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6669A -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6669A
CN109546669A CN201811500231.3A CN201811500231A CN109546669A CN 109546669 A CN109546669 A CN 109546669A CN 201811500231 A CN201811500231 A CN 201811500231A CN 109546669 A CN109546669 A CN 10954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age
power
feedback
charge power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02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洁
张信真
朱全友
聂文海
李海滨
刘丽
李莉
张嵩
宋堃
赵男
赵一男
申惠琪
张楠
梁大鹏
宋斌
刘志雄
张晋梅
赵芃
蒋科
苏麟
卫银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002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66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6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调频控制装置,包括:储能监控系统获取所需充电功率、储能变流器的第一充电功率和电化学电池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获取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储能变流器和制冷制热控制系统,接收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如此,能够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电站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调节峰谷用电问题,同时也可以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但是目前的大多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较弱且运行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增加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调频控制装置,所述调频控制装置包括储能监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和储冷/储热系统,所述储能监控系统分别与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储冷/储热系统和一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变流器通信连接,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与所述储冷/储热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储能监控系统与一电网调度室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从所述电网调度室获取所述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所需充电功率;获取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充电功率和与所述储能变流器通信连接的一电化学电池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所述储能变流器接收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控制所述电化学电池进行充电,并将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实时发送至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所述制冷/制热系统接收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控制所述储冷/储热系统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发送至所述储能监控系统;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从所述电网调度室获取调频高峰时段对应的调频曲线,对所述调频曲线进行积分获得第一调频容量;
获取所述电化学电池的剩余电量最大值SOCMAX,将0.3SOCMAX作为第二调频容量;
判断所述第一调频容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调频容量,若大于,将所述第一调频容量值作为设定调频容量,否则,将所述第二调频容量作为设定调频容量;
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根据所述实时调频容量与所述设定调频容量计算获得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频容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t1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起始时刻,t2为调频高峰时段的结束时刻,PAGC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调频功率。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若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低于第一设定值,
判断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将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具体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不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且低于第二设定值,
判断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是否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不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且低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等分并分别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达到所述第二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系统。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达到第三设定值,
判断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将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可选地,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均达到100%,停止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下发所述所需充电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值为60%,所述第二设定值为80%,所述第三设定值为95%。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获取用于修改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和所述第三设定值的修改指令,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和所述第三设定值进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储能电站配备调频控制装置,使调频控制装置中的制冷/制热系统和储冷/储热系统也能够参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相比于现有的仅采用电化学电池进行调频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电化学电池在调频时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够根据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进而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增加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频控制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监控系统1下发所需充电功率的示意图。
图标:
100-调频控制装置;
1-储能监控系统;
2-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3-储冷/储热系统;
4-储能变流器;
5-电化学电池;
6-电网调度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发明人经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多数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较弱且运行寿命短,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温控系统依靠电化学电池所储存的电量来调节空调和风机的运行功率,实现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温度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此外,目前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在调频运行时,调频能力仅依赖于储能变流器和电化学电池,这样会削减整个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进而增加后期的安装投资成本。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发明过程中对本发明做出的贡献。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现有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基础上增设一调频控制装置,能够使得温控系统也能参与调频,实现温控系统、储能变流器和电化学电池的协同调频,进而提高整个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增加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频控制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由图可见,该调频控制装置100包括储能监控系统1、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其中,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视为温控系统。进一步地,储能监控系统1分别与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一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变流器4通信连接,该储能变流器4通信连接(电连接)有一电化学电池5,此外,储能监控系统1还与一电网调度室通信连接。
图1所示出的调频控制装置100,通过增设一储能监控系统1,能够让现温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也参与调频,进而提高电化学电池5的性能,从而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不仅能参与调频,还能参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温度控制,也能够用于向其他设备供冷/供热。具体地,储冷系统主要用于站房式或集装箱式储能电站,主要采用换热管换热和风机结合方式降低储能电站内部温度,储热系统主要应用于冬季北方区域或高原地区的站房式或集装箱式储能电站,采用换热管换热和风机结合方式提高储能电站内部温度。储冷/储热系统3也可以为储能电站附近的工商业楼宇供冷/供热。
由于本方案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温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因此,下面将对如何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调频控制装置100,下面对图2所示的步骤作详细说明:
步骤S21,储能监控系统从电网调度室获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所需充电功率,获取储能变流器的第一充电功率和电化学电池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获取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功率为PC,储能变流器4的第一充电功率为PPCS,电化学电池5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为X1,储冷/储热系统3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为X2
例如,储能监控系统1接收来自电网调度室6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该指令中包括PC,因此,可以理解为储能监控系统1从电网调度室6获取PC
由于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参与调频,因此,需要将PC进行分配下发,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X1和X2来确定如何对PC进行分配下发,因此,该方法的第一步会首先获得所需要的各种参数。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211,储能监控系统从电网调度室获取调频高峰时段对应的调频曲线,对调频曲线进行积分获得第一调频容量。
例如,储能监控系统1从电网调度室获取典型日的AGC调频曲线,并获取调频高峰3~4小时的调频曲线并对其进行细分获得第一调频容量,具体地,第一调频容量为:其中,t1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起始时刻,t2为调频高峰时段的结束时刻,PAGC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调频功率。
步骤S212,储能监控系统获取电化学电池的剩余电量最大值,根据剩余电量最大值获得第二调频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电化学电池5的剩余电量最大值为SOCMAX,其中,SOCMAX可以理解为电化学电池5的SOC值为1时对应的储能容量,也可以理解为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最大储能电量,可以理解,若温控系统不参与调频,仅依靠电化学电池5的电池需电量来维持运行,会削弱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容量,通常情况下,调频能力只有0.5SOCMAX
可以理解,储能监控系统1可以将0.3SOCMAX作为第二调频容量。
步骤S213,判断第一调频容量是否大于第二调频容量。
若第一调频容量大于第二调频容量,转向步骤S214,否则,转向步骤S215。
步骤S214,将第一调频容量作为设定调频容量。
步骤S215,将第二调频容量作为设定调频容量。
步骤S216,储能监控系统获取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根据实时调频容量与设定调频容量计算获得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可以理解,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为:
可以理解,由于温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的参与使得电化学储能电站响应调频充电的能力大大提高,可将调频能力从0.5SOCMAX至少提到到0.8SOCMAX,进而增加了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寿命,减少了投资建设的成本。
步骤S22,储能监控系统根据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储能变流器和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要使温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和储冷/储热系统3)能够起到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作用,对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配置容量至关重要。
例如,储能监控系统1可以从电网调度室6获取典型月的历史调频指令,解析历史调频指令获取充电功率值PAGCmax和调频余量ΔP,则制冷/制热控制系统2的功率为Pcold/hot额=PAGCmax+ΔP,可以理解,根据Pcold/hot额可以推导出第二调频容量,也就是说,通过Pcold/hot额推导出的配置容量约为0.3SOCMAX,因此,步骤S212会以0.3SOCMAX作为第二调频容量。
可以理解,在对PC进行分配时,会结合PPCS、X1和X2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针对不同情况的分配过程会在之后进行说明。
步骤S23,储能变流器和制冷/制热系统分别接收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分别控制电化学电池和储冷/储热系统进行充电,储能变流器将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实时发送至储能监控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将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发送至储能监控系统。
可以理解,储能变流器4和制冷/制热系统2在相应充电指令之后,会对储能监控系统1进行反馈,如此,可以为储能监控系统1提供二次分配的判定基础。
步骤S24,储能监控系统接收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
可以理解,储能监控系统1在对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后,会重新向储能变流器4和制冷/制热系统2进行下发。
请结合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监控系统1下发所述充电功率的示意图。
可以理解,储能监控系统1在下发PC时,会首先根据X1进行判断,其中,X1可以有四种情况:[5%,60%);[60%,80%);[80%~100%);100%。应当理解,X1可能会是这四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为便于分析和说明,以[5%,60%)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31,若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低于第一预设值,判断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第一充电功率。
若PC没有超过PPCS,转向步骤S311,若PC超过PPCS,转向步骤S312。
步骤S311,将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储能变流器。
步骤S312,将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储能变流器,将超过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步骤S32,若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不低于第一设定值且低于第二设定值,判断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是否低于第一设定值。
可以理解,储能监控系统1会实时接收电化学电池5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3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然后对电化学电池5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3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继续进行判断,以实现对所需充电功率的调整。
若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是否低于第一设定值,转向步骤S321,否则,转向步骤S322。
步骤S321,将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步骤S322,将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等分并分别下发至储能变流器和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步骤S33,若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达到第二设定值,将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制冷/制热系统。
步骤S34,若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达到第三设定值,判断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第一充电功率。
若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第一充电功率,转向步骤S341,否则,转向步骤S342。
步骤S341,将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储能变流器。
步骤S342,将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储能变流器,将超过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步骤S35,若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均达到100%,停止向储能变流器和制冷/制热控制系统下发所需充电功率。
可以理解,当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均达到100%时,储能监控系统1停止接收充电指令,只响应放电指令,可以理解,储能监控系统1在响应放电指令时,温控系统不参与放电调频,也就是说,在放电调频时,只有储能变流器4和电化学电池5参与,电化学电池5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低于5%时,储能监控系统1停止接收充电指令。
可选地,第一设定值为60%,第二设定值为80%,第三设定值为95%,储能监控系统1还可以获取用于修改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的修改指令,根据修改指令对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进行修改。
如此,能够通过储能监控系统1实现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灵活调频,控制温控系统参与调频,提高整个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
应当理解,该调频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风电/光伏发电站中,也可以为储能电站单独使用,如此,能够极大地改善储能电站对电网AGC指令的响应时间、调频速率和调频能力。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频能力,增加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10,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调频控制装置,所述调频控制装置包括储能监控系统、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和储冷/储热系统,所述储能监控系统分别与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储冷/储热系统和一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变流器通信连接,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与所述储冷/储热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储能监控系统与一电网调度室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从所述电网调度室获取所述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所需充电功率;获取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充电功率和与所述储能变流器通信连接的一电化学电池的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所述储能变流器接收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控制所述电化学电池进行充电,并将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实时发送至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所制冷/制热系统接收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控制所述储冷/储热系统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发送至所述储能监控系统;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从所述电网调度室获取调频高峰时段对应的调频曲线,对所述调频曲线进行积分获得第一调频容量;
获取所述电化学电池的剩余电量最大值SOCMAX,将0.3SOCMAX作为第二调频容量;
判断所述第一调频容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调频容量,若大于,将所述第一调频容量值作为设定调频容量,否则,将所述第二调频容量作为设定调频容量;
获取所述储冷/储热系统的实时调频容量,根据所述实时调频容量与所述设定调频容量计算获得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频容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t1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起始时刻,t2为调频高峰时段的结束时刻,PAGC为调频高峰时段的调频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根据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实时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分配,将分配之后的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若所述实时剩余电量百分比低于第一设定值,
判断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将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具体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不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且低于第二设定值,
判断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是否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不低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且低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等分并分别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达到所述第二设定值,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达到第三设定值,
判断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是否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若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将所述所需充电功率没有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储能变流器,将超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的部分下发至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监控系统接收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根据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对所述所需充电功率进行二次分配,还包括:
若所述电化学电池反馈的剩余电量百分比和所述储冷/储热系统反馈的调频容量百分比均达到100%,停止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制冷/制热控制系统下发所述所需充电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为60%,所述第二设定值为80%,所述第三设定值为9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储能监控系统获取用于修改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和所述第三设定值的修改指令,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和所述第三设定值进行修改。
CN201811500231.3A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5466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0231.3A CN10954666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0231.3A CN10954666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6669A true CN109546669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5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0231.3A Pending CN10954666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66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6728A (zh) * 2020-10-27 2021-02-12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电池储能和制氢设备联合调频测试方法、装置和中控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2308A1 (en) * 2012-03-08 2014-02-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Frequency regulation method
CN104134995A (zh) * 2014-07-08 2014-11-05 东南大学 基于储能建模的空调负荷参与系统二次调频方法
CN105762835A (zh) * 2016-03-31 2016-07-13 北方工业大学 基于温控负荷的孤立微电网频率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72752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东南大学 一种变频空调热电池建模及其调度方法
CN108364114A (zh) * 2017-12-28 2018-08-03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缩蓄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缩蓄冷系统
CN108534113A (zh) * 2018-04-28 2018-09-14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侧电蓄热锅炉调频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2308A1 (en) * 2012-03-08 2014-02-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Frequency regulation method
CN104134995A (zh) * 2014-07-08 2014-11-05 东南大学 基于储能建模的空调负荷参与系统二次调频方法
CN105762835A (zh) * 2016-03-31 2016-07-13 北方工业大学 基于温控负荷的孤立微电网频率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72752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东南大学 一种变频空调热电池建模及其调度方法
CN108364114A (zh) * 2017-12-28 2018-08-03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缩蓄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缩蓄冷系统
CN108534113A (zh) * 2018-04-28 2018-09-14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负荷侧电蓄热锅炉调频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涌: "基于温控负荷的独立微电网频率稳定与控制研究", 《广西大学》 *
周磊: "空调负荷的动态需求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东南大学》 *
孟健: "基于电动汽车与温控负荷的电力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边媛: "尝于可控负荷优化利用的微电网频率调节策略研究", 《北方工业大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6728A (zh) * 2020-10-27 2021-02-12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电池储能和制氢设备联合调频测试方法、装置和中控系统
CN112366728B (zh) * 2020-10-27 2022-02-01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电池储能和制氢设备联合调频测试方法、装置和中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Coordinated dispatch of 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 LV grids for voltage regulation
Yao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hort-term power dispatch schedule for a wind farm incorporated with dual-battery energy storage scheme
CN109752953B (zh) 一种集成电制冷机的楼宇供能系统模型预测调控方法
CN107230984B (zh)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的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599856B (zh) 一种微网多楼宇中电动汽车充放电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
EP4287441A3 (en) Systems for machine learning, optimising and managing local multi-asset flexibility of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resources
Shi et al. Evaluating microgri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with an implementab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Hui et al.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and load resources for frequency restoration in isolated urban microgrids
CN105226695B (zh) 一种含梯次利用电池多类型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875992A (zh) 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10400059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控制方法
CN111555366B (zh) 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微网三层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CN108054750A (zh) 一种计及夏季空调负荷差异特性的电网调峰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4685833A (zh) 管理方法、控制装置以及通信处理装置
CN110807588A (zh) 一种多能源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CN104253444A (zh) 一种规模化充电站电网频率控制系统
CN103580052B (zh) 一种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复合储能电站及其配电方法
CN105117802A (zh)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储能特性的电力市场优化调度策略
CN115498668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方法
CN106340893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09546669A (zh) 一种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能力的控制方法
CN112909934B (zh) 一种电网负荷无感调控方法
CN107732947A (zh) 一种用于能源互联网的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
CN116683445A (zh)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园区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运行优化方法
Nguyen et al. Coordinated dispatch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HVAC load using stochastic program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