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5834A -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5834A
CN109595834A CN201811440323.7A CN201811440323A CN109595834A CN 109595834 A CN109595834 A CN 109595834A CN 201811440323 A CN201811440323 A CN 201811440323A CN 109595834 A CN109595834 A CN 109595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ater injection
injection well
wet
ra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03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5834B (zh
Inventor
张国新
彭期冬
林俊强
庄江波
张迪
靳甜甜
尹婧
张爽
粘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8114403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5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5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5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4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or thermal differences occurring in n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出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出水井为竖井;S2、进行第一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一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一注水井,在沉积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包括竖井和连接竖井的多层横井,横井方向均指向出水井,每个第一注水井距离出水井的距离相同。本发明形成莲花型放射状的地下劈裂区,大大增加了传统地热开采方式的劈裂区范围,连通的劈裂区均是朝着中心出水井方向,大大减小了无效劈裂区范围,减小注水井的注水损失。可以降低水力短路的危机风险。仅出水井需布置保温层,相比传统多个出水井,可节省布置保温层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全世界的日益关注。其中干热岩地热资源具有储量大、使用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不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出井温度高、电力供用中可作为基本负荷或高峰负荷等优势,成为我国近年来地热开发的重点领域。
干热岩是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干热岩地热开采需要通过水力劈裂等方式,人造地下储热水库,而后将水不断循环注入、热交换、抽出,供发电或供暖等途径利用。
地热开发的一个关键工艺就是通过水力劈裂激发地下热能储层,创建不低于200万m2有效换热面积的地下水库。其中,井场布置形式、横竖井钻井方式最终决定了激发的热能储层的有效换热面积,而注水井、出水井的布置方式则决定了热能开发的效率和功率。传统的地热开发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不重视井场布置形式,主要采用双井或三井模式,这样的布井方式难以通过水力劈裂形成广泛的地下裂隙区。
(2)一般采用竖井钻井方式,通过高压注水,产生沿竖井径向四面扩散的水力劈裂区,而背离出水井(生产井)一侧的水力劈裂区实际上是无效劈裂区,这样将产生大量注水损耗,即注入的水流入无效劈裂区,又无法抽取利用。
(3)当前常规采用的双井(1个注水井、1个出水井)或者三井(1个注水井、2个出水井)模式,一旦高温岩体二次劈裂等原因形成水流短路(即在注水井和出水井之间形成短路径的、贯穿的、宽度较大的裂缝,注水井注入储层的水流未充分停留和热交换,直接被出水井抽出),将废弃大部分已激发的岩体,甚至需要重新打井和再造水力劈裂区来恢复生产。双井模式一旦发生水流短路,将面临停产危机,三井模式一旦发生水流短路,将面临产能减半危机,危机风险较高。
(4)当前常规采用的双井或者三井模式,都是采用1个注水井,1个或2个出水井的布置方式。一般情况下,注水井无需做保温层,出水井需要做保温层,这种注水井和出水井的布置方式,当井数超过2时,将增加布设保温层费用,另一方面单个出水井的出水量较小,可实现的热能发电装机也相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包括S1、进行出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出水井为竖井;S2、进行第一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一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一注水井,在沉积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包括竖井和连接竖井的多层横井,横井方向均指向出水井,每个第一注水井距离出水井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在沉积层范围内,出水井的管壁埋设有金属套管,同时设置有保温层,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出水井的管壁为裸壁。
优选地,在沉积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埋设有金属管套,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竖井和横井的管壁均为裸璧。
优选地,出水井的横截面积为所有进水井的横截面积的总和。
优选地,在步骤S2之后,方法还包括:S3、在第一圈注水井的外围,进行第二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二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二注水井,第二注水井和第一注水井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二注水井位于径向射线上,径向射线为出水井指向每个第一个注水井的射线,第二注水井和第一注水井结构完全相同。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S3之后,方法还包括:
S4、按照S3的方式,在第二圈注水井的外围,进行N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N为正整数,N大于等于3。
本发明得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井场布置形式,可形成莲花型放射状的地下劈裂区,大大增加了传统地热开采方式的劈裂区范围。(2)本发明的井场布置形式,所形成的放射状地下劈裂区,连通的劈裂区均是朝着中心出水井方向,大大减小了无效劈裂区范围,减小注水井的注水损失。(3)本发明的一个出水井和多个注水井的组合U型布置方式,若某一注水井与出水井之间发生水力短路,可直接关闭该注水井,其他注水井仍可以正常工作,可以降低水力短路的危机风险。(4)本发明出水井采用较粗管径的大井形式,出水量大,热能装机和热能开采功率也相应提高。(5)本发明采用的一个出水井和多个注水井的布置方式,仅出水井需布置保温层,相比传统多个出水井,可节省布置保温层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热开发的放射状井场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某一径向的出水井和注水井组合U型开发剖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热开发的放射状井场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某一径向的出水井和注水井组合U型开发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出水井1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出水井1的钻井方式为简单的竖井方式。
S2、进行第一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一圈注水井包括8个第一注水井2,如图2,地表以下依次为沉积层001和地下热能储层范围002,在沉积层001范围内,第一注水井2的钻井方式为简单的竖井方式,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002内,第一注水井包括竖井21和连接竖井的多层横井22,横井22方向均指向出水井1,每个第一注水井2距离出水井1的距离相同。
在一个示例中,在沉积层001范围内,出水井1的管壁埋设有金属套管,同时设置有保温层,在地下热能储层002范围内,出水井1的管壁为裸壁。
在一个示例中,在沉积层001范围内,第一注水井2的钻井方式为简单的竖井方式,埋设有金属管套,在地下热能储层002内,竖井21和横井22的管壁均为裸璧,可利用水力劈裂技术创造沿竖井和多层横井径向的裂隙。
在一个示例中,出水井的横截面积为所有进水井的横截面积的总和。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3、在第一圈注水井的外围,进行第二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二圈注水井包括8个第二注水井3,第二注水井3和第一注水井2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二注水井2位于径向射线上,径向射线为出水井1指向每个第一个注水井2的射线,第二注水井2和第一注水井1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很明显从图3中,可以看出每个第二注水井2和1个第一注水井2,以及出水井1在一条直线上,其中,横井不联通,但是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个示例中,注水井管径设计为300mm,按16个注水井井口面积之和计算,设计出水井管径为1200mm。
在一个示例中,应用高压向16个注水井注入冷水,其水温为20℃,水流经地下热能储层002,流经相互连通且朝着出水井方向的裂隙,充分换热,由位于中心的出水井1抽出热水,其水温达到200℃,驱动热能机实现高功率发电。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给出了注水井只有一圈和只有两圈的情况,可根据探明的地热储层范围,进行第三、第四圈,甚至更多圈,其注水井的结构和第一注水井的结构都相同,只是在更外围,每个横井都指向出水井,每圈层注水井布置不错位,可有效保证劈裂区003朝着中心方向形成裂隙通道,不产生过多的无效破裂区,避免注水损失。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井场布置形式,可形成莲花型放射状的地下劈裂区,大大增加了传统地热开采方式的劈裂区范围。
(2)本发明的井场布置形式,所形成的放射状地下劈裂区,连通的劈裂区均是朝着中心出水井方向,大大减小了无效劈裂区范围,减小注水井的注水损失。
(3)本发明的一个出水井和多个注水井的组合U型布置方式,若某一注水井与出水井之间发生水力短路,可直接关闭该注水井,其他注水井仍可以正常工作,可以降低水力短路的危机风险。
(4)本发明出水井采用较粗管径的大井形式,出水量大,热能装机和热能开采功率也相应提高。
(5)本发明采用的一个出水井和多个注水井的布置方式,仅出水井需布置保温层,相比传统多个出水井,可节省布置保温层的费用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出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所述出水井为竖井;
S2、进行第一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所述第一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一注水井,在沉积层范围内,所述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所述第一注水井包括竖井和连接竖井的多层横井,所述横井方向均指向所述出水井,每个第一注水井距离所述出水井的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层范围内,所述出水井的管壁埋设有金属套管,同时设置有保温层,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所述出水井的管壁为裸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层范围内,所述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埋设有金属管套,在地下热能储层范围内,竖井和横井的管壁均为裸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井的横截面积为所有进水井的横截面积的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在第一圈注水井的外围,进行第二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二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二注水井,第二注水井和第一注水井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二注水井位于径向射线上,所述径向射线为所述出水井指向每个第一个注水井的射线,第二注水井和第一注水井结构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按照S3的方式,在第二圈注水井的外围,进行N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N为正整数,N大于等于3。
CN201811440323.7A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Active CN109595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0323.7A CN109595834B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0323.7A CN109595834B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834A true CN109595834A (zh) 2019-04-09
CN109595834B CN109595834B (zh) 2020-07-10

Family

ID=6595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0323.7A Active CN109595834B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58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526A (zh) * 2019-05-17 2019-09-06 山东科技大学 防止诱发地震的增强型地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27A (zh) * 1995-04-07 1997-01-15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产油井及其装配
CN202483547U (zh) * 2012-03-16 2012-10-1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水溶法矿井连通井的完井结构
CN103114831A (zh) * 2013-02-25 2013-05-2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油页岩油气资源原位开采方法
CN104533372A (zh) * 2014-12-30 2015-04-22 王作韬 利用定向压裂技术开采地热能的方法
CN105156089A (zh) * 2015-08-28 2015-12-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206174945U (zh) * 2016-11-15 2017-05-17 山西页岩气有限公司 三气共采三分枝u型井多点井网开采系统
CN106884628A (zh) * 2017-03-29 2017-06-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联合地热和co2置换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方法及系统
CN106969515A (zh) * 2017-04-17 2017-07-21 山西泰杰地能干热岩有限公司 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利用方法
CN206554904U (zh) * 2017-01-13 2017-1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井网结构及井群
CN107420083A (zh) * 2017-07-14 2017-12-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地热能开发水合物藏的井组结构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27A (zh) * 1995-04-07 1997-01-15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产油井及其装配
CN202483547U (zh) * 2012-03-16 2012-10-1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水溶法矿井连通井的完井结构
CN103114831A (zh) * 2013-02-25 2013-05-2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油页岩油气资源原位开采方法
CN104533372A (zh) * 2014-12-30 2015-04-22 王作韬 利用定向压裂技术开采地热能的方法
CN105156089A (zh) * 2015-08-28 2015-12-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206174945U (zh) * 2016-11-15 2017-05-17 山西页岩气有限公司 三气共采三分枝u型井多点井网开采系统
CN206554904U (zh) * 2017-01-13 2017-1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驱井网结构及井群
CN106884628A (zh) * 2017-03-29 2017-06-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联合地热和co2置换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方法及系统
CN106969515A (zh) * 2017-04-17 2017-07-21 山西泰杰地能干热岩有限公司 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利用方法
CN107420083A (zh) * 2017-07-14 2017-12-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地热能开发水合物藏的井组结构与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526A (zh) * 2019-05-17 2019-09-06 山东科技大学 防止诱发地震的增强型地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834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8675B (zh) 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采方法
CN106437497B (zh) 水压爆破致裂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的方法
CN105625993B (zh)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29485A (zh) 地下热能源钻井连通井开采方法
CN204252967U (zh)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
CN206419171U (zh)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
CN111043780B (zh) 水热型多分支定向采灌地热井及施工方法
CN104533372A (zh) 利用定向压裂技术开采地热能的方法
CN109505577A (zh) 干热岩开采方法
CN106839478A (zh) 一种深层地热热传导根系的建造方法
CN108756821A (zh) 油井井下热电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9595834A (zh)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CN110006185B (zh) 干热岩地热开采方法
CN205172523U (zh) 一种油页岩地下原位电加热器
CN107461951A (zh) 一种深部地热能开发方法
CN103512254A (zh) 用于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深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207317302U (zh) 一种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
CN102913403A (zh) 一种深部地热资源利用及能量转化的新工艺
CN112031774B (zh) 一种深部煤层采空区埋管取热方法
CN109812999B (zh) 一种干热岩热能的大规模采集利用系统
CN109989736A (zh) 一种设计egs热储压裂和改造方案的方法
CN110230960B (zh) 一种治理地埋管周围岩土体热失衡的方法
WO2013115656A1 (en) Energy stave
CN213743341U (zh) 一种改善岩层导热能力的地热井
CN218816355U (zh) 一种干热岩储层压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