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209B - 马达和轴流风扇 - Google Patents

马达和轴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209B
CN109565209B CN201780048698.6A CN201780048698A CN109565209B CN 109565209 B CN109565209 B CN 109565209B CN 201780048698 A CN201780048698 A CN 201780048698A CN 109565209 B CN109565209 B CN 109565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bracket
radially outward
side wal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8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209A (zh
Inventor
梶川哲
上田智哉
牧野祐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2836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2598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565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 for cooling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马达具有:轴,其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电枢,其位于所述轴承机构的径向外侧;托架,其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和所述电枢;以及有盖圆筒状的转子,其与所述轴连接。所述转子具有:圆板状的转子盖部,其与所述轴连接;转子侧壁部,其从所述转子盖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以及送风板部,其与所述转子盖部的下表面连接,从所述转子盖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马达中设置有:入口,其位于比所述圆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贯通所述托架;以及出口,其位于比所述送风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贯通所述转子。

Description

马达和轴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和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发动机冷却用的风扇等,利用轴流风扇,其通过安装于马达的旋转部的叶轮沿轴向输送空气。在日本公表公报第2013-503595号公报所公开的电力机械100中,在有盖圆筒状的风扇106的内侧配置有盖圆筒状的磁极外壳101。在风扇106的内表面设置有肋108、109。通过风扇106的旋转,从电力机械100的底部吸引空气,并使该空气经由磁极外壳101的内侧以及磁极外壳101与风扇106之间的空间而送出至电力机械100的外部。由此,进行定子102的冷却。在美国专利第7977831号说明书中,也公开了同样的冷却构造。
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5-139225号公报所公开的马达1中,在有盖圆筒状的转子保持架32的圆板部321上配置有风扇4。另外,在马达1中,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圆板部321的多个开口320。通过风扇4与旋转部3一起旋转,由风扇4产生的气流经由多个开口320而流入至转子保持架32的内部。其结果是,定子25得到冷却。
但是,在日本公表公报第2013-503595号公报的电力机械100中,设置有风扇106和磁极外壳101,因此电力机械100的重量增大。在美国专利第7977831号说明书中也是同样的。另外,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5-139225号公报的马达1中,在转子保持架3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开口320,因此雨水等有可能从开口320进入至马达1的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适当地对马达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马达具有:轴,其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电枢,其位于所述轴承机构的径向外侧;托架,其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和所述电枢;以及有盖圆筒状的转子,其与所述轴连接。所述转子具有:圆板状的转子盖部,其与所述轴连接;转子侧壁部,其从所述转子盖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转子磁铁,其在所述电枢的径向外侧与所述电枢在径向上对置,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于所述转子侧壁部的内周面;以及送风板部,其与所述转子盖部的下表面连接,从所述转子盖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所述托架具有:圆筒部,其在外周面固定有所述电枢并且在内周面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托架底部,其从所述圆筒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托架侧壁部,其从所述托架底部的外周部向上方延伸。在所述马达中设置有:入口,其位于比所述圆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贯通所述托架;以及出口,其位于比所述送风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贯通所述转子。
在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轴流风扇具有:上述马达;以及叶轮,其安装于所述轴的上端部。所述叶轮从所述转子的上侧向下方送风。
在本发明中,能够适当地对马达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而且,由于轴流风扇具有上述马达,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由热导致的轴流风扇的性能下降。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马达的立体图。
图3是马达的立体图。
图4是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5是托架的俯视图。
图6是托架的纵剖视图。
图7是托架的仰视图。
图8是马达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轴和转子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轴和转子的仰视图。
图11是轴流风扇的剖视图。
图12是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轴和转子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外观的立体图。马达1是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马达1例如在轴流风扇中用于使叶轮旋转。图2和图3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的马达1的立体图。图4是马达1的纵剖视图。在图4中,省略了细节部分的剖面中的平行斜线。另外,在图4中,也一并描绘出比剖面靠里侧的结构和马达1的外侧面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将图4中的马达1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本说明书中的上侧和下侧并不表示组装至实际的设备时的重力方向上侧和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另外,将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或“轴向”。
马达1包含:静止部2、旋转部3和轴承机构4。轴承机构4将旋转部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静止部2包含:托架21、电枢22、端子罩部23、电路板27、基板罩部25和汇流条单元26。旋转部3包含轴31和转子32。轴承机构4包含下球轴承41和上球轴承42。
图5是托架21的俯视图。图6是托架21的纵剖视图。图7是托架21的仰视图。图8是马达1的立体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从斜下方观察托架21和电路板27等的图。另外,在图7和图8中,省略了基板罩部25的图示。
托架21包含:托架底部211、圆筒部212和托架侧壁部213。托架底部211、圆筒部212和托架侧壁部213是树脂制的一体的部件。圆筒部212是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托架底部211是与中心轴线J1大致垂直的板状的部位。托架底部211从圆筒部212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换言之,圆筒部212从托架底部211向上方延伸。托架底部211在俯视时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
托架侧壁部213从托架底部211的外周部向上方延伸。托架侧壁部213配置于圆筒部212的径向外侧。在托架侧壁部213中,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部的周向的一部分缺口。俯视时,托架侧壁部213是C字状等大致圆弧状。
如图4所示,轴承机构4固定于托架21的圆筒部212的内周面。详细而言,轴承机构4的下球轴承41固定于圆筒部212的下部的内周面。另外,上球轴承42固定于圆筒部212的上部的内周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圆筒部212中的下球轴承41的上表面与上球轴承42的下表面之间的部位称为“圆筒中央部291”。
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径小于圆筒部212中的与下球轴承41接触的部位的内径和下球轴承41的外径。另外,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径小于圆筒部212中的与上球轴承42接触的部位的内径和上球轴承42的外径。换言之,圆筒中央部291是比圆筒中央部291的下侧和上侧的部位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小径部。圆筒中央部291是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侧和上侧的部位一体的部位。
在托架21的圆筒部212的外周面固定有电枢22。电枢22位于轴承机构4的径向外侧。电枢22的下侧被托架底部211覆盖。电枢22与汇流条单元26电连接。电枢22经由汇流条单元26和后述的端子242而与省略了图示的外部电源电连接。
电枢22包含:铁芯背部221、多个齿222、绝缘件223和多个线圈224。铁芯背部22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的部位。铁芯背部221固定于托架21的圆筒部212的外周面。多个齿222从铁芯背部221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多个齿222在周向上配置成大致等角度间隔。铁芯背部221和多个齿222例如是一体的金属制的部件。绝缘件223是包覆多个齿222的表面的绝缘体。多个线圈224是通过从绝缘件223上将导线卷绕在多个齿222上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圈224是3相线圈。
汇流条单元26包含:多个汇流条261、汇流条保持部262和汇流条罩部263。汇流条单元26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圆环状的部件。汇流条单元26配置于电枢22的铅垂下方。在多个汇流条261上电连接有多个线圈224。各汇流条261是导电性的部件。各汇流条26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圆环状的部件。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汇流条261的数量是三个。多个汇流条261包含:U相汇流条、V相汇流条和W相汇流条。U相汇流条使多个线圈224中的U相的多个线圈224相互连接。V相汇流条使多个线圈224中的V相的多个线圈224相互连接。W相汇流条使多个线圈224中的W相的多个线圈224相互连接。
汇流条保持部262对多个汇流条261进行保持。汇流条保持部262是绝缘性的部件。汇流条保持部26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圆环状的部件。汇流条保持部262包含:顶盖部、内侧壁部和外侧壁部,朝向下方开口。汇流条保持部262的顶盖部定位并固定于绝缘件223的下表面。由此,汇流条单元26相对于电枢22进行定位。多个汇流条261收纳于汇流条保持部262的内部空间。各汇流条261固定于设置在汇流条保持部262的顶盖部的下表面的槽部。
汇流条罩部263安装于汇流条保持部262的下端部,将汇流条保持部262的下部开口封住。由此,汇流条保持部262内的多个汇流条261中的至少一部分被汇流条罩部263从下侧覆盖。优选多个汇流条261的整体被汇流条罩部263从下侧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汇流条保持部262和汇流条罩部263构成汇流条壳体。多个汇流条261收纳于该汇流条壳体的内部空间。汇流条壳体的内部空间优选是与外部隔离的密闭空间。汇流条罩部263是绝缘性的部件。在马达1中,汇流条壳体的内部空间、即通过汇流条保持部262和汇流条罩部263包围的区域可以利用树脂填充。换言之,汇流条壳体内部的多个汇流条261可以通过树脂进行模制。
汇流条单元26还包含中性点汇流条264。中性点汇流条264连接多个线圈224的中性点。中性点汇流条264是导电性的部件。中性点汇流条264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圆环状的部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中性点汇流条264未被汇流条保持部262保持而配置于上述汇流条壳体的外部。具体而言,中性点汇流条264在铁芯背部221的径向内侧被绝缘件223保持。
托架21还包含端子保持部214。端子保持部214从托架底部211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端子保持部214从托架底部211的外周部中的不存在托架侧壁部213的部位向径向外侧延伸。端子保持部214是与中心轴线J1大致垂直的板状的部位。端子保持部214俯视时是大致矩形状。端子保持部214被端子罩部23从上侧覆盖。
端子罩部23俯视时是与端子保持部214大致相同大小的大致矩形状。
端子保持部214包含:保持部主体241、端子242和凸部243。保持部主体241是与托架底部211的外周部连接的板状的部件。保持部主体241和托架底部211是树脂制的一体的部件。端子242配置于保持部主体241的上表面。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三个端子242设置于保持部主体241上。在三个端子242分别电连接有上述三个汇流条261。另外,在各端子242电连接有来自外部电源的引线(省略图示)。该引线例如通过拧紧端子242的螺钉而固定于端子242。
凸部243从保持部主体24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凸部243称为“保持凸部243”。保持凸部243位于比端子24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或位于与端子242在径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两个保持凸部243在比端子24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位于保持部主体24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换言之,保持凸部243位于保持部主体241中的在径向上距离托架底部211最远的端部。两个保持凸部243配置于保持部主体241的周向的两侧的端部。各保持凸部243比端子保持部214中的保持凸部243的周围的部位厚。
各保持凸部243是向下方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在各保持凸部243的内部配置有省略了图示的螺母。在两个保持凸部243内的上述螺母中螺合从上侧贯通端子罩部23的省略了图示的两个螺栓,从而将端子罩部23固定于端子保持部214。设置于端子保持部214的保持凸部243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端子保持部214可以包含一个或三个以上的保持凸部243。
托架21还包含托架凸部215。托架凸部215从托架底部21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四个托架凸部215位于比圆筒部212的外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四个托架凸部215按照大致等角度间隔配置在大致同心圆上。各托架凸部215是向下方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托架凸部215的内部空间是沿上下方向贯通托架底部211的贯通孔的一部分。托架凸部215例如用于马达1向对象物的安装。各托架凸部215的下端和端子保持部214的各保持凸部243的下端位于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设置于托架21的托架凸部215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托架21可以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托架凸部215。
托架21还包含基板保持部216。基板保持部216与托架侧壁部213连接。基板保持部216从托架侧壁部213向径向外侧突出。基板保持部216在周向上的与端子保持部214不同的位置与托架侧壁部213连接。在图5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基板保持部216配置于从端子保持部214沿周向偏离约90度的位置。基板保持部216例如是树脂制的。基板保持部216是与托架侧壁部213一体的部件。
基板保持部216包含:第1部位216a和第2部位216b。第1部位216a是与中心轴线J1大致垂直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第1部位216a从托架侧壁部213向径向外侧延伸。第2部位216b从第1部位216a的径向外侧的缘部向下方延伸。换言之,基板保持部216朝向下方开口。
电路板27被基板保持部216保持。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电路板27配置于基板保持部216的第1部位216a的下侧,并固定于第1部位216a的下表面。在电路板27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基板保持部216的第2部位216b。电路板27配置于比电枢22和汇流条单元2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电路板27安装有霍尔元件271。霍尔元件271是利用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用于后述的转子磁铁341的位置检测。本说明书中的霍尔元件不仅包含霍尔元件单体的概念,也包含利用霍尔元件的霍尔IC等的概念。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霍尔元件271经由引线而安装于电路板27的上表面。另外,在电路板27还搭载有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省略图示)。该通信部例如是微型计算机。
霍尔元件271被托架侧壁部213保持。在图5、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三个霍尔元件271在向上方远离电路板27的位置上从下方插入至设置于托架侧壁部213的三个元件安装孔272。三个霍尔元件271在周向上按照大致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各霍尔元件271位于转子磁铁341的下侧。换言之,各霍尔元件271在转子磁铁341的下方位于与转子磁铁341在径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再换言之,各霍尔元件271配置于与转子磁铁341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与转子磁铁341的下表面对置。
如图3中例示,在托架21的基板保持部216的下端部安装有基板罩部25。基板罩部25安装成相对于基板保持部216和托架底部211装卸自如。基板罩部25例如通过搭扣配合构造安装于托架21。基板罩部25从下侧覆盖电路板27和基板保持部216。基板罩部25优选是树脂制的。
轴3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轴31例如是金属制的。轴31例如由铝合金形成。如图4所示,轴31被轴承机构4支承为能够旋转。详细而言,轴承机构4的下球轴承41对轴31的下部进行支承。上球轴承42位于比下球轴承41靠上侧的位置,对轴31进行支承。
轴31包含轴主体311和螺母312。轴主体31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轴主体311是大致圆筒状的中空轴。在轴主体311的下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部313。外螺纹部313的外径小于下球轴承41的内径。另外,外螺纹部313的外径小于轴主体311中的外螺纹部313的上侧的部位的外径。外螺纹部313的上侧的该部位的下表面位于与外螺纹部313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在轴主体311中,在外螺纹部313的上端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台阶部。外螺纹部313比下球轴承41向下方突出。下球轴承41的内圈411的下表面位于比外螺纹部313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另外,下球轴承41的内圈411的下表面和外螺纹部313的上端可以位于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
螺母312从轴主体311的下侧安装于外螺纹部313。外螺纹部313优选按照轴31的旋转方向而向不松动的方向进行螺纹切削。例如从轴向上侧观察,在轴31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的情况下,外螺纹部313向右进行螺纹切削。螺母312优选是具有防松构造的防松螺母。作为螺母312,也可以利用防松螺母以外的种类的螺母。
下球轴承41的内圈411的下表面与螺母312的上表面接触。螺母312的上表面位于比外螺纹部313的上端靠下侧的位置。下球轴承41的内圈411的上表面与轴主体311的轴下突出部314的下表面接触。因此,下球轴承41的内圈411被夹在螺母312与轴下突出部314之间。轴下突出部314在下球轴承41的上侧比下球轴承41的内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轴下突出部314是安装于轴主体311中的轴下突出部314的径向内侧的部位的C型圈。另外,轴下突出部314也可以是与轴主体311中的轴下突出部314的周围的部位一体的台阶部。或者,也可以将作为与轴主体311分体的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轴环固定于轴主体311的外周面而用作轴下突出部314。该轴环例如是金属制的或树脂制的。
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下表面与圆筒部212的托架下突出部292的上表面接触。即,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被夹在托架下突出部292与圆筒中央部291之间。托架下突出部292在下球轴承41的下侧比下球轴承41的外周缘向径向内侧突出。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托架下突出部292是安装于圆筒部212中的托架下突出部292的径向外侧的部位的C型圈。另外,托架下突出部292也可以是圆筒部212中的与托架下突出部292的周围的部位一体的台阶部等。
上球轴承42的内圈421的上表面与轴主体311的轴上突出部315的下表面接触。由此,上球轴承42的内圈421相对于轴主体311沿上下方向固定。轴上突出部315在上球轴承42的上侧比上球轴承42的内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轴上突出部315是轴主体311中的与轴上突出部315的周围的部位一体的台阶部。另外,轴上突出部315也可以是轴主体311中的安装于轴上突出部315的径向内侧的部位的C型圈。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上球轴承42的内圈421压入至轴主体311而将该内圈421相对于轴主体311沿上下方向固定。在该情况下,可以不设置轴上突出部315。
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与弹性部件43接触。弹性部件43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上表面接触。由此,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隔着弹性部件43而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弹性部件43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俯视时,弹性部件43也可以是C字状等大致圆弧状。弹性部件43例如是薄板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波形垫圈作为弹性部件43。
在马达1中,通过对螺母312进行紧固,而使轴主体311略微向下方移动。上球轴承42被轴上突出部315向下方按压而与轴主体311一起向下方移动。弹性部件43被上球轴承42向下方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沿上下方向被压缩。另外,下球轴承41被轴下突出部314向下方按压,被螺母312和托架下突出部292以及轴下突出部314夹持。由此,可精度良好地对下球轴承41相对于轴31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未必需要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表面接触。另外,与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接触的弹性部件43未必需要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上表面接触。
例如也可以是,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径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侧和上侧的部位大致相同,在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周面固定有作为与圆筒中央部291分体的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轴环。该轴环例如是金属制的或树脂制的。该轴环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与圆筒部212的该轴环的下表面接触。另外,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隔着弹性部件43而与该轴环的上表面接触。由此,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另外,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隔着弹性部件43而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
或者,也可以是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径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侧和上侧的部位大致相同,在圆筒中央部291的内周面固定有作为与圆筒中央部291分体的部件的两个C型圈。一个C型圈配置于圆筒中央部291的下端,另一个C型圈配置于圆筒中央部291的上端。在该情况下,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与该一个C型圈的下表面接触。另外,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隔着弹性部件43而与该另一个C型圈的上表面接触。由此,下球轴承41的外圈412的上表面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另外,上球轴承42的外圈422的下表面隔着弹性部件43而被圆筒部212沿上下方向支承。
轴31还包含轴凸缘部316。轴凸缘部316从轴主体311的上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轴凸缘部316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的部位。轴凸缘部316位于向上方远离上球轴承42的位置。轴凸缘部316和轴主体311是一体的金属制的部件。
在轴主体311的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部317。外螺纹部317位于比轴凸缘部316靠上侧的位置。在外螺纹部317例如安装有轴流风扇的叶轮。
图9是轴31和转子32的纵剖视图。图10是轴31和转子32的仰视图。转子32与轴31连接。转子3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
转子32朝向下方开口。
转子32包含:转子盖部321、转子侧壁部322、转子磁铁341、转子轭342、送风板部325、转子扩径部328和转子下侧壁部329。转子盖部321与轴31连接。转子盖部321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板状的部位。转子侧壁部322从转子盖部321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转子侧壁部32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的内表面323是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的倾斜面。
转子扩径部328从转子侧壁部322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且下方延伸。转子扩径部328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锥台的侧面。转子下侧壁部329从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转子下侧壁部329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转子下侧壁部329的内径大于托架侧壁部213的外径。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转子下侧壁部329的内周面与托架侧壁部213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另外,托架侧壁部213的上端与转子扩径部328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送风板部325与转子盖部321的下表面连接。送风板部325从转子盖部321的径向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送风板部325包含多个送风板326。多个送风板326在转子盖部321的下表面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
各送风板326是从转子盖部321的径向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转子盖部321的径向的中央部例如是指俯视时位于比托架21的圆筒部212的上端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的部位。俯视时,各送风板326与径向平行地呈大致直线状延伸。另外,俯视时,各送风板326相对于通过送风板326的中央而沿径向延伸的中心线呈大致轴对称。各送风板326的下端缘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多个送风板326在周向上大致等角度间隔地配置。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送风板部325包含八个送风板326。在图9中,在中心轴线J1的右侧,描绘出包含送风板326的剖面,在中心轴线J1的左侧,描绘出不包含送风板326的剖面。在上述的图4中也是同样。送风板326的数量、形状和配置等可以适当变更。例如送风板326也可以沿俯视时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送风板部325所包含的送风板3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如图9中的左侧所示,在马达1中,设置有在径向上贯通转子32的出口327。出口327位于比送风板部32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出口327配置于转子侧壁部322,在径向上贯通转子侧壁部322。出口327位于比转子磁铁341靠上侧的位置。
在图1至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转子32中设置有八个出口327。八个出口327在上下方向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沿周向大致等角度间隔地配置。各出口327的周向的位置是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送风板326之间。各出口327的径向的外端部的开口是沿周向延伸的大致带状。设置于转子32的出口327的数量、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设置于转子32的出口32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出口327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出口327的径向的内端部位于比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的内表面323靠下侧的位置。出口327的径向的外端部的上端位于比出口327的径向的内端部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
出口32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实质上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倾斜角度约为40度。出口32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是指在图9中出口327的下表面的剖面与左右方向所成的锐角的角度。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是指在图9中该外周面的剖面与左右方向所成的锐角的角度。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只要在出口32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上即可。
转子磁铁341固定于转子侧壁部322的内周面。转子磁铁341包含沿周向配置的多个磁极。转子磁铁341在电枢22的径向外侧与电枢22在径向上对置。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转子轭342位于转子磁铁341与转子侧壁部322之间。换言之,转子磁铁341隔着转子轭342而间接地固定于转子侧壁部322的内周面。转子轭342是金属制的。转子轭34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另外,在马达1中,也可以省略转子轭342而将转子磁铁341直接固定于转子侧壁部322的内周面。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转子盖部321、转子侧壁部322、转子扩径部328、转子下侧壁部329和送风板部325是一体的树脂制的部件。另外,转子盖部321、转子侧壁部322、转子扩径部328、转子下侧壁部329和送风板部325、轴31是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的一体成型品。轴凸缘部316被转子盖部321的径向的上述中央部保持。优选转子盖部321覆盖轴凸缘部316的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详细而言,转子盖部321覆盖轴凸缘部316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轴凸缘部316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318。在贯通孔318中填充与转子盖部321连成一体的树脂。通过贯通孔318内的树脂将转子盖部321中的覆盖轴凸缘部316的上表面的部位和覆盖轴凸缘部316的下表面的部位连接。换言之,转子盖部321中的从上下夹持轴凸缘部316的部位借助贯通孔318而连续。
如图3至图7所示,在马达1中,设置有贯通托架21的多个入口217。多个入口217分别是沿上下方向贯通托架底部211的贯通孔。各入口217位于比托架21的圆筒部21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各入口217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多个入口217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入口217配置于电枢22的铅垂下方。在上下方向上,上述汇流条单元26位于该至少一部分的入口217与电枢22之间。另外,设置于托架21的入口217的数量、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设置于托架21的入口21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在马达1中,经由端子242和汇流条单元26而对线圈224提供电流,从而在线圈2224与转子磁铁341之间产生扭矩。由此,旋转部3即轴31和转子32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部3能够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这两个方向旋转。在马达1中,通过上述霍尔元件271对旋转的转子磁铁341的磁极的周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子磁铁341的磁极的周向上的位置的检测也简称为转子磁铁341的位置检测。该情况下的转子磁铁341的位置是指周向上的旋转位置。
在马达1中,转子32的送风板部325进行旋转,从而转子盖部321的下方的转子盖部321附近的空气朝向径向外侧流动,从转子侧壁部322的出口327向马达1的外部送出。
另外,空气从托架底部211的入口217向马达1的内部流入,在马达1的内部,朝向送风板部325向上方流动。由此,在马达1的内部,形成从入口217经由送风板部325附近而到达出口327的空气的流动。其结果是,对马达1的内部的构造进行冷却。送风板部325是对马达1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片。另外,入口217是向马达1的内部流入空气的流入口,出口327是供马达1的内部的空气流出的流出口。
图11是示出利用上述马达1的轴流风扇10的剖视图。轴流风扇10包含马达1和叶轮11。叶轮11在比转子32靠上侧的位置安装于轴31的上端部。具体而言,叶轮11安装于轴主体311的上端部的外螺纹部317。叶轮11例如从转子32的上侧向下方送风。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马达1包含:轴31、轴承机构4、电枢22、托架21和转子32。轴31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轴承机构4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电枢22位于轴承机构4的径向外侧。轴承机构4和电枢22固定于托架21。转子32是有盖圆筒状,与轴31连接。
转子32包含:转子盖部321、转子侧壁部322、转子磁铁341和送风板部325。转子盖部321是圆板状,与轴31连接。转子侧壁部322从转子盖部321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转子磁铁341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于转子侧壁部322的内周面。转子磁铁341在电枢22的径向外侧与电枢22在径向上对置。送风板部325与转子盖部321的下表面连接。送风板部325从转子盖部321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托架21包含:圆筒部212、托架底部211和托架侧壁部213。在圆筒部212的外周面固定有电枢22。在圆筒部212的内周面固定有轴承机构4。托架底部211从圆筒部212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托架侧壁部213从托架底部211的外周部向上方延伸。在马达1中设置有入口217和出口327。入口217位于比圆筒部21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贯通托架21。出口327位于比送风板部32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贯通转子32。
在马达1中,送风板部325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在马达1的内部形成从入口217经由送风板部325附近而到达出口327的气流。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例如在马达1驱动时放热的电枢22和汇流条单元26等内部构造被该气流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热所导致的马达1的性能降低。另外,出口327沿径向贯通转子32,因此在按照马达1的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下大致一致的方式将马达1安装于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或抑制雨水等液体经由出口327而进入至马达1的内部。
如上所述,入口217沿上下方向贯通托架底部211。这样,通过在具有比较大的面积的托架底部211设置入口217,能够增大入口217的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增大马达1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入口217也可以设置于托架21的托架底部211以外的部位。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入口217沿径向贯通托架侧壁部213。由此,能够降低托架底部211的开口面积,能够抑制托架底部211的强度降低。在马达1中,入口217例如也可以设置于托架底部211和托架侧壁部213这二者。换言之,入口217也可以沿上下方向贯通托架底部211,并且沿径向贯通托架侧壁部213。
出口327配置于转子侧壁部322。出口327位于比转子磁铁341靠上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从入口217流入的空气高效地导入至与转子磁铁341在径向上对置的电枢22。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对电枢22进行冷却。
出口327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由此,在按照马达1的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下大致一致的方式将马达1安装于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或抑制雨水等液体经由出口327而进入至马达1的内部。另外,出口327的径向的外端部的上端位于比径向的内端部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在从侧方观察马达1的情况下,无法经由出口327对马达1的内部进行视认。因此,在按照马达1的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下大致一致的方式将马达1安装于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防止或进一步抑制雨水等液体经由出口327而进入至马达1的内部。
如上所述,转子32还包含转子扩径部328。转子扩径部328从转子侧壁部322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且下方延伸。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是出口32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上。由此,在转子32的制造工序中,当将模具从出口327拔出时,能够防止模具的移动被转子扩径部328阻碍。其结果是,能够使转子32的制造容易。
在马达1中,转子侧壁部322是树脂制的。由此,能够使马达1轻量化。另外,转子32还包含位于转子磁铁341与转子侧壁部322之间的转子轭342。由此,即使在转子侧壁部322是树脂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马达1的性能降低。
如上所述,送风板部325包含在转子盖部321的下表面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送风板326。多个送风板326分别从转子盖部321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送风板部325作为从径向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送出空气的离心风扇进行工作。由此,能够增大马达1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在马达1中,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的内表面323是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的倾斜面。并且,出口327的径向的内端部位于比该倾斜面靠下侧的位置。由此,通过送风板部325从径向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送出的空气沿着该倾斜面被高效地导向出口327。其结果是,能够增大马达1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图11所示的轴流风扇10包含上述马达1和叶轮11。叶轮11从转子32的上侧向下方送风。因此,出口327的出口附近的压力降低,从马达1的内部经由出口327而向外部送出的气流的流量增大。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能够防止或抑制热所导致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降低。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各送风板326的下端缘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但送风板部325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图13是例示出其他优选的送风板部325的剖视图。在图13中,利用实线描绘出轴31和转子32,利用双点划线示出电枢22和圆筒部212等。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送风板部325的径向的内端部325a位于比电枢22的线圈224的内周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送风板部325的径向的外端部325c位于比电枢22的线圈224的外周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送风板部325的上述内端部325a和上述外端部325c比送风板部325的内端部325a与外端部325c之间的中央部325b向下方延伸。换言之,送风板部325的送风板326的下端缘是向上方凸出的弧状。由此,能够防止送风板部325的送风板326与电枢22的接触,并且能够增大送风板部325的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增大马达1的内部的气流的流量,能够高效地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冷却。
在上述马达1中,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出口327并非必须设置于转子侧壁部322。例如出口327也可以在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沿径向贯通转子32。或者,也可以设置从转子盖部3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设置从该突起部的底部朝向侧面沿径向贯通的出口327。
出口327的径向外端部的上端可以位于比径向的内端部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该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出口327并非必须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例如出口327也可以沿水平延伸,也可以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方延伸。
在马达1中,转子扩径部328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也可以小于出口327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另外,也可以从转子32中省略转子扩径部328和转子下侧壁部329。
在马达1中,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的内表面323并非必须是倾斜面。例如在转子盖部321与转子侧壁部322的连接部,转子盖部321的下表面与转子侧壁部322的内周面也可以彼此大致垂直地连接。
马达1的托架21、轴31和转子32的形状、构造和材料可以进行各种变更。马达1并不限于3相马达,可以是各种种类的马达。马达1可以用于轴流风扇10以外的各种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则可以适当组合。
本发明的马达可以用作各种用途的马达。
该马达例如用于轴流风扇。

Claims (11)

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轴,其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
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电枢,其位于所述轴承机构的径向外侧;
托架,其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和所述电枢;以及
有盖圆筒状的转子,其与所述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
圆板状的转子盖部,其与所述轴连接;
转子侧壁部,其从所述转子盖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
转子磁铁,其在所述电枢的径向外侧与所述电枢在径向上对置,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于所述转子侧壁部的内周面;以及
送风板部,其与所述转子盖部的下表面连接,从所述转子盖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托架具有:
圆筒部,其在外周面固定有所述电枢并且在内周面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
托架底部,其从所述圆筒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
托架侧壁部,其从所述托架底部的外周部向上方延伸,
在该马达中设置有:
入口,其位于比所述圆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贯通所述托架;以及
出口,其位于比所述送风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贯通所述转子,
所述出口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
2.一种马达,其具有:
轴,其以沿着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
轴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电枢,其位于所述轴承机构的径向外侧;
托架,其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和所述电枢;以及
有盖圆筒状的转子,其与所述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
圆板状的转子盖部,其与所述轴连接;
转子侧壁部,其从所述转子盖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
转子磁铁,其在所述电枢的径向外侧与所述电枢在径向上对置,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于所述转子侧壁部的内周面;以及
送风板部,其与所述转子盖部的下表面连接,从所述转子盖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托架具有:
圆筒部,其在外周面固定有所述电枢并且在内周面固定有所述轴承机构;
托架底部,其从所述圆筒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
托架侧壁部,其从所述托架底部的外周部向上方延伸,
在该马达中设置有:
入口,其位于比所述圆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贯通所述托架;以及
出口,其位于比所述送风板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径向贯通所述转子,
所述送风板部的径向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电枢的线圈的内周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所述送风板部的径向的外端部位于比所述电枢的所述线圈的外周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送风板部的所述内端部和所述外端部比所述送风板部的所述内端部与所述外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架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沿径向贯通所述托架侧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配置于所述转子侧壁部,位于比所述转子磁铁靠上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的径向的外端部的上端位于比径向的内端部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还具有转子扩径部,所述转子扩径部从所述转子侧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且下方延伸,
所述转子扩径部的外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是所述出口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侧壁部是树脂制的,
所述转子还具有位于所述转子磁铁与所述转子侧壁部之间的转子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板部具有在所述转子盖部的下表面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送风板,
所述多个送风板分别从所述转子盖部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盖部与所述转子侧壁部的连接部的内表面是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的倾斜面,
所述出口的径向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倾斜面靠下侧的位置。
11.一种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具有:
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以及
叶轮,其安装于所述轴的上端部,
所述叶轮从所述转子的上侧向下方送风。
CN201780048698.6A 2016-08-05 2017-08-04 马达和轴流风扇 Active CN109565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1342P 2016-08-05 2016-08-05
US62/371,342 2016-08-05
JP2017-041570 2017-03-06
JP2017041570 2017-03-06
PCT/JP2017/028365 WO2018025984A1 (ja) 2016-08-05 2017-08-04 モータおよび軸流ファ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209A CN109565209A (zh) 2019-04-02
CN109565209B true CN109565209B (zh) 2020-12-04

Family

ID=6586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8698.6A Active CN109565209B (zh) 2016-08-05 2017-08-04 马达和轴流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520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1163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Asia Vital Component Co., Ltd. Rotor device capable of forcing heat dissip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7863U (zh) * 1979-03-20 1980-10-01
DE3035775A1 (de) * 1980-09-23 1982-05-06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rische maschine
FR2764747B1 (fr) * 1997-06-16 1999-09-03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Motoventil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refroidissement de la platine porte-balais
US20070114857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Wen-Hao Liu Ro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1163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Asia Vital Component Co., Ltd. Rotor device capable of forcing heat dissip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EFFECT OF TIP CLEAR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XIAL FLOW FAN.;VENTER S. J.等;《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19920201;第33卷;全文 *
叶片倾斜角度对小型轴流风扇静特性的影响;吴泳敏等;《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0110(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209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6956B2 (en) Motor with rotor including angled cooling outlet and a bracket including cooling inlet
CN109391085B (zh) 马达
US20200161924A1 (en) Stator assembly, motor, and blowing device
CN109565208B (zh) 马达
US10965193B2 (en) Motor with shaft flange through-hole filled with resin
US11277051B2 (en) Motor with bus bars located between inlet of bracket and stator
CN109565232B (zh) 马达
JP7014166B2 (ja) モータ
CN109565209B (zh) 马达和轴流风扇
CN109565213B (zh) 马达
CN109565205B (zh) 马达
US11289969B2 (en) Motor with terminal holding portion
EP3496248B1 (en) Motor
US20210095687A1 (en) Motor and blower
WO2018025983A1 (ja) 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