,它们对应于交叉极化,由此它们不会相互影响,并且从而消除干扰。
可替选地,隔离器连接到天线和天线调谐器117,如图10(b)中所示。隔离器是连接天线调谐器117和天线辐射器116的导电材料,并且可以减少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可以通过将天线辐射器116的接触点部分183b与天线调谐器117的接触点部分184b相连接或者通过将与接触点部分相邻的位置相互连接而被独立地操作。
图11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100时发生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图11中所示的曲线图是S11曲线图,其中横轴表示频率。图11中所示的曲线图指示频率越小,相应频率的性能更加优异。图11(a)图示在用户的手未接近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和用户的手在1cm的范围内接近天线辐射器116的情况下的性能变化,并且图11(b)图示在用户的手未接近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以及用户的手在0.5cm的范围内接近天线辐射器116的情况下的性能的变化。
此天线辐射器116是发送和接收2.4GHz和2.5GHz信号的天线辐射器116。如果用户的手接近天线辐射器116 1cm那么多,则衰减以3dB到12dB的水平发生,并且如果用户的手接近天线辐射器116 0.5cm那么多,则衰减以5dB至13dB的水平发生。
图12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的移动终端100时出现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图12(a)图示在用户的手未接近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和用户的手在1cm的范围内接近天线辐射器116的情况下的性能变化。图12(b)图示在用户的手未接近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以及用户的手在0.5cm的范围内接近天线辐射器116的情况下的性能变化。
如果提供天线调谐器117,当用户的手接近天线辐射器116 1cm那么多时衰减以1dB到6dB的水平发生,并且当用户的手接近天线辐射器116 0.5cm那么多时衰减以1dB的水平发生。注意,即使在设置天线调谐器117时用户的手(主体)接近天线辐射器116,性能也几乎不会劣化。
图13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100时发生的阻抗变化的曲线图,并且图14是图示当用户的手接近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辐射器116和天线调谐器117的移动终端100时发生的性能变化的曲线图。
图13和14是称为史密斯圆图的曲线图,并且图示阻抗变化。电阻值沿圆圈具有相同的值,并且基于水平方向的中心线的上部的电抗值具有正值,并且基于水平方向的中心线的下部的电抗值具有负值。因为如果电抗分量接近0则很少产生信号失真,应注意,如果仅提供如上所述的天线辐射器116,则当用户的身体靠近天线辐射器1160.5cm那么多时,电抗分量变大。
附图下面的数字当中的上线中的那些指示用户不用手抓握移动终端的参考情况的阻抗,并且附图下方数字当中的下线中的阻抗指示当用户抓握移动终端时用户与天线辐射器116之间的距离为0.5cm情况的阻抗。
为了补偿阻抗,在本发明中提供满足上述条件的天线辐射器116和调谐线184,由此能够获得如图14中所示的阻抗变化。如果提供天线调谐器117和调谐线184,因为即使用户的身体接近移动终端电抗仍然具有接近0的值,所以能够稳定地使用无线通信功能而没有信号失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能够防止无线通信性能因如用户的身体接近天线辐射器116的外部环境而失真的阻抗而劣化。
此外,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不消耗单独的电力,因此其实现容易,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以其他特定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落入本说明书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
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壳体中;
信号供应单元,所述信号供应单元耦合到所述主板并且被配置成供应无线电信号;
天线辐射器,所述天线辐射器位于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天线辐射器包括导电材料并且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第一频率的信号;
天线调谐器,所述天线调谐器位于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包括导电材料;
馈线,所述馈线耦合到所述主板,其中所述馈线包括耦合到所述信号供应单元的一端和耦合到所述天线辐射器的另一端;以及
调谐线,所述调谐线耦合到所述主板,其中所述调谐线包括耦合到所述馈线的一端和耦合到所述天线调谐器的另一端,其中所述调谐线和所述天线调谐器补偿所述馈线和所述天线辐射器的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馈线的长度L1与所述调谐线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是所述第一频率的1/4波长的奇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馈线的长度L1与所述调谐线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满足λeff(2n-1)/4,
其中λeff是当所述第一频率通过调谐线时实际生成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具有与所述天线辐射器的长度对应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的长度与所述天线辐射器的长度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调谐线中的匹配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匹配网络位于所述调谐线的所述另一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辐射器和所述天线调谐器是条形的并且平行布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隔离器,所述隔离器位于所述天线辐射器和所述天线调谐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隔离器将与所述天线辐射器和所述馈线之间的接触点部分相邻的位置连接到与所述天线调谐器和所述调谐线之间的接触点部分相邻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辐射器和所述天线调谐器垂直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辐射器还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第二频率的信号,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位于所述调谐线中并且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频率信号并且阻止所述第二频率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天线辐射器还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第二频率的信号,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调谐线中,其中,所述开关被配置成当所述天线辐射器接收所述第一频率信号时接通,并且当所述天线辐射器接收所述第二频率信号时切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另一馈线,所述另一馈线将所述天线调谐器连接到所述信号供应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通过所述第二馈线发送和接收的第三频率信号与所述第一频率信号不同。
CN201780054715.7A 2016-09-07 2017-03-07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9690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5094A KR20180027881A (ko) 2016-09-07 2016-09-07 이동 단말기
KR10-2016-0115094 2016-09-07
PCT/KR2017/002453 WO2018048044A2 (en) 2016-09-07 2017-03-07 Mobile termina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868A true CN109690868A (zh) 2019-04-26

Family

ID=6128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715.7A Pending CN109690868A (zh) 2016-09-07 2017-03-07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243258B2 (zh)
EP (1) EP3510667A4 (zh)
KR (1) KR20180027881A (zh)
CN (1) CN109690868A (zh)
WO (1) WO201804804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1042A (zh) * 2020-06-22 2020-09-08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优化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114356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27881A (ko) 2016-09-07 2018-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556813B1 (ko) * 2018-10-16 2023-07-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일 절연성 부분을 이용한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233029B1 (ko) * 2018-10-30 2021-03-30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안테나 장치
CN215871395U (zh) * 2021-10-19 2022-02-18 广东三祝科技有限公司 双接收双发射对讲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5903A1 (ja) * 2012-05-23 2013-1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mimo無線装置
US20140062815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in
CN103716064A (zh) * 2013-10-21 2014-04-0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电路及其优化方法
CN104335420A (zh) * 2014-04-22 2015-02-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终端
US8952861B2 (en) * 2007-08-20 2015-02-10 Ethertronics, Inc. Multi-band MIMO antenna
CN104901015A (zh) * 2015-05-28 2015-09-09 清华大学 一种兼顾窄边框与多频段覆盖的移动终端用lte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6656A (en) * 1989-12-28 1993-04-27 Hannan Peter W Array antenna with forced excitation
US6826391B2 (en) * 2002-03-15 2004-11-3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tenna system for space diversity reception
US20120119955A1 (en) * 2008-02-28 2012-05-17 Zlatoljub Milosavljevic Adjustable multiband antenna and methods
US9379454B2 (en) * 2010-11-08 2016-06-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ntenna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801186B1 (ko) * 2011-02-25 2017-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874892B1 (ko) * 2012-01-13 2018-07-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소형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4112824A (ja) * 2012-10-31 2014-06-19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KR101490156B1 (ko) * 2013-03-19 2015-02-05 에더트로닉스코리아 (주) 스위치 어블 및 튜너블이 가능한 핸드폰 안테나 칩
US9570796B2 (en) * 2013-10-28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mobile device having metallic surface
US10418951B2 (en) * 2015-03-24 2019-09-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ombined output matching network and filter for power amplifier with concurrent functionality
WO2017183801A1 (ko) * 2016-04-22 2017-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80027881A (ko) 2016-09-07 2018-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2861B2 (en) * 2007-08-20 2015-02-10 Ethertronics, Inc. Multi-band MIMO antenna
WO2013175903A1 (ja) * 2012-05-23 2013-1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mimo無線装置
US20140062815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in
CN103716064A (zh) * 2013-10-21 2014-04-0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电路及其优化方法
CN104335420A (zh) * 2014-04-22 2015-02-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终端
CN104901015A (zh) * 2015-05-28 2015-09-09 清华大学 一种兼顾窄边框与多频段覆盖的移动终端用lte天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356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99994B2 (en) 2019-12-10 2023-10-24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641042A (zh) * 2020-06-22 2020-09-08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优化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41042B (zh) * 2020-06-22 2022-01-28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优化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8044A2 (en) 2018-03-15
US20180069298A1 (en) 2018-03-08
US10840582B2 (en) 2020-11-17
KR20180027881A (ko) 2018-03-15
EP3510667A2 (en) 2019-07-17
WO2018048044A3 (en) 2018-07-19
US20190173159A1 (en) 2019-06-06
US10243258B2 (en) 2019-03-26
EP3510667A4 (en)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457B (zh) 移动终端
US11509040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5763206B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移动终端
CN107026326A (zh) 移动终端
EP3846283B1 (en) Pcb laminated structure
EP3550664B1 (en) Pcb laminated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9690868A (zh) 移动终端
KR101986170B1 (ko) 전자 장치
CN109428955A (zh) 移动终端
CN110235095A (zh) 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9309508A (zh) 移动终端
EP3826277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025761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878127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614675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102134159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704064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