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5729A -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5729A
CN109595729A CN201910029696.3A CN201910029696A CN109595729A CN 109595729 A CN109595729 A CN 109595729A CN 201910029696 A CN201910029696 A CN 201910029696A CN 109595729 A CN109595729 A CN 109595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air
fan
temperatur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96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5729B (zh
Inventor
吴鸿斌
赵宇波
朱红红
张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96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5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5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5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24F7/013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using wall or window fans, displacing air through the wall or window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机体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机体内还设置有可旋转的蓄热体;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设置于进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第二风扇,第二风扇设置于出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通过在机体内设置了隔板,将机体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并分别在两个通道中安装了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正转风扇,在隔板的一端设置了可旋转的蓄热体,可以使得蓄热体内部的两部分换热通道分别间歇性地和室内空气以及室外空气进行换热,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始终接近室内的温度,能够长期有效维持室内的温度不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为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增强外界空气与居室内空气的流通,因此,新风机应运而生。新风机的主要功能是将室外的自然空气,抽入到室内,以满足人们在室内对氧气的需要,当室外空气的质量较差时,如有pm2.5时,或当室外的噪音较大时,人们常关闭窗户,此时室内的含氧量较低,也需要新风机进行通风过滤。
另外,为了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能够维持室内的温度不变,避免室内的温度骤变,现有的新风机中还安装有蓄热体,在进风的时候通过蓄热体进行换热。然而,现有的新风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蓄热体由于持续进行换热,其温度会逐渐靠近室外的温度,最终导致换热效率急剧降低,换热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新风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蓄热体的温度会逐渐靠近室外的温度,最终导致换热效率急剧降低,换热效果变差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嵌于墙体内,所述机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空腔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机体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一端靠近所述隔板,所述蓄热体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所述多个换热通道中的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外侧,另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外侧;
所述蓄热体为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以使得所述多个换热通道可在所述出风通道外侧的位置和所述进风通道外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
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为正转风扇且旋转的方向相反;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或间隔设定时间段转动180°。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以及室内外的温度差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分别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选择对应的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分别为所述蓄热体内任意两个沿中轴线对称的换热通道内的温度,所述第一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所述第二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
所述设定时间段为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一参考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为止的时间段或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二参考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
可选地,所述蓄热体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蓄热体上开有安装槽和轴孔,所述安装槽的中轴线和所述轴孔的中轴线均与所述蓄热体的中轴线相同;
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经安装座固定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用于带动所述蓄热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蓄热体与所述机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毛刷,所述密封毛刷与所述蓄热体的外侧壁贴合,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机体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所述蓄热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蓄热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端毛刷和第二轴端毛刷,所述第一轴端毛刷和所述第二轴端毛刷均与所述隔板平行;
所述第一轴端毛刷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轴端毛刷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所述机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均为半圆形通道;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倾斜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与所述隔板间形成有夹角。
可选地,所述机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空腔被所述隔板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内;
所述外筒体套于所述内筒体外,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体贴合,且所述外筒体的外侧壁与墙体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且所述外壳体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镂空结构;
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面板,所述镂空结构暴露于墙体外且位于室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平行,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呈两个沿所述外壳体的边缘外侧扩张的弧形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机体内设置了隔板,将机体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并分别在两个通道中安装了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正转风扇,在隔板的一端设置了可旋转的蓄热体,可以使得蓄热体内部的两部分换热通道分别间歇性地和室内空气以及室外空气进行换热,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始终接近室内的温度,能够长期有效维持室内的温度不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有驱动电机的蓄热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热体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轴端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的结构剖视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包括:机体1、第一风扇2、第二风扇3、蓄热体5和控制器;所述机体1嵌于墙体内,所述机体1为一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空腔体,机体1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连接室内和室外,在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隔板11,用于将所述机体1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12和出风通道13两个单独的通风道;所述第一风扇2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12内,用于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所述第二风扇3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13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其中,所述第一风扇2和所述第二风扇3均为正转风扇且旋转的方向相反,即通过将第一风扇2的抽风侧安装为朝向室外,将第二风扇3的抽风侧安装为朝向室内,可以实现双向抽风。在启动新风机时,可以同时启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快速交换,提高了新风机的效率;也可以单独启动第一风扇2或第二风扇3,实现单向抽风功能,灵活多变;且由于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均为正转风扇,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反转,其工作噪声较低,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所述机体1内还设置有蓄热体4,所述蓄热体4的一端靠近所述隔板11,所述蓄热体4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所述多个换热通道中的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2外侧,另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出风通道13外侧;所述蓄热体4为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1内,以使得所述多个换热通道可在所述出风通道13外侧的位置和所述进风通道12外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蓄热体4采用具有储能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陶瓷,蓄热体4为一实心柱体结构,其内部开有多个孔道作为换热通道,主要有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孔结构,且孔道是相互平行的直通道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大大地降低气孔流经的阻力,大幅度提高蓄热体4的单孔体积换热效率。
具体地,蓄热体可以由电机进行驱动,驱动蓄热体转动的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或间隔设定时间段转动18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蓄热体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匀速转动或者间隔设定时间段转动180°,均可以使得每个换热通道都在所述出风通道外侧的位置和所述进风通道外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即每个换热通道均交替地和出风通道外侧以及进风通道外侧的空气进行换热。
在新风机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风扇2转动,将室外的空气从进风通道12的一侧抽进进风通道12内,并从进风通道12的另一侧排出至蓄热体4的一部分换热通道中,使得室外的空气经过这一部分换热通道进行换热后再进入到室内;同理,第二风扇3转动时,将出风通道13内的空气排出室外,在气压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经过蓄热体4的另一部分换热通道并进行换热后再补充进入到出风通道13,最后被排出至室外。例如,在冬天时,室内温度较高,而室外温度较低,新风机中的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同时启动后,一部分换热通道持续通过室外的冷空气,其与冷空气换热,使得冷空气的温度上升而其自身温度下降;另一部分换热通道则持续通过室内的热空气,不断地吸收室内热空气的热量,使其温度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蓄热体4中一部分换热通道的温度下降至与室外空气的温度相近,而另一部分换热通道的温度则上升至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近,此时,可以将蓄热体4旋转180°,使得原来位于进风通道12外侧的一部分换热通道旋转至出风通道13外侧,而原来位于出风通道13外侧的另一部分换热通道则旋转至进风通道12外侧。在旋转后,位于进风通道12外侧的换热通道内部的温度与室内温度相近,室外的冷空气经过此部分换热通道时,吸收换热通道内部的热量升温后再进入室内,避免室内温度骤变;而位于出风通道13外侧的换热通道内部的温度与室外温度相近,室内的热空气经过此部分换热通道时,换热通道吸收热空气的热量升温,热空气则降温并被排出室外。通过间歇性驱动蓄热体4转动180°,可以使得蓄热体4内部两部分换热通道分别间歇性地和室内空气以及室外空气进行换热,蓄热体4可以将室内空气的热量吸收后再由室外空气将此部分热量携带进室内,避免了室内热量的流失,达到室内温度波动不大的效果,能够有效维持室内的温度不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转速驱动蓄热体转动,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以及室内外的温度差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的速度。例如,蓄热体中A部分换热通道温度接近室内温度,且A部分换热通道位于进风通道外侧,与从进风通道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换热;而B部分换热通道接近室外温度,且B部分换热通道位于出风通道外侧,与欲经出风通道排出室外的室内空气换热。显然,当室内外温差越大时,A部分换热通道经过换热而使得其温度接近室外温度所需的时间则越长;同理,B部分换热通道经过换热而使得其温度接近室内温度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室内外温差越大时,则可以相应地控制蓄热体转动的速度较小,以延长换热通道交替换热的间隔时长。另外,当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越高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通道的风量越大,换热通道换热的效率也相应地越高,此时,则可以相应地控制蓄热体转动的速度较大,以缩短换热通道交替换热的间隔时间。因此,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可以综合室内外温差,第一风扇的转速以及第二风扇的转速来控制蓄热体的转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分别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选择对应的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分别为所述蓄热体内任意两个沿中轴线对称的换热通道内的温度,所述第一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所述第二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所述设定时间段为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一参考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为止的时间段或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二参考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其中,预置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在新风机中可以安装有分别用于检测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在蓄热体每次被驱动旋转后,控制器从温度传感器A以及温度传感器B处获得此时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在蓄热体内两个沿中轴线对称的换热通道中也安装有温度传感器C和温度传感器D,分别用于实时检测两个换热通道内的温度,以获取换热通道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以具体例子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在冬天时,室内温度为26℃,室外温度为5℃,预置阈值设置为1℃;在蓄热体最近的一次转动后,蓄热体中温度为25℃的换热通道A位于进风通道的外侧,由于换热通道A的第一温度值为25℃,因此其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为5℃;蓄热体中温度为6℃的换热通道B位于出风通道的外侧,由于换热通道B的第二温度值为6℃,因此其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为25℃。然后,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作用下,换热通道A与进风通道内进入的室外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不断下降;换热通道B则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不断上升;控制器实时获取换热通道A和换热通道B内的温度,并在检测到换热通道A的温度下降至6℃或低于6℃时,控制蓄热体转动180°,或者在检测到换热通道B的温度上升到25℃或高于25℃时,控制蓄热体转动180°,其中,换热通道A的温度由25℃下降至6℃或低于6℃的第一时间段以及换热通道B的温度由5℃上升至25℃或高于25℃的第二时间段中较小的一个时间段则为设定时间段。
其中,所述机体1可以包括有内筒体14和外筒体15,所述内筒体14的空腔被所述隔板11分隔成进风通道12和出风通道13,且所述第一风扇2和所述第二风扇3均设置在所述内筒体14内;所述外筒体15套于所述内筒体14外,所述外筒体15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体14贴合,且所述外筒体15的外侧壁与墙体接触。内筒体14主要用于设置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灯装置,而外筒体15则设置于内筒体14外并与墙体接触,可用于保护内筒体14免受破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有驱动电机的蓄热体的剖视图。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实现驱动蓄热体4旋转且不占用过多的空间,所述蓄热体4具体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蓄热体4上开有安装槽和轴孔,其中,安装槽可以安装在靠近隔板11的一侧,轴孔则贯穿整个蓄热体4,从安装槽的中部贯穿至蓄热体4的另一侧;且所述安装槽的中轴线和所述轴孔的中轴线均与所述蓄热体4的中轴线相同;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一端经安装座411固定于所述隔板11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41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轴42,所述驱动轴42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用于带动所述蓄热体4转动。所述驱动轴4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1连接,另一端则贯穿至蓄热体4外并套有轴承43,在轴承43外还盖有轴承端盖44。
值得注意的是,驱动电机41的外侧壁和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槽主要用于容纳驱动电机41,以节约新风机的内部空间,在驱动电机41通过驱动轴42驱动蓄热体4转动时,蓄热体4上安装槽与驱动电机41之间不会发生摩擦,不会影响蓄热体4的正常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蓄热体4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的内腔中,为了保证蓄热体4旋转的可靠性,蓄热体4与机体1的内侧壁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蓄热体4的外侧壁和机体1的内侧壁之间产生摩擦而影响蓄热体4的正常旋转。然而,由于蓄热体4和机体1均为柱形体,蓄热体4和机体1之间会存在有环形间隙,出风通道13的一侧与该环形间隙的一半相通,而进风通道12的一侧则与该环形间隙的另一半相通,从而使得进风通道12内进入的室外空气容易经该环形间隙进入到出风通道13并排出至室外,即发生“串风”的情况,从而降低室内外空气交换的效率。因此,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热体的截面图。为了既能保证蓄热体4的正常旋转,又能将环形间隙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在所述蓄热体4与所述机体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毛刷45,蓄热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毛刷45,所述密封毛刷45与所述蓄热体4的外侧壁贴合,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4与所述机体1之间的缝隙,并将蓄热体4与机体1之间的环形空隙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避免两部分的空气相互流通。由于密封毛刷45上具有柔软的刷毛,在蓄热体4旋转时,密封毛刷45的刷毛可以扫过蓄热体4的表面,从而不影响蓄热体4的正常旋转。
所述蓄热体4的一端靠近进风通道12和出风通道13,所述蓄热体4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上可以包括有过滤网、等离子杀菌装置等,能够对从进风通道12流出的室外空气以及从室内流进的室内空气进行过滤、杀菌,能有效避免细菌、病毒等室内外微生物污染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性。值得注意的是,过滤装置5为柱形体结构,其外侧壁与机体1的内侧壁贴合,且内部设置有与隔板11平行的分隔片,将过滤装置5分隔成两部分,避免两部分的空气混合相同。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轴端毛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蓄热体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端毛刷46和第二轴端毛刷47,所述第一轴端毛刷46和所述第二轴端毛刷47均与所述隔板11平行;所述第一轴端毛刷46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4与所述过滤装置5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轴端毛刷47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4与所述隔板11之间的缝隙。同理,由于蓄热体4需要旋转,因此蓄热体4的两端分别要与隔板11以及过滤装置5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以避免蓄热体4在旋转时与隔板11或过滤装置5发生摩擦。因此,为了保证密封蓄热体4与隔板11以及过滤装置5之间的间隙而又不影响蓄热体4的正常旋转,可以在蓄热体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一轴端毛刷46和第二轴端毛刷47,蓄热体4在旋转时,与第一轴端毛刷46以及第二轴端毛刷47发生摩擦,第一轴端毛刷46以及第二轴端毛刷47上的刷毛扫过蓄热体4,不会影响蓄热体4的正常旋转,同时又能起到密封间隙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1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即机体1的截面为一圆形,经过隔板11分隔后,所述进风通道12和所述出风通道13均为半圆形通道。由于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通常为圆形的形状,需要占据圆形的空间,因此,为了节约空间,在半圆形通道内放置表面积尽可能大的风扇,可以将所述第一风扇2和所述第二风扇3倾斜设置于所述机体1内,所述第一风扇2和所述第二风扇3均与所述隔板11间形成有夹角。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机中,还包括有:外壳体6,所述外壳体6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且所述外壳体6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镂空结构61;所述外壳体6的一端与所述机体1连接,在外壳体6与机体1之间还连接有连接嵌圈7,用于将机体1卡嵌安装在墙壁上;所述外壳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面板8,所述镂空结构61则暴露于墙体外且位于室内。所述外壳体6内还设置有导风板62,所述导风板62的一端与所述隔板11平行,所述导风板62的另一端呈两个沿所述外壳体6的边缘外侧扩张的弧形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能够引导室内的空气进入出风通道13,以及引导进风通道12的空气流进室内。由于外壳体6上被导风板62分隔成两部分风口来分别进行出风和进风,可以充分避免空气在风口处发生混合,保证出风通道13排出的空气大部分为室内原有的空气而并非是从进风通道12新排进的空气,提高了空气交换的效率。在进风通道12和出风通道1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遮雨板9,遮雨板9由多片倾斜设置的挡雨片构成,雨水在下落过程中被倾斜设置的挡雨片挡住,并沿着向下倾斜的挡雨片往外下滑,使得雨水不会进入到新风机内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嵌于墙体内,所述机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空腔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所述机体内部的空腔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一端靠近所述隔板,所述蓄热体上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所述多个换热通道中的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外侧,另一部分换热通道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外侧;
所述蓄热体为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以使得所述多个换热通道可在所述出风通道外侧的位置和所述进风通道外侧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
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为正转风扇且旋转的方向相反;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或间隔设定时间段转动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以及室内外的温度差控制所述蓄热体匀速转动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分别为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选择对应的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分别为所述蓄热体内任意两个沿中轴线对称的换热通道内的温度,所述第一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所述第二参考值为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室外温度中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差值相对较大的一个;
所述设定时间段为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一参考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为止的时间段或自所述蓄热体最近一次转动至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二参考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蓄热体上开有安装槽和轴孔,所述安装槽的中轴线和所述轴孔的中轴线均与所述蓄热体的中轴线相同;
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经安装座固定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用于带动所述蓄热体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与所述机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毛刷,所述密封毛刷与所述蓄热体的外侧壁贴合,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机体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蓄热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端毛刷和第二轴端毛刷,所述第一轴端毛刷和所述第二轴端毛刷均与所述隔板平行;
所述第一轴端毛刷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轴端毛刷用于密封所述蓄热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均为半圆形通道;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倾斜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与所述隔板间形成有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空腔被所述隔板分隔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内;
所述外筒体套于所述内筒体外,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筒体贴合,且所述外筒体的外侧壁与墙体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且所述外壳体的边缘外侧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镂空结构;
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面板,所述镂空结构暴露于墙体外且位于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墙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平行,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呈两个沿所述外壳体的边缘外侧扩张的弧形结构,形成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CN201910029696.3A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Active CN109595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696.3A CN10959572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696.3A CN10959572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729A true CN109595729A (zh) 2019-04-09
CN109595729B CN109595729B (zh) 2020-10-09

Family

ID=6596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9696.3A Active CN109595729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572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1360A1 (de) * 1981-03-23 1982-10-14 Siegenia-Frank Kg, 5900 Siegen Lueftungsvorrichtung fuer raeume mit zwei getrennten stroemungswegen zur be- und entlueftung
CN2137338Y (zh) * 1992-07-31 1993-06-30 及兰平 房间换热新风装置
CN2149582Y (zh) * 1992-10-29 1993-12-15 王爱民 节能防冻空调器
CN10134429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顺利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冷热回收空调机
CN205980035U (zh) * 2016-08-24 2017-02-22 奥斯博格通风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除湿、节能的双转轮空调机组
CN10696946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李庆元 室内通风系统
CN206410294U (zh) * 2016-10-13 2017-08-15 张春花 智能转轮热交换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1360A1 (de) * 1981-03-23 1982-10-14 Siegenia-Frank Kg, 5900 Siegen Lueftungsvorrichtung fuer raeume mit zwei getrennten stroemungswegen zur be- und entlueftung
CN2137338Y (zh) * 1992-07-31 1993-06-30 及兰平 房间换热新风装置
CN2149582Y (zh) * 1992-10-29 1993-12-15 王爱民 节能防冻空调器
CN10134429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顺利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冷热回收空调机
CN205980035U (zh) * 2016-08-24 2017-02-22 奥斯博格通风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除湿、节能的双转轮空调机组
CN206410294U (zh) * 2016-10-13 2017-08-15 张春花 智能转轮热交换器
CN10696946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李庆元 室内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729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4148B1 (ko) 환기장치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JP2006337015A (ja) 全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換気システム
CN202254096U (zh) 自动除尘的新风机
CN107202392A (zh) 新风机及控制方法
KR100531300B1 (ko) 환기시스템의 급/배기 풍량 제어방법
JP5007098B2 (ja) 吸着体、調湿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9595729A (zh) 一种新型墙式新风机
CN219036822U (zh) 浴室空调器
CN209415680U (zh) 一种墙式双通道新风机
CN109497593A (zh) 一种枸杞烘干室
CN207146537U (zh) 可调节出风口方向的防尘壁挂式空调内机
KR20010026764A (ko) 가습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조기기
WO2022172485A1 (ja) 換気装置及び換気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CN213955462U (zh) 加湿装置、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器
CN113623758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20001137A (ko) 환기 및 자동습도조절 장치
CN110864338B (zh) 一种制冷吸油烟机
CN206890740U (zh) 新风机
CN209042601U (zh) 空调机除湿机一体机装置
CN2062224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6222465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9063621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14838435B (zh) 转轮式热回收除湿净化新风系统
CN219868314U (zh) 新风调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