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6015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6015A
CN109616015A CN201910085445.7A CN201910085445A CN109616015A CN 109616015 A CN109616015 A CN 109616015A CN 201910085445 A CN201910085445 A CN 201910085445A CN 109616015 A CN109616015 A CN 109616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hole
imaging
display panel
lay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54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6015B (zh
Inventor
卢峰
姚绮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54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6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6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6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6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6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人脸识别模组,包括红外光源和红外感应单元;遮光层,遮光层位于红外感应单元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遮光层具有成像透光孔,成像透光孔与红外感应单元相对应,其中,成像透光孔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本发明能够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的同时兼具测量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对电子产品性能需求提升,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将人脸识别应用在电子产品中的设计。人脸识别的原理是通过点阵红外光源给物体投影,再通过红外摄像头拍摄被投影物体,识别投影点阵的畸变情况,来还原3D信息。而现有技术的人脸识别,均没有对人脸进行测距和测大小的功能,即测算人脸距电子产品的距离和测量人脸的尺寸大小。
因此,提供一种兼具人脸识别和测量功能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兼具人脸识别和测量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人脸识别模组,包括红外光源和红外感应单元;
遮光层,遮光层位于红外感应单元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遮光层具有成像透光孔,成像透光孔与红外感应单元相对应,其中,成像透光孔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在遮光层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在人脸识别阶段,不仅能够通过人脸在红外感应单元上成像信息计算3D深度信息,同时能够计算出人脸距遮光层的距离和人脸的尺寸大小。本发明在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的同时兼具测量功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简化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小孔成像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简化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简化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人脸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包括红外光源HY和红外感应单元HG,图1中红外光源HY仅是示意性表示,可选的红外光源HY可以是点阵红外光源;遮光层101,遮光层101位于红外感应单元HG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M一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保护盖板102,保护盖板102的外表面为显示面板的显示面M。遮光层101具有成像透光孔K1,成像透光孔K1与红外感应单元HG相对应,可选的,一个成像透光孔K1可以对应多个红外感应单元HG,其中,成像透光孔K1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图1中示意出第一成像透光孔K11和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第一成像透光孔K11和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的直径不同。可选的,成像透光孔的直径在3μm至20μm之间,包括端点值。
图1中以红外光源HY位于遮光层101靠近显示面板显示面一侧进行示意。可选的,红外光源也可以位于遮光层远离显示面板显示面一侧,当红外光源位于遮光层远离显示面板显示面一侧时,在遮光层还可以设置相应的透光孔,保证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遮光层由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射。本发明中对于成像透光孔的个数不做限定,图1中仅对显示面板的结构做简化示意。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在进行人脸识别时,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线照射到待识别体N(用户的脸部),经待识别体反射后的红外光线穿透成像透光孔后在红外感应单元上成像,然后通过成像信息计算3D深度信息,从而实现人脸识别。假定待识别体N的尺寸大小为U,待识别体N距遮光层101的距离为W,第一成像透光孔K11的直径为φ1,第二成像透光孔K12为φ2,第一成像透光孔K11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HG距遮光层101的距离为X1,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HG距遮光层101的距离为X2,其中,X1与X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待识别体经第一成像透光孔K11成像后的像尺寸大小为V1,待识别体经第二成像透光孔K12成像后的像尺寸大小为V2。其中,φ1、φ2、X1和X2在显示面板设计完成后均为已知大小的数值,V1和V2会分别根据待识别体距遮光层的距离W变化及待识别体的尺寸U而变化。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待识别体反射的光线经成像透光孔后被红外感应单元检测到,然后根据红外感应单元检测到的成像边界计算出像尺寸大小,从而能够得到相应的V1和V2。根据小孔成像公式得到如下公式:
其中,φ1≠φ2,则V1≠V2,求解上述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能够计算得到:
其中,W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待识别体距遮光层的距离,在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也能够预先测定出遮光层距显示面板显示的外表面的距离,从而做简单的减法运算就能够计算出待识别体距显示面板显示的外表面的距离。U即为测得的人脸的尺寸大小。
本发明中通过在遮光层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在人脸识别阶段,不仅能够通过人脸在红外感应单元上成像信息计算3D深度信息,同时能够计算出人脸距遮光层的距离和人脸的尺寸大小。本发明在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的同时兼具测量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中,红外光源和红外感应单元可以均位于显示区,也可以均位于非显示区;或者红外光源位于非显示区,而红外感应单元位于显示区;或者红外光源位于显示区,而红外感应单元位于非显示区。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人脸识别模组位于显示区AA。即红外光源HY和红外感应单元HG均位于显示区AA,可选的,红外光源HY可以为点阵红外光源,图中红外光源HY和外感应单元HG的个数仅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对显示面板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图中显示面板的形状仅是示意性表示。为了示意红外光源和红外感应单元在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图中并未示意出显示面板中的遮光层。本发明在遮光层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在人脸识别阶段,经待识别体反射的红外光线透过成像透光孔被红外感应单元检测到成像,成像信息计算3D深度信息,实现3D人脸识别,同时通过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能够计算出人脸距显示面板的距离和人脸的尺寸大小。另外,该实施方式中将人脸识别模组设置于显示区,不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有利于实现边框的窄化,提高屏占比。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103和显示层104,显示层104位于阵列层103远离红外感应单元HG一侧。显示层104包括阳极a、发光层b和阴极c,其中,阳极a为反射电极,阴极c为透明电极。阵列层103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薄膜晶体管T包括有源层p、栅极g、源极s和漏极d,阵列层103中还包括多个绝缘层,其中绝缘层包括栅极g和有源层p之间的栅极绝缘层、栅极g和源极s漏极之间的层间绝缘层,在源极s和漏极d之上的钝化层等。图3示意出遮光层101位于显示层104和阵列层103之间的情况。图中遮光层101为非整层的设置,可以仅在与红外感应单元HG对应的区域设置遮光层101。或者遮光层101也可以为一整层的设置。图中并未示意出红外光源的位置,其中,红外光源可以位于保护盖板102与显示层104之间,或者红外光源可以位于阵列层103远离显示层104一侧。
本发明中遮光层可以为不透明的金属层或者绝缘层,遮光层可以为在显示面板中单独制作的一个膜层,或者也可以将显示层中的像素定义层(如图3中像素定义层1041)采用黑色有机材料制作,然后在像素定义层上制作成像透光孔,将像素定义层复用为遮光层。或者遮光层也可以位于阵列层中,遮光层可以复用阵列层中的绝缘层或者金属层,只要保证在成像透光孔对应的区域,红外光线只能通过成像透光孔照射到相应的红外感应单元上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红外光源HY位于阵列层103远离显示层104一侧。图4中仅以遮光层101位于显示层104与阵列层103之间进行示意,可选的,遮光层101还包括光源透光孔K2,光源透光孔K2与红外光源HY相对应,即红外光源HY位于遮光层101远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在进行人脸识别时,红外光源HY发出的红外光线由遮光层上的光源透光孔K2穿透遮光层101,然后穿透显示层104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后照射到待识别体上。经待识别体反射的红外光线透过成像透光孔K1在相应的红外感应单元HG上成像,然后通过计算3D深度信息实现人脸识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红外光源位于阵列层远离显示层一侧,在与红外光源对应的位置可以不设置遮光层,则在人脸识别阶段,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线不需要穿透遮光层,而是依次穿透阵列层和显示层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显示区AA包括多个像素区PZ和多个围绕像素区PZ的非像素区FPZ,至少成像透光孔K1在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位于非像素区FPZ,在俯视图的观看方向即为成像透光孔向显示面板投影的方向,所以在此不再重复标注成像透光孔的投影。其中,像素区PZ即为发光区,在此区域设置有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的发光器件,而非像素区FPZ即为非发光区。图5中像素区PZ的排布方式仅是示意性表示。该实施方式中,将成像透光孔设置在显示区,即与成像透光孔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设置在显示区,能够避免将红外感应单元设置在非显示区而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有利于非显示区的窄化。成像透光孔在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位于非像素区,保证人脸识别时红外光线能够从成像透光孔穿透显示面板的显示层,同时成像透光孔不占用像素区的空间,不需要对像素区大小进行改变,对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没有影响。
可选的,对于遮光层包括光源透光孔的显示面板中,光源透光孔在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也可以位于非像素区。
上述实施例均以显示面板为顶发射式显示面板进行示意,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底发射式显示面板。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103和显示层104,阵列层103位于显示层104远离红外感应单元HG一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M位于阵列层103远离显示层104一侧的外表面。即显示面板显示时,显示层104发出的光线需要穿透阵列层103后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M出射。显示层104包括阳极a、发光层b和阴极c,其中,阳极a为透明电极,阴极c为反射电极。阵列层103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可选的,在阴极c上设置有成像透光孔K1,阴极c可以复用为遮光层101。在人脸识别阶段,经待识别体反射的红外光线,需要依次穿透阵列层103和显示层104后,被红外感应单元HG检测到后成像。
图6中并未示出红外光源的位置,可选的,红外光源可以位于阵列层103靠近保护盖板102一侧,在制作时,将红外光源与保护盖板102直接贴合。可选的,红外光源也可以位于显示层103远离阵列层104一侧,阴极复用为遮光层,在阴极上设置有与红外光源对应设置的光源透光孔,在人脸识别阶段,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源透光孔穿透阴极,然后穿透阵列层,最后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射。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遮光层可以设置有多种直径不同的成像透光孔。同时参考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如图7所示,仅示出显示面板的遮光层101设置成像透光孔K1的情况,直径相同的多个成像透光孔K1呈阵列排布形成成像透光区K1Z,本发明对遮光层101中成像透光区K1Z的个数不做限定。在同一个成像透光区K1Z中,各个成像透光孔K1均对应各自的红外感应单元HG,经待识别体反射的红外光线照射到红外感应单元HG后,红外感应单元HG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识别,保证在经一个成像透光区对应的多个红外感应单元HG的检测信号能够拼接出完整的成像。即各个成像透光区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均能检测出各自相应的成像信息。另外,根据小孔成像的分辨率公式,F=φ(W/X+1),其中,F为小孔成像分辨率,φ为成像透光孔的直径,W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待识别主体距遮光层的距离,W即为物距,X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X即为像距。可知,透光成像透光孔进行成像的分辨率与成像透光孔直径的大小、物距及像距有关。成像分辨率与获取的成像的信息相关,进而影响人脸识别检测的精确度。在显示面板的应用阶段,用户在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时,不能保证每次使用时待识别体(人脸)距显示面板的距离均是固定的,所以即使是同一个成像透光孔,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对待识别体进行成像后的成像分辨率也可以不相等。因此本发明中设置多种直径不同的成像透光孔,在同一次人脸识别阶段,各种成像透光孔对应的成像的分辨率各不相同,即能够在一次检测中得到多种不同分辨率的成像信息,在运算阶段可以根据图像处理运算对成像分辨率的大小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成像透光区对应的成像信息,进行3D深度信息的计算。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e上,与同一个成像透光区K1Z相对应的各个红外感应单元HG距遮光层101的距离X均相等。根据小孔成像的分辨率公式,F=φ(W/X+1),W即为物距,X即为像距。可知,在成像透光孔的直径固定的情况下,小孔成像的分辨率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在进行一次人脸识别时,人脸距显示面板的距离固定,即物距不变,设置直径相同的成像透光孔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相等,即保证物距相等,从而能够保证直径相同的成像透光孔对应成像的分辨率相同,从而确保同一成像透光区内成像的分辨率一致,能简化后续图像处理过程,有利于简化图像3D深度信息的运算。
可选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简化截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遮光层101还包括光源透光孔K2。其中,光源透光孔K2可以呈阵列排布,也可以随机排布。可选的,光源透光孔K2的直径在3μm至20μm之间,包括端点值。如图10所示,光源透光孔K2与红外光源HY相对应,红外光源HY位于遮光层101远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该实施方式中,在人脸识别阶段,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线经红外透光孔穿透遮光层,最后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出射,红外光线照射到待识别体后,经待识别体反射后的红外光线经由遮光层上的成像透光孔照射到红外感应单元上成像,红外光的成像被红外感应单元检测到,红外感应单元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计算3D深度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不同。图11为小孔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的,仅简化示意红外感应单元HG所在的膜层即成像层C1,遮光层101具有成像透光孔K1',待识别体N距遮光层101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当成像层C1距遮光层101的距离(即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由X'变为X”时,待识别体N在成像层C1的成像大小由V'变为V”,其中,X'<X”,V'<V”。当成像透光孔K1'的直径大小固定时,在人脸识别阶段,能够穿透成像透光孔K1'的红外光通量也一定,当成像层C1距遮光层101的距离较小时,成像尺寸也较小,对应成像区内的单个红外感应单元接收的光量较大,即检测的光信号较强,有利于提升红外感应单元检测的灵敏度。而当成像层C1距遮光层101的距离较大时,成像尺寸也较大,较大尺寸的成像与较小尺寸的成像相比,能够呈现出更多的细节,即相应的能够对人脸的细节部位进行识别,从而能够提升人脸识别的精确度。本发明能够提升设计的自由度,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对人脸识别灵敏度和精确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考虑,设置与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不同。
可选的,可以在红外感应单元与阵列层之间设置粘胶层,例如可以是光学OCA光学胶,可以通过调整粘胶层的厚度来实现,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的调整。也可以在红外感应单元与阵列层之间设置透明介质层,例如可以为亚克力层,通过调整亚克力层的厚度来实现,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的调整。在红外感应单元与阵列层之间也可以为空气层,通过设置特性厚度的边框胶来形成特定厚度的空气层,实现调整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
可选的,成像透光孔的直径为φ,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该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为X,其中,X与φ呈正相关关系。即成像透光孔的直径越大,则该成像透光孔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越大。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简化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中仅以两个不同直径的第一成像透光孔K11和第二成像透光孔K12为例。第一成像透光孔K11的直径为φ1,第二成像透光孔K12为φ2,φ12,第一成像透光孔K11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HG距遮光层101的距离为X1,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HG距遮光层101的距离为X2,X1<X2。在人脸识别阶段,穿透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的红外光通量大于穿透第一成像透光孔K11的红外光通量,设置X1<X2,则经第二成像透光孔K12成像的像尺寸也变大,由于本身穿透第二成像透光孔K12的红外光通量较大,像尺寸变大后不会影响单个红外感应单元接收的光量。该实施方式,能够保证第二成像透光孔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检测的光信号的强度,保证红外感应单元检测的灵敏度,同时能够保证成像呈现出更多的细节,能够对人脸的细节部位进行识别,提升人脸识别的精确度。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遮光层可以设置有多种直径不同的成像透光孔。F=φ(W/X+1),其中,F为小孔成像分辨率,φ为成像透光孔的直径,W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待识别主体距遮光层的距离,X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红外感应单元距遮光层的距离。在人脸识别阶段,首先通过上述待识别体距遮光层的距离W变化及待识别体的尺寸U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W和U。然后计算各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各自对应的小孔成像分辨率F,选取小孔成像分辨率F最为接近的至少两种直径的成像透光孔作为识别透光孔,通过获取经识别透光孔在红外感应单元上的成像信息计算出3D深度信息。
在人脸识别阶段,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实现测量功能,检测出人脸距遮光层的距离和人脸的尺寸大小,对应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直径φ和像距X均为已知数值,从而能够计算出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各自对应的成像分辨率,选取成像分辨率最为接近的至少两种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对应的成像信息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计算,能够实现获取最佳的成像效果信息,从而能够提升人脸识别的准确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在遮光层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在人脸识别阶段,不仅能够通过人脸在红外感应单元上成像信息计算3D深度信息,同时能够计算出人脸距遮光层的距离和人脸的尺寸大小。本发明在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的同时兼具测量功能。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识别模组,包括红外光源和红外感应单元;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红外感应单元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遮光层具有成像透光孔,所述成像透光孔与所述红外感应单元相对应,其中,所述成像透光孔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成像透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直径相同的多个所述成像透光孔呈阵列排布形成成像透光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同一个所述成像透光区相对应的各个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距所述遮光层的距离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不同直径的所述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距所述遮光层的距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透光孔的直径为φ,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该所述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距所述遮光层的距离为X,其中,X与φ呈正相关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F=φ(W/X+1),其中,F为小孔成像分辨率,φ为所述成像透光孔的直径,W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待识别主体距所述遮光层的距离,X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成像透光孔相对应的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距所述遮光层的距离;
在人脸识别阶段,计算各不同直径的所述成像透光孔各自对应的小孔成像分辨率,选取小孔成像分辨率最为接近的至少两种直径的所述成像透光孔作为识别透光孔,通过获取经所述识别透光孔在所述红外感应单元上的成像信息计算出3D深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光源透光孔,所述光源透光孔与所述红外光源相对应,所述红外光源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人脸识别模组位于所述显示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阵列层和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红外感应单元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光源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显示层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区和多个围绕所述像素区的非像素区,至少所述成像透光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像素区。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085445.7A 2019-01-29 2019-0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616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445.7A CN109616015B (zh) 2019-01-29 2019-0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445.7A CN109616015B (zh) 2019-01-29 2019-0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6015A true CN109616015A (zh) 2019-04-12
CN109616015B CN109616015B (zh) 2021-07-09

Family

ID=6601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5445.7A Active CN109616015B (zh) 2019-01-29 2019-01-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60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430A (zh) * 2019-06-26 2019-09-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822649A (zh) * 2019-11-25 2020-0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WO2021077429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250051A1 (de) * 2020-06-10 2021-12-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fnahme eines projizierten punktmusters in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02603A1 (de) * 1975-01-23 1976-07-29 Vierling Oskar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auf diffus streuendem traeger angebrachten zeichen
JP2002040952A (ja) * 2000-07-28 2002-02-08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表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表示機器
CN102175148A (zh) * 2011-01-25 2011-09-07 余韵致 基于小孔成像原理的三维物体空间测量装置
CN102314706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测量观众的三维位置的设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8811769B1 (en) * 2012-02-28 2014-08-19 Lytro, Inc.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and variable center of perspective in light-field processing
WO2016154378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Cressputi Research Ll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in hole array mask above optical image sensor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6203412A (zh) * 2015-01-16 2016-12-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5910951U (zh) * 2016-05-30 2017-01-25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CN107103307A (zh) * 2017-05-23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99541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李美燕 集成化感测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集成化感测组件
CN107819981A (zh) * 2017-09-27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背板、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32749A (zh) * 2017-12-14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24245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88681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54959A (zh) * 2017-05-17 2019-0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02603A1 (de) * 1975-01-23 1976-07-29 Vierling Oskar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auf diffus streuendem traeger angebrachten zeichen
JP2002040952A (ja) * 2000-07-28 2002-02-08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表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表示機器
CN102314706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测量观众的三维位置的设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2175148A (zh) * 2011-01-25 2011-09-07 余韵致 基于小孔成像原理的三维物体空间测量装置
US8811769B1 (en) * 2012-02-28 2014-08-19 Lytro, Inc.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and variable center of perspective in light-field processing
CN106203412A (zh) * 2015-01-16 2016-12-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WO2016154378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Cressputi Research Ll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in hole array mask above optical image sensor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5910951U (zh) * 2016-05-30 2017-01-25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CN107799541A (zh) * 2016-09-07 2018-03-13 李美燕 集成化感测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集成化感测组件
CN10824245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54959A (zh) * 2017-05-17 2019-0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7103307A (zh) * 2017-05-23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19981A (zh) * 2017-09-27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背板、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32749A (zh) * 2017-12-14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288681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延祥等: "目标测距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 《光学 精密工程》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430A (zh) * 2019-06-26 2019-09-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1077429A1 (zh) * 2019-10-25 2021-04-2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822649A (zh) * 2019-11-25 2020-0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WO2021250051A1 (de) * 2020-06-10 2021-12-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fnahme eines projizierten punktmusters in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6015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601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88483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47175B2 (en) Fingerprint sensor integrated display using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US1156932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20863A (zh) 利用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对指纹进行三维光学形貌感测
CN109858434A (zh) 显示面板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062439A1 (zh) 光学指纹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929640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optical image sensor embedded therein
CN111771374B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2011000405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86644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panel
US11258933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WO2020233601A1 (zh) 成像层、成像装置、电子设备、波带片结构及感光像元
CN108803781A (zh) 具有光学成像传感器的平板显示器
WO2023155831A1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18209671A1 (zh) 显示模组
US11468706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924598U (zh) 生物识别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0895665B (zh) 一种用于屏下成像的坐标变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209672A1 (zh) 显示模组
US20220058361A1 (en) Topological structure light source driv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ed to off screen imaging
TWI759758B (zh) 光線探測結構、指紋模組及顯示終端機
CN110603482B (zh) 背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001927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空间定位方法
CN110895824B (zh) 确定显示屏幕厚度参数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