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3853A -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3853A
CN109613853A CN201811375593.4A CN201811375593A CN109613853A CN 109613853 A CN109613853 A CN 109613853A CN 201811375593 A CN201811375593 A CN 201811375593A CN 109613853 A CN109613853 A CN 109613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urrent
input
circuit
flow equa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55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3853B (zh
Inventor
李晓庆
徐凯镇
王来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 Power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arb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arb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arbo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55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3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3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3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3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215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子负载,包括均流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设备连接,均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网连接,向电网回馈电能,所述电子负载还包括一集中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的设定值,并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信号,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均流电路的输入间接的达到人机界面的设定值。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电子负载。
背景技术
电子负载选用恰当的电流跟踪算法调节被测电源设备放电电流,从而模拟各种形式的负载。电子负载不仅可以模拟出实际的负载情况,还能通过模拟一些特殊条件下的负载形式曲线,检测被试电源设备的瞬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再加上能量回馈环节,将被测电源输出的能量大部分反馈回电网,实现能量的循环再利用。
电子负载功能能否实现,控制算法起到了关键作用,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响应带宽等对电子负载的负载模拟特性、运行效率等都有很大影响。已知技术中,电子负载根据被测电源的测试需求,确定其负载特性,随即确定电源输出电流特性,以此电流作为被测电源输出电流参考值,通过电子负载输入侧直接电压环或者电流环控制,电子负载控制被测电源输出的电流精确地跟随参考电流。
传统的控制方案限制了电子负载的输入电压的范围,使得电子负载不能适用各种电压输出等级的电源设备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克服已知技术中电子负载输入电压范围较窄的缺陷,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负载,包括均流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网连接,向其回馈电能,所述电子负载还包括一集中控制模块,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设定值,并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信号,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所述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均流电路的输入的达到人机界面的设定值。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工作在恒压负载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设定负载电路在输入恒压模式,均流电路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恒压值,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均流电路的输入达到人机界面的恒压值。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的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是负载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参考值。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工作在恒流负载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设定负载电路工作在输入恒流模式,所述均流电路工作在输出恒压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恒流值,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电流,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均流电路的输入电流达到人机界面设定的恒流值。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的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是负载电路的输入电流的参考值。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均流电路由至少一个均流模块组成, 所述负载电路由至少一个负载模块组成,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负载模块连接后与电网连接。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均流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模块为至少一个并联的升压变换器。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模块具有均流和升压的功能。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模块具有升压和逆变的功能,包含全桥谐振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负载中,采样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和用户输入的设定值,调节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电压,使得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等于用户输入的设定值。
上述控制方法还控制所述均流模块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所述负载模块工作在输入恒压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负载中,采样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流和用户输入的设定值,调节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电流,使得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流等于用户输入的设定值。
上述控制方法还控制所述均流模块在输出恒压模式,所述负载模块工作在输入恒流模式。
上述控制方法,当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不小于其最大可输出电压值时,所述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均流模块工作于直通状态。
本发明的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调节负载模块的输入,使得均流模块的输入达到用户设定值,采用这种控制方法,当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可以工作在直通状态,负载模块直接作为恒压/恒流负载进行拉载,有效拓宽了电子负载的输入电压范围。所述均流模块具有均流和升压功能,负载模块具有升压和逆变并网功能。两者分别提供宽的电压适应范围,通过二者的串联组合,提供超宽范围的电压输入。采用分布式均流模块、负载模块,根据用户需求灵活组合,支持大中小功率各种等级电源的老化。针对分布式系统结构,采用智能总线集中监控,性能优越。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框图。
图1(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负载与小功率等级的电源设备连接的具体实施例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负载与中等功率等级的电源设备连接的具体实施例框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负载与大功率等级的电源设备连接的具体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拓宽了已知技术中电子负载输入电压的范围,所述电子负载具有两级电路结构,前级电路具有均流和电压变换的功能,后级电路具有电压变换和逆变的功能,更使用一种校准式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后级电路的输入来控制前级电路的输入达到设定值,而且可以使前级电路处于直通状态。为了使本揭露之内容可以被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做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图式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组件/构件/步骤,系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图1(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框图,所述电子负载包括均流电路101和负载电路102,所述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端与电源设备11 连接,为电源设备提供负载,所述均流电路101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 102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102的输出端与电网12连接,向电网12回馈电能。所述均流电路101具有均流和升压的功能,所述负载电路 102具有升压和逆变变换的功能。所述电子负载10还包括一集中控制模块103,集中控制模块103通过智能总线采集所述均流电路101 的输入端信号和人机界面输入值,并输出负载电路102的控制值,使得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端信号达到人机界面的设置要求。如图1(a) 中实施例所示,电源设备工作在输出恒压模式,集中控制模块103设置均流电路101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负载电路102工作在输入恒压模式,集中控制模块103通过智能总线采集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端的电压信号Vin,并采集人机界面104输入的电压设定值Vset,使用例如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负载电路的控制参考值Vref,并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参考值Vref,控制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电压,从而使得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电压等于人机界面104输入的电压设定值。如图1(b)中实施例所示,电源设备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集中控制模块103设置均流电路101工作在输出恒压模式、负载电路102工作在输入恒流模式,集中控制模块103通过智能总线采集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端的电流信号Iin,并采集人机界面104输入的电流设定值Iset,使用例如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负载电路的控制参考值Iref,并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参考值Iref,控制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电压,从而使得均流电路101的输入电流等于人机界面104输入的电流设定值。
优选的,本发明的均流电路101利用升压变换器实现,具有升压的功能,负载电路具有升压和逆变的功能,在电源设备的电压较高,不小于均流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时,集中控制模块控制均流电路处于直通状态,仅使用负载电路进行跟踪工作。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子负载的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子负载的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均流模块,所述负载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负载模块,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于一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网连接,向电网回馈电能。所述均流模块将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流,均匀分配至各与电源设备连接的均流模块中。此种连接方式,电子负载最大输入功率可达250KW。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电子负载的一具体实施例,此种应用针对于中等功率等级的电源设备,所述电子负载的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均流模块,所述负载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负载模块,所述电子负载与多个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于电源设备连接,通过硬件开关设置为多路并联输入,例如使用船型开关,设置均流模块为四路并联输入,输入电压范围5~750V,单台均流模块的最大输入功率 15KW,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于一负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网连接,向电网回馈电能。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子负载一具体实施例,此种应用针对于中小功率等级的电源设备,所述电子负载的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均流模块,所述负载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负载模块,所述电子负载与多个电源设备连接,一个所述均流模块与多个电源设备连接,通过硬件开关设置均流模块为多路单独输入,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可达 5~450V,电源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00W。所述均流模块输出连接至一组负载模块,负载模块再连接至电网进行能量回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均流模块及智能总线控制方式,支持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通过分布式的负载模块组合,最大优化系统能量回收效率,降低系统整体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负载,包括均流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网连接,向其回馈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负载还包括一集中控制模块,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设定值,并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信号,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所述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均流电路的输入的达到人机界面的设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工作在恒压负载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设定负载电路在输入恒压模式,所述均流电路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电压设定值,采集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所述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达到人机界面的恒压值,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的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是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参考值,所述均流模块具有均流和升压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工作在恒流负载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设定负载电路工作在输入恒流模式,所述均流电路工作在输出恒压模式,所述集中控制模块接收用户界面的电流设定值,采集均流电路的输入电流,输出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使所述均流电路的输入电流达到人机界面的电流设定值,所述集中控制模块输出的负载电路的控制指令是负载电路的输入电流的参考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电路由至少一个均流模块组成,所述负载电路由至少一个负载模块组成,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出端与一负载模块连接后与电网连接,所述电源设备与所述均流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模块为至少一个并联的升压变换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模块具有升压和逆变的功能,包含全桥谐振变换器和全桥逆变器。
6.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负载中,采样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和用户输入的设定值,调节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电压,使得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等于用户输入的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模块工作在输出恒流模式,所述负载模块工作在输入恒压模式。
8.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负载中,采样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流和用户输入的设定值,调节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电流,使得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流等于用户输入的设定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模块在输出恒压模式,所述负载模块工作在输入恒流模式。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一种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均流模块的输入电压不小于其最大可输出电压值时,所述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均流模块工作于直通状态。
CN201811375593.4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613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5593.4A CN109613853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5593.4A CN109613853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3853A true CN109613853A (zh) 2019-04-12
CN109613853B CN109613853B (zh) 2021-12-10

Family

ID=66004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5593.4A Active CN109613853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38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661A (zh) * 2019-09-12 2019-12-17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电解法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大功率恒流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11650U (zh) * 2014-04-18 2014-09-03 东莞市柏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交流电子负载
CN104052079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余名俊 电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CN205336615U (zh) * 2015-12-30 2016-06-2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恒流驱动电路、恒压恒流双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107546764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高信勇 一种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
CN107544034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高信勇 一种大功率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079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余名俊 电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CN203811650U (zh) * 2014-04-18 2014-09-03 东莞市柏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交流电子负载
CN205336615U (zh) * 2015-12-30 2016-06-2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恒流驱动电路、恒压恒流双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107546764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高信勇 一种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
CN107544034A (zh) * 2016-06-25 2018-01-05 高信勇 一种大功率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661A (zh) * 2019-09-12 2019-12-17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电解法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大功率恒流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3853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0330U (zh) 车载dc/dc转换器和车载低压供电系统
CN100414807C (zh) 一种并联模块化逆变电源均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89682B (zh)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时序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453433A (zh) 用于充电系统的切换模式充电器
CN102593881A (zh) 一种充电供电电路、方法及应用设备
CN103187753A (zh) 三路并联输出的充电电源模块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475202B (zh) 一种具有过流保护的电源模块输出功率扩充线路
CN205566099U (zh) 电路系统
CN103092246A (zh) 一种供电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4467406A (zh) Led恒流驱动器
CN104750147A (zh) 动态电压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9613853A (zh) 一种电子负载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91523A (zh) 一种电能自循环式大功率充电机老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34469B (zh) 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型变换器
CN206609930U (zh) 充电桩回馈老化检测装置
CN107317481A (zh) 一种多级dc‑dc转换器、电源装置和显示设备
CN201853157U (zh) 程控直流负载的放电电路
CN202888924U (zh) 一种电能自循环式大功率充电机老化系统
CN103809719B (zh) 电路板及用于电路板的电源管理系统
CN202798460U (zh) 一种用于电压变换器的并联均流线路
CN107102677B (zh) 一种均流控制模块和均流系统
CN203012565U (zh) 简单多电压多电流精确可调反馈控制电路
CN101394700A (zh) 具有电流感测回路的定电流调节电路
CN108306353A (zh) 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及方法
CN208723805U (zh) 一种供电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No. 7 Fengxiang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00

Patentee after: Chip power (Chang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2 / F, building a, cloud computing innovation base, Baixia Gaoxin Park, 6 Yongzhi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TANJI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