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0841A -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0841A
CN109670841A CN201710942949.7A CN201710942949A CN109670841A CN 109670841 A CN109670841 A CN 109670841A CN 201710942949 A CN201710942949 A CN 201710942949A CN 109670841 A CN109670841 A CN 109670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state
information
pictur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29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0841B (zh
Inventor
费树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29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0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0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0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0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5Avoiding frau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公司目前为解决用户流失、用户活跃度不高、平均每用户单位时间内消耗难以提升等问题时,普遍采用的方案通过奖励发放虚拟资源或者实体资源来吸引用户。该奖励通常使用在各种店庆、活动刺激中,可以是物质性的或者是概念性的,比如周边物品、电子产品等实体资源,或虚拟红包、优惠券、会员卡等虚拟财产资源。
随着奖励机制的出现,在互联网中出现了黑色产业从业人员,黑色产业从业人员在互联网中通过大量的机器或者人工方式获取各个商家在推广活动、营销活动等提供的奖励资源(即刷奖品或薅羊毛),以较小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得到金钱或物品,而那些正常用户却无法参与奖励活动,尤其是路过活动商家所在地看见有活动确不能领取优惠券(已被黑色产业从业人员刷取),导致潜在客户的流失,这种行为的出现对互联网业务的正常发展具有较大的危害。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该切换方法包括: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通过对终端进行场景认证(确认终端在发布者发布信息时所在的区域)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时再展示第一信息(如推广信息,其中包括与虚拟资源的领取相关的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可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避免奖励资源被非法刷取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图像识别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图像识别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事件分享界面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者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方法实施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服务器102和终端104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2通过网络与终端104进行连接,上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终端104并不限定于PC、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2来执行,也可以由终端104来执行,还可以是由服务器102和终端104共同执行。其中,终端104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也可以是由安装在其上的客户端来执行。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由终端来单独执行时,直接在终端上来执行与本申请的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即可。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由服务器和终端共同来执行时,在终端执行与本申请的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的过程中,由终端发起对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进行匹配的请求,服务器返回匹配的结果给终端。
下面以在终端上执行与本申请的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上述的第一客户端为目标应用的客户端,目标应用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交应用、即时通讯应用、购物应用等。第一终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播放器、穿戴设备等。第一内容中包括同时发布的第一图片和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媒体信息(如图片、视频、短片、音频)、推广信息、社交信息等。
确认第一区域有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所有区域是预先划分好的,当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落在哪个区域,那么该区域就是第一区域;方式二,第一区域的大小是固定的,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来确认该固定大小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椭圆、矩形等。
上述的第一对象为发布者指定的用于场景识别的对象,包括但不局限于建筑物、雕塑、广告牌、街道、自然物等。
步骤S204,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在第一图片的提示下,用户可以使用第一终端对第二对象(即用户所认为的第一对象,实际上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第一对象)进行拍摄,以便于通过拍摄得到的第二图片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是否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具体而言,即将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对象进行特征比对。
步骤S206,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也即相当于将完整的第一信息叠加到第一图片的场景中进行显示。
可选地,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即通过服务器来确认):第一终端发送鉴别请求至服务器,在鉴别请求中携带第二图片,服务器在接收到鉴别请求后比较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并在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或在相似度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不匹配;鉴别完成之后,第一终端的第一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响应鉴别请求所返回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
可选地,在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时还可以直接在终端本地确认,也即第一终端直接提取第二图像中第二对象的图像特征,将其与预先保存的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进行比对,在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或在相似度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不匹配。
在由服务器和终端计算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包括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分别直接提取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中的图片特征,然后进行特征比对;方式二,分别对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进行对象识别,在分别识别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之后,仅提取第一对象所在区域的特征和第二对象所在区域的特征,然后再进行特征比对。此处的特征包括但不局限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Histogram ofOriented Gradient)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Local Binary Pattern)特征、Haar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图片的图片特征可以预先进行提取并保存待用。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提取第一图片中的图片特征主要是提取图片中的特征点,这些特征点可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形状、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对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等信息。
相应地,提取第二图片中的图片特征也是提取图片中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形状、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对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等信息的特征点,计算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时,首先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形状的特征点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形状的特征点,若比较结果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形状相同,再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的特征点、并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的特征点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的特征点,在确定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与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之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如正负5度、10度等)内、且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与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之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如正负5米、3米等)内的情况下,可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场景认证转换为对特定对象(即第一对象)的认证,由于第一对象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也即只有当第一终端到达第一对象的附近时才能采集其图像,通过采集的图像来进行场景认证,在第一终端通过场景认证之后,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此时可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以便于用户查看第一信息。
在第一信息为媒体信息、推广信息、社交信息时,可通过第一信息指示虚拟资源(如优惠券、折扣券、实体奖品等)的领取链接、领取验证信息、领取渠道等,此时由于只有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才会显示第一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避免了互联网中黑色产业从业人员在互联网中通过大量的机器或者人工方式获取各个商家在推广活动、营销活动等提供的奖励资源。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6,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通过对终端进行场景认证(确认终端在发布者发布信息时所在的区域),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时再展示第一信息(如推广信息,其中包括与虚拟资源的领取相关的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可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避免奖励资源被非法刷取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第一内容(第一图片和第一信息)也可直接为媒体信息、社交信息,其中不携带与虚拟资源相关的信息,而仅仅是分享内容。
在相关的社交应用(也即目标应用)中,在朋友圈中能将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分享,周围所有人都能查看。社交应用基于LBS技术,直接将发布者的分享内容根据指定的地理坐标显示到地图上,其他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查看所有的分享内容(即第一内容),同时也可以获取发布者的个人信息,也即提供了一种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也即基于移动位置服务)技术的分享周围事情的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中示出了分享内容的图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特征:
(1)其他用户不能直接看到分享的全部内容(仅能看到用于进行场景认证的第一图片),需要进行场景认证之后才能看到所有内容,这有利于激起用户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
(2)用户需要在分享地点才可以查看分享内容,这样有利于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发布者在发布分享时的心理体验,具备较强的代入感。
本申请的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推广相关的场景和社交相关的场景。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6详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1)关于如何发布分享内容(包括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客户端而言,可以查看所在区域内所有第二终端发布的分享内容,其同样可以发布分享内容,当用户在第一客户端内选择好待发布的第二内容(包括第二信息和对第三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图片)时点击发布按钮,第一终端接收到发布按钮触发的内容发布指令,在第一客户端中获取待发布的第二内容和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将第二内容和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第二内容推送至位于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区域内的所有安装有目标应用的客户端的终端上进行显示。
发布者发布AR分享内容的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S401,用户选择分享内容。
用户在目标应用中选择分享内容,分享内容可以是拍摄的图片、传送门、视频或者三维模型。
步骤S402,用户填写分享内容的标题、详细描述等信息。
用户在目标应用中填写分享内容的标题、详细描述等信息。
步骤S403,用户选择用于场景识别的图像(即第一图片)。
用户选择一张图片作为场景识别图像,用户可以对场景识别图像的部分区域进行模糊处理。
步骤S404,目标应用计算场景识别图像的特征点信息。
当用户在目标应用上确认使用的场景识别图像后,目标应用将计算场景识别图像上的特征点信息,这些特征点信息将作为后续场景识别的依据。如果用户选择的场景识别图像不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易于AR场景识别,目标应用将提示用户重新进行选择。
步骤S405,目标应用发送分享内容到服务器。
当用户确认上传AR分享内容之后,目标应用将会向服务器发起数据写入请求,请求参数如下:用户身份票据,用于服务器校验用户的合法信息,用户当前位置信息,AR分享内容标题,AR分享内容描述,AR分享内容图片、传送门、视频、三维模型等,AR场景识别图像的特征点信息。
步骤S406,服务器将分享内容写入数据库。
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生成一个分享内容ID,这个ID用于唯一标识这个AR分享内容,之后服务器将上传的AR分享内容写入数据库中。
(2)关于如何查看分享内容
在步骤S202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内容的发布者的相关信息(如帐号、头像、年龄、性别、爱好等)、评论信息也处于隐藏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包括: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内容集合中包括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内容集合包括第一内容,第一终端上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一客户端。
可选地,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时,第一终端发送内容请求至服务器,内容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服务器确定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并确定包括所有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的内容集合;在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服务器响应内容请求所返回的内容集合。
可选地,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之后,在第一客户端上显示内容集合中每个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具体而言,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地图在第一客户端中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包括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第一内容为直接在社交应用中发布的分享内容,此时可直接在第一区域的地图的第一位置展示第一图片,第一位置为安装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终端发布第一图片和第一内容时所在的位置;方式二,第一内容为通过传送门传送到第二位置的内容,在第一区域的地图的第二位置展示第一图片,第二位置为第二终端发布第一图片和第一内容时所指定的位置(即传送门的出口位置)。
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包括以下两种形式:其一是直接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自身;其二是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的缩略图,地图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在第一客户端中显示。
在步骤S204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当在第一区域的地图中展示第一图片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第一图片的缩略图进入第一内容的查看界面,界面中仅能完整显示第一图片,对于其余内容则不能完整显示,此时会提示用户若要查看剩余内容,需要进行场景认证,具体而言,第一终端将采集到的第二图片发送给服务器进行识别,由服务器识别出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是否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即将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对象进行特征比对,判断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是否匹配,也即第二对象是否为第一对象)。
在步骤S206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为相同对象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第一信息在场景认证通过之前的状态为隐藏状态,认证通过后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隐藏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看第一信息。
方式二:第一信息在场景认证通过之前的状态为模糊状态(即在第一客户端显示经过模糊处理后的第一信息,此处的模糊处理包括但不局限于进行平滑化处理、增加模糊元素、显示部分像素等),认证通过后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方式三:第一信息在场景认证通过之前的状态为不完整显示的状态(即在第一客户端显示第一信息中的部分信息的状态),认证通过后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二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可选地,在场景认证通过后,第一内容的发布者的相关信息(如帐号、头像、年龄、性别、爱好等)、评论信息也由隐藏状态切换为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可选地,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在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第二客户端采集到的第一图片和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叠加在状态切换前的第一客户端中用于不完整显示第一信息的区域中进行显示。上述将完整的第一信息叠加到第一图片的场景中进行显示,即相当于实现了一种增强现实AR的应用。
可选地,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可在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的画面中叠加显示第一信息,其中,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的画面为第一终端对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进行采集得到的画面(如实时采集到的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在接收到信息查看指令时,响应于信息查看指令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信息查看指令可以包括两种生成方式,其一是响应用户查看第一信息的事件所生成的指令,其二是在场景认证之后,自动进入对第一信息的浏览状态时生成的指令。
可选地,第一信息用于提示获取虚拟资源,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在第一终端上检测到资源获取事件时,响应于资源获取事件将获取的虚拟资源设置为属于第一帐号的资源,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
在不同的场景下上述的虚拟资源的类型不同,如在推广相关的场景下,上述的虚拟资源可为与促销相关的资源,如优惠券、折扣券、虚拟红包、领取实体奖励的凭证等;如在社交相关的场景下,还可以是社交应用中的虚拟资源,如会员、特权、游戏角色、游戏装备、游戏关卡等。
可选地,为了便于对发布的第一内容进行相互沟通,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第一终端接收用于第一帐号评论第一内容的目标消息,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第一终端或服务器建立目标消息与第一内容的关联关系,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目标应用的客户端在显示第一内容的同时显示目标消息。
上述评论的目标消息包括但不局限于留言消息、点赞、回复内容等,通过采用评论机制,一方面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用户了解第一内容的相关情况,如在推广相关的场景下,便于知道奖品的领取位置、奖品的真实程度等活动的非活动方官方信息(即用户实际体验得到的信息),避免受到活动方信息的干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提供的内容发布平台可以起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交友的目的,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内容查看者通过第一终端发送请求建立第一帐号和第二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请求至内容发布者的第二终端的第二客户端,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第二帐号为登录在第二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待发布者通过第二客户端进行响应之后,可在第一终端的第一客户端上接收第二客户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用于第二帐号指示是否同意建立与第一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
本申请的方法可以以一个功能(如“附件的事”)置于微信等社交应用的页面上,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存在,因此以下论述将使用目标应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目标应用可以是微信,也可以是其他独立的应用或者小程序等。下面结合图5进一步详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步骤S501,进入AR分享地图。
用户在如图6所示的目标应用中点击“附近的事”按钮进入AR分享地图。
步骤S502,目标应用获取当前位置坐标。
目标应用根据移动运营商网络或者GPS模块获取用户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
步骤S503,目标应用根据当前位置向服务器发起数据查询请求。
目标应用向服务器发起数据查询请求,查询一定范围内的AR分享内容,请求包括的参数如下:用户身份票据、用户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S504,服务器根据坐标信息查询数据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后,首先校验用户身份是否合法,之后将根据坐标信息查询数据库,数据库索引策略为距离查询坐标一定范围内的AR分享内容。之后服务器将查询到的AR分享内容信息打包并加密反馈给客户端,这些信息以数组形式呈现,数组里面的每条数据包含如下信息:分享内容ID、AR分享坐标信息、分享缩略图url(通常为AR场景识别图像的缩略图)。
步骤S505,目标应用将获取的AR分享内容在AR地图中根据坐标进行显示。
目标应用在获取到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后,会根据每条AR分享内容的坐标信息将分享内容的缩略图信息展示在AR分享地图上。
步骤S506,如果用户移动地图则用地图中心坐标重复上述过程(重新获取并展示AR分享内容)。
如果用户移动AR分享地图,则目标应用根据屏幕中显示的地图中心坐标重新向服务器发起查询AR分享内容请求,并重复上述过程。
步骤S507,用户点击AR分享地图中的某个分享内容的缩略图。
步骤S508,目标应用根据点击的AR分享内容ID向服务器发起数据查询请求,查询AR分享内容详情,请求参数如下:用户身份票据、分享内容ID。
步骤S509,服务器查询该分享内容的详细信息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后,会根据分享内容ID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加密返回给客户端,查询结果包含如下信息:分享内容ID、分享内容标题、分享内容简介、发布者信息、用户是否已经成功进行AR场景识别、分享内容图片url、分享内容点赞和评论信息、场景识别图像特征点信息。
步骤S510,展示分享内容的详细信息。
目标应用收到服务器返回数据后,根据一定页面布局展示这些分享内容,除了第一张图像作为场景识别图像之外,其他分享的图像都进行模糊处理,其他用户无法直接看到分享内容。同时,根据当前用户是否已经成功进行AR场景识别决定是否显示发布者信息,如果AR场景未成功识别则隐藏发布者信息。
步骤S511,用户点击AR分享内容详情页面上的“开始识别”按钮。
步骤S512,目标应用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并实时计算摄像头捕获图片上的特征点信息。
在点击“开始识别”按钮之后,目标应用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同时实时计算摄像头捕获图片数据上的特征点信息,并用这些特征点信息和场景识别图像上的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是摄像头拍摄图像相对于场景识别图像的角度信息。
步骤S513,当特征点信息满足一定条件是认为AR场景识别成功。
当摄像头拍摄图像相对于场景识别图像之间的角度小于一定阈值时(此处的识别除了识别出对象正确外还需要对对象的拍摄角度进行识别),即可认为AR场景识别成功,此时所有图像上的模糊都将被去除,用户可以查看分享的内容以及发布者信息,并可以对分享内容点赞或者进行评论等。
步骤S514,在AR场景识别成功之后,目标应用会向服务器发起数据写入请求,通知服务器当前用户已经成功识别该AR分享内容,请求参数如下:用户身份票据、分享内容ID、AR场景识别结果。
步骤S515,服务器在获取到客户端请求之后,会根据用户信息将AR分享内容ID写入到该用户已经成功进行AR场景识别的ID数组中。
步骤S516,用户对AR分享内容进行点赞或者评论等操作。
步骤S517,目标应用向服务器发起数据写入请求,将点赞或者评论结果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请求参数如下:用户身份票据、分享内容ID、点赞信息或者评论信息。
步骤S518,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起的数据写入请求后,根据分享内容ID将点赞或者评论信息写入该分享内容对应的数据库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AR识别技术,分享的内容在分享地点用手机扫描对应的场景才可看到,突出分享的内容,淡化对分享内容发布者的关注,更加强调这是一个发现有趣、好玩的事的平台。用一件分享的内容作为陌生人认识的基础,陌生人之间不能直接认识,而是在看到分享的内容的基础上才可看到发布者的个人信息,进而结为好友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关注的更多是分享的内容,只有在认为发布者的分享内容很有趣的基础上,双方才会建立后续的社交行为,而采用AR技术作为打开分享内容的关键因素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分享的内容部分模糊或者隐藏,其他用户不可以直接查看,需要在分享地点用手机扫描对应场景才可查看,这样就可以极大调动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愿意去查看分享的内容。
(2)对于分享的用户生成内容,强调其他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他用户通过在分享内容发生地点去体验,自然也就能体会发布者同样的心理体验。而采用AR技术作为分享内容打开的关键因素之后,用户在分享地点用和发布者同样的视角去观看分享内容,这样就更能获得与发布者同样的心理感受,更具有代入感。
(3)在AR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使用AR技术的社交方式将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下面以本申请的方法应用于社交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方法可以一个功能(如“附近的事”)的形式集成到社交软件(如“微信”),用于发现周围的事情,图6中的功能界面还示出了“扫一扫”、“摇一摇”等功能。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步骤S11至步骤S15所示:
步骤S11,点击“附近的事”一栏将打开AR分享地图。
如图7所示,AR分享地图有以下几点特点:以用户当前位置为中心显示周围其他用户的分享内容;用户分享内容用离当前位置距离作为显示依据,即距离当前位置越远的内容将显示得更小(也即离当前位置越远其缩略图的图标越小);分享内容以分享图片作为显示图标;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分享内容可以点击查看详情,但超过这个范围的用户分享内容将置灰并不可点击查看详情。
步骤S12,如图8,在AR地图中点击某个用户的分享内容图标之后,可以打开该分享的详情介绍。
详情页面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分享内容的标题;分享内容的一些介绍;与当前用户位置的距离;分享内容的点赞以及评论数量;发布者信息在分享内容未成功识别(即场景的认证未通过)之前不可见,只有在识别成功之后才可以看到具体信息;分享的图片部分(第一图片)可见、部分(第一信息)模糊或着隐藏,其中以第一图片作为AR场景识别图像,图片上的部分区域可以被模糊,其他用户可以根据该图片的指引找出对应的分享地点和分享场景(也即目标对象),而其他图像(第一信息)则完全模糊,需要在AR识别成功之后才可以完全显示出来。
步骤S13,点击分享的图片也可以查看大图。
图9显示了打开的第一图片,该图片作为AR场景识别图像,图中部分区域可以被发布者模糊(也场景识别的目标对象无关的部分),而整个图片背景则作为场景识别的关键部分不能被模糊,其他用户在看到这样的场景识别图像后,需要将手机摄像头用类似角度对准同样的场景进行AR识别。
步骤S14,扫描AR场景识别图像。
在发布者指定AR场景识别图像时,系统将自动计算该图像上的特征点,这些目标特征点将是后续场景识别的依据,如图9所示,其他用户在分享地点可以点击“开始识别”按钮,此时将会实时计算摄像头捕获的图像(如图10所示的扫描窗口内的图像)上的特征点,并将计算出来的特征点和发布图像(即第一图片)时的目标特征点进行匹配,当扫描的场景图像和分享的场景识别图片(即第二图片)二者之间的角度小于一定阈值时,即可解锁该分享内容,用户即可查看模糊或者隐藏的图像。
步骤S15,在AR场景识别成功之后,将显示分享内容中的完整的图片,如图11所示,此时发布者信息可以显示出来,用户可以点击发布者头像查看发布者的详细信息、或者跟发布者联系,同时,用户也可以对分享内容点赞或者发起评论。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方式如步骤S21至步骤S24所示:
步骤S21,分享传送门。
用户生成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因此分享的内容不仅仅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有其他更丰富的内容。
传送门用于连接两个异地的时空,发布者可以在两个地点放置传送门,其他用户可以在传送门的一端发送任何信息,而所发信息将会自动传递到传送门的另一端。图12显示了传送门功能,点击传送门按钮将打开传送门AR分享地图,图12中还可以传输图片或者其它内容,也可以取消发布。
图13显示了传送门的AR分享地图,图13中的传送门以用户当前位置为中心进行显示。可通过点击某个传送门图标来打开详细介绍。
步骤S22,如图14,在点击“开始识别”按钮之后也将打开AR场景的扫描窗口,当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上的特征点与传送门指定的场景识别图像(即第一图片)上的特征点小于一定阈值时,即可打开该场景下的传送门。
步骤S23,图15显示了场景识别成功后出现的传送门,传送门中展示的是一张发布者指定的传送门另一端的图像,用户只可以通过传送门中显示的这张图片去感知传送门的另一端。
步骤S24,用户点击传送门之后,如图16所示,可以打开手机上的键盘输入信息(如输入的“看图片”)或者其他可以传递的内容等,输入的信息将会自动传递到传送门的另一端。
上述的用户生成内容除了图片之外,还可以是一些用户制作的视频、模型、动画等。图17显示了发布者分享的一个花瓣粒子动画效果。
由于用户生成内容有多种形式,因此AR分享地图上显示的用户内容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前述方案中的图片、传送门,还可以是自定义内容、线下商业推广活动等。这些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AR识别技术打开这些分享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以线下推广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执行步骤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中不同的地方在于所传输的内容存在区别。
AR分享内容是线下的商业推广活动相关的内容,图18展示了一种商业推广活动的分享内容的示意图,用户在活动地点用手机扫描指定的场景识别图像,则将出现一些商业活动信息以及红包等,用户可以随机点击红包获取现金或者实物奖励等。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AR+LBS的方式分享发布者的分享内容,可以带来以下几点技术效果;
(1)通过“附近的事”这一功能,以一件分享的事情作为不同用户之间认识的基础,让不同用户之间的认识具有话题基础;
(2)可以让用户更加关注于周围分享的内容,而不用去关注发布者;
(3)采用AR技术作为分享内容的关键因素后,用户就不能随意查看其他用户的分享内容,需要在分享地点用手机摄像头以相似角度扫描AR场景识别图像,能够让用户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分享内容,更能了解发布者的心理体验,代入感更强,是一种全新的社交行为模式;
(4)由于分享的内容部分模糊或者隐藏,用户不能直接查看分享的信息,必须移动到分享地点附近,这样就更能调用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更强;
(5)由于用户生成内容多种多样,因此分享的内容将不会仅仅局限于图片,还可以各种用户自定义的游戏、线下商业推广活动等,因此整个平台呈现的内容也将会极为丰富,这也会更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信息状态的切换装置。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信息状态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92、第二获取单元194以及状态切换单元196。
第一获取单元192,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上述的第一客户端为目标应用的客户端,目标应用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交应用、即时通讯应用、购物应用等。第一终端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播放器、穿戴设备等。第一内容中包括同时发布的第一图片和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媒体信息(如图片、视频、短片、音频)、推广信息、社交信息等。
确认第一区域有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所有区域是预先划分好的,当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落在哪个区域,那么该区域就是第一区域;方式二,第一区域的大小是固定的,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来确认该固定大小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椭圆、矩形等。
上述的第一对象为发布者指定的用于场景识别的对象,包括但不局限于建筑物、雕塑、广告牌、街道、自然物等。
第二获取单元194,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在第一图片的提示下,用户可以使用第一终端对第二对象(即用户所认为的第一对象,实际上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第一对象)进行拍摄,以便于通过拍摄得到的第二图片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是否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具体而言,即将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图片中的第一对象进行特征比对。
状态切换单元196,用于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可选地,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即通过服务器来确认):第一终端发送鉴别请求至服务器,在鉴别请求中携带第二图片,服务器在接收到鉴别请求后比较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并在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或在相似度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不匹配;鉴别完成之后,第一终端的第一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响应鉴别请求所返回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
可选地,在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时还可以直接在终端本地确认,也即第一终端直接提取第二图像中第二对象的图像特征,将其与预先保存的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进行比对,在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或在相似度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不匹配。
在由服务器和终端计算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包括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分别直接提取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中的图片特征,然后进行特征比对;方式二,分别对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进行对象识别,在分别识别出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之后,仅提取第一对象所在区域的特征和第二对象所在区域的特征,然后再进行特征比对。此处的特征包括但不局限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Histogram ofOriented Gradient)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Local Binary Pattern)特征、Haar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图片的图片特征可以预先进行提取并保存待用。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提取第一图片中的图片特征主要是提取图片中的特征点,这些特征点可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形状、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对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等信息。
相应地,提取第二图片中的图片特征也是提取图片中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形状、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对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等信息的特征点,计算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时,首先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形状的特征点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形状的特征点,若比较结果确定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形状相同,再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的特征点、并比较用于标识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的特征点与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的特征点,在确定第二对象的拍摄角度与第一对象的拍摄角度之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如正负5度、10度等)内、且第二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与第一对象相距拍摄者的距离之差在第二预设范围(如正负5米、3米等)内的情况下,可确定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单元192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该实施例中的第二获取单元194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该实施例中的状态切换单元196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如图1所示的硬件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场景认证转换为对特定对象(即第一对象)的认证,由于第一对象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也即只有当第一终端到达第一对象的附近时才能采集其图像,通过采集的图像来进行场景认证,在第一终端通过场景认证之后,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此时可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以便于用户查看第一信息。
在第一信息为媒体信息、推广信息、社交信息时,可通过第一信息指示虚拟资源(如优惠券、折扣券、实体奖品等)的领取链接、领取验证信息、领取渠道等,此时由于只有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才会显示第一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避免了互联网中黑色产业从业人员在互联网中通过大量的机器或者人工方式获取各个商家在推广活动、营销活动等提供的奖励资源。
通过上述模块,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通过对终端进行场景认证(确认终端在发布者发布信息时所在的区域)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时再展示第一信息(如推广信息,其中包括与虚拟资源的领取相关的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可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避免奖励资源被非法刷取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第一内容(第一图片和第一信息)也可直接为媒体信息、社交信息,其中不携带与虚拟资源相关的信息,而仅仅是分享内容。
在相关的社交应用(也即目标应用)中,在朋友圈中能将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分享,周围所有人都能查看。社交应用基于LBS技术,直接将发布者的分享内容根据指定的地理坐标显示到地图上,其他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查看所有的分享内容(即第一内容),同时也可以获取发布者的个人信息,也即提供了一种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也即基于移动位置服务)技术的分享周围事情的方式。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其中,内容集合中包括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内容集合包括第一内容,第一终端上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一客户端。
第一获取单元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时,先发送内容请求至服务器,内容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服务器用于确定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并确定包括所有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的内容集合;然后在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服务器响应内容请求所返回的内容集合。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鉴别请求至服务器,其中,鉴别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图片,服务器用于比较第二图片中第二对象的特征与第一图片中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并在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或在相似度不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不匹配;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服务器响应鉴别请求所返回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是否与第一对象匹配。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状态切换单元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包括以下之一: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隐藏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其中,第一状态包括在第一客户端显示经过模糊处理后的第一信息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二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其中,第二状态包括在第一客户端显示第一信息中的部分信息的状态。
可选地,本申请的装置还可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接收到信息查看指令时,响应于信息查看指令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息可用于提示获取虚拟资源,本申请的装置还可包括,资源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在第一终端上检测到资源获取事件时,响应于资源获取事件将获取的虚拟资源设置为属于第一帐号的资源,其中,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
可选地,本申请的装置还可包括,评论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接收用于第一帐号评论第一内容的目标消息,其中,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并建立目标消息与第一内容的关联关系,其中,关联关系用于指示目标应用的客户端在显示第一内容的同时显示目标消息。
可选地,本申请的装置还可包括,好友添加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第一信息之后,发送请求建立第一帐号和第二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请求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一帐号为登录在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第二帐号为登录在第二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并接收第二客户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用于第二帐号指示是否同意建立与第一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
可选地,本申请的装置还可包括,发布单元,用于接收到内容发布指令,其中,内容发布指令用于指示发布包括第二信息和对第三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图片的第二内容;在第一客户端中获取待发布的第二内容和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将第二内容和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服务器用于将第二内容推送至位于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区域内的所有安装有目标应用的客户端的终端。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模块或单元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相对应,模块或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对应的方法步骤的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AR识别技术,分享的内容在分享地点用手机扫描对应的场景才可看到,突出分享的内容,淡化对分享内容发布者的关注,更加强调这是一个发现有趣、好玩的事的平台。用一件分享的内容作为陌生人认识的基础,陌生人之间不能直接认识,而是在看到分享的内容的基础上才可看到发布者的个人信息,进而结为好友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关注的更多是分享的内容,只有在认为发布者的分享内容很有趣的基础上,双方才会建立后续的社交行为,而采用AR技术作为打开分享内容的关键因素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分享的内容部分模糊或者隐藏,其他用户不可以直接查看,需要在分享地点用手机扫描对应场景才可查看,这样就可以极大调动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愿意去查看分享的内容。
(2)对于分享的用户生成内容,强调其他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他用户通过在分享内容发生地点去体验,自然也就能体会发布者同样的心理体验。而采用AR技术作为分享内容打开的关键因素之后,用户在分享地点用和发布者同样的视角去观看分享内容,这样就更能获得与发布者同样的心理感受,更具有代入感。
(3)在AR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使用AR技术的社交方式将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如图1所示的硬件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其中,硬件环境包括网络环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服务器或终端。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0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20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3、以及传输装置205(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装置),如图20所示,该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207。
其中,存储器20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存储器203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3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上述的传输装置205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还可以用于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5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5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其中,具体地,存储器2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
处理器201可以通过传输装置205调用存储器203存储的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其中,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其中,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处理器201还用于执行下述步骤:发送内容请求至服务器,其中,内容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服务器用于确定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并确定包括所有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的内容集合;在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服务器响应内容请求所返回的内容集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通过对终端进行场景认证(确认终端在发布者发布信息时所在的区域)确认第一终端所在的场景为发布者发布时所在的场景时再展示第一信息(如推广信息,其中包括与虚拟资源的领取相关的信息),也即只有现场参与的人才有资格领取虚拟资源,可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奖励资源容易被非法刷取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避免奖励资源被非法刷取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0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20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还可包括比图20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20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执行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31,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其中,第一区域为安装有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第一图片用于指示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S32,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其中,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S33,在第二图片中的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第一客户端上将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41,发送内容请求至服务器,其中,内容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服务器用于确定以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的第一区域、并确定包括所有第二终端在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的内容集合;
S42,在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服务器响应内容请求所返回的内容集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安装有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一图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所述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获取所述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在所述第二图片中的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其中,所述内容集合中包括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所述内容集合包括所述第一内容,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第一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包括:
发送内容请求至服务器,其中,所述内容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述服务器用于确定以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为中心的所述第一区域、并确定包括所有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的所述内容集合;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内容请求所返回的所述内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图片中的所述第二对象是否与所述第一对象匹配:
发送鉴别请求至服务器,其中,所述鉴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图片,所述服务器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图片中所述第二对象的特征与所述第一图片中所述第一对象的特征的相似度、并在所述相似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匹配或在所述相似度不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不匹配;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接收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鉴别请求所返回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图片中的所述第二对象是否与所述第一对象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隐藏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客户端显示经过模糊处理后的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第二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客户端显示所述第一信息中的部分信息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信息查看指令时,响应于所述信息查看指令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提示获取虚拟资源,其中,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上检测到资源获取事件时,响应于所述资源获取事件将获取的虚拟资源设置为属于第一帐号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帐号为登录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于第一帐号评论所述第一内容的目标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帐号为登录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
建立所述目标消息与所述第一内容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客户端在显示所述第一内容的同时显示所述目标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完整显示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请求建立第一帐号和第二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请求至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帐号为登录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的目标应用的帐号,所述第二帐号为登录在第二客户端中的所述目标应用的帐号;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所述第二帐号指示是否同意建立与所述第一帐号之间的好友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内容发布指令,其中,所述内容发布指令用于指示发布包括第二信息和对第三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图片的第二内容;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获取待发布的所述第二内容和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
将所述第二内容和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内容推送至位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区域内的所有安装有目标应用的客户端的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第二客户端采集到的所述第一图片和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叠加在状态切换前的所述第一客户端中用于不完整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区域中进行显示;或,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的画面中叠加显示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显示的画面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进行采集得到的画面。
12.一种信息状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上获取第一区域内发布的第一内容中的第一图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安装有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一图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对象,所述第一内容中的第一信息处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获取所述第一终端采集的第二图片,其中,所述第二图片为对第二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
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图片中的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匹配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将所述第一信息的状态从不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切换到允许被所述第一客户端完整显示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获取内容集合,其中,所述内容集合中包括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发布的内容,所述内容集合包括所述第一内容,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第一客户端。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42949.7A 2017-10-11 2017-10-11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70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2949.7A CN109670841B (zh) 2017-10-11 2017-10-11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2949.7A CN109670841B (zh) 2017-10-11 2017-10-11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0841A true CN109670841A (zh) 2019-04-23
CN109670841B CN109670841B (zh) 2022-11-22

Family

ID=6613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2949.7A Active CN109670841B (zh) 2017-10-11 2017-10-11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08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1968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Yahoo! Inc. Tool for embedding comments for objects in an article
CN105447534A (zh) * 2014-08-07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的信息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5630353A (zh) * 2015-12-24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评论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07024980A (zh) * 2016-10-26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用户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1968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Yahoo! Inc. Tool for embedding comments for objects in an article
CN105447534A (zh) * 2014-08-07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的信息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5630353A (zh) * 2015-12-24 2016-06-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评论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07024980A (zh) * 2016-10-26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用户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淑婷: "基于颜色直方图的车牌识别技术初探", 《中国市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0841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316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augmented reality-based virtual objects
CN104428781B (zh) 激活内容的方法
CN103765410B (zh) 基于干涉的增强现实托管平台
CN108491534B (zh) 虚拟环境中的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8108012B (zh)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0703913B (zh) 对象交互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605218A (zh) 收集和处理与基于网络的内容的交互过程中的计算机用户数据的方法
US9602957B2 (en) Cross device information exchange using gestures and locations
US116048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orporating marketing in user authentication
WO2014073277A1 (ja)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8235054A (zh) 一种直播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61835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sharing content
CN104769589A (zh) 通信终端、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09242940A (zh) 三维动态图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314802A (zh) 基于游戏内位置的游戏进行伴随应用
CN106302666B (zh)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8134945A (zh) Ar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942713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2188223B (zh) 直播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1701807B1 (ko) 사용자 얼굴 합성을 통한 광고 시스템
CN109298776B (zh) 增强现实互动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5872445A (zh)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70841A (zh) 信息状态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JP7245890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5222406A (zh) 基于业务服务账号的资源发放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