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4527A -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4527A
CN109584527A CN201811579044.9A CN201811579044A CN109584527A CN 109584527 A CN109584527 A CN 109584527A CN 201811579044 A CN201811579044 A CN 201811579044A CN 109584527 A CN109584527 A CN 109584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ircuit board
cone
foot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90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鹏宇
严梅
刘天德
何宇宏
李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Grain Reserve Dalian Depot Co Ltd
Changchun Jida S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Grain Reserve Dalian Depot Co Ltd
Changchun Jida S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Grain Reserve Dalian Depot Co Ltd, Changchun Jida Sa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Grain Reserve Dalian Dep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90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4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4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1/00Predictive alarm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extrapolation or other computation using updated historic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Zo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误差大、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其包括壳体与内部结构;壳体包括壳体总成(11)、4个鱼鳞网(4)与锥体(5);内部结构包括显示器(1)、按钮(2)、8个导板(6)与电路板(7);锥体(5)与壳体总成(11)的一端螺丝连接,4个鱼鳞网(4)分成2组对称地安装在壳体总成(11)前侧、后侧的矩形通孔上;显示器(1)胶粘在壳体总成(11)上的长方形通孔内侧,显示器(1)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7)连接;按钮(2)固定在壳体总成(11)上的通孔内,按钮(2)采用导线与电路板(7)连接;8个导板(6)均匀地固定在电路板(7)上;内部结构安装在壳体内。

Description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仓储粮食虫害检测及统计的设备,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型国库的储粮损失率为0.2%左右,这主要是由鼠害、霉变和储粮害虫造成的,其中,由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超过一半,因此,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是粮食仓储技术的重要研究方面。在这一领域中,害虫的检测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且现行的测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扦样法
这是一种传统又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扦样器按区分层定点扦取或吸取粮食样品,然后由工作人员将样品过筛,人工鉴别害虫种类并确定害虫密度。扦样法测出的害虫密度误差较大,而且由于保管人员素质的差别,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也较大,最终给防治决策提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法扦样过筛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效率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粮食储藏以及检疫工作的需要。
2.诱集法
此法主要以基于诱捕剂的诱捕器为主。将装有诱捕剂的诱捕器置于粮堆内或粮堆面,对一定范围内的害虫进行诱捕。另有一种叫做诱捕灯的设备,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对害虫进行捕杀。此法的缺点在于:无论诱捕剂还是诱捕灯,都具有指向性,即:每一种害虫对应一种诱捕剂或一段光谱波长范围,如果要对多种害虫进行诱捕就要使用多种诱捕剂和多种光源,实施起来较复杂;且此法破坏了害虫在粮堆内的原有分布规则,对判断害虫密度有较大的误差;此法仍需要人工统计与分析,同样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也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
3.视频监控法
此法是在粮仓内安装多个摄像头,对粮堆内外进行实时监视。此法实施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粮堆内的监视较难实现,且成本较高。
4.另外还有声测法、近红外法、气味分析法等仍在实验阶段,普遍存在误差大、易受干扰、实现难度大等缺点,目前几乎没有实际应用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误差大、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壳体与内部结构;
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总成、4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与锥体;
所述的内部结构包括显示器、按钮、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与电路板;
所述的锥体与壳体总成的一端采用螺丝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分成2 组对称地安装在壳体总成的前、后侧的矩形通孔上;显示器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壳体总成上的长方形通孔内侧,显示器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连接;按钮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总成上的通孔内,按钮采用导线与电路板连接;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采用螺栓均匀地布置在电路板;所述的内部结构安装在壳体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显示器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连接是指:显示器的1脚与电路板上的电源正极相连,显示器的2脚与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0.1 相连,显示器的3脚与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0.0相连,显示器的4脚与电路板上的电源负极相连。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按钮采用导线与电路板连接是指:按钮的1脚与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3.6脚相连,按钮的2脚与电路板上的电源负极相连。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总成为长方体形空心壳体件,其尺寸为1000×56× 56mm,所述的壳体总成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与上下对称的空心的矩形环形件;壳体总成相对的壳体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安装2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周边均匀地设置有固定2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的螺纹孔,壳体总成上的螺纹孔与鱼鳞网周边设置的光通孔对正;壳体总成的一侧壁的上端即安装鱼鳞网的矩形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天线的天线通孔;壳体总成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观察显示器的矩形的显示器通孔,显示器通孔上方设置有安装按钮的圆形的按钮通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鳞网为矩形平板网状钢质结构件,鱼鳞网上分布4×14 个鱼鳞孔,鱼鳞网安装在壳体总成的两侧,并采用可拆卸的结构,鱼鳞网安装在壳体总成前、后侧两侧,鱼鳞网上的鱼鳞孔的长度为10mm~25mm、宽度为3 mm~6mm。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锥体为一锥形壳体件,锥体包括锥体底座与锥体头部;锥体底座为圆台形空心结构件,锥体底座的大端设置有正方形法兰盘,正方形法兰盘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螺栓的螺栓通孔,四角处的螺栓通孔和壳体总成底端四角处的螺纹孔对正,锥体底座的锥度与锥体头部的锥度相同,锥体底座的小端内孔设置有内螺纹,锥体底座与锥体头部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锥体通过锥体底座上的法兰盘安装在壳体的底端,两者之间采用螺丝连接,锥体内部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板为3棱柱形的壳体件,导板顶端是敞开口的,导板和电路板安装接触的一侧是敞开口的,并在导板和电路板安装接触的两侧壁端,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导板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三角形的法兰盘,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上均匀地设置有安装螺钉的通孔,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与两侧壁相垂直,两侧壁的另一端与三角形壳体壁垂直连接,三角形壳体壁的开口端与一向外倾斜的矩形板连接,导板底端即两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坠落害虫的矩形长条通孔,矩形长条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小尺寸即1206封装的用来检测坠落害虫的红外对射发光二极管,导板内侧平面涂有减小导板内侧平动的摩擦系数的聚四氟乙烯。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单元MCU、害虫检测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传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4G无线通信模块与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
所述的微控制单元MCU又称单片机,采用的是STC公司15W系列的产品,型号为STC15W4K16S4;所述的害虫检测传感器采用2个型号为IR26-21C/L110/TR8的害虫检测传感器,每个害虫检测传感器的负极分别与比较器的5脚和7脚相连,比较器的型号为LM339N,比较器的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 的P3.2脚通过PCB走线相连、比较器的2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3.3脚通过 PCB走线相连;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分别检测温度和湿度,采用型号为DHT-11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2脚与辅助MCU的P3.2脚相连,辅助MCU的P3.0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7脚通过PCB走线相连、辅助MCU 的P3.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6脚通过PCB走线相连;所述的RF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33MHz频段进行通信,型号为YL800N;RF无线通信模块的4、5号引脚分别和微控制单元MCU的P0.3、P0.2脚过PCB走线相连;所述的4G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SIM7600CE;4G无线通信模块的4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3 脚通过PCB走线相连,4G无线通信模块的7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2脚通过 PCB走线相连;所述的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中采用型号为 15-21SURC/S530-A3/TR8的LED光源2个、型号为15-21/G6C-AN1P2/2T的LED 光源2个、型号为15-21/Y2C-AP1Q1B/2T的LED光源2个和型号为 15-21/BHC-AP1Q2/2T的LED光源2个,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发光频段不同, 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的负极分别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依次和型号为ULN2803的芯片的11脚~18脚相连接,型号为ULN2803的芯片的1脚~8脚通过PCB走线方式依次和微控制单元MCU的P4.1~P4.4与P2.0~P2.3脚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无需人工统计与分析,提高了效率,减小了误差;
2.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上可实现实时信息显示,清晰明了,方便管理人员查看;
3.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无需诱捕剂,不会破坏粮堆内的害虫分布,完全客观的进行虫害检测;
4.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使用灵活,无需连接线,可自由安放;
5.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可进行自动分析,可提供相对准确的虫害等级评估,并可触发声光警报,为管理人员的处理提供有效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锥体结构组成分解式轴测投影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鱼鳞网结构组成轴测投影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组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组成的左视图;
图3-1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内部结构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4-1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导板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视图;
图4-1-1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导板结构组成的俯视图
图4-1-2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导板结构组成的左视图
图4-1-3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导板结构组成的主视图;
图4-1-4为图4-1-3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1-5为图4-1-3中D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组成的示意框图;
图6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微控制单元MCU及接口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辅助微控制单元及温度检测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RS485通信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SIM7600CE模块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实时时钟电路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害虫检测电路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基础电压电路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中所采用的LED光源驱动电路图;
图中:1.显示器,2.按钮,3.天线,4.鱼鳞网,5.锥体,6.导板,7.电路板,8.LED光源,9.锥体底座,10.锥体头部,11.壳体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图4与图5,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壳体与内部结构;其中:壳体包括壳体总成11、鱼鳞网4、锥体5;内部结构包括电路板 7、显示器1、按钮2与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6,其中显示器1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壳体总成11上的长方形通孔下,显示器1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7连接。
所述的显示器1采用型号为22G-BP的2.2寸显示器,其分辨率为 320*240ppi;显示器1可显示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当前所处位置的信息,如:虫害等级、虫害数量、温度、湿度、CO2浓度、剩余电量等。屏幕在持续点亮30 秒后自动关闭显示,以降低系统功耗;按钮2通过螺纹方式固定在壳体总成11 上的通孔内。通过导线插接在电路板7上,按钮2的功能是点亮显示器1,所述的显示器1由电路板7控制,在30秒内自动熄灭,以降低功耗,需要观察时,可由按钮2点亮;
参阅图1-2,所述的鱼鳞网4为矩形平板网状钢质结构件,鱼鳞网4上分布 4×14共计56个长度为15mm、宽度为4mm的鱼鳞孔,鱼鳞网4安装在壳体总成 11的两侧,并采用可拆卸的结构,鱼鳞网4在壳体总成11前、后侧各安装两个,利用害虫的钻孔性,提高害虫进入设备的几率;由于鱼鳞网4为可拆卸的,所以我们则可针对粮食和害虫的种类选用大小范围在:长度10~25mm、宽度3~ 6mm的鱼鳞孔的鱼鳞网4;
所述的壳体总成11为长方体形空心壳体件,其尺寸为1000×56×56mm,壳体总成11相对的壳体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安装2个鱼鳞网4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周边均匀地设置有固定2个鱼鳞网4的螺纹孔,壳体总成11上的螺纹孔与鱼鳞网4周边设置的光通孔对正;壳体总成11的一侧壁的上端即安装鱼鳞网4的矩形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天线3的天线通孔;壳体总成11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观察(安装)显示器1的矩形的显示器通孔,显示器通孔上方设置有触摸(安装)按钮2的圆形的按钮通孔。参阅图6,所述的壳体总成11的横截面为图2中A-A处剖面图,其尺寸为56×56mm的正方形,壁厚为1.25mm,内部带有通长的电路板安装槽,四角为通长的直径为3mm的螺纹孔,用来固定底部的锥体;
参阅图1-1,所述的锥体5为一锥形壳体件,此锥体5分为两部分,包括锥体底座9与锥体头部10;锥体底座9为圆台形空心结构件,锥体底座9的底(大) 端设置有正方形法兰盘,正方形法兰盘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螺栓的螺栓通孔,四角处的螺栓通孔和壳体总成11底端四角处的螺纹孔对正,锥体底座9的锥度与锥体头部10的锥度相同,锥体底座9的小端内孔设置有内螺纹,锥体底座9 与锥体头部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锥体5通过锥体底座9上的法兰盘安装在壳体的底端,两者之间采用螺丝连接,此结构方便锥体头部10的拆卸,以便清理锥体5内部的害虫以及杂质。锥体5在这里有两种功能,锥体5的作用一是减小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插入粮堆时的阻力,二是收集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内部坠落的害虫,锥体5内部表面同样涂有聚四氟乙烯,防止坠落到锥体5内部的害虫逃走;
参阅图4-1至图4-1-4,所述的导板6为3棱柱形的壳体件,导板6顶端是敞开口的,导板6和电路板7安装接触的一侧是敞开口的,并在导板6和电路板7安装接触的两侧壁端,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导板6安装在电路板7上的三角形的法兰盘,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上均匀地设置有安装螺钉的通孔,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与两侧壁相垂直,两侧壁的另一端与三角形壳体壁垂直连接,三角形壳体壁的开口端与一向外倾斜的矩形板连接,导板6 底端即两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坠落害虫的矩形长条通孔,矩形长条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小尺寸即1206封装的用来检测坠落害虫的红外对射发光二极管,导板6内侧平面涂有减小导板6内侧平动的摩擦系数的聚四氟乙烯。
参阅图4,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6分别采用M2.5尺寸的螺丝均匀地固定在电路板7上,同样,在电路板7上也涂有聚四氟乙烯。在每个导板6的V型空腔内的电路板7上设置一个特定波段的结构相同的LED光源8,LED光源8的波段分别为:621~631nm;470~475nm;567.5~575.5nm;585.5~594.5nm;每种波段的LED光源8有2个,每个LED光源8均为1206封装形式,通过焊接,固定在电路板7上;这4种波段的8个LED光源8对进入导板6的害虫进行方向诱导,增加从导板6坠落的几率,由于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安装在粮堆内, LED光源8仅在导板6内部有效,不会对粮堆的害虫分布产生主观影响;
参阅图8~图16,所述的电路板7为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用来完成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的检测、显示、数据传输等工作。电路板7包括微控制单元MCU、害虫检测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传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 4G无线通信模块、8个结构相同LED光源8。
电路板7的电源由专用电池提供。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采用的是外置型电源,即插即用,连接方便,使用简单。此电源为总容量为24000mAh的锂电池组,内部有充放电保护电路,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充电。采用TI公司的 TPS73250-EP芯片,来实现宽电压输入、5V稳压输出,为电路提供稳定的供电。
微控制单元MCU
微控制单元MCU(又称单片机)为8位,采用的是STC公司15W系列的产品,此系列微控制单元MCU是单时钟/机器周期的单片机,是宽电压、高速、高可靠、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内部集成高精度时钟;8路高速10 位A/D转换(30万次/秒),4组独立高速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工作范围5MHz~ 3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60MHz~360MHz;微控制单元MCU以LQFP64封装形式焊接在电路板7上。参阅图9,此部分为电路板7的核心部件及其外设的接口:微控制单元MCU的型号为STC15W4K16S4,此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驱动显示器1、实现无线通信、读取温湿度数据、检测害虫以及控制LED光源8;
害虫检测传感器
害虫检测传感器最小可检测到0.5mm大小的害虫。其灵敏度大小可调,范围为0.5~2.5mm。型号为IR26-21C/L110/TR8,以1206封装形式焊接在电路板 7上;参阅图14,此部分为害虫检测部分,采用两路红外对射方式,通过比较器LM339N芯片可实现检测灵敏度可调,输出信号为开关量,此部分中的比较器 LM339N芯片的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3.2脚通过PCB走线相连、LM339N芯片的2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3.3脚通过PCB走线相连,来触发微控制单元MCU 的中断系统。
温湿度检测传感器
此设备采用温湿度独立传感器,分别检测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中,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55~125℃,精度最高为± 0.25℃;湿度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20~90%RH,精度为±5%RH。型号为DHT-11,以SIP4封装形式焊接在电路板7上;参阅图10,采用辅助MCU来读取温湿度数据,辅助MCU型号为STC15W204S,微控制单元MCU通过访问辅助MCU来获得温湿度数据,辅助MCU的P3.0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7脚通过PCB走线相连、辅助MCU的P3.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6脚通过PCB走线相连,此部分的主要功能是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以及实时时钟的数据,并把读取的结果以UART串口方式发送给微控制单元MCU。此部分的温湿度传感器型号为DHT11,其通信方式为单总线传输,其温度的检测精度为±0.5℃,其湿度的检测精度为±3%RH;
RF无线通信模块
此模块采用433MHz频段进行通信,作用是建立仓内局域网络,实现各模块之间的通信。型号为YL800N。以SIP7封装形式插接在电路板7上;RF无线通信模块的4、5号引脚分别和微控制单元MCU的P0.3、P0.2脚过PCB走线相连。
4G无线通信模块
此模块采用当下应用最广、数据传输最快的4G通信,用来将仓内设备的数据进行实时上传,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下发至相关人员手机终端,实现对仓房的虫害实时监测。型号为 SIM7600CE,型号为SIM7600CE的4G无线通信模块是一款SMT封装的模块,支持LTE-TDD/LTE-FDD/HSPA+/TD-SCDMA/EVDO和GSM/GPRS/EDGE等频段,支持LTE CAT4(下行速度为150Mbps)。其性能稳定,外观小巧,性价比高,可以低功耗实现SMS和数据信息的传输;以双排SIP9形式插接在电路板7上。参阅图12,此部分实现4G通信,采用的模块为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 SIM7600CE。SIM7600CE是一款SMT封装的模块,支持 LTE-TDD/LTE-FDD/HSPA+/TD-SCDMA/EVDO和GSM/GPRS/EDGE等频段,支持LTE CAT4(下行速度为150Mbps)。其性能稳定,外观小巧,性价比高,可以低功耗实现SMS和数据信息的传输;此部分的4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3脚通过PCB 走线相连、7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2脚通过PCB走线相连;
LED光源
此光源的作用是利用趋光性,引诱设备附近(距离≤1cm)的害虫进入设备,提高检测效率,而且对粮堆的害虫分布不产生影响。由于个别种类害虫有避光性,因此,此LED光源为间歇性点亮,以增加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案中可以采用型号为15-21SURC/S530-A3/TR8(波段为621~631nm)的、型号为15-21/G6C-AN1P2/2T(波段为470~475nm)的、型号为 15-21/Y2C-AP1Q1B/2T(波段为567.5~575.5nm)的和型号为 15-21/BHC-AP1Q2/2T(波段为585.5~594.5nm)的LED光源;以1206封装形式焊接在电路板7上。参阅图16,此部分为LED光源8的驱动电路,此部分中的 ULN2803芯片的11~18脚通过PCB走线的方式与LED光源的限流电阻的一侧相连,限流电阻的另一侧与LED光源相连;1脚~8脚通过PCB走线方式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4.1~P4.4和P2.0~P2.3脚相连,微控制单元MCU通过此部分电路控制LED光源8的点亮与熄灭。
参阅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工作流程,优先检测害虫,如果检测到害虫,则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存储,然后启动4G传输,连接服务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传完成后关闭数据传输,并重新开始检测。
本发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通电后自动开机,进行系统初始化,初始化过程包括:对微控制单元MCU 各引脚的配置、对RF无线通信模块的参数配置。微控制单元MCU实时进行害虫检测,微控制单元MCU在每5个程序循环周期通过串口读取辅助MCU的温湿度和时间数据,辅助MCU实时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微控制单元MCU在每50个程序周期控制8个LED光源的亮暗。当微控制单元MCU检测到害虫后向服务器发送检测数据。

Claims (8)

1.一种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壳体与内部结构;
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总成(11)、4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4)与锥体(5);
所述的内部结构包括显示器(1)、按钮(2)、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6)与电路板(7);
所述的锥体(5)与壳体总成(11)的一端采用螺丝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4)分成2组对称地安装在壳体总成(11)的前、后侧的矩形通孔上;显示器(1)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壳体总成(11)上的长方形通孔内侧,显示器(1)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7)连接;按钮(2)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总成(11)上的通孔内,按钮(2)采用导线与电路板(7)连接;8个结构相同的导板(6)采用螺栓均匀地布置在电路板(7);所述的内部结构安装在壳体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1)通过数据线与电路板(7)连接是指:显示器(1)的1脚与电路板(7)上的电源正极相连,显示器(1)的2脚与电路板(7)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0.1相连,显示器(1)的3脚与电路板(7)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0.0相连,显示器(1)的4脚与电路板(7)上的电源负极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2)采用导线与电路板(7)连接是指:按钮(2)的1脚与电路板(7)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P3.6脚相连,按钮(2)的2脚与电路板上的电源负极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11)为长方体形空心壳体件,其尺寸为1000×56×56mm,所述的壳体总成(11)的横截面为左右对称与上下对称的空心的矩形环形件;壳体总成(11)相对的壳体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安装2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4)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周边均匀地设置有固定2个结构相同的鱼鳞网(4)的螺纹孔,壳体总成(11)上的螺纹孔与鱼鳞网(4)周边设置的光通孔对正;壳体总成(11)的一侧壁的上端即安装鱼鳞网(4)的矩形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天线(3)的天线通孔;壳体总成(11)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观察显示器(1)的矩形的显示器通孔,显示器通孔上方设置有安装按钮(2)的圆形的按钮通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鳞网(4)为矩形平板网状钢质结构件,鱼鳞网(4)上分布4×14个鱼鳞孔,鱼鳞网(4)安装在壳体总成(11)的两侧,并采用可拆卸的结构,鱼鳞网(4)安装在壳体总成(11)前、后侧两侧,鱼鳞网(4)上的鱼鳞孔的长度为10mm~25mm、宽度3mm~6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5)为一锥形壳体件,锥体(5)包括锥体底座(9)与锥体头部(10);锥体底座(9)为圆台形空心结构件,锥体底座(9)的大端设置有正方形法兰盘,正方形法兰盘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螺栓的螺栓通孔,四角处的螺栓通孔和壳体总成(11)底端四角处的螺纹孔对正,锥体底座(9)的锥度与锥体头部(10)的锥度相同,锥体底座(9)的小端内孔设置有内螺纹,锥体底座(9)与锥体头部(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锥体(5)通过锥体底座(9)上的法兰盘安装在壳体的底端,两者之间采用螺丝连接,锥体(5)内部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板(6)为3棱柱形的壳体件,导板(6)顶端是敞开口的,导板(6)和电路板(7)安装接触的一侧是敞开口的,并在导板(6)和电路板(7)安装接触的两侧壁端,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导板(6)安装在电路板(7)上的三角形的法兰盘,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上均匀地设置有安装螺钉的通孔,2个结构相同的三角形的法兰盘与两侧壁相垂直,两侧壁的另一端与三角形壳体壁垂直连接,三角形壳体壁的开口端与一向外倾斜的矩形板连接,导板(6)底端即两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坠落害虫的矩形长条通孔,矩形长条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小尺寸即1206封装的用来检测坠落害虫的红外对射发光二极管,导板(6)内侧平面涂有减小导板(6)内侧平动的摩擦系数的聚四氟乙烯。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7)包括微控制单元MCU、害虫检测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传感器、RF无线通信模块、4G无线通信模块与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8);
所述的微控制单元MCU又称单片机,采用的是STC公司15W系列的产品,型号为STC15W4K16S4;
所述的害虫检测传感器采用2个型号为IR26-21C/L110/TR8的害虫检测传感器,每个害虫检测传感器的负极分别与比较器的5脚和7脚相连,比较器的型号为LM339N,比较器的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3.2脚通过PCB走线相连、比较器的2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3.3脚通过PCB走线相连;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分别检测温度和湿度,采用型号为DHT-11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2脚与辅助MCU的P3.2脚相连,辅助MCU的P3.0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7脚通过PCB走线相连、辅助MCU的P3.1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1.6脚通过PCB走线相连;
所述的RF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33MHz频段进行通信,型号为YL800N;RF无线通信模块的4、5号引脚分别和微控制单元MCU的P0.3、P0.2脚过PCB走线相连;
所述的4G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SIM7600CE;4G无线通信模块的4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3脚通过PCB走线相连,4G无线通信模块的7脚与微控制单元MCU的P5.2脚通过PCB走线相连;
所述的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8)中采用型号为15-21SURC/S530-A3/TR8的LED光源2个、型号为15-21/G6C-AN1P2/2T的LED光源2个、型号为15-21/Y2C-AP1Q1B/2T的LED光源2个和型号为15-21/BHC-AP1Q2/2T的LED光源2个,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8)发光频段不同,8个结构相同的LED光源(8)的负极分别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依次和型号为ULN2803的芯片的11脚~18脚相连接,型号为ULN2803的芯片的1脚~8脚通过PCB走线方式依次和微控制单元MCU的P4.1~P4.4与P2.0~P2.3脚相连接。
CN201811579044.9A 2018-12-24 2018-12-24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Pending CN109584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044.9A CN109584527A (zh) 2018-12-24 2018-12-24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044.9A CN109584527A (zh) 2018-12-24 2018-12-24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4527A true CN109584527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9044.9A Pending CN109584527A (zh) 2018-12-24 2018-12-24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452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9399A1 (en) * 1999-07-21 2001-07-26 Daniel Barber Pes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03661853U (zh) * 2013-11-21 2014-06-25 重庆寿禄养蜂股份合作社 粮食虫害检测管
CN109063815A (zh) * 2018-05-30 2018-12-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害虫识别统计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103503U (zh) * 2018-12-24 2019-07-12 长春吉大赛恩科技有限公司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9399A1 (en) * 1999-07-21 2001-07-26 Daniel Barber Pes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03661853U (zh) * 2013-11-21 2014-06-25 重庆寿禄养蜂股份合作社 粮食虫害检测管
CN109063815A (zh) * 2018-05-30 2018-12-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害虫识别统计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103503U (zh) * 2018-12-24 2019-07-12 长春吉大赛恩科技有限公司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彬;金志明;蒋旭初;万小进;肖雄雄;陈利香;鲁玉杰;: "储粮害虫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粮食储藏, no. 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039B (zh) 一种电子烟烟雾量测试仪和测试方法
CN109589095A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
CN209103503U (zh)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CN10884457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
CN105794751A (zh) 一种实时计数的杀虫灯
CN201417180Y (zh) 温、湿度检测报警器
CN109584527A (zh) 储粮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CN208206570U (zh) 一种室内用多功能空气采样装置
CN107593652B (zh) 一种害虫监测系统
CN103238534A (zh) 具有视频监控功能的开展微波暴露下昼夜节律研究系统
CN104782598A (zh) 一种太阳能杀虫装置
CN104642063A (zh) 一种土壤湿度的测量及智能浇灌系统
CN2412383Y (zh) 粮仓虫害监测器探杆
CN202085179U (zh) 交换机端口检测器
CN208850291U (zh) 一种智能检测农业大棚
CN209677189U (zh) 一种带环境监测的仓库驱虫装置
CN106706722A (zh) 一种移植树木状态监测系统
CN215386124U (zh) 紫外灯监测机构及灯具
CN106295784A (zh) 一种小型昆虫诱捕数量自动记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924697U (zh) 一种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原位识别装置
CN208425415U (zh) 基于云平台的蚊子实时监测系统
CN213848336U (zh) 一种道路桥梁白蚁蚁情监测装置
CN220084699U (zh) 植株叶面营养诊断光谱检测系统
CN209460644U (zh) 基于健康建筑的自动感应移动装置
CN215531054U (zh) 一种果树种植病虫害气体监测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