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729A -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 Google Patents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729A
CN109565729A CN201680088312.XA CN201680088312A CN109565729A CN 109565729 A CN109565729 A CN 109565729A CN 201680088312 A CN201680088312 A CN 201680088312A CN 109565729 A CN109565729 A CN 109565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target
stream
instruc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3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729B (zh
Inventor
G·德卡尔雷奥
B·塞比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9565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源基站处接收针对与被切换到目标基站的用户设备相关联的流的单端标记指示;通过源基站并且响应于所接收到的单端标记指示,确定被映射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以及通过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发送所生成的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还描述了相关的系统、方法和制品。

Description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技术领域
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涉及无线移动性。
背景技术
随着下一代蜂窝无线演进,5G中的部署可以预见各种无线部署。除了蜂窝和智能电话之外,消费者电子器件、家庭自动化、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交通等等全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5G网络并且具有不同的要求。此外,网络可以包括宏基站,其中小蜂窝基站被部署在那些宏基站内。此外,这些部署中的一些将包括使得无线设备能够从一个接入点被切换到另一个的移动性。
发明内容
提供了用于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源基站处接收针对流的单端标记指示,该流与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由源基站响应于所接收到的单端标记指示,确定被映射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以及通过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发送所生成的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
在一些变型中,包括以下特征的本文中公开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可选地以任何可行的组合而被包括。单端标记指示可以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源基站的第一路径到去往目标基站的第二路径的转换。单端标记指示可以包括流的标识。单端标记指示可以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头部可以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核心网络可以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在源基站处的接收可以响应于向目标基站的切换而进行。确定还可以包括访问流到至少一个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至少一个承载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流可以对应于正由用户设备访问的服务。流可以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目标基站可以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源基站可以根据5G来配置。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目标基站处接收针对承载的端标记指示,该承载与去往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的流相关联;由目标基站响应于针对承载的所接收到的端标记指示,确定目标基站是否需要等待与另一承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另一承载与相同的流相关联;以及基于确定来等待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以便确定流已经被转换。
在一些变型中,包括以下特征的本文中公开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可选地以任何可行的组合而被包括。端标记指示可以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源基站的第一路径到去往目标基站的第二路径的转换。端标记指示可以包括流的标识。端标记指示可以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头部可以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核心网络可以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在源基站处的接收可以响应于向目标基站的切换而进行。确定还可以包括访问流到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流可以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源基站可以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目标基站可以根据5G来配置。
取决于期望的配置,上述方面和特征可以被实施在系统、装置、方法和/或制品中。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变型的细节。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的特征和优点将从说明书和附图、并且从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包括承载的示例QoS体系结构;
图2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出从5G基站到LTE基站的切换的系统的示例;
图3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出从LTE基站到5G基站的切换的系统的示例;
图4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装置的示例。
相同的标记被用来在附图中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演进分组系统(EPS)的承载服务体系结构。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102A(标记为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演进)、核心网络102B(标记为EPC,演进的分组核心)、以及网络102C(标记为“互联网”)。无线电接入网络102A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120和基站110(标记为eNB),而核心网络102B还可以包括服务网关(S-GW)130和分组网关(P-GW)140。网络102C还可以包括对等实体150。
利用长期演进(LTE)技术,服务质量可以依赖于图1处所示出的承载体系结构。例如,如在3GPP TS36.300中所描述的,演进的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162和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承载164是针对核心网络和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承载级服务质量(QoS)的支持的粒度水平。具体地,EPS承载和E-RAB可以在用户设备连接到诸如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络(例如,以获得对由对等实体150提供的服务180的访问)时被建立,并且EPS承载/E-RAB可以用作在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生命周期期间持续存在的默认承载,其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到分组数据网络的始终导通的IP连接性。如果附加的EPS承载/E-RAB被建立到相同的分组数据网络,则该附加的承载可以被称为专用承载。核心网络可以判定是否建立或修改专用承载,并且核心网络可以分配承载级QoS参数值。
在LTE中,E-RAB 162可以提供用户设备120与核心网络102B之间的分组传输。在E-RAB 162与对应的EPS承载164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映射。针对EPS承载164,数据无线电承载167可以提供在用户设备120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eNB类型基站之间的分组传输。在数据无线电承载167与EPS承载164和E-RAB 162之间也可以存在一对一映射。S1承载166可以提供E-RAB 162在基站110与服务GW 130之间的分组传输。S5/S8承载168可以在服务GW 130与分组网关140(其与诸如互联网102C的数据网络接口交互)之间传输EPS承载的分组。用户设备120可以存储上行链路分组过滤器与数据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以在上行链路中创建服务数据功能(SDF)与数据无线电承载之间的绑定。分组网关140可以存储下行链路分组过滤器与S5/S8承载168之间的映射,以在下行链路中创建SDF与S5/S8承载168之间的绑定。基站110可以存储数据无线电承载167与S1承载166之间的一对一映射,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创建数据无线电承载与S1承载之间的绑定。服务GW 130可以存储S1承载166与S5/S8承载168之间的一对一映射,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创建S1承载与S5/S8承载168之间的绑定。
在LTE中,服务网关130(其可以用作切换期间的锚定节点)可以发送针对每个承载的端标记,以帮助在目标基站处的重新排序功能,例如,如在3GPP TS 36.300中所描述的。在下行链路路径(在服务网关处)被转换之后,(来自预切换的源基站的)转发路径上的下行链路分组和(直接来自服务网关的)新直接路径上的下行链路分组可以乱序地到达目标基站或者在目标基站处被相互交换。此外,目标基站可以在递送在新直接路径上所接收的分组中的一些分组之前将转发的分组递送到用户设备。端标记可以关于该重新排序功能帮助目标基站。具体地,服务网关130可以在转换到新直接路径(端标记指示路径转换)之后立即针对用户设备的每个E-RAB发送旧路径上的一个或多个端标记分组。端标记分组或消息可以不包含任何用户数据(例如,端标记可以被指示在GPRS隧道协议、GTP、头部中)。在标记的端标记分组被发送之后,服务网关130可以停止经由旧路径将任何附加的用户数据分组发送到源基站。当接收到端标记分组时,源基站可以将标记分组的端朝向目标基站转发,如果转发对于承载是激活的话。当检测到端标记时,目标基站可以丢弃端标记分组,并且然后目标基站可以发起处理,以维持对通过X2接口(其在基站之间)转发的用户数据和由于在服务网关处的路径转换通过S1接口(其在核心网络与目标基站之间)从服务GW接收的用户数据的按顺序的递送。此外,端标记检测可以触发目标基站也发起从源基站对数据转发资源的释放。
在LTE中,核心网络102B可以包括服务网关130,并且服务网关可以提供各种功能,诸如提供用于基站间切换的局部移动性锚定点并在基站间(和/或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转换路径之后立即将如以上所指出的一个或多个端标记指示发送到源基站、源服务GPRS支持结点(SGSN)或源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以特别地帮助在基站处的重新排序功能和/或如例如在3GPP TS 29.281中所描述的其他功能。
在下一代网络(诸如5G等)中,QoS处理可以被简化。参见例如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NR)[RP-160671]、Study on Architecture and Security for nextGeneration System(NG)[SP-160227]和SA2 TR 23.799。在核心网络(CN)中,针对用户平面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或流可以在用户设备与数据网络之间被建立。PDU会话可以承载一些(如果不是全部的话)用户平面业务,而不管个体业务流的QoS特性如何。此外,5G无线电接入网络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内容感知功能(CAF-RAN),其将PDU会话的传入数据分组拆分成子流或无线电承载(RB),以便在无线电协议和空中接口中应用不同的QoS处置。
为了简化QoS处理,EPS承载的概念可以在5G中利用如所指出的PDU会话和流来替代。为了进一步说明,端到端服务180可以由核心网络处理为PDU会话,而正由UE访问的另一端到端服务可以被处理为另一PDU会话。在EPS承载和无线电承载和EPS承载之间的一对一映射可以不再被用于5G中,因此核心网络(CN)可以感知到PDU会话但是感知不到无线电承载。在LTE与5G之间的移动性会话期间,可能产生关于核心网络中的承载感知度消失以及特别是对分组的转发以确保无损移动性的问题。当从5G基站(具有例如5G新无线电收发装置、NR、空中接口)移动到LTE基站时,LTE基站可以预期到每个建立的无线电承载的端标记;但是核心网络可能感知不到无线电承载,因为核心网络操作于PDU会话而非EPS承载上。另一方面,当从LTE基站移动到5G基站时,每个无线电承载的单端标记将被信号发送。
图2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例系统200。系统200描绘处于从源基站210到目标基站212的切换中的用户设备220。在该示例中,源基站210可以根据5G(具有例如NR、新无线电收发装置、空中接口)来配置,而目标基站212可以根据长期演进(LTE)来配置。如以上所指出的,核心网络205可以在PDU会话的基础上处理QoS,因此核心可能不知道被映射到PDU会话的个体无线电承载,其可能导致关于端标记信号发送的上述问题。
尽管本文中的示例中的一些涉及特定类型的基站,诸如5G和LTE基站,但是其他类型的基站,包括毫微微蜂窝基站、家庭eNB基站、微微蜂窝基站、小蜂窝基站、和/或其他无线接入点,也可以被使用。此外,尽管本文中的示例中的一些涉及特定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诸如5G、NR和LTE,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无线电技术。
在图2的示例中,源基站210可以经由到目标基站212的转发路径299(例如,经由隧道)将用户业务转发到目标基站212,以实现所谓的无缝切换。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核心网络205可以包括网络节点(例如,服务网关等),其可以针对给定PDU会话将单端标记指示207发送到源基站210。在5G中,核心网络205可以如所指出的已经知道到给定UE的PDU会话,但是可能不知道承载和无线电承载。如此,核心网络205可以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能够(部分由于其PDU会话认知度而非承载认知度)针对PDU会话仅仅将单端标记指示207发送到源5G基站210。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单端标记指示207可以因此在每个PDU会话的基础上被发送。
响应于针对给定PDU会话接收到单端标记指示207,源5G基站210可以确定针对与所接收的端标记指示207相关联的PDU会话的对应的无线电承载。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源5G基站可以存储或者能够访问每个PDU会话与对应的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根据存储的映射,无线电承载可以针对与所接收的端标记指示207相关联的PDU会话而被确定。接下来,针对每个确定的无线电承载,源5G基站可以生成端标记指示,诸如消息208A-B。尽管端标记指示被描述为消息,但是端标记指示可以以其他方式被信号发送。例如,端标记指示可以包括头部(例如,GTP头部)、分组等中的指示。
为了进一步说明,源5G基站210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消息207,确定PDU会话(其与所接收的端标记指示207相关联)可以映射到两个无线电承载。接下来,源5G基站可以针对每个确定的无线电承载生成端标记指示208A-B,并且然后经由转发路径299将所生成的消息发送到目标LTE基站212。端标记指示208A-B可以因此根据每个无线电承载指示来考虑。
响应于接收到每个无线电承载的端标记指示208A-B(其由源5G基站210生成),目标LTE基站212可以丢弃端标记指示208A-B(例如,因此标记决不到达UE)。目标基站212还可以继续以维持对经由无线电链接297从转发路径299以及来自核心网络205的路径298被转发到用户设备220的用户数据的按顺序的递送。此外,当目标基站316接收端标记指示208A-B时,接收可以触发目标基站212也采取其他动作,诸如发起对数据转发路径299的释放。例如,端标记208A-B可以向基站212指示核心网络205已经转换到路径298,因此其可以忽视来自路径299的分组和/或完全释放路径299。
图3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例系统300。系统300描绘处于从源LTE基站312到目标5G基站316的切换中的用户设备220。在核心网络305中,核心网络可以发送针对核心网络所知道的每个无线电承载的端标记。
在图3的示例中,核心网络305可以发送源LTE基站312和针对每个无线电承载的端标记指示310A-B。在图3的示例中,核心网络305(例如,服务网关、锚定节点、和/或网络节点)可以确定被切换到目标基站316的用户设备220具有2个无线电承载,因此核心网络305可以经由路径398发送端标记指示310A-B。
当源基站312接收端标记指示310A-B时,当经由转发路径399到目标基站的转发被启用时,源基站可以将端标记指示310A-B转发到目标5G基站316。响应于接收到端标记指示310A-B,目标5G基站316可以丢弃端标记消息(或分组等),并且然后目标基站316可以继续以维持对从转发路径399以及路径397被转发到用户设备220的用户数据的按顺序的递送。此外,端标记检测可以触发目标基站316以也采取其他动作,诸如针对对应的承载发起对数据转发路径399的释放。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目标基站316可以等待直到其从源基站312接收到所有端标记。例如,目标基站可以针对诸如PDU会话的给定流接收端标记310A。目标基站可以确定端标记310A映射到特定流/PDU会话。例如,端标记310A可以标识流/PDU会话。此外,目标基站316可以存储正由目标基站处理的每个流/PDU会话,并且因此确定流/PDU会话映射到特定量的承载(例如,2个承载、3个承载,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量)。当是这种情况时,目标基站可以等待直到(针对相同的流的)任何剩余的端标记被接收。在针对流/PDU会话接收到所有端标记之后,目标基站可以转换为从核心网络接收分组流和/或释放路径399。
为了进一步说明,目标基站316可以接收针对与到用户设备220的流相关联的承载的端标记指示310A。作为响应,目标基站可以确定目标基站是否需要等待与流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例如,目标基站可以确定流是否映射到多个承载,并且如果是的话判定等待与该相同的流相关联的另一端标记,诸如端标记310B。如所指出的,目标基站可以包括流/PDU会话到承载的映射,使得目标基站可以确定端标记310B也与流/PDU会话相关联,因此在该示例中目标基站需要等待该最后的端标记310B。当针对流的最后的端标记310B接收到端标记时,这可以向目标基站指示其可以如同流已经被转换到新路径一样继续并且采取其他动作(例如,丢弃端标记等)。
在图3的示例中,目标5G基站316可以知道无线电承载到将在切换之后存在的(316与305之间的路径397上的)流/PDU会话的映射,但是目标基站可以在终止转发之前等待直到(例如,映射到流/PDU会话的无线电承载的)所有端标记并将路径转换到397。
图4图示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装置10的框图。装置10(或其部分)可以被配置为提供无线电收发装置,诸如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20、220等)和/或基站(例如,基站210、212、316、312等)。装置可以被实施为包括无线设备、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机器类型通信设备、无线传感器、无线电中继器、接入点、和/或包括基于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设备的任何其他无线电收发装置的任何设备。
例如,装置可以包括源基站210并存储PDU会话与承载(诸如无线电承载)之间的映射,针对给定PDU会话,确定到承载的映射,生成每个承载的端标记消息等。
装置10可以包括与发送器14和接收器16通信的至少一个天线12。备选地,传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可以是分开的。装置1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20,处理器被配置为将信号分别提供到发射器和接收器并且分别从发射器和接收器接收信号,并且被配置为控制装置的运作。处理器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经由到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导线实现控制信号传送来控制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运作。同样地,处理器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经由将处理器20连接到其他元件(诸如显示器或存储器)的电导线实现控制信号传送来控制装置10的其他元件。处理器20可以例如以各种方式来体现,包括电路、至少一个处理核心、伴随有(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没有伴随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协同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处理电路、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包括集成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的各种其他处理元件、或者其一些组合。相应地,尽管在图4中被图示为单个处理器,但是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2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或处理核心。
由处理器20发送和接收的信号可以包括根据适用蜂窝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和/或任何数目的不同的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的信号传送信息,任何不同数量的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包括但不限于Wi-Fi、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诸如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802.16等。另外,这些信号可以包括语音数据、用户生成的数据、用户请求的数据等。
装置10可能能够利用一个或多个空中接口标准、通信协议、调制类型、接入类型等来操作。例如,装置10和/或其中的蜂窝调制解调器可能能够根据各种第一代(1G)通信协议、第二代(2G或2.5G)通信协议、第三代(3G)通信协议、第四代(4G)通信协议、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通信协议(例如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等来操作。例如,装置10可能能够根据2G无线通信协议IS-136、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IS-95、码分多址CDMA等来操作。另外,例如,装置10可能能够根据2.5G无线通信协议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的数据GSM环境(EDGE)等来操作。另外,例如,装置10可能能够根据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2000(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等的3G无线通信协议来操作。装置10可能附加地能够根据诸如长期演进(LTE)、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等的3.9G无线通信协议来操作。附加地,例如,装置10可能能够根据诸如LTE高级的4G无线通信协议、5G等以及可以在随后被开发的类似的无线通信协议来操作。
应理解,处理器20可以包括用于实施装置10的音频/视频和逻辑功能的电路。例如,处理器20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微处理器设备、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等。装置10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可以根据其相应的功能被分派在这些设备之间。处理器20可以附加地包括内部语音编码器(VC)20a、内部数据调制解调器(DM)20b等。另外,处理器20可以包括用于操作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总体上,处理器20和所存储的软件指令可以被配置为使装置10执行动作。例如,处理器20可能能够操作连接性程序,诸如网络浏览器。连接性程序可以允许装置10根据诸如无线应用协议WA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来传送和接收诸如基于位置的内容的网络内容。
装置1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包括例如耳机或扬声器24、振铃器22、麦克风26、显示器28、用户输入接口等,其可以在操作上被耦合到处理器20。如以上所指出的,显示器28可以包括触敏显示器,其中用户可以触摸和/或做手势来做出选择、输入值等。处理器20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诸如扬声器24、振铃器22、麦克风26、显示器28等的用户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至少一些功能的用户接口电路。处理器20和/或包括处理器20的用户接口电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控制用户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功能,计算机程序指令例如被存储在处理器20可访问的存储器上的软件和/或固件,该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40、非易失性存储器42等。装置10可以包括用于对与移动终端相关的各种电路进行供电的电池,各种电路例如用于提供机械振动作为可检测的输出的电路。用户输入接口可以包括允许装置20接收数据的设备,诸如小键盘30(其可以是被呈现于显示器28上的虚拟键盘或外部耦接键盘)和/或其他输入设备。
如图4所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用于共享和/或获得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机构。例如,装置10可以包括短程射频(RF)收发器和/或询问器64,故而数据可以根据RF技术与电子设备共享和/或从电子设备获得。装置10可以包括其他短程收发器,诸如红外(IR)收发器66、使用蓝牙TM无线技术操作的蓝牙TM(BT)收发器68、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收发器70、蓝牙TM低能量收发器、ZigBee收发器、ANT收发器、蜂窝设备到设备收发器、无线局域链接收发器、和/或任何其他短程无线电技术。例如,装置10并且特别是短程收发器可能能够在装置的近距离内(诸如10米内)将数据传送到电子设备和/或从电子设备接收数据。包括Wi-Fi或无线局域网络调制解调器的装置10还可能能够根据各种无线网络技术来传送和/或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数据,各种无线网络技术包括6LoWpan、Wi-Fi、Wi-Fi低功率、诸如IEEE802.11技术、IEEE 802.15技术、IEEE 802.16技术的WLAN技术等。
装置10可以包括存储器,诸如订户身份模块(SIM)38、可移除用户身份模块(R-UIM)、eUICC、UICC等,其可以存储与移动订户相关的信息元素。除了SIM之外,装置10可以包括其他可移除存储器和/或固定存储器。装置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40和/非易失性存储器42。例如,易失性存储器4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包括动态RAM和/或静态RAM、片上或片外高速缓存存储器等。可以是嵌入式和/或可移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42可以包括例如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驱动器、磁带)、光盘驱动器和/或介质、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等。与易失性存储器40类似,非易失性存储器42可以包括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部分可以被嵌入在处理器20中。存储器可以存储可以由装置使用以用于执行本文中关于用户设备和/或基站所公开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指令、信息片、数据等。存储器可以包括能够唯一地标识装置10的标识符,例如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码。存储器可以包括能够唯一地标识装置10的标识符,诸如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码。在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20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被存储在存储器40和/或42处的计算机代码来控制和/或提供如例如参考图2和图3所描述的本文中关于用户设备和/或基站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可以被实施在软件、硬件、应用逻辑或软件、硬件和应用逻辑的组合中。例如,软件、应用逻辑和/或硬件可以驻存在存储器40、控制装置20、或电子部件上。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应用逻辑、软件或指令集被维持在各种常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一种上。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电路)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电路)使用的指令的任何非瞬态介质,关于在图11处所描绘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是能够包含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使用的指令的任何介质。
在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下面出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解释或应用的情况下,本文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用于无损移动性的数据转发以高效地在LTE和5G上工作。
取决于期望的配置,本文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可以被体现于系统、装置、方法和/或制品中。例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站和用户设备(或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和/或过程可以使用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来实施: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其组合。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的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包括可以是专用或通用的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可执行和/或可解释,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被耦合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送到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和至少一个输出设备。这些计算机程序(也被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应用、部件、程序代码或代码)包括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以高级程序化和/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或以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被用来向可编程处理器提供机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机器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装置和/或设备(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包括接收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类似地,在本文中还描述了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被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的系统。存储器可以包括使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程序。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几个变型,但是其他修改或添加是可能的。特别地,可以提供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特征和/或变型之外的另外的特征和/或变型。此外,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涉及所公开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和/或以上所公开的若干另外的特征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其他实施例可以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如果期望,则本文中所讨论的不同功能可以以不同顺序和/或彼此同时地来执行。另外,如果期望,则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可选的或可以被组合。尽管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各个方面,但是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的其他组合和/或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从属权利要求,并且不仅仅是在权利要求中被明确阐述的组合。还要在本文中指出,尽管上文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当被视为具有限制的意义。而是,可以存在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的若干变型和修改。其他实施例可以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术语“基于”包括“至少基于”。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对短语“诸如”的使用意指“诸如例如”。

Claims (54)

1.一种方法,包括:
在源基站处接收针对流的单端标记指示,所述流与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
由所述源基站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单端标记指示,确定被映射到所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
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以及
通过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发送所生成的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所述源基站的第一路径到去往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路径的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包括所述流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部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源基站处的所述接收响应于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而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还包括访问所述流到所述至少一个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承载包括无线电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对应于正由所述用户设备访问的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所述源基站根据5G来配置。
13.一种方法,包括:
在目标基站处接收针对承载的端标记指示,所述承载与去往正在向所述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的流相关联;
由所述目标基站响应于针对所述承载的所接收到的所述端标记指示,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是否需要等待与另一承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所述另一承载与相同的流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等待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以确定所述流已经被转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源基站的第一路径到去往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路径的转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包括所述流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部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源基站处的所述接收响应于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而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还包括访问所述流到至少所述承载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包括无线电承载。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23.根据权利要求13-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所述目标基站根据5G来配置。
24.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所述装置至少:
在所述装置处接收针对流的单端标记指示,所述流与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
由所述装置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单端标记指示,确定被映射到所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
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以及
通过从所述装置到所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来发送所生成的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所述装置的第一路径到去往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路径的转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包括所述流的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头部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
30.根据权利要求24-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端标记指示响应于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而被接收。
31.根据权利要求24-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对至少一个承载的所述确定还使所述装置至少访问所述流到所述至少一个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
32.根据权利要求24-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承载包括无线电承载。
33.根据权利要求24-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流对应于正由所述用户设备访问的服务。
34.根据权利要求24-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流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35.根据权利要求24-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所述装置根据5G来配置,所述装置包括源基站。
36.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所述装置至少:
在所述装置处接收针对承载的端标记指示,所述承载与去往正在向所述装置切换的用户设备的流相关联;
由所述装置响应于针对所述承载的所接收到的所述端标记指示,确定所述装置是否需要等待与另一承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所述另一承载与相同的流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等待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以确定所述流已经被转换。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表示在核心网络处从去往源基站的第一路径到去往所述装置的第二路径的转换,所述核心网络在承载的基础上处理服务质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6-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包括所述流的标识。
39.根据权利要求36-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由分组和/或头部携带。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头部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头部。
41.根据权利要求36-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核心网络包括服务网关、分组网关、和/或用于切换的锚定节点。
42.根据权利要求36-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端标记指示响应于向所述装置的切换而被接收。
43.根据权利要求36-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是否等待的所述确定还使所述装置至少访问所述流到至少所述承载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的被存储的映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承载包括无线电承载。
45.根据权利要求36-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流对应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
46.根据权利要求36-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源基站根据长期演进来配置,并且所述装置根据5G来配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基站。
47.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在被执行时引起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
在源基站处接收针对流的单端标记指示,所述流与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
由所述源基站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单端标记指示,确定被映射到所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
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以及
通过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来发送所生成的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
48.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在被运行时引起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
在目标基站处接收针对承载的端标记指示,所述承载与去往正在向所述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
由所述目标基站响应于针对所述承载的所接收到的所述端标记指示,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是否需要等待与另一承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所述另一承载与相同的流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来等待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以确定所述流已经被转换。
49.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在所述装置处接收针对流的单端标记指示的部件,所述流与正在向目标基站切换的用户设备相关联;
用于由所述装置响应于所接收到的所述单端标记指示而确定被映射到所述流的至少一个承载的部件;
用于针对每个确定的承载而生成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的部件;以及
用于通过从所述装置到所述目标基站的转发路径来发送所生成的所述标记指示的至少一个端的部件。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源基站。
51.根据权利要求49-5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12中的任一项的部件。
52.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在所述装置处接收针对承载的端标记指示的部件,所述承载与去往正在向所述装置切换的用户设备的流相关联;
用于由所述装置响应于针对所述承载的所接收到的所述端标记指示而确定所述装置是否需要等待与另一承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的部件,所述另一承载与相同的流相关联;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确定来等待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端标记以确定所述流已经被转换的部件。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基站。
54.根据权利要求52-5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23中的任一项的部件。
CN201680088312.XA 2016-08-08 2016-08-08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Active CN109565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6/046011 WO2018030982A1 (en) 2016-08-08 2016-08-08 End marker handling for mobility between 5g and l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729A true CN109565729A (zh) 2019-04-02
CN109565729B CN109565729B (zh) 2021-02-02

Family

ID=5685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312.XA Active CN109565729B (zh) 2016-08-08 2016-08-08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4176B2 (zh)
EP (1) EP3498037B1 (zh)
CN (1) CN109565729B (zh)
DK (1) DK3498037T3 (zh)
FI (1) FI3498037T3 (zh)
WO (1) WO20180309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735A (zh) * 2016-08-10 2021-10-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09565732B (zh) 2016-08-10 2021-10-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核心网节点及其方法
CN113676972A (zh) 2016-08-10 2021-11-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网节点及其方法
US11356854B2 (en) 2016-08-10 2022-06-07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US10904806B2 (en) * 2016-08-12 2021-01-26 Ntt Docomo, Inc. Core network and base station
CN107770807B (zh) * 2016-08-15 2024-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69112A (zh) * 2017-01-26 2023-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772022B2 (en) * 2017-02-10 2020-09-08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165982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
CN112888036A (zh) 2017-03-20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间移动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019123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7412337A (zh) * 2017-08-11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CN11035179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对应的基站和网络节点
CN110557848B (zh) * 2018-06-0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37364A1 (zh) * 2018-06-15 2019-1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按序递交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20159413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handling a session comprising data packets to be transmitted to a wireless device
CN112449384B (zh) * 2019-08-31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29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物理层类别参数的方法
CN102804906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中继处具有s1端接的中继切换期间的数据处理机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7354B2 (en) 2011-01-10 2014-05-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ata path switching dur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US8861475B2 (en) 2011-05-19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handover control using sequence numbers
JP2014199980A (ja) 2013-03-29 2014-10-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Pdn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EP3202221A1 (en) 2014-10-01 2017-08-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ession transfer by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renumber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29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物理层类别参数的方法
CN102804906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中继处具有s1端接的中继切换期间的数据处理机制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R 23.799 V0.7.0 (2016-08)", 《3GPP》 *
3GPP: "3GPP TS 36.300 V15.2.0 (2018-06)", 《3GPP》 *
ERICSSON: "Data forwarding during optimised inter-MeNB Handover",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87BIS,R3-150748》 *
NTT DOCOMO: "Addition of End Marker Support for Handover Scenarios with SGW Relocation", 《SA WG2 MEETING #97,S2-1320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24176B2 (en) 2019-12-31
DK3498037T3 (da) 2022-12-19
FI3498037T3 (fi) 2023-01-13
CN109565729B (zh) 2021-02-02
EP3498037A1 (en) 2019-06-19
US20190174377A1 (en) 2019-06-06
EP3498037B1 (en) 2022-11-02
WO2018030982A1 (en)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729A (zh) 用于5g与lte之间的移动性的端标记处理
US1110926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2020025285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267267B1 (ko) 세션 컨텍스트 변환
US9794816B2 (en) User equipment reallocation between nodes
US11115880B2 (en) Path switch method between LTE and 5G node
WO2020064267A1 (en)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control
CN109792595A (zh) 用于使用中继接入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031343A1 (en) Methods for layer 2 relaying optimizations
WO2017189176A2 (en) Generic multi-access protocols for next generation multi-access networks
CN105453687A (zh) 用于辅基站的连接配置激活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5557018A (zh)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多rat)的端到端(e2e)隧道
CN105075363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017639B1 (en)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cellular and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1388655B2 (en) Cellular and WLAN aggregation
CN104737592A (zh) 用于设备对设备发现的系统信息
EP3257317B1 (en) Uplink scheduling with wlan/3gpp aggregation
CN1103815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314918A (zh) 通信系统中的寻呼系统和方法
WO2018205154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05393628A (zh) 报告空闲模式装备数据
US201700790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Unidirection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