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5205A -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5205A
CN109585205A CN201811323279.1A CN201811323279A CN109585205A CN 109585205 A CN109585205 A CN 109585205A CN 201811323279 A CN201811323279 A CN 201811323279A CN 109585205 A CN109585205 A CN 109585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ircuit connection
key apparatus
sliding key
conne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32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5205B (zh
Inventor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32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5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5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5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及其具有的滑动键装置,所述滑动键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电路连接片,所述电路连接片与多个功能电路电连接;导通片,可被驱动旋转以使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驱动齿轮,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导通片旋转;还包括滑动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面,并通过齿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滑动键的直线运动可通过齿轮传动转换为导通片的旋转运动,即实现功能电路选择触发的导通片不需要前进空间,机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利于手机高度集成设计。

Description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具有侧滑键的手持电子设备,如具有侧滑键的老人手机,机壳内通过导杆方式直线传递运动,机构体积较大,不利于手机高度集成的设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侧滑机构体积较大不利于设备高度集成的问题,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一种滑动键装置,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
电路连接片,所述电路连接片与多个功能电路电连接;
导通片,可被驱动旋转与电路连接片选择地接触以使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
驱动齿轮,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导通片旋转,所述驱动齿轮与导通片分体或一体设置;还包括
滑动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面,并通过齿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
上述滑动键装置,滑动键的直线运动可通过齿轮传动转换为导通片的旋转运动,即实现功能电路选择触发的导通片不需要前进空间,机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利于手机高度集成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框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键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所述滑动孔并与齿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导通片及电路连接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框体的容纳腔具有底壁,所述电路连接片承靠于所述底壁,所述导通片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的转动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导通片及电路连接片置于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齿轮与导通片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置于所述底壁的表面并将所述导通片封闭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通过的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孔之间设有密封硅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硅胶与所述为导通片一体成型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连接片具有分别与不同的功能电路电连接的多组正、负极触点组,所述导通片被驱动旋转时使至少一触点组中的正、负极触点彼此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连接片包括一常闭触点和多个常开触点,所述多个常开触点共用一个常开触点构成所述的多组正、负极触点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片包括第一电极点、第二电极点,及导通第一电极点和第二电极点的导电条,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点与所述常闭触点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点选择地与所述多个常开触点中的一个接触。
还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滑动键的传动方式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电路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导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的电路连接片与导通片的导通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利用盖板密封电路连接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针对传统的侧滑机构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滑动键装置。该滑动键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并构成手持电子设备的滑动开关。该手持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下面以该手持电子设备为手机,该滑动键装置应用于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示意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包括框体10、导通片20、电路连接片30、驱动齿轮40、齿条50及滑动键60。
框体10围成一容纳腔110,用以容纳导通片20、电路连接片30、驱动齿轮40、齿条50。
滑动键60设置在框体10的外侧面上,其相对于框体10可滑动设置。如图4中所示,滑动键60可以沿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左右滑动。滑动键60是设置在手机侧部的物理功能键,方便单手操作。此外,当手机为触摸屏手机时,滑动键60还方便了不擅长使用触控操作的用户来操作手机。滑动键60被滑动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某些老人手机上,滑动键60用以控制手机上的手电筒的控制电路,实现控制手电筒的开启和关闭,甚至可以包括手电筒亮度的调节。又例如,滑动键60可以配置为实现锁屏功能、音量调节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框体10的容纳腔110内设置电路连接片30、导通片20、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齿轮40。其中,电路连接片30与多个功能电路连接。此处的多个功能电路即用以实现前文所述的操作滑动键60时所要实现的功能。具体的,电路连接片30与手机内部的柔性线路70连接,柔性线路70则连接至手机主板。多个功能电路连接被配置在手机主板上。导通片20被配置为可被驱动旋转以使电路连接片30将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滑动键60与驱动齿轮40之间设置了齿条50。因此,滑动键60滑动时,通过齿条50将直线运动转换为驱动齿轮40的旋转运动,驱动齿轮40旋转时带动导通片20旋转,进而使电路连接片30将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实现不同的功能。上述实现滑动键60操控功能的传动机构中,实现功能电路选择触发的功能键,即导通片20不需要前进空间,机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利于手机高度集成设计。
可以理解地,导通片被配置为可被驱动旋转以使电路连接片30将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时,可以是实现在不同的功能电路中逐一切换,也可能是实现在一个功能电路的导通状态与多个功能电路的导通状态之间同时切换。例如,假如当前状态下滑动键60处于音量控制模式下,继续操作滑动键60,可以配置为同时实现锁屏和打开手电筒功能,还可以是仅实现打开手电筒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一并结合参考图2、图3、图4,齿条50设置在容纳腔110中,框体10的外侧面上设有滑动孔112,滑动键60连接有连杆610,连杆610穿过滑动孔112并与齿条50连接。滑动孔112为框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外侧面上开设的一个腰型孔。连杆610则沿框体10的宽度方向穿过滑动孔112伸入容纳腔110中。因此,在滑动孔112的约束下,滑动键60可以沿框体10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作为驱动转换元件的齿条50设置在容纳腔110中,手机的外部仅保留滑动键60,外观较为简洁。另外,根据需要,滑动键60也可以是设置在手机的短边上。本实施例中,滑动键60、连杆610、齿条50形成为一体件,其中齿条50的长度小于滑动孔112的长度,使齿条50能够自框体10外部穿过滑动孔112进入容纳腔110中。此外,为了方便组装,滑动键60与连杆610之间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及/或连杆610与齿条50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
进一步地,滑动键60的与框体10相对的侧面可设置为紧贴于框体10,且滑动键60的长度足够长,保证滑动键60在其滑动行程范围内能一直将滑动孔112封闭,起到密封作用,也使外观整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依次层叠设置,框体10的容纳腔110具有底壁120,电路连接片30承靠于底壁120,导通片20设有与驱动齿轮40连接的转动轴210。框体10的容纳腔110具有底壁120。底壁120可以是与框体10一体成型的。还可以是底壁120与框体10可拆卸地组装。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层叠设置,其中电路连接片30位于最下方并承靠于底壁120,导通片20位于中间。如此,在手机的厚度方向上,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的安装可以充分利用框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占用的厚度方向尺寸较小,且所需要的宽度方向空间仅是齿条50、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的最大宽度尺寸,这样利于手机小型化设计。导通片20上设有转动轴210。转动轴210伸入驱动齿轮40的中心孔内并过盈配合。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齿轮40的下表面与导通片20的上表面可以无限地贴近,二者可以完全贴合在一起,甚至二者可以制作成一个元件。换言之,可以设置为使驱动齿轮40的下表面具备导通片20的结构并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进一步地,底壁120的表面设有凹槽122,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置于所述凹槽中。如图2和图3所示,底壁120的位于容纳腔110内的表面还开设有凹槽122。凹槽122的尺寸设置为足以容纳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一般地,凹槽122的形状设置为与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均相适配。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122为圆形,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均设置为圆形,三者的尺寸相匹配。
在厚度方向上,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至少部分地被凹槽122容纳。由此,通过底壁120上设置让位空间以容纳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减小了手机的厚度尺寸。优选地,在保证手机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在厚度方向上,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全部被凹槽122容纳。换言之,可理解为,导通片20的远离电路连接片30的上表面与底壁120的表面平齐或者低于底壁120的表面。
进一步地,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盖板80。盖板80位于驱动齿轮40与导通片20之间,且所述盖板80置于底壁120的表面并将导通片20封闭在凹槽122中。参考图2、图3和图8,盖板80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凹槽122的长度和宽度,盖板80安装至底壁120的表面时将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密封在凹槽122中,从而将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与其他电子元器件隔离,并实现防水和防尘。
当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全部容纳于凹槽122时,盖板80的下表面可设置为平坦表面,与所述底壁120的表面贴合。当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尚有部分高于底壁120的表面时,可以在盖板80的下表面设置凹坑以容纳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高于底壁120的表面的部分。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3和图8,盖板80上设有供转动轴210通过的孔810,转动轴210与孔810之间设有密封硅胶212。转动轴210从孔810中穿过并与驱动齿轮40的中心孔配合。密封硅胶212将转动轴210与孔810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实现对导通片20及电路连接片30较好的防水效果。
密封硅胶212为与转动轴210一体成型。换言之,在制备导通片20时,也同时形成密封硅胶。此外,密封硅胶212也可以替代为套在转动轴210外部的密封圈。另外,密封硅胶212还可以是固定在孔810的内壁上的密封圈,如在孔810的内壁上设置环形的安装槽,密封圈安装在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电路连接片30、盖板80可以提前形成为一个模块。如此组装时,将该模块安装至容纳腔120中即可,利于实现模块化组装。
进一步地,盖板80上设有限位部820。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820设置为沿框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限位部820可以与框体10配合,将盖板80保持在容纳腔110中,或者限位部80将驱动齿轮40、导通片20、电路连接片30、盖板80形成的模块保持在容纳腔110中。
导通片20被驱动旋转时,可选择地使电路连接片30所电连接的功能电路导通。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路连接片30具有分别与不同的功能电路电连接的多组正、负极触点组,所述导通片20被驱动旋转时使至少一触点组中的正、负极触点彼此导通。如图5所示,电路连接片30包括一常闭触点310和多个常开触点320,多个常开触点320共用一个常闭触点310构成多组正、负极触点组。
具体的,如图5中所示,电路连接片30设置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3个圆形常开触点320,及一个弧形的常闭触点310,其中,弧形的常闭触点310的弧长设置为不小于3个圆形常开触点320连线的弧长,3个圆形常开触点320之间的间距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常闭触点310可以作为触点组的共用的正极,用以连接至3个功能电路的正极;而3个圆形常开触点320则分别连接至3个功能电路的负极。如此,当不同的常开触点320与常闭触点310导通时,不同的功能电路被导通。
如图6所示,导通片20包括第一电极点220、第二电极点230,及导通第一电极点220和第二电极点230的导电条240,其中第一电极点220与常闭触点310保持接触,第二电极点230选择地与多个常开触点320中的一个接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条240设置为长方形,第一电极点220和第二电极点230位于导电条240的两端。进一步地,当导通片20为圆形时,导电条240的长度方向与导通片20的直径方向一致,第一电极点220和第二电极点230位于该直径的两端,且靠近导通片20的边缘。
参考图7,当导通片20被驱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圆周方向上,第一电极点220和第二电极点230均不断变换位置。由于弧形的常闭触点310的弧长设置为不小于3个圆形常开触点320连线的弧长。因此,在第二电极点230的转动角度范围内,第一电极点220与常闭触点310始终保持接触,而第二电极点230则能够运动到与不同的常开触点320接触的位置,及运动到不接触常开触点320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电路的导通,及对功能电路的切断。
导通片20和电路连接片3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而常闭触点310、常开触点320、第一电极点220、第二电极点230和导电条240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导通片20和电路连接片30均为塑料片。常闭触点310为弧形的铜片。常开触点320、第一电极点220、第二电极点230均为圆形的铜片。导电条240为长方形的铜片。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电路连接片30上设置多个与功能电路连接的按钮开关,导通片20设有按压部,用以按压不同的按钮开关,实现选择性地导通功能电路。具体的,导通片20旋转时,按压部在圆周方向上也变换位置,当运动到与按钮开关接触的位置时,按压部使该按钮开关闭合,当按压部继续旋转并离开按钮开关后,按钮开关自动恢复至断开状态。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滑动键装置。手持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以手持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滑动键装置安装在手机的壳体中构成滑动开关,其中滑动键装置中的滑动键60位于手机的侧面,形成供用户操作的侧滑开关。滑动键60的直线运动可通过齿轮传动转换为导通片20的旋转运动,即实现功能电路选择触发的导通片20不需要前进空间,机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利于手机高度集成设计。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
电路连接片,所述电路连接片与多个功能电路电连接;
导通片,可被驱动旋转与电路连接片选择地接触以使不同的功能电路导通;
驱动齿轮,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并带动所述导通片旋转,所述驱动齿轮与导通片分体或一体设置;还包括
滑动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面,并通过齿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框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键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所述滑动孔并与齿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导通片及电路连接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框体的容纳腔具有底壁,所述电路连接片承靠于所述底壁,所述导通片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的转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导通片及电路连接片置于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齿轮与导通片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置于所述底壁的表面并将所述导通片封闭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通过的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孔之间设有密封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硅胶与所述导通片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片具有分别与不同的功能电路电连接的多组正、负极触点组,所述导通片被驱动旋转时使至少一触点组中的正、负极触点彼此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片包括一常闭触点和多个常开触点,所述多个常开触点共用一个常开触点构成所述的多组正、负极触点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片包括第一电极点、第二电极点,及导通第一电极点和第二电极点的导电条,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点与所述常闭触点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点选择地与所述多个常开触点中的一个接触。
10.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滑动键装置。
CN201811323279.1A 2018-11-08 2018-11-08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Active CN109585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3279.1A CN109585205B (zh) 2018-11-08 2018-11-08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3279.1A CN109585205B (zh) 2018-11-08 2018-11-08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5205A true CN109585205A (zh) 2019-04-05
CN109585205B CN109585205B (zh) 2020-11-03

Family

ID=6592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3279.1A Active CN109585205B (zh) 2018-11-08 2018-11-08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52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6764A1 (fr) * 2019-11-04 2021-05-14 Favre Laurent Appareil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mécatronique comprenant une pièce mécanique de connexion/déconnexion électrique.
WO2022012552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3231A (en) * 1982-08-26 1984-07-31 Cts Corporation Push-push switch
EP0793078A1 (en) * 1996-02-27 1997-09-03 Asmo Co., Ltd. Device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moving body
CN102602770A (zh) * 2012-03-21 2012-07-25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助力梯过速保护机构
CN203445041U (zh) * 2013-09-23 2014-02-19 宁波卡派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
CN203680866U (zh) * 2014-01-22 2014-07-02 中山市新山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榨油设备炒料锅出料口的挡料装置
CN203746723U (zh) * 2014-01-10 2014-07-30 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旋转开关
CN203859043U (zh) * 2014-06-12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
CN105845484A (zh) * 2016-06-20 2016-08-10 珠海市敏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多挡位开关
CN107610967A (zh) * 2016-07-11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键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3231A (en) * 1982-08-26 1984-07-31 Cts Corporation Push-push switch
EP0793078A1 (en) * 1996-02-27 1997-09-03 Asmo Co., Ltd. Device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moving body
CN102602770A (zh) * 2012-03-21 2012-07-25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助力梯过速保护机构
CN203445041U (zh) * 2013-09-23 2014-02-19 宁波卡派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
CN203746723U (zh) * 2014-01-10 2014-07-30 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旋转开关
CN203680866U (zh) * 2014-01-22 2014-07-02 中山市新山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榨油设备炒料锅出料口的挡料装置
CN203859043U (zh) * 2014-06-12 2014-10-01 宁波黎明继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
CN105845484A (zh) * 2016-06-20 2016-08-10 珠海市敏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多挡位开关
CN107610967A (zh) * 2016-07-11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键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6764A1 (fr) * 2019-11-04 2021-05-14 Favre Laurent Appareil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mécatronique comprenant une pièce mécanique de connexion/déconnexion électrique.
WO2021090203A1 (fr) * 2019-11-04 2021-05-14 Laurent Favre Appareil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mécatronique comprenant une pièce mécanique de connexion-déconnexion électrique
WO2022012552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5205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824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liding lid
EP1398940B1 (en) Hinge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100473077C (zh)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开启和闭合装置
EP3110112B1 (en)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lid unit with key device
CN110167678B (zh) 触控式淋浴喷头
CN109585205A (zh)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滑动键装置
US9207685B2 (en) Electrical outlet with draining mechanism
EP3240002B1 (en) Button structure and terminal applying same
CN101592972B (zh) 旋转控制的电子显示装置
CN216565340U (zh) 一种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组合开关结构及电子设备
US9248750B2 (en) Vehicular charger
JP2013255008A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208076935U (zh) 一种双控开关摄像头的智能手表
KR101140623B1 (ko) 휴대통신기기용 스킨
CN107785945B (zh) 一种接口位置可调的底座
KR20040009948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사이드 키 조립체구조
CN209526974U (zh) 一种用于led灯节能的多路电子开关控制装置
CN211045309U (zh) 一种改进型开关
CN109427497A (zh) 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0747860B1 (ko) 엔코더 스위치와 택트 스위치를 갖는 다방향 키 어셈블리
KR200184578Y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플립 커버 개폐에 따른 모드 변환장치
JP2015159616A (ja) キー装置を有する蓋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モバイル端末
CN204667273U (zh) 平板电子装置用的底座
JP4926510B2 (ja) 電子機器
CN103732020B (zh) 利用旋转离心力切换不同状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