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0716B -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0716B
CN109560716B CN201710889955.0A CN201710889955A CN109560716B CN 109560716 B CN109560716 B CN 109560716B CN 201710889955 A CN201710889955 A CN 201710889955A CN 109560716 B CN109560716 B CN 109560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ley
signal
time
control signal
ordinal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99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0716A (zh
Inventor
赵安东
应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CD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CD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Ltd
BC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CD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Ltd, BC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filed Critical BCD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99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0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0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0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接收并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检测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分别根据两个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相对大小调整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以及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当不满足调整条件时,保持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本发明在由于负载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小导致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大幅减小或大幅度增加时,能够仅进行一次谷底序数跳变,从而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转换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转换器广泛应用于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中,电源转换器分为线性式和开关式转换器,其中,反激式变换器在开关式电源转换器中应用广泛。
参见图1所示,图1为一种反激式变换器结构示意图,反激式变换器包括滤波网络100,全桥整流模块110,变压器T111,辅助绕组T112,功率开关管M102,原边限流电阻R103,CS引脚限流电阻R115,启动电阻R104,AC-DC 控制芯片180,幅值绕组分压电阻R121和R122,VCC整流二极管D143,VCC 滤波电容C102,二次侧整流滤波二极管D142,滤波电容C102,输出电压分压电阻R132和R131,补偿网络Comp.Network,光耦PC133和PC134,光耦限流电阻R133,副边基准和调节器T141。
在对效率、热要求高和高频噪声敏感的应用场合多采用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该种反激式变换器利用准谐振控制模式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功率管开关在谐振信号的谷底处触发导通,开关损耗小,其中,这里的谐振信号指的是AC-DC控制芯片180的采样引脚DEM处的谐振信号(该谐振信号近似等于AC-DC控制芯片180与功率开关管的栅极相连的DRV引脚处的信号)。
其中,开关频率等于主边导通时间Tonp、关断时间Tons以及断续时间Toff 之和的倒数。由于当反激式变换器连接的外部负载减小时,导通时间Tonp和关断时间Tons减小,开关频率增加,导致功率开关管的损耗增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调整Toff时间的方法,以此来降低开关频率,进而降低开关损耗。由于Toff时间的大小与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即在第几个谷底处触发导通)有关,谷底序数越高,Toff时间越小,开关频率越低。故目前通过生成与开关频率成反比的时间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在满载的条件下,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第一个谷底,随着负载的降低,开关频率不断升高,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升高,当负载降低到一定值时,若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当前DRV信号(驱动信号,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时间特征的差值达到第一预定值,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跳变至对应第二个谷底。
但是,目前的方法中,当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跳变后,开关频率会下降,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下降,此时当前DRV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很容易就会达到第二预定值,进而导致功率开关管进一步跳变,即会在一定负载范围内,引起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两个谷底之间来回切换振荡,导致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频率振荡,引入音频噪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在由于负载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小导致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大幅减小或大幅度增加时,能够仅进行一次谷底序数跳变,从而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包括:
接收并根据所述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检测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所述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
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将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
判断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将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
当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均未超出对应预设阈值时,输出对应于当前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的保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优选地,所述时间特征具体为上升沿出现时间或下降沿出现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装置,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包括:
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谷底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所述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至第一逻辑电路以及第二逻辑电路;
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发送第一重置信号至谷底控制模块,以及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所述驱动信号,判断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发送第二重置信号至所述谷底控制模块,以及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谷底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重置信号后,将自身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接收所述第二重置信号后,将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输出对应于当前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的保持控制信号至所述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通路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当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按照所述保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优选地,所述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具体为消隐时间产生器和输出功率迟滞产生器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谷底控制模块为谷底计数器和目标谷底序数寄存器的组合。
优选地,还包括:
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缓存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输出驱动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本发明采用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谷底序数的升降,当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一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低,而开关频率过高,需要通过增大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一谷底跳变至第二谷底);当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小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高,而开关频率过低,需要通过降低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二谷底跳变至第一谷底)。
且在本发明中,即使当谷底序数增大后,开关频率下降,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减小,此时虽然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增大,但由于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间的固定值的设置,使得此时的差值一般达不到第二预设阈值,故不会引起进一步的跳变,而是会按照当前锁存的谷底序数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同理,当谷底序数减小引起开关频率增大后,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一般也达不到第一预设阈值。可见,本发明能够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反激式变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在由于负载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小导致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大幅减小或大幅度增加时,能够仅进行一次谷底序数跳变,从而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包括:
步骤s101:接收并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具体地,这里的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第二时间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为分段区间函数的关系。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时间特征差值的具体数值,该固定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步骤s102:检测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
步骤s103: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
步骤s104:判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5:判断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107;
步骤s106:将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将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第一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第一谷底序数;
步骤s107:将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将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第二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第二谷底序数;
步骤s108:当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均未超出对应预设阈值时,输出对应于当前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的保持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其中,步骤s104与步骤s105并无先后顺序之分,两者可同时进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优选地,这里的时间特征具体为上升沿出现时间或下降沿出现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本发明采用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谷底序数的升降,当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一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低,而开关频率过高,需要通过增大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一谷底跳变至第二谷底);当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小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高,而开关频率过低,需要通过降低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二谷底跳变至第一谷底)。
且在本发明中,即使当谷底序数增大后,开关频率下降,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减小,此时虽然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增大,但由于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间的固定值的设置,使得此时的差值一般达不到第二预设阈值,故不会引起进一步的跳变,而是会按照当前锁存的谷底序数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同理,当谷底序数减小引起开关频率增大后,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一般也达不到第一预设阈值。可见,本发明能够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装置,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包括:
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01,用于接收并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谷底检测模块202,用于检测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至第一逻辑电路203以及第二逻辑电路204;
第一逻辑电路203,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判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将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发送第一重置信号至谷底控制模块206,以及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205;
第二逻辑电路204,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驱动信号,判断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将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发送第二重置信号至谷底控制模块206,以及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205;
谷底控制模块206,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第一谷底序数;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第二谷底序数;当未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时,按照保持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通路选择模块205,用于接收谷底序数升高信号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升高预设位;接收谷底序数降低信号后,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降低预设位;当未接收到谷底序数升高信号及谷底序数降低信号时,按照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可以理解的是,从功能上看,本发明中的通路选择模块205为三选一的通路选择器,具体采用哪种类型的通路选择器本发明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按照上述逻辑进行三选一选择即可。
其中,谷底检测模块202检测采样引脚及变压器T111和T112退磁后的谐振信号,并在该谐振信号接近谷底的时刻输出脉冲信号。
作为优选地,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01具体为消隐时间产生器和输出功率迟滞产生器的组合。
作为优选地,谷底控制模块206为谷底计数器和目标谷底序数寄存器的组合。
其中,谷底控制模块206能够实现两个功能:其一,对每一个开关周期中脉冲信号的总数进行计数;其二,实现目标谷底序数的锁存,这里的目标谷底序数指的是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
可以理解的是,谷底控制模块206始终输出对应于当前寄存器内设置的谷底序数的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205。其中,在未需要进行谷底跳变时,通路选择模块205按照接收到的保持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当需要进行谷底跳变时,逻辑电路控制调整谷底控制模块206 内寄存器中锁存的谷底序数,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205,此时通路选择模块205优先按照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
缓存器207,缓存器207的输入端与通路选择模块205的输出端相连,缓存器207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装置,根据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本发明采用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谷底序数的升降,当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一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低,而开关频率过高,需要通过增大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一谷底跳变至第二谷底);当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小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且差值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表明此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较高,而开关频率过低,需要通过降低谷底序数来降低开关频率(例如从第二谷底跳变至第一谷底)。
且在本发明中,即使当谷底序数增大后,开关频率下降,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与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减小,此时虽然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增大,但由于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间的固定值的设置,使得此时的差值一般达不到第二预设阈值,故不会引起进一步的跳变,而是会按照当前锁存的谷底序数控制功率开关管的触发,同理,当谷底序数减小引起开关频率增大后,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当前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一般也达不到第一预设阈值。可见,本发明能够尽可能避免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在谷底间振荡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并根据所述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检测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所述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
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将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
判断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将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
当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以及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均未超出对应预设阈值时,输出对应于当前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的保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特征具体为上升沿出现时间或下降沿出现时间。
3.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装置,用于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AC-DC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反馈信号生成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时间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均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成正比,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且两个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差值为固定值;
谷底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采样引脚处的谐振信号,并在所述谐振信号接近谷底时输出脉冲信号至第一逻辑电路以及第二逻辑电路;
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的驱动信号;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一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一谷底序数,发送第一重置信号至谷底控制模块,以及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用于接收当前反馈的所述驱动信号,判断所述驱动信号的时间特征与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将所述第二时间控制信号的时间特征之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底的序数值作为第二谷底序数,发送第二重置信号至所述谷底控制模块,以及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谷底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重置信号后,将自身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接收所述第二重置信号后,将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变更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输出对应于当前所述寄存器内锁存的谷底序数的保持控制信号至所述通路选择模块;
所述通路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一谷底序数;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为所述第二谷底序数;当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按照所述保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触发信号对应的谷底序数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具体为消隐时间产生器和输出功率迟滞产生器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谷底控制模块为谷底计数器和目标谷底序数寄存器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缓存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AC-DC控制芯片的输出驱动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和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反馈输入端连接。
CN201710889955.0A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9560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955.0A CN109560716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955.0A CN109560716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0716A CN109560716A (zh) 2019-04-02
CN109560716B true CN109560716B (zh) 2020-07-31

Family

ID=6586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9955.0A Active CN109560716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0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372B (zh) * 2020-12-31 2022-03-22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准谐振控制的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13992028B (zh) * 2021-11-08 2023-07-28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式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CN117526685B (zh) * 2024-01-08 2024-05-03 深圳市力生美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开关电源
CN117639083B (zh) * 2024-01-26 2024-04-19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反激变换器的并网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7985U (zh) * 2010-08-27 2012-03-1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准谐振控制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开关稳压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7985U (zh) * 2010-08-27 2012-03-1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准谐振控制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开关稳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0716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0716B (zh) 一种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US8536851B2 (en) Quasi-resonant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multi-mode control
US9083250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 switching regulator
US7643313B2 (en) Power converter for compensating maximum output power and PWM controller for the same
EP0993105B1 (en) Control of power transfer in a flyback converter by modulating the off-phase in function of the load
US9577543B2 (en) Constant on time (COT) control in isolated converter
US9954455B2 (en) Constant on time COT control in isolated converter
TWI672896B (zh) 主動鉗位反馳式電源轉換器與相關之控制方法
US200803101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light load efficiency of a switching mode converter
US20090201705A1 (en) Energy converting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in
EP3451519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si-resonant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with fixed frequency operation
KR101236955B1 (ko) 스위칭 모드 파워 서플라이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0651750B2 (en) Constant on-time (COT) control in isolated converter
JP4229202B1 (ja) 多出力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20130308349A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10811978B1 (en) Multi-mode control for multi-output voltage power converter
US9407153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3241941B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及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US20140347895A1 (en) Switching Power-Supply Device
US9548667B2 (en) Constant on-time (COT) control in isolated converter
US9577542B2 (en) Constant on-time (COT) control in isolated converter
US10218281B2 (en) Switch mode power supplie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reof
JP2018007515A (ja) 絶縁型のdc/dcコンバータならびにその一次側コントローラ、制御方法、それを用いた電源アダプ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854031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15226416A (ja) 絶縁型直流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1

Address after: No. 1600, Zi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1

Patentee after: BCD (SHANGHAI) MICRO-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No. 1600, Zi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1

Patentee before: BC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Patentee before: BCD (SHANGHAI) MICRO-ELECTRONIC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