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9772A -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9772A
CN109659772A CN201910030606.2A CN201910030606A CN109659772A CN 109659772 A CN109659772 A CN 109659772A CN 201910030606 A CN201910030606 A CN 201910030606A CN 109659772 A CN109659772 A CN 109659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gnals
ground connection
multi channel
shel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06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9772B (zh
Inventor
张顺华
赵善记
马云青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06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9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9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9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9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由自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向上突伸形成的舌板部以及位于所述舌板部四周的环侧部围绕而成;多个导电端子,其呈排列配置地固持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包括前端的端子接触部、和与端子接触部相连的端子固定部以及后端的端子接合部,所述端子接触部暴露地设于所述舌板部上;上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上侧,其前端具备环设于所述环侧部外的环壁,并在所述环壁上设有突伸地暴露于所述环形槽内的抵接部;以及下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上外壳固定于一起。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通过单个连接器实现多通道信号能够可靠地传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常使用多个单通道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来传输多路的高速信号,然而,信道是无线通信的基础,对信道的理解越深,所做的编码、调制的效率就越高,会越逼近香农定理的理论线,而多通道的通信制式使信道变得十分复杂。8通道以上的MIMO技术对提高频谱利用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将是5G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目前对于连接器而言,高频特性优越的多通道连接器可以采用单个连接器产品即可实现多路高速信号的传输,配合未来5G多通道传输,能够在微小的空间下对空间充分利用,从而解决现有单通道连接器必须使用多条连接器导致占用面积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性能改善的多通道信号连接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模块化进行客制化PIN定义的多通道信号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其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由自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向上突伸形成的舌板部以及位于所述舌板部四周的环侧部围绕而成;
多个导电端子,其呈排列配置地固持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包括前端的端子接触部、和与端子接触部相连的端子固定部以及后端的端子接合部,所述端子接触部暴露地设于所述舌板部上;
上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上侧,其前端具备环设于所述环侧部外的环壁,并在所述环壁上设有突伸地暴露于所述环形槽内的抵接部;
以及下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上外壳固定于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焊线接纳槽和限位槽,多个线缆安置于所述焊线接纳槽内,其芯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接合部焊接在一起,其屏蔽层由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条状金属件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壳为一侧开口的口部朝下的盒状结构,包括前端具有开孔的第一平板部和由该第一平板部的侧缘向同一侧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两邻接的三个平板状第一侧板部,所述环壁由围绕所述开孔的侧缘朝向所述第一侧板部所在侧方向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为由所述环壁的四个外壁面突出的凸肋。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壳的环壁由冲压抽引方式形成的环绕一体式结构,呈封闭式环形而沿着所述环侧部围绕所述舌板部外一周。
进一步地,所述环壁与所述第一平板部的连接处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导引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壳的盒状结构以从上到下方向贴合地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并由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绝缘壳体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多对卡扣结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壳为一侧开口的口部朝上的盒状结构,包括第二平板部、由该第二平板部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缘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端板部和由该第二平板部的另两相对侧缘向与所述端板部同一侧卷曲后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平板状第二侧板部,由所述端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部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多对卡扣结构将所述第上外壳和下外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板部的开口侧的两侧端向上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端舌部,该两个端舌部分别通过与所述绝缘壳体上相应位置设置的一对卡扣结构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壳和所述绝缘壳体之间还设置有接地转换模块,所述接地转换模块的后端设有多个按一定间距排列的接地抵触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由传输信号的处于第一位置上的信号导电端子和用作地电位的处于第二位置上的接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接地抵触部抵触于所述接地导电端子的端子接合部上形成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上的接地抵触部与所述导电端子在数量上相同,且以相同的间距排列布置,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指定的导电端子排列中的任意位置,所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接地抵触部被切除。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间绝缘片,所述绝缘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中间绝缘片容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将暴露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导电端子的部分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电性地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接触部由所述中间绝缘片支承以防止所述端子接触部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下陷,所述接地转换模块在所述中间绝缘片的两侧与所述上外壳通过卡扣固定,从而可靠地保持所述中间绝缘片。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为一金属片,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的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勾扣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下弯折后再向后方平直地延伸的呈长条状的接地抵触部,所述勾扣部卡扣地固定于所述上外壳的相对应的第一侧板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勾扣部为两对,分别卡扣地固定于所述上外壳的相对应的第一侧板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与所述中间绝缘片通过镶嵌成型形成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状的主体部在位于所述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置有开口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一个连接器解决多个通道信号传输问题,主要的效果是:一方面,通过外屏蔽壳体(上壳体)设置一体式冲压抽引成型结构,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插接合面上形成环绕式导引结构,在避免插合损伤的同时,达到更优的信号屏蔽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不同应用场合可能会采用多种不同的信号端子S/G(信号对地布置对各PIN的信号或地的定义)分配方式,本发明设置了对地转换模块,其在提供结构支撑的同时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场合的客制化PIN定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及其连接的多个电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及其连接的多个电缆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缩小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部分结构及其多个电缆的组合件之间呈分立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沿中间平面切开的剖切示意图。
图6a、图6b是分别以单体示出放大图1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所具备的绝缘壳体的立体图。
图7a、图7b是分别以单体示出放大图1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所具备的上外壳的立体图。
图8a、图8b是分别以单体示出放大图1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所具备的下外壳的立体图。
图9是以单体示出放大图1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所具备的导电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以单体示出图1的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所具备的接地转换模块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接地转换模块与中间绝缘片镶嵌成型一体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下端面的一组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图1的去除下外壳的连接器的上端面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与图1的连接器进行嵌合对插的对方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组合对位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多通道信号连接器00 线缆10 芯线101
屏蔽层102 绝缘壳体01 上端面01a
环形槽013 舌板部011 环侧部012
下端面01b 容纳槽014 焊线接纳槽015
限位槽016 条状金属件07 导电端子02
信号导电端子02a 接地导电端子02b 切槽011a
端子接触部021 端子固定部022 端子接合部023
上外壳03 开孔03a 环壁03b
抵接部031a 第一平板部031 第一侧板部032
环形导引面03c 第一侧板部卡孔032a 绝缘壳体卡凸01h
下外壳04 第二平板部041 端板部043
第二侧板部042 端板部卡孔043a 第二侧板部卡孔042a
第一侧板部卡凸032b 端舌部044 端舌部卡孔044a
绝缘壳体卡突01c 接地转换模块05 主体部051
开口部051a 勾扣部052 接地抵触部053
勾扣部卡凸052a 第一侧板部的第二卡孔032c 插槽孔01k
焊条部04a 条状孔04b 突榫03d
中间绝缘片06 对方连接器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获得的目标,示出了部分实施例的结构,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分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在这些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内容。
在本文中,所指的左右方向为电连接器宽边延伸方向,所指的上下方向即电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以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插合面为上端面;前后方向即连接器连接的线缆轴向延伸方向,以线缆所在侧为后端。
另外,在本文中,为表述方便,可能会在某些地方将连接器与线缆进行分开表述,但,本文全文所述的多通道信号连接器(简称连接器)并不局限于连接器本身,既可以是单指连接器,也可以指连接器与线缆的连接组合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的相应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并结合图14、图15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00,后端连接线缆10,可以沿着Y的方向(如图15)与安装于印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的对方连接器001进行嵌合对接形成电性连接,用于实现线缆到设备模块内部电路板之间的高速或高频信号的传输。
再次参照图1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00,包括绝缘壳体01、多个导电端子02、上外壳03、下外壳04、接地转换模块05以及中间绝缘片06,所述多个导电端子02按预定的排列间距配置地固持于所述绝缘壳体01上,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和所述中间绝缘片06安置于所述绝缘壳体01,所述上外壳03和下外壳04分别从上下方向包覆住所述绝缘壳体01并固定在一起。
如图6(a)、图6(b)所示,并结合图4、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绝缘壳体01大致成方块状,其宽度比长度较大,由热塑性树脂构成,通常是低介电常数的高频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LCP),以满足传输高频信号的要求。所述绝缘壳体01包括舌板部011和环侧部012,其上端面01a上的靠向前部的位置上设置有环形槽013,所述舌板部011是由所述环形槽013的槽底的中间位置向上突伸形成的长条状方块,其配合面的边缘设置有起导向作用的圆角,所述环侧部012以相等的间距围绕在所述舌板部011四周形成所述环形槽013。所述绝缘壳体01的下端面01b设有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容纳槽014、焊线接纳槽015和限位槽016,所述容纳槽014位于所述绝缘壳体下端面01b的前端,用以容设所述中间绝缘片06;所述焊线接纳槽015从所述绝缘壳体下端面01b的后端面向前一直延伸并直通到所述容纳槽014,用以提供多个线缆10安置到连接器内的组合空间,所述容纳槽014的宽度大于所述焊线接纳槽015的宽度,以便为所述中间绝缘片06提供止位台阶;所述限位槽016设置在所述焊线接纳槽015的中间一段靠近后端的位置,所述限位槽016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焊线接纳槽015的宽度大,以便在相接处提供限制所述条状金属件07的止位台阶,所述线缆通过其屏蔽层102收集并电连接到条状金属件07(可以是焊接或卡位组装等方式)后形成一个整体,由条状金属件07限位于所述限位槽016内定位,然后将每个线缆的芯线101分别焊接到对应的端子接合部023上(线缆组件安装前的状态如图4,线缆组件安装到连接器后的状态如图12)。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9、图6(a)所示,所述导电端子02是由金属材料(通常是铜合金)经冲压工艺制成的长条状的导电性端子02,所述绝缘壳体01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用以安装导电端子02的按等间距排列配置的多个切槽011a(如图6(a)所示),所述导电性端子02以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排列配置地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01上的切槽011a上,所述导电性端子02包括前端的端子接触部021、和与端子接触部021相连的端子固定部022以及后端的端子接合部023,所述端子接触部021穿过所述切槽011a的前端的贯穿槽并暴露地设于所述舌板部011上,所述端子固定部022通过其两侧边缘设有的卡刺以过干涉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贯穿槽的侧壁上,所述的端子接合部023由所述绝缘壳体01的焊线接纳槽015上的台阶部015a支承,以便在芯线101焊接到端子接合部023时不会端子接合部023不会因受力而发生变形或偏位,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其次,所述端子接合部023与所述端子固定部022的连接处通过弯折的方式形成有过渡台阶,并相应地被所述容纳槽014与所述焊线接纳槽015相接处的台阶相适应地支承,这样,在导电端子02与绝缘壳体01之间实现更好的限位作用,并可以达到结构防呆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需要,所述的多个导电端子02通常被定义为信号传输和连接到地电位的两种类型,即所述多个导电端子02可分为多个信号导电端子02a和多个接地导电端子02b,将信号导电端子02a在排列配置中的顺序定义为第一位置,将接地导电端了02b在排列配置中的顺序定义为第二位置,通常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是两两相邻的,以达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如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导电端子02为11个,S/G(信号对地比)配置为1:1,最外侧为第二位置,与之相邻的是第一位置,所述信号导电端子02a的数量为5个,所述接地导电端子02b的数量为6个,只有信号导电端子02a才需要焊接到芯线101上(参考图12所示)。
如图7(a)、7(b),并结合图1、图3和图13所示,所述上外壳03用作连接到地电位的外屏蔽作用,其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01的上侧,是由金属材料(通常是不锈钢或铜合金)经冲压工艺制成的一侧开口且口部朝下的盒状结构,其后端的开口侧对应线缆的安装侧。该上外壳03包括第一平板部031和由该第一平板部031的侧缘向同一侧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两邻接的三个平板状第一侧板部032。所述第一平板部031的前端设有开孔03a,该开孔03a的四个侧缘朝向所述第一侧板部032所在侧方向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一环壁03b,在本实施例中,该环壁03b是从开孔03a的周围由冲压抽引方式形成的环绕一体式结构,由所述环壁03b的四个外壁面突出四个凸肋形成四个抵接部031a,所述环壁03b与所述第一平板部031的连接处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导引面03c,以便在连接器00与对方连接器001嵌合对插操作时(参考图15),用以导引对方连接器001防止产品损坏。
所述上外壳03的盒状结构以从上到下方向贴合地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01的上端面01a上,并由所述第一侧板部032的第一侧板部卡孔032a和所述绝缘壳体01的侧壁上相应位置设置的两个绝缘壳体卡凸01h相互卡扣固定(参照图13所示),此时,所述环壁03b环设于所述环侧部012外,并呈封闭式环形而沿着所述环侧部012围绕所述舌板部011外一周,所述抵接部031a突伸地暴露于所述环形槽013内,用以抵触到对方连接器的外壳实现电连接。所述环壁03b采用冲压抽引方式形成环绕一体式结构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提高了环壁03b的结构强度,防止插合损伤,另一方面在导电端子02的此处周围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地屏蔽,达到优越的防止EMI效果。
如图8(a)、8(b),并结合图1、图3和图12所示,所述下外壳04用作连接到地电位的外屏蔽作用,其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01的下侧,是由金属材料(通常是不锈钢或铜合金)经冲压工艺制成的一侧开口且口部朝上的盒状结构,其后端的开口侧对应线缆的安装侧。所述下外壳04包括第二平板部041、由该第二平板部041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缘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端板部043和由该第二平板部041的另两相对侧缘向与所述端板部043同一侧卷曲后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平板状第二侧板部042,所述下外壳04与上外壳03之间采用卡扣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地,由所述端板部卡孔043a、第二侧板部卡孔042a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部032上相应位置设置的第一侧板部卡凸032b相互卡扣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壳04的后端还包括端舌部044,由所述第二平板部041的开口侧的两侧端向上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且两个相对地布置于开口侧的两侧,该两个端舌部044用以使下外壳04与绝缘壳体01在后端处形成可靠地固定,具体地,所述端舌部044分别通过其上设置的端舌部卡孔044a与所述绝缘壳体01上相应位置设置的一对绝缘壳体卡突01c相互卡扣在一起固定(参照图2所示)。
如图10、图11,并结合图12所示,接地转换模块05为一金属片,安装于所述下外壳04和所述绝缘壳体01之间,用作连接到地电位,是由金属材料(通常是不锈钢或铜合金)经冲压工艺制成,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051和从主体部051的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勾扣部052以及由所述主体部051的后端面向下弯折后再向后方平直地延伸的呈长条状的接地抵触部053,该接地抵触部053为多个,按一定间距排列地连接在所述主体部051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勾扣部052为两对,分别插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的邻近所述第一侧板部内壁的插槽孔01k内,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勾扣部卡凸052a与所述第一侧板部的第二卡孔032c的相互卡合固定于所述上外壳03的相对应的第二侧板部042的内侧,从而在接地转换模块05与上外壳03之间实现可靠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1,并结合图3、图10、图12所示,中间绝缘片06为一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性平板,由热塑性树脂构成,通常是低介电常数的高频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LCP),以满足传输高频信号的要求。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通过镶嵌成型(insert-molding)方式形成于所述中间绝缘片06上部与之形成为一体件(以下简称为中间绝缘片组件),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的上表面与所述中间绝缘片06的上表面平齐,以降低结构的高度,实现小型化。
如图10所示,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的主体部051在位于所述端子接触部021的下方设置有开口部051a,在所述中间绝缘片06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镶嵌成型的过程中,所述中间绝缘片06填充充满所述开孔03a,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结合面,使所述中间绝缘片06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的结合更可靠。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图11为显示了中间绝缘片组件的形状;图4显示了上外壳03和绝缘壳体01的结合状态,此时,中间绝缘片组件还未组装;图12显示了中间绝缘片组件组装后的状态。所述中间绝缘片06容设于所述容纳槽014内,将暴露于所述容纳槽014内的所述导电端子02的部分(参照图4所示)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拉开一定距离(此距离为中间绝缘片06的厚度减去主体部051的厚度),使它们之间实现电性地隔离。
进一步地,如图5,并结合图12所示,如前述内容可知,所述端子接触部021的背面和所述端子固定部02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槽014(参照图4所示),在所述中间绝缘片06安装于所述容纳槽014后,覆盖住所述外露的端子接触部021的背面和所述端子固定部022的一部分,即由所述中间绝缘片06主要地在所述端子接触部021的背面提供足够的支承,以防止所述端子接触部021在受到对方连接器从上方施加的对插力时发生变形或下陷而发生功能异常或失效。所述中间绝缘片组件的勾扣部052布置于中间绝缘片06的两侧,并在两端卡扣固定到所述上外壳03上,从而可靠地保持所述中间绝缘片06,即使在受到较大外力时,所述中间绝缘片06仍然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承力。
此外,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具有阻抗调节作用,具体地,所述主体部051的开口部051a之所以设置在所述端子接触部021的下方,是因为接地转换模块05作为一个接地电位的导体设置在下外壳和所述绝缘壳体01的导电端子之间,会降低下外壳和导电端子之间形成的电容,使连接器的阻抗下降,导致阻抗不连续而恶化高频性能,因此,通过开口部051a的设置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对阻抗的影响,不影响阻抗连续性。另一方面,所述开口部051a的位置和大小是可变化的,可以根据阻抗匹配的需要进行调整。当此处阻抗偏大时,可以将开口部051a的长度和宽度设置得更小一些或者将其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从而使阻抗拉低,直到阻抗匹配;当此处阻抗偏小时,可以将开口部051a的长度和宽度设置得更大一些,从而提高阻抗,直到阻抗匹配。经过多次实验和经验总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部051a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设置得等于所述导电端子排列配置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导电端子的宽度之和,所述开口部051a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导电端子U形弯臂02a(如图9)的U形臂距,可以达到最佳的阻抗匹配。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所述接地抵触部053用以抵触于所述接地导电端子02b的端子接合部023上形成电气连接,即只在接地导电端子的第二位置上才需要布置接地抵触部053,这使得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使用设置有相应位置和数量的接触抵触部的不同接地转换模块,增加了产品种类数量成本及其管理的困扰。
但在本发明中,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可做成通用的标准件,可以根据客户定制要求,满足对导电端子任意不同的PIN定义(信号或地)的要求,具体地说,所述接地转换模块05可以设计成其接地抵触部053的数量与所述导电端子02相同,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指定的导电端子02排列中的任意位置,即可以任意指定导电端子02的功能定义。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抵触部053为11个(图中未示出),作为标准件,当客户的PIN定义确定后,再根据需要将所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接地抵触部053切除,形成对应于客户PIN定义的接地转换模块05,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如图12所示的那样配置,在第一位置上的所有5个信号导电端子通过其端子接合部203分别与相应的线缆的芯线101焊接连接,在第二位置上的所有6个接地导电端子通过其端子接合部023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接地抵触部053抵触,形成电性连接,从而在信号端子周围形成良好的对地回流路径,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和EMI效果。
下面结合图,简述所述连接器00的组装过程:
在组装装配之前,将预定数量的线缆10剥皮露出芯线101和屏蔽层102,并全部以预定间隔排列固定到所述条件金属件07上,形成线缆一体件。
如图4所示,首先,将绝缘壳体01安装并卡固于所述上外壳内;然后,将导电端子02组装到所述绝缘壳体01上并固定,此时,所有的所述端子接触部按预定位置排列地配置于绝缘壳体上端面的所述舌板部011上,所有的所述端子接合部203支承于绝缘壳体下端面的焊线接纳槽015上的台阶部015a上;再后,将中间绝缘片组件以图12所示的状态进行组装,使勾扣部052牢固地卡固于上外壳03的相对应的第二侧板部042上,此时,所述接地抵触部053抵触在所述接地导电端子02b的端子接合部023上形成电气连接;然后,将线缆一体件以图12所示的状态进行组装,使条件金属件07安装到绝缘壳体下端面的所述限位槽016内,并将芯线101分别焊接到相应位置的所述信号导电端子02a的端子接合部23上;最后,通过将下壳体04通过端舌部044的卡固组装到绝缘壳体的下端面上,并卡固固定到所述上壳体03,最终获得如图2或图1所示的连接器00。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制造方法简单方便,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通过单个连接器实现多通道信号能够可靠地传输的目的,能满足多种应用场合的客制化PIN定义以及屏蔽效果,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壳体,其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由自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向上突伸形成的舌板部以及位于所述舌板部四周的环侧部围绕而成;
多个导电端子,其呈排列配置地固持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包括前端的端子接触部、和与端子接触部相连的端子固定部以及后端的端子接合部,所述端子接触部暴露地设于所述舌板部上;
上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上侧,其前端具备环设于所述环侧部外的环壁,并在所述环壁上设有突伸地暴露于所述环形槽内的抵接部;
以及下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上外壳固定于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焊线接纳槽和限位槽,多个线缆安置于所述焊线接纳槽内,其芯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端子接合部焊接在一起,其屏蔽层由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条状金属件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为一侧开口的口部朝下的盒状结构,包括前端具有开孔的第一平板部和由该第一平板部的侧缘向同一侧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两邻接的三个平板状第一侧板部,所述环壁由围绕所述开孔的侧缘朝向所述第一侧板部所在侧方向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由所述环壁的四个外壁面突出的凸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的环壁由冲压抽引方式形成的环绕一体式结构,呈封闭式环形而沿着所述环侧部围绕所述舌板部外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壁与所述第一平板部的连接处形成有连续的环形导引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的盒状结构以从上到下方向贴合地包覆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并由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绝缘壳体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多对卡扣结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为一侧开口的口部朝上的盒状结构,包括第二平板部、由该第二平板部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缘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端板部和由该第二平板部的另两相对侧缘向与所述端板部同一侧卷曲后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的平板状第二侧板部,由所述端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分别和所述第一侧板部上相应位置设置的多对卡扣结构将所述第上外壳和下外壳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板部的开口侧的两侧端向上垂直地弯折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端舌部,该两个端舌部分别通过与所述绝缘壳体上相应位置设置的一对卡扣结构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和所述绝缘壳体之间还设置有接地转换模块,所述接地转换模块的后端设有多个按一定间距排列的接地抵触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由传输信号的处于第一位置上的信号导电端子和用作地电位的处于第二位置上的接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接地抵触部抵触于所述接地导电端子的端子接合部上形成电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上的接地抵触部与所述导电端子在数量上相同,且以相同的间距排列布置,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指定的导电端子排列中的任意位置,所有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接地抵触部被切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绝缘片,所述绝缘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中间绝缘片容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将暴露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导电端子的部分与所述接地转换模块电性地隔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触部由所述中间绝缘片支承以防止所述端子接触部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下陷,所述接地转换模块在所述中间绝缘片的两侧与所述上外壳通过卡扣固定,从而可靠地保持所述中间绝缘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为一金属片,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的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勾扣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下弯折后再向后方平直地延伸的呈长条状的接地抵触部,所述勾扣部卡扣地固定于所述上外壳的相对应的第一侧板部的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所述勾扣部为两对,分别卡扣地固定于所述上外壳的相对应的第一侧板部的内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所述接地转换模块与所述中间绝缘片通过镶嵌成型形成为一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所述平板状的主体部在位于所述端子接触部的下方设置有开口部。
CN201910030606.2A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Active CN109659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0606.2A CN109659772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0606.2A CN109659772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9772A true CN109659772A (zh) 2019-04-19
CN109659772B CN109659772B (zh) 2020-10-02

Family

ID=6611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0606.2A Active CN109659772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97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6904A (zh) * 2020-03-26 2020-06-23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头
CN113193439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0013B1 (en) * 2002-02-06 2002-12-31 Speed Tech Corp. Connector assembling structure
CN1771637A (zh) * 2004-03-01 2006-05-10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合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的制造方法
CN105811178A (zh) * 2015-01-20 2016-07-27 泰科电子公司 带有接地总线的插座连接器
CN205911460U (zh) * 2016-07-20 2017-01-2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CN108075263A (zh) * 2016-11-14 2018-05-25 第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376847A (zh) * 2017-02-01 2018-08-07 3M创新有限公司 混合式缆线到板连接器
CN207732192U (zh) * 2017-11-17 2018-08-14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0013B1 (en) * 2002-02-06 2002-12-31 Speed Tech Corp. Connector assembling structure
CN1771637A (zh) * 2004-03-01 2006-05-10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合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的制造方法
CN105811178A (zh) * 2015-01-20 2016-07-27 泰科电子公司 带有接地总线的插座连接器
CN205911460U (zh) * 2016-07-20 2017-01-2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CN108075263A (zh) * 2016-11-14 2018-05-25 第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376847A (zh) * 2017-02-01 2018-08-07 3M创新有限公司 混合式缆线到板连接器
CN207732192U (zh) * 2017-11-17 2018-08-14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6904A (zh) * 2020-03-26 2020-06-23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头
CN111326904B (zh) * 2020-03-26 2021-08-20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头
CN113193439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3193439B (zh) * 2021-04-28 2023-01-13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9772B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8702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123827U (zh) 电连接器
CN100392917C (zh) 具有层叠结构的高速电缆连接器
US1017087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213802B (zh) 线缆连接器
US10693261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42057B2 (en) MIMO RF connector assembly
US6210230B1 (en) Cable connector
CN204558805U (zh) 插座连接器
US11239617B2 (en) Cable receptacle connector
US20110195614A1 (en) Cabe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ligned cable arrangement
US2003011936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shell
EP4038698A1 (en) Couplers for single pair connectors
US6752658B2 (en) Low crosstalk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cable to circuit board
CN105244654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2211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659772A (zh) 一种多通道信号连接器
US6755687B1 (en) Micro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2011028764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employing separate inter connecting conductor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783751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unitary connector molded with another connector
US7108522B2 (en) Connector assembling with side grounding pin
WO2020213704A1 (ja) 雌端子、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付通信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WO2020213702A1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付通信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09256643B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
CN211404817U (zh) 软性排线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