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2070A - 诱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诱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62070A CN109662070A CN201710951100.6A CN201710951100A CN109662070A CN 109662070 A CN109662070 A CN 109662070A CN 201710951100 A CN201710951100 A CN 201710951100A CN 109662070 A CN109662070 A CN 1096620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h
- cover body
- killing device
- space
- top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200/00—Kind of animal
- A01M2200/01—Insects
- A01M2200/012—Fly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诱虫装置,包含一盒具单元、一可拆卸地设置于盒具单元的顶盖体、一设置于盒具单元的底盖体及一设置于顶盖体的诱虫单元。盒具单元包括一具有一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的上本体,及一与上本体相连设的下本体。在一使用状态,上本体会形成一与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下本体会形成一与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盒具单元、顶盖体及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一非使用状态,盒具单元、顶盖体及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且第二体积小于第一体积。借由在非使用状态缩减盒具单元的体积,可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更多的诱虫器,以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器而消耗的包装箱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诱捕农作物害虫的诱虫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的害虫,例如甘藷蚁象、花姬卷叶蛾、桃折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水稻二化螟、亚洲玉米螟、黑角舞蛾、小白纹毒蛾等,进行较具功效且不会残留有害物质于菜叶或植物叶片的治虫方式,目前为利用性费洛蒙诱虫器进行大量诱杀法。大量诱杀法是在田间依据昆虫性费洛蒙诱饵的诱引有效距离,设置性费洛蒙诱虫器,使害虫受性费洛蒙刺激后,自远处飞入诱虫器中,以诱杀田间大多数的雄虫,导致田间雌、雄性比严重失调,减少雌虫交配的机会,进而减少害虫产卵量及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以达防治目的。实际于田间应用时需考虑:害虫的迁移性大小、性费洛蒙诱饵的持效性与有效距离,及诱虫器的容量与诱捕效率,以决定田间设置诱虫器的面积、数量与设置方式。通常每2、3公尺就须放置一个诱虫器,才能达到最佳捕虫效果,因此农民在添购诱虫器时,往往也需一次购买好几箱诱虫器才能达到足够的使用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器,以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器而消耗的包装箱量,诚为业界在环保意识抬头下所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运送过程中缩减体积及占用空间的诱虫装置。
本发明的诱虫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盒具单元、顶盖体、底盖体,及诱虫单元。所述盒具单元包括一具有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的上本体,及与所述上本体相连设的下本体。所述顶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本体并覆盖所述上开口。所述底盖体设置于所述下本体。所述诱虫单元设置于所述顶盖体朝向所述上本体内部的一内面。所述盒具单元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上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所述下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且所述第二体积小于所述第一体积。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上本体,且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靠近所述第一端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本体具有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环形褶压壁。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本体为网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本体为可收折的软质袋体。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本体具有四个上围壁,所述下本体具有四个与所述上围壁对应的下围壁,且每一相互对应的上、下围壁一体成型为一围片,所述每一围片、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的周缘皆具有多个可彼此接合的拼接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下本体皆为可收折的软质袋体。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下本体在所述使用状态为圆筒状,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为可摊平的平板状。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下本体为一体成型且可收折的环形翻折壁。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诱虫装置还包含一贯穿所述底盖体中心的延伸件、一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延伸件之连接管,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容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连接管包括一管壁、一形成于所述管壁的内壁面的内螺纹,及两个形成于所述管壁的外壁面的卡制部,且所述延伸件包括两个供所述卡制部对应卡合的卡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容器为一与该连接管套接而透过该连接管卡合固定于该延伸件的捕虫网袋。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诱虫单元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盖体的所述内面的一吊线,及一设置于所述吊线另一端用以夹持一性费洛蒙诱虫片的夹具。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在非使用状态缩减盒具单元的体积,使单一包装箱在运送过程中可装设更多诱虫装置,进而达成减少包装箱需求量之功效。
附图说明
本发明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搭配一杆体设置于一植物栽种区;
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二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6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7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三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三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9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10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四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四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1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13是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五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五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1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16是所述第五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六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六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18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
图19是所述第六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诱虫装置的一第七实施例于一使用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且所述第七实施例中的一容器为一宝特瓶;
图2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容器为一捕虫网袋;及
图22是所述第七实施例的一盒具单元于一非使用状态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诱虫装置1之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盒具单元2、一顶盖体3、一底盖体4、一诱虫单元5、一延伸件6、一连接管7,及一容器8。
所述盒具单元2包括一具有一上开口211及多个诱虫通道212的上本体21,及一与所述上本体21相连设的下本体22。具体而言,所述上、下本体22为一体成形。每一诱虫通道212具有多个朝所述上本体21内部延伸的三角形板片213,用以防止已进入所述盒具单元2的害虫逃出。所述顶盖体3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本体21并覆盖所述上开口211。所述诱虫单元5设置于所述顶盖体3朝向所述上本体21内部的一内面31,并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盖体3的所述内面31的一吊线51,及一设置于所述吊线51另一端用以夹持一性费洛蒙诱虫片53的夹具52。所述底盖体4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本体22。所述延伸件6贯穿所述底盖体4中心并朝一远离所述盒具单元2方向延伸,并包括两个倒L型卡槽61。所述连接管7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延伸件6,并包括一管壁71、一形成于所述管壁71的内壁面的内螺纹72,及两个形成于所述管壁71的外壁面的卡制部73。具体而言,所述卡槽61供所述卡制部73对应地卡合,使所述连接管7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延伸件6。所述容器8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管7,以容纳受性费洛蒙诱虫片53吸引而进入所述盒具单元2的害虫。所述容器8可为一瓶子,例如宝特瓶81或一捕虫网袋82,当所述容器8为宝特瓶81,所述容器8可直接螺设于所述连接管7的内螺纹72,并透过所述连接管7卡合固定于所述延伸件6,而当所述容器8为捕虫网袋82,则将捕虫网袋82的开口与所述连接管7套接,并透过所述连接管7卡合固定于所述延伸件6,两种容器8结构皆有利于用户更换。
参阅图3,所述第一实施例组装完成后,即可搭配一杆体91,设置于一欲保护的植物栽种区92,依据所述植物栽种区92中主要害虫的迁移性、性费洛蒙诱虫片53(见图1、图2)的持效性与有效距离适当设置所述诱虫装置1。当所述诱虫装置1捕捉到的害虫达到一预定数量,可轻微摇晃所述诱虫装置1,使滞留在盒具单元2的害虫掉入所述容器8中,再拆下所述容器8进行更换,方便使用者收集处理捕捉到的害虫。
参阅图1、图2及图4,所述盒具单元2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上、下本体21、22为圆筒状,且所述上本体21会形成一与所述诱虫通道212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214,所述下本体22会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222,且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可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底盖体4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分离所述盒具单元2上的一固定件(例如魔鬼毡或勾扣结构等,图未示),使所述上、下本体21、22摊平成一平板状,成为所述非使用状态(见图4),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上、下本体21、22摊平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
参阅图5、图8及图11,分别为本发明诱虫装置1之一第二实施例、一第三实施例,及一第四实施例,而所述第二、三、四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因此下面段落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详述。
所述第二、三、四实施例的上本体21为一体成型的圆筒状结构,所述下本体22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端部223及一第二端部224,所述第一端部223连接于所述第二、三、四实施例的一上本体21,且所述盒具单元2也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见图7、图10及图13)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224会远离所述第一端部223,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224会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23。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下本体22具有一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223与所述第二端部224之间的环形褶压壁225,所述环形褶压壁225具有多个可上下相互堆叠的板体225a,当所述盒具单元2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板体225a会彼此相互远离并延展所述环形褶压壁225,使所述下本体22形成一第二诱虫空间222,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可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连接管7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将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底盖体4与所述上本体2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推抵,使所述板体225a彼此相互靠近上下堆叠,成为所述非使用状态(见图7),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盒具单元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
参阅图8,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下本体22为一网状结构,当所述第三实施例于所述使用状态,所述网状结构会受到所述延伸件6、所述连接管7及所述容器8的重量牵引,而自然拉伸扩张,使所述下本体22形成一第二诱虫空间222,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可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连接管7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将所述下本体22简易缠绕卷收入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即成为所述非使用状态(见图10),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盒具单元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
参阅图11,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下本体22为一可收折的软质袋体,当所述第四实施例于所述使用状态,所述软质袋体会受到所述延伸件6、所述连接管7及所述容器8的重量牵引,而自然拉伸扩张,使所述下本体22形成一第二诱虫空间222,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可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连接管7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将所述底盖体4朝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方向挤压,将第二诱虫空间222内的空气挤出,使所述底盖体4反折收纳入所述缩小的第二诱虫空间222,成为所述非使用状态(见图13),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盒具单元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且如图5与图6、图8与图9及图11与图12所示,所述第二、三、四实施例的容器8也可为一宝特瓶81或一捕虫网袋82。
参阅图14至图16,为本发明诱虫装置1之一第五实施例,下面段落仅针对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进行详述。
所述第五实施例之上、下本体21、22及所述底盖体4为一体成形的软质袋体,其具有由内表面及外表面共同构成的一充气空间,且所述上本体21设置一进气口(图未示),使用者借由吹气或打气的方式将气体从所述进气口灌入所述上、下本体21、22的所述充气空间,使所述上、下本体21、22膨胀形成一第一诱虫空间214及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222,亦或可直接利用设置于所述底盖体4的延伸件6、连接管7及容器8之重量牵引,将所述软质袋体自然拉伸扩张,形成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及第二诱虫空间222,成为一使用状态,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可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连接管7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将吹入所述上、下本体21、22内的气体排出,或直接将所述底盖体4朝所述上本体21的上开口211方向反折,并压平所述上、下本体21、22,成为一非使用状态(见图16),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盒具单元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如图14、15所示,所述第五实施例的容器8也可为一宝特瓶81或一捕虫网袋82。
参阅图17至图19,为本发明诱虫装置1之一第六实施例,下面段落仅针对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进行详述。
所述第六实施例的上本体21具有四个上围壁215,所述下本体22具有四个与所述上围壁215对应的下围壁226,且每一相互对应的上、下围壁215、226一体成型为一围片227,所述每一围片227、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的周缘皆具有多个可彼此接合的拼接部227a。具体而言,每一拼接部227a具有一宽度较小的颈部227b及一宽度较大的顶部227c。所述第六实施例的组装方式为先将相邻两个围片227之相对侧的拼接部227a的颈部227b相互卡合,使相邻的两个围片227形成一直角,借此围出一具有一上开口211及一下开口221的盒具单元2,且形成一与所述上开口211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214,及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及所述下开口221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222。接着将所述顶盖体3(也是一围片)、所述底盖体4(也是一围片)各自朝所述上开口211、所述下开口221的方向拼装,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底盖体4、所述围片227的拼接部227a的颈部227b相互卡合,共同形成一矩形结构,成为一使用状态,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则仅需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底盖体4、所述围片227相互分离并堆叠整齐,即成为一非使用状态(见图19),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因为所述盒具单元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如图17、18所示,所述第六实施例的容器8也可为一宝特瓶81或一捕虫网袋82。
参阅图20至22,为本发明诱虫装置1之一第七实施例,下面段落仅针对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进行详述。
所述第七实施例的上、下本体21、22为由硅胶组成之一体成型且可收折的环形翻折壁228。具体而言,所述环形翻折壁228具有多个彼此相连的环形翻折体229,其中最底部的环形翻折体229与所述底盖体4连接,且所述环形翻折体229的直径分别由下至上依序渐增。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盒具单元2也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使用者可同时施一朝远离所述底盖体4方向的第一应力于所述上本体21的上开口211及另一相反于所述第一应力方向的第二应力于所述底盖体4,将所述环形翻折壁228完全伸展,使盒具单元2形成一与所述上开口211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214,及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214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222,成为一使用状态(见图20),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当所述诱虫装置1使用前或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储藏、运输或携带,则将所述顶盖体3、所述连接管7自所述盒具单元2拆卸下来,并沿着所述上开口211周缘下压,令所述环形翻折壁228的所述环形翻折体229内、外连续反复弯折,形成一扁型结构,即成为一非使用状态(见图22),此时所述盒具单元2、所述顶盖体3及所述底盖体4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所述第二体积会因为所述上、下本体21、22占用的空间减少而小于所述第一体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包装箱空间内装入最多的诱虫装置1,减少因为包装及运送诱虫装置1而消耗的包装箱量。如图20、21所示,所述第七实施例的容器8也可为一宝特瓶81或一捕虫网袋82。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所述诱虫装置1,借由在非使用状态缩减盒具单元2的体积,使单一包装箱在运送过程中可装设更多诱虫装置1,进而减少包装箱需求量,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包含:
盒具单元,包括
上本体,具有上开口及至少一诱虫通道,及
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相连设;
顶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本体并覆盖所述上开口;
底盖体,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及
诱虫单元,设置于所述顶盖体朝向所述上本体内部的一内面;所述盒具单元可在一使用状态及一非使用状态间变换,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上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至少一诱虫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诱虫空间,所述下本体会形成一与所述第一诱虫空间相连通的第二诱虫空间,且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一体积,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盒具单元、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三者共同占据的空间具有一第二体积,且所述第二体积小于所述第一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上本体,且在所述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远离所述第一端部,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会靠近所述第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具有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环形褶压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为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为可收折的软质袋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具有四个上围壁,所述下本体具有四个与所述上围壁对应的下围壁,且每一相互对应的上、下围壁一体成型为一围片,所述每一围片、所述顶盖体及所述底盖体的周缘皆具有多个可彼此接合的拼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本体皆为可收折的软质袋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本体在所述使用状态为圆筒状,而在所述非使用状态为可摊平的平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本体为一体成型且可收折的环形翻折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还包含一贯穿所述底盖体中心的延伸件、一可拆卸地卡合于所述延伸件之连接管,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一管壁、一形成于所述管壁的内壁面的内螺纹,及两个形成于所述管壁的外壁面的卡制部,且所述延伸件包括两个供所述卡制部对应卡合的卡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一与该连接管套接而透过该连接管卡合固定于该延伸件的捕虫网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单元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盖体的所述内面的吊线,及一设置于所述吊线另一端用以夹持一性费洛蒙诱虫片的夹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51100.6A CN109662070A (zh) | 2017-10-13 | 2017-10-13 | 诱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51100.6A CN109662070A (zh) | 2017-10-13 | 2017-10-13 | 诱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62070A true CN109662070A (zh) | 2019-04-23 |
Family
ID=6613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51100.6A Pending CN109662070A (zh) | 2017-10-13 | 2017-10-13 | 诱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62070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2624A (en) * | 1981-12-18 | 1984-04-17 | J. T. Baker Chemical C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ollapsible trap for flying insects |
WO2005043997A1 (en) * | 2003-11-05 | 2005-05-19 | Ditta Carello Roberto | Cap for a container containing a substance which attracts insects |
CN2785366Y (zh) * | 2005-05-18 | 2006-06-07 | 胡玉莲 | 杀虫灯化学诱虫雾化喷药装置 |
US20080086931A1 (en) * | 2006-10-13 | 2008-04-17 | Pin-Hsing Liao | Flycatcher |
CN201770064U (zh) * | 2010-07-06 | 2011-03-23 | 涂军华 | 多用包装礼盒 |
CN102946722A (zh) * | 2010-01-29 | 2013-02-27 |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 | 蚊虫捕捉器 |
US20140000151A1 (en) * | 2012-06-30 | 2014-01-02 | James B. Cowen | Flat folding insect trapping stick |
US20150251809A1 (en) * | 2014-03-07 | 2015-09-10 | Joseph James John Jasin | Scent Dispensing System with Enclosed Collapsible Scent Stick Holder and Tree Stand Delivery Features |
CN205196786U (zh) * | 2015-11-26 | 2016-05-04 | 王佳 | 一种农业用农田高效灭虫灯 |
CN206078742U (zh) * | 2016-09-27 | 2017-04-12 | 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诱捕器 |
CN107182971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蛾类昆虫诱杀装置 |
-
2017
- 2017-10-13 CN CN201710951100.6A patent/CN1096620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2624A (en) * | 1981-12-18 | 1984-04-17 | J. T. Baker Chemical C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ollapsible trap for flying insects |
WO2005043997A1 (en) * | 2003-11-05 | 2005-05-19 | Ditta Carello Roberto | Cap for a container containing a substance which attracts insects |
CN2785366Y (zh) * | 2005-05-18 | 2006-06-07 | 胡玉莲 | 杀虫灯化学诱虫雾化喷药装置 |
US20080086931A1 (en) * | 2006-10-13 | 2008-04-17 | Pin-Hsing Liao | Flycatcher |
CN102946722A (zh) * | 2010-01-29 | 2013-02-27 |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 | 蚊虫捕捉器 |
CN201770064U (zh) * | 2010-07-06 | 2011-03-23 | 涂军华 | 多用包装礼盒 |
US20140000151A1 (en) * | 2012-06-30 | 2014-01-02 | James B. Cowen | Flat folding insect trapping stick |
US20150251809A1 (en) * | 2014-03-07 | 2015-09-10 | Joseph James John Jasin | Scent Dispensing System with Enclosed Collapsible Scent Stick Holder and Tree Stand Delivery Features |
CN205196786U (zh) * | 2015-11-26 | 2016-05-04 | 王佳 | 一种农业用农田高效灭虫灯 |
CN206078742U (zh) * | 2016-09-27 | 2017-04-12 | 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诱捕器 |
CN107182971A (zh) * | 2017-06-27 | 2017-09-22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蛾类昆虫诱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22454U (zh) | 诱虫装置 | |
KR101256955B1 (ko) | 농산물 포장 운반용 통풍 포대 | |
US20090183419A1 (en) | Insect trap | |
US11197430B2 (en) |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growing plants | |
US20180296298A1 (en) | Cartridge for medical and hospital waste | |
CN109662070A (zh) | 诱虫装置 | |
CN205093445U (zh) | 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 | |
KR101447521B1 (ko) | 농산물용 통풍 포대 | |
CN211932144U (zh) | 一种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 | |
US20210130039A1 (en) | Adjustable container for instant food and package including the same | |
TW201914425A (zh) | 誘蟲裝置 | |
TWM555131U (zh) | 誘蟲裝置 | |
CN104982401A (zh) |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 |
CN203199313U (zh) | 新型多功能塑料蚕种包装收蚁盘 | |
CN207897759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诱捕器 | |
EA037708B1 (ru) | Пакетики для настаивания | |
CN208064301U (zh) | 橘小实蝇诱杀装置 | |
CN204742293U (zh) |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 |
CN206879896U (zh) | 一种吸入式灭蚊灯 | |
JP2017023099A (ja) | 捕獲器 | |
CN206791453U (zh) | 一种蝇类害虫诱捕器 | |
CA2715118C (en) | Garbage cover | |
CN210275610U (zh) | 一种迷虫瓶 | |
CN210671753U (zh) |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 |
KR200479511Y1 (ko) | 깔때기가 부설되는 조리용 거름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