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0934B -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 Google Patents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0934B
CN109590934B CN201811589876.9A CN201811589876A CN109590934B CN 109590934 B CN109590934 B CN 109590934B CN 201811589876 A CN201811589876 A CN 201811589876A CN 109590934 B CN109590934 B CN 109590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ooth
trigger
calib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98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0934A (zh
Inventor
丰新科
巩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l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898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8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B25B13/50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 B25B13/52Chain or strap wren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10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包括设置有第二十定位柱的第一机架、第一连杆和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口径调节机构和扳机,第一连杆一端与扳机连接,另一端与口径调节机构连接,扳机上开设有第二十定位孔,第二十定位柱嵌入第二十定位孔中,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推动口径调节机构以调节口径的大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卡盘和机架之间转动对于精度要求极高所导致的成本提高和费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扳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扳手均可调节口径大小,比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1191984.6,申请名称为可调口径的扳手,其所公开的扳手结构,卡盘转动即可对于口径调节机构的口径大小进行调节,实际上,卡盘转动对于曲线槽、定位件的精度要求极高,精度不够影响卡盘转动,大大提高制作成本,且该扳手结构利用一个机架和卡盘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实现对于口径调节机构的带动,实际卡盘的转动需要浪费使用者更多的力量,存在费力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卡盘和机架之间转动对于精度要求极高所导致的成本提高和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包括设置有第二十定位柱的第一机架、第一连杆和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口径调节机构和扳机,第一连杆一端与扳机连接,另一端与口径调节机构连接,扳机上开设有第二十定位孔,第二十定位柱嵌入第二十定位孔中,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推动口径调节机构以调节口径的大小。
优选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第六内牙、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均铰接在第一机架上,第一内牙和第二内牙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内牙和第三内牙通过第三连杆连接,第三内牙和第四内牙通过第四连杆连接,第四内牙和第五内牙通过第五连杆连接,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通过第六连杆连接,第一内牙和扳机通过第一连杆连接。
优选地,第一内牙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第二内牙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连接孔和第十一连接孔,第三内牙开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十二连接孔,第四内牙开设有第四定位孔、第四连接孔和第十三连接孔,第五内牙开设有第五定位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十四连接孔,第六内牙开设有第六定位孔和第六连接孔,第一机架上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柱。
优选地,口径是由第一内牙底面、第二内牙底面、第三内牙底面、第四内牙底面、第五内牙底面和第六内牙底面所围成,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过程中口径均为正六边形。
优选地,还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所述扳机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机架固定。
优选地,第一机架上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机架上开设有第二空腔,口径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大小,口径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大小。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的扳机固定块,扳机固定块设置于扳机上,
优选地,第二连杆长度、第三连杆长度、第四连杆长度、第五连杆长度和第六连杆长度均相同,第一连杆长度小于第二连杆长度。
本发明的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于扳机、第一连杆设置,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推动口径调节机构以调节口径的大小,整个调节口径大小的过程由第一连杆带动,仅需控制第二十定位孔的位置和第一连杆的长度即可,要求精度也没有那么高,制造成本低。
2、扳机扣压的形式,且扳机是绕着第二十定位柱转动,动力臂长,阻力臂短,操作者利用手指即可扣压扳机,相比较转动卡盘,显然扳机扣压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的结构拆分图;
图2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口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口径调节机构中各结构连接视图;
图4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口径处于最大尺寸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口径处于最小尺寸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第二内牙和第三内牙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中第三内牙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的结构拆分图,图5为本发明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发明的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包括设置有第二十定位柱1000的第一机架1、第一连杆4和固定在第一机架1上的第二机架7,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7之间设置有口径调节机构300和扳机5,第一连杆4一端与扳机5连接,另一端与口径调节机构300连接,扳机5上开设有第二十定位孔81,第二十定位柱1000嵌入第二十定位孔81中,扣压扳机5后,扳机5绕第二十定位柱1000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4推动口径调节机构300以调节口径1005的大小。本发明的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于扳机、第一连杆设置,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推动口径调节机构以调节口径的大小,整个调节口径大小的过程由第一连杆带动,仅需控制第二十定位孔的位置和第一连杆的长度即可,要求精度也没有那么高,制造成本低。2、扳机扣压的形式,且扳机是绕着第二十定位柱朝ω方向转动,动力臂长,阻力臂短,操作者利用手指即可扣压扳机,相比较转动卡盘,显然扳机扣压更加省力。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口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内牙200、第二内牙201、第三内牙202、第四内牙203、第五内牙204、第六内牙205、第二连杆100、第三连杆101、第四连杆102、第五连杆103和第六连杆104,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均铰接在第一机架1上,第一内牙200和第二内牙201通过第二连杆100连接,第二内牙201和第三内牙202通过第三连杆101连接,第三内牙202和第四内牙203通过第四连杆102连接,第四内牙203和第五内牙204通过第五连杆103连接,第五内牙204和第六内牙205通过第六连杆104连接,第一内牙200和扳机5通过第一连杆4连接;本优选实施例对于口径调节机构进行具体限定,以实现扣压扳机5后,第一连杆4推动第一内牙200,使得基于各连杆设置,依次带动各内牙运动,以调节口径1005的大小。具体地,第一内牙200形状、第二内牙201形状、第三内牙202形状、第四内牙203形状、第五内牙204形状、第六内牙205形状均为四边形,口径1005是由第一内牙200底面、第二内牙201底面、第三内牙202底面、第四内牙203底面、第五内牙204底面和第六内牙205底面所围成,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过程中口径1005均为正六边形,以便于夹持螺母。且明显地,多连杆带动多内牙的方式,各连杆受力均为温拉应力,有助于减小各连杆的体积,同时提高结构稳定性,其承载能力也有一定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7之间的固定方式,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7之间通过螺栓6和螺丝套环8固定;具体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还可通过螺钉固定,且螺钉数量不进行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第一内牙20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第一连接孔22和第十连接孔,第二内牙201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1、第二连接孔32和第十一连接孔33,第三内牙202开设有第三定位孔41、第三连接孔42和第十二连接孔43,第四内牙203开设有第四定位孔51、第四连接孔52和第十三连接孔53,第五内牙204开设有第五定位孔61、第五连接孔62和第十四连接孔63,第六内牙205开设有第六定位孔71和第六连接孔72,第一机架1上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柱9;本优选实施例对于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做具体结构限定,以实现各内牙铰接于第一机架1上;当扣动扳机后,第一连杆推动第一内牙,使得第一内牙移动后,与第一内牙连接的第二连杆带动第二内牙移动,第二内牙移动,使得与第二内牙连接的第三连杆带动第三内牙移动,依此类推,一直到第六内牙移动,以完成口径大小调整过程。每个第一定位柱9均嵌入到第一定位孔21、第二定位孔31、第三定位孔41、第五定位孔51和第六定位孔61中的其中一个内;其中,如图8所示,第二连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凸部200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部2002,第一凸部2001嵌入第一连接孔22内,第二凸部嵌入第二连接孔32内;第三连杆一端设置有第三凸部2003,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凸部2004,第三凸部2003嵌入第十一连接孔33内,第四凸部2004嵌入第十二连接孔43内;第四连杆一端设置有第五凸部2005,另一端设置有第六凸部2006,第五凸部2005嵌入第三连接孔42内,第六凸部2006嵌入第四连接孔52内;第五连杆一端设置有第七凸部,另一端设置有第八凸部2007,第七凸部嵌入第十三连接孔53内,第八凸部2007嵌入第十四连接孔63内;第六连杆一端设置有第九凸部,另一端设置有第十凸部2008,第九凸部嵌入第五连接孔62内,第十凸部2008嵌入第六连接孔72内;以实现各连杆能够带动各内牙移动。
优选地,如图5所示,还包括弹簧888,弹簧888一端与所述扳机5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机架1固定;具体地,弹簧888一端与扳机5中的第一弹簧固定孔889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机架1的第二弹簧固定孔890固定;基于弹簧设置,提供弹力,实现口径大小进行调整后的复位。
优选地,第一机架上开设有第一空腔3001,第二机架上开设有第二空腔3002,口径1005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一空腔3001的直径大小,口径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二空腔3002的直径大小;基于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设置,本发明的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两侧都能对于螺母进行夹持。其中,还包括位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的扳机固定块10,扳机固定块10设置于扳机5上,起固定扳机5的作用。第二连杆长度、第三连杆长度、第四连杆长度、第五连杆长度和第六连杆长度均相同,第一连杆长度小于第二连杆长度;对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长度关系限定,有利于扣压扳机5后,第一连杆作为动力传输,损失的动力小,以提高传动效率;对于第一连杆长度、第二连杆长度之间关系,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比如第一连杆长度大于第二连杆长度,也是可以的。
如图9所示,第二内牙上第二定位孔31、第二内牙上的第十一连接孔33、第三内牙上的第三定位孔41和第十二连接孔43之间相连形成平行四边形(图9中,连杆挡住了第十二连接孔43和第十一连接孔33),以此来保证相邻的两个内牙同步转动;需要注意,并不局限于限定第二内牙、第三内牙,对于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相邻的每两个内牙均应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以此来保证相邻的两个内牙同步转动。
如图10所示,第三内牙上第三定位孔41、第三连接孔42和第十二连接孔43之间相连形成正三角形(在图10中,第三连接孔42和第十二连接孔43被连杆挡住,但可以理解),这三个孔的中心相连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10中虚线)。这样可以保证内牙与其相邻的两个内牙均能通过机架和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二十定位柱的第一机架、第一连杆和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口径调节机构和扳机,第一连杆一端与扳机连接,另一端与口径调节机构连接,扳机上开设有第二十定位孔,第二十定位柱嵌入第二十定位孔中,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推动口径调节机构以调节口径的大小,口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第六内牙、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一内牙、第二内牙、第三内牙、第四内牙、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均铰接在第一机架上,第一内牙和第二内牙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内牙和第三内牙通过第三连杆连接,第三内牙和第四内牙通过第四连杆连接,第四内牙和第五内牙通过第五连杆连接,第五内牙和第六内牙通过第六连杆连接,第一内牙和扳机通过第一连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一内牙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第二内牙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连接孔和第十一连接孔,第三内牙开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十二连接孔,第四内牙开设有第四定位孔、第四连接孔和第十三连接孔,第五内牙开设有第五定位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十四连接孔,第六内牙开设有第六定位孔和第六连接孔,第一机架上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口径是由第一内牙底面、第二内牙底面、第三内牙底面、第四内牙底面、第五内牙底面和第六内牙底面所围成,扣压扳机后,扳机绕第二十定位柱转动过程中口径均为正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所述扳机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机架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一机架上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机架上开设有第二空腔,口径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大小,口径的最大直径尺寸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大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的扳机固定块,扳机固定块设置于扳机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长度、第三连杆长度、第四连杆长度、第五连杆长度和第六连杆长度均相同,第一连杆长度小于第二连杆长度。
CN201811589876.9A 2018-12-25 2018-12-25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Active CN10959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9876.9A CN109590934B (zh) 2018-12-25 2018-12-25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9876.9A CN109590934B (zh) 2018-12-25 2018-12-25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0934A CN109590934A (zh) 2019-04-09
CN109590934B true CN109590934B (zh) 2021-01-12

Family

ID=6596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9876.9A Active CN109590934B (zh) 2018-12-25 2018-12-25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0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889A (zh) * 2021-02-20 2021-07-09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变频器性能测试平台
CN113501075B (zh) * 2021-07-23 2023-05-12 深圳大学 变速执行机构、自行车变速器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270108B1 (en) * 1986-12-22 1990-06-13 Vincent Zon Unidirectional key
DE69030654D1 (de) * 1990-05-23 1997-06-12 Kim Kwang Moo Schraubenschlüssel
DE10323662A1 (de) * 2003-05-14 2004-12-02 Wilhelm Hetschel Einrichtung zur Ausrichtung und/oder Halterung von Gegenständen
CN200970733Y (zh) * 2006-11-17 2007-11-07 巩学文 可调式变径套筒扳手
CN201092018Y (zh) * 2007-10-19 2008-07-30 贾树伟 可调式汽车油箱塑料盖开关扳手
NO334547B1 (no) * 2008-06-18 2014-04-07 Nat Oilwell Varco Norway As Hydraulisk klemanordning
CN101402188A (zh) * 2008-07-29 2009-04-08 吉首大学 一种可调无间隙呆扳手
CN101648372B (zh) * 2009-06-24 2011-01-19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无极套筒
CN104029043B (zh) * 2014-06-24 2016-05-25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掐夹定心装置
CN204075815U (zh) * 2014-08-11 2015-01-07 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体在线夹持装置
CN106256486A (zh) * 2016-08-18 2016-12-28 宁波爱得信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燃油泵壳体加工夹具
CN107932384A (zh) * 2017-11-24 2018-04-20 深圳技术大学(筹) 可调口径的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0934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0934B (zh) 便于口径大小调节的扳手
CN104053587B (zh) 机动车的转向柱
CN101993016B (zh) 升降机构
JP2004516903A5 (zh)
CN103433930B (zh) 一种可更换夹持爪的舵机齿轮式夹持器
US20140069243A1 (en) Torque Wrench
TWM575370U (zh) Torque sleeve
CN210306624U (zh) 螺纹紧固件拆装装置
US20210138615A1 (en) Toggler structure for ratchet wrench
US20150217454A1 (en) Calibration Tool For A Delta Robot
CN106475946A (zh) 棘轮扳手和棘爪机构
CN104475822B (zh) 一种双耳片零件制孔的支撑钻模结构
CN203665395U (zh) 弯折式棘轮扳手
CN108791967B (zh) 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的可控分步解锁装置
US1282523A (en) Wrench.
CN205163827U (zh) 注射泵用夹具
CN109590935B (zh) 口径大小可调的带式扳手
US6834972B1 (en) Articulated arm of the rear mirror
CN207465074U (zh) 一种高调器摩擦簧片的装配夹具
CN109514459A (zh) 基于模具加工用的多点定位式支撑装置
CN107877435B (zh) 套筒扳手
CN210099873U (zh) 一种多功能六角头手动扳手
KR200390312Y1 (ko)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렌치
CN108406367A (zh) 一种机械制造夹具
EP3205452B1 (en) Bolt adjustmen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30

Address after: No.1308, 2 Longguan West Road,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l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hai Road, Guangdong, Shenzhen, No. 3688, No.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