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149B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149B
CN109561149B CN201811469370.4A CN201811469370A CN109561149B CN 109561149 B CN109561149 B CN 109561149B CN 201811469370 A CN201811469370 A CN 201811469370A CN 109561149 B CN109561149 B CN 109561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data
provides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93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1149A (zh
Inventor
华刚
尹海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93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1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执行,包括: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中第二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ios,android等智能操作系统以及各种互联网应用快速流行起来,这些智能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应用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TV)等终端设备,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业余生活。同时,运行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客户端使用户的生活更加便利,例如,提供健康医疗管理的应用客户端(APP)、学习服务提供系统的APP 等。
当用户应用一些应用客户端时,需要用户手动上传用户在其他服务提供系统中的数据,应用客户端对应的服务提供系统与所述其他服务提供系统之间数据没有打通,从而不能保证获取的数据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例如,现有的孕妇健康管理APP都是基于孕妇自己填写的资料来做一些简单的时间管理和推荐一些大而全的科普文章供阅读。孕妇在医院的数据和在APP的数据是割裂的,孕妇去医院看病所产生的数据不能直接展示在APP上,需要通过孕妇主动的在APP上操作上传,降低了获取数据的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上传孕妇数据是一件繁琐且容易出错的事情,完全靠孕妇的主观意愿,不能很好的服务孕妇,也降低了用户体验。且所述孕妇健康管理APP提供的推荐文章一般都是大而全的科普文章,不能有针对性的推送跟孕妇当前状况相关的文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将不同的服务提供系统之间打通,第一服务提供系统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产生的用户数据,并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保证了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
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二服务提供系统执行,包括:
根据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生成数据报文;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提供服务,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
获取模块,用以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以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推送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打通,使得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可以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产生的用户数据,并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数据向用户推送推荐媒体内容。这样,不需要用户手动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上传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而是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直接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获取,保证了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架构图;
图1b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页面的示意图;
图5-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医院信息系统与应用客户端系统数据打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5-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另一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5-4是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交网络服务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消息交互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计算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系统架构
102:第一服务提供系统
104:终端设备
106:网络
108:客户端应用
110: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21:网关
131:防火墙
132:前置机
133:数据系统
401:导诊控件
402:就诊号输入框
501:查看报告控件
502: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提供系统,例如社交网络服务系统、即时通信系统、或者其他应用服务提供系统等;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可以是基于私有网络的服务提供系统,例如医院信息系统、学习服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架构100如图1a所示,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通过网络106进行通信连接。例如,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可以将自身产生的用户数据通过网络106发送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通过网络106向用户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并根据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用户数据向用户提供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医院信息系统时,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根据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的医疗数据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学习服务系统时,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根据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的学习相关数据为用户提供学习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包括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a-110m,例如,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a-110m可以为不同的医院信息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户通过在终端设备104(例如,终端设备104a-c) 上执行的客户端应用108(例如,客户端应用108a-c)连接至第一服务提供系统 102。其中,所述客户端应用108可以为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或者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相对应的应用(例如,医疗服务应用等等)。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之间数据打通,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直接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不需要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4上的客户端应用108上传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能够保证获取的数据的准确性及实时性,同时也方便了用户。
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基于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智能推荐,从而向终端设备104上的客户端应用108推送针对性的推荐媒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数据处理装置或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上实现。
终端设备104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掌上型计算机、可穿戴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GPRS)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游戏控制台、电视机、智能终端或任意两个或更多的这些数据处理设备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的组合。
一个或多个网络106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诸如互联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任意的网络协议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网络106,包括各种有线或无线协议,诸如,以太网、通用串行总线(USB)、FIREWIRE、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增强数据GSM环境(EDGE)、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蓝牙、WiFi、IP语音(VoIP),Wi-MAX,或任意其他适合的通信协议。
图1b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之间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为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提供系统,而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基于私有网络的服务提供系统,也就是说,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属于不同的系统,两者之间不能进行通信,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不能直接访问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数据库。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和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之间的通信,如图1b所示,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防火墙131 中添加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关121的网络地址,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中存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例如工作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中的前置机132的网络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可以为外网网络地址。
这样,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根据存储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前置机132的网络地址,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前置机132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该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经过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防火墙131,其中第二提供服务系统110的防火墙131根据存储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关121 的网络地址,判断出该数据请求报文的源地址是合法的,从而将来自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放行,发送给前置机132,通过前置机132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数据系统133获取数据。其中,前置机132可以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数据系统133获取用户在该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例如,患者在医院中的数据。
可以看出,通过分别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和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设置对方的网络地址,可以使得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能够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获取用户数据。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由图1a中的应用系统服务器执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根据自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存储有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与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当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接收到来自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数据报文之后,可以根据该数据报文的源地址,判断出该数据报文来自于哪个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此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也保存有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这样,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根据该网络地址将自身产生的用户数据提供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从而,实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之间的通信,使得第一服务提供系统能够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产生的用户数据,并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数据为用户推送推荐媒体内容。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可以是即时通信应用系统,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地址可以是即时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例如,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交互时采用的对外的IP地址,例如,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的IP地址。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地址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例如,即时通信系统)进行交互时采用的对外的IP地址,例如,医院信息系统的前置机的IP地址。在该实例中,所述报文的源地址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前置机的IP地址。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可以是用户在即时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账号,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可以是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就诊号,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与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各医院信息系统的标识与前置机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推荐媒体内容可以是推荐文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所产生的用户数据。在第一种方式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可以定时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查询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所产生的用户数据是否存在更新,当查询的结果是存在更新时,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在第二种方式中,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所产生的用户数据存在更新时,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通知,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接收到通知后,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
在上述第一种方式及第二种方式中,在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时,都要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在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数据报文之前,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例如,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防火墙中存储有与其绑定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当接收到来自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防火墙验证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即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合法时,才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放行。
在第二种方式中,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触发条件可以是接收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通知报文。
具体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网络地址;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即时通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当医院信息系统中用户的就诊数据存在更新时,医院信息系统将用户的就诊数据存在更新的通知消息封装成通知报文发送给即时通信系统。即时通信系统接收到所述通知报文后,执行向医院信息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操作。
在第一种方式中,在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之前,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周期性的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查询请求,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查询结果,以查询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是否更新,当查询结果显示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保存的用户数据更新时,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
当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查询报文时,需要确定该查询报文的源地址及目的地址,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关的IP地址)作为所述查询报文的源地址,可以根据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与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将确定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例如,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前置机的IP地址)作为所述查询报文的目的地址。
S202: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之后,需要确定出该用户数据所属的用户,从而通过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向该用户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这里,用户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标识为第一用户标识,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标识为第二用户标识。
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在获取到用户数据和该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之后,可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与所述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例如,可以建立第二用户标识与用户数据的映射关系,根据第二用户标识和该映射关系可以获取对应的用户数据。还可以将用户数据中增加第二用户标识字段,从而可以根据第二用户标识以及用户数据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字段,获取对应的用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用户标识可以是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就诊号,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服务系统中的学号。
S203: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在获取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后,可以确定出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从而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建立其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第二用户标识和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可以是即时通信系统,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可以是即时通信账号,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可以是就诊号,所述对应关系是即时通信账号、医院标识与就诊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立上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第二用户标识、以及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接收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发送的页面数据获取请求,其中,所述页面数据对应的页面用以展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相关内容,例如,展示医院信息系统的公众号页面的内容。将对应的页面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104,所述终端设备104展示所述页面数据对应的页面,当用户在所述页面上输入第二用户标识之后,所述终端设备104响应于在所述页面上的第二用户标识的输入操作,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绑定请求。该绑定请求中携带用户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在接收到该绑定请求之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建立所述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建立了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将第二用户标识发送给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在接收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的第二用户标识之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加入用户标识列表。这样,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在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用户数据时,仅将所述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而不是将所有用户数据都发送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从而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减轻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和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处理压力。
S204: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 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需要获取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在确定了所述数据的特征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各媒体内容的标签确定各媒体内容与所述特征信息的相似度;然后将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的媒体内容作为所述推荐媒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可以是图片数据,例如,用户在医院的检查报告,或者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单。在确定所述数据的特征信息时,首先对所述图片数据进行光学字符识别,获取所述图片数据对应的文字信息;进而确定所述文字信息的特征信息。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打通,使得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中产生的用户数据,并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数据向用户推送推荐媒体内容。这样,不需要用户手动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上传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而是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直接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保证了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社交网络服务系统通过获取医院信息系统中用户的就诊数据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或者,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还可以是学习服务系统,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通过获取学习服务系统中学生的数据通过客户端应用108为用户提供学习服务。所述客户端应用108可以是一个专门提供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对应的服务功能的应用 APP,例如健康管理APP;或者也可以是社交网络服务应用、即时通信应用等,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在所述应用中注册一个服务账号(如公众号),从而为用户提供服务。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发送的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页面数据获取请求;响应于所述页面数据获取请求,将对应的页面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104,以在所述终端设备104上展示所述页面数据对应的页面,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4响应于在所述页面上的第二用户标识的输入操作,发送绑定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提供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对应的功能的应用系统,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104通过专门的APP接入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所述页面是该专门APP的页面。另外,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还可以是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或者即时通信系统,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或者即时通信系统通过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公众号向用户提供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对应的功能服务,例如,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是医院信息系统时,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或者即时通信系统通过医院公众号向用户提供医疗服务,所述页面为医院公众号页面。又例如,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是学习服务系统时,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或者即时通信系统通过学校公众号向用户提供学习服务,所述页面为学校公众号页面。
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104上展示的页面中输入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例如用户在医院的就诊号,从而来绑定具体的医院信息系统。当用户输入第二用户标识后,所述终端设备104发送绑定请求。例如,在图4中,在医院A的公众号页面中设置有导诊控件401,用户通过操作导诊控件401可以在公众号页面上展示就诊号输入框402,用户在该就诊号输入框402 中输入就诊号。当用户输入就诊号后,终端设备104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发送绑定请求。
S302:接收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建立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及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还以上例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输入就诊号之后,终端设备104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绑定请求,绑定请求中携带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就诊号)、第一用户标识(社交网络账号)、医院A的标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建立社交网络账号、就诊号以及医院A的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 S303,以将第二用户标识发送给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以使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只提供绑定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用户的数据。
S303:在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以使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加入用户标识列表;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从自身保存的用户数据中选择出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
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将接收到的第二用户标识添加到用户标识列表中,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只将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例如,当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是即时通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是医院信息系统时,即时通信系统将关注医院的公众号的用户的就诊号发送给对应的医院信息系统,从而该医院信息系统只将关注了医院的公众号的用户的就诊数据发送给即时通信系统,以使得即时通信系统根据获取的就诊数据进行推荐文章,或者提供监测报告、就诊预约提醒等服务。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只提供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用户的数据,减轻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负荷。
在将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发送给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就可以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同时绑定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用户的数据。
S304: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其中,当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存在更新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所述通知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实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打通,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存储了与其绑定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及网络地址,同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存储有与其绑定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从而保证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交互。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社交网络服务系统中存储有各医院的标识以及各医院标识对应的网络地址,例如,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前置机的IP地址。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根据各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地址向各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用户的就诊数据。同时各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中可以存储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的网络地址,从而将来自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的请求放行,实现社交网络服务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打通。
S305:根据所述通知报文的源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的网络地址,其中,当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向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提供自身产生的用户数据。
其中,将通知报文的源地址作为获取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即将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作为数据获取请求的目的地址。其中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存储有与其绑定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当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确定在存储的网络地址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对应的网络地址时,确定所述源地址合法,将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放行,允许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在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之前,还可以定时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查询请求,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查询结果,当查询结果指示所述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用户的数据更新时,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所述数据获取获取请求报文。
具体地,根据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及网络地址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查询报文。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查询结果报文;当根据所述查询结果报文确定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存在更新时,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其中,当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确定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将自身保存的用户数据提供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即时通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即时通信系统绑定多家医院,通过各医院的公众号提供各医院的医疗服务。即时通信系统根据存储的各医院的标识以及各医院的网络地址,定时向各医院的信息系统发送查询请求,以查询医院的HIS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中用户的就诊数据是否存在更新,当存在更新时,接收医院信息系统返回的数据存在更新的查询结果。进而向医院信息系统获取更新后的用户的就诊数据。即执行向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操作。其中,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地址可以是网关地址,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地址可以是工作在医院的内网中的前置机的外网的网络地址。即时通信系统根据存储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前置机的外网的网络地址向医院信息的前置机发送报文,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将源地址是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地址的报文放行,从而能够实现即时通信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通信。当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将来自即时通信系统的报文放行后,将报文发送给工作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内网中的前置机,由前置机代理向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获取数据。其中,前置机的功能类似与银行系统的ATM机的功能,其中运行特定的程序,用以获取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特定数据,例如,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就诊数据,不会获取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中的所有数据,保证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的安全。
S306: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
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存储有与其绑定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及网络地址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数据报文的源地址能够确定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从而可以确定获取的数据报文是来自哪一个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是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可以是医院信息系统,当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接收到一个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报文后,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地址,根据存储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上述网络地址对应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标识,从而可以确定获取的报文来自哪一个医院信息系统。
S307: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有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标识。还以上例进行说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是社交网络服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是医院信息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的用户数据可以是用户在医院中的就诊数据,因而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的用户数据包括第二用户标识以及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就诊数据,其中第二用户标识可以是就诊号,也可以是身份证号等其他用以标识身份的标识。社交网络服务系统将获取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与医院信息系统标识关联保存,以区分来自不同医院信息系统的用户数据。例如,可以在用户数据中增加医院信息系统的标识,以医院A-就诊号B-就诊数据C的格式进行存储。
S308: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在步骤S301-S302中建立有第二对应关系,根据建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从而根据获取的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 110中的用户数据向用户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对应的终端设备104推送媒体内容,该终端设备104可以是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
S309: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了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之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可以根据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获取的用户数据,确定与该用户数据匹配的推荐媒体内容,然后将该推荐媒体内容推送给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其中,所述推荐媒体内容可以是与所述用户数据匹配的媒体内容,所述推荐媒体内容可以是图片、文章、视频等。例如,当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的数据显示一个孕妇的孕酮低时,向该用户对应的社交网络账号推送与孕酮低相关的文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S3091-S3093来确定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推荐媒体内容时。
S3091: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中可能包括图片数据,首先需要提取出图片数据中的文字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911。
S30911:如果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包括图片数据,对所述图片数据进行光学字符识别,获取所述图片数据对应的文字信息,确定所述文字信息的特征信息。
其中,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获取的数据可能包括图片,在该情况下,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首先对图片数据进行识别,确定图片数据中的文字信息,进而确定文字信息的特征信息。在对图片数据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进行识别,其中,OCR是指电子设备(例如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检查纸上打印的字符,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即,针对印刷体字符,采用光学的方式将纸质文档中的文字转换成为黑白点阵的图像文件,并通过识别软件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文本格式,供文字处理软件进一步编辑加工的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从第二服务提系统获取的用户数据为文字信息,则可以直接通过下面的步骤S30912-S30914来确定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
S30912:确定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关键词,确定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多个预设参数,从所述用户数据中提取所述多个预设参数中各预设参数的取值。
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确定用户数据对应的关键词。例如,当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为医院信息系统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就诊数据以及提取的各就诊数据的关键词以及各关键词对应的多个预设参数作为样本输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机器学习模型的模型参数。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用以提取用户数据的关键词以及各关键词对应的多个预设参数。
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关键词可以是所述用户数据所属的类别,例如,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检查报告的类别,例如,血常规、糖筛、尿检等。其中,各类别对应多个预设参数,例如,血常规中包括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参数。
S30913:将所述多个预设参数的取值与各自的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得到多个比较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预设参数都有一个对应的取值范围,在从用户数据中提取到每个参数的取值之后,可以将该参数的取值与其取值范围进行比较,例如,将从用户数据中提取出的血小板数量的取值与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S30914:根据所述多个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
例如,所述特征信息可以包括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较高、血小板很高、血小板较低、血小板很低等。
此外,确定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还可以通过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模型,NLP模型在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中关注于计算机与人类语言间转换的领域。可以通过一些样本来训练NLP模型,使得该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到该模型中的用户数据,输出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通过NLP 模型使得确定的特征信息更加准确。
S3092: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各媒体内容的标签确定各媒体内容与所述特征信息的相似度。
媒体内容的标签可以表征媒体内容的主题,例如,一篇关于血糖高的养生文章的标签可以是:血糖高。可以通过余弦相似性来计算所述相似度,具体地,将特征信息及媒体内容的标签进行分词,列出所有的词,确定特征信息及标签的各分词的词频,根据特征信息的各分词的词频确定特征信息的文本向量,根据标签的各分词的词频确定标签的文本向量,进而确定特征信息的文本向量与标签的文本向量的余弦相似度,作为媒体内容与所述特征信息的相似度。此外,还可以采用简单共有词,编辑距离等方式确定媒体内容与所述特征信息的相似度。
S3093:将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的媒体内容作为所述推荐媒体内容。
媒体内容数据库中的各媒体内容存在标签,例如,孕酮高、血糖高等,计算特征信息与媒体内容数据库中的各媒体内容的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符合条件的媒体内容作为推荐媒体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产生的用户数据还可以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预约信息。此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S310:当所述预约信息中的预约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发送提醒消息。
还以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医院信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从医院的HIS 系统中获取的数据中还包括用户在医院中的就诊预约信息,例如,预约的下一次的产检信息,当预约信息中对应的预约时间快到来时,向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应用108发送提醒消息。例如,在预约就诊时间的前一天发送提醒消息。
下面结合图5-1至图5-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5-1至图5-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为健康管理应用系统,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医院信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图5-1 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医院信息系统与健康管理应用系统数据打通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1所示,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医院信息系统,所述健康管理应用用以提供孕检服务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孕妇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孕妇使用的健康管理应用中的数据打通,从而孕妇可以在健康管理应用上查看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检查报告、产检预约时间,不需要去医院获取数据。将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和健康管理应用对应的数据打通,还能保证获取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此外,孕妇在健康管理应用上还可以观看推送的孕期文章。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与健康管理应用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VPN或专线进行打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VPN或专线打通医院信息系统和健康管理应用的数据壁垒,让医院数据不再是孤岛,能直接为健康管理应用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得到了保证。同时医院的孕妇数据为机器学习提供了海量的样本,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推荐可以更精准的服务孕妇,为孕妇的整个生产流程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将获取的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的数据发送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对应的终端设备104,例如,当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为即时通信系统,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为医院信息系统,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的患者的检查报告发送到患者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使得患者不需要再去医院取检查报告。
例如,当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提供孕检服务时,图5-2展示了孕检全览界面图,如图5-2所示,在客户端应用上可以查看整个产检全览,贯穿整个产科全流程。在图5-2中,每一个列表代表一个孕周,其中,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征列表状态,例如,绿色代表已完成,橙色代表已预约的下一次产检,灰色代表未完成的产检。此外,即时通信系统还可以获取孕妇在医院中的预约信息,根据获取的预约信息向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发送孕检提醒。例如,可以在预约日的前一天晚上20:00,推送消息提醒孕妇明天要进行第N次产检,同时提醒孕妇这个孕周内要做的重点检验检查项目,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产检的预约时间是通过获取医院的HIS系统数据得来。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还可以展示各孕周对应的检查项以及检查项对应的检查报告,如图5-3所示。当用户点击其中一个列表项时,展示列表对应的孕周的检查项,检查项包括已完成检测项和待完成检测项。对于各检查项的顺序,基础检查项可以是第一个,其次依次是:可查看报告的检查项、未拉取到报告的检查项、无电子报告的检查项。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各检查项的展示顺序不进行限定。当用户点击检查项对应的查看报告控件501时,展示对应的检查报告502。其中,查看报告控件 501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以区分是否可以获取到对应的检查报告,例如,用绿色表示具有对应的报告,灰色表示没有具体的报告。
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在孕检数据的处理时,例如,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是即时通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是医院信息系统,涉及的系统结构图如图5-4所示。孕妇关注医院的公众号后,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公众号查看产检报告,获取预约提醒。此外,即时通信系统还可以向即时通信公众号推送针对用户的文章。其中,C端为统一暴露给社交网络服务Web端的数据出口,B端为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适配转换层,把医院的数据统一转换适配成C端认识的数据结构。因为每家医院的数据结构都可能不同,例如,在不同的医院,同一个检测项对应的名称可能不同,因而需要B端做一次适配转换,将不同医院的数据统一格式。
当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的数据是图片数据时,会通过字符识别系统从pdf 或者jpg图片中获取出相应的文字信息,再通过语义识别系统对获取到的文字信息做智能语义识别,再经过推送系统进行推荐,最终由推送系统下发相对应的科普文章和相对应的提醒。例如,一个孕妇从怀疑自己是否怀孕到确诊为怀孕,通过即时通信公众号完成孕妇建档流程,在医院正式建立孕期档案,之后开始做产检预约。初检结束后,即时通信系统会第一时间推送产检报告到该孕妇的即时通信账号上。这期间会经过字符识别对电子报告做文字处理,把电子报告转换成文字存储在数据库。再通过语义识别系统对文字进行分词和智能语义分析操作,得到相应的结果,如本次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是早孕,则会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给孕妇推荐早孕相关的科普文章,推送给孕妇查看,让孕妇能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孕妇在产检结束后,医生会在诊间预约好下一次的产检时间,社交网络服务会第一时间获取到医院的预约数据,推送给孕妇,待到用户产检前的前一天进行消息提醒。接着一次次的产检记录循环往复,帮助孕妇了解每个阶段的身体情况和应该注意的事项,直至分娩。分娩结束后,会对相应的出院小结进行同样的字符识别和语义识别策略,得到相应的分娩状态,是单胎还是双胞胎、是顺产还是难产等等,从而进行相应的科普推送,提取出产褥期复诊提醒时间,到42天进行复诊提醒,直到42天后返院复诊。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消息交互图。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是即时通信系统,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是医院信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医院的公众号来获取在医院中的就诊数据以及针对性的推荐文章,如图6 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601:在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中添加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的网络地址(即时通信系统与别的系统进行交互时的网络地址)。
这样,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会将来自即时通信系统的访问放行。
S602:在即时通信系统中存储有与即时通信系统绑定的各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前置机的网络地址(该网络地址是前置机与即时通信系统进行交互时的网络地址),医院的前置机工作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内网中,其中,当前置机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进行交互时,根据前置机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内网中的网络地址进行交互。
S603: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在扫描医院的公众号二维码之后,识别出医院的标识,向即时通信系统发送关注医院公众号的请求,该请求中携带用户的即时通信账号及医院公众号标识。
S604:即时通信系统建立即时通信账号与医院公众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该对应关系之后,当用户再次登陆即时通信账号后,在公众号列表页面上可以显示医院公众号标识。
S605:即时通信系统向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发送医院公众号页面数据。
其中,即时通信系统可以在接收到关注医院公众号请求后,发送所述医院公众号页面数据,也可以是在用户关注医院公众号之后,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响应于用户点击医院公众号的标识,发送医院公众号页面数据获取请求,即时通信系统响应于该请求,向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发送所述公众号页面数据。
S606:当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接收到医院公众号的页面数据时,展示医院公众号页面。用户在医院公众号页面上输入医院的就诊号。
S607:即时通信客户端应用响应于用户输入医院就诊号的操作,向即时通信系统发送绑定请求,该绑定请求中携带即时通信账号、医院标识及就诊号。
S608:即时通信系统建立即时通信账号、医院标识、就诊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绑定关系。
关注医院公众号的用户会存在多个,同时,也会存在多个医院的公众号,因而,即时通信系统中存储了多条即时通信账号、医院标识、就诊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S609:即时通信系统将关注医院公众号的用户的就诊号携带在报文中发送给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前置机。在发送给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前置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
S610:在所述报文经过网关时,报文中的源地址被替换为网关的网络地址。
S611:所述报文到达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
S612: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确定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合法。其中,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中存储了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的网络地址,即确定源地址中的网络地址是否是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的网络地址,当是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的网络地址时,确定合法,否则不合法。
S613:当确定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即前置机网络地址,将报文发送给前置机。
S614:前置机获取报文中的就诊号,将就诊号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内网发送给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
S615: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将就诊号添加到用户标识列表中。
S616:当用户标识列表中的就诊号对应的数据更新时,医院信息系统向前置机发送通知消息。之后,由前置机将该通知消息发送给即时通信系统,在发送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
S617:前置机将通知消息封装成通知报文发送给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报文的源地址为前置机的网络地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地址。
S618:所述通知报文经过所述网关到达即时通信系统。
S619:响应于通知报文,向前置机发送获取数据请求报文。报文经过即时通信系统的网关、医院信息系统的防火墙。流程与前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620:前置机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中获取用户数据,并向即时通信系统发送携带用户数据的数据报文。
S621:即时通信系统根据数据报文获取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该数据包括用户的就诊号、医院标识以及用户在医院中的检查报告等数据。
S622:即时通信系统根据用户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确定针对用户的推荐文章。
S623:即时通信系统将推荐文章推送给登录了即时通信账号的终端设备 104。
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到孕妇数据处理中时,社交网络服务系统和医院HIS系统之间数据打通,解决了用户需要主动上传数据的技术问题,同时因为跟医院数据打通,可以及时的获取到孕妇在医院中的数据,并推送最新的孕妇信息到社交网络服务端,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此外,收集医院的相关孕妇数据后,通过OCR技术对孕妇的电子报告以及其他就医数据进行分析,通过NLP进行智能语义分析,提取出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再进行机器学习,通过RS推荐算法建模,进行个性化推荐,能够精准地推送对孕妇有用的科普文章和建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由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执行,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701:根据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生成数据报文;
S702: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通过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提供服务,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是绑定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 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用户在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标识。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仅将绑定了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与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用户的数据发送给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上述步骤S701-S702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执行的相应步骤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
当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生成所述数据报文。
该步骤与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执行的相应步骤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图8-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1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800包括:接收模块801、获取模块802、确定模块803和推送模块804。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801,用于用以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的标识。
所述获取模块802,用于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的第二用户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所述推送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图8-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2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810包括:生成模块811以及发送模块812。其中,
生成模块811,用于根据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生成数据报文;
发送模块812,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 通过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提供服务,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102中的第一用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110中的用户数据,向登录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104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图9示出了资产交易装置所在的计算设备的组成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CPU)902、通信模块904、存储器906、用户接口910,以及用于互联这些组件的通信总线908。
处理器902可通过通信模块904 接收和发送数据以实现网络通信和/或本地通信。
用户接口910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912,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 或一个或多个可视化显示器。用户接口910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914,其包括诸如,键盘,鼠标,声音命令输入单元或扩音器,触屏显示器,触敏输入板,姿势捕获摄像机或其他输入按钮或控件等。
存储器906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SRAM、DDR RAM、或其他随机存取固态存储设备;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
存储器906存储处理器902可执行的指令集,包括:
操作系统916,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用于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程序;
应用918,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其能够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处理流程,例如,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采用的功能上的划分,实际实现时,一个模块可以分由多个模块实现,多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同一个模块实现,这些模块可以位于同一个设备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设备中。
各实施例中的硬件模块可以以硬件方式或硬件平台加软件的方式实现。上述软件包括机器可读指令,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因此,各实施例也可以体现为软件产品。
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硬件可以由专门的硬件或执行机器可读指令的硬件实现。例如,硬件可以为专门设计的永久性电路或逻辑器件(如专用处理器,如FPGA或ASIC)用于完成特定的操作。硬件也可以包括由软件临时配置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或电路(如包括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用于执行特定操作。
另外,本申请的每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由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执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显然,数据处理程序构成了本申请。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和/或内存)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申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这种数据处理程序可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实施例。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单元上的CPU等可以根据指令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 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一服务提供系统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
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在所述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其中,当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所述数据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及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接收绑定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页面数据获取请求;
响应于所述页面数据获取请求,将对应的页面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在所述终端设备上展示所述页面数据对应的页面,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在所述页面上的第二用户标识的输入操作,发送所述绑定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建立所述对应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以使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加入用户标识列表;
其中,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从自身保存的用户数据中选择出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通知报文,所述通知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其中,当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存在更新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所述通知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各媒体内容的标签确定各媒体内容与所述特征信息的相似度;
将相似度满足预设条件的媒体内容作为所述推荐媒体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关键词,确定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多个预设参数,从所述用户数据中提取所述多个预设参数中各预设参数的取值;
将所述多个预设参数的取值与各自的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得到多个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多个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包括图片数据,在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图片数据进行光学字符识别,获取所述图片数据对应的文字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特征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文字信息的特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预约信息;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预约信息中的预约时间距离当前时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发送提醒消息。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二服务提供系统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标识列表中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生成数据报文;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提供服务,所述数据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在接收到所述数据报文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
当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生成所述数据报文。
1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是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确定与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
获取模块,用以从所述数据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在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二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用以根据自身保存的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在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中的第一用户标识;
推送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获取的用户数据,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推送推荐媒体内容;
发送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向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的网络地址,其中,当所述第二服务提供系统确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报文的源地址合法时,向所述第一服务提供系统发送所述数据报文。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69370.4A 2018-11-28 2018-11-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61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9370.4A CN109561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9370.4A CN109561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149A CN109561149A (zh) 2019-04-02
CN109561149B true CN109561149B (zh) 2019-10-15

Family

ID=6586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9370.4A Active CN109561149B (zh) 2018-11-28 2018-11-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1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2759B (zh) * 2020-08-15 2021-11-30 湖南华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物联网数据处理平台及方法
CN113542352B (zh) * 2021-06-08 2024-04-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联合建模的方法和节点
CN114997186B (zh) * 2021-09-02 2023-03-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翻译控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990A (zh) * 2006-04-30 2007-10-31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016892A (zh) * 2008-04-28 2011-04-13 艾斯组织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web的事务
CN102968752A (zh) * 2012-11-08 2013-03-13 段缨 一种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4036444A (zh) * 2014-06-05 2014-09-1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状况的改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60557A (zh) * 2013-11-19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447059A (zh) * 2016-11-21 2017-02-22 浪潮(苏州)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服务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7851225A (zh) * 2015-08-06 2018-03-2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健康维护咨询技术
CN107924720A (zh) * 2015-08-06 2018-04-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健康相关建议的客户端计算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9240B2 (en) * 2011-11-28 2014-10-21 Xerox Corporation Soft method for local secure connection to a device
US9451421B1 (en) * 2015-06-30 2016-09-2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to authenticate multiple IMS identities
CN106570715A (zh) * 2015-10-09 2017-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073781A (zh) * 2016-11-16 2018-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体征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88703B (zh) * 2017-11-29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990A (zh) * 2006-04-30 2007-10-31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016892A (zh) * 2008-04-28 2011-04-13 艾斯组织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web的事务
CN102968752A (zh) * 2012-11-08 2013-03-13 段缨 一种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4660557A (zh) * 2013-11-19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36444A (zh) * 2014-06-05 2014-09-1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状况的改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51225A (zh) * 2015-08-06 2018-03-2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健康维护咨询技术
CN107924720A (zh) * 2015-08-06 2018-04-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健康相关建议的客户端计算设备
CN106447059A (zh) * 2016-11-21 2017-02-22 浪潮(苏州)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服务装置、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医联大数据的移动医疗APP实现与应用;杨巍等;《中国数字医学》;20150815;第10卷(第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149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1806B2 (en) Customize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latform method and devices
US20200110792A1 (en) Customize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latform method and devices
US20210042662A1 (en)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Capture and Retrieval with User-Defined and/or Machine Intelligence Augmented Prompts and Prompt Processing
JP6339308B2 (ja) モバイル検索のためのモバイルシステム、検索システム、および検索結果提供方法
CN10956114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851380B2 (en)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131299A1 (en) Networked multimedia environment allowing asynchronous issue tracking and collaboration using mobile devices
US7930226B1 (en) User-driven document-based data collection
CN106446228A (zh) 一种web页面数据的采集分析方法及装置
US10885263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gen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300075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using web feed display templates
US10817662B2 (en) Expert system for automation, data collection, validation and managed storage without programming and without deployment
US20160188809A1 (en)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 Reporting
US10129573B1 (en) Identifying relevance of a video
KR102318642B1 (ko) 음성 분석 결과를 이용하는 온라인 플랫폼
CN105813549A (zh) 组合来自多个格式的信息
KR101912939B1 (ko) 사용자 상태에 따른 맞춤형 자기관리정보 제공시스템
US201102140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data aggregation
CN113468225A (zh) 培训数据的线上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01151B (zh) 一种系统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6823537A (zh) 一种保险报案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001108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feedback in association with content in a network
CN113314217A (zh) 一种基于检验医学大数据的常见疾病辅助自诊系统
Oprea et al. Voice Based Dating Application
TW200910115A (en)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of for generating an electronic t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518057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