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1040A -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1040A
CN109661040A CN201710951517.2A CN201710951517A CN109661040A CN 109661040 A CN109661040 A CN 109661040A CN 201710951517 A CN201710951517 A CN 201710951517A CN 109661040 A CN109661040 A CN 109661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mobile terminal
lin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reques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1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1040B (zh
Inventor
宋起涛
兰海宇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15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10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1413 priority patent/WO20190718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1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1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1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1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的功能;电子设备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建立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使得移动终端能通过该无线连接控制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无线连接,特别是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电子设备,例如投影机,都可自带WIFI联网功能。电子设备与WIFI的连接是使用电子设备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子设备的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设备自动去连接WIFI路由器,这就需要用户输入WIFI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操作繁琐,而且容易出错;而且如果出现找不到投影机遥控器的情况,就出现无法控制电子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使得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的功能;电子设备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包括具有无线热点功能的WIFI模块,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通过自动广播其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移动终端接收到其广播的连接信息后,可根据该连接信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故可在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且进一步地,由于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已建立无线连接,故使得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连接的链路控制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的功能。
电子设备的WIFI模块一般存在两种工作模式:STA模式(StationMode),即电子设备作为客户端,其WIFI模块此时可以接收空中任何无线数据包;软AP模式(Soft AP模式),电子设备作为一个支持热点且具有无线热点功能的主设备,其WIFI模块作为无线热点可以管理和控制其他客户端进行数据处理,相当于一个无线路由器。
在本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功能,即为工作在软AP模式下,作为一个无线路由器工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同时工作在软AP模式和STA模式下,即电子设备既作为无线路由器也作为客户端。
S102:电子设备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
在同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将包含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一数据包,并将整个第一数据包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出去。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一数据包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等其他连接信息。也可以是先在WIFI覆盖范围内所搜到合适的移动终端以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出去。
S103: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移动终端安装有与电子设备WIFI模块对应的WIFI连接控制应用,通过所述WIFI连接控制应用可以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无线热点形成的无线网络。移动终端通过该无线网络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解析出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连接信息,并依据解析出的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连接信息向电子设备发出包括密码信息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无线连接请求中包括的密码信息是否为无线热点的第一密码,如果是,则响应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如果不是则忽略此第一无线连接请求。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在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连接之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诸如视频、图片、PPT、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电子设备可以播放、储存或者转发这些多媒体文件。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投影机,可以将移动终端发送的多媒体文件通过投影播放出来。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在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连接之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并执行该控制消息。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投影机,移动终端在第一无线连接建立后,相当于是投影机的遥控器,可以控制投影机调整投射出的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等显示参数,也可以控制投影机改变投射出的显示内容。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启动电子设备的无线热点功能,让电子设备充当无线路由器,广播其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移动终端接收到其广播的连接信息后,可根据该连接信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从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这个无线连接的链路向电子设备发送多媒体文件或者控制电子设备,方法简单易行,且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是广播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无需用户手动输入,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的功能。
S202:电子设备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
S203: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步骤S201~步骤203与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3基本类似,且所起到的功能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204: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的第二数据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经过步骤S201~步骤S203,与移动终端建立第一无线连接,在此之前、之后或者同时,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移动终端将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发送给电子设备。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二数据包还可以包括路由器的MAC地址等其他连接信息。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移动终端不需要与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只需要储存有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将这些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发送给电子设备即可。或者移动终端也可以不储存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这些连接信息可以是由用户手动输入,并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给电子设备。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同时工作在STA模式(StationMode)和软AP模式(Soft AP)模式,即电子设备既作为无线路由器也作为客户端。电子设备工作在STA模式时,电子设备作为客户端使用,可以接收由移动终端广播的包括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的第二数据包。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并不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而是广播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还可以是由无线路由器广播出去,由电子设备在STA模式下接收。
S205: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得到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生成第二连接请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解析第二数据包,得到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根据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向路由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S206:电子设备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建立与所述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无线路由器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二连接请求的密码信息是否是第二密码,如果是,则响应第二连接请求。如果不是,则忽略此第二连接请求。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无线路由器对第二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建立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这样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在网络上下载多媒体文件或者向网络上传多媒体文件。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连接信息,向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与无线路由器建立第二连接,可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方法简单易行,通过移动终端发送连接信息,省去了用户输入的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处理器11和无线通信电路12。处理器11耦合无线通信电路12。其中,无线通信电路12包括具有无线热点功能的WIFI模块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与处理器11耦接的投影模组13。
请结合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工作在软AP模式下,作为一个无线路由器工作,WIFI模块121作为无线热点可以管理和控制其他客户端进行数据处理。电子设备10处理器11将包含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一数据包,并将整个第一数据包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出去。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第一数据包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等其他连接信息。也可以是处理器11控制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先在WIFI覆盖范围内所搜到合适的移动终端以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式将第一数据包发送出去。
移动终端20安装有与电子设备10的WIFI模块121对应的WIFI连接控制应用,通过该WIFI连接控制应用可以连接到电子设备10的WIFI模块121形成的无线网络。移动终端通过该无线网络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解析出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连接信息,并依据解析出的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等连接信息向电子设备10发出包括密码信息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电子设备10在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接收到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后,处理器11判断第一无线连接请求中包括的密码信息是否为无线热点的第一密码,如果是,则响应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如果不是,则忽略此第一无线连接请求。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与移动终端20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
在电子设备10与移动终端20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连接之后,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接收由移动终端20发送的诸如视频、图片、PPT、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电子设备10可以播放、储存或者转发这些多媒体文件。例如,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是投影机,处理器11可以将移动终端20发送的多媒体文件通过投影模组13播放出来。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10与移动终端20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连接之后,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接收由移动终端20发送的控制消息,处理器11执行该控制消息。例如电子设备10可以是投影机,移动终端20在第一无线连接建立后,相当于是投影机的遥控器,可以控制投影机调整投射出的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等显示参数,也可以控制投影机改变投射出的显示内容。
请结合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与移动终端20的连接过程与图5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第三实施例基本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移动终端20与无线路由器30根据与无线路由器30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建立无线连接,移动终端20将这些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给。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还可以包括路由器的MAC地址等其他连接信息。电子设备10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接收第二数据包,处理器11解析第二数据包,得到与无线路由器30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根据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向无线路由器30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可以不与无线路由器30建立连接,只需要储存有与无线路由器30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将这些连接信息打包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电子设备10即可。或者移动终端20也可以不储存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这些连接信息可以是由用户手动输入,并通过移动终端20发送给电子设备10。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同时工作在STA模式(StationMode)和软AP模式(Soft AP)模式。电子设备10工作在STA模式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接收由移动终端20的WIFI模块121广播的包括与无线路由器30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等连接信息的第二数据包。也就是说移动终端20并不通过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而是广播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还可以是由无线路由器30广播出去,由电子设备10在STA模式下接收。
无线路由器30在接收到电子设备10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二连接请求的密码信息是否是第二密码,如果是,则响应第二连接请求。如果不是,则忽略此第二连接请求。电子设备10在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接收到无线路由器30对第二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处理器11控制无线通信电路12的WIFI模块121建立与无线路由器30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这样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30访问网络,在网络上下载多媒体文件或者向网络上传多媒体文件。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启动电子设备的WIFI模块的无线热点功能,让电子设备充当无线路由器,播其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以使移动终端接收到其广播的连接信息后,可根据该连接信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从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这个无线连接的链路向电子设备发送多媒体文件或者控制电子设备,方法简单易行,通过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与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所需的连接信息,向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与无线路由器建立第二连接,可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访问网络,方法简单易行,且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是广播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无需用户手动输入,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4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或指令41,程序41或指令用于执行如图1或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中的存储芯片、硬盘或者是移动硬盘或者优盘、光盘等其他可读写存储的工具,还可以是服务器等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实施例中存储的程序可以用来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方法简单,可靠性高。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让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使得移动终端能通过该无线连接控制电子设备,建立该连接所需的连接信息由电子设备广播,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信息与电子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移动终端将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这个连接信息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网络,无需用户手动输入。方法简单快捷,可靠性好,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投影装置、手机、平板显示、电视。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显示。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电子设备可以和移动终端自由组合,比如:移动终端为手机,电子设备为投影装置,该方式相比传统的通过遥控器控制,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更多应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启动无线热点的功能;
电子设备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
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所述移动终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包括密码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无线连接请求中包含密码信息是否为所述无线热点的第一密码;
若是,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无线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的第二数据包;
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得到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生成第二连接请求;
电子设备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建立与所述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器组建的无线局域网的第二服务集标识和第二密码;
所述根据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生成第二连接请求,包括:
生成包含所述第二密码的第二连接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并执行所述控制消息;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多媒体数据。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包括具有无线热点功能的WIFI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
启动所述WIFI模块的无线热点的功能;
广播包含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的第一数据包;
响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连接信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并执行所述控制消息;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链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多媒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还可以: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的第二数据包;
在所述处理器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得到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信息生成第二连接请求之后;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器对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的响应消息后,建立与所述无线路由器之间的第二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热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无线热点的第一服务集标识和第一密码;所述移动终端发出的第一无线连接请求包括密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投影模组。
10.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0951517.2A 2017-10-12 2017-10-12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ctive CN109661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1517.2A CN109661040B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CT/CN2018/071413 WO2019071866A1 (zh) 2017-10-12 2018-01-04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1517.2A CN109661040B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1040A true CN109661040A (zh) 2019-04-19
CN109661040B CN109661040B (zh) 2021-08-17

Family

ID=6610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1517.2A Active CN109661040B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1040B (zh)
WO (1) WO201907186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8181A (zh) * 2013-12-24 2014-03-19 广州爱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音响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4159321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9646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an application by using a communication address
CN10555475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54446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投影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321A (zh) * 2013-05-14 2014-11-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9646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an application by using a communication address
CN103648181A (zh) * 2013-12-24 2014-03-19 广州爱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音响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555475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54446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投影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1866A1 (zh) 2019-04-18
CN109661040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8220B (zh) 无线投屏方法及无线投屏系统
RU2533291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й услуг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CN110636483A (zh)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US20080020799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card,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a
CN103957218A (zh) 共享媒体播放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17110A (zh) 一种多屏互动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4539324B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US20200169774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4635501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539596A (zh) 流媒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42381A (zh) 一种Wifi Display的优化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967608A (zh) 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固定终端
CN105812185B (zh) 一种播放设备的通信连接方法
US20190261436A1 (en) Device networ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1147344A1 (zh) 广告插播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46129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5828253A (zh) 音频播放系统中的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34397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service us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966104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无线连接方法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4768056A (zh) 电子装置及其串流媒体的播放方法
CN110958068B (zh) 一种视频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66201A1 (zh) 多频段无线通信通信方法、协调设备以及网络
CN105722037B (zh) 一种wlan设备与wfd设备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31328B (zh) 一种多平台网络同步直播控制方法与直播系统
EP2247035B1 (en) System for interfac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a content source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