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7840A - 卷帘 - Google Patents

卷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7840A
CN109577840A CN201711030381.8A CN201711030381A CN109577840A CN 109577840 A CN109577840 A CN 109577840A CN 201711030381 A CN201711030381 A CN 201711030381A CN 109577840 A CN109577840 A CN 109577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de
frame
pedestal
roller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0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涍淳
刘永奉
李相道
金俊相
姜泰求
朴志玹
崔圭承
崔成珉
金旨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 Technology Co Ltd
3G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77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02Shutters, movable grilles, or other safety closing devices, e.g. against burglary
    • E06B9/08Roll-type closures
    • E06B9/11Roller shutters
    • E06B9/15Roller shutters with closing members formed of slat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02Shutters, movable grilles, or other safety closing devices, e.g. against burglary
    • E06B9/08Roll-type closures
    • E06B9/11Roller shutters
    • E06B9/17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shutters, e.g. suspension devices, shutter boxes, wicket doors, ventilation openings
    • E06B9/17076Sealing or antirattling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58Guiding devices
    • E06B9/582Means to increase gliss, light, sound or thermal ins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02Shutters, movable grilles, or other safety closing devices, e.g. against burglary
    • E06B9/08Roll-type closures
    • E06B9/11Roller shutters
    • E06B9/15Roller shutters with closing members formed of slats or the like
    • E06B2009/1577Slat end pieces used for guiding shut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58Guiding devices
    • E06B2009/588Sealings f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卷帘可包括:上部壳体,设置于建筑物的开口部上侧;一对侧面壳体,与上述上部壳体相结合,设置于开口部的左右两侧;多个叶片,内置于上述上部壳体的内部,沿着上述侧面壳体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来开闭开口部;以及气密装置,内置于上述侧面壳体,当多个上述叶片封闭开口部时,堵住上述叶片与上述侧面壳体之间的缝隙。

Description

卷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帘,更详细地,涉及可以提高绝热及气密性能的卷帘。
背景技术
通常,建筑物设置有安装有轴的卷帘门,如上所述的卷帘门起到打开或关闭建筑物或设施物的进出口的作用,其具有卷绕或退卷结合有柔韧的多个帘片(slat)的卷帘门开闭进出口的结构。
上述卷帘门具有如下的结构,即,由铝等形成的多个帘片连续地上下结合,通过卷绕在安装于导轨上部的卷帘门箱的轴或从上述轴退卷来上升及下降,由此打开或关闭卷帘门。
而且,上述卷帘门包括:帘片,以又窄又长的形态设置有多个;驱动马达,以接近帘片的上部一侧的方式设置,提供用于使帘片上升及下降的驱动力;开关盒,与上述驱动马达电连接,设置有用于使驱动马达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操作开关;导轨,沿着帘片的两侧边缘部位垂直而成,用于引导帘片的上升及下降作用;轴,根据驱动马达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来卷绕或退卷帘片;连接装置,使导轨与卷帘门相连接;以及气密装置,堵住导轨与卷帘门之间的缝隙来提高卷帘门的气密性,从而提高抗风压性。
但是,在大部分的现有技术中,气密装置需要额外的连接结构或动力源,因此,不易适用于现场,并发生因失灵而引起的问题,因此无法发挥卷帘门固有的功能。
因此,需要如下的技术,即,提高绝热性及气密性,可承受高风压,并可使可承受高风压的气密装置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或动力源也可进行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037041号(2017年04月04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绝热及气密性能且可承受高风压的卷帘。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绝热及气密性能且使承受高风压的装置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或动力源也可进行工作的卷帘。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可包括:上部壳体,设置于建筑物的开口部上侧;一对侧面壳体,与上述上部壳体相结合,设置于开口部的左右两侧;多个叶片,内置于上述上部壳体的内部,沿着上述侧面壳体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来开闭开口部;以及气密装置,内置于上述侧面壳体,当多个上述叶片封闭开口部时,堵住上述叶片与上述侧面壳体之间的缝隙。
上述上部壳体可包括:主体,内置有多个上述叶片;杆,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内部,使多个上述叶片以辊形态卷绕;旋转轴,设置于上述杆的一端,使上述杆进行旋转;以及进出部,形成于上述主体的下部面,使多个上述叶片可相对于上述主体的内外部进出。
上述叶片可包括:本体;连接部,呈椭圆柱形状,分别设置于上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轴承,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一端,减少与上述侧面壳体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侧面壳体可包括:一对内部框架,在内侧设置有上述叶片的两端和上述气密装置;以及一对外部框架,设置于上述内部框架的外侧,防止上述内部框架向外部露出。
上述内部框架可包括:第一内部空间,用于插入上述叶片的一端;以及第一引导槽,当上述叶片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引导上述本体。
上述外部框架可包括:第二内部空间,设置有上述内部框架;第三内部空间,设置有上述轴承;以及第二引导槽,形成于上述第二内部空间与上述第三内部空间之间,当上述叶片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引导上述连接部。
上述气密装置可包括:底座,位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的下端,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并通过位于最下端的上述叶片的推力向上述侧面壳体的下端外部露出;弹性体,使上述底座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当消除上述叶片的推力时,使上述底座回归初始位置;气密框架,位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通过设置垫圈来提高上述叶片的气密性;以及连接轴,使上述底座与上述气密框架相连接,当上述底座向上述侧面壳体的下端外部露出时,使上述气密框架向开口部方向露出。
上述底座可包括:连接部,借助上述弹性体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以及支撑部,从上述连接部延伸,当位于最下端的上述叶片的一端及上述气密框架向开口部方向露出时,支撑上述气密框架的下端。
上述连接轴可包括:底座突起,与上述底座相连接;气密框架突起,与上述气密框架相连接;以及连接杆,使上述底座突起与上述气密框架突起相连接。
上述内部框架可包括:第三引导槽,以沿着上下方向长的方式形成,使上述底座突起借助上述弹性体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及第四引导槽,位于上述第三引导槽的上端,沿着斜线形成,使上述气密框架突起沿着斜线方向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卷帘,借助气密框架堵住叶片与侧面框架之间的缝隙,以此可提高绝热及气密性能,使抓住叶片的面积增加,从而可承受高风压。
并且,根据气密框架的结构性工作特性,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或动力源也可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设置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卷帘的主视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侧面框架的剖视图及立体图。
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侧面框架及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卷帘
100 上部壳体
110 主体
120 杆
130 旋转轴
140 进出部
200 侧面壳体
210 内部框架
220 外部框架
300 叶片
310 本体
320 连接部
330 轴承
400 气密装置
410 底座
420 弹性体
430 气密框架
440 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设置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卷帘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设置于建筑物20的开口部21的室外侧来封闭或开放开口部21,从而使光通过窗户或门等流入或阻隔光。
为此,卷帘10可包括:上部壳体100,设置于建筑物20的开口部21上侧;一对侧面壳体200,与上部壳体100相结合,设置于开口部21的左右两侧;多个叶片300,内置于上部壳体100的内部,沿着侧面壳体200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来开闭开口部21;以及气密装置400,内置于侧面壳体200,当多个叶片300封闭开口部21时,提高叶片300的气密性。
平时,维持多个叶片300内置于上部壳体100的状态,当所要封闭开口部21时,多个叶片300可沿着侧面壳体200从上部壳体100向地面方向进行移动。气密装置400设置于侧面壳体200的内部,之后,当多个叶片300完全封闭开口部21时,从侧面壳体200突出来可起到堵住侧面壳体200与叶片300之间的缝隙的作用。
而且,当从封闭开口部21的状态返回到平时状态时,叶片300沿着侧面壳体200向上部壳体100方向进行移动,同时,从侧面壳体200突出的气密装置400可重新返回侧面壳体200的内部。
另一方面,上述上部壳体100可包括:主体110;杆120,设置于主体110的内部;旋转轴130,设置于杆120的一端;以及进出部140,形成于主体110的下部面。
上述主体110呈沿着一方向长的形状,其内部呈空心状,从而可内置多个叶片300。而且,可通过如螺栓等部件固定于开口部21的上侧。
上述杆120呈圆柱形状,以沿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设置,多个叶片300能够以辊形态卷绕的状态内置于主体110。而且,通过设置于杆120一端的旋转轴130来使杆120进行旋转,从而可使多个叶片300以辊形态卷绕于杆120或从杆120退卷。
上述进出部140形成于主体110的下部面,可起到使多个叶片300借助旋转轴130向主体110的内部进入或向主体110的外部出去的进出口作用。
之后,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的叶片300和侧面壳体200进行说明。在以下所说明的内容中,仅对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极其类似的部分,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侧面壳体的剖视图及立体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的叶片300可包括:本体310;连接部320,呈椭圆柱形状,分别设置于本体3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轴承330,设置于连接部320的一端,减少与侧面壳体200之间的摩擦力。
另一方面,侧面壳体200可包括:内部框架210,在内侧设置有叶片300的两端和气密装置400;以及外部框架220,设置于内部框架210的外侧,防止内部框架210向外部露出。
上述内部框架210和外部框架220以从上部壳体100向地面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可在上部壳体100的两端下部分别形成一对。而且,内部框架210和外部框架220与叶片300相连接,可使叶片300通过侧面壳体200易于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为此,内部框架210可包括:第一内部空间211,用于插入叶片300的一端;以及第一引导槽212,当叶片30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引导本体310。内部框架210具有开口部21侧的一面开放的“匚”字形状的剖面,从而可形成开口部21侧的一面开放的第一内部空间211。叶片300的一端可通过开放的一面插入于第一内部空间211。而且,第一引导槽212位于与开放的一面相对应的另一面,并以沿着内部框架210的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从而可使叶片300的本体310易于从上部壳体100向地面附近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外部框架220可包括:第二内部空间221,设置有上述内部框架210;第三内部空间222,设置有叶片300的轴承330;以及第二引导槽223,形成于第二内部空间221与第三内部空间222之间。
与内部框架210相同地,上述外部框架220具有开口部21侧的一面开放的“匚”字形状的剖面,可形成有开口部21侧的一面开放的第二内部空间221。内部框架210可通过开放的一面插入于第二内部空间221,可通过外部框架220从外部的冲击等受到保护。而且,第三内部空间222形成在与开口部21侧的一面相对应的另一面,在第三内部空间222设置有轴承330,当叶片30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减少与外部框架2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发挥使叶片300顺畅地进行移动,同时,使因叶片300与外部框架220相接触而产生的噪声最小化的效果。并且,在第二引导槽223设置有叶片300的连接部320,当叶片30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可通过第二引导槽223被引导。其中,连接部320呈剖面的相向的边为直线形态的椭圆柱形状,因此,与第二引导槽223面对面接触,从而可发挥使因包括风压在内的外部冲击而产生的晃动最小化的效果。
之后,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的气密装置400进行说明。在以下所说明的内容中,仅对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极其类似的部分,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气密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图1所示的卷帘的侧面壳体及气密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的气密装置400可包括底座410、弹性体420、气密框架430及连接轴440。
底座410以与内部框架210相连接的状态设置于内部框架210的第一内部空间211下端,设置于从地面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当叶片300进行移动来封闭开口部21时,在多个叶片300中位于最下端的叶片300的一端可放置于底座410。为此,底座410可包括:连接部411,与内部框架210相连接;以及支撑部412,从上述连接部411延伸来支撑叶片300的一端。放置于上述支撑部412的叶片300向底座410施加向下方移动的力,即,推力,从而可使底座410向侧面壳体200的下端的外部露出。
另一方面,弹性体420使底座410与内部框架210相连接。随着底座410和内部框架210借助弹性体420相连接,为了重新开放被封闭的开口部21,叶片30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当消除施加于底座410的叶片300的推力时,底座410可弹性返回初始位置。因此,可反复进行底座410的露出和返回。
另一方面,气密框架430位于第一内部空间211,可与底座410相连接。而且,可在气密框架430设置有垫圈431。上述垫圈431可装拆于气密框架430,可简单地进行更换及维护。
其中,气密框架430与底座410通过上述连接轴440相连接,当底座410借助叶片300的推力向侧面壳体200的下端外部露出时,连接轴440可使气密框架430向开口部21方向露出。此时,气密框架430的下端可被底座410的支撑部412支撑。
为此,上述连接轴440可包括:底座突起441,与底座410相连接;气密框架突起442,与气密框架430相连接;以及连接杆443,使底座突起441与气密框架突起442相连接。
而且,内部框架210可包括:第三引导槽213,以沿着上下方向长的方式形成,使底座突起441借助弹性体42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及第四引导槽214,位于上述第三引导槽213的上端,沿着斜线形成,使气密框架突起442沿着斜线方向进行移动。
以下,基于上述内容对气密装置4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开闭开口部21,多个叶片300从上部壳体100向下方进行移动。多个叶片300中位于最下端的叶片300的一端放置于位于内部框架210的底座410,底座突起441借助放置于底座410的叶片300的推力沿着第三引导槽213向下方进行移动,同时,底座410向侧面壳体200的下端外部露出。
而且,底座突起441沿着第三引导槽213向下方进行移动,同时,借助连接轴440与底座突起441相连接的气密框架突起442沿着第四引导槽214向斜线方向进行移动,因此,位于内部框架210的第一内部空间211的气密框架430向开口部21方向露出。
如上所述,当封闭开口部21时,通过使气密装置400露出来堵住侧面壳体200与叶片300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卷帘10的绝热及气密性,使抓住叶片300的面积增加,从而可减少叶片300的流动性,由此可发挥使因包括风压在内的外部冲击而产生的晃动最小化的效果。
另一方面,相反地,当所要开放开口部21时,为了开放开口部21,多个叶片300向上方进行移动。此时,由于由多个叶片300中位于最下端的叶片300而引起的推力被消除,底座410借助弹性体420返回初始位置,同时,气密框架430也向第一内部空间211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当使气密框架430进行工作时,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或动力源,因此,可简单地适用于现场,并可发挥减少因失灵而产生的问题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提出的实施例。而且,理解本发明思想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思想的范围内通过附加、变更、删除、添加结构要素等来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但是,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壳体,设置于建筑物的开口部上侧;
一对侧面壳体,与上述上部壳体相结合,设置于开口部的左右两侧;
多个叶片,内置于上述上部壳体的内部,沿着上述侧面壳体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来开闭开口部;以及
气密装置,内置于上述侧面壳体,当多个上述叶片封闭开口部时,堵住上述叶片与上述侧面壳体之间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壳体包括:
主体,内置有多个上述叶片;
杆,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内部,使多个上述叶片以辊形态卷绕;
旋转轴,设置于上述杆的一端,使上述杆进行旋转;以及
进出部,形成于上述主体的下部面,使多个上述叶片能够相对于上述主体的内外部进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包括:
本体;
连接部,呈椭圆柱形状,分别设置于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
轴承,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一端,减少与上述侧面壳体之间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侧面壳体包括:
一对内部框架,在内侧设置有上述叶片的两端和上述气密装置;以及
一对外部框架,设置于上述内部框架的外侧,防止上述内部框架向外部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框架包括:
第一内部空间,用于插入上述叶片的一端;以及
第一引导槽,当上述叶片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引导上述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框架包括:
第二内部空间,设置有上述内部框架;
第三内部空间,设置有上述轴承;以及
第二引导槽,形成于上述第二内部空间与上述第三内部空间之间,当上述叶片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时,引导上述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气密装置包括:
底座,位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的下端,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并通过位于最下端的上述叶片的推力向上述侧面壳体的下端外部露出;
弹性体,使上述底座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当消除上述叶片的推力时,使上述底座回归初始位置;
气密框架,位于上述第一内部空间,通过设置垫圈来提高上述叶片的气密性;以及
连接轴,使上述底座与上述气密框架相连接,当上述底座向上述侧面壳体的下端外部露出时,使上述气密框架向开口部方向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包括:
连接部,借助上述弹性体与上述内部框架相连接;以及
支撑部,从上述连接部延伸,当位于最下端的上述叶片的一端及上述气密框架向开口部方向露出时,支撑上述气密框架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轴包括:
底座突起,与上述底座相连接;
气密框架突起,与上述气密框架相连接;以及
连接杆,使上述底座突起与上述气密框架突起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框架包括:
第三引导槽,以沿着上下方向长的方式形成,使上述底座突起借助上述弹性体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及
第四引导槽,位于上述第三引导槽的上端,沿着斜线形成,使上述气密框架突起沿着斜线方向进行移动。
CN201711030381.8A 2017-09-29 2017-10-30 卷帘 Pending CN109577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27613 2017-09-29
KR1020170127613A KR101868807B1 (ko) 2017-09-29 2017-09-29 롤러셔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840A true CN109577840A (zh) 2019-04-05

Family

ID=6276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0381.8A Pending CN109577840A (zh) 2017-09-29 2017-10-30 卷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68807B1 (zh)
CN (1) CN1095778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18265A (ko) 2020-08-06 2022-02-15 이원재 롤러 셔터용 슬랫
KR102244976B1 (ko) 2021-01-25 2021-04-27 권차순 파손방지 기능이 강화된 군함 격납고용 롤러커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8313Y (zh) * 1996-01-29 1996-10-23 朱大康 压型板抗风卷帘门
CN102926645A (zh) * 2011-08-09 2013-02-13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片材卷帘门
CN203462992U (zh) * 2013-09-14 2014-03-05 何雪梅 一种平衡伸缩式卷帘
CN206503550U (zh) * 2017-02-23 2017-09-19 格拉夫节能制品(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铝合金卷帘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6818B2 (ja) * 2004-05-25 2010-12-15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KR20170037041A (ko) 2015-09-25 2017-04-04 (주)대주기업 내풍압 셔터의 결합구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8313Y (zh) * 1996-01-29 1996-10-23 朱大康 压型板抗风卷帘门
CN102926645A (zh) * 2011-08-09 2013-02-13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片材卷帘门
CN203462992U (zh) * 2013-09-14 2014-03-05 何雪梅 一种平衡伸缩式卷帘
CN206503550U (zh) * 2017-02-23 2017-09-19 格拉夫节能制品(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铝合金卷帘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68807B1 (ko)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7840A (zh) 卷帘
CN208503873U (zh) 一种安防监控装置
JP5931218B2 (ja) 空気調和機
US7816823B2 (en) Cooling device of electric motor for vehicle
US10253557B2 (en) Roller shutter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doorway
US20210062782A1 (e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KR101335198B1 (ko) 수평밀착창호
JP6042258B2 (ja) 制御盤
CN103643878B (zh) 对开式快速卷帘门
CN20850737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干式变压器
CN217427875U (zh) 一种防翘曲式双电机双动子同步带模组
CN113464029B (zh) 一种双开式窗户
GB1172560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utter Constructions
CN211038280U (zh) 一种平移门机芯
CN203383708U (zh) 一种集成一体防蚊虫纱窗
CN203066828U (zh) 一种软硬复合门
ES2257714T3 (es) Puerta arrollable con arbol desplazable.
CN208463575U (zh) 一种新型百叶窗帘
CN218783656U (zh) 一种负压散热的电动机
CN214283992U (zh) 一种经济管理用组合式资料柜
CN106223655B (zh) 一种布景可移动的舞台
CN207485189U (zh) 带有密封结构的半封闭式滑轮部件外壳组件
CN216689950U (zh) 一种玻璃幕墙
CN109113478A (zh) 一种半封闭式滑轮部件外壳组件
CN215629583U (zh) 一种翼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