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773A -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773A
CN109565773A CN201880002142.8A CN201880002142A CN109565773A CN 109565773 A CN109565773 A CN 109565773A CN 201880002142 A CN201880002142 A CN 201880002142A CN 109565773 A CN109565773 A CN 109565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time
reception
lead code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1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5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方法应用于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包括: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包括:前导码;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网络中涉及的拓扑结构包括:一对一拓扑结构、一对多拓扑结构、多对多拓扑结构等,其中在一对多拓扑结构中,一个主设备可以与多个从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分体式立体声耳机、多声道无线家庭影院系统、无人机集群控制系统等均属于一对多拓扑结构。
对于一对多拓扑来讲,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分体式立体声耳机,终端作为主设备,其将音乐中的左声道数据包和右声道数据包进行拆分,并分别通过两条链路传输至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左右两侧耳机作为从设备),左右两侧耳机需要实现数据同步,才能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因此如何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成为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同步方法,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应用于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包括: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包括:前导码;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进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可选地,从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存储器;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相应的,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基带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处理器根据中断信号从存储器获取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即CPU计算同步时间,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进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可选地,数据包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相应的,基带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包括:当基带接收完数据包,且成功校验CRC之后,基带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即当数据包接收成功后,基带才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当数据包接收失败后,基带不会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并不会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从而达到节省无线通信网络资源的效果。
可选地,处理器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处理器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从设备包括:基带;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相应的,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基带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即基带计算同步时间,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进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可选地,基带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基带通过基带的硬件电路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从设备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和计时器;当比较输出寄存器确定计时器的计时与同步时间相同时,比较输出寄存器向基带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基带发送同步信号;其中计时器从接收到数据包开始计时。
可选地,当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数据包的接收时长,目标从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当从设备不是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从设备和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下面将介绍一种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部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存储器;基带,用于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中断信号从存储器获取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可选地,数据包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相应的,基带具体用于:当基带接收完数据包,且成功校验CRC之后,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延迟时间为主设备或者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包括:基带;基带,用于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可选地,基带具体用于:通过基带的硬件电路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和计时器;计时器,用于从接收到数据包开始计时;比较输出寄存器,用于当确定计时器的计时与同步时间相同时,向基带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基带发送同步信号。
可选地,当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数据包的接收时长,目标从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当从设备不是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从设备和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方法应用于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包括: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包括:前导码;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从而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进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广播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广播多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对于一对多拓扑来讲,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分体式立体声耳机,终端作为主设备,其将音乐中的左声道数据包和右声道数据包进行拆分,并分别通过两条链路传输至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左右两侧耳机作为从设备),左右两侧耳机需要实现数据同步,才能满足用户体验需求。因此如何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成为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下面首先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本申请技术方案适用于一对多拓扑结构,例如:分体式立体声耳机、多声道无线家庭影院系统、无人机集群控制系统等,可以将这些系统概括为基于多链路连接、基于广播多连接、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终端11作为主设备,左侧耳机12和右侧耳机13分别作为主设备的两个从设备,终端11分别可以为左侧耳机12和右侧耳机13建立不同的链路,并通过两个耳机各自的链路实现与两个耳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图1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TV14作为主设备,左侧主音箱15、右侧主音箱16、左侧环绕音箱17、右侧环绕音箱18、中置音箱19以及低音音箱20分别作为主设备的从设备,TV14分别可以为左侧主音箱15、右侧主音箱16、左侧环绕音箱17、右侧环绕音箱18、中置音箱19以及低音音箱20分别建立不同的链路,并通过各自的链路实现主设备与左侧主音箱15、右侧主音箱16、左侧环绕音箱17、右侧环绕音箱18、中置音箱19以及低音音箱20之间的数据传输。
图1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广播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TV20作为作为主设备,终端21、终端22、终端23和终端24分别作为TV20的从设备,TV20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向终端21、终端22、终端23和终端24发送数据包。
本申请还适用于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其中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其中一个从设备可以称为嗅探设备(Sniffer),该嗅探设备可以通过嗅探链路接收所有数据包(包括其他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针对上述四种无线通信网络,下面对它们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介绍:
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数据传输方式适用于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具体地,图2A中所示的T表示发送(Transmit,T)的数据包,R表示接收(Receive,R)的数据包,终端可以向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发送数据包,或者接收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发送的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而电磁波以光速传播;因此,在本申请中,当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包时,认为主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和从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间相同,同样地,当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数据包时,认为从设备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和主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间相同。结合图1A的无线通信网络,由于终端到左右两侧的耳机的距离通常小于10米,电磁波以光速3.0*108m/s速度传输,最大传输误差为33.3纳秒,因此,如图2A所示,可以认为终端向左侧耳机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和左侧耳机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间相同。
图2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该数据传输方式适用于图1B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具体地,图2B中所示的1,2,3和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的数据包。其中,TV可以向左侧主音箱、右侧主音箱、左侧环绕音箱、右侧环绕音箱发送数据包1、2、3和4,而左侧主音箱和右侧主音箱将要播放左声道声音和右声道声音,以形成立体声音。因此,左侧主音箱保留数据包1和数据包3(图2B中用灰色表示的数据包为保留数据包),屏蔽数据包2和4,同样的,左侧环绕音箱、右侧环绕音箱将要播放左声道环绕声音和右声道环绕声音,以形成立体声音,因此,左侧环绕音箱保留数据包1和数据包3(图2B中用灰色表示的数据包为保留数据包),屏蔽数据包2和4。如图2B所示,针对同一个数据包,TV向左侧主音箱、右侧主音箱、左侧环绕音箱、右侧环绕音箱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和这些音箱接收数据包的时间相同。
图2C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C所示,该数据传输方式适用于图1C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具体地,图2C中所示的1,2,3和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的数据包。其中,TV可以向四个终端广播数据包1、2、3和4。如图2C所示,针对同一个数据包,TV向四个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时间和这些终端接收数据包的时间相同。
如上所述,本申请还适用于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图2D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D所示,该数据传输方式适用于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基于此,如图2D所示,T表示发送的数据包,R表示接收的数据包,对于嗅探设备,它接收主设备和其他从设备之间发送的数据包,其中可以将嗅探设备理解为特殊的从设备,嗅探设备与其他从设备不同之处在于:嗅探设备可以接收到主设备和其他从设备之间发送的所有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个人局域网,比如分体无线立体声耳机所在的局域网、多人语音通话服务所在的局域网,也可以应用于多用户数据包共享场景,比如多人无线影音应用;以及集群控制,比如无人机群控制。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蓝牙(包括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WIFI、Zigbee等各种无线通信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数据传输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等。
结合上述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数据传输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1A、1B、1C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或者嗅探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前导码。
步骤S302: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所述从设备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可选地,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数据包包括:前导码(Preamble)、接入码(Access Code,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
其中,针对上述前导码,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物理层不同分为1M和2M两种格式,对于1M格式来讲,该前导码可以是10101010或者01010101,对于2M格式来讲,该前导码可以是1010101010101010或者0101010101010101。
其中,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之后,可以将该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中。
可选地,所述延迟时间为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例如:对于图1A、图1B、图1C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和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该延迟时间可以是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
假设多个从设备之间需要实现数据同步,每个从设备对应一个待同步的数据包,将最晚接收到其对应的数据包的从设备称为目标从设备。基于此,当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数据包的接收时长,目标从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当从设备不是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从设备和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具体地,图5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如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如图1A所示,如图5A所示,终端(作为主设备)向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分别作为终端的两个从设备)发送数据包,其中,如图5A所示,右侧耳机相对于左侧耳机,较晚接收到数据包,基于此,终端可以首先计算右侧耳机对应的延迟时间,该延迟时间需要大于或等于右侧耳机对其对应的数据包(如图5A所示的右侧耳机对应的“R”)的接收时长,其次,终端计算左侧耳机对应的延迟时间,该延迟时间等于右侧耳机的延迟时长与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分别对应的两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间隔(如图5A所示,终端对应的第一个“T”即为左侧耳机对应的第一个“R”,终端对应的第二个“T”即为右侧耳机对应的第一个“R”,因此,两个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即为终端对应的两个“T”的时间间隔)之和。当然,该延迟时长也可以是主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值,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5A所示,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对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例如在图1A所示的基于多链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由于是多链路连接,各个链路相互独立,因此左侧耳机和右侧耳机对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也不尽相同。然而,图5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广播多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结合图1C,由于TV通过广播方式向四个终端发送数据包,因此四个终端对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相同。但考虑到实际使用中解码延迟、数据丢包等造成的延迟,TV向四个终端配置的延迟时间均相同。
同样,图5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数据同步示意图,结合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其中其他从设备和嗅探设备对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相同。但考虑到实际使用中解码延迟、数据丢包等造成的延迟,主设备向其他从设备和嗅探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均相同。
可选地,从设备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从设备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或者,从设备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所述延迟时间和预设值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根据是主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该预设值可以是1ms、2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从设备确定同步时间之后,还包括:从设备从同步时间开始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例如:从设备和其他从设备从同步时间开始同时播放音乐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前导码。从设备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以使从设备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进而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从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存储器。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包含前导码;
步骤S602:基带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步骤S603:处理器根据所述中断信号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
具体地,上述中断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从存储器获取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
一种可选方式:一旦基带接收完前导码,基带就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另一种可选方式:当基带接收完所述数据包,且成功校验CRC之后,基带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可选地,处理器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处理器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或者,处理器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所述延迟时间和预设值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是主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该预设值可以是1ms、2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处理器确定同步时间之后,还包括:处理器从同步时间开始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或者,从设备中的基带从同步时间开始向该从设备中的编解码芯片发送同步信号,以实现从设备与其他从设备的数据同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适用于上述基于多链路连接、基于广播多连接、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但不限于这四种无线通信网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基带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处理器根据中断信号从存储器获取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以使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进而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从设备包括:基带。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S702:基带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
可选地,基带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基带通过硬件电路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或者,基带通过硬件电路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所述延迟时间和预设值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是主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该预设值可以是1ms、2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从设备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和计时器;当所述比较输出寄存器确定所述计时器的计时与所述同步时间相同时,所述比较输出寄存器向所述基带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基带发送同步信号;其中所述计时器从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开始计时。从设备基带可以将同步信号发送给该从设备中的编解码芯片,以实现从设备和其他从设备实现数据同步,例如:实现从设备和其他从设备之间的同步播放。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适用于上述基于多链路连接、基于广播多连接、基于Sniffer多连接的无线通信网络,但不限于这四种无线通信网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基带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基带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以使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进而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实施例四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带81、处理器82和存储器83。
基带81,用于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83,向处理器82发送中断信号。
处理器82,用于根据中断信号从存储器83获取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可选地,数据包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相应的,基带81具体用于:当基带81接收完数据包,且成功校验CRC之后,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83,向处理器82发送中断信号。
可选地,处理器82具体用于: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当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数据包的接收时长,目标从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当从设备不是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从设备和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带91、处理器92、存储器93。
其中,基带91,用于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用于从设备与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可选地,基带91具体用于:通过基带91的硬件电路计算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延迟时间之和,得到同步时间。
可选地,所述从设备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94和计时器95。计时器95用于从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开始计时。比较输出寄存器94用于当确定计时器的计时与同步时间相同时,向基带91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基带91发送同步信号。
可选地,当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数据包的接收时长,目标从设备为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当从设备不是目标从设备时,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从设备和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可选地,基带91可以将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93中。
可选地,基带91可以向处理器92或者其他处理器或者芯片发送同步时间或者同步信号,以实现从设备与其他从设备的数据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的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对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对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同步方法,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前导码;
所述从设备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所述同步时间用于所述从设备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基带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相应的,所述从设备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
所述基带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中断信号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相应的,所述基带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包括:
当所述基带接收完所述数据包,且成功校验所述CRC之后,所述基带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
所述处理器计算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包括:基带;
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基带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相应的,所述从设备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
所述基带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包括:
所述基带通过所述基带的硬件电路计算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和计时器;
当所述比较输出寄存器确定所述计时器的计时与所述同步时间相同时,所述比较输出寄存器向所述基带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基带发送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计时器从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开始计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时长,所述目标从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
当所述从设备不是所述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所述从设备和所述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9.一种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基带,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中断信号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所述同步时间用于所述从设备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相应的,所述基带具体用于:当所述基带接收完所述数据包,且成功校验所述CRC之后,将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存储至存储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计算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时长,所述目标从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
当所述从设备不是所述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所述从设备和所述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13.一种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设备和N个从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任一个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
所述基带,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确定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并根据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主设备为所述从设备配置的延迟时间确定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的同步时间,所述同步时间用于所述从设备与所述N个从设备中的其他从设备进行数据同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基带的硬件电路计算所述前导码的接收终止时间和所述延迟时间之和,得到所述同步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较输出寄存器和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用于从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开始计时;
所述比较输出寄存器,用于当确定所述计时器的计时与所述同步时间相同时,向所述基带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基带发送同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从设备为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包的接收时长,所述目标从设备为所述N个从设备中最晚接收到数据包的从设备;
当所述从设备不是所述目标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为所述目标从设备的延迟时间,与,所述从设备和所述目标从设备接收的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和。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02142.8A 2018-11-05 2018-11-05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5657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3990 WO2020093204A1 (zh) 2018-11-05 2018-11-05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773A true CN109565773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142.8A Pending CN109565773A (zh) 2018-11-05 2018-11-05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9119B2 (zh)
EP (1) EP3852449A4 (zh)
CN (1) CN109565773A (zh)
WO (1) WO202009320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361A (zh) * 2020-09-23 2021-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音箱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42287A1 (zh) * 2019-09-04 2021-03-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7594A (zh) * 2008-05-05 2011-05-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数据宿的信号同步
CN102577175A (zh) * 2009-08-21 2012-07-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网络中调整终端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164302A (ja) * 2015-03-04 2015-09-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時刻補正方法
CN107040874A (zh) * 2017-03-07 2017-08-11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同步操作的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07124674A (zh) * 2017-06-20 2017-09-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音频输出方法、装置和蓝牙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9608A2 (en) * 2001-07-19 2003-01-30 Roke Manor Research Limited Method for synchronising radio termi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89575B2 (ja) * 2003-12-17 2009-12-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
CN101707505B (zh) * 2008-08-13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源光网络中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无源光网络
CN103458496B (zh) * 2012-06-04 2019-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WiFi-direct的时间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3052031A (zh) * 2012-12-25 2013-04-17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同步广播方法
US10237836B2 (en) * 2014-06-09 2019-03-19 Parallel Wireless, Inc. Frequency and phase synchronization using full duplex radio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9882621B2 (en) * 2015-06-25 2018-01-30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using a first band of communication to synchronize beamforming for a second band of communication
US10445360B2 (en) * 2015-11-24 2019-10-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 analysis to enhance voice search
EP3465273A4 (en) * 2016-05-24 2020-01-15 Topcon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USING WI-FI SIGNALS
US10721627B2 (en) * 2017-08-04 2020-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lized distributed multi-user (MU) transmissions
US10009862B1 (en) * 2017-09-06 2018-06-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Bluetooth media device time synchronization
WO2019051218A1 (en) * 2017-09-08 2019-03-14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A MASTER-ASSER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52659B2 (en) * 2017-10-05 2020-05-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audio over bluetooth low energy
WO2019154518A1 (en) * 2018-02-12 2019-08-1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931476B2 (en) * 2018-10-29 2021-02-23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mpany Content protection over synchronous data networks
US20200351957A1 (en) * 2019-05-03 2020-11-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7594A (zh) * 2008-05-05 2011-05-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数据宿的信号同步
CN102577175A (zh) * 2009-08-21 2012-07-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网络中调整终端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164302A (ja) * 2015-03-04 2015-09-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時刻補正方法
CN107040874A (zh) * 2017-03-07 2017-08-11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同步操作的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07124674A (zh) * 2017-06-20 2017-09-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音频输出方法、装置和蓝牙耳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2287A1 (zh) * 2019-09-04 2021-03-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71941A (zh) * 2019-09-04 2021-05-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71941B (zh) * 2019-09-04 2023-03-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855759B2 (en) 2019-09-04 2023-12-26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188361A (zh) * 2020-09-23 2021-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音箱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2449A1 (en) 2021-07-21
WO2020093204A1 (zh) 2020-05-14
US11129119B2 (en) 2021-09-21
EP3852449A4 (en) 2021-12-15
US20200145941A1 (en)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6084B2 (en) Power-efficient, balanced, and reliable true wireless bluetooth stereo audio solution
CN111106853B (zh) 双无线蓝牙设备主从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音频系统
CN111435844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音频数据更正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771941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01730B (zh) Tws耳机交互方法及系统、tws耳机
CN107040874A (zh) 蓝牙数据同步操作的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US20180007091A1 (en) Synchronous media rendering over a spatially extended wireless network
CN112188415B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同步数据串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40848A (zh) Avdtp协议的同步参数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19303A (zh) 数据输出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092469A1 (en) Wireless Multi-channel Audi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438990B (zh) 用于递送定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210121004A (ko) Ieee 802.15.4z를 위한 레인징 고유 mac 서비스 및 pib 속성들
CN112039637A (zh) 一种音频数据通信方法、系统及音频通信设备
CN109565773A (zh) 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43467B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device group,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196842A (zh) 网络协调
EP414235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lec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US2022025631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broadcast discovery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09861919A (zh) 一种水下多信道mac协议可用信道判定方法
US20230102871A1 (en) Bluetooth vo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stereo voice effect
CN111356246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27974A (zh) 一种tws系统的带宽优化方法
CN116633722A (zh) 串行级联结构、建立方法、装置和全向音频系统
CN116711394A (zh) 无线耳机和音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