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1181A -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1181A
CN109681181A CN201811437018.2A CN201811437018A CN109681181A CN 109681181 A CN109681181 A CN 109681181A CN 201811437018 A CN201811437018 A CN 201811437018A CN 109681181 A CN109681181 A CN 109681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
made fracture
extending direction
proppant slugs
morphological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70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1181B (zh
Inventor
魏肃东
王杏尊
李敬松
黄子俊
杜沛阳
刘子雄
杨慰兴
肖洒
汪超
高杰
樊爱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370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1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1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1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1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21B43/267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reinforcing fractures by propp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压裂施工早期所形成的人工裂缝来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为压裂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和提高致密油气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尤指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山西某油气区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中低孔、低渗或特低渗的特点,需要采用储层改造措施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而水力压裂措施是目前主要的储层压裂改造方法之一。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沉积相,分流河道规模小、横向变化较快,加之后期的成岩作用导致有利储层发育规模较小,且多呈条带状。因而,在致密气储层压裂改造时,要确保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朝向或沿着有利区带发育的方向延伸,增大人工裂缝的有效延伸,才能保证储层的有效改造,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区储层砂体规模较小、物性较差,压裂设计时的地层破裂参数和施工参数往往通过测井和模拟方法计算得出,其余实际的情况通常存在一定偏差,若在压裂过程中形成的井下人工裂缝规模远小于设计规模,或人工裂缝集中于井筒附近,并未向远端延伸,则在施工加砂过程中极易造成井下砂堵导致压裂施工失败,其不但制约了本井的生产,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市场份额的损失。因此,在压裂施工作业初期若能够准确判断或预测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井下人工裂缝的形态及预测井下砂堵风险,能够极大的降低压后低产风险和砂堵风险,提高压裂施工的成功率,对提高致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压裂施工现场预测没有较可靠的方法,大多数是通过区域地应力研究和阵列声波测井在压裂施工前预测人工裂缝的方向,但实际监测数据表明,人工裂缝的实际延伸方向往往与预测的延伸方向存在偏差,尤其是在地应力差较小的地区,更加难以预测人工裂缝的实际延伸方向。压裂施工现场通常仅有压裂施工参数和小型压裂测试获得的数据来分析压裂施工的情况,无法判断井下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和形态特征,且在压裂早期,压裂施工参数能够获得的井下破裂情况有限,无法提前预测砂堵风险,难以指导现场工艺调整和优化,从而增大了施工风险,影响了水力压裂在致密油气储层改造中的应用,增大了致密砂岩储层开发的难度和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压裂施工早期预测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和形态特征,提前预测砂堵风险,为压裂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和提高致密油气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一速度模型确定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
制作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一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开始添加支撑剂段塞到加砂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二速度模型确定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
制作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二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方向不正常,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高;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不同,主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中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相同的人工裂缝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且不同分支缝的长度之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预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预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压裂施工早期(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加砂前的时间段)所形成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来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为压裂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和提高致密油气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例L1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例L1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例L1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例L2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例L2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例L2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例L3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例L3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图;
图4(c)为本发明实例L3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例L4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例L4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例L4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例L5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例L5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例L5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例L6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例L6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实例L6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例L7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例L7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例L7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例L8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例L8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9(c)为本发明实例L8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的人工裂缝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预测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参见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一缝或单一方向裂缝、多分支缝、形成新的裂缝等;
规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长度、宽度、高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例如,预设区域是以待压裂井的井点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半径(例如1千米(km)到3km)的区域,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近似均匀埋置在预设区域内,且地面微地震检波器的埋置位置要原理噪声干扰源,如村庄、公路、河流及带震动的机械设备等,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可以基于地面微地震检波器预先收集的环境噪声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一速度模型确定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其中,第一速度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建立:通过地面微地震检波器接收的井下射孔、下封隔器等能够产生微地震的信号校正待压裂井及邻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基于校正的声波测井曲线建立第一速度模型;
制作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一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步骤101、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例如,预设区域是以待压裂井的井点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半径(例如1千米(km)到3km)的区域,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近似均匀埋置在预设区域内,且地面微地震检波器的埋置位置要原理噪声干扰源,如村庄、公路、河流及带震动的机械设备等,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开始添加支撑剂段塞到加砂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可以基于地面微地震检波器预先收集的环境噪声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二速度模型确定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其中,第二速度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建立:通过地面微地震检波器接收的井下射孔、下封隔器等能够产生微地震的信号校正待压裂井及邻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基于校正的声波测井曲线建立第二速度模型;
制作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二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步骤102、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方向不正常,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高;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不同,主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中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相同的人工裂缝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且不同分支缝的长度之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压裂施工早期(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加砂前的时间段)所形成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来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为压裂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和提高致密油气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下面以陆地某致密气田的8个压裂层段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和延伸方向的预测成果与实际压裂后人工裂缝的监测结果和施工结果为例进行判断及验证。
图2(a)为L1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2(b)为L1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2(c)为L1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2(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大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变化较小,如图2(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不易形成多分支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如图2(c)所示。
图3(a)为L2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3(b)为L2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3(c)为L2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3(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大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赛后形成了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近似相同的分支裂缝,如图3(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成近似同方向的多分支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近似同向的多分支缝,如图3(c)所示。
图4(a)为L3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4(b)为L3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4(c)为L3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4(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小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赛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的变化幅度较小,仍集中于井筒附件,没有形成新的分支缝,如图4(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不正常,有较高的砂堵风险。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长度较短,压裂施工末期有砂堵迹象,如图4(c)所示。
图5(a)为L4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5(b)为L4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5(c)为L4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5(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小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的增大幅度较大,方向并没有变化,也没有新的分支缝产生,如图5(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单一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向的单一缝,如图5(c)所示。
图6(a)为L5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6(b)为L5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6(c)为L5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6(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如图6(b)中的长实线方向),人工裂缝的长度大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形成了新方向的分支缝(如图6(b)中的短实线方向),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的夹角较大,如图6(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不同的多分支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方向的分支缝,如图6(c)所示。
图7(a)为L6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7(b)为L6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7(c)为L6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7(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小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形成了新方向的分支缝,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如图7(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成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近似的多分支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近似同方向的多分支缝,如图7(c)所示。
图8(a)为L7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8(b)为L7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8(c)为L7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8(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小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形成了新方向的分支缝,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的夹角较大,如图8(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成异向的多分支缝。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异向的多分支缝,如图8(c)所示。
图9(a)为L8井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9(b)为L8井添加支撑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示意图;图9(c)为L8井压裂施工结束后最终人工裂缝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东西向的长度,纵坐标为南北向的长度,如图9(a)所示,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方向裂缝,人工裂缝的长度小于预测长度的1/2,添加支撑剂段塞后形成了新方向的分支缝,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大,添加支撑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也有较大的增大幅度,如图9(b)所示,则人工裂缝延伸正常,发生压裂堵砂的可能性较低,易形成同等规模(即不同分支缝的长度之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异向的多分支缝。实际最终的人工裂缝形态为规模相似的异向多分支缝,如图9(c)所示。
通过本发明实例在低渗储层压裂现场预测人工裂缝延伸方向和复杂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的帮助了压裂工艺人员在压裂施工早期判断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和复杂性、优化压裂施工的工艺参数、降低砂堵风险,提高了非常规油气田的压裂增产效果和总体的勘探开发效果。
参见图10,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预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第二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预测模块1003,用于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单一缝或单一方向裂缝、多分支缝、形成新的裂缝等;
规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长度、宽度、高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例如,预设区域是以待压裂井的井点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半径(例如1千米(km)到3km)的区域,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近似均匀埋置在预设区域内,且地面微地震检波器的埋置位置要原理噪声干扰源,如村庄、公路、河流及带震动的机械设备等,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可以基于地面微地震检波器预先收集的环境噪声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一速度模型确定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其中,第一速度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建立:通过地面微地震检波器接收的井下射孔、下封隔器等能够产生微地震的信号校正待压裂井及邻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基于校正的声波测井曲线建立第一速度模型;
制作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一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1002具体用于: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例如,预设区域是以待压裂井的井点为中心,半径为预设半径(例如1千米(km)到3km)的区域,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近似均匀埋置在预设区域内,且地面微地震检波器的埋置位置要原理噪声干扰源,如村庄、公路、河流及带震动的机械设备等,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开始添加支撑剂段塞到加砂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可以基于地面微地震检波器预先收集的环境噪声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二速度模型确定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其中,第二速度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建立:通过地面微地震检波器接收的井下射孔、下封隔器等能够产生微地震的信号校正待压裂井及邻井的声波测井曲线,基于校正的声波测井曲线建立第二速度模型;
制作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二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测模块1003具体用于采用以下至少之一方式实现: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方向不正常,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高;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不同,主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中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相同的人工裂缝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且不同分支缝的长度之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压裂施工早期(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加砂前的时间段)所形成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来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为压裂工艺的调整及优化和提高致密油气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预测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预测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压裂施工开始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一速度模型确定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
制作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一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一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包括:
通过预先布置在预设区域内的地面微地震检波器获取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包括待压裂井的井点,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开始添加支撑剂段塞到加砂前的时间间隔;
对所述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二时间段内的微地震数据和预先建立的第二速度模型确定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的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强度;
制作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包括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微地震数据体中过压裂目的层平行于水平方向的切片数据或处于同二高度或深度或Z值的数据;
从所述第二微地震四维影像体切片中识别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且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延伸方向不正常,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高;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单一缝,最终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任一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不同,主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当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单一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小于在压裂施工前预测的人工裂缝的长度的1/2,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为形成新的裂缝,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中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相同的人工裂缝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新的裂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确定所述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为多分支缝,不同分支缝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阈值,且不同分支缝的长度之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确定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较低;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和所述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规模中的宽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5.一种预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添加支撑剂段塞前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以及添加支撑剂段塞后的人工裂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延伸方向预测人工裂缝的最终形态特征和最终延伸方向,以及预测发生压裂砂堵的可能性。
6.一种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测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37018.2A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81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7018.2A CN109681181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7018.2A CN109681181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1181A true CN109681181A (zh) 2019-04-26
CN109681181B CN109681181B (zh) 2021-10-12

Family

ID=6618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7018.2A Active CN109681181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11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3163A (zh) * 2019-08-02 2019-12-03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压裂砂堵预警方法
CN113625367A (zh) * 2021-09-17 2021-11-09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电致伸缩材料的电震一体化监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7079A (zh) * 2013-06-04 2013-09-0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水平井压裂完井的管柱及其压裂施工方法
CN103336297A (zh) * 2013-06-03 2013-10-02 北京京援伟达技术有限公司 微破裂向量扫描方法
US20150198028A1 (en) * 2012-07-11 2015-07-1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racture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CN104863560A (zh) * 2015-03-09 2015-08-26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页岩气开采的宽网压裂方法
WO2016067108A1 (en) * 2014-10-27 2016-05-06 Cgg Services Sa Predicting hydraulic fractur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CN106032747A (zh) * 2015-03-16 2016-1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控砂浓度的体积压裂方法
WO2017061993A1 (en) * 2015-10-06 2017-04-13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deriving hydraulic fracture growth from microseismicity analysis
CN106803207A (zh) * 2016-08-10 201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油田含油气性的量化评价方法和装置
WO2018035498A1 (en) * 2016-08-18 2018-02-22 Seismos, Inc. Method for fracturing activity and intensity monitoring and pressure wave resonance analysis
US20180187521A1 (en) * 2015-09-25 2018-07-05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ulti-orien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model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98028A1 (en) * 2012-07-11 2015-07-1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racture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CN103336297A (zh) * 2013-06-03 2013-10-02 北京京援伟达技术有限公司 微破裂向量扫描方法
CN103277079A (zh) * 2013-06-04 2013-09-0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水平井压裂完井的管柱及其压裂施工方法
WO2016067108A1 (en) * 2014-10-27 2016-05-06 Cgg Services Sa Predicting hydraulic fractur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CN104863560A (zh) * 2015-03-09 2015-08-26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页岩气开采的宽网压裂方法
CN106032747A (zh) * 2015-03-16 2016-1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控砂浓度的体积压裂方法
US20180187521A1 (en) * 2015-09-25 2018-07-05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ulti-orien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models and methods
WO2017061993A1 (en) * 2015-10-06 2017-04-13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deriving hydraulic fracture growth from microseismicity analysis
CN106803207A (zh) * 2016-08-10 201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油田含油气性的量化评价方法和装置
WO2018035498A1 (en) * 2016-08-18 2018-02-22 Seismos, Inc. Method for fracturing activity and intensity monitoring and pressure wave resonance analysi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唯贤: "压裂砂堵机理研究及预防技术", 《内蒙古石油化工》 *
李贵恩: "永1一5井压裂前后压力动态分析及产量预测", 《油气井测试》 *
黄子俊: "一种提高压裂产能预测精度的方法研究", 《石油化工应用》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3163A (zh) * 2019-08-02 2019-12-03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压裂砂堵预警方法
CN113625367A (zh) * 2021-09-17 2021-11-09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电致伸缩材料的电震一体化监测方法和系统
WO2023040535A1 (zh) * 2021-09-17 2023-03-23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电致伸缩材料的电震一体化监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1181B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oliman et al. Fracturing design aimed at enhancing fracture complexity
Fan et al.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 networks in formations with continuous orthogonal fractures
CN105952427B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裂缝的预测与评价方法
US20100252268A1 (en) Use of calibration injections with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WO2016193729A1 (en) Thermally induced low flow rate fracturing
RU2591999C1 (ru) Способ 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ия трещин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разрыва в подземном пласте, вскрытом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ми стволами
US20160047215A1 (en) Real Time and Playback Interpretation of Fracturing Pressure Data
US11702931B2 (en) Real-time well bashing decision
AU2015244289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ggregate fracture properties for evaluation of fracture procedures
CN109681181A (zh) 一种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8952657A (zh) 一种水平井平台压裂裂缝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US4683950A (en) Process for hydraulically fracturing a geological formation along a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WO2018160183A1 (en) Control of far field fracture diversion by low rate treatment stage
Wutherich et al. Evaluating an Engineered Completion Design in the Marcellus Shale Using Mircoseismic Monitoring
AU2014212886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racture network volume using passive seismic signals
Curtino et al. Technical Limits of Tight Gas Fracturing in Oman–An Innovative Exploration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Global Practices
Ortega Perez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low-frequency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data based on geomechanical models
CN110094193B (zh) 一种碎屑岩潜山内幕储层的压裂方法
Zolnikov et al. Massive Hydraulic Fracturing Using Linear Pads in the Achimov Reservoirs at the Urengoy Field
Mingguang et al. Openhole Multistage Acid-Fracturing Increases Hydrocarbon Production in Deep Naturally Fractured Carbonate Horizontal Wells in Ta-zhong Gasfield of Tarim Basin, West China
Al-Husain et al. Application of Moving Reference Point MRP Method to Cotton Valley and Travis Peak Sand Fracturing Treatments
Al Shueili et al. Microfracs and Frac Diagnostic in Tight Gas Reservoirs; Continuous Surveillance to Update Frac Design
US11629576B2 (en) Multi-lateral well heel to toe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Hocking et al. Single-well SAGD field installation and functionality trials
Anokhina et al. Possibilities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Eastern Kazakhstan Oilfiel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