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398A -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398A
CN109561398A CN201910111855.4A CN201910111855A CN109561398A CN 109561398 A CN109561398 A CN 109561398A CN 201910111855 A CN201910111855 A CN 201910111855A CN 109561398 A CN109561398 A CN 109561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ssage
matched
group
bea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18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1398B (zh
Inventor
王红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KSPRUCE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KSPRUC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KSPRUCE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KSPRUC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1118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1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1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1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AC在建立AP邻居表时利用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并根据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其中,终端报文包括发送该终端报文的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各个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由此,在整个建立AP邻居表的过程中均无需各AP对其它AP进行背景扫描,不仅提高了AP工作的稳定性,也避免了当各AP进行背景扫描时,终端与AP断开通信连接导致终端无法使用无线通信服务的情况;此外,还省去了AP切换通信信道的流程,提高了AP邻居表的建立效率。

Description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AP邻居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日常运行时的重要数据文件,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策略性地进行功率调整、负载均衡等一系列工作。基于此,如何建立AP邻居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应用于无线控制器AC,所述AC与多个无线接入点AP通信连接,所述AP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任意一个AP接收到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后,获得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并将所述AP邻居表发送到各个AP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统计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并根据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统计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遍历每个AP,根据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通信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遍历每个AP,根据该AP被目标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间戳,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扫描时间戳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的步骤包括:
从各个AP中依次选取任意两个AP作为待匹配AP组,并分别计算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其中,每个待匹配AP组与其他任意一个待匹配AP组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不同的AP;
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匹配成功或者匹配失败;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将匹配成功的两个AP作为一个邻居AP组,并根据每个邻居AP组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待匹配AP组,判断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
若是,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成功;
若否,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失败。
可选地,每个所述待匹配AP组包括第一待匹配AP和第二待匹配AP,所述终端重复率包括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其中,所述第一重复率为所述第一待匹配AP作为待比较AP与所述第二待匹配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所述第二重复率为所述第二待匹配AP作为待比较AP与所述第一待匹配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所述判断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是否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或
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是否高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AP,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与无线接入点AC通信连接,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所述AC,以使所述AC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并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接收并存储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邻居表。
可选地,所述接收扫描到所述AP的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广播信标报文,以使接收到所述信标报文的终端根据所述信标报文生成所述终端报文;或
在接收到任意终端广播的探测请求报文后生成响应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探测应答报文并发送到该终端,以使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应答报文生成终端报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AC通信连接的多个无线接入点AP,所述AP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AP接收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所述AP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所述AC;
所述AC根据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所述AC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所述AC将所述AP邻居表发送给各个AP;
所述AP接收并存储所述AP邻居表。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在整个建立AP邻居表的过程中均无需各AP对其它AP进行背景扫描,不仅提高了AP工作的稳定性,也避免了当各AP进行背景扫描时,终端与AP断开通信连接导致终端无法使用无线通信服务的情况;此外,省去了AP切换通信信道的流程,提高了AP邻居表的建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种交互场景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布置多个AP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报文的一种结构示意表;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AP信标表的一种结构示意表;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图标:100-无线通信系统;110-AC;130-AP;200-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交互场景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控制器AC110(WirelessAccess Point C ontroller)以及多个无线接入点AP130(Access Point)。
在工作时,AC110与各个AP130通信连接。AP130可以与终端200通信连接,以便于终端300接入AP130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
其中,AP130可以为广义上的无线接入点,AP1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纯接入点设备(无线交换机)、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关以及无线网桥等设备。AC110为AP130的控制器,用于对AP130进行管理。例如:AC110可以向各个AP130下发配置信息、修改AP130相关配置参数等。终端200可以为需要通过AP130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AC110中配置有AP邻居表(Neighbor Report),AP邻居表可以包括与各个AP130相邻的邻居接入点信息。AC11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AP邻居表进行诸多功能,下面结合一些示例对前述功能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当终端200接入到无线通信系统100后,该终端可以从AP邻居表中获取该终端已通信连接的AP130的邻居AP,方便终端200在漫游时减少扫描时间。
又例如,AC110可以根据AP邻居表实现负载均衡,即将与负载较大的AP130通信连接的终端200转移到负载较低的AP130上。
又例如,AP130可以获取AP邻居表,并根据邻居AP的接入点信息,自动选择空闲通信信道。
由于不同的AP130在相同的通信信道工作时会彼此产生干扰,因此为避免AP130之间的互相干扰,相邻AP会被规划到不同的信道工作。由此,为使AP130可以找到相邻AP,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AC110控制AP130不断切换通信信道进行背景扫描(Background Scan)以发现相邻AP,下面对AP130进行背景扫描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AC110控制AP130切换到其它AP工作的信道,然后AP130在其它AP工作的信道广播探测请求报文(Probe-request Report),并接收该信道上AP响应探测请求报文而广播的探测应答报文(Probe-response Report),或者AP130接收该信道上AP广播的信标报文(Beacon Report)。最后,AP130解析其它AP发送的信标报文或探测应答报文并生成背景扫描结果。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上述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当AP130切换到其它AP的工作信道时,会导致与该AP切换信道之前关联的终端200暂时无法使用无线通信服务。例如,该AP切换信道之前关联的终端200无法通过之前信道与该AP通信连接,无法向该AP发送报文。
2.如果AP130切换到其它AP的工作信道的时间比较长,会导致与该AP关联的终端200与该AP断开通信连接。例如,当AP130切换到其它AP的工作信道的时间超过1个终端信标周期(默认为110ms)时,终端200可能会判定AP130出现异常,进而断开与该AP之间的通信连接。
3.由于AP130需要逐一轮换通信信道进行背景扫描,会导致AP邻居表建立的时间较长。
4.AP130进行扫描时,需要频繁切换信道,可能会导致AP130的异常,造成AP130工作的不稳定。例如,可能会导致AP130出现重启,内核错误(Kernel Panic)、驱动异常等异常情况。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申请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申请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本申请发明人在前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终端200在接入到AP130时,为找到该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最高的AP130,终端200会经常性地进行扫描。基于此,在建立AP邻居表时,如果能够获得终端200的扫描结果,那么在建立AP邻居表时,AP130就无需进行背景扫描,从而避免了AP130在进行背景扫描时导致的上述系列问题,进而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关键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居表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执行。应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不以图2及以下的具体顺序为限制。AP邻居表建立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S110,AP130接收每个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报文(Beacon Report)。其中,终端报文包括发送该终端报文的终端200通过扫描得到的各个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S110之前,AP130可以响应每个终端200的扫描请求,以便于终端200生成终端报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终端200可以采用主动式扫描,例如广播探测请求报文(Probe-request Report),此时,AP130可以先接收终端200广播的探测请求报文,然后生成探测应答报文(Probe-response Report)发送到该终端200,终端200根据接收到的探测应答报文生成终端报文。
具体地,终端200在接收到AP130发送的探测应答报文时,对于发送探测应答报文的各个目标AP,终端200可以先解析该目标AP发送的探测应答报文,获得该目标AP的ID信息。接着,根据获得探测应答报文的时间生成扫描时间戳,并根据接收到探测应答报文的信号强度生成终端200与该目标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然后,根据该目标AP的ID信息、扫描时间戳以及通信信号强度,生成终端200扫描到该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以得到各个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最后,将各个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封装为终端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D信息、通信信号强度、扫描时间戳可以随实际工作中的通信协议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当终端200采用802.11k协议时,通信信号强度可以为RCPI(接收信道功率参数,Received Channel Power I ndicator),当终端200采用非802.11k协议时,通信信号强度可以为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
可选地,终端200在采用802.11k协议时,终端200可以直接生成终端报文(BeaconReport)。终端200在采用非802.11k协议时,终端200可以根据上述步骤生成虚拟终端报文(Virtual Beacon Report),并将虚拟终端报文上报到AP130。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终端200还可以采用被动式扫描,例如,AP130可以广播信标报文(Beacon Report),以使接收到信标报文的终端200根据信标报文生成终端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信标报文为AP130发送的Beacon Report,终端报文为终端200发送的Beacon Report,两者在报文结构上相似,但发送主体不同。
此时,终端200对信标报文的解析方式可以参考终端200采用主动式扫描时,终端200对探测应答报文的解析方式。
当终端200未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终端200会从扫描到的各个目标AP中选取通信信号强度最强的AP130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终端报文上传到与终端200通信连接的AP130。当终端200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终端200直接将终端报文上传到与终端200通信连接的AP130。
步骤S120,AP130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AC110。
可选地,AP130可以定期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AC110。例如AP130可以在每个发送周期将该发送周期内接收到的每个终端报文发送到AC110。
步骤S130,AC110根据各个AP130转发的每个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C110可以统计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并根据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统计扫描到每个AP130的目标终端。然后,根据扫描到每个AP130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Client Beacon Table)。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数据上述AP信标表只需符合预设表数据规范即可,并不限制其必须以可视化表格的形式呈现。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布置有多个AP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应用场景包括无线通信区域—区域I以及区域II,区域I与区域II通过墙体分隔。第一AP与第二A P设置在区域I,第三AP设置在区域II。
当终端200进入应用场景时,终端200可能同时扫描到第一AP以及第二AP。此时,终端报文可以表达为图4所示的终端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报文在传输时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有不同的报文传输格式。图4仅为终端报文的一种示例性格式,不应当被理解为实际工作时的报文传输格式。
当应用场景的AC110获取到进入该应用场景的各个终端200的终端报文后,可以根据各个终端200扫描到的目标AP,重构终端报文得到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
例如图5所示,在AC110接收到的终端报文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四终端的终端报文均可以包含第一AP,则第一AP的接入点信息表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
基于上述设计,将各个终端200的终端报文转化为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使得数据以AP130的维度呈现,更加直接地呈现了各个AP130的状态信息,方便后续步骤中根据AP信标表对AP130进行处理。
本申请发明人还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终端200与各个AP130的通信信号强度不同,导致被同一终端200扫描的AP130可能不是邻居AP的情况。
例如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由于AP130的摆放位置以及通信信号的穿墙能力,进入区域I中的终端200可能同时扫描到第一AP、第二AP以及第三AP。但是在实际工作时,由于墙体对通信信号的衰减作用,处于区域I的终端200与第三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较低,通信效率较差。在第一AP出现故障时,第三AP无法作为第一AP的邻居AP承载原本第一AP的负载。由此,第三AP无法作为第一AP的邻居AP。
可选地,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可以在上述AC110根据扫描到每个AP130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的步骤中,可以根据通信信号强度对终端报文进行筛选,避免较低的通信信号强度对建立AP邻居表的影响。
具体地,AC110可以遍历每个AP130,根据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通信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然后,根据扫描到每个AP130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
基于上述设计,可以过滤掉无效的目标终端,提高AP邻居表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信号强度和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根据终端200的实际通信协议进行确定,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申请发明人还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各个终端200进行扫描的时间可能不同。在将终端报文转化为AP信标表时,可以根据AP130的发送周期,将发送周期的每个终端报文一同进行转化。此外,本申请发明人还考虑到终端200本身也可能在应用场景中运动,被同一终端200扫描的各个AP130可能不是邻居AP。
例如,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如果终端200从区域II穿过墙体进入区域I,则终端200的终端报文中可能包括T1时刻扫描到的第三AP以及T2时刻扫描到的第一AP以及第二AP。当T1时刻的终端报文与T2时刻的终端报文均被统计时,AC110可能会将第三AP作为第一AP与第二AP的邻居AP,但是在第一AP出现故障时,第三AP无法作为第一AP的邻居AP承载原本第一AP的负载。由此,第三AP无法作为第一AP的邻居AP。
可选地,本申请发明人发现AC110还可以根据扫描时间戳对终端报文进行筛选,使AP邻居表反应实时的AP邻居关系,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地,AC130可以遍历每个AP130,根据该AP被目标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间戳,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扫描时间戳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然后,根据扫描到每个AP130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例如,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AC130的当前时间之前的2分钟到当前时间这一时间范围。
基于上述设计,在生成AP信标表时,解决了各个终端200在进行扫描时扫描时间不同的问题,同时避免当终端200在应用场景内运动时,AC110根据终端200在不同时间的终端报文建立错误的AP邻居表,提高了AP邻居表的精确度,使AP邻居表更能反应实时的AP邻居关系。
步骤S140,AC110根据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生成对应的AP邻居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C110可以从各个AP130中依次选取任意两个AP作为待匹配AP组,并分别计算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其中,每个待匹配AP组与其他任意一个待匹配AP组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不同的AP。然后,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其中,匹配结果包括匹配成功或者匹配失败。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将匹配成功的两个AP作为一个邻居AP组,并根据每个邻居AP组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待匹配AP组与其他任意一个待匹配AP组存在至少一个不同的AP可以是指每个待匹配AP组的组成成员与其他待匹配AP组的组成成员不完全相同。
例如,当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AP、第二AP、第三AP以及第四AP时,可以选取第一AP以及第二AP为第一待匹配AP组;选取第一AP以及第三AP为第二待匹配AP组;选取第一AP以及第四AP为第三待匹配AP组;选取第二AP以及第三AP为第四待匹配AP组;选取第二AP以及第四AP为第五待匹配AP组;选取第三AP以及第四AP为第六待匹配AP组。
在工作时,AC110在执行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的步骤时,可以同时执行根据匹配结果将匹配成功的两个AP作为一个邻居AP组,并根据每个邻居AP组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的步骤,即当AC110判定两个AP匹配成功时,直接根据者两个AP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C110在执行上述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的步骤时,针对每个待匹配AP组,可以通过判断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实现。
具体地,当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预设匹配条件时,AC130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成功;当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不满足预设匹配条件时,AC130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失败。上述预设匹配条件可以为预设重复率阈值条件。
由此,在构建AP邻居表时考虑了应用场景内各个终端200的终端报文,避免了个别终端200的终端报文错误导致邻居AP误判。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AP130的实际工作中,布置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判断重复率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各个AP130的邻居情况。具体地,在将AP130布置在实际应用场景时,AP130往往要在应用场景内充分分布,使应用场景内的各个终端200至少一个扫描到一个AP130。由此,邻居AP往往仅重合部分目标终端。此外,在布置AP130时,可能存在父子AP130的情况,即父AP130功率较高,基本可以覆盖子AP130的所有终端200;子AP130功率较低,仅能覆盖父AP130的部分终端200。
基于上述的AP130的布置情况,本申请发明人在进行匹配步骤时,可以利用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进行匹配,以适应AP的不同布置情况。其中,第一重复率作为第一待匹配AP130作为待比较AP与第二待匹配AP130的之间终端重复率;第二重复率为第二待匹配AP130作为待比较AP与第一待匹配AP130之间的终端重复率。
在计算终端重复率时,终端重复率的分子可以为两个进行比较的AP的共有的终端数量、分母可以为将待比较AP的终端数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C110在判断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时,AC110可以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是否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预设匹配条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AC110在判断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的步骤时,AC110可以在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是否高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高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预设匹配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时,可以将该待匹配AP组视为邻居AP。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高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可以将该待匹配AP组视为父子AP。基于前述的情况,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一般小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第一重复率阈值可以为40%,第二重复率阈值可以为80%。
基于上述设计,更为全面地考虑了AP130的布置情况,使AP邻居表更为准确。
步骤S150,AC110将AP邻居表发送给各个AP130。
在工作时,对于各个AP130,AC110可以根据该AP的邻居AP生成该AP的AP邻居表,并将各个AP130的AP邻居表发送对应的AP130。
可选地,AP邻居表可以包括各个邻居AP的ID信息以及工作通信信道信息。
步骤S160,AP130接收并存储AP邻居表。
综合上述设计,本申请提供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在整个建立AP邻居表的过程中均无需各AP130对其它AP进行背景扫描,不仅提高了AP工作的稳定性,也避免了当各AP130进行背景扫描时,终端200与AP130断开通信连接导致终端200无法使用无线通信服务的情况;此外,还省去了AP130切换通信信道的流程,提高了AP邻居表的建立效率。同时,建立AP邻居表时可以根据各个AP130的终端重复率对AP130进行匹配,避免了个别终端200的终端报文错误对AP130匹配的影响。此外,本申请还考虑到了AP130的不同的布置情况,提高了AP邻居表的准确度。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与上面实施例不同的是,本AP邻居表建立方法由图1中所示的AC110执行,可以理解的是,接下来要描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中涉及的步骤在上面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具体各个步骤的详尽内容可参照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下面仅对AC110执行步骤进行简要说明。
步骤S210,在任意一个AP130接收到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后,获得各个AP130转发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发送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步骤S220,根据各个AP130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其中,AP信标表包括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步骤S230,根据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并将AP邻居表发送到各个AP130进行存储。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与上面实施例不同的是,本AP邻居表建立方法由图1中所示的AP130执行,可以理解的是,接下来要描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中涉及的步骤在上面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具体各个步骤的详尽内容可参照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下面仅对AP130执行步骤进行简要说明。
步骤S310,接收每个终端200发送的终端报文,其中,终端报文包括每个终端200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步骤S320,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AC110,以使AC1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并根据各个AP130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其中,AP信标表包括与扫描到该AP的各个目标终端。
步骤S330,接收并存储AC110发送的AP邻居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关键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控制器AC,所述AC与多个无线接入点AP通信连接,所述AP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任意一个AP接收到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后,获得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并将所述AP邻居表发送到各个AP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统计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并根据发送每个终端报文的终端扫描到的目标AP统计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遍历每个AP,根据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通信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的步骤,包括:
遍历每个AP,根据该AP被目标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间戳,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中选取扫描时间戳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终端作为扫描到该AP的有效目标终端;
根据扫描到每个AP的有效目标终端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的步骤包括:
从各个AP中依次选取任意两个AP作为待匹配AP组,并分别计算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其中,每个待匹配AP组与其他任意一个待匹配AP组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不同的AP;
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匹配成功或者匹配失败;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将匹配成功的两个AP作为一个邻居AP组,并根据每个邻居AP组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得到各个AP之间的匹配结果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待匹配AP组,判断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
若是,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成功;
若否,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的两个AP匹配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待匹配AP组包括第一待匹配AP和第二待匹配AP,所述终端重复率包括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其中,所述第一重复率为所述第一待匹配AP作为待比较AP与所述第二待匹配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所述第二重复率为所述第二待匹配AP作为待比较AP与所述第一待匹配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所述判断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是否满足预设匹配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是否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和第二重复率均高于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或
判断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是否高于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若该待匹配AP组的第一重复率或第二重复率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则判定该待匹配AP组中两个AP之间的终端重复率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重复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重复率阈值。
8.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接入点AP,所述无线接入点AP与无线接入点AC通信连接,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所述AC,以使所述AC根据接收到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并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与扫描到该AP的各个目标终端;
接收并存储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邻居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扫描到所述AP的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广播信标报文,以使接收到所述信标报文的终端根据所述信标报文生成所述终端报文;或
在接收到任意终端广播的探测请求报文后生成响应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探测应答报文并发送到该终端,以使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应答报文生成终端报文。
10.一种AP邻居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控制器AC、与所述AC通信连接的多个无线接入点AP,所述AP用于与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AP接收每个终端发送的终端报文,其中,所述终端报文包括所述每个终端通过扫描得到的目标AP的接入点信息;
所述AP将接收到的终端报文转发给所述AC;
所述AC根据各个AP转发的终端报文生成各个AP的AP信标表,其中,所述AP信标表包括与扫描到该AP的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所述AC根据所述各个AP的AP信标表建立对应的AP邻居表;
所述AC将所述AP邻居表发送给各个AP;
所述AP接收并存储所述AP邻居表。
CN201910111855.4A 2019-02-12 2019-02-12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Active CN109561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1855.4A CN109561398B (zh) 2019-02-12 2019-02-12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1855.4A CN109561398B (zh) 2019-02-12 2019-02-12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398A true CN109561398A (zh) 2019-04-02
CN109561398B CN109561398B (zh) 2021-06-22

Family

ID=6587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1855.4A Active CN109561398B (zh) 2019-02-12 2019-02-12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39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376A (zh) * 2019-11-26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局域网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566173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esh网络的信号度量方法、无线访问接入点及存储介质
CN11347357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10131A (zh) * 2020-06-17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探测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190A (zh) * 2006-08-25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接入点的选择
CN101836486A (zh) * 2007-10-22 2010-09-15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wlan的位置感知背景接入点扫描
US20130183983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Ip.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Information
EP2642783A1 (en) * 2012-03-19 2013-09-25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tes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station and an access point
US20150249950A1 (en) * 2014-03-03 2015-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and/or Access Selection Between Cells
CN105657746A (zh) * 2016-01-05 2016-06-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邻接关系的无线终端快速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05682033A (zh) * 2016-01-19 2016-06-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ap的近邻检测方法
CN106031244A (zh) * 2014-02-28 2016-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发起的邻居报告请求
CN107396325A (zh) * 2017-07-21 2017-11-24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点的邻居提取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410765A1 (en) * 2017-06-01 2018-12-0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ccess point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190A (zh) * 2006-08-25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接入点的选择
CN101836486A (zh) * 2007-10-22 2010-09-15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wlan的位置感知背景接入点扫描
US20130183983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Ip.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Information
EP2642783A1 (en) * 2012-03-19 2013-09-25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tes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station and an access point
CN106031244A (zh) * 2014-02-28 2016-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发起的邻居报告请求
US20150249950A1 (en) * 2014-03-03 2015-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and/or Access Selection Between Cells
CN105657746A (zh) * 2016-01-05 2016-06-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邻接关系的无线终端快速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05682033A (zh) * 2016-01-19 2016-06-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ap的近邻检测方法
EP3410765A1 (en) * 2017-06-01 2018-12-0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ccess point monitoring
CN107396325A (zh) * 2017-07-21 2017-11-24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点的邻居提取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乐强王玉涛孙晶晶: "基于邻居表的能量均衡ZigBee树路由改进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376A (zh) * 2019-11-26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局域网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050376B (zh) * 2019-11-26 2022-05-2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局域网的ap邻居表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810131A (zh) * 2020-06-17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探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810131B (zh) * 2020-06-17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居探测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2566173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esh网络的信号度量方法、无线访问接入点及存储介质
CN112566173B (zh) * 2020-12-02 2023-02-24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esh网络的信号度量方法、无线访问接入点及存储介质
CN11347357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398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398A (zh) Ap邻居表建立方法
US11902848B2 (en) WLAN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control in a multi-access point environment
CN101217785B (zh) 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
US8023426B2 (en) Method to select access point and relay node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ing
CN101217784B (zh) 一种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通信设备和接入点
EP2056544B1 (en) Procedure of setting up peer link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wireless station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4144436B (zh) 用于识别至少一个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JP2013534387A (ja)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に補助セルを選択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6412993B (zh) 用于均衡负荷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hen et al. A novel AP selection scheme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enabled WLAN
JP4902394B2 (ja)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リンク選択方法
CN113949657B (zh) 物联网检测装置、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2702748B (zh) 一种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343697B (zh) 通信组网方法及通信系统
JP7291208B2 (ja) 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33529B2 (ja) 負荷分散方法、C−planeWirelessController装置、基地局および端末局
JP201003474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これを構成する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Che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Cellular Network Based on Android Platform.
JP2007174495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制御方法
CN106385293B (zh) 一种智能节点装置
JP6919470B2 (ja) 制御装置、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制御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WO2023188393A1 (ja) 中央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端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15536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40163761A1 (en) Wlan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control in a multi-access point environment
Wenfeng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Micro-power Protocol Analysi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