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及其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及其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一般仅设置一个压缩机,如此由于空调使用条件的复杂性,如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在使用中制冷制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且非常容易出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制冷或制热效果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该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制冷或制热效果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能够解决双压缩机系统换热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
两组所述制冷系统的蒸发器集成在一起形成总蒸发器,所述总蒸发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且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的冷水流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
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所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比较所述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
若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若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若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包括:
若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所述目标参数,则比较所述运行参数和最小目标参数,若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最小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一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若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包括:
若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比较所述运行参数和最大目标参数,若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最大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二设定速度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所述运行参数为蒸发压力,所述目标参数为目标蒸发压力。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两组所述制冷系统的蒸发器集成在一起形成总蒸发器,所述总蒸发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且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的冷水流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设置有转弯段,由冷水入口至转弯段之间的水路称为入水水路,由转弯段至冷水出口之间的水路称为出水水路;两组所述制冷系统分别为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且所述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
所述运行参数为蒸发压力,所述目标参数为目标蒸发压力;
上述总蒸发器中,所述冷水入口温度为T1,冷水出口温度为T2,第二制冷系统与第一制冷系统的换热比值为Y,第二制冷系统的出口温差为ELTD;
第二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为T02=T2-ELTD,第二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P02=f(T02);
转弯段的冷水温度为Tz=T1-(T1-T2)*k1,其中k1为入水水路和出水水路的换热比值;
入水水路中部的温度Tm1=T1-Y/(1+Y)*(T1-Tz),出水水路中部的温度为Tm2=T2+Y/(1+Y)*(Tz-T2);
第二制冷系统的对数平均温度差,Δt2=(T1-T2)/ln((T1-T02)/(T2-T02));
第一制冷系统的对数平均温度差,Δt2=Y*Δt1,
由Δt1=(Tm1-Tm2)/ln((Tm1-T01)/(Tm2-T01)),得出第一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T01,第一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P01=f(T01)。
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所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若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
所述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在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所述目标参数时,比较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小于最小目标参数;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比较子单元的比较结果,若上述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最小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一设定速度增加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二比较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在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时,比较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大于最大目标参数;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比较子单元的比较结果,若上述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最大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二设定速度减少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优选地,上述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中,所述运行参数为蒸发压力,所述目标参数为目标蒸发压力。
应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时,由于采用了两个并联设置的制冷系统,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制冷制热效果,满足制冷或制热需求,而且其中一个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制冷系统还可以正常工作,以保证能够正常制冷或制热。
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根据实时获取的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的比较结果,调整两个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两个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均等于目标参数时,两个制冷系统之间的换热量比值为1或者为预设值。如此可以保证两个制冷系统的换热更加均衡,充分发挥换热器的能力,从而有效利用换热面积,优化系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5中实施例的线条控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8中:
1、1’为压缩机;2、2’为蒸发器;3、3’为冷凝器;4、4’为节流装置;5为第一隔板;6为第二隔板;7为冷水入口;8为冷水出口;9为入水水路;10为出水水路;11为转弯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该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制冷或制热效果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能够解决双压缩机系统换热不均衡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该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3、3’)、节流装置(4、4’)和蒸发器(2、2’)。两组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两组制冷系统分别为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
进一步地,两组制冷系统的蒸发器(2、2’)集成在一起形成总蒸发器,总蒸发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隔板5两侧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即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的冷剂流路与第一隔板5第二侧的冷剂流路之间不连通。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的冷剂流路为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的一部分,第一隔板5的第二侧的冷剂流路为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的一部分。并且,第一隔板5的两侧的冷水流路相互连通,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7和冷水出口8,该总蒸发器的冷水入口7和冷水出口8均位于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即冷水经冷水入口7流进总蒸发器,流经第一隔板5的第二侧后,再流回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并经冷水出口8流出总蒸发器。
上述实施例一中,第一隔板5的第二侧设置有转弯段11,冷水流进第一隔板5的第二侧后,经转弯段11进行转向回流,进而冷水流回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其中,该总蒸发器结构中,由冷水入口7至转弯段11之间的水路称为入水水路9,由转弯段11至冷水出口8之间的水路称为出水水路10。
同样地,上述实施例一中,两组制冷系统的冷凝器(3、3’)集成在一起形成总冷凝器,总冷凝器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6,第二隔板6的两侧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且第二隔板6的两侧的冷却水流路相互连通,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设置有水入口和水出口。
第二隔板6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隔板6两侧的冷剂流路相互独立,即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的冷剂流路与第二隔板6第二侧的冷剂流路之间不连通。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的冷剂流路为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的一部分,第二隔板6的第二侧的冷剂流路为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的一部分。并且,第二隔板6的两侧的冷却水流路相互连通,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设置有水入口和水出口,该总冷凝器的水入口和水出口均位于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即冷却水经水入口流进总冷凝器,流经第二隔板6的第二侧后,再流回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并经水出口流出总冷凝器。
进一步地,第二隔板6的第二侧设置有转弯段,冷却水流进第二隔板6的第二侧后,经转弯段进行转向回流,进而冷却水流回第二隔板6的第一侧。其中,该冷凝器结构中,由水入口至转弯段之间的水路称为入水水路,由转弯段至冷却水出口8之间的水路称为出水水路。
第一隔板5位于总蒸发器的中部,即第一隔板5将总蒸发器的入水水路9和出水水路10平分。第二隔板6也可以位于总冷凝器的中部,第二个隔板也将总冷凝器的入水水路和出水水路10平分,在此不作限定。
应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时,由于采用了两个并联设置的制冷系统,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制冷制热效果,满足制冷或制热需求,而且其中一个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制冷系统还可以正常工作,以保证能够正常制冷或制热。
在应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两个制冷系统存在换热不均衡的问题。发明人曾经尝试根据通过蒸发器(2、2’)或冷凝器(3、3’)的液位来控制两个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以使两个制冷系统的换热更加均衡。然而该方法中,当蒸发器(2、2’)或冷凝器(3、3’)中存在大量气泡时,导致液位计的测量存在偏差,进而影响两个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发明人还尝试过,根据两个制冷系统的吸气、排气过热度来控制两个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以使两个制冷系统的换热更加均衡。上述方法中,过热度=冷剂温度-冷剂的饱和温度,然而该方法中,蒸发器(2、2’)一部分传热管要用来过热,且目标过热度的选取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保证两个制冷系统的换热更加均衡。
经过不断探索,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3、3’)、节流装置(4、4’)和蒸发器(2、2’)。两组制冷系统分别为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
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具体地,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S2:比较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
将步骤S1中获取的运行参数与目标参数进行比较。
S3:若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即当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说明此时该制冷系统的换热量偏低,此时需要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具体地,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可以通过调节该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4、4’)实现,该处节流装置(4、4’)可以为节流阀。
S4:若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即当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说明此时该制冷系统的换热量偏高,此时需要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具体地,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可以通过调节该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4、4’)实现,该处节流装置(4、4’)可以为节流阀。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均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控制。即当获取的第一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增加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获取的第一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减少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当获取的第二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增加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获取的第二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减少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中,根据实时获取的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的比较结果,调整两个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两个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均等于目标参数时,两个制冷系统之间的换热量比值为1或者为预设值。如此可以保证两个制冷系统的换热更加均衡,充分发挥换热器的能力,从而有效利用换热面积,优化系统,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了另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具体地,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S2:比较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
将步骤S1中获取的运行参数与目标参数进行比较。
S31:若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
当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进入步骤S32。
S32:比较运行参数和最小目标参数;
将运行参数与最小目标参数进行比较,该处目标参数<最小目标参数。
S33:若运行参数小于最小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一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时,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调整节流阀的角度A*a°。其中A值和a值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取值。
另外,若最小目标参数<运行参数<目标参数,此时可以按照第三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第三设定速度<第一设定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了另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具体地,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S2:比较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
将步骤S1中获取的运行参数与目标参数进行比较。
S41:若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
当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进入步骤S42。
S42:比较运行参数和最大目标参数;
将运行参数与最大目标参数进行比较,该处目标参数>最大目标参数。
S43:若运行参数大于最大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二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时,上述第二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调整节流阀的角度B*b°。其中B值和b值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取值。
另外,若最大目标参数>运行参数>目标参数,此时可以按照第四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第四设定速度<第二设定速度。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运行参数可以为压力参数。具体地,压力参数可以为蒸发压力或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目标参数为目标蒸发压力。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还提供了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1a: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P;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P。具体地,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P。
S2a:比较蒸发压力P和目标蒸发压力P0;
将步骤S1中获取的蒸发压力P与目标蒸发压力P0进行比较。
S3a:若蒸发压力P小于所述目标蒸发压力P0,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即当蒸发压力小于目标蒸发压力时,说明此时该制冷系统的换热量偏低,此时需要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具体地,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可以通过调节该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4、4’)实现,该处节流装置(4、4’)可以为节流阀。
S4a:若蒸发压力P大于所述目标蒸发压力P0,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即当蒸发压力大于目标蒸发压力时,说明此时该制冷系统的换热量偏高,此时需要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具体地,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可以通过调节该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4、4’)实现,该处节流装置(4、4’)可以为节流阀。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五中,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a,可以具体为:
S31a:若蒸发压力P小于目标蒸发压力P0;
当蒸发压力小于目标蒸发压力时,进入步骤S32。
S32a:比较蒸发压力P和最小蒸发压力Pmin;
将蒸发压力与最小目标蒸发压力进行比较,该处目标蒸发压力P0<最小目标蒸发压力Pmin。
S33a:若蒸发压力P小于最小目标蒸发压力P0,则按照第一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时,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调整节流阀的角度A*a°。其中A值和a值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取值。
另外,若最小目标蒸发压力Pmin<蒸发压力P<目标蒸发压力P0,此时可以按照第三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第三设定速度<第一设定速度。
该实施例五中,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4a,可以具体为:
S41a:若蒸发压力P大于目标蒸发压力P0;
当蒸发压力大于目标蒸发压力时,进入步骤S42。
S42a:比较蒸发压力P和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
将蒸发压力与最大目标蒸发压力进行比较,该处目标蒸发压力P0小于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
S43a:若蒸发压力P大于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则按照第二设定速度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时,上述第二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调整节流阀的角度B*b°。其中B值和b值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取值。
另外,若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蒸发压力P>目标蒸发压力P0,此时可以按照第四设定速度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第四设定速度<第二设定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五中,还可以根据冷凝压力P3(或P4)和蒸发压力P1(或P2)的压力差来调整第一设定速度和第二设定速度的大小。具体地,比较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P3-P1或P4-P2)与预设压力差,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P3-P1或P4-P2)大于预设压力差时,若蒸发压力>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此时参照图6中的线段ab以第一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A*3°)的速度减小节流阀的开度;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P3-P1或P4-P2)大于预设压力差时,若蒸发压力<最小目标蒸发压力,此时参照图6中的线段de以第二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B*3°)的速度增大节流阀的开度,直到蒸发压力进入目标蒸发压力的不感带。
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P3-P1或P4-P2)小于预设压力差时,若最大目标蒸发压力Pmax>蒸发压力>目标蒸发压力,则参照图6中的线段bc以第三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C*3°)的速度减小节流阀的开度;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P3-P1或P4-P2)小于预设压力差时,若最小目标蒸发压力Pmin<蒸发压力<目标蒸发压力,则参照图6中的线段ef以第四设定速度(可以为每间隔10秒D*3°)的速度增大节流阀的开度,直到蒸发压力进入目标蒸发压力的不感带。
其中,系数A、B、C和D可以根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的不同,取值不同。系数A和B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系数C和D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选地,A>C,B>D,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五中,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设置有冷水入口7和冷水出口8,第一隔板5的第二侧设置有转弯段11,由冷水入口7至转弯段11之间的水路称为入水水路9,由转弯段11至冷水出口8之间的水路称为出水水路10;两组制冷系统分别为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且第二制冷系统的冷剂流路位于所述第一隔板5的第一侧。
其中,总蒸发器结构中,冷水入口7温度为T1,冷水出口8温度为T2,第二制冷系统与第一制冷系统的换热比值为Y,第二制冷系统的出口温差为ELTD;
第二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为T02=T2-ELTD,第二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P02=f(T02);
转弯段11的冷水温度为Tz=T1-(T1-T2)*k1,其中k1为入水水路9和出水水路10的换热比值;
入水水路9中部的温度Tm1=T1-Y/(1+Y)*(T1-Tz),出水水路10中部的温度为Tm2=T2+Y/(1+Y)*(Tz-T2);
第二制冷系统的对数平均温度差,Δt2=(T1-T2)/ln((T1-T02)/(T2-T02));
第一制冷系统的对数平均温度差,Δt2=Y*Δt1,
由Δt1=(Tm1-Tm2)/ln((Tm1-T01)/(Tm2-T01)),得出第一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T01,第一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P01=f(T01)。
上述计算方法中,第二制冷系统的出口温差为ELTD具体为蒸发温度与冷水出口之间的温差,ELTD的值是设计换热器的已知参数,其与换热器型式、换热面积、设计工况等参数有关。
通过上述方法得出第一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和第二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根据冷水入口7温度为T1、冷水出口8温度为T2、第二制冷系统与第一制冷系统的换热比值为Y等得出第一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和第二制冷系统的目标蒸发压力,充分发挥热交换器的能力,从而使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提高系统效率。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压缩机空调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双压缩机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制冷系统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器(3、3’)、节流装置(4、4’)和蒸发器(2、2’)。上述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运行参数和目标参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则增加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若比较结果显示运行参数大于所述目标参数,则减少该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具体地,获取单元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均通过上述装置进行控制。即当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增加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当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需要减少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子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其中,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在运行参数小于目标参数时,比较运行参数是否小于最小目标参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比较子单元的比较结果,若上述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小于最小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一设定速度增加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另外,比较单元还包括第二比较子单元,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子单元。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在运行参数大于目标参数时,比较运行参数是否大于最大目标参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比较子单元的比较结果,若上述比较结果显示所述运行参数大于最大目标参数,则按照第二设定速度减少制冷系统的冷剂循环量。
可选地,运行参数可以为压力参数。具体地,压力参数可以为蒸发压力或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目标参数为目标蒸发压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