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1239A -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1239A
CN109621239A CN201910136218.2A CN201910136218A CN109621239A CN 109621239 A CN109621239 A CN 109621239A CN 201910136218 A CN201910136218 A CN 201910136218A CN 109621239 A CN109621239 A CN 109621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reduction gearbox
thrust plate
rope
esc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62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艳娜
何刚
张贵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1362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1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1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1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4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s sliding on the r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8Other single parts for rope lowering-devices, e.g. take-up rollers for ropes, devices for shooting ro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逃生备用绳主体,所述逃生备用绳主体上设置有挂钩和挂环、安全绳、逃生减速箱和限位球;所述安全绳上设置有逃生减速箱,所述逃生减速箱内部安装有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所述逃生减速箱左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左凹槽,所述左凹槽内部放置有左滚珠;所述逃生减速箱右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右凹槽,所述右凹槽内部放置有右滚珠;所述逃生减速箱两侧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挂钩和安全绳承载力大,逃生减速箱操作便捷、效果明显,防滑、防坠落措施到位,以人体手臂握力来实现减速下滑,减缓人体降落速度,实现快速、安全逃生,适合在高层火灾逃生中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违规用电、次品电器燃烧、燃气泄漏等现象会随时造成高层火灾,室内明火燃烧会引发大量烟雾,并迅速蔓延至整个房间,甚至整栋楼。据统计,高层火灾事故中,烟雾是第一杀人凶器,因烟雾扩散快、中毒快等特点,使得高层火灾逃生变成了公认的难题。
在传统观念下,高层火灾救援是以消防、安全通道逃生等室内救命方式为主,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因明火发现不及时而导致消防困难,烟雾扩散速度快、楼层高而导致安全通道逃生依旧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下的室内逃生方式,采用特制的简易设备,以快速、安全的室外逃生方式来迅速避开烟雾的侵蚀,并安全降落至地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运用安全绳和逃生减速箱,通过窗户逃生,以人体手臂握力来实现减速下滑,减缓人体降落速度,实现快速、安全逃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逃生备用绳主体,所述逃生备用绳主体上设置有挂钩和挂环、安全绳、逃生减速箱和限位球;所述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户底端的墙面上,所述安全绳顶端设置有挂环,所述挂环安装在挂钩上,所述安全绳底端设置有限位球,所述安全绳上设置有逃生减速箱,所述逃生减速箱的上、下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上穿孔和下穿孔,所述逃生减速箱内部安装有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所述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的上、下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只小型轴承,所述左推力板的左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左弹簧,所述三根左弹簧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的左侧面上,所述左推力板的右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左压力轮组;所述右推力板的右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右弹簧,所述三根右弹簧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的右侧面上,所述右推力板的左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右压力轮组;所述逃生减速箱左右两侧面的中心位置上皆开设有竖直条缝,所述逃生减速箱左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左凹槽,所述左凹槽内部放置有左滚珠,所述左滚珠上固定安装有左把手,所述左把手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后、固定安装在左推力板上;所述逃生减速箱右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右凹槽,所述右凹槽内部放置有右滚珠,所述右滚珠上固定安装有右把手,所述右把手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后、固定安装在右推力板上;所述逃生减速箱两侧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上固定安装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挂钩共设置两只,且开口朝下。
优选的,所述限位球内部由安全绳底端打死结而成,外部紧密套接有一只金属球。
优选的,所述逃生减速箱采用长方体金属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安全绳依次穿过上穿孔、左压力轮组和右压力轮组的交错缝隙,最后从下穿孔中穿出。
优选的,所述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的上、下面分别通过小型轴承与逃生减速箱的上、下面滑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左压力轮组和右压力轮组之间交错安装,且自然状态下,安全绳在左压力轮组和右压力轮组的交错缝隙中处于弯曲状态。
优选的,所述三根左弹簧和三根右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皆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的外侧皆安装有防滑档杆,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上皆嵌套有防滑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挂钩、挂环、安全绳、逃生减速箱、限位球、左弹簧、左推力板、左压力轮组、左凹槽、左把手、左滚珠、右弹簧、右推力板、右压力轮组、右凹槽、右把手、右滚珠、安全带和竖直条缝等机械结构,运用安全绳和逃生减速箱,通过窗户逃生,以人体手臂握力来实现减速下滑,减缓人体降落速度,实现快速、安全逃生。
本发明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在高层房间的窗户底端墙面上固定安装两只挂钩,且开口朝下,这样可以提高挂钩的抗拉力,同时也避免使用时安全绳上的挂环脱落,提高了受力源头的安全性。
2、当无法挽回的火灾发生时,迅速将备好的安全绳上的挂环固定在两只挂钩上,将安全绳另一端通过窗户甩出至地面,迅速系好安全带后,双手紧握左把手和右把手的内侧或中部;然后,迅速从窗户上爬出,此时左把手和右把手在人体手臂握力作用下,向内自然弯曲,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分别对左压力轮组和右压力轮组产生一定的推力,安全绳在逃生减速箱内产生较大弯曲,增大了安全绳与两侧轮组的摩擦阻力,人体下滑速度就会减慢,远远小于自由落体速度,从而保证了人体下滑时的人身安全。
3、在人体下滑过程中或快下滑至地面时,可将手臂握住左把手和右把手的最外侧,加大对左推力板和右推力板的推力,使得安全绳在逃生减速箱内产生形变程度更大,当左压力轮组和右压力轮组之间完全交错时,人体就会停止下滑,从而可以实现安全降落。
4、在安全带的作用下,下滑时人体与逃生减速箱始终连接在一起,偶尔手臂松弛也可迅速挽回,此外,左把手和右把手两端设置的防滑档杆和表面嵌套的防滑橡胶圈,也可防止手臂滑落,考虑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5、三根左弹簧和三根右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皆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可以保证在人体未发力时安全绳依旧处于弯曲状态,以防止逃生下滑时人体在紧张状态下忘记手臂发力,避免自由落体。
6、在安全绳的末端设置限位球,这样可以保证逃生减速箱不会脱离出去,在实际运用中,所购买的安全绳长度与楼层高度不一定完全匹配,当安全绳的长度小于楼层高度时,在下滑至安全绳末端,限位球可以阻挡逃生减速箱脱离出去,将人体悬停在半空中,等待救援,进而避免了人体自由落体,保护人身安全。
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挂钩和安全绳承载力大,逃生减速箱操作便捷、效果明显,防滑、防坠落措施到位,以人体手臂握力来实现减速下滑,减缓人体降落速度,实现快速、安全逃生,适合在高层火灾逃生中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主体结构及安装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逃生减速箱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逃生减速箱侧面简图;
图中:1-逃生备用绳主体;2-窗户;3-挂钩;4-挂环;5-安全绳;6-逃生减速箱;7-限位球;8-左弹簧;9-左推力板;10-左压力轮组;11-左凹槽;12-左把手;13-左滚珠;14-右弹簧;15-右推力板;16-右压力轮组;17-右凹槽;18-右把手;19-右滚珠;20-安全带;21-竖直条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逃生备用绳主体1,所述逃生备用绳主体1上设置有挂钩3和挂环4、安全绳5、逃生减速箱6和限位球7;所述挂钩3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户2底端的墙面上,所述安全绳5顶端设置有挂环4,所述挂环4安装在挂钩3上,所述安全绳5底端设置有限位球7,所述安全绳5上设置有逃生减速箱6,所述逃生减速箱6的上、下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上穿孔和下穿孔,所述逃生减速箱6内部安装有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所述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的上、下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只小型轴承,所述左推力板9的左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左弹簧8,所述三根左弹簧8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6的左侧面上,所述左推力板9的右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左压力轮组10;所述右推力板15的右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右弹簧14,所述三根右弹簧14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6的右侧面上,所述右推力板15的左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右压力轮组16;所述逃生减速箱6左右两侧面的中心位置上皆开设有竖直条缝21,所述逃生减速箱6左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左凹槽11,所述左凹槽11内部放置有左滚珠13,所述左滚珠13上固定安装有左把手12,所述左把手12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21后、固定安装在左推力板9上;所述逃生减速箱6右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右凹槽17,所述右凹槽17内部放置有右滚珠19,所述右滚珠19上固定安装有右把手18,所述右把手18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21后、固定安装在右推力板15上;所述逃生减速箱6两侧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安全带20,所述安全带20上固定安装有卡扣。
其中,所述挂钩3共设置两只,且开口朝下。
其中,所述限位球7内部由安全绳5底端打死结而成,外部紧密套接有一只金属球。
其中,所述逃生减速箱6采用长方体金属结构设计。
其中,所述安全绳5依次穿过上穿孔、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的交错缝隙,最后从下穿孔中穿出。
其中,所述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的上、下面分别通过小型轴承与逃生减速箱6的上、下面滑动相连。
其中,所述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之间交错安装,且自然状态下,安全绳5在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的交错缝隙中处于弯曲状态。
其中,所述三根左弹簧8和三根右弹簧14在自然状态下皆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的外侧皆安装有防滑档杆,所述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上皆嵌套有防滑橡胶圈。
工作原理:当无法挽回的火灾发生时,迅速将备好的安全绳5上的挂环4固定在两只挂钩3上,将安全绳5另一端通过窗户2甩出至地面,迅速系好安全带20后,双手紧握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的内侧或中部;然后,迅速从窗户上爬出,此时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在人体手臂握力作用下,向内自然弯曲,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分别对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产生一定的推力,安全绳5在逃生减速箱6内产生较大弯曲,增大了安全绳5与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的摩擦阻力,人体下滑速度就会减慢,远远小于自由落体速度,从而保证了人体下滑时的人身安全。
在人体下滑过程中或快下滑至地面时,可将手臂握住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的最外侧,加大对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的推力,使得安全绳5在逃生减速箱6内产生形变程度更大,当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之间完全交错时,人体就会停止下滑,从而可以实现安全降落。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逃生备用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备用绳主体(1)上设置有挂钩(3)和挂环(4)、安全绳(5)、逃生减速箱(6)和限位球(7);所述挂钩(3)固定安装在所述窗户(2)底端的墙面上,所述安全绳(5)顶端设置有挂环(4),所述挂环(4)安装在挂钩(3)上,所述安全绳(5)底端设置有限位球(7),所述安全绳(5)上设置有逃生减速箱(6),所述逃生减速箱(6)的上、下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上穿孔和下穿孔,所述逃生减速箱(6)内部安装有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所述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的上、下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只小型轴承,所述左推力板(9)的左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左弹簧(8),所述三根左弹簧(8)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6)的左侧面上,所述左推力板(9)的右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左压力轮组(10);所述右推力板(15)的右侧面上均匀连接有三根右弹簧(14),所述三根右弹簧(14)皆固定安装在逃生减速箱(6)的右侧面上,所述右推力板(15)的左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右压力轮组(16);所述逃生减速箱(6)左右两侧面的中心位置上皆开设有竖直条缝(21),所述逃生减速箱(6)左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左凹槽(11),所述左凹槽(11)内部放置有左滚珠(13),所述左滚珠(13)上固定安装有左把手(12),所述左把手(12)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21)后、固定安装在左推力板(9)上;所述逃生减速箱(6)右侧面中上部开设有右凹槽(17),所述右凹槽(17)内部放置有右滚珠(19),所述右滚珠(19)上固定安装有右把手(18),所述右把手(18)下侧的斜杆穿过竖直条缝(21)后、固定安装在右推力板(15)上;所述逃生减速箱(6)两侧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安全带(20),所述安全带(20)上固定安装有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共设置两只,且开口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球(7)内部由安全绳(5)底端打死结而成,外部紧密套接有一只金属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减速箱(6)采用长方体金属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5)依次穿过上穿孔、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的交错缝隙,最后从下穿孔中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力板(9)和右推力板(15)的上、下面分别通过小型轴承与逃生减速箱(6)的上、下面滑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之间交错安装,且自然状态下,安全绳(5)在左压力轮组(10)和右压力轮组(16)的交错缝隙中处于弯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左弹簧(8)和三根右弹簧(14)在自然状态下皆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的外侧皆安装有防滑档杆,所述左把手(12)和右把手(18)上皆嵌套有防滑橡胶圈。
CN201910136218.2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9621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6218.2A CN109621239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6218.2A CN109621239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1239A true CN109621239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6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6218.2A Pending CN109621239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12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386A (zh) * 2019-06-28 2019-09-20 胡泽兵 一种借助重力安全降落防受伤的双层巴士逃生急救绳
CN110732100A (zh) * 2019-09-20 2020-01-31 江苏亚亚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火灾逃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467Y (zh) * 2000-08-18 2001-07-11 邓全龙 楼房滑绳自救装置
CN2518535Y (zh) * 2002-01-27 2002-10-30 林增余 一种火灾地震手控式楼房逃生装置
US20110232997A1 (en) * 2007-08-02 2011-09-29 Jong Mun Wang Descending life line for emergency escape
CN106823170A (zh) * 2017-02-27 2017-06-13 湖北阳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
CN107823809A (zh) * 2017-10-24 2018-03-23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控逃生绳索
CN209967457U (zh) * 2019-02-25 2020-01-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467Y (zh) * 2000-08-18 2001-07-11 邓全龙 楼房滑绳自救装置
CN2518535Y (zh) * 2002-01-27 2002-10-30 林增余 一种火灾地震手控式楼房逃生装置
US20110232997A1 (en) * 2007-08-02 2011-09-29 Jong Mun Wang Descending life line for emergency escape
CN106823170A (zh) * 2017-02-27 2017-06-13 湖北阳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
CN107823809A (zh) * 2017-10-24 2018-03-23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控逃生绳索
CN209967457U (zh) * 2019-02-25 2020-01-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386A (zh) * 2019-06-28 2019-09-20 胡泽兵 一种借助重力安全降落防受伤的双层巴士逃生急救绳
CN110732100A (zh) * 2019-09-20 2020-01-31 江苏亚亚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火灾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1239A (zh)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及其实现方法
CN109876313A (zh)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的充气式逃生装置
CN209019797U (zh) 一种建筑逃生速降装置
CN201394288Y (zh) 家用高楼救生装置
CN2860529Y (zh) 柔性救生滑道纵向加强带
CN202844395U (zh) 高层建筑救生装置
CN209967457U (zh)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备用绳
CN104998357A (zh) 一种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CN2756265Y (zh) 消防抢险车双臂软滑梯
CN104888376A (zh) 高楼火灾紧急逃生装置
CN2882681Y (zh) 民用高楼灾难救生器
CN207055751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现场逃生自救套装
CN202526786U (zh)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CN203108018U (zh) 高空绳索救生逃生装置
CN201791274U (zh) 手控式火灾自救器
CN102274591B (zh) 一种逃生救援缓降器
CN202198995U (zh) 一种逃生救援缓降器
CN201959429U (zh) 高楼逃生保护装备
CN210904705U (zh) 一种高层住宅家用逃生包
CN20415890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装置
CN202342713U (zh) 便携式安全逃生装置
CN108057181A (zh) 一种单人逃生井口的三叉杆
CN202777490U (zh) 高楼逃生装置
CN211215050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逃生气垫
CN206103133U (zh) 高层住宅火灾手摇缓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