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4120A -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4120A
CN109584120A CN201811330953.9A CN201811330953A CN109584120A CN 109584120 A CN109584120 A CN 109584120A CN 201811330953 A CN201811330953 A CN 201811330953A CN 109584120 A CN109584120 A CN 109584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w enforcement
module
information
multicenter
e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309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张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pecial Faith Univers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pecial Faith Univers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pecial Faith Univers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pecial Faith Univers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84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41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执法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登录模块、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执法终端通过登录模块检测注册情况,通过多中心验证、多中心存储形成了多主体、多中心参与执法终端的执法权限验证和验证记录存储,通过执法标识码的唯一性保证了执法人的身份真实性,且执法人还有证件扫描的功能。该执法终端应用广泛,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执法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执法终端为执法人员现场办案提供了方便,执法人员通过执法终端简化了办案程序,使得办案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执法终端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迫切需要。
现有的执法终端技术中,主要是移动执法终端。虽然现有的技术可以满足智能化执法终端的需求,为执法人员提供了便利,但是,移动执法终端只适用于在手机移动端进行操作,使用场景受限,使用功能单一,而且缺少对执法人员权限的多中心验证,会导致执法监督不严、执法监管不利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执法场景,通过对执法人员身份的多中心验证,能够实时监督执法,实现有效执法,安全执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均存储在终端上,并在终端上运行;
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有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控制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进行身份信息、生物信息和证件信息的采集;所述生物信息采集器包括人脸采集单元和指纹采集单元;所述多中心验证模块将对输入模块采集的证件信息、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执法中心模块用于将执法终端标识码、执法单位的电子证照、执法人的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唯一的执法标识码,同时可用于将执法标识码解码为执法人的身份信息与单位证照信息;
所述加密算法采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相结合的密钥算法;首先加密利用AES密钥对待加密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利用RSA公钥对AES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利用RSA私钥对经过加密的AES密钥进行解密;再利用AES密钥解密密文得到明文;
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记录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记录;
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有显示器,用于显示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证件信息采集器和显示器是与终端通过电连接的单独设备或与终端设备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执法系统还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在计算机处理器中运行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和执法系统的执法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注册;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得到生物组合特征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与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传输至输入模块,然后传输至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
S4、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通过输入模块的证件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所在执法单位的证照信息,并向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发出对证件信息进行审核的请求;执法单位涉及法院、检察院、环保、国税、海事、航空单位等;
S5、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获取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
S6、若审核通过,则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执法终端的标识码、操作人的身份信息、人脸照片和执法单位电子证照ID,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唯一的执法标识码;
S7、将生成的执法标识码返回终端;多中心存储模块存储验证记录;操作人可以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查看验证记录,注册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执法系统的执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执法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执法;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得到生物组合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与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传输至输入模块,然后传输至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执法人所在单位的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
S4:若审核执法人有执法权限,则通过输入模块的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执法人的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
S5:向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
S6: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执法人可以使用执法应用功能;
S7:执法人在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电子证件二维码,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和验证;
S8: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对解码的证件信息进行验证,保存验证记录;
S9:若验证通过,执法人可以实施执法行为;被执法人也可以验证执法人的执法身份;
S10:被执法人通过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执法标识码,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
S11: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验证解码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与证件库的证照信息进行匹配;
S12:若匹配一致,则验证通过,保存验证记录;
S13:多中心验证模块将验证结果返回信息显示模块,执法人和被执法人,执法人在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可以查看执法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还可以是存储有执法系统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执法系统在计算机处理器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执法终端通过登录模块检测注册情况,通过输入模块录入身份信息、证件信息和生物信息,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对输入信息进行验证,多中心存储模块将存储验证记录和执法记录,通过执法标识码对执法人员的身份和执法权限进行验证,执法人员通过扫描电子证件二维码实现对被执法人的身份验证,且可以查看执法记录。通过执法终端可以实现双向身份验证,做到实时监督执法,保证执法人身份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执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均存储在终端上,并在终端上运行;
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有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控制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进行身份信息、生物信息和证件信息的采集;所述生物信息采集器包括人脸采集单元和指纹采集单元;
所述多中心验证模块将对输入模块采集的证件信息、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执法中心模块用于将执法终端标识码、执法单位的电子证照、执法人的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唯一的执法标识码;
所述加密算法采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相结合的密钥算法;
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记录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记录;
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有显示器,用于显示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均可采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步骤。
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执法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执法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电话终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执法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例如所述执法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执法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执法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执法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指纹识别、指纹验证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指纹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证件信息采集器和显示器为现有设备或模块,所述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证件信息采集器和显示器是与终端通过电连接的单独设备或与终端设备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执法系统还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在计算机处理器中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并且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步骤。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和执法系统的执法方法。
如图1所示,所述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注册;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得到生物组合特征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与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传输至输入模块,然后传输至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
S4、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通过输入模块的证件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所在执法单位的证照信息,并向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发出对证件信息进行审核的请求;执法单位涉及法院、检察院、环保、国税、海事、航空单位等;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获取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
S5、若审核通过,则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执法终端的标识码、操作人的身份信息、人脸照片和执法单位电子证照ID,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唯一的执法标识码;将生成的执法标识码返回终端;多中心存储模块存储验证记录;操作人可以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查看验证记录,注册完成。
如图2所示,所述执法系统的执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执法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执法;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得到生物组合特征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与人脸信息、指纹信息传输至输入模块,然后传输至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执法人所在单位的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若审核执法人有执法权限,则通过输入模块的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执法人的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向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执法人可以使用执法应用功能;
S4、执法人在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电子证件二维码,电子证件包括电子身份证、电子证照、电子驾驶证、电子考试证等,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和验证;
S5、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对解码的证件信息进行验证,保存验证记录;若验证通过,执法人可以实施执法行为;被执法人也可以验证执法人的执法身份;
S6、被执法人也可以验证执法人的执法身份,被执法人通过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执法标识码,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
S7、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验证解码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与证件库的证照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一致,则验证通过,保存验证记录;
S8、多中心验证模块将验证结果返回信息显示模块,执法人和被执法人,执法人在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可以查看执法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信息库预留的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为现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还可以是存储有执法系统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执法系统在计算机处理器执行,实现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步骤。
所述执法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均存储在终端上,并在终端上运行;
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有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控制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和证件信息采集器进行身份信息、生物信息和证件信息的采集;所述生物信息采集器包括人脸采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和虹膜采集单元;
所述多中心验证模块将对输入模块采集的证件信息、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执法中心模块用于将执法终端标识码、执法单位的电子证照ID、执法人的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唯一的执法标识码;
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记录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记录;
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有显示器,用于显示多中心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和执法中心模块的执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输入模块、多中心验证模块、执法中心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算法采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相结合的密钥算法;加密首先利用AES密钥对待加密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利用RSA公钥对AES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利用RSA私钥对经过加密的AES密钥进行解密;再利用AES密钥解密密文得到明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证件链的执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采集器、生物信息采集器、证件信息采集器和显示器是与终端通过电连接的单独设备或与终端设备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证件链的执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法系统还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在计算机处理器中运行。
6.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和执法系统的执法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证件链的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法系统的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注册;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得到生物组合特征信息,并向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
S4、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通过输入模块的证件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所在执法单位的证照信息,并向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发出对证件信息进行审核的请求;
S5、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获取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
S6、若审核通过,则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执法终端的标识码、操作人的身份信息、人脸信息和执法单位电子证照ID,通过加密算法结合随机数的组合方式,生成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唯一的执法标识码;
S7、将生成的执法标识码返回终端;多中心存储模块存储验证记录;操作人可以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查看验证记录,注册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证件链的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法系统的执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执法人通过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进入执法系统,申请执法;
S2: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身份信息采集器获取操作人的身份信息,通过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获得生物组合特征信息,并向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和生物验证请求;
S3: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将对执法人所在单位的证照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审核记录;
S4:若审核执法人有执法权限,则通过输入模块的生物信息采集器获取执法人的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
S5:向多中心验证模块发起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单元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获取的人脸照片与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上的人脸照片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比对记录;多中心验证模块的生物验证单元将对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行验证,与预留在生物信息库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保存验证记录;
S6:若人脸比对一致和指纹验证通过,则执法人可以使用执法应用功能;
S7:执法人在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电子证件二维码,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和验证;
S8: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对解码的证件信息进行验证,保存验证记录;
S9:若验证通过,执法人可以实施执法行为;被执法人也可以验证执法人的执法身份;
S10:被执法人通过执法终端扫描被执法人的执法标识码,通过执法中心模块将二维码进行解析、匹配;
S11:通过多中心验证模块的证件验证单元验证解码的执法单位证照信息,与证件库的证照信息进行匹配;
S12:若匹配一致,则验证通过,保存验证记录;
S13:多中心验证模块将验证结果返回信息显示模块,执法人和被执法人,执法人在执法终端通过多中心存储模块可以查看执法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执法系统的终端还可以是存储有执法系统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执法系统在计算机处理器执行。
CN201811330953.9A 2018-10-10 2018-11-09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5841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63264 2018-10-10
CN201811176326 2018-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4120A true CN109584120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2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0953.9A Withdrawn CN109584120A (zh) 2018-10-10 2018-11-09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41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348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深圳市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巡逻智能监控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42555A (zh) * 2021-06-25 2021-10-22 深圳市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记录仪
CN113704734A (zh) * 2021-07-14 2021-11-26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实现凭证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348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深圳市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巡逻智能监控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42555A (zh) * 2021-06-25 2021-10-22 深圳市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记录仪
CN113704734A (zh) * 2021-07-14 2021-11-26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实现凭证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65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ly signing documents using biometric data in a blockchain or PKI
EP3631664B1 (en) Secure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ing electronic identity
US201801969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validating encapsulated cryptographic tokens based on multiple digital signatures
CN1114317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密码保护模块、移动终端及密码保护方法
CN109583166A (zh) 一种证件链电子证件系统
CN109361697B (zh) 基于sim卡加载pki实现可信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9558918A (zh) 一种证件链不动产电子证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84120A (zh) 一种证件链执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61508A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652782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装置、电子卡、通信终端装置提供验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提供验证的方法
WO2020042508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理赔事件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558917A (zh) 一种证件链电子许可证系统
CN109583888A (zh) 一种证件链校园电子一卡通系统
EP3443501B1 (en) Account access
CN104038509A (zh) 指纹认证云系统
CN109583900A (zh) 一种证件链企业结算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2059A (zh) 用于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763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9359129A (zh) 一种证件链电子毕业证书系统
CN107229853A (zh) 执法信息上传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umy et al. Handbook of EID Security: Concepts, Practical Experiences, Technologies
CN109583977A (zh) 一种证件链房屋预售证电子证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21501A (zh) 一种智能密码签名身份鉴别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4519206B (zh) 一种匿名签署电子合同的方法及签名系统
Olaniyi et al. A Secure Electronic Voting System Us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