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7782B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7782B
CN109577782B CN201811378638.3A CN201811378638A CN109577782B CN 109577782 B CN109577782 B CN 109577782B CN 201811378638 A CN201811378638 A CN 201811378638A CN 109577782 B CN109577782 B CN 109577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ixedly connected
flashboard
rotating shaf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86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7782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ranspor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86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7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7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7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27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包括两个相对侧开设有槽的翼闸、所述翼闸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箱的输入端电信连接,所述翼闸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翼闸的内底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平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轴孔,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轴孔与同一转轴Ⅰ的两端活动套装。该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通过电磁线圈、拉伸组件和连杆机构的配合,在忽然断电的状态下,静触点失去磁力,弹簧回复初始状态,橡胶绳也两端失去束缚,会带动闸板回复到翼闸的内部,实现断电之后,对闸板进行自行回收,实现了在忽然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出口通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背景技术
翼闸,为通道管理设备之一,主要用于人行通道管理,具有快速打开、安全、方便等特点,是行人高频率出入通道的理想管理疏导设备,其内部主要是通过控制模块来驱动电机用以控制闸板的开关;如今翼闸在使用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翼闸忽然断电,打开的闸板始终处于闭合状态,无法将闸板回复,这样就会在出行口造成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具备断电之后闸板自行回复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包括两个相对侧开设有槽的翼闸、所述翼闸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箱的输入端电信连接,所述翼闸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翼闸的内底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平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轴孔,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轴孔与同一转轴Ⅰ的两端活动套装,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靠近槽一侧的转轴Ⅱ和转轴Ⅲ,所述转轴Ⅱ和转轴Ⅲ上下布置,所述转轴Ⅲ的中部固定套装有闸板,所述转轴Ⅲ位于闸板前后侧的两段分别固定套装有从动轮,所述转轴Ⅱ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装有与从动轮啮合的不完全齿轮,且转轴Ⅱ位于两个不完全齿轮外侧的端部分别固定套装有皮带轮;
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套装另外两个不完全齿轮和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张紧的传动带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磁吸有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的中部与翼闸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组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机构,两个安装板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套装有同一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端部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与安装板的内壁接触的轴承,所述活动轴位于两个安装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铰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侧与闸板的竖直边固定连接,所述闸板的正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靠近拉伸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滑槽下方的定轴,所述定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线轮,所述绳头和连杆机构之间通过橡胶绳连接,且橡胶绳绕过线轮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的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静触点,所述铁芯上缠绕有与220V电源电连接的电线。
优选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活动套装在固定块的中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翼闸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静触点形状适配的动触点,所述伸缩杆的中间段活动套装有活动片,活动片的底部通过套装在伸缩杆上的弹簧与固定块的顶部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端部与动触点底端铰接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U型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绳杆,所述绳杆的中间段一体成型有内凹段,且绳杆通过内凹段与橡胶绳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弧形状,且滑槽的槽宽值沿着闸板的打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滑槽槽宽的最小值与轴承的外径值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轴Ⅱ、转轴Ⅲ和双轴电机位于同一个位面上,所述转轴Ⅱ和双轴电机上的不完全齿轮螺距和齿数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静触点的磁吸力大于弹簧和橡胶绳的弹力,所述弹簧的弹力、橡胶绳弹力和闸板的自身重力大小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转杆摆动最大线位移量大于轴承在滑槽内移动的一半位移量。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组成是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档案库、信号接收模块、信号传递模块、感应模块、控制开关和语音提示模块组成。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通过电磁线圈、拉伸组件和连杆机构的配合,在忽然断电的状态下,静触点失去磁力,弹簧回复初始状态,橡胶绳也两端失去束缚,会带动闸板回复到翼闸的内部,实现断电之后,对闸板进行自行回收,实现了在忽然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出口通行;橡胶绳的设置,可以在静触点和动触点失去磁力的状态下,利用橡胶绳的张力带动闸板回弹至滑槽的底部,从而实现对闸板进行回收的目的,轴承的设置,可以减小闸板回收时候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闸板在回收的时候卡主的问题,同时配合闸板两侧的橡胶绳同时对闸板的两侧进行拉伸回弹,保证闸板两侧的拉伸同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磁线圈和拉伸组件吸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杆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轴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轴电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箱系统结构图。
图中:1、翼闸;2、安装板;3、固定板;4、轴孔;5、转轴Ⅰ;6、转轴Ⅱ;7、转轴Ⅲ;8、闸板;9、从动轮;10、不完全齿轮;11、皮带轮;12、横板;13、竖板;14、双轴电机;15、传动带;16、电磁线圈;161、安装块;162、铁芯;163、静触点;164、电线;17、拉伸组件;171、伸缩杆;172、固定块;173、动触点;174、弹簧;18、连杆机构;181、转杆;182、U型架;183、绳杆;19、滑槽;20、活动轴;21、轴承;22、连接架;23、固定销;24、连接条;25、绳头;26、定轴;27、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包括两个相对侧开设有槽的翼闸1、翼闸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箱的输入端电信连接,翼闸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翼闸1的内底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平齐的固定板3,固定板3顶部开设有轴孔4,两个固定板3通过轴孔4与同一转轴Ⅰ5的两端活动套装,安装板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靠近槽一侧的转轴Ⅱ6和转轴Ⅲ7,转轴Ⅱ6和转轴Ⅲ7上下布置,转轴Ⅲ7的中部固定套装有闸板8,转轴Ⅲ7位于闸板8前后侧的两段分别固定套装有从动轮9,转轴Ⅱ6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装有与从动轮9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且转轴Ⅱ6位于两个不完全齿轮10外侧的端部分别固定套装有皮带轮11;
两个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横板12,横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3,竖板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14,双轴电机14的两个输出轴上套装另外两个不完全齿轮10和皮带轮11,两个皮带轮11之间通过张紧的传动带15传动连接;
两个安装板2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16,电磁线圈16的底部磁吸有拉伸组件17,拉伸组件17的中部与翼闸1的内壁固定连接,拉伸组件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机构18,两个安装板2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9,滑槽19的内部套装有同一活动轴20,活动轴20的端部与安装板2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与安装板2的内壁接触的轴承21,活动轴20位于两个安装板2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活动轴20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另一侧铰接有固定销23,固定销23的一侧与闸板8的竖直边固定连接,闸板8的正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4,连接条24靠近拉伸组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25,两个安装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滑槽19下方的定轴26,定轴26的中部固定套装有线轮27,绳头25和连杆机构18之间通过橡胶绳连接,且橡胶绳绕过线轮27的表面。
其中,电磁线圈16包括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安装块161,安装块1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芯162,铁芯162的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静触点163,铁芯162上缠绕有与220V电源电连接的电线164,通过静触点163可以在不断电的状态下始终与动触点173进行吸合,使得橡胶绳的端部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方便在断电的状态下,可以对闸板8进行拉伸;
其中,拉伸组件17包括伸缩杆171,伸缩杆171活动套装在固定块172的中部,固定块172的两侧分别与翼闸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伸缩杆17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静触点163形状适配的动触点173,伸缩杆171的中间段活动套装有活动片,活动片的底部通过套装在伸缩杆171上的弹簧174与固定块172的顶部传动连接,弹簧174的设置,可以在断电的状态下,瞬间回复,一方面是消除对橡胶绳的一端束缚,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瞬间回复的弹力作用在转杆181的一端,对橡胶绳的一端进行拉伸,从而作用于闸板8回复;
其中,连杆机构18包括端部与动触点173底端铰接的转杆181,转杆181的另一端与U型架182的一侧固定连接,U型架18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绳杆183,绳杆183的中间段一体成型有内凹段,且绳杆183通过内凹段与橡胶绳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滑槽19的形状为弧形状,且滑槽19的槽宽值沿着闸板8的打开方向逐渐增大,滑槽19槽宽的最小值与轴承21的外径值相适配,减小闸板8在向上转动时候的安装板2对闸板8侧壁的阻力,使得闸板8更好的进行转动;
其中,转轴Ⅱ6、转轴Ⅲ7和双轴电机14位于同一个位面上,转轴Ⅱ6和双轴电机14上的不完全齿轮10螺距和齿数均相同,通过两个不完全齿轮10的齿数和螺距相等并且间歇与从动轮9进行啮合转动,从而控制闸板8进行转动,(此技术为现有技术);
其中,静触点163的磁吸力大于弹簧174和橡胶绳的弹力,弹簧174的弹力、橡胶绳弹力和闸板8的自身重力大小依次递减,保证在通电的状态下,闸板8的转动,不会驱使静触点163与动触点173分离,使得整个装置在通电状态下始终具有自回复设置从而应对随时断电的状态;
其中,转杆181摆动最大线位移量大于轴承21在滑槽19内移动的一半位移量,保证橡胶绳在回复状态后,闸板8可以移至滑槽19的中部,从而利用自身重力滚动至滑槽19的底部;
其中,控制箱的组成是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档案库、信号接收模块、信号传递模块、感应模块、控制开关和语音提示模块组成。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翼闸1上的摄像头对人像进行采集,并与图像档案库的资料进行对比,若是资料符合,则将信息传递给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将信号进一步的传递给感应模块,感应模块感应到信号将信号传递给信号转换器并转化成电流,再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双轴电机14工作,通过双轴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不完全齿轮10进行转动,通过不完全齿轮10驱动转轴Ⅰ5上的从动轮9转动,并通过啮合传动,带动转轴Ⅲ7上的从动轮9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闸板8往回移动,待双轴电机14上的不完全齿轮10齿与转轴Ⅰ5上的从动轮9分离后,闸板8处于收回状态,人从翼闸通过,然后双轴电机14继续转动,皮带轮11和传动带15传动,带动转轴Ⅱ6上的不完全齿轮10与转轴Ⅲ7山给的从动轮9啮合传动,带动闸板8弹出,进行限行;
另外一方面,电线164通过电流,会在铁芯162产生电流,使得静触点163具有电流磁场,吸合底部的动触点173,带动弹簧174进行拉伸,此时连杆机构18绕着中部的轴进行转动,对橡胶绳进行拉伸,当忽然断电的时候,电线164电流中断,静触点163磁场消失,弹簧174回复弹力,连杆机构18绕着中心轴摆动,橡胶绳的两端也失去束缚,回复初始状态,通过橡胶绳的弹力带动闸板8回移至滑槽19的底部,此时双轴电机14也失电,不会驱动闸板8出来,即完成了闸板8的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包括两个相对侧开设有槽的翼闸(1)、所述翼闸(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箱的输入端电信连接,所述翼闸(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翼闸(1)的内底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平齐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顶部开设有轴孔(4),两个所述固定板(3)通过轴孔(4)与同一转轴Ⅰ(5)的两端活动套装,所述安装板(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靠近槽一侧的转轴Ⅱ(6)和转轴Ⅲ(7),所述转轴Ⅱ(6)和转轴Ⅲ(7)上下布置,所述转轴Ⅲ(7)的中部固定套装有闸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Ⅲ(7)位于闸板(8)前后侧的两段分别固定套装有从动轮(9),所述转轴Ⅱ(6)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装有与从动轮(9)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且转轴Ⅱ(6)位于两个不完全齿轮(10)外侧的端部分别固定套装有皮带轮(11);
两个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横板(12),所述横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14),所述双轴电机(14)的两个输出轴上套装另外两个不完全齿轮(10)和皮带轮(11),两个所述皮带轮(11)之间通过张紧的传动带(15)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板(2)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16),所述电磁线圈(16)的底部磁吸有拉伸组件(17),所述拉伸组件(17)的中部与翼闸(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组件(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机构(18),两个安装板(2)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部套装有同一活动轴(20),所述活动轴(20)的端部与安装板(2)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与安装板(2)的内壁接触的轴承(21),所述活动轴(20)位于两个安装板(2)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轴(20)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连接架(22),所述连接架(22)的另一侧铰接有固定销(23),所述固定销(23)的一侧与闸板(8)的竖直边固定连接,所述闸板(8)的正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4),所述连接条(24)靠近拉伸组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头(25),两个所述安装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滑槽(19)下方的定轴(26),所述定轴(26)的中部固定套装有线轮(27),所述绳头(25)和连杆机构(18)之间通过橡胶绳连接,且橡胶绳绕过线轮(27)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16)包括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安装块(161),所述安装块(1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芯(162),所述铁芯(162)的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静触点(163),所述铁芯(162)上缠绕有与220V电源电连接的电线(1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17)包括伸缩杆(171),所述伸缩杆(171)活动套装在固定块(172)的中部,所述固定块(172)的两侧分别与翼闸(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7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静触点(163)形状适配的动触点(173),所述伸缩杆(171)的中间段活动套装有活动片,活动片的底部通过套装在伸缩杆(171)上的弹簧(174)与固定块(172)的顶部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8)包括端部与动触点(173)底端铰接的转杆(181),所述转杆(181)的另一端与U型架(18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18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绳杆(183),所述绳杆(183)的中间段一体成型有内凹段,且绳杆(183)通过内凹段与橡胶绳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9)的形状为弧形状,且滑槽(19)的槽宽值沿着闸板(8)的打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滑槽(19)槽宽的最小值与轴承(21)的外径值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Ⅱ(6)、转轴Ⅲ(7)和双轴电机(14)位于同一个位面上,所述转轴Ⅱ(6)和双轴电机(14)上的不完全齿轮(10)螺距和齿数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163)的磁吸力大于弹簧(174)和橡胶绳的弹力,所述弹簧(174)的弹力、橡胶绳弹力和闸板(8)的自身重力大小依次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81)摆动最大线位移量大于轴承(21)在滑槽(19)内移动的一半位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组成是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档案库、信号接收模块、信号传递模块、感应模块、控制开关和语音提示模块组成。
CN201811378638.3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Active CN109577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8638.3A CN109577782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8638.3A CN109577782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782A CN109577782A (zh) 2019-04-05
CN109577782B true CN109577782B (zh) 2020-07-17

Family

ID=6592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8638.3A Active CN109577782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7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6461A (zh) * 2019-06-14 2019-10-08 溧阳大唐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种识别功能的翼闸
CN113323561A (zh) * 2021-05-17 2021-08-31 唐波 一种门禁安检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2076A1 (en) * 2003-10-08 2005-06-09 Pathminder Inc. Barrier closure system
CN101956376B (zh) * 2010-09-15 2012-03-21 深圳市威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停电自动开门功能的翼闸
CN103835245B (zh) * 2012-11-23 2016-07-06 北京中软万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铁闸机剪式门
CN106761142B (zh) * 2016-11-21 2018-02-06 广州欧翼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翼闸断电开闸机芯
CN206628013U (zh) * 2017-03-28 2017-11-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闸机
CN207249758U (zh) * 2017-10-11 2018-04-17 安徽筑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地双向人脸识别考勤闸机装置
CN207828827U (zh) * 2018-01-05 2018-09-07 深圳市上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翼闸
CN108487123A (zh) * 2018-03-02 2018-09-04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跟进功能的识别精度高的人脸识别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782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7782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翼闸
US4452292A (en) Automatic door opener
CN212176889U (zh) 一种防火门电动闭门器
CN208251997U (zh) 手动开合、电动调光的垂直帘
CN210561858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闸机
CN111441285A (zh) 一种智慧社区用防止硬闯的安全门禁闸
EP2508704A2 (de) Fensterschließer
DE202007004714U1 (de) Bewegliche Leuchte zur Verwendung mit einer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beweglicher Barrieren
CN215006743U (zh) 一种防水型立柱式智能门禁控制机
CN209339759U (zh) 一种纱窗传动结构
JP3709280B2 (ja) 建物用シャッタ
CN210858298U (zh)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
CN109440684B (zh) 一种自动检票机的闸门装置
CN110029882B (zh) 一种卧室门智能开关装置
CN204839051U (zh) 遥控电动窗帘
CN211713796U (zh) 一种防撞断电自动开门的门禁闸机装置
CN112617454B (zh) 一种智能化大信息量的档案管理装置
CN112103713B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充电枪放置架
CN217631951U (zh) 一种智能门
CN21686637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停止功能的闭门器
CN216110280U (zh) 一种自动开关门的装置
CN112150681B (zh) 一种防止跟进的人脸识别闸机
CN212296106U (zh) 一种单向旋转门副门
CN210033213U (zh) 一种能避免门片变形的电动卷闸门
CN111197441A (zh) 一种智能防夹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2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5717, Unit 01-08, 57 Building, Pearl River City Building, 15 Pearl River We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ina Transpor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6100 Longgang Village, Liantang Town, Gaoyao City,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o Ruiq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