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6466A -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6466A
CN109656466A CN201910191800.9A CN201910191800A CN109656466A CN 109656466 A CN109656466 A CN 109656466A CN 201910191800 A CN201910191800 A CN 201910191800A CN 109656466 A CN109656466 A CN 109656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ouch
data segment
data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18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6466B (zh
Inventor
董俊杰
陈顺
董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18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64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6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6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6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6466B/zh
Priority to EP20162137.2A priority patent/EP3709605B1/en
Priority to US16/818,067 priority patent/US10824491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3User-generated data transfer, e.g. clipboards,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浏览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该系统调用指令是该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根据该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将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通过该浏览器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该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本公开能够保证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系统信息,从而保证网页中脚本的顺利执行。

Description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浏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浏览器通过执行网页中的脚本而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在执行网页中的脚本来实现某些功能的过程中,浏览器可能需要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并将调用得到的系统信息作为网页中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网页的脚本中。例如,浏览器在执行网页中的某一脚本时,可能需要调用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并将调用获取到的该应用程序的某些信息作为该某一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某一脚本。
相关技术中,支持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标准的浏览器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向网页中的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系统信息。
然而,实际应用中,许多浏览器并不支持W3C标准,这些浏览器就无法向网页中的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系统信息,这导致网页中脚本的执行受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保证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系统信息,从而保证网页中脚本的顺利执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将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分割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得到的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将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先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目标系统信息,再对该目标系统信息进行分割得到数据段,最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由于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具有将触控事件的编码信息传输至网页脚本的功能,因此,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可以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网页的目标脚本中,这就使得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目标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目标系统信息,从而保证了网页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终端100,其中,终端1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电子书阅读器或者车载设备等。
如图1所示,该终端100可以包括系统101和浏览器102。其中,系统1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程序,浏览器102可以为浏览器程序或者内置有浏览器内核的应用程序。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100中,该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
该系统调用指令是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步骤202、终端根据该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步骤203、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步骤204,终端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步骤205、终端通过浏览器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先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目标系统信息,再对该目标系统信息进行分割得到数据段,最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由于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具有将触控事件的编码信息传输至网页脚本的功能,因此,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可以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网页的目标脚本中,这就使得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目标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目标系统信息,从而保证了网页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100中,该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
当前,为了丰富网页的功能,许多网页中都内置有脚本,其中,脚本是一种依据一定的格式所编写的可执行文件。
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有可能需要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例如,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支付脚本进行线上支付时,有可能需要对终端的系统中的支付应用进行调用;又例如,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邮件发送脚本进行邮件发送时,有可能需要对终端的系统中的邮件收发应用进行调用;又例如,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登录脚本登录某一网站时,有可能需要对终端的系统中的社交应用进行调用,以利用该社交应用的登录凭据登录该某一网站。
在浏览器需要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时,该浏览器可以生成系统调用指令,并将该系统调用指令发送至终端的系统中。
步骤302、终端根据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在根据该系统调用指令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终端的系统可以获取相应的目标系统信息。
例如,在根据系统调用指令对支付应用进行调用之后,终端的系统可以获取支付成功凭据,该支付成功凭据即为目标系统信息;又例如,在根据系统调用指令对邮件收发应用进行调用后,终端的系统可以获取邮件已发送凭据,该邮件已发送凭据即为目标系统信息;又例如,在根据系统调用指令对社交应用进行调用之后,终端的系统可以获取社交应用的登录凭据,该社交应用的登录凭据即为目标系统信息。
为了保证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通常情况下,终端的系统需要将获取到的目标系统信息作为该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中。
例如,终端的系统需要将支付成功凭据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该支付脚本中,以使该支付脚本向服务器发送支付成功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支付成功信息后,可以向用户发放相应的商品或服务;又例如,终端的系统需要将邮件已发送凭据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该邮件发送脚本中,以使该邮件发送脚本为用户发放相应的虚拟物品奖励;又例如,终端的系统需要将社交应用的登录凭据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登录脚本中,以使该登录脚本能够利用该社交应用的登录凭据登录该某一网站。
对于支持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标准的浏览器而言,终端的系统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向目标脚本传输该目标系统信息,而对于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而言,终端的系统就无法向目标脚本传输该目标系统信息,这会影响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
由于不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具有将触控事件的编码信息传输至网页脚本的功能,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终端可以模拟伪触控事件,根据该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目标系统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得到的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模拟的触控事件称为伪触控事件,以与用户正常触发的触控事件相区别。
步骤303,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数据段的长度可以为1个字节。
步骤304、终端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其中,该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与目标系统信息分割得到的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每个编码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数据段,某一编码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段与该编码数据组所对应的数据组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一一对应,每个编码数据段是对应的数据段按照触控信息的格式进行编码后得到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表征某一数据段在该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在按照触控信息的格式对该数据段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编码数据段中可以包括顺序信息,该顺序信息可以指示该某一数据段在该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
此外,为了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与真实的触控信息进行区分,避免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与真实的触控事件产生冲突,在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中可以包括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为经过编码的目标系统信息。
实际应用中,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按照触控信息的格式进行编码的方式有许多种,本公开实施例仅以三种示例性的编码方式为例对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种编码方式、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每一数据段均编码为第一虚拟射线上的两个触控点(以下分别称为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伪触控事件中的触控点包括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
其中,终端将某一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的第一触控点和第二触控点的坐标值即为该数据段对应的编码数据段。第一虚拟射线是以预设触控点为端点的位于触控平面上的一条假想的射线,可选的,该预设触控点可以为触控平面的中心点,也即是,该预设触控点可以为终端屏幕的中心点。
触控平面坐标系的原点为终端屏幕左上角的顶点,触控平面坐标系的x轴与终端屏幕的上边界平行,且,x轴的正向是终端屏幕左上角的顶点指向终端屏幕右上角的顶点的方向,触控平面坐标系的y轴与终端屏幕的左边界平行,且,y轴的正向是终端屏幕左上角的顶点指向终端屏幕左下角的顶点的方向。
由于真实的触控事件中,两个不同的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共线的概率较低,因此,可以将位置关系设置为第一触控点、第二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均位于第一虚拟射线上,这样,将数据段编码为第一虚拟射线上的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可以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与真实的触控信息区分开,其中,编码得到的该两个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可被视为伪触控编码信息中的标识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仅以终端对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第一数据段进行编码为例对该第一种编码方式进行说明,其中,该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该第一数据组是目标系统信息分割得到的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终端对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第一数据段进行编码的技术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2、终端根据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获取第一参考角度值。
该第一参考角度值为第一虚拟射线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其中,方位角指的是横坐标轴的正向与某一方向的角度,则第一虚拟射线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指的是该第一虚拟射线与触控平面坐标系中x轴的正向之间的角度。
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公式计算该排序值对应的第一参考角度值,该第一公式为:
其中,为第一参考角度值,为排序值,n为第一数据组包括的数据段的个数。
由上述说明可知,第一参考角度值可以表征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换句话说,在第一种编码方式中,第一参考角度值即为第一编码数据段中的顺序信息。
3、终端获取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4、终端根据第一数据段确定第一距离值和第二距离值。
其中,该第一距离值为第一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该第二距离值为第二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该第一距离值和该第二距离值满足第二公式,该第二公式为:
;
其中,C为第一数据段对应的ASCII码值,为第一距离值,为第二距离值,A和B均为常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A和B的值可以由技术人员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5、终端根据第一距离值、第一参考角度值和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第一坐标值。
其中,第一坐标值为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在已经确定了第一距离值OP和第一参考角度值的情况下,根据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计算出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y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可以计算出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
根据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y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可以计算出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
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和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可以组成该第一坐标值。
6、终端根据第二距离值、第一参考角度值和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第二坐标值。
其中,第二坐标值为第二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第二坐标值的技术过程与计算第一坐标值的技术过程同理,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7、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段,该第一编码数据段包括该第一坐标值和该第二坐标值。
第二种编码方式、终端将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每一数据段均编码为第二虚拟射线上的一个触控点(以下称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伪触控事件中的触控点包括第三触控点。
其中,终端将某一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的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为该数据段对应的编码数据段。
第二虚拟射线是以预设触控点为端点的位于触控平面上的一条假想的射线,该第二虚拟射线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根据待编码的数据段得到,可选的,该预设触控点可以为触控平面的中心点,也即是,该预设触控点可以为终端屏幕的中心点。
第三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是根据待编码的数据段在该数据段所在的数据组中的排序值得到的一个特定的值。由于真实的触控事件中,某一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恰好为该特定的值的概率较低,因此,可以将位置关系设置为第三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均位于第二虚拟射线上,这样,将数据段编码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可以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与真实的触控信息区分开,其中,编码得到的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可被视为伪触控编码信息中的标识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仅以终端对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第一数据段进行编码为例对该第一种编码方式进行说明,其中,该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该第一数据组是目标系统信息分割得到的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终端对目标系统信息包括的第一数据段进行编码的技术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获取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3、终端根据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获取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从预设的距离对应关系表中查询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所对应的距离值,并将查询到的距离值获取为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该距离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距离值与排序值的对应关系。
由上述说明可知,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可以表征第一数据段在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换句话说,在第二种编码方式中,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即为第一编码数据段中的顺序信息。
4、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对应的第二参考角度值。
其中,该第二参考角度值为第二虚拟射线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可选的,终端获取第二参考角度值的技术过程可以为: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终端根据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第二参考角度值,其中,该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5、终端根据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以及第二参考角度值,将第一数据段编码为第三坐标值。
其中,第三坐标值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在已经确定了预设触控点和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和第二参考角度值的情况下,根据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计算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y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可以计算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
根据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y轴方向上与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预设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可以计算出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
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值和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值可以组成该第三坐标值。
6、终端获取第一数据段编码后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段,该第一编码数据段包括该第三坐标值。
第三种编码方式、终端将每个数据组分成多个编码组,其中,每个编码组包括该编码组所在数据组的至少两个数据段,对于每个编码组,终端将该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按照触控信息的格式进行编码,得到联合编码数据段。
下面,本公开实施例仅以编码组包括的数据段为第一数据段、第二数据段和第三数据段为例对第三种编码方式进行说明。
终端对某一编码组按照触控信息的格式进行编码的技术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根据第一数据段和第二数据段获取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可选的,终端可以获取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以及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而后,终端可以将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的坐标值,将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y轴的坐标,从而得到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终端根据第三数据段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
该第三参考角度值为第三虚拟射线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终端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的技术过程可以为:终端获取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终端根据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第三参考角度值,其中,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3、终端获取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值。
其中,伪触控事件中的各触控点包括三个顶点,且可以将位置关系设置为该虚拟三角形的垂心为第四触控点,该虚拟三角形的指定边的垂线位于第三虚拟射线上,该虚拟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为预设长度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虚拟三角形为锐角等腰三角形,虚拟三角形的指定边为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由于真实的触控事件中,三个触控点恰好为三个边的长度为预设长度值的三角形的概率较低,因此,将数据段编码为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可以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与真实的触控信息区分开,其中,编码得到的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即可被视为伪触控编码信息中的标识信息。
4、终端将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获取为联合编码数据段。
步骤305、终端通过浏览器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中的每个编码数据组封装为一个数据包,从而得到至少一个数据包,而后,终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将该至少一个数据包依次作为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其中,相邻两个数据包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将数据包分段传输至目标脚本,其中,相邻的两段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为相邻两个数据包以及一个数据包的相邻两段设置传输间隔可以避免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的传输对浏览器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此外,为了避免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的传输对真实触控事件造成影响,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在通过浏览器将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输至目标脚本的过程中,终端接收到真实的触控事件所对应的触控信息时,可以停止传输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步骤306、终端通过浏览器基于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执行目标脚本。
在目标脚本接收到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后,终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判断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是否包括标识信息,当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时,终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对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得到目标系统信息。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先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目标系统信息,再对该目标系统信息进行分割得到数据段,最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由于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具有将触控事件的编码信息传输至网页脚本的功能,因此,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可以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网页的目标脚本中,这就使得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目标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目标系统信息,从而保证了网页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400的框图,该系统信息传输装置400可以设置于图1所示的终端100中。参照图4,该系统信息传输装置400包括接收模块401、获取模块402、分割模块403、编码模块404和传输模块405。
该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该系统调用指令是该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该获取模块402,用于根据该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该分割模块403,用于将获取模块402得到的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该编码模块404,用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该传输模块405,用于通过该浏览器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该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对于每个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该编码数据段包括顺序信息,该顺序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段在该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与该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每个编码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数据段,该传输模块405,用于将该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中的每个编码数据组封装为一个数据包,得到至少一个数据包;通过该浏览器将该至少一个数据包依次作为该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该目标脚本,其中,相邻两个该数据包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传输模块405,用于通过该浏览器将第一数据包分段传输至该目标脚本,其中,相邻的两段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该第一数据包为该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任一数据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传输模块405,还用于当在通过该浏览器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输至该目标脚本的过程中,接收到触控事件所对应的触控信息时,停止传输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对于每个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该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一坐标值和第二坐标值,该第一坐标值是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该第二坐标值是第二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该位置关系为该第一触控点、该第二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均位于第一虚拟射线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第一参考角度值,该第一参考角度值为该第一虚拟射线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获取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根据该第一参考角度值和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第一数据段编码为该第一坐标值和该第二坐标值;该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该第一数据组是该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第一数据段在该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根据该排序值获取该第一参考角度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根据第一公式计算该排序值对应的该第一参考角度值,该第一公式为:
其中,为该第一参考角度值,为该排序值,n为该第一数据组包括的数据段的个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
根据该第一数据段确定第一距离值和第二距离值,该第一距离值为该第一触控点和该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该第二距离值为该第二触控点和该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该第一距离值和该第二距离值满足第二公式,该第二公式为:
;
其中,C为该第一数据段对应的ASCII码值,为该第一距离值,为该第二距离值,A和B均为常数;
根据该第一距离值、该第一参考角度值和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该第一坐标值;
根据该第二距离值、该第一参考角度值和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该第二坐标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对于每个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该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三坐标值,该第三坐标值是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该位置关系为该第三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均位于预设的第二虚拟射线上,该第二虚拟射线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根据该数据段得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获取该预设触控点和该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获取第一数据段对应的第二参考角度值,该第二参考角度值为该第二虚拟射线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根据该预设触控点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该距离值和该第二参考角度值,将该第一数据段编码为该第三坐标值;该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该第一数据组是该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根据该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第二参考角度值,该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第一数据段在该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根据该排序值获取该距离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从预设的距离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排序值对应的该距离值,该距离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距离值与排序值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将每个数据组分成多个编码组,每个编码组包括该数据组的至少两个数据段;对于每个编码组,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该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联合编码数据段。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包括第一数据段、第二数据段和第三数据段,该编码模块404,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段和该第二数据段获取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根据第三数据段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该参考角度值为第三虚拟射线在该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获取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该位置关系为该虚拟三角形的垂心为该第四触控点,该虚拟三角形的指定边的垂线位于该第三虚拟射线上,该虚拟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为预设长度值;将该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获取为该联合编码数据段。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虚拟三角形为锐角等腰三角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获取该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将该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该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的坐标;将该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该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y轴的坐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编码模块404,用于获取该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根据该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第三参考角度值,该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数据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500,该系统信息传输装置500除了包括系统信息传输装置400的各模块外,还包括解码模块406。
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为经过编码的系统信息,该解码模块405,用于在该目标脚本接收到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后,通过该浏览器基于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执行该目标脚本;在执行该目标脚本时,通过该浏览器判断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是否包括该标识信息;当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该标识信息时,通过该浏览器对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该目标系统信息。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先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目标系统信息,再对该目标系统信息进行分割得到数据段,最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由于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具有将触控事件的编码信息传输至网页脚本的功能,因此,无论是否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都可以将该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输入参数传输至网页的目标脚本中,这就使得不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也能向网页中的目标脚本传输对终端的系统进行调用后得到的目标系统信息,从而保证了网页中目标脚本的顺利执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 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 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1)

1.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页端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网页端在执行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将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递至所述网页端,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用于供所述网页端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顺序信息,所述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段在所述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所述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递至所述网页端,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中的每个编码数据组封装为一个数据包,得到至少一个数据包;
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依次传递至所述网页端,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数据包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依次传递至所述网页端,包括:
将第一数据包分段传输至所述网页端,其中,相邻的两段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任一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递至所述网页端的过程中,接收到触控事件所对应的触控信息时,停止传递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为经过编码的系统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一坐标值和第二坐标值,所述第一坐标值是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第二坐标值是第二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触控点、所述第二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均位于第一虚拟射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包括:
获取第一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为所述第一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第一数据段编码为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
所述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所述第一数据组是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参考角度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在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排序值对应的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为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为所述排序值,n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数据段的个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第一数据段编码为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确定第一距离值和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二距离值为所述第二触控点和所述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和所述第二距离值满足第二公式,所述第二公式为:
;
其中,C为所述第一数据段对应的ASCII码值,为所述第一距离值,为所述第二距离值,A和B均为常数;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所述第一坐标值;
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所述第二坐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三坐标值,所述第三坐标值是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三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均位于预设的第二虚拟射线上,所述第二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根据所述数据段得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和所述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
获取第一数据段对应的第二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为所述第二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距离值和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段编码为所述第三坐标值;
所述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所述第一数据组是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数据段对应的第二参考角度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和所述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在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距离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距离值,包括:
从预设的距离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排序值对应的所述距离值,所述距离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距离值与排序值的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
将每个所述数据组分成多个编码组,每个所述编码组包括所述数据组的至少两个数据段;
对于每个所述编码组,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联合编码数据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包括第一数据段、第二数据段和第三数据段,所述对于每个所述编码组,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联合编码数据段,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和所述第二数据段获取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根据第三数据段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三参考角度值为第三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获取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虚拟三角形的垂心为所述第四触控点,所述虚拟三角形的指定边的垂线位于所述第三虚拟射线上,所述虚拟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为预设长度值;
将所述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获取为所述联合编码数据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三角形为锐角等腰三角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和所述第二数据段获取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
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
将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所述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的坐标;
将所述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所述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y轴的坐标。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数据段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
根据所述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第三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8、13或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
23.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执行目标脚本时生成并向系统端发送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系统端获取目标系统信息,并将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接收所述系统端传递的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每个所述编码数据组包括与所述编码数据组对应的所述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段,每个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顺序信息,所述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编码数据段对应的所述数据段在所述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所述接收所述系统端传递的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系统端依次传递的与所述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数据包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每个所述数据包是所述系统端对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所述编码数据组进行封装得到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系统端依次传递的与所述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
接收所述系统端分段传递第一数据包,其中,相邻的两段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任一数据包。
27.根据权利要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为经过编码的系统信息;所述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后,基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执行所述目标脚本;
在执行所述目标脚本时,判断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是否包括所述标识信息;
在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所述标识信息时,对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目标系统信息。
28.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分割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得到的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顺序信息,所述顺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段在所述数据段所在数据组中的排序。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每个所述编码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数据段,所述传输模块,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编码数据组中的每个编码数据组封装为一个数据包,得到至少一个数据包;
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依次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数据包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
通过所述浏览器将第一数据包分段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其中,相邻的两段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任一数据包。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当在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的过程中,接收到触控事件所对应的触控信息时,停止传输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为经过编码的系统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
在所述目标脚本接收到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后,通过所述浏览器基于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执行所述目标脚本;
在执行所述目标脚本时,通过所述浏览器判断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是否包括所述标识信息;
当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包括所述标识信息时,通过所述浏览器对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目标系统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一坐标值和第二坐标值,所述第一坐标值是第一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第二坐标值是第二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触控点、所述第二触控点和预设触控点均位于第一虚拟射线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第一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为所述第一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第一数据段编码为所述第一坐标值和所述第二坐标值;
所述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所述第一数据组是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在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所述排序值对应的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公式为:
其中,为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为所述排序值,n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数据段的个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确定第一距离值和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所述第一触控点和所述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二距离值为所述第二触控点和所述预设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和所述第二距离值满足第二公式,所述第二公式为:
;
其中,C为所述第一数据段对应的ASCII码值,为所述第一距离值,为所述第二距离值,A和B均为常数;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所述第一坐标值;
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参考角度值和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计算所述第二坐标值。
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段,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据段,所述编码数据段包括第三坐标值,所述第三坐标值是第三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三触控点与预设触控点均位于预设的第二虚拟射线上,所述第二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根据所述数据段得到。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获取所述预设触控点和所述第三触控点之间的距离值;
获取第一数据段对应的第二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为所述第二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根据所述预设触控点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所述距离值和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将所述第一数据段编码为所述第三坐标值;
所述第一数据段是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任一数据段,所述第一数据组是所述至少一个数据组中的任一数据组。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第二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一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在所述第一数据组包括的至少一个数据段中的排序值;
根据所述排序值获取所述距离值。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从预设的距离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排序值对应的所述距离值,所述距离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距离值与排序值的对应关系。
4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将每个所述数据组分成多个编码组,每个所述编码组包括所述数据组的至少两个数据段;
对于每个所述编码组,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联合编码数据段。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组包括的至少两个数据段包括第一数据段、第二数据段和第三数据段,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段和所述第二数据段获取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根据第三数据段获取第三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三参考角度值为第三虚拟射线在所述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获取虚拟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值,所述位置关系为所述虚拟三角形的垂心为所述第四触控点,所述虚拟三角形的指定边的垂线位于所述第三虚拟射线上,所述虚拟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为预设长度值;
将所述三个顶点的坐标值获取为所述联合编码数据段。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三角形为锐角等腰三角形。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
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
将所述第一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所述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的坐标;
将所述第二数据段的ASCII码值确定为所述第四触控点在触控平面坐标系中的y轴的坐标。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
根据所述第三数据段的ASCII码值,从预设的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查询所述第三参考角度值,所述第二角度对应关系表中存储有多组参考角度值与数据段的ASCII码值的对应关系。
49.根据权利要求35、40或4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段的长度为1个字节。
50.一种系统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浏览器发送的系统调用指令,所述系统调用指令是所述浏览器在执行网页的目标脚本时生成的;
根据所述系统调用指令获取目标系统信息;
将所述目标系统信息分割成至少一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段;
根据模拟的伪触控事件中各触控点在触控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目标系统信息中的各数据段进行编码,得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
通过所述浏览器将所述伪触控事件编码信息作为所述目标脚本的输入参数传输至所述目标脚本。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所述的系统信息传输方法。
CN201910191800.9A 2019-03-14 2019-03-14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564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1800.9A CN1096564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0162137.2A EP3709605B1 (en) 2019-03-14 2020-03-10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6/818,067 US10824491B2 (en) 2019-03-14 2020-03-13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1800.9A CN1096564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6466A true CN109656466A (zh) 2019-04-19
CN109656466B CN109656466B (zh) 2019-05-24

Family

ID=6612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1800.9A Active CN1096564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4491B2 (zh)
EP (1) EP3709605B1 (zh)
CN (1) CN10965646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040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页应用的功能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4461575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北京华电万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脚本语言跨移动操作系统平台原生接口调用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72250A (zh) * 2016-09-23 2017-02-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url协议启动本地应用的参数传递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6196B2 (en) * 2008-03-04 2013-04-09 Apple Inc. Touch event model programming interface
US8633902B2 (en) * 2009-11-23 2014-01-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uch input for hosted applications
US9891727B2 (en) * 2012-03-08 2018-02-13 Google Llc Simulating multi-touch events on a browser system
US10339198B2 (en) * 2015-12-18 2019-07-02 Bitl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nchmarking online activity via encoded lin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040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页应用的功能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4461575A (zh) * 2014-12-26 2015-03-25 北京华电万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脚本语言跨移动操作系统平台原生接口调用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72250A (zh) * 2016-09-23 2017-02-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url协议启动本地应用的参数传递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6466B (zh) 2019-05-24
US10824491B2 (en) 2020-11-03
EP3709605B1 (en) 2023-06-28
US20200293390A1 (en) 2020-09-17
EP3709605A1 (en)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0378B (zh) 用于设置拍摄模块的装置和方法
KR102173123B1 (ko) 전자장치에서 이미지 내의 특정 객체를 인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81643B1 (ko)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1403545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40038105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027905B (zh) 一种用于天空对焦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KR2011013365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50072764A (ko) 전자기기에서 해상도 레벨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63126B (zh) 短信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10080915A (ko) 영상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수행하는 영상 시스템 및 이동 단말기
CN109756621A (zh) 一种二维码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239184B (zh) 一种触屏触控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1392928B1 (ko) 이동 단말기,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콘텐츠 출력 시스템
CN106384033A (zh) 一种终端屏幕灭屏的方法及装置
KR102305114B1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209729B1 (ko) 인식 영역에 기반하여 콘텐트를 검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7220109A (zh) 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56466B (zh)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20138567A (ko) 콘텐츠 변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콘텐츠 변환을 위해 사용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7704911A (zh) 二维码的生成、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08829473A (zh) 事件响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53657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482151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lternative ser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753159B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95724A (zh) 网络请求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