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7201A -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7201A
CN109617201A CN201811629143.3A CN201811629143A CN109617201A CN 109617201 A CN109617201 A CN 109617201A CN 201811629143 A CN201811629143 A CN 201811629143A CN 109617201 A CN109617201 A CN 109617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apacitor
diode
cathode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91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7201B (zh
Inventor
吴洪波
李俊需
伍佼
张志伟
王其才
徐进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ITY KEL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ITY KEL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ITY KEL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ITY KEL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91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7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7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7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7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J7/027
    • H02J2007/1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该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的市电输入的交流电经输入单元抑制浪涌电流并进行电磁兼容性传导抑制,从输入端元输出到电流经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过功率变换单元变换成高频脉动电压,所述高频脉动电压经过次级整流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后输出所需直流电压,所需直流电压经过输出单元输出;初级控制单元与功率转换单元连接,次级辅助电源单元与功率变换单元、次级基准电压单元、次级控制单元连接,初级控制单元和次级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路实现恒流恒压。

Description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一种用于通过强制电流通过它来将能量输入蓄电池的装置。充电协议(多长时间的电压或电流,以及充电完成后的操作)取决于所充电电池的大小和类型。一些电池类型具有高过充电容限(即,在电池完全充电后继续充电),并且可以通过连接到恒定电压源或恒定电流源来再充电,这取决于电池类型。这种类型的简单充电器必须在充电周期结束时手动断开,并且一些电池类型绝对需要或可以使用定时器在某个固定时间切断充电电流,大约在充电完成时。其他类型的电池不能承受过度充电,损坏(容量减少,寿命缩短),过热或甚至爆炸。充电器可具有温度或电压感测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器,以安全地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确定充电状态,并在充电结束时切断。
目前电池充电器的电路为恒流恒压输出模式,构成恒流恒压输出模式主要由PSR(Primary-side regulation,原边反馈)无指示灯功能或由专用的电池控制管理集成电路组成或由单片机所组成等。
由PSR(无指示灯功能)或由分立元器件同开关电源按特定的连接方式所构成或由专用的电池控制管理集成电路组成或由单片机所组成等的电池充电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PSR恒流恒压为无指示灯功能,并且批量生产时电流精度比较离散:由专用的电池控制管理集成电路组成及由单片机所组成的充电器成本价格比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该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采用分立元器件,按照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构成,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它包括输入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初级控制单元、功率变换单元、次级整流滤波单元、次级辅助电源单元、次级基准电压单元、次级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市电输入的交流电经输入单元抑制浪涌电流并进行电磁兼容性传导抑制,从输入端元输出到电流经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过功率变换单元变换成高频脉动电压,所述高频脉动电压经过次级整流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后输出所需直流电压,所需直流电压经过输出单元输出;初级控制单元与功率转换单元连接,次级辅助电源单元与功率变换单元、次级基准电压单元、次级控制单元连接,初级控制单元和次级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路实现恒流恒压。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保险丝F1、热敏电阻RT1、压敏电阻VIR1、电容CX1和滤波器LF1,所述市电火线经保险丝F1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市电零线经热敏电阻RT1接滤波器LF1的第二输入端,压敏电阻VIR1和电容CX1并联在市电火线和零线之间。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桥DB1、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整流桥DB1的第四引脚接地,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并联后一端接整流桥DB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地。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初级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3、电容CD2、二极管D2、电容CD3、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电阻R14a、电阻R14b、电容C6、光电耦合器PC1、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电容C7、电阻R12、二极管DZ1、电容C3、电容C4、电阻R10、二极管D4、电阻R9、电容C5、电阻R11、电阻R8,所述电阻R1一端接市电火线,另一端经电阻R3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阻R2一端接市电零线,另一端接电阻R1和电阻R3的公共端,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容CD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3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五引脚接二极管D3负极,第一引脚接地,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串接电容CD3,第二引脚经串联的电阻R14a和电阻R14b接地,电容C6一端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PC1的集电极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经串联的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接地,第三引脚还经电容C7接地,电阻R12一端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四引脚经电容C4接地,第五引脚经并联的二极管DZ1和电容C3接地,第六引脚经电阻R10接二极管D4负极,第六引脚经电阻R9接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4正极经并联的电容C5和电阻R11接地。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功率变换单元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1、二极管D1、电感L1、变压器TR1、电容C2、场效应管Q1、电阻R7a/f,所述电容C1一端经电阻R5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另一端经电阻R6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容C1和电阻R5的公共端,二极管D1正极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一输出端经电感L1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栅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漏极和源极之间串接电容C2,源极经电阻R7a/f接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次级整流单元包括电容C8、整流二极管D6、电阻R15a/b、电容CD4,所述电容C8和电阻R15a/b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6两端,二极管D6一端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另一端经电容CD4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次级辅助电源单元包括电阻R17、二极管D7、电容CD5和电容C9,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三输出端经电阻R17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经并联的电容CD5和电容C9接地。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次级基准电压单元包括电阻R18、单向可控硅IC3、电容C11,所述电阻R18一端接二极管D7负极,另一端接单向可控硅IC3阴极,单向可控硅IC3阳极接地,单向可控硅IC3的阴极和控制极连接,阳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1。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16、变压器LF2、电容C10,所述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接二极管D6负极,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串接电容C10,第一输出端经电阻R16接地。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次级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Z2、光电耦合器PC1、电阻R19、电阻R37、电阻R20、二极管D8、单向可控硅IC2、电容C12、电容C13、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30、三极管Q2、电阻R28、电阻R29、放大器IC4A、二极管D9、电容C16、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8、电容CD6、电阻R43、电阻R44、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1、电阻R42、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40、电阻R39、放大器IC4B、电阻R36、电容C15、电容C14、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二极管DZ3;
所述二极管DZ2负极接二极管D7负极,阳极接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20接单向可控硅IC2阴极,电阻R19并联在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和阴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37、二极管D8接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经电阻R36和电容C15接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容C14接地,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32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经串联电阻R34和电阻R35接地,经二极管DZ3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单向可控硅IC2阳极接地,阴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2,所述电容C13和电阻R21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12两端,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22接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23并联在单向可控硅IC2的阳极和控制极,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30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基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29,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28接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串接电阻R27,放大器IC4A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5接地,经电阻R24和电阻R33接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放大器IC4A的电源负极接地,电源正极还经电容C16接地,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9、电阻R38、电阻R43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8和电阻R43的公共端经电容CD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44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41,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电阻R42,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阻R40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经电阻R39和电阻R31接放大器IC4A的电源正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电路主要由分立元器件按特定的连接方式所组成,具有恒流恒压比PSR电路精确并且带有充电-充饱转灯指示,明显直观;价格成本比专用的电池控制管理集成电路组成及由单片机所组成的充电器便宜。本发明涉及到分压和基准电压的元器件精度使用0.5%或更高精度的值,即可实现底成本高精度具有明确状态指示的电池充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
附图说明:1-输入单元、2-整流滤波单元、6-初级控制单元、3-功率变换单元、4-次级整流滤波单元、7-次级辅助电源单元、8-次级基准电压单元、9-次级控制单元、5-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它包括输入单元1、整流滤波单元2、初级控制单元6、功率变换单元3、次级整流滤波单元4、次级辅助电源单元7、次级基准电压单元8、次级控制单元9和输出单元5,所述市电输入的交流电经输入单元1抑制浪涌电流并进行电磁兼容性传导抑制,从输入端元输出到电流经整流滤波单元2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过功率变换单元3变换成高频脉动电压,所述高频脉动电压经过次级整流滤波单元4整流滤波后输出所需直流电压,所需直流电压经过输出单元5输出;初级控制单元6与功率转换单元连接,次级辅助电源单元7与功率变换单元3、次级基准电压单元8、次级控制单元9连接,初级控制单元6和次级控制单元9用于控制电路实现恒流恒压。
该实施例的输入单元1包括保险丝F1、热敏电阻RT1、压敏电阻VIR1、电容CX1和滤波器LF1,所述市电火线经保险丝F1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市电零线经热敏电阻RT1接滤波器LF1的第二输入端,压敏电阻VIR1和电容CX1并联在市电火线和零线之间。
该实施例的整流滤波单元2包括整流桥DB1、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整流桥DB1的第四引脚接地,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并联后一端接整流桥DB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地。
该实施例的初级控制单元6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3、电容CD2、二极管D2、电容CD3、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电阻R14a、电阻R14b、电容C6、光电耦合器PC1、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电容C7、电阻R12、二极管DZ1、电容C3、电容C4、电阻R10、二极管D4、电阻R9、电容C5、电阻R11、电阻R8,所述电阻R1一端接市电火线,另一端经电阻R3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阻R2一端接市电零线,另一端接电阻R1和电阻R3的公共端,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容CD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3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五引脚接二极管D3负极,第一引脚接地,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串接电容CD3,第二引脚经串联的电阻R14a和电阻R14b接地,电容C6一端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PC1的集电极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经串联的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接地,第三引脚还经电容C7接地,电阻R12一端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四引脚经电容C4接地,第五引脚经并联的二极管DZ1和电容C3接地,第六引脚经电阻R10接二极管D4负极,第六引脚经电阻R9接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4正极经并联的电容C5和电阻R11接地。该实施例的电阻R1由串联的R1a和R1b构成,电阻R2由串联的R2a和R2b,电阻R3由串联的R3a和R3b构成。
该实施例的功率变换单元3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1、二极管D1、电感L1、变压器TR1、电容C2、场效应管Q1、电阻R7a/f,所述电容C1一端经电阻R5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另一端经电阻R6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接整流滤波单元2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容C1和电阻R5的公共端,二极管D1正极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一输出端经电感L1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栅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漏极和源极之间串接电容C2,源极经电阻R7a/f接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该实施例的电阻R5由并联的R5a和电阻R5b、并联的电阻R5c和电阻R5d串联后构成。该实施例的电阻R6由并联的电阻R6a和电阻R6c构成。
该实施例的次级整流单元包括电容C8、整流二极管D6、电阻R15a/b、电容CD4,所述电容C8和电阻R15a/b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6两端,二极管D6一端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另一端经电容CD4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该实施例的次级辅助电源单元7包括电阻R17、二极管D7、电容CD5和电容C9,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三输出端经电阻R17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经并联的电容CD5和电容C9接地。
该实施例的次级基准电压单元8包括电阻R18、单向可控硅IC3、电容C11,所述电阻R18一端接二极管D7负极,另一端接单向可控硅IC3阴极,单向可控硅IC3阳极接地,单向可控硅IC3的阴极和控制极连接,阳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1。
该实施例的输出单元5包括电阻R16、变压器LF2、电容C10,所述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接二极管D6负极,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串接电容C10,第一输出端经电阻R16接地。
该实施例的次级控制单元9包括二极管DZ2、光电耦合器PC1、电阻R19、电阻R37、电阻R20、二极管D8、单向可控硅IC2、电容C12、电容C13、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30、三极管Q2、电阻R28、电阻R29、放大器IC4A、二极管D9、电容C16、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8、电容CD6、电阻R43、电阻R44、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1、电阻R42、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40、电阻R39、放大器IC4B、电阻R36、电容C15、电容C14、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二极管DZ3。
所述二极管DZ2负极接二极管D7负极,阳极接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20接单向可控硅IC2阴极,电阻R19并联在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和阴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37、二极管D8接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经电阻R36和电容C15接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容C14接地,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32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经串联电阻R34和电阻R35接地,经二极管DZ3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单向可控硅IC2阳极接地,阴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2,所述电容C13和电阻R21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12两端,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22接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23并联在单向可控硅IC2的阳极和控制极,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30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基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29,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28接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串接电阻R27,放大器IC4A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5接地,经电阻R24和电阻R33接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放大器IC4A的电源负极接地,电源正极还经电容C16接地,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9、电阻R38、电阻R43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8和电阻R43的公共端经电容CD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44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41,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电阻R42,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阻R40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经电阻R39和电阻R31接放大器IC4A的电源正极。该实施例的电阻R22由电阻R22a和电阻R22b并联组成,该实施例的电阻R223由电阻R23a和电阻R23b并联组成,该实施例的电阻R25由电阻R25a和电阻R25b并联组成。
该实施例的交流电输入经过保险丝保护作用和热敏电阻RT1抑制浪涌电流,通过电容CX1和滤波器LF1进行电磁兼容性传导抑制,经整流桥DB1整流并经电解电容CD1滤波后输出电压为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经过高频变压器TR1和三极管Q1组成的功率变换器按变压器所设定的电压变换率转换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高频脉动电压,高频变压器次级输出的高频脉动电压经次级整流二极管D6整流和次级电解电容CD4滤波得到所需要输出的直流电压给负载供电。并且在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IC1及相关的元器件和次级单向可控硅IC2和单向可控硅IC4等元器件所组成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进行恒流恒压并且充电状态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进行指示。
通过功率变换后由次级整流滤波经过电流取样电阻R16输出,电流在R16上所产生的压降遵循UR16=Iout×R16的电压值,此电压值送至放大器IC4-pin6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同IC4-pin5由基准电压按分压后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将此比较值通过IC4-pin7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器PC1进行控制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工作,再由开关电源芯片IC1经过处理后进行控制初级功率变换部分的工作,使其按照所设定的恒流值进行输出电流。
同时将在电阻R16上所产生的压降遵循UR16=Iout×R16的电压值送至IC4-pin3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同IC4-pin2由基准电压按分压后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将此比较值通过IC4-pin1输出分两路,一路控制单向可控硅IC2的基准端电压实现完整的电压充电功能,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9控制由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等组成的指示灯指示电路,起到充电电路的明确指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初级控制单元、功率变换单元、次级整流滤波单元、次级辅助电源单元、次级基准电压单元、次级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市电输入的交流电经输入单元抑制浪涌电流并进行电磁兼容性传导抑制,从输入端元输出到电流经整流滤波单元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过功率变换单元变换成高频脉动电压,所述高频脉动电压经过次级整流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后输出所需直流电压,所需直流电压经过输出单元输出;初级控制单元与功率转换单元连接,次级辅助电源单元与功率变换单元、次级基准电压单元、次级控制单元连接,初级控制单元和次级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路实现恒流恒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保险丝F1、热敏电阻RT1、压敏电阻VIR1、电容CX1和滤波器LF1,所述市电火线经保险丝F1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市电零线经热敏电阻RT1接滤波器LF1的第二输入端,压敏电阻VIR1和电容CX1并联在市电火线和零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桥DB1、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所述整流桥DB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接滤波器LF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整流桥DB1的第四引脚接地,电阻R4a-R4b和电解电容CD1并联后一端接整流桥DB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3、电容CD2、二极管D2、电容CD3、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电阻R14a、电阻R14b、电容C6、光电耦合器PC1、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电容C7、电阻R12、二极管DZ1、电容C3、电容C4、电阻R10、二极管D4、电阻R9、电容C5、电阻R11、电阻R8,所述电阻R1一端接市电火线,另一端经电阻R3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阻R2一端接市电零线,另一端接电阻R1和电阻R3的公共端,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容CD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3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五引脚接二极管D3负极,第一引脚接地,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串接电容CD3,第二引脚经串联的电阻R14a和电阻R14b接地,电容C6一端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PC1的集电极接电阻R14a和电阻R14b的公共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经串联的二极管D5、电阻R13、电阻RT2接地,第三引脚还经电容C7接地,电阻R12一端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三引脚,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第四引脚经电容C4接地,第五引脚经并联的二极管DZ1和电容C3接地,第六引脚经电阻R10接二极管D4负极,第六引脚经电阻R9接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4正极经并联的电容C5和电阻R11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单元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1、二极管D1、电感L1、变压器TR1、电容C2、场效应管Q1、电阻R7a/f,所述电容C1一端经电阻R5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另一端经电阻R6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一输入端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容C1和电阻R5的公共端,二极管D1正极接变压器TR1初级绕组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一输出端经电感L1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栅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漏极和源极之间串接电容C2,源极经电阻R7a/f接地,变压器TR1反馈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整流单元包括电容C8、整流二极管D6、电阻R15a/b、电容CD4,所述电容C8和电阻R15a/b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6两端,二极管D6一端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另一端经电容CD4接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辅助电源单元包括电阻R17、二极管D7、电容CD5和电容C9,所述变压器TR1次级绕组的第三输出端经电阻R17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经并联的电容CD5和电容C9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基准电压单元包括电阻R18、单向可控硅IC3、电容C11,所述电阻R18一端接二极管D7负极,另一端接单向可控硅IC3阴极,单向可控硅IC3阳极接地,单向可控硅IC3的阴极和控制极连接,阳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电阻R16、变压器LF2、电容C10,所述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接二极管D6负极,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串接电容C10,第一输出端经电阻R16接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Z2、光电耦合器PC1、电阻R19、电阻R37、电阻R20、二极管D8、单向可控硅IC2、电容C12、电容C13、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30、三极管Q2、电阻R28、电阻R29、放大器IC4A、二极管D9、电容C16、电阻R31、电阻R25、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8、电容CD6、电阻R43、电阻R44、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41、电阻R42、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40、电阻R39、放大器IC4B、电阻R36、电容C15、电容C14、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二极管DZ3;
所述二极管DZ2负极接二极管D7负极,阳极接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20接单向可控硅IC2阴极,电阻R19并联在光电耦合器PC1的阳极和阴极,光电耦合器PC1的阴极经电阻R37、二极管D8接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经电阻R36和电容C15接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容C14接地,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32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经串联电阻R34和电阻R35接地,经二极管DZ3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入端;单向可控硅IC2阳极接地,阴极和控制极之间串接电容C12,所述电容C13和电阻R21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12两端,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22接变压器LF2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23并联在单向可控硅IC2的阳极和控制极,单向可控硅IC2的控制极经电阻R30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基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29,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28接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串接电阻R27,放大器IC4A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2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5接地,经电阻R24和电阻R33接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放大器IC4A的电源负极接地,电源正极还经电容C16接地,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9、电阻R38、电阻R43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38和电阻R43的公共端经电容CD6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44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串接电阻R41,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电阻R42,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变压器LF1的第一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阻R40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经电阻R39和电阻R31接放大器IC4A的电源正极。
CN201811629143.3A 2018-12-29 2018-12-29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Active CN109617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9143.3A CN1096172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9143.3A CN1096172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7201A true CN109617201A (zh) 2019-04-12
CN109617201B CN109617201B (zh) 2020-07-07

Family

ID=6601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9143.3A Active CN109617201B (zh) 2018-12-29 2018-12-29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720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674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CN110707794A (zh) * 2019-12-02 2020-01-17 邱异丽 一种充电电流可调的ups电源充电系统
CN111509825A (zh) * 2020-04-09 2020-08-07 江苏大学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113133155A (zh) * 2021-04-01 2021-07-16 山东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火智能开关电源控制系统
CN113765164A (zh) * 2020-06-01 2021-12-07 凯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变直流整流器
CN113775263A (zh) * 2021-10-14 2021-12-10 蔡小华 一种防火防盗机电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7100A1 (en) * 2002-08-26 2004-02-26 Orr Raymond K. DC converters
CN201063453Y (zh) * 2007-04-26 2008-05-21 南京方驰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可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充电器
CN201893579U (zh) * 2010-11-29 2011-07-06 东莞韵邦变压器有限公司 基于开关电源的多类型电池智能充电系统
CN104393358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山东申普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轻型车无损快速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CN204993095U (zh) * 2015-06-12 2016-01-20 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十档可调电压输出的开关电源适配器
CN105873278A (zh) * 2016-05-23 2016-08-17 东莞市领冠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调光电源电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7100A1 (en) * 2002-08-26 2004-02-26 Orr Raymond K. DC converters
CN201063453Y (zh) * 2007-04-26 2008-05-21 南京方驰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可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充电器
CN201893579U (zh) * 2010-11-29 2011-07-06 东莞韵邦变压器有限公司 基于开关电源的多类型电池智能充电系统
CN104393358A (zh) * 2014-12-09 2015-03-04 山东申普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轻型车无损快速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CN204993095U (zh) * 2015-06-12 2016-01-20 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十档可调电压输出的开关电源适配器
CN105873278A (zh) * 2016-05-23 2016-08-17 东莞市领冠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调光电源电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674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CN110518674B (zh) * 2019-09-23 2024-03-26 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CN110707794A (zh) * 2019-12-02 2020-01-17 邱异丽 一种充电电流可调的ups电源充电系统
CN111509825A (zh) * 2020-04-09 2020-08-07 江苏大学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113765164A (zh) * 2020-06-01 2021-12-07 凯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变直流整流器
CN113133155A (zh) * 2021-04-01 2021-07-16 山东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火智能开关电源控制系统
CN113775263A (zh) * 2021-10-14 2021-12-10 蔡小华 一种防火防盗机电锁
CN113775263B (zh) * 2021-10-14 2023-07-21 四川功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防盗机电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7201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7201A (zh) 新型电池充电器电路
CN101867214B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207218340U (zh) 一种开关型恒流恒压锂电池充电器
CN104795876B (zh) 基于多谐振拓扑的智能充电装置
CN103618366B (zh) 一种智能船舶充电机及充电方法
CN102088811A (zh) 基于lcl谐振网络的无源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
CN207225123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电装置
CN1845439A (zh) 可调稳频稳压变频变压电源
CN100414827C (zh) 可调交流稳压稳流电源
CN2833988Y (zh) 电池充电器
CN208971208U (zh) 储能型逆变移动电源
CN207475266U (zh) 一种led应急灯恒功率充电电路
CN101394135B (zh) 一种电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器电源
CN205883638U (zh) 应急灯用电子变压器及其电源电路
CN2420773Y (zh) 智能充电器
CN105471290B (zh) 柴油机调压整流器
CN109617404B (zh) 一种空间蓄电池管理用多路输出电源模块
CN208890677U (zh) 一种汽车用高倍整流电路
CN208623950U (zh) 一种新型led应急球泡灯电路结构
CN206272314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电源充电器设备
CN209344843U (zh) 一种勘探用便携式中小功率直流移动电源
CN2341314Y (zh) 快速交直流两用充电装置
CN106505705A (zh) 充电器以及充电系统
CN109525108A (zh) 一种飞机客舱用28v直流电源
CN104466916B (zh) 一种过充电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Novel battery charger circu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Pledgee: Xiamen finance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XIAMEN CITY KELI ELECTRONIC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