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2512B -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2512B
CN109672512B CN201710957320.XA CN201710957320A CN109672512B CN 109672512 B CN109672512 B CN 109672512B CN 201710957320 A CN201710957320 A CN 201710957320A CN 109672512 B CN109672512 B CN 109672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data
station
frame
acknowled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73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2512A (zh
Inventor
吴伟民
代静
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73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2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本申请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所述第一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所述确认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联合传输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
背景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基本服务集合(basic service set,BSS)内部通信中引入了空间复用,不同BSS内各自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站点(station,STA)分别进行数据通信,不同BSS之间的AP和STA之间无数据传输。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帧又称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MPDU),为了提高MPDU的传输速率,新的WLAN标准中引入了聚合MPDU(aggregated MPDU,A-MPDU)帧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一个A-MPDU包括至少两个MPDU子帧。另外,WLAN中通过无线空口进行传输的数据收到外界干扰导致信道质量较差,从而使得接收方没有接收到发送方发出的数据,或者接收方只接收到发送方发送的部分数据,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正常接收,WLAN标准中引入了确认机制。
在室外场景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中,由于STA的发送功率较小,为了确保AP可以成功接收STA发送的全部数据,通常多个AP同时接收STA发送的上行数据,以两个AP为例,STA向AP1发送数据帧,AP1和AP2同时接收STA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的上行数据帧,在短帧间隙(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内,AP2将其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通过有线信道或其他无线信道转发给AP1,AP1结合自身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和AP2转发的上行数据帧,确定最终的上行数据接收情况,最终,后,AP1向STA发送确认信息。
在上述确认机制中,在STA向AP1发送确认信息之前,AP1需要接收来自AP2的转发数据,在很多场景下,由于SIFS时间较短,而AP2转发至AP1的上行数据帧的数据量较大,无法在短帧间隙内完成,从而影响AP1向STA发送确认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一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所述确认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分别接收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后,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最终,第一接入节点确定联合传输的最终上行数据传输情况并向站点发送确认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使得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从而缩短传输时间,使得其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可以在SIFS内完成,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确认信息可以成功传输,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其中,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站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得站点根据第一触发帧的触发指示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其中,确认请求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
此种情况下,所述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还包括:第一接入点向根据确认信息请求向站点发送响应消息,以指示站点第一接入点已接收到其发送的上行数据帧,和/或,第二接入点根据确认信息请求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站点第二接入点已接收到其发送的上行数据帧。
上行数据帧中携带有确认信息请求可以使得第一接入点采用延迟确认机制可以给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留有更充足的时间,使得本申请中的上行数据联合接收的可靠性更高。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包括:数据填充部分,其中,在第一接入点接收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确认数据信息交互。具体的,在第一接入点采用无线空口某一频段资源接收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第一接入点通过有线信道,或无线空口的其他频段资源与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该种实现方式中,站点与接入点在传输数据填充部分期间,接入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以便第一接入点获知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这样,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数据SIFS以后便可以立即回复站点确认帧即立即确认。由于数据确认信息的数据量较小,在传输数据填充部分期间就可以完成,从而不影响第一接入点回复站点确认帧。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块。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第二接入点在接收到站点发送的数据字段之后,先对其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进而第二接入点将该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接入点,以使得第一接入节点确定联合传输的最终上行数据传输情况并向站点发送确认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使得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从而缩短传输时间,使得其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可以在SIFS内完成,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确认信息可以成功传输,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的同时,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其中,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站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得站点根据第二触发帧的触发指示向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其中,确认请求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
此种情况下,所述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还包括:第二接入点根据确认信息请求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站点第二接入点已接收到其发送的上行数据帧。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之后,还包括:
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块。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
站点发送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和确认信息请求,或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所述数据字段和数据填充部分,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所述站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确认帧。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修改站点上行数据帧的帧格式,引入接入点之间的数据信息确认机制,以使得第一接入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使得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从而缩短传输时间,使得其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可以在SIFS内完成,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确认信息可以成功传输,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站点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触发帧,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第三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是否全部完成传输;
若所述第一接入点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未全部完成传输,则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数据重传。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之间通过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使得第一接入点可以快速获知协作接入点各自成功接收的数据块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接入点之间进行联合协作传输,可以有效地增强站点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站点成功接收数据的概率,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第二接入点获取自身的数据接收情况,并将其发送至第一接入点,以使得第一接入点可以快速获知协作接入点各自成功接收的数据块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接入点之间进行联合协作传输,可以有效地增强站点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站点成功接收数据的概率,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接入点,该第一接入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点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接入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第一接入点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接入点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接入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另外,第六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接入点,该第二接入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点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接入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第二接入点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二接入点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接入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五四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另外,第十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该站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站点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站点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站点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站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
另外,第十四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上数据联合传输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3(b)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另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3(c)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延迟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延迟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5(a)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准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5(b)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准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图;
图6(a)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
图6(b)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的另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
图6(c)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的另一个多接入点联合接收流程;
图6(d)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
图7为本申请中下行数据联合传输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发送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另一个多接入点联合发送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协商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协商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位本申请中站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硬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站点的硬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为无线局域网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系统框架图,本申请中数据联合传输方法适用于此,图1中示出了两个基本服务集合BBS(基本服务集合1和基本服务集合2),两个BBS内各自的接入点和站点STA之间分别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通信,此外,两个基本服务集合中的接入点1和接入点2之间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和/或有线信道进行数据通信,以便接入点之间进行相互协作例如联合发送、联合接收、联合波束成型和干扰避免等,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或多个BBS中的接入点之间在相互协作时,不同BBS内部的接入点和站点之间是可以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通信的,例如图1中基本服务集合1中的站点可以直接发送或接收基本服务集合2中接入点2的数据,或,基本服务集合1中的接入点1也可以直接发送或接收基本服务集合2中站点的数据,此处图1中未直接示出。
另外,本申请中站点STA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智能终端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或数据。接入点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或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WLAN中是通过无线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受到干扰以及信道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数据被接收方成功接收,WLAN中引入了确认帧的确认机制。802.11标准中的确认帧包括以下几种:一、ACK帧确认,ACK帧确认机制是常用的一种确认机制,ACK帧针对非聚合帧的数据进行确认,非聚合帧如媒体介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帧,也称之为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MDPU),二、块确认(blockacknowledge,BA)帧确认,BA帧确认机制针对于聚合帧的数据进行确认,聚合帧如聚合MPDU帧即A-MPDU帧,三、Multi-TID BA帧确认,Multi-TID BA帧结构为针对多个通信类别的数据同时进行块确认,其中TID全称为Traffic Identifier,即通信标识符,四、多用户块确认帧(Multi-STA Block ACK,M-BA)帧确认,基于Multi-TID BA帧结构,设计了M-BA帧,AP可以发送一个M-BA来向多个STA发送确认或块确认信息。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接收成功率较低的室外场景,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为:
实施例一,接入点联合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
201、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
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其中,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站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得站点根据第一触发帧的触发指示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202、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在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的同时,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其中,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站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得站点根据第二触发帧的触发指示向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进行上行数据联合传输之前,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同时向站点发送触发帧指示站点进行上行数据联合传输,可以增强站点接收触发帧的信息强度,以便站点稳定的接收到触发指示,从而增强传输的鲁棒性。
203、站点发送上行数据帧,上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在站点接收到第一触发帧和第二触发帧之后,站点发送上行数据帧,具体的,站点可以根据触发帧的相应指示向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帧,其中,上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204、第一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
在第一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后,第一接入点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得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信息,从而生成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其中,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站点发送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块。
205、第二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第二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在接收到上行数据帧之后,第二接入点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得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的信息,生成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其中,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实施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站点发送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块。
206、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在第二接入点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之后,第二接入点将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接入点。
具体的,第二接入点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或有线信道将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传输至第一接入点。
其中,第二接入点将其第二数据确认信息通过有线或者其他频段等其他媒介发送给第一接入点,若为有线传输,则可以通过802.3的帧结构承载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帧格式承载,此处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另外,若该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是通过另外一条频段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给第一接入点,如站点采用5.8GHz频段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之间可以利用高频(如60GHz频段)或者6G以下(如2.4GHz或5.2GHz频段),或者利用蜂窝频段,如LTE-A技术,或者相同频段的不同信道,在数据填充的时间段内,利用其它频段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发送。
207、第一接入点根据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站点发送确认帧。
在第一接入点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并接收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之后,第一接入点综合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指示的数据块信息,向站点发送确认帧,该确认帧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其中,上述确认帧可以是上述ACK帧、BA帧、Multi-TID BA帧或M-BA帧,关于上述四种确认帧的详细介绍详见上文框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确认帧之后,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块。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3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中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其中,在第一接入点接收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确认数据信息交互。具体的,在第一接入点采用无线空口某一频段资源接收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第一接入点通过有线信道,或无线空口的其他频段资源与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本实施例中,站点与接入点在传输数据填充部分期间,接入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以便第一接入点获知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这样,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数据SIFS以后便可以立即回复站点确认帧即立即确认。由于数据确认信息的数据量较小,在传输数据填充部分期间就可以完成,从而不影响第一接入点回复站点确认帧。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下三个实际应用场景对本申请中图2对应的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的接入点立即确认机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a)所示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联合接收流程图。具体为:
一、立即确认机制
应用场景一,如图3(a)所示: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联合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上行数据中包括:数据块1-5和数据填充部分,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数据块1、2、4和5,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数据块1、3、4和5,在接收数据填充部分期间,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其数据确认信息,以便指示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了数据块1、3、4和5,第一接入点在接收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确认信息之后,便回复第二接入点ACK信息告知第二接入点已接收到上述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确认信息交互完成之后,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数据SIFS间隙之后向站点发送确认帧,该确认帧用于告知站点第一接入点已成功接收站点发送的全部数据块1-5,最后,第二接入点在将其接收到的数据块1、3、4和5发送至第一接入点。
应用场景二,如图3(b)所示:图3(a)示出了第一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一个联合接收流程,如图3(b)所示为第一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另一个联合接收流程,与上述图3所示的联合接收流程不同的是:第一接入点也会将其自身的数据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二接入点,以使得第二接入点知道第一接入点的数据接收情况,最终,第二接入点综合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数据接收情况,无需将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的所有数据块1、3、4和5全部发送至第一接入点,只需将第一接入点接收失败的数据块3发送至第一接入点即可。
明显可以知道,上述应用场景一与应用场景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数据确认信息交互方式不同:应用场景一为单向交互,应用场景二为双向交互。
应用场景三,如图3(c)所示:应用场景一和应用场景二均为联合接收一个站点的上行数据,应用场景三以两个站点为例对联合接收多个站点的上行数据,与上述两个应用场景不同的是: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进行上行数据接收之前,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触发帧信息,以便告知第二接入点接收多用户(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的上行数据,随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同时向多站点(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发送触发帧,以指示多站点同时发送上行数据,后续相关描述与上述应用场景一和应用场景二的相关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场景三,可以实现多站点多接入点之间数据的联合传输,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3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中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其中,确认请求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此种情况下,所述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还包括:第一接入点向根据确认信息请求向站点发送响应消息,以指示站点第一接入点已接收到其发送的上行数据帧,和/或,第二接入点根据确认信息请求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站点第二接入点已接收到其发送的上行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帧中携带有确认信息请求可以使得第一接入点采用延迟确认机制可以给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留有更充足的时间,使得本申请中的上行数据联合接收的可靠性更高。
为例便于理解,下面以下两个实际应用场景对本申请中图2对应的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的接入点立即确认机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a)所示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进行延迟确认的一个联合接收流程图,具体为:
二、延迟确认机制
应用场景四,如图4(a)所示:上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数据块1-5)和确认信息请求(BAR帧),在第一接入点接收到数据字段和BAR帧时,首先向站点回复ACK帧,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接收到了站点发送的数据字段和BAR帧,与此同时,第二接入点接收到上行数据帧以后,与第一接入节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交互,其具体交互过程可参阅上述应用场景一至应用场景三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在上述数据确认信息交互完成以后,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回复确认帧(ACK/BA/M-BA帧),并且接受站点响应的ACK帧,最终,第二接入点将其接收的全部数据块发送至第一接入点(图4(a)中以示出),或第二接入点将第一接入点没有成功接收到而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发送至第一接入点。
应用场景五,如图4(b)所示:应用场景四为对一个站点的上行数据进行联合接收,应用场景五是以两个站点为例对多个站点的上行数据进行联合接收,其中,应用场景五中关于触发帧信息和触发帧的相关描述可以参阅应用场景三中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其余相关描述可以参阅应用场景四中对相关部分的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延迟确认机制可以给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预留足够的时间。接入点和站点在进行数据确认信息流程即BA流程的协商时,可以同时指示需要进行延迟确认和联合接收,即增加规则,接入点和站点在协商联合接收时,需要同时协商延迟确认。采用延迟确认的方式,数据确认信息以及确认帧的交互信息可以通过与数据传输相同的无线空口进行传输,而无需采用第二媒介。
相对于立即确认机制而言,延迟确认机制可以给接入点之间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留有足够的时长。
可选的,在本申请中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中,除上述立即确认机制和延迟确认机制之外,还可以是准立即确认机制和调度索取确认机制,为了便于理解,以以下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准立即确认机制和调度索取确认机制进行详细说明,具体为:
三、准立即确认机制
应用场景六,如图5(a)所示为第一接入点进行准立即确认的联合接收示意图:站点首先发送数据字段(数据块1-5),在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站点发送的数据字段之后,对其自身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确定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1、2、4和5,进而发送BA/M-BA帧,这里称作BA1/M-BA1,第二接入点接收到数据块1、3、4和5,以后,第二接入点与第一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第一接入点在接收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确认信息之后,向站点发送更新后的BA/M-BA,这里称作BA2/M-BA2,为第一接入点将自己接受数据的情况同第二接入点转发的数据确认信息做并集以后,刷新的确认结果。可选的,站点在收到BA2/M-BA2后,向第一接入点发送ACK帧,表示接收到了BA2/M-BA2帧,最后,第二接入点将其接收到的但第一接入点未接收到的数据块3发送至第一接入点,完成数据转发。
应用场景七,如图5(b)所示,为第一接入点进行准立即确认的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其中,该应用场景七中关于触发帧信息和触发帧的相关描述与上述图3(c)中相关部分的描述类似,对此此处不再赘述,其余部分的相关描述与图5(a)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对此此处也不再赘述。
准立即确认机制的优点在于:第一接入点依然可以进行立即确认,发送BA1或M-BA1,不影响现有立即确认的接收流程,当其收到第二接入点的数据确认信息以后,再对确认信息进行刷新,发送BA2或M-BA2,节省站点进行重传的开销。
四、调度索取确认机制
应用场景八,如图6(a)所示为站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信息的联合接收流程:首先,站点发送上行数据帧(即数据块1-5),其次,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同时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并按照顺序由第一接入点发送确认帧。该顺序可以是:1、站点发送的数据帧中指定AP ID/BSSID list,包含若干AP的标识信息,AP ID/BSSID list中的第一个首先反馈确认帧,2、站点发送的数据帧中包含AP合作组的组ID,组ID中隐含AP的相对顺序。举例来讲,GID1代表第一接入点AP1和第二接入点AP2组成的AP组,且AP1为第一个AP,AP2为第二个AP,GID2代表AP2和AP1组成的AP组,且AP2为第一个AP,3、AP1和AP2提前协商AP协作的组,规定首先反馈确认帧的AP,4、站点发送的数据中只包含需要立即反馈的AP的地址,其他AP后续反馈确认帧;然后,站点发送确认信息请求向第二接入点索取确认帧(ACK/BA/M-BA帧),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反馈的确认帧,同时,在第一接入点进行确认帧发送的同时,第二接入点和第一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和数据块的交互,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确认帧中,对于第一接入点已经确认过的数据,无需重复进行确认,只需要回复自己成功收取而第一接入点没有成功收取的数据块,以减少开销。如图6(a)所示,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数据块1,2,4,5,则利用BA/M-BA帧回复自己成功接收数据块1,2,4,5。而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1,3,4,5,第二接入点通过侦听第一接入点发送的BA/M-BA,得知第一接入点已经成功接收1,4,5,则自己只需要向STA1回复成功接收了数据块3即可。
应用场景九,如图6(b)所示为站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信息的联合接收流程:站点首先发送数据帧,并同时发送MU(Multiple User)-BAR变种的触发帧,触发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同时发送ACK/BA/M-BA帧。其中MU-BAR的触发帧需要携带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标识信息,可以为AP ID,AP MAC地址等。可以利用预留的关联标识(Association ID,AID)或者提前交互的AID作为AP ID,其次,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按照MU-BAR的指示分别发送ACK/BA/M-BA帧,最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和数据交互。
应用场景十,如图6(c)所示为站点进行调度索取确认信息的另一个联合接收流程图,与上述应用场景九不同的是,在站点发送数据帧之后,由站点触发并建立一个传输机会窗,该机会窗用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通过第二媒介或者相同媒介进行数据确认信息和/或数据信息的交互,最后在上述两个交互过程完成以后,站点向发送BAR请求向第一接入点索取确认信息。图中确认信息交互窗时长信息可以包括交互窗口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时长信息等,其中,该确认信息交互时长信息可以携带于站点发送的数据帧中发送至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
应用场景十一,如图6(d)所示的多接入点多站点联合接收流程中,与上述应用场景十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传输机会窗的创建是由接入点发起的,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在向站点发送的触发帧中制定确认信息交互窗口信息。图6(d)中其他相关描述请参阅其他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分别接收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后,通过第一接入点与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最终,第一接入节点确定联合传输的最终上行数据传输情况并向站点发送确认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入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使得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从而缩短传输时间,使得其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可以在SIFS内完成,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确认信息可以成功传输,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不限于两个接入点之间进行联合传输,还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接入点之间进行联合数据传输,其相关描述与上述实施例以及相关应用场景类似,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至站点
701、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
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同步信号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点与第一接入点一同进行联合发送下行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之前,第一接入点还向第二接入点发送数据字段,以使得第二接入点获取根据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字段生成下行数据,并根据同步信号的指示发送上述下行数据。
702、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下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在第一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之后,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其中,该下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703、站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三数据确认信息。
在站点接收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下行数据帧之后,站点对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并确定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而生成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并发送至第一接入点,以便第一接入点获知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来自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信息。
704、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下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在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同步信号之后,第二节点根据同步信号的指示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其中,该下行数据帧中包括数据字段。
705、站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该步骤705与上述步骤703类似,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在发送下行数据时,可以采用同时同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空间/频域/时间资源,若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数据采用不同的空间/频域/时间资源,则站点可以对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分别进行确认。
706、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在第二接入点确定第四数据确认信息之后,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第四数据确认信息,以使得第一接入点获知第二接入点发送至站点,并被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信息。
707、第一接入点根据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和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确定数据字段是否全部完成传输。
在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之后,第一接入节点从中获知站点接收到的来自第二接入点的数据块信息,并结合自身发送被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信息确定站点是否全部接收成功下发的数据字段。
708、若第一接入点确定数据字段未全部完成传输,则第一接入点进行数据重传。
若第一接入点确定数据字段没有被站点全部接收成功,则第一接入点确定站点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块信息并进行重传。具体的,第一接入点重新执行上述步骤701至步骤707直到站点成功接收所有数据块。
对于下行数据联合传输而言,其确认机制可以分为立即确认机制和延迟确认机制。
一、立即确认机制
可选的,上述下行数据帧中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用于帮助站点处理下行数据,获得确认信息(即ACK/BA/M-BA)。
为了便于理解立即确认机制,以实际的应用场景十二对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下行数据的立即确认机制进行详细说明,具体为:
应用场景十二,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一个多接入点联合发送流程图:首先,第一接入点提前将需要联合发送的数据块1-5转发给第二接入点,进一步第一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指示进行联合发送;其次,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采用不同的资源单元联合发送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中包括数据块1-5和数据填充部分,站点正确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数据块2,4,5,正确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点的数据块3,4,5。站点可以直接进行确认信息的并集,正确接收数据块2,3,4,5,并反馈正确接收数据块2,3,4,5,或者反馈没有成功数据块1,又或者,站点分别向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反馈确认信息,向第一接入点反馈自己成功接收来自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数据块2,4,5,正确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点的数据块3,4,5;再次,在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收到ACK/BA/M-BA信息之后,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并且第一接入点对其自身和第二接入点的数据确认信息做并集确定数据块1没有传输成功,则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指示重传数据块1,最终,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重新联合下发数据块1。
针对下行联合发送,设计了接入点之间的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增加ACK/BA/M-BA数据的鲁棒性。
二、延迟确认机制
可选的,上述下行数据帧中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其中,确认信息请求可以是BAR请求,也可以是MU-BAR请求等,本申请对确认信息请求的具体格式不做任何限定,只要达到与BAR请求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
为了便于理解延迟确认机制,以实际的应用场景十三对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下行数据的延迟确认机制进行详细说明,具体为:
应用场景十三,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中接入点进行立即确认的另一个多接入点联合发送流程图,与上述应用场景十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联合下发的下行数据帧中携带有BAR请求,站点需要先反馈ACK帧指示站点接收到下行数据不用立即回复确认信息,便可实现延迟确认,其余相关描述与上述应用场景十二类似,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设计数据确认信息交互的基础上,使用延迟确认给站点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来自对个接入点的下行数据,并对多个接入点数据的数据确认信息进行并集处理。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图2对应的有益效果类似,可参阅图2中有益效果部分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应的进行联合传输之前,需要进行联合传输协商。分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描述,具体为:
一、站点不能预知接入点之间的协作机制
第一种是接入点之间的协作对站点不透明的,即站点不知其是否参与接入点之间的协作。从站点侧看,其始终与其所关联的接入点,如第一接入点进行传输。这种情况,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通过以下图10所示的流程进行协商:
首先,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协商请求,其中,协商请求中包括发送请求方地址(第一接入点的AP ID或者BSSID),接收请求方地址(第二接入点的AP ID或者BSSID),接入点与站点采用的是延迟/立即确认机制,所服务的站点的站点标识信息,协作传输媒介等。其中,协作传输媒介指示协作传输时所采用的媒介,比如同数据传输的无线空口,与当前数据传输不同的无线空口,包括频段和信道指示,有线传输等;
其次,第二接入点在接收到第一接入点的协商请求以后,回复协商应答,包括是否同意请求,拒绝理由等信息。其中拒绝理由可以为:无理由拒绝;系统负载过大,无资源进行联合传输等。
可选的,第一接入点对第二接入点的协商应答进行ACK确认。
二、站点提前预知接入点之间的协作机制
下面针对接入点之间的协作对站点透明的情况,即站点得知自己参与接入点之间的协作传输。在接入点之间进行协商的基础上,第一接入点与站点也可以对相关参数进行协商,其协商流程如图11所示:
首先,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协商请求,其中包括发送请求方地址(第一接入点的AP ID或者BSSID),接收请求方地址(站点的AID或者BSSID),接入点与站点采用的是延迟/立即确认机制,参与协作的AP标识(如第二接入点的AP ID或BSSID),接入点协作时填充长度协商,协作传输媒介等;
其次,站点在接收到第一接入点的协商请求以后,回复协商应答,包括是否同意请求,拒绝理由等信息。其中拒绝理由可以为:无理由拒绝;信道状况满足非协作传输,无需进行协作传输等。
可选的,第一接入点对站点的协商应答进行ACK确认。
上述两个协商机制,对接入点协作传输之前的协商流程进行定义,提前交互本申请中接入点协作进行联合传输之前所需参数,以保证接入点之后的后续联合传输过程得以实施。
其次,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分别从上行和下行两个方面对本申请中的数据联合传输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将对本申请中的第一接入点、第二接入点和站点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本申请中联合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联合传输和下行数据联合传输,因此下面分别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别对第一接入点、第二接入点和站点进行详细说明。
一、上行数据联合传输
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第一接入点包括:
发送单元1202,用于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上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接收单元1201,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并且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处理单元1203,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上述站点发送确认帧,上述确认帧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接入点和上述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
向上述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上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上述站点向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上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上述确认信息请求向上述站点发送响应信息,其中,上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接入点进行响应。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上述接收单元1201具体用于:在接收上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接收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接收单元1201还用于:
接收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上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中第二接入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第二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上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处理单元1203,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
向上述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上述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上述站点向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上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上述确认信息请求向上述站点发送响应消息,上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上述发送单元1202具体用于:在接收上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向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
向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
实施例五,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中站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站点包括:
发送单元1301,用于发送上行数据帧,上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和确认信息请求,或上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上述数据字段和数据填充部分,上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其中,上述第一接入点在接收上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与上述第二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上述第一接入点和/或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确认帧。
上述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中有益效果及其他相关描述请参阅实施例一中相关部分的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接收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以及接收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触发帧,其中,上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上述站点向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上述站点向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二、下行数据联合传输
实施例六,如图12所示,第一接入点包括:
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上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接入点和上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并且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上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上述站点发送的第三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并且接收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处理单元1203,用于根据上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和上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确定上述数据字段是否全部完成传输;并且,若上述处理单元确定上述数据字段未全部完成传输,则进行数据重传。
实施例七,如图13所示,第二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同步信号,上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上述第一接入点和上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并且接收上述站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上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站点接收到的上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上述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上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并且向上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上述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中有益效果及其他相关描述请参阅实施例二中相关部分的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从硬件装置结构方面对本申请中的第一接入点、第二接入点和站点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实施例八,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中第一接入点的一个硬件装置结构示意图,第一接入点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基带电路1030、射频电路1040、天线1050和总线1060;
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基带电路1030、射频电路1040和天线1050通过总线1060相连接;
存储器1020中存储有相应的操作指令;
处理器1010通过执行上述操作指令,控制射频电路1040、基带电路1030和天线1050工作从而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第一接入点1000执行的所有操作。
另外,第二接入点与第一接入点的硬件结构类似,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如系统框架部分所述站点具体可以是手机终端,因此以下以手机终端对站点的硬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九,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中站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手机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其他输入设备130、显示屏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I/O子系统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领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示屏140属于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且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或者更少的用户界面。
下面结合图15对手机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象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他输入设备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130与I/O子系统170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180进行信号交互。
显示屏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以及触控面板142。其中显示面板141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触控面板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2上或在触控面板1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142。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2可覆盖显示面板141,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141上覆盖的触控面板1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1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170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80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170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5中,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1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8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I/O子系统1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传感器控制器172、显示控制器173。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从其他输入设备13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130发送信号,其他输入设备13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值得说明的是,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所述I/O子系统170中的显示控制器173从显示屏14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140发送信号。显示屏140检测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1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140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1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发送信号。
处理器180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范围。

Claims (28)

1.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一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所述确认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向所述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确认信息请求向所述站点发送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6.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所述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确认信息请求向所述站点发送响应消息,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
11.一种上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发送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和确认信息请求,或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所述数据字段和数据填充部分,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所述站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确认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触发帧,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13.一种下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点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第三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是否全部完成传输;
若所述第一接入点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未全部完成传输,则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数据重传。
14.一种下行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15.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为第一接入点,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接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一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并且接收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向所述站点发送确认帧,所述确认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联合接收到的数据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站点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息请求向所述站点发送响应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进行响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20.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为第二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调以获取第二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块;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站点发送第二触发帧,所述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确认信息请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息请求向所述站点发送响应消息,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帧还包括数据填充部分;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确认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数据块。
25.一种站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和确认信息请求,或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所述数据字段和数据填充部分,所述确认信息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和/或第二接入点进行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接收所述数据填充部分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接入点进行数据确认信息的交互;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确认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触发帧,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第二触发帧用于指示所述站点向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27.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为第一接入点,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并且向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站点发送的第三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并且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认信息和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是否全部完成传输;并且,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数据字段未全部完成传输,则进行数据重传。
28.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为第二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联合发送下行数据;并且接收站点发送的第四数据确认信息,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块;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站点发送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数据字段;并且向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第四数据确认信息。
CN201710957320.XA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672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7320.XA CN10967251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7320.XA CN10967251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512A CN109672512A (zh) 2019-04-23
CN109672512B true CN109672512B (zh) 2021-06-08

Family

ID=6613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7320.XA Active CN10967251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2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0201904246SA (en) 2019-05-10 2020-12-30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AP Joint Re-Transmission
CN112188590A (zh) * 2019-07-01 202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接入点辅助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05859A1 (ja) * 2019-07-05 2021-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無線通信方法
CN110572244B (zh) * 2019-09-06 2020-11-0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数据接收响应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788749A (zh) * 2019-11-06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972095B (zh) * 2019-12-05 2020-11-20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大数据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242575B (zh) * 2021-04-07 2022-10-1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站点、接入点的数据单元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640021A (zh) * 2024-01-26 2024-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帧的反馈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4919A1 (en) * 2012-11-08 2014-05-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uniform multiple access points coverag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4584473A (zh) * 2014-03-05 2015-04-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030698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sponse frames in cooperative reception
CN10655919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f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656429A (zh) * 2015-11-03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1199B2 (en) * 2008-04-02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10063359B2 (en) * 2015-08-24 2018-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CK signal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4919A1 (en) * 2012-11-08 2014-05-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uniform multiple access points coverag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4584473A (zh) * 2014-03-05 2015-04-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030698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sponse frames in cooperative reception
CN10655919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f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656429A (zh) * 2015-11-03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valuation of some sensing options for UL LBT;Fujitsu;《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bis》;201510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512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2512B (zh) 一种数据联合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32329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972171B (zh) 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537334A (zh) 天线面板的应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69516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023628B (zh) 终端设备移动性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EP346824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88850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站点
CN10975697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2566249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788754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149388B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6346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53A (zh) 一种切换bwp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780458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699058B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30706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9072216A1 (zh) 一种基于d2d的移动管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15412984A (zh) 一种通信装置、小区切换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4157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063661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30199726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450901B (zh) 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239923A1 (en) Resource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512076B (zh) 一种nr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