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6810A -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6810A
CN109586810A CN201811628215.2A CN201811628215A CN109586810A CN 109586810 A CN109586810 A CN 109586810A CN 201811628215 A CN201811628215 A CN 201811628215A CN 109586810 A CN109586810 A CN 109586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node
frequency
bu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82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6810B (zh
Inventor
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C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C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C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C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82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6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6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6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6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射频模块节点,包括:第一总线收发器、单片机、驱动电路、射频功能模块、拨码开关,其中,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总线收发器、驱动电路和拨码开关连接,驱动电路与射频功能模块连接;总线,与第一总线收发器连接;控制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接口电路、主控板和第二总线收发器,其中,外部接口电路与上位机连接,第二总线收发器与总线连接,主控板用于通过总线对射频模块节点进行控制。该装置将射频测试领域中常用设备搭载单片机,形成独立的射频模块节点并通过总线通讯,组合为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分布式装置,满足了射频测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射频技术在无线通讯、电子对抗、雷达等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进而对于射频测试提出复杂度和多样的更多要求,要求射频测试系统摆脱原有一个方案一款模块的困局,必须具备可解决现有大部分射频测试需求的能力。每当改变射频测试方案,几乎都会造成开发周期和成本的成倍增加。射频测试系统为解决开发周期过长、研发成本过高的问题,就必须具有灵活的搭配不同射频功能模块,管理全局架构,处理不同测试案例的处理方案。
目前,射频测试系统普遍使用无源器件(射频器件),例如,放大器、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基础器件搭建射频链路,实现射频信号的预处理,射频信号经测试接口电路最后送达信号源频谱仪等设备,从而完成射频测试。在射频测试方案验证阶段通常采用纯手工操作,每一个测试例都产生一个射频测试需求,需要设计一个链路结构,手工搭建该结构完成测试验证。随着测试例的增多,完全靠手工操作会带来大量地重复劳动。因此通常的做法是理论设计加上手工验证,然后形成一个整体自动化测试方案,再根据方案实现一个接口装置。该装置内部包含上述验证方案的所有射频器件,加上控制电路与嵌入式软件;外部连接被测件(DUT)和测试仪表,在上位机软件的控制下形成一套自动化测试设备(ATE)。为了实现一个固定结构固定功能的接口装置,除了需要购买或自制射频元器件外,还需要生产配套的控制模块编写对应的嵌入式软件。如果有新的射频测试需求,就需要重新进行射频信号链路设计,并再次进行一款“接口装置”的开发。目前构建“接口装置”需要依靠大量开发设计射频信号链路仿真估算的经验,虽然能解决需求复杂度和多样性提高的问题,但这种射频模块主导构建测试系统的方式,完成的每款“接口装置”的功能是固定的,为完成功能而设计研发的控制电路与嵌入式软件也是固定的;其局限性导致每次新的射频测试需求都需要重新设计和生产“接口装置”,这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开发中嵌入式软件与控制电路部分的开发成本和生产周期。同时随着射频测试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度的提高,这种非通用性的方案也提高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包括:
射频模块节点,包括:第一总线收发器、单片机、驱动电路、射频功能模块、拨码开关,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总线收发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拨码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射频功能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射频衰减器或射频移相器;
总线,与所述第一总线收发器连接;
控制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接口电路、主控板和第二总线收发器,其中,所述外部接口电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第二总线收发器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通过所述总线对所述射频模块节点进行控制。
该装置将射频测试领域中常用的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器件设备搭载单片机,设计为相互独立的射频模块节点并通过CAN总线通讯,将这些相互独立的节点组合为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分布式装置。通过节点组合构建出不同的接口装置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不同的信号链路需求,满足射频测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电压转换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控制主板的工作电压和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供电电压;
电流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
MOS开关,与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所需的供电电压。
该装置能够通过控制主板对射频模块节点进行控制,实现了电压电流的转换和统一控制,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信号增强器,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同步触发信号。
该装置采用信号增强器实现了各个节点的同步触发信号,能够实现精确度高的同步测试,并且将指令提前存储在各个节点,降低了对主控板的性能要求,有利于提高测试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复杂的测试例以及对时间同步要求严格的测试例尤为适用。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USART接口,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外部配置接口,分别与上位机和所述USART接口连接。
该装置采用接口进行拓扑图表和其他信息的传送,实现分布式测试环境的搭建,减少了人工连接部件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增加了装置的复用性。
可选地,所述射频模块节点还包括:
模块电源,分别与所述总线、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并提供给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
可选地,该装置包括:
第一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一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开关;
第二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二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衰减器;
第三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三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移相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节点树建立步骤: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完成射频模块节点的节点扫描,基于拓扑图表建立节点树表,根据所述拓扑图表检测所述节点树表的正确性,其中,所述节点树表包括与测试例对应的链路。
该方法综合射频测试接口装置拓扑图表和分布式节点树表两个数据结构进行动态的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软件构建,作为整体对外提供简单友好的指令体系,提高了射频测试的可靠性;采用分布式系统概念,组合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射频测试基础功能模块来完成射频测试功能,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可选地,在所述节点树建立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拓扑图表接收步骤:所述控制主板接收拓扑图表,对所述拓扑图表进行校验和存储,并重新启动所述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
可选地,在所述节点树建立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采用两种控制模式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进行测试:
直接控制模式: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控制信息直接发送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直接进行链路控制;
存储触发模式:所述射频模块节点将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主板发送的触发信号的情况下,同步执行链路控制。
可选地,触发信号包括:
软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总线上的特定广播信号;
硬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控制主板的信号增强器发送的同步触发信号。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射频模块节点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控制主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例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拓扑图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树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射频模块节点(简称节点)100、总线200和控制主板300。
其中,射频模块节点1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采用测试常用节点的射频测试基础功能模块,以实现射频路径开关选择、射频信号衰减调整、射频信号移相控制等功能。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射频模块节点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考图1至图3,可选地,射频模块节点100可以包括:第一总线收发器101、单片机102、驱动电路103、射频功能模块、拨码开关104,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总线收发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拨码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射频功能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射频衰减器或射频移相器。
可选地,射频模块节点还可以包括:模块电源,该模块电源分别与所述总线、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并提供给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
参考图1和图2,例如,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案中,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射频模块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射频模块节点110,该第一射频模块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开关105;
第二射频模块节点120,该第二射频模块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衰减器106;
第三射频模块节点130,该第三射频模块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移相器107;
其他射频模块节点140,该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可以与上述的节点之一的射频功能模块相同,也可以不同。
射频开关节点可以采用单片机STM32F042、射频开关、拨码开关来实现,还包含复位控制单元。衰减器节点采用单片机STM32F042、步进衰减器、拨码开关来实现。移相器节点板采用单片机STM32F042、移相器、拨码开关来实现。每个射频模块节点上的单片机通过IO端口获取自身的节点标识(ID)。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各个射频模块节点的基本结构可以相同,仅是射频功能模块不同;基本结构也可以不同,也要能够通过总线进行控制即可。
在射频模块节点中,模块控制功能为各节点的必要功能,节点的单片机实现对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节点的输入输出(IO)控制,依据总线通讯协议内容来完成各个节点的控制操作。单片机还用于实现节点标识的获取功能,基于该动态射频测试装置各节点ID的分配功能,单片机通过对拨码开关的IO读取完成开关节点、衰减节点、移相节点的内部ID获取。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控制主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在该装置中,可选地,控制主板30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接口电路340、主控板350和第二总线收发器360,其中,所述外部接口电路与上位机(未示出)连接,所述第二总线收发器与总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通过所述总线对所述射频模块节点进行控制。
可选地,该控制主板300还可以包括驱动供电模块,该驱动供电模块可以包括:
电压转换模块310,与电源连接,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控制主板的工作电压和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供电电压。
电流监控模块320,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
MOS开关330,与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所需的供电电压。
其中,主控板可以是嵌入式主控板,例如,ARM,装载Linux操作系统。该装置的电源供电电压至少有2组或以上:一组为单片机与ARM工作电源,另一组为射频器件驱动工作电源。在一些情况下,射频器件需要幻象电压时则需要增加供电电压的组别。在驱动供电模块中,内置的电流监控模块与主控板相连,该电流监控模块还能够控制内置的MOS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因此,整个装置的供电监控与控制可以统一由控制主板进行控制。
可选地,该控制主板300还可以包括:信号增强器370,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同步触发信号。
可选选择该控制主板的一个IO端口经过信号增强成为同步触发信号(Trigger),以用于高精度同步。当存储触发模式需要精度为纳秒级别时,整个装置的同步将依赖于该信号;所有的节点如果需要工作在高精度同步状态时,需要预留接口来获取该信号。
可选地,该控制主板300还可以包括:USART接口380,与所述主控板连接;和外部配置接口390,分别与上位机和所述USART接口连接。其中,USART接口可以配合相应的通讯协议实现射接口装置拓扑图表的下载更新。
该控制主板300的接口还可以包括LAN口。LAN口配合相应的网络通讯协议实现本系统对外交互的功能;通信协议支持Telnet协议,主控板作为Server端,允许外部设备连接。该控制主板的主控板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实现拓扑图表的下载的USART通信功能、与外部交互的LAN通讯功能和CAN总线的协议通讯功能等。主控板的软件支持ENTERNET网络、CAN通信接口,采用多线程的调度方式。
在该装置中,总线200可以与射频模块节点100的第一总线收发器和控制主板300的第二总线收发器连接。该总线可以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总线。在本申请中的总线可以支持大功率负载供电和高速通讯,其中,总线数据、供电和Trigger信号可以通过该总线进行传输。总线收发器可以获取总线上的各种信息,通过CAN协议进行相应的处理;主控板通过CAN总线与各个节点通信,获得每个节点的ID,建立与完善节点树信息。主控板通过ENTERNET网络接口告知外部设备自身状态。如果一切状态与信息都正确,主控板就可以接收外部信息,下发控制信息,到达开关节点、衰减节点、移相节点等射频模块节点,实现对射频链路的控制。
该装置基于CAN总线的协议通讯功能通过单片机CAN总线通讯功能驱动和分布式系统通讯协议实现,CAN总线通讯协议包括分布式系统节点扫描、节点设备信息获取和节点设备控制;单片机CAN总线通讯功能驱动通过适配单片机内部的CAN总线控制器与外部CAN收发IC来实现CAN总线通讯功能;分布式系统节点扫描由控制主板通过CAN总线发起请求,由开关节点、衰减器节点、移相器节点等射频模块节点发送系统内部ID来完成CAN协议应答,实现分布式系统的节点设备扫描,并建立节点树的ID表;节点设备信息获取由控制主板通过CAN总线发起请求,由分布式系统节点设备发送各自设备信息来完成CAN协议通讯,实现分布式系统的节点树的节点信息表;控制主板根据不同的测试接口装置对应的拓扑图表来动态适配对应的外部控制指令,同时把这些外部控制指令转换为统一格式且高效的CAN指令。该装置能够通过直接控制方式和存储触发方式来实现对不同的测试接口装置的具体实现。
该装置将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射频器件搭配带CAN总线的单片机和拨码开关来构建开关节点、衰减节点、移相节点等射频测试基础功能模块,实现各个基础功能模块的射频功能和分布式系统内部节点ID分配功能。
本申请的装置将射频测试领域中常用的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器件设备搭载单片机,设计为相互独立的小功能模块并通过CAN总线通讯,将这些相互独立的节点设备板卡组合搭配为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分布式系统。这些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节点设备的独立板卡服务于不同的射频测试方案可组合构建出不同的接口装置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不同的信号链路需求,这种使用几种基础功能模块组合生成的分布式系统可以解决射频测试领域越来越多样和复杂的要求。基于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节点设备的射频测试基础功能模块在“接口装置”中的ID通过拨码开关进行设置和确定,主控板卡内置设备树(数据结构)与控制逻辑(算法),使用CAN总线通讯、控制不同ID的节点设备来实现“接口装置”。这种设计射频测试方案、组合基础功能模块、通讯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方式,极具开发多样性和灵活性,降低了射频测试项目的整体开发成本和周期,并降低了技术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另外这种自主组合的分布式系统方法也可以进行射频测试的冗余设计,通过添加信号监测模块和利用现有的CAN总线通讯、控制机制来实现信号处理中的状态监测、异常反馈、错误处理、健康管理功能。本申请的装置采用分布式设计,依照射频测试方案进行系统构建,用户可在此基础上完成冗余设计,提高射频测试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基于如上所述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中的任一个。该方法主要包括:将表征测试需求的原理图转变为主控板可以识别的拓扑图表,当需要改变拓扑图表时,开机时按下特定开关会进入主控板的更新模式。在更新模式下可以通过USART接口将拓扑图表以文本方式传输到主控板,主控板基于拓扑图表建立节点树表,在一切检查正常时进入工作准备状态,以便进行射频测试。该方法可以实现节点控制、动态模块管理、装置拓扑图表解析,节点树维护、ID获取、数据存储以及基于CAN总线、LAN口、USART的协议通讯等功能。
当上位机或者待测内容需要动态更新时,对于测试人员而言除了需要新添或移除节点外的主要工作就是更新拓扑图表。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拓扑图表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考图6,拓扑图表可以是一种数据结构,主要包括:受控节点数据、普通节点数据和连线数据。受控节点数据就是将开关节点、衰减节点、移相节点的数据进行封装,描述每个节点的功能、参数、ID等信息。普通节点通常是射频无源器件或者固定增益的放大器,不需要被直接控制,但是在射频信号链路估算时会使用。连线数据是所有节点的端口之间的连线,遵循射频规则,所有连线均为两点一线,连线数据会把节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树表的示意性结构图。节点树表是另外的一种数据结构,管理该装置运行时所需要的全部静态与动态信息。节点树表包括以下数据结构:节点ID表、节点ID-功能表、节点ID-状态表、节点IO表和链路表。其中节点IO表,内部包括每一个节点ID对应的多个IO的地址。其中,链路表存储着在拓扑图表中隐藏的所有链路状态,每条链路都对应着完整测试系统的一个测试例。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例的示意性原理图。用户使用该装置时,通常会直接针对链路进行操作,因为这样更直接更形象。每个电路状态又包含若干节点。所以相关的守护进程的任务就是根据节点ID的数据相关性去维护链路的完整与正确位置。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a)装置上电步骤:包括控制主板、射频模块节点和带CAN总线的单片机的硬件上电,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b)检测步骤;射频模块节点的单片机检测其IO端口实现对该射频模块节点的控制支持,控制主板检测各个部件的IO端口检测以及各个接口。
(c)拓扑图表接收步骤:所述控制主板接收拓扑图表,对所述拓扑图表进行校验和存储,并重新启动所述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主板接收拓扑图表包括:所述控制主板检测更改配置按键的状态,在该更改配置按键在规定时间内被按下的情况下,接收拓扑图表。具体地,主控板初始化其IO端口和USART接口,检测更改配置按键的状态,如果该更改配置按键在规定时间内按下,主控板通过USART接收拓扑图表,并进行校验和存储,完成后进入(a)重新上电开机;如果未按下,进入(d)。其中,更改配置按键可以是与主控板连接按钮。
(d)初始化步骤:射频模块节点的单片机读取拨码开关的IO端口,获取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射频功能模块的内部ID;CAN总线协议通讯功能模块完成单片机内部CAN控制器驱动启动,实现对后续CAN总线协议通讯支持;LAN口网络协议通讯功能模块完成主控板的初始化,实现对后续网络通讯协议的支持。可选地,该步骤(d)也可以在步骤(c)之前执行。
(e)节点树建立步骤:控制主板通过总线完成射频模块节点的节点扫描,根据拓扑图表建立节点树表,根据所述拓扑图表检测所述节点树表的正确性,其中,所述节点树表包括与测试例对应的链路。具体地,CAN总线协议通讯功能模块完成分布式射频模块节点扫描,建立射频模块节点的节点树表,主控板根据外部设备提供的射频测试接口装置拓扑图表来判断节点树表的正确性,在节点树表异常的情况下,例如,存在ID重复的节点或不合法节点等,进入步骤(g);在节点树表正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f)。
该步骤通过将拓扑图表建立节点树表,从而确定控制主板对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中各个射频模块节点的控制关系和控制顺序,从而实现不同的测试例,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与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测试例建立不同测试装置,采用特定测试程序的方案相比,该方法更加灵活,通过拓扑图表和节点树表将一个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变成满足不同测试需求的多个装置,从而达到装置的复用,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f)CAN总线协议通讯功能模块分别对分布式装置的各节点完成节点信息获取,基于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搭建成功,射频测试功能准备工作完成,主控板通过LAN口将相应的信息发送给外接设备。
(g)主控板发出错误警报,并通过LAN口输出警告信息。
(h)主控板通过LAN口接收数据信息,如果该数据信息是查询设备信息,则返回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中各部件的基础信息和节点树表信息;如果不是查询设备信息,进入(i)。
(i)直接控制步骤:在所述控制主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直接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所述直接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该直接控制信息可以是节点直接IO数据。可选地,所述总线通过特定广播信号将所述直接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总线。可选地,在该步骤中,如果该数据信息是直接控制信息,主控板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后通过CAN总线将控制信息直接发送给射频模块节点,并将处理模式设置为模式1,射频模块节点将CAN总线的直接控制数据通过IO端口发送给射频功能模块;如果该数据信息不是直接控制信息,则进入步骤(j)。
(j)存储步骤:在所述控制主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批量数据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所述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射频模块节点,该射频模块节点接收所述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并在存储区中进行存储。该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可以是节点直接IO数据串。可选地,在该步骤中,如果该数据信息是批量数据控制信息,主控板对该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后通过CAN总线将该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发送给射频模块节点,并将处理模式设置为模式2,射频模块节点将CAN总线的批量数据控制信息通过IO端口存储到该节点的存储区;如果不是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则进入步骤(k)。
(k)触发控制步骤:在所述控制主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触发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所述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射频模块节点,该射频模块节点同步执行链路控制。可选地,所述触发控制信息通过所述控制主板的信号增强器经由所述总线发送给相应的射频模块节点。可选地,在所述控制主板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触发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主板获取所述触发控制信息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步长,利用定时器将所述触发控制信息经由总线发送到相应的射频模块节点,该射频模块节点接收到所述触发控制信息后从存储区提取所述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并发送给该射频模块节点的单片机和射频功能模块,对所述射频功能模块进行控制,以实现同步执行链路控制;如果不是触发控制信息,执行步骤(h)。
可选地,触发信号可以包括:软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总线上的特定广播信号;硬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控制主板的信号增强器发送的同步触发信号。
该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模式进行测试:
直接控制模式(模式1):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控制信息直接发送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直接进行链路控制。在该模式下,开关节点、衰减器节点、移相器节点等射频模块节点将收到的CAN信息中的控制信息直接发送给对应的射频元件,这就意味着控制主板直接控制着各个分布式射频模块节点的IO端口。
存储触发模式(模式2):所述射频模块节点将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主板发送的触发信号的情况下,同步执行链路控制。在该模块下,开关节点、衰减器节点、移相器节点等射频模块节点可以提前把控制主板发送的多组数据存储在存储区中,当接收到控制主板发送的触发信号,接收到触发信号的射频模块节点同步执行一次链路控制。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相应地,所述射频模块节点首先进行上电启动,在进行IO端口、节点ID和总线的各种准备后,接收总线信息,根据总线发送的数据信息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在直接控制模式下,节点接收到直接控制信息后,将所需数据直接发送到节点的IO端口,以通过总线发送。在触发控制模式下,节点接收到批量数据控制信息后,将数据存入存储区,在接收到触发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从存储区取出数据,发送到节点的IO端口,以通过总线发送。
本申请的方法综合射频测试接口装置拓扑图表和分布式节点树表两个数据结构进行动态的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软件构建,作为整体对外提供简单友好的指令体系。基于节点树进行了异常判断和警报,提高了射频测试的可靠性;采用分布式系统概念,组合射频开关、步进衰减器、移相器等射频测试基础功能模块来完成射频测试功能,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包括:
射频模块节点,包括:第一总线收发器、单片机、驱动电路、射频功能模块、拨码开关,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总线收发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拨码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射频功能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射频衰减器或射频移相器;
总线,与所述第一总线收发器连接;和
控制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接口电路、主控板和第二总线收发器,其中,所述外部接口电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第二总线收发器与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通过所述总线对所述射频模块节点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电压转换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控制主板的工作电压和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供电电压;
电流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和
MOS开关,与所述电流监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所需的供电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信号增强器,与所述主控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提供同步触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USART接口,与所述主控板连接;和
外部配置接口,分别与上位机和所述USART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节点还包括:
模块电源,分别与所述总线、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总线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并提供给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一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开关;
第二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二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衰减器;和
第三射频模块节点,该第三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为射频移相器。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节点树建立步骤: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完成射频模块节点的节点扫描,基于拓扑图表建立节点树表,根据所述拓扑图表检测所述节点树表的正确性,其中,所述节点树表包括与测试例对应的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树建立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拓扑图表接收步骤:所述控制主板接收拓扑图表,对所述拓扑图表进行校验和存储,并重新启动所述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树建立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采用下面两种控制模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测试:
直接控制模式: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将控制信息直接发送给所述射频模块节点的射频功能模块,直接进行链路控制;和
存储触发模式:所述射频模块节点将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总线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主板发送的触发信号的情况下,同步执行链路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信号包括:
软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总线上的特定广播信号;和
硬触发信号,包括所述控制主板的信号增强器发送的同步触发信号。
CN201811628215.2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Active CN109586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215.2A CN109586810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215.2A CN109586810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6810A true CN109586810A (zh) 2019-04-05
CN109586810B CN109586810B (zh) 2024-03-26

Family

ID=6593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8215.2A Active CN109586810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6810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786A (zh) * 2007-12-27 2009-07-01 金展 自主式智能射频控制网络
CN101478354A (zh) * 2009-01-20 2009-07-08 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无线通信基站射频自动测试系统
CN101783708A (zh) * 2010-01-21 2010-07-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ZigBee的无线并行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2025429A (zh) * 2010-10-27 2011-04-20 北京邮电大学 可用于wcdma/gsm终端射频自动测试的射频切换单元
CN102892212A (zh) * 2012-09-25 2013-01-2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照度测量系统
CN102932846A (zh) * 2012-10-22 2013-02-13 南京大学 分布式异构传感网数据管理系统及其数据管理方法
CN103346801A (zh) * 2013-06-18 2013-10-09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03746759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用于型号核准lte终端测试的射频链路切换装置
CN104053177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设备与移动终端互操作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04131531U (zh) * 2014-09-30 2015-01-28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通信性能测试的衰减器
CN105681517A (zh) * 2016-04-16 2016-06-15 沈珂 一种自动化射频测试平台
CN106453157A (zh) * 2016-11-09 2017-02-22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信号链路控制和路由选择的通用装置
CN10788830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
CN108011950A (zh) * 2017-12-01 2018-05-0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远程射频电路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8761413A (zh) * 2018-05-22 2018-11-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用于大功率rcs测试的射频开关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09330129U (zh) * 2018-12-28 2019-08-30 辰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786A (zh) * 2007-12-27 2009-07-01 金展 自主式智能射频控制网络
CN101478354A (zh) * 2009-01-20 2009-07-08 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无线通信基站射频自动测试系统
CN101783708A (zh) * 2010-01-21 2010-07-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ZigBee的无线并行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2025429A (zh) * 2010-10-27 2011-04-20 北京邮电大学 可用于wcdma/gsm终端射频自动测试的射频切换单元
CN102892212A (zh) * 2012-09-25 2013-01-2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照度测量系统
CN102932846A (zh) * 2012-10-22 2013-02-13 南京大学 分布式异构传感网数据管理系统及其数据管理方法
CN104053177A (zh) * 2013-03-15 2014-09-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设备与移动终端互操作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3346801A (zh) * 2013-06-18 2013-10-09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03746759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用于型号核准lte终端测试的射频链路切换装置
CN204131531U (zh) * 2014-09-30 2015-01-28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通信性能测试的衰减器
CN105681517A (zh) * 2016-04-16 2016-06-15 沈珂 一种自动化射频测试平台
CN10788830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监测接收机射频测试的装置
CN106453157A (zh) * 2016-11-09 2017-02-22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信号链路控制和路由选择的通用装置
CN108011950A (zh) * 2017-12-01 2018-05-0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远程射频电路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8761413A (zh) * 2018-05-22 2018-11-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用于大功率rcs测试的射频开关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09330129U (zh) * 2018-12-28 2019-08-30 辰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6810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3581B1 (en) Remote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631854A (zh) 用于测试卫星线束与信号处理单元的rf性能的方法与装置
CN108306753B (zh) 一种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的仿真装置、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004984A (zh) 一种自动化芯片测试方法
CN102735955B (zh) 辨识电器状态的功率监控装置及其功率监控方法
CN110380939A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本地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046538B (zh) 一种智能密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99674A (zh) 基于应用集成的电力和通信系统耦合仿真平台及方法
CN104683190A (zh) 一种网管被管网络模拟系统及其模拟方法
CN209330129U (zh)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
Kochanneck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Co-simulation of a Smart Building in a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Grid
CN103576667B (zh) 主控板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501615C (zh) 以软件技术将实际家用电器的设备特性映射成模型的方法
CN109586810A (zh)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接口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10868341B (zh) 就地化保护智能管理单元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319516A (zh) 一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271018A (zh) 一种空间相机电子学仿真测试系统
CN109617739A (zh) 一种分布式动态射频测试装置的拓扑控制方法
CN107465716B (zh) 基于lxi总线的网络仪器系统及方法
CN106899372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性能测试系统的实时同步方法
CN108508421A (zh) 一种辐射计地检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491221A (zh) 嵌入式系统的更新、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0435523C (zh)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及系统
JP2012064209A (ja) 中央制御装置により変電所遠隔端末を構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104612A (zh) 基于移动智能代理的远程监护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