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9139A -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9139A
CN109689139A CN201780054456.8A CN201780054456A CN109689139A CN 109689139 A CN109689139 A CN 109689139A CN 201780054456 A CN201780054456 A CN 201780054456A CN 109689139 A CN109689139 A CN 109689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arm
connecting rod
actuator arm
inha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4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9139B (zh
Inventor
亚当·J·斯图亚特
彼得·D·霍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9689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9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1Inhalators mechanically breath-trigg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9Inhalators using medicine packages with incorporated spraying means, e.g. aerosol c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呼吸响应吸入器,所述呼吸响应吸入器具有用于触发向用户递送药物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药物源,所述药物源具有待发位置和致动位置,在所述待发位置中,所述吸入器为待发备用,在所述致动位置中,所述药物源被致动以分配一定剂量的药物;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所述源从其待发位置移动到其致动位置,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定位在空气流动路径中的叶片,所述叶片围绕叶片枢轴枢转,并且其中在用户吸气时,通过所述叶片的移动触发所述触发机构,以使所述切换机构在待发状态和致动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所述切换机构配合将所述药物源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在所述致动状态下,所述切换机构脱离与所述药物源的配合。

Description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7日提交的英国专利申请No.1615182.1的权益,所述文献的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器、特别是药物吸入器的剂量释放击发系统中使用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本申请还涉及吸入器、特别是涉及包含药物容器的药物吸入器。
背景技术
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干粉吸入器(DPI)和喷雾器已经将雾化药物递送到呼吸道以用于治疗呼吸和其他疾病。pMDI吸入器对于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许多患者来说是熟悉的。常规的pMDI装置通常包括铝罐,其用计量阀密封并且含有药物制剂。通常,药物制剂是加压的并且包含悬浮在液化氢氟烷烃(HFA)推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化合物的细颗粒,或溶解在推进剂/共溶剂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化合物的溶液。以溶液和悬浮液两种形式掺入药品的制剂也是已知的。
干粉吸入器有时被描述为“呼吸致动”,因为许多利用患者吸入的呼吸能量释放一定剂量的粉末状药物(通常与合适的载体粉末混合),以供患者直接吸入。然而,一些DPI被设计成在患者吸入机构激活时通过向粉末释放单独的能量源来主动分配剂量。
在常规的肺部pMDI中,密封罐在致动器中提供给患者。致动器通常是大致L形的塑料模制件,其包括围绕罐的大致圆柱形垂直管加上大致水平的管,该管形成限定吸气(或吸入)孔的患者部分(例如,口腔件或鼻梁架)。为了使用此类吸入器,患者呼气,将患者端口放入体腔(例如,口部或鼻部)中,然后吸气以通过吸气孔吸入空气。许多此类吸入器具有肺部“按压和呼吸”类型,其中患者必须在罐的突出端上向下按压来操作计量阀,以将定量的药物从罐释放到吸入的空气流中并且从那里通过口腔件进入其肺部中。如果要将新出现的雾化药物云充分注入肺部中以提供最大治疗益处,则这可需要协调吸入和剂量释放的时间。如果患者在吸气流量已经建立之前释放剂量,则药品的一部分可在口腔件或患者口部中丢失。相反,如果在吸入开始后很多时间释放,则肺的较深区域可能已经充满空气并且不被随后释放的药物气雾剂推注穿透。
先前已经设计了间隔装置,其配合到pMDI的口腔件上以降低药物气溶胶的出射羽流的速度并且提供其中其可膨胀并且其推进剂可更完全蒸发的体积。这用于避免协调问题中的一些和由过快的药品颗粒吸入引起的高咽喉沉积的趋势。然而,间隔装置通常体积庞大并且可在其壁上保留过量的药品,从而减少到达患者的剂量。间隔装置也可对静电荷高度敏感,静电荷通常可受到清洗或干燥方式的强烈影响。
为了克服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已经创建了一些采用自动呼吸致动触发的pMDI装置设计,仅响应于患者的吸入呼吸而释放剂量。可得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3M Company,St.Paul,MN,USA)的AUTOHALERTM定量吸入器和可得自以色列的梯瓦制药工业有限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Israel)的EASIBREATHETM吸入器是两种这样的pMDI装置,其使用呼吸致动以试图更好地协调吸入剂量释放。已经提出了许多其他吸入器呼吸致动机构,但是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弱点或缺点,例如,部件计数高(以及因此制造成本高)、复杂性(这可导致组装困难和/或复杂的尺寸公差叠加等)、性能问题(难以平衡灵敏度(轻触发力)与静止时和/或吸气前的稳定性)和/或过大的尺寸和/或不太熟悉或更笨拙的整体吸入器形状。
在考虑对诸如通用药品或在亚洲等价格敏感的市场时,成本问题尤其令人担忧。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试图以足够低的制造成本提供呼吸致动,以使其即使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中也具有高度吸引力。
尽管呼吸致动吸入器可有助于实现在吸入和药物剂量释放之间的协调,但是现有装置中的一些采用机械呼吸致动系统,其通常需要严格设定公差以成为既稳定又灵敏的系统。存储能量机械呼吸致动系统的性质可为由此使得需要通过闩锁机构阻止(即,防止释放)几十牛顿(例如,保持在压缩弹簧中)的大负载,该闩锁机构必须仅使用患者呼吸的力(例如,1牛顿,来自合理设定尺寸的叶片)来解锁。这可需要很大的“机械优势”,即小力可释放更大的力。例如,pMDI计量阀可能需要超过40N来击发他们,这意味着即使在压缩弹簧已经移动阀大约2-3mm左右之后,驱动计量阀的压缩弹簧也需要提供超过该力的力,即,其需要提供>40N,甚至在其已经从其压缩状态卸载2-3mm的点处,在该压缩状态下,击发机构为待发或“竖起”)。提供这种程度的“机械优势”的现有机械系统可以是复杂的和精细调整的,这可包括需要具有精心控制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的一种呼吸响应吸入器具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底盘和空气流动路径,触发机构用于触发向用户递送药物,触发机构底盘用于将触发机构定位在吸入器内,用户通过空气流动路径吸气,
触发机构包括:
药物源,其具有待发位置和致动位置,在待发位置中,吸入器为待发备用,在致动位置中,药物源被致动以分配一定剂量的药物,
触发机构还包括:
切换机构,其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源从其待发位置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切换机构包括:
叶片,其定位在空气流动路径中,叶片围绕叶片枢轴枢转,并且
其中,在用户吸气时,通过叶片的移动触发触发机构,以使切换机构在待发状态和致动状态之间移动,在待发状态下,通过与切换机构配合将药物源保持在其待发位置,在致动状态下,切换机构脱离与药物源的配合。
有利地,触发机构提供在药物源和叶片之间的负载路径的机械脱离。这具有两个主要优点。首先,机构的脱离减少了触发吸入器所需的负载,因为该机构不产生必须在触发点处克服的摩擦力。这继而提高了触发机构的一致性并且减少了吸入器误吸的可能性。其次,药物源触发所在的点不需要精确匹配机构触发所在的点。药物源与切换机构的脱离使得药物源能够在脱离时刻之后的任何点处击发。这具有显著的制造优势,因为触发机构对制造公差的灵敏度显著降低。该特征部具有进一步改善触发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装置的一致性的附加优点。因此,触发机构能够同时实现呼吸致动装置所需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触发机构包括致动臂,致动臂用于接合药物源,致动臂具有待发位置和致动位置,在待发位置中,切换机构处于其待发状态下,在致动位置中,切换机构处于其致动状态下,其中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切换机构接合将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致动状态下,切换机构与致动臂脱离以允许致动臂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有利地,借助于切换机构从致动臂脱离,触发机构允许一定程度的“跟随”行程。这防止了由于切换机构的不充分运动而阻止吸入器击发或递送其整个定量(后一种现象被称为“弹丸夹持”)的情况。
优选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连杆,切换连杆在切换连杆枢轴处可枢转地安装在叶片上。
优选地,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切换连杆的接合将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致动状态下,切换连杆与致动臂脱离,以允许致动臂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优选地,切换连杆枢轴靠近叶片枢轴,以便使触发机构所需的吸入力最小化。
有利地,该特征部为机构提供机械优势,以使移位叶片所需的吸入力最小化,从而移动切换连杆以触发吸入器。
通过致动臂与切换连杆的上端的接合,将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上端位于切换连杆枢轴的远侧。
有利地,该特征提供了进一步的机械优势,以使移动叶片所需的吸入力最小化,从而移动切换连杆以触发吸入器。
优选地,致动臂与切换连杆脱离,以允许致动臂切换连杆的上端移动远离在切换连杆和致动臂之间的接合位置而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更优选地,这种脱离涉及切换连杆移动远离致动臂。
优选地,致动臂与切换连杆脱离,以允许致动臂通过切换连杆的上端移动远离致动臂而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优选地,切换连杆的上端限定短轴,并且触发机构底盘限定切换轴轨道,其中当切换机构在其待发状态和致动状态之间移动时,短轴可沿切换轴轨道移动。
优选地,轴轨道限定跟随轨道,当切换机构处于其致动状态下时,短轴定位在跟随轨道内。
优选地,切换轴轨道和跟随轨道被构造成由此使得当短轴从切换轴轨道进入跟随轨道中时,切换连杆与致动臂脱离。
优选地,致动臂安装在吸入器上,用于绕致动臂枢轴旋转。
优选地,致动臂限定跟随凸台,用于与切换连杆选择性地接合。
优选地,跟随凸台在递送药物期间将触发机构保持在其致动位置中。
优选地,致动臂枢轴为由此使得当触发机构移动到其致动状态时,致动臂与切换连杆脱离。
优选地,当触发机构处于其待发状态下时,通过与切换连杆枢轴的接合防止致动臂旋转。
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常规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部件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触发机构底盘的前部等轴视图;
图4是图2的触发机构底盘的后部等轴视图;
图5是图2的触发机构底盘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2的下部主体部件的前部等轴视图;
图7是图2的下部主体部件的前部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2的下部主体部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图2的叶片的后部等轴视图;
图10是图2的切换连杆的后部等轴视图;
图11是图2的致动臂的顶部等轴视图;
图12是图2的筋膜部件的前部等轴视图;
图13是图2的按钮部件的顶部等轴视图;
图14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由图2的实施方案的部件组装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另选的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17是图2的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的前部等轴视图;
图18是被示出处于其致动位置中的图14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中添加了流量调节器管部件;
图19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装配到外壳中的图14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20是被示出处于部分击发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21是被示出处于其击发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中添加了流量调节器管部件;
图22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3是被示出处于其击发位置中的图22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4是被示出处于其跟随位置中的图22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5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中添加了剂量计数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实施方案之前(参考图2至图25),将参考图1描述常规的pMDI装置的实施方案。
图1示出了常规的加压定量吸入器(pMDI)50,其包括容纳药物制剂52的罐51,罐51包括小罐53,小罐53在压接部46处用计量阀54密封。罐51位于外壳(或“致动器”)55内,外壳55包括管状套筒部分56,管状套筒部分56具有开口端47,开口端47的尺寸设定成接纳罐51并且其基部49可从开口端47突出,以及限定吸气孔(或空气出口)45的以患者端口57形式(例如,以口腔件的形式)的部分。为了简单起见,吸入器的此类患者端口有时在本文中称为“口腔件”。然而,应当理解,此类口腔件可替代地被构造成鼻吸入器的鼻梁架,并且本公开可同样地应用于鼻吸入器,即使本文没有具体提及。外壳55的开口上端可限定抽吸孔或空气入口,并且空气出口45可限定吸入孔或空气出口。
杆部分58从计量阀54突出并且通过摩擦定位并保持在形成为外壳55的整体部分的杆承窝59中。喷雾孔60形成在杆承窝59中,并在杆部分58和空气出口45之间提供用于流体连通的通道。在使用中,患者将患者端口(例如,口腔件)57放置到体腔(例如,嘴)中,然后通过其吸气,同时向下按压在罐51的基部49上。压力用于使罐51相对于杆部分58向下移动。该相对运动用于将定量的药物制剂与在罐51中的整体制剂隔离,然后经由形成在杆部分58中的中空孔48将其排出。然后,排出的剂量沿着流体通道通过杆承窝59,并且通过以细小的可吸入喷雾61形式的喷雾孔出现,喷雾61通过患者端口57进入患者的体腔中并且由此进入其呼吸通道中,从而治疗其疾病。
具体地讲,有可能限制其功效的此类常规的pMDI装置50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需要在吸气开始的时间和向下按压罐51的时刻之间进行良好的患者协调。负载直接由患者施加到药物源,通常通过拇指或食指、或通过弹簧压靠或张紧药物源或通过一些其他能量源。协调对于高比例的患者是一种挑战,导致药物给药的效果差且通常高度变化。
如图14-15和图18-25所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包括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其包括切换机构。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系统100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部件(在图14中以其组装状态示出),其包括下部主体部件165、触发机构底盘101、以叶片110的形式的呼吸响应构件、切换连杆120、致动臂130、叶片弹簧115、筋膜部件175、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和按钮部件140。这包括切换机构119的部件118(如图14所示)。
图3-5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触发机构底盘101。触发机构底盘101包括限定气流出口145的以口腔件157的形式的中空管、提供掠弧104的壁、限定跟随轨道106和主轨道106a的切换轴轨道105、轴定位特征部103和具有入口开口193的流量调节器通道190。触发机构底盘101还提供护套109以保持弹簧的端部,并且包括两个管状定位特征部102。触发机构底盘101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6-8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下部主体部件165,其包括提供喷雾孔160的杆承窝159。下部主体部件165还提供底盘以支撑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其他部件。这包括轴承167以接纳致动臂枢轴。下部主体部件165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9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叶片110。叶片110包括弯曲的叶片壁,该叶片壁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以短轴111形式的叶片枢轴,并且具有切换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该切换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以某种方式沿着叶片壁从其端部以短轴111形成。叶片110还包括凸台113。叶片11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0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切换连杆120。切换连杆120为大致矩形框架的形式,包括两个侧壁,其在顶部处通过上杆125连接并且在底部处通过下杆123连接。上杆125向前弯曲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向外延伸超过矩形框架,向外延伸部为带有凸台124的短轴122的形式。下杆123向下弯曲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向外延伸超过矩形框架,向外延伸部是以短柱枢轴121形式的切换枢轴。切换连杆12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1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致动臂130。致动臂130是环形的并且在一侧上具有两个短柱枢轴133,并且两个跟随凸台134与短柱枢轴133相对。在每个凸台134旁边是一体的弹簧臂132。在环形圈的内部边缘上,在短柱枢轴133和凸台134之间的一部分是两个凸缘131。致动臂13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赋予弹簧臂132适当的性能,塑料材料优选地是缩醛材料。
图12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筋膜部件175。筋膜部件175包括大致平坦的板,其包括孔176以越过口腔件157。在其下端处,筋膜175包括两个定位特征部177,其可与触发机构底盘101上的管状定位特征部102接合。筋膜175还形成格栅194。筋膜部件175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图1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按钮部件140。按钮部件140在一个端部处包括突出按钮143,并且在另一个端部处包括两个接触特征部141。按钮部件140还包括两个一体的回位弹簧臂142。按钮部件140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赋予弹簧臂142适当的性能,塑料材料优选地是缩醛材料。图13的按钮部件用作超控特征部,其允许患者在按压和呼吸模式下使用吸入器,并且如果需要可用于使阀待发。在其中存在超控的实施方案中,超控使得患者能够使用超控向前压靠切换机构119的后部(例如,叶片的后部),以将叶片移动到超过其触发点的角度。当阀然后被致动时,切换机构119将已经处于解锁位置中,但是仍将被迫进入致动位置中(叶片抵靠口腔件的底板)。换句话说,在按压超控按钮的情况下,该装置将与常规的按压呼吸吸入器类似地起作用。
图14示出了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由图2中所示的部件组装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底盘101附接到下部主体部件165,并且筋膜175位于触发机构底盘101上方。叶片110安装在触发机构底盘101内,短轴111接合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轴定位特征部103中,并且叶片的弯曲壁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掠弧104内。切换连杆120也安装在触发机构底盘101内,当切换连杆120处于其静止位置中时,其短轴122位于切换轴轨道105中,如图14所示。叶片110和切换连杆120形成切换机构119,正如稍后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在切换连杆120的底部处的短柱枢轴121与在叶片110的后部上的切换连杆枢转定位特征部112以可旋转铰链的形式接合。叶片弹簧115是具有纵向挠曲轴线的螺旋弹簧。叶片弹簧115具有中心线,该中心线沿着螺旋的中心从叶片弹簧115的一个端部延伸到另一个端部。中心线(其不必是直线)限定弹簧沿着其挠曲的纵向轴线。在挠曲期间,当弹簧加载或卸载时,该纵向轴线的形状弯曲。因此,由弹簧115提供的主要反作用力从纵向挠曲而不是弹簧沿纵向轴线的压缩或伸张产生。弹簧115在第一端部处安装到触发机构底盘101的护套109的内部,并且在第二端部处安装在叶片110上的凸台113上方。当图14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静止时,弹簧115通过在凸台113和护套109之间的故意不对齐而在中心稍微向上弯曲。当机构静止时,该弯曲提供小的残余弹簧力,该力稍微增加了静止(例如,待发,准备触发)机构的稳定性。
图14的切换机构119设计成不偏心,而是由在其短轴111和短柱枢轴121中产生的摩擦力保持。其还设计成阻止显著的负载,直到切换机构119沿拉动叶片111和切换连杆120不对齐的方向移动。当被切换机构119阻挡的负载可在接近垂直于叶片110和切换连杆120的方向上以显著的合力作用时,即,当连杆中的一个从其静止位置到达预定角度时,切换机构119中的摩擦被克服。该角度将随整个机构中的摩擦量而变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呼吸致动触发机构中,以短轴111形式的叶片枢轴靠近切换连杆120的短柱枢轴121定位,并且叶片110朝向口腔件的基部向下枢转。这允许切换连杆120设计成一旦机构处于致动位置中就允许致动臂130继续经过切换连杆120。需要这种跟随措施以确保pMDI阀可达到总行程,并且极大地改善了机构对pMDI阀和罐中尺寸变化的稳健性。这种跟随措施确保叶片110保持抵靠口腔件的基部,但是允许致动臂通过基部(即,允许“跟随”)以分配药物。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叶片110的静止位置设定成一角度,以帮助防止气流通过触发机构泄漏。这也避免了触发机构与叶片110发生碰撞的任何风险,并且因此避免了增加不必要的摩擦。在静止时,叶片110为呼出的水分以及呼出的气中的细菌和其他不期望的实体提供屏障:如果患者不经意地呼气到吸入器中,则这有利于保护吸入器的主要部分。
在其致动位置中,叶片110靠在口腔件的基部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叶片已经被赋予特定的轮廓,该轮廓允许其在被致动时靠在常规的口腔件的底板上,而在静止位置中时提供对气流的足够阻力。
在使用中,致动臂130用于将患者力从pMDI阀的套圈传递到触发机构。致动臂130防止阀击发,直到切换机构119被致动。致动臂130沿着其长度大约一半接触套圈,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处接合切换连杆120。该构造导致施加到切换机构119的力(来自患者)减小,从而赋予2∶1的近似额外机械优势。致动臂还具有附接到其上的弹簧臂,该弹簧臂抵靠致动器作用并且在致动之后提供足够的力以使致动臂130返回。
在通过弹簧115击发之后,叶片110和切换连杆120返回到其静止位置。
图15更详细地示出了弹簧115。(图15示出了与图14中所示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稍微不同的实施方案,其中弹簧115安装在两个凸台上而不是在一个凸台和一个护套之间。)这种构造的益处是其占用的空间很小,因此倾向于确保弹簧不直接位于喷雾羽流的路径中。
为了确保弹簧可靠地返回机构,对弹簧施加弯曲预负载力。预负载确保即使在最坏情况下部件尺寸公差或者如果由于磨损或药物、污垢或水分的存在导致装置摩擦稍微增加,机构也将复位。在图15中可观察到弹簧115在静止时的弯曲,并因此其稳定的预负载倾向于使叶片朝向其直立的静止位置偏压。在这种侧向加载构造中使用常规的螺旋压缩弹簧-或者另选地,螺旋拉伸弹簧(未示出)-提供可用于使机械pMDI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复位的低且相对恒定的力。
在其他应用中,用于提供低且相对恒定的力的弹簧通常是弹簧钢的盘绕条带。此类弹簧的主要缺点是弹簧难以处理和组装,并且弹簧可占用大量空间。使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侧向加载的螺旋弹簧提供了具有类似力特征部但不影响部件和空间的弹簧。使用低而恒定的力,叶片回位弹簧允许较小的力触发呼吸驱动的触发机构,从而使其更适合肺功能受限的患者。较大的叶片返回力应当增加患者触发机构以释放呼吸致动剂量所需的吸入压力。弹簧确实需要提供足够的力以保证机构的复位,但是机构的设计为由此使得仅需要提升机械部件的质量以抵抗重力。因此弹簧力需要很小,但需要可靠。压缩或拉伸弹簧的侧向加载(弯曲)导致相对恒定的力曲线,并且此类布置用于返回本公开的pMDI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包括压缩弹簧的实施方案中,必须注意确保弹簧不被轴向加载,因为这应当导致叶片倾向于打开而不是关闭。在整个机构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必须考虑弹簧的长度。弹簧在弯曲时长度增加可能给叶片增加不必要的过大负载,这应当增加触发力和/或防止叶片在吸入停止后返回。
图16示出了围绕弹簧115的另一个另选的构造,其中两个端部位于护罩特征部401,414中。护罩特征部优选地分别模制到底盘和叶片上。同样,弹簧115优选地通过护罩401,414在触发机构的待发位置中的相对定位而保持在静止时稍微弯曲的构造中。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弹簧115的一个端部保持在触发机构底盘101上的护套中,另一个端部位于需要返回的机构的一部分上(例如,在叶片110或切换连杆120上)。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护套元件将负载施加到弹簧的外径。为了确保弹簧不发生塑性变形,弹簧必须在护套之间具有足够的无支撑长度。所需的无支撑长度(例如,大致成比例地)上升到弹簧弯曲的角度,并且取决于弹簧的直径和特性。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弹簧115可通过两端附接到触发机构的部件,例如一个端部附接到切换连杆,另一个端部附接到叶片。在触发机构的部件(包括叶片)互连的情况下,将此类连接部件返回到其待发状态导致叶片返回其待发状态。
如图14所示,致动臂130安装在下部主体部件165中,前者的短柱枢轴133可旋转地安装在后者的轴承167中。当机构静止时,致动臂130的前部搁置在切换连杆120的上端上,其中弹簧臂132接触下部主体部件上的凸缘。在使用中,罐51(图14中未示出)被放置到呼吸致动的触发系统100中,其杆部分58的顶端与杆承窝159接合,并且其计量阀54的下侧接触在致动臂130上的两个凸缘131。在静止时,如图14所示,机构100是稳定的,切换连杆支撑患者施加到罐的基部149的负载。
图17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包括椭圆形基部197,可塌缩的硅树脂管流量调节器部件(未示出)可安装在椭圆形基部197上。此类组件可形成已知的流量调节器机构的基础,其中流量调节器机构的内部支撑结构由形成在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上的支撑特征部191提供。另外,流量调节器支撑特征部在其后部处向上延伸到其中具有孔187的壁中。当流量调节器支撑部件186组装到下部主体部件165上时,如图14所示,该孔187提供按钮143突出以便患者进入的位置。(图14示出了预组装到机构中的按钮部件140。)
图18示出了图14的呼吸致动触发系统100,但是添加了流量调节管部件192,其被示出在患者通过口腔件157吸入之后处于其致动位置中。当患者吸气时,空气通过气流出口145向外传递,从而引起叶片110的弯曲壁上的压降。该压降使叶片110如图18所示顺时针旋转,其短轴111在触发机构底盘101的定位特征部103中旋转。当叶片110旋转时,在叶片110后部上的切换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朝向口腔件157的开口端移位。该位移将切换连杆120的短柱枢轴121侧向拉动,从而解锁切换连杆并且克服来自叶片弹簧115的小的恢复力。在预负载施加到基部49上,然后通过罐51及其计量阀54施加到致动臂130上和施加到切换连杆120上,例如,通过患者在罐基部49上手动施加的向下压力,切换连杆塌缩,切换连杆120大致向下移动。切换连杆120的运动通过其短柱枢轴121被切换连杆枢轴定位特征部112的旋转位移拉动并且通过其短轴122在切换轴轨道105之后而被转向。随着罐在所施加的(例如,患者施加的)负载下继续向下移动,致动臂130继而向下推动切换连杆120,直到其短轴122离开切换轴轨道105的主轨道106a并进入其弯曲的下部部分中,即进入跟随轨道106中。这些的向前弯曲的性质导致短轴122(并且因此切换连杆120的顶端)向前移动,不受致动臂130的影响。这允许致动臂130向下移动足够远,以允许罐51移动远至阀杆58进入计量阀54中的总行程。因此,即使在极端部件尺寸公差的情况下,也允许杆部分58移动足够远以释放一定剂量的雾化药物制剂。换句话说,呼吸致动触发机构100允许在其触发点之后“跟随”阀运动。注意,两个跟随凸台134阻挡短轴122并因此将切换连杆120向下保持,从而防止切换连杆120和叶片110被叶片弹簧115复位,直到负载已经从凸缘131移除(例如,当患者已经从罐释放负载时)。两个跟随凸台134还用于确保切换不能越过致动臂130的顶部并因此将其向下楔入。
图19示出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装配到外壳170中的图14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外壳170提供外部壳体,呼吸致动触发机构装配到该外壳中。它为患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式,并且它在内部为机构提供保护。在其后部处,它具有窗口166,并且在其下方具有另一个开口,在按钮部件140上的突出按钮143可通过该开口突出。该按钮143用作手动超控:如果患者出于任何原因希望手动服用剂量,而不是以呼吸驱动的方式,然后在按钮143上按压使接触特征部41推靠叶片110的后部,从而使得叶片开始旋转,好像呼吸致动一样。例如,由患者手动施加到罐51的基部49上的罐51上的负载导致切换连杆进一步塌缩以允许剂量释放,如上所述。
图20示出了被示出为处于部分击发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从该图中可更清楚地看出,叶片110的向前旋转将切换连杆120的下端拉出其先前在叶片110的下端和其自身上端之间的稳定对齐。
图21是被示出处于其击发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中添加了流量调节器管部件。换句话说,其与图18非常相似,但添加了外壳170。
图22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本公开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因为该图是机构的示意性稍微简化的描述,所以其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附图示出了叶片210,其由短轴211安装,短轴211可在触发机构底盘201中的固定定位特征部203中旋转,并且包括口腔件257,由此使得叶片的弯曲壁的端部可扫出触发机构底盘201的弧形表面204。叶片210承载铰链定位特征部212,铰接定位特征部212与切换连杆220的底部短柱枢轴221接合以形成旋转铰接点。在切换连杆220的相对的顶端处是一对上短轴222,其在触发机构底盘201中形成的轨道中延伸。如图22所示,在静止时,短轴222位于轨道205的直线区域中,与切换连杆220大致平行地对齐。然而,进一步向下朝向切换连杆220的铰链,轨道朝向掠弧表面204向前弯曲,从而形成“跟随”轨道206。在切换连杆220的顶部上方设置有致动臂230,致动臂230在其远侧端部处在枢轴233处枢转,并且承载一对与先前描述的实施方案中的形式不同的回位弹簧臂232和一对凸缘231,以定位计量阀(未示出)的下侧,并且在机构处于图22所示的静止位置中时抵抗其上的任何向下的力。
在静止时,由于图22的切换连杆装置的稳定性质,通过叶片弹簧(图22中未示出)的存在使得稍微更稳定,该实施方案的整个呼吸致动触发机构是稳定但灵敏的。
图23是被示出处于其击发位置中的图22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通过与图22的比较可看出,在患者的吸气呼吸的影响下,叶片210已经抵靠口腔件257的底板向下(从图22到图2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该旋转,铰链定位特征部212已经将底部短柱枢轴221稍微朝向口腔件257拉动,从而稍微向前和向下拉动切换连杆220的底端。该运动继而将上短轴222顺着直的切换轨道205向下拉并且进入向前弯曲的轨道206中,从而将切换连杆220的顶部拉出致动臂230的旋转弧。在切换连杆不再支撑经由凸缘231施加到致动臂230的负载的情况下,则其可自由地向下(顺时针,如图23所示)旋转,从而允许pMDI罐(未示出)向下移动以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喷雾。
本公开的机构的关键特征是这样的事实:致动臂部件(例如,130,230)可“跟随”越过致动位置。这允许阀达到其“总行程”位置,并且对阀击发点和公差的变化不太敏感。为了进一步确保每个阀能够达到其“总行程”,凸台134,234形成在致动臂130,230的自由端的顶部上。
图24是被示出处于其跟随位置中的图22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可清楚地示出两个跟随凸台234阻挡上短轴222,从而防止其沿着其轨道206,205行进返回,直到启动复位序列。
机构的复位发生如下。第一步是从pMDI罐51的基部49移除负载,例如通过患者在全自动呼吸致动吸入器中卸载击发弹簧(未示出)或者通过患者停止在罐51的基部49上向下按压(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从pMDI罐移除负载允许计量阀54中的回位弹簧使阀复位并且允许弹簧臂132使致动臂130返回到其静止位置。随着凸台134与致动臂130一起向上移动,当叶片弹簧115使切换连杆120和叶片110复位时,上短轴122可向上移回其轨道106,105。因此使切换连杆复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能构造类似于图22至图24的实施方案,但是触发机构以相反的方式插入。换句话说,叶片的短轴位于轨道中;而短轴位于轴定位特征部中。在此类构造中,叶片的运动更复杂,因为其枢转轴线以弧形运动。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呼吸响应吸入器可以是干粉吸入器,具体是在通过患者的吸入激活触发机构时通过将能量源释放到粉末来分配剂量的吸入器。
本公开的触发机构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期望特征是触发机构与机械剂量计数器相容,例如WO2015/006292中公开的那些,其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图25是被示出处于其静止位置中的图19的呼吸致动触发机构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中添加了剂量计数器机构。剂量计数器机构包括三个部件:底盘部件180、单元锥形部件181和十环部件182。在WO2015/006292中提供了该示例性剂量计数器及其操作的完整描述。在本公开的该实施方案中,剂量计数器位于杆承窝159周围(图25中不容易辨别)。它通过致动臂130的凸缘131的下侧与在剂量计数器底盘部件180的运动部分上的向上突出的特征部183的接触来操作(参见图25和WO2015/006292)。
优选地,本公开的触发机构被构造和制造成具有低摩擦,从而提高其触发灵敏度。
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将其应用局限于以上描述所提及的或附图所示出的具体构造和部件布置方式。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的实施方案,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或实施。而且,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用于说明并且不应当视为限制性的。还应当理解,可采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作出结构改变或逻辑改变。
上文所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案仅以举例的方式呈现,而非旨在作为对本发明概念和原理的限制。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元件及其构造和布置方式作出各种改变。
本文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和公布全文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公开。
以下权利要求书陈述了本公开的各种特征和方面。

Claims (17)

1.一种呼吸响应吸入器,所述呼吸响应吸入器具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底盘和空气流动路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触发向用户递送药物,所述触发机构底盘用于将所述触发机构定位在所述吸入器内,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空气流动路径吸气,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
药物源,所述药物源具有待发位置和致动位置,在所述待发位置中,所述吸入器为待发备用,在所述致动位置中,所述药物源被致动以分配一定剂量的药物,
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
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所述源从其待发位置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叶片,所述叶片定位在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中,所述叶片围绕叶片枢轴枢转,并且
其中,在所述用户吸气时,通过所述叶片的移动触发所述触发机构,以使所述切换机构在待发状态和致动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所述切换机构配合将所述药物源保持在其待发位置,在所述致动状态下,所述切换机构脱离与所述药物源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致动臂,所述致动臂用于接合所述药物源,所述致动臂具有待发位置和致动位置,在所述待发位置中,所述切换机构处于其待发状态下,在所述致动位置中,所述切换机构处于其致动状态下,其中,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所述切换机构接合将所述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致动状态下,所述切换机构与所述致动臂脱离,以允许所述致动臂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连杆,所述切换连杆在切换连杆枢轴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叶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在所述待发状态下,通过与所述切换连杆的接合将所述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致动状态下,所述切换连杆与所述致动臂脱离,以允许所述致动臂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切换连杆枢轴靠近所述叶片枢轴,以使触发所述机构所需的吸入力最小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通过所述致动臂与所述切换连杆的上端的接合,将所述致动臂保持在其待发位置中,所述上端位于所述切换连杆枢轴的远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与所述切换连杆脱离,以允许所述致动臂通过所述切换连杆的所述上端远离在所述切换连杆的所述上端和所述致动臂之间的接合位置的运动而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与所述切换连杆脱离,以允许所述致动臂通过所述切换连杆的上端远离所述致动臂的运动而移动到其致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切换连杆的上端限定短轴,并且所述触发机构底盘限定切换轴轨道,其中,当所述切换机构在其待发状态和致动状态之间移动时,所述短轴可沿所述切换轴轨道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轴轨道限定主轨道和跟随轨道,所述短轴在所述切换机构处于其待发状态下时定位在所述主轨道内并且在所述切换机构处于其致动状态下时定位在所述跟随轨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主轨道和所述跟随轨道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短轴从所述主轨道通过而进入所述跟随轨道中时,所述切换连杆与所述致动臂脱离。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安装在所述吸入器上,用于围绕致动臂枢轴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限定跟随凸台,用于与所述切换连杆选择性地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跟随凸台在所述药物的递送期间将所述触发机构保持在其致动位置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致动臂围绕所述致动臂枢轴旋转,使得当所述触发机构移动到其致动状态时,所述致动臂与所述切换连杆脱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当所述触发机构处于其待发状态下时,通过与所述切换连杆枢轴的接合防止所述致动臂旋转。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是加压定量吸入器,其中,所述药物源是罐。
CN201780054456.8A 2016-09-07 2017-09-05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Active CN109689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615182.1 2016-09-07
GB1615182.1A GB2553534A (en) 2016-09-07 2016-09-07 Trigger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PCT/US2017/050067 WO2018048797A1 (en) 2016-09-07 2017-09-05 Trigger mechanism for an inha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9139A true CN109689139A (zh) 2019-04-26
CN109689139B CN109689139B (zh) 2021-08-13

Family

ID=5713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456.8A Active CN109689139B (zh) 2016-09-07 2017-09-05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3272B2 (zh)
EP (1) EP3509682B1 (zh)
JP (1) JP7051865B2 (zh)
CN (1) CN109689139B (zh)
CA (1) CA3036167A1 (zh)
GB (1) GB2553534A (zh)
WO (1) WO20180487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775A (zh) * 2020-11-02 2021-02-26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呼吸道辅助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3535A (en) 2016-09-07 2018-03-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Trigger mechansim for an inhaler
GB201707095D0 (en) 2017-05-04 2017-06-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Inhaler flow control mechanism
US11877848B2 (en) 2021-11-08 2024-01-23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1964121B2 (en) 2021-10-13 2024-04-23 Satio, Inc. Mono dose dermal patch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6949A (en) * 1969-08-08 1972-01-25 Armstrong Kropp Dev Corp Inhalation-initiated aerosol dispenser
US5119806A (en) * 1987-05-12 1992-06-09 Glaxo Inc. Inhalation device
US5217004A (en) * 1990-12-13 1993-06-08 Tenax Corporation Inhalation actuated dispensing apparatus
US5347998A (en) * 1990-07-09 1994-09-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priming mechanism
WO2004028608A1 (en) * 2002-09-25 2004-04-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reath-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US20060037611A1 (en) * 2002-09-25 2006-02-23 Mahon Gary D Breath 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CN101528358A (zh) * 2006-08-22 2009-09-09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药物分配器
CN101578118A (zh) * 2007-01-02 2009-11-11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呼吸致动的吸入器致动器
CN102481421A (zh) * 2009-06-24 2012-05-30 约阿希姆·克恩 涡轮吸入器
WO2012127167A1 (fr) * 2011-03-21 2012-09-27 Aptar France Sas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actionnement latéral.
CN105246534A (zh) * 2013-05-14 2016-01-1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吸入器的致动器
CN105744979A (zh) * 2013-10-31 2016-07-06 诺尔顿沃特福德有限公司 药物吸入器
CN105903106A (zh) * 2015-05-12 2016-08-31 深圳瑞之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药杯组件及医用雾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03381A (ja) 1991-10-25 1995-04-13 ケンゼー・ナッシ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刺創を封止するためのプラグ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GB9825118D0 (en) * 1998-11-16 1999-01-13 Minnesota Mining & Mfg Breath-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US6823863B2 (en) * 2000-03-18 2004-11-30 Astrazeneca Ab Inhaler
CN2606892Y (zh) 2003-03-21 2004-03-17 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快速比色反应测定盒
US7600512B2 (en) * 2003-07-14 2009-10-13 Vortran Medical Technology 1, Inc. Inhaler with breath actuated dose counter
WO2010042033A1 (en) * 2008-10-08 2010-04-15 Astrazeneca Ab Inha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ensing medicament
GB201200504D0 (en) * 2011-12-19 2012-02-22 Teva Branded Pharmaceutical Prod R & D Inc An inhaler
GB201312448D0 (en) 2013-07-11 2013-08-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Dose indicator or dose counte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6949A (en) * 1969-08-08 1972-01-25 Armstrong Kropp Dev Corp Inhalation-initiated aerosol dispenser
US5119806A (en) * 1987-05-12 1992-06-09 Glaxo Inc. Inhalation device
US5347998A (en) * 1990-07-09 1994-09-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priming mechanism
US5217004A (en) * 1990-12-13 1993-06-08 Tenax Corporation Inhalation actuated dispensing apparatus
WO2004028608A1 (en) * 2002-09-25 2004-04-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reath-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US20060037611A1 (en) * 2002-09-25 2006-02-23 Mahon Gary D Breath 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CN101528358A (zh) * 2006-08-22 2009-09-09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药物分配器
CN101578118A (zh) * 2007-01-02 2009-11-11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呼吸致动的吸入器致动器
US20150122249A1 (en) * 2007-01-02 2015-05-07 Astrazeneca Ab Inhaler 624
CN102481421A (zh) * 2009-06-24 2012-05-30 约阿希姆·克恩 涡轮吸入器
WO2012127167A1 (fr) * 2011-03-21 2012-09-27 Aptar France Sas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actionnement latéral.
CN105246534A (zh) * 2013-05-14 2016-01-1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吸入器的致动器
CN105744979A (zh) * 2013-10-31 2016-07-06 诺尔顿沃特福德有限公司 药物吸入器
CN105903106A (zh) * 2015-05-12 2016-08-31 深圳瑞之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药杯组件及医用雾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775A (zh) * 2020-11-02 2021-02-26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呼吸道辅助支架
CN112402775B (zh) * 2020-11-02 2023-03-21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呼吸道辅助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51865B2 (ja) 2022-04-11
EP3509682A4 (en) 2020-05-06
WO2018048797A1 (en) 2018-03-15
EP3509682B1 (en) 2021-06-23
US20190224429A1 (en) 2019-07-25
CA3036167A1 (en) 2018-03-15
JP2019529013A (ja) 2019-10-17
US11273272B2 (en) 2022-03-15
GB2553534A (en) 2018-03-14
GB201615182D0 (en) 2016-10-19
EP3509682A1 (en) 2019-07-17
CN109689139B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9139A (zh)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US7219664B2 (en) Breath actuated inhaler
CN110958898B (zh) 吸入器流量控制机构
CN108697868A (zh) 药用吸入器
US20080173301A1 (en) Variable dose aerosol drug canister
US6460537B1 (en) Breath-actuated aerosol dispensers
SK78297A3 (en) An inhalation device, a method of dispersing a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substance and a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of a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substance
JP4723785B2 (ja) 粉末吸入装置
CN109689140A (zh) 用于吸入器的触发机构
WO2009029028A1 (en) Breath- triggered inhaler with dose counter
WO2023001750A1 (en) Inhalation device system with a counting and blocking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