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6703A -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6703A
CN109636703A CN201811539996.8A CN201811539996A CN109636703A CN 109636703 A CN109636703 A CN 109636703A CN 201811539996 A CN201811539996 A CN 201811539996A CN 109636703 A CN109636703 A CN 109636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market
critical point
technology
scient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99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大川
安广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399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6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6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67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属于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包括价值性评价、可能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执行性评价;S2:根据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S3:对于可以为市场不断解决需求的成果或技术,其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S4:与技术团队就S2、S3环节通过智能合约签署,约定节点里程的相关要素依托区块链实施推进。本发明各个阶段均采用智能合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对于各部门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全程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效率提高;通过考核可以间接实现人才的筛选。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属于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将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产业化分为科技成果、产品、商品、规模化四个过程。科技成果产业化是艰难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科技成果带有计划性,而产业化是市场性,在计划性和市场性存在通道未打通带来的不畅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持有人难免会用科技项目思维去理解产业化,但两者之间确有天壤之别,不认识并克服这些差异,就无法真正走上成功的产业化道路。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尚需要一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的管理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包括如下小步:
S11:价值性评价;
S12:可能性评价;
S13:可行性评价;
S14:执行性评价;
S2:有市场中获得企业需求,对于技术研发结果可以为企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项目,结合S1中所获得的相关性成果或技术能力,根据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
S21:“阶段-关口-里程碑”贯穿于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
S22: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里程碑;
S321:技术开发时间轴,包括创意关口、价值关口和资金关口;
S322:技术产品利润轴,包括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性能关口、产品关口;
S3:对于可以为市场不断解决需求的成果或技术,其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包括如下小步:
S31:部门等级划分: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
S32:部门分级模式划分:等级定位、考核标准、管控牵头部门、核算体系、配套;
S4:与技术团队就S2、S3环节通过智能合约签署,约定节点里程的相关要素依托区块链实施推进,包括如下小步:
S41:根据路径化管理平台、TPDM,建立合约;
S42:合约进入区块链程序;
S43:区块链对合约审查;
S44:区块链对合约监督。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中,权重占比分别为:价值性评价10%、可能性评价50%、可行性评价30%、可行性评价10%;
步骤S11中,价值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产业分析、投资回报、知识产权、影响力;
步骤S12中,可能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主营技术、团队经营、市场客户;
步骤S13中,可行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一阶完成度、行业成熟度、产品成熟度、人才成熟度和时效敏感性;
步骤S14中,执行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阶段划分、关口指标、里程碑指标和价值修正函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21中,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贯穿各个阶段的“阶段-关口-里程碑”包括:项目需求模块、人才信息模块、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和发布模块。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1中,创意关口位于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之间,创意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查新、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价值关口位于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之间,价值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线路、技术风险和技术时间;资金关口位于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之间,资金关口考虑因素包括资金需求、采购投入和业务需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2中,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内,里程碑模块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阶段评审、各种技术要素汇聚;性能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之间,性能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效果、创新要素和产品核心;产品关口位于测试验证模块、发布模块之间,产品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稳定、商品价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中,部门等级划分具体为:
组:作为科技项目的基础组建形式,以达成技术成熟与产品完善主线目标,组建并磨合基础团队,不承担经济经营指标;
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初始组织,以达成产品业务推广、实现产品市场化的基本经营现金流为主线目标,清晰化市场定位与市场需求,逐步完善优化产品技术,搭建经营团队主体职能的组织基础,承担一定的经济经营指标;
中心: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过渡组织,以达成产品市场进一步清晰、产品具备市场化基本竞争优势与一定盈利能力为主线目标,夯实团队主体职能、形成骨干员工团队,构建并完善内部经营运营规范性,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基本模式;
事业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完善组织,在达成产品成熟与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以实现生产经营型转型与内部组织运营合理规范为主线目标,完善团队独立经营需求职能,形成核心成员团队,形成项目发展的自我运营、经营/战略发展与问题发现/修复能力,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市场化模式;
公司: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成熟组织,以独立经营运转为基础,满足资本化市场对公司的要求,实现成熟市场化合伙人经营机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中,部门分级模式划分具体为:
组:
等级定位为商品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按科创中心项目引入标准执行、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基础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科创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主管级;
部:
等级定位为业务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完善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骨干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部长级;
中心:
等级定位为市场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9个月、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职能工作基本规范;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班子;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总监级;
事业部:
等级定位为规范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组织运营基本规范、存续周期≤1年、期初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全成本核算体系、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职能完善为运营基础、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副高级;
公司:
等级定位为资本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准的利润率、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全部职能;团队建设为管理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子公司董事会;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高管级。
优选地,所述步骤S41中,建立合约包括合约申请和合约接收,合约申请:各合约参与方向其任何的合法区块链提交合约要求、对象或事物;合约接收:各合约参与方认可的合约区块链接收合约参与方提交的电子资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43中,区块链对合约审查,区块链对合约的合法性及合约内容进行审查,并向合约各参与方发出问询,合约通过区块链认证后公布并备份。
优选地,所述步骤S44中,在合约的履行过程中,区块链定时履行监督职责,并将合约履行的情况反馈至各参与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各个阶段均采用智能合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2)本发明各个阶段均采用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对于各部门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3)本发明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化管理,全程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效率提高;(4)本发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考核可以间接实现人才的筛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的流程框图。
图3是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流程框图。
图4是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的流程框图。
图5是依托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流程框图。
图6是实施例2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的流程框图。
图7是实施例3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包括如下小步:
S11:价值性评价;
S12:可能性评价;
S13:可行性评价;
S14:执行性评价;
S2:有市场中获得企业需求,对于技术研发结果可以为企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项目,结合S1中所获得的相关性成果或技术能力,根据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
S21:“阶段-关口-里程碑”贯穿于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
S22: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里程碑;
S321:技术开发时间轴,包括创意关口、价值关口和资金关口;
S322:技术产品利润轴,包括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性能关口、产品关口;
S3:对于可以为市场不断解决需求的成果或技术,其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包括如下小步:
S31:部门等级划分: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
S32:部门分级模式划分:等级定位、考核标准、管控牵头部门、核算体系、配套;
S4:与技术团队就S2、S3环节通过智能合约签署,约定节点里程的相关要素依托区块链实施推进,包括如下小步:
S41:根据路径化管理平台、TPDM,建立合约;
S42:合约进入区块链程序;
S43:区块链对合约审查;
S44:区块链对合约监督。
所述步骤S1中,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中,权重占比分别为:价值性评价10%、可能性评价50%、可行性评价30%、可行性评价10%;
步骤S11中,价值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产业分析、投资回报、知识产权、影响力;
步骤S12中,可能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主营技术、团队经营、市场客户;
步骤S13中,价值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一阶完成度、行业成熟度、产品成熟度、人才成熟度和时效敏感性;
步骤S14中,价值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阶段划分、关口指标、里程碑指标和价值修正函数。
所述步骤S21中,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贯穿各个阶段的“阶段-关口-里程碑”包括:项目需求模块、人才信息模块、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和发布模块。
所述步骤S321中,创意关口位于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之间,创意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查新、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价值关口位于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之间,价值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线路、技术风险和技术时间;资金关口位于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之间,资金关口考虑因素包括资金需求、采购投入和业务需求。
所述步骤S322中,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内,里程碑模块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阶段评审、各种技术要素汇聚;性能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之间,性能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效果、创新要素和产品核心;产品关口位于测试验证模块、发布模块之间,产品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稳定、商品价值。
所述步骤S31中,部门等级划分具体为:
组:作为科技项目的基础组建形式,以达成技术成熟与产品完善主线目标,组建并磨合基础团队,不承担经济经营指标;
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初始组织,以达成产品业务推广、实现产品市场化的基本经营现金流为主线目标,清晰化市场定位与市场需求,逐步完善优化产品技术,搭建经营团队主体职能的组织基础,承担一定的经济经营指标;
中心: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过渡组织,以达成产品市场进一步清晰、产品具备市场化基本竞争优势与一定盈利能力为主线目标,夯实团队主体职能、形成骨干员工团队,构建并完善内部经营运营规范性,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基本模式;
事业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完善组织,在达成产品成熟与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以实现生产经营型转型与内部组织运营合理规范为主线目标,完善团队独立经营需求职能,形成核心成员团队,形成项目发展的自我运营、经营/战略发展与问题发现/修复能力,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市场化模式;
公司: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成熟组织,以独立经营运转为基础,满足资本化市场对公司的要求,实现成熟市场化合伙人经营机制。
所述步骤S32中,部门分级模式划分具体为:
组:
等级定位为商品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按科创中心项目引入标准执行、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基础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科创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主管级;
部:
等级定位为业务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完善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骨干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部长级;
中心:
等级定位为市场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9个月、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职能工作基本规范;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班子;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总监级;
事业部:
等级定位为规范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组织运营基本规范、存续周期≤1年、期初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全成本核算体系、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职能完善为运营基础、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副高级;
公司:
等级定位为资本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准的利润率、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全部职能;团队建设为管理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子公司董事会;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高管级。
所述步骤S41中,建立合约包括合约申请和合约接收,合约申请:各合约参与方向其任何的合法区块链提交合约要求、对象或事物;合约接收:各合约参与方认可的合约区块链接收合约参与方提交的电子资料。
所述步骤S43中,区块链对合约审查,区块链对合约的合法性及合约内容进行审查,并向合约各参与方发出问询,合约通过区块链认证后公布并备份。
所述步骤S44中,在合约的履行过程中,区块链定时履行监督职责,并将合约履行的情况反馈至各参与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各个阶段均采用智能合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2)本发明各个阶段均采用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对于各部门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3)本发明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化管理,全程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效率提高;(4)本发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考核可以间接实现人才的筛选。
实施例2:
如图1至6所示,以某公司为例,对某公司在产业化路径上的三个里程碑,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某公司主要研究开发制备新型高纯溅射靶材及复合型晶硅产品,经过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具备价值性评价;可能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执行性评价,如图2所示。
其次,有市场中获得企业需求,对于技术研发结果可以为企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项目,结合自身科研优势,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根据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包括如下小步:“阶段-关口-里程碑”贯穿于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里程碑。
如图6所示,某公司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是“硅提纯”:2014年研发并制成样品,2016年面销售额近千万,2017年形成了稳定的客户,但2018年随着531政策,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产品停滞;
第二个里程碑是“硅靶材”: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规模已达到千万计,占据细分市场30%份额,2018年11月当期订单50万,可维持正常运行;
第三个里程碑是“硅电极”:2018年刚启动,市场规模十亿级,2018年11月当期一个客户的订单就60万,收益率30%。
然后,对于可以为市场不断解决需求的成果或技术,其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包括如下小步:部门等级划分: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部门分级模式划分:等级定位、考核标准、管控牵头部门、核算体系、配套。
某公司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管理的指导下,先后围绕硅提纯、硅靶材和硅电极,逐渐放大市场,完善团队,发展成为独立运营的规范化公司,真正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如图4所示。
再后,与技术团队就“阶段-关口-里程碑”、路径化管理环节通过智能合约签署,约定节点里程的相关要素依托区块链实施推进,包括如下小步:根据路径化管理平台、TPDM,建立合约;合约进入区块链程序;区块链对合约审查;区块链对合约监督,如图5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的实质在于通过自动化手段(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作为平台的路径化管理平台)来实现相关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典型的商业方法发明。
总结:通过某公司在产业化路径上的三个里程碑:硅提纯、硅靶材和硅电极,将任务细化到“阶段-关口-里程碑”过程中,然后再根据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更加细小的里程碑,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从而贯穿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加以推动,不仅对于各部门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而且全程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效率提高。另外,整个智能合约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掺杂少,更容易直观筛选出符合公司发展的人才。
实施例3:
如图1至5、图7所示,以某公司为例,对某公司在产业化路径上的三个里程碑,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某公司主要研究计算机仿真服务、光伏相关工程及产品、多能互补应用和工业自动化服务,经过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具备价值性评价;可能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执行性评价,如图2所示。
其次,有市场中获得企业需求,对于技术研发结果可以为企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项目,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拥有13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
如图7所示,某公司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软件”:最初,这个团队仅是以仿真分析组开展硅材料辅助开发工作,2016年开始对外承接仿真课题,2017年以软件服务为主,形成了50万收入,完成了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是“硬件”:接着由软件向硬件发展,逐步开始硬件输出为主,形成了第二个里程碑;
第三个里程碑是“产品”:开发换热器产品,通过第三个里程碑,进一步扩大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高新技术服务公司。
总结:通过某公司在产业化路径上的三个里程碑:软件、硬件和产品”,将任务细化到“阶段-关口-里程碑”过程中,然后再根据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更加细小的里程碑,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从而贯穿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加以推动,不仅对于各部门均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而且全程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效率提高。另外,整个智能合约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掺杂少,更容易直观筛选出符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本发明可广泛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包括如下小步:
S11:价值性评价;
S12:可能性评价;
S13:可行性评价;
S14:执行性评价;
S2:有市场中获得企业需求,对于技术研发结果可以为企业切实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项目,结合S1中所获得的相关性成果或技术能力,根据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
S21:“阶段-关口-里程碑”贯穿于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的每个阶段;
S22:根据技术开发时间轴、技术产品利润轴不同,分别建立若干里程碑;
S321:技术开发时间轴,包括创意关口、价值关口和资金关口;
S322:技术产品利润轴,包括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性能关口、产品关口;
S3:对于可以为市场不断解决需求的成果或技术,其技术团队进入路径化管理,包括如下小步:
S31:部门等级划分:组、部、中心、事业部、公司;
S32:部门分级模式划分:等级定位、考核标准、管控牵头部门、核算体系、配套;
S4:与技术团队就S2、S3环节通过智能合约签署,约定节点里程的相关要素依托区块链实施推进,包括如下小步:
S41:根据路径化管理平台、TPDM,建立合约;
S42:合约进入区块链程序;
S43:区块链对合约审查;
S44:区块链对合约监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价中,权重占比分别为:价值性评价10%、可能性评价50%、可行性评价30%、可行性评价10%;
步骤S11中,价值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产业分析、投资回报、知识产权、影响力;
步骤S12中,可能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主营技术、团队经营、市场客户;
步骤S13中,可行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一阶完成度、行业成熟度、产品成熟度、人才成熟度和时效敏感性;
步骤S14中,执行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包括阶段划分、关口指标、里程碑指标和价值修正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TPDM制定“阶段-关口-里程碑”的创新技术管理方法,贯穿各个阶段的“阶段-关口-里程碑”包括:项目需求模块、人才信息模块、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和发布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1中,创意关口位于构思模块、技术线路模块之间,创意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查新、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价值关口位于技术线路模块、商业项目模块之间,价值关口考虑因素包括技术线路、技术风险和技术时间;资金关口位于商业项目模块、开发模块之间,资金关口考虑因素包括资金需求、采购投入和业务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2中,里程碑阶段评审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内,里程碑模块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阶段评审、各种技术要素汇聚;性能关口位于里程碑模块、测试验证模块之间,性能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技术效果、创新要素和产品核心;产品关口位于测试验证模块、发布模块之间,产品关口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稳定、商品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部门等级划分具体为:
组:作为科技项目的基础组建形式,以达成技术成熟与产品完善主线目标,组建并磨合基础团队,不承担经济经营指标;
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初始组织,以达成产品业务推广、实现产品市场化的基本经营现金流为主线目标,清晰化市场定位与市场需求,逐步完善优化产品技术,搭建经营团队主体职能的组织基础,承担一定的经济经营指标;
中心: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过渡组织,以达成产品市场进一步清晰、产品具备市场化基本竞争优势与一定盈利能力为主线目标,夯实团队主体职能、形成骨干员工团队,构建并完善内部经营运营规范性,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基本模式;
事业部: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完善组织,在达成产品成熟与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以实现生产经营型转型与内部组织运营合理规范为主线目标,完善团队独立经营需求职能,形成核心成员团队,形成项目发展的自我运营、经营/战略发展与问题发现/修复能力,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实现合伙经营价值共享与指标履职价值共享的市场化模式;
公司:作为科技产品市场化经营的成熟组织,以独立经营运转为基础,满足资本化市场对公司的要求,实现成熟市场化合伙人经营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部门分级模式划分具体为:
组:
等级定位为商品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按科创中心项目引入标准执行、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基础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科创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主管级;
部:
等级定位为业务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完善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1年、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骨干团队;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部长级;
中心:
等级定位为市场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经营基准利润、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存续周期≤9个月、期初策划书/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职能工作基本规范;职能完善为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班子;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总监级;
事业部:
等级定位为规范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孵化核算体系、盈利前景稳定、组织运营基本规范、存续周期≤1年、期初计划书通过评审;准出条件为全成本核算体系、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职能完善为运营基础、业务、生产、技术;团队建设为经营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运营管理中心;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副高级;
公司:
等级定位为资本化;
考核标准的准入条件为实现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准的利润率、盈利前景可观、组织运营合理规范、基本实现“简单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具备对接资本市场基本条件;准出条件为完善并成熟化科技项目市场化技术、形成产品化的科技商品/科技服务、完成必要的市场调研及商业策划;职能完善为全部职能;团队建设为管理层;
管控牵头部门为子公司董事会;
核算体系包括经营成本/费用;
配套为高管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建立合约包括合约申请和合约接收,合约申请:各合约参与方向其任何的合法区块链提交合约要求、对象或事物;合约接收:各合约参与方认可的合约区块链接收合约参与方提交的电子资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中,区块链对合约审查,区块链对合约的合法性及合约内容进行审查,并向合约各参与方发出问询,合约通过区块链认证后公布并备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中,在合约的履行过程中,区块链定时履行监督职责,并将合约履行的情况反馈至各参与方。
CN201811539996.8A 2018-12-17 2018-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Withdrawn CN109636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9996.8A CN109636703A (zh) 2018-12-17 2018-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9996.8A CN109636703A (zh) 2018-12-17 2018-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6703A true CN109636703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7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9996.8A Withdrawn CN109636703A (zh) 2018-12-17 2018-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67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240A (zh) * 2019-06-11 2019-09-06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智能合约的调研方法及其设备
CN110782230A (zh) * 2019-10-30 2020-02-11 烟台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系统
CN111145022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深圳市科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科技成果确权方法与系统
CN112140096A (zh) * 2020-09-11 2020-12-29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标准化推进模型构建曲线图绘制设备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240A (zh) * 2019-06-11 2019-09-06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智能合约的调研方法及其设备
CN110782230A (zh) * 2019-10-30 2020-02-11 烟台仙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系统
CN111145022A (zh) * 2019-12-09 2020-05-12 深圳市科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科技成果确权方法与系统
CN112140096A (zh) * 2020-09-11 2020-12-29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标准化推进模型构建曲线图绘制设备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6703A (zh) 基于智能合约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化管理方法
Acemoglu et al. Firms, failures, and fluctuations: the macroeconomic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Gospel et al. Fi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labour: A conceptu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Capon et al. Decision systems analysis in industrial marketing
CN108764724A (zh) 一种科技管理系统
CN107886302A (zh) Erp管理方法以及erp管理系统
Gubanov Toward a Policy for the Neoindustrialization of Russia
Al-HAshimi et al. Implementing Target Costing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to Lean Costs: Case Study in Najaf Cement Factory
Wang et al. Optimal carbon quota allocation for a capital-constrained e-commerc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carbon rights buyback policy
CN101122991A (zh) 第四代金融核心业务系统体系结构及智能金融会计核算算法
Yu et al. Supplier evaluation analysis based on AHP-entropy-TOPSIS method
Hadziq REANALYSIS OF SPIN-OFF ISLAMIC BANKS IN INDONESIA: EFFICIENT OR NOT?
Zhao et al. Research on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Finance under Uncertainty Demand Conditions
Liu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of Cross-Border B2B Foreign Trade Export Enterprises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Changbing et al. Research on productive efficiencies measurement based on three-stage super DEA model: a case of Chinese road and bridge enterprises
Milkau A Six Sigma type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and high-value payments
He et al. Public Data Provision and Quality Upgrade in a Semi-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R&D
Chen et al. History of Russia China Foreign Trade Relations
Chang Feedback Data Mining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Platform Economy
Shen et al. Production and financing strategies of a distribution channel under random yield and random demand
Ren et al.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modelling and an on-line portfolio selection algorithm
Conde-Ruiz et al. Millian Efficiency with Endogenous Fertility
Wang et al. Study on Features of Logistics Finance of Supply Chain System and Pledge/Factoring Model
Li et al. Business Model Design for Smart Energy 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Flow
BING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