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3427A -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3427A
CN109543427A CN201811327663.9A CN201811327663A CN109543427A CN 109543427 A CN109543427 A CN 109543427A CN 201811327663 A CN201811327663 A CN 201811327663A CN 109543427 A CN109543427 A CN 109543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virtual controlling
max
control point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76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3427B (zh
Inventor
陈瑞良
陈宝安
陈雨杉
郭书太
王福东
陈微
刘立华
方广杰
张智禹
徐晓昕
张月国
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Desig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Desig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3276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3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3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3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测绘工作区域,并判断形状,当为面状区域,进入步骤2,当为带状区域,进入步骤3;步骤2,确定面状区域边缘线,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在测区控制点表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步骤3,确定带状区域中心线,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步骤4,将所有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组成虚拟控制点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不存在真实坐标成果表的情况下不影响保密坐标和其它保密测绘成果的网络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建设信息安全和测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保密坐标和其它测绘保密数据文件的网络传输,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为人工获取和传递,这种传输方式的缺点是传递速度慢,成本高,不能实现实时传送,容易出现文件丢失、损坏和失窃泄密,且不能满足智能管道建设的需要。目前,存在一种利用测绘控制点成果表产生加密密码对测绘成果加密的方法,对于坐标的传输也可利用测绘控制点成果表中的控制点与传输的保密坐标计算相对关系,网络传输后解除相对关系以达到网络传输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控制测量前期不存在测绘控制点成果表,即使是在测绘后期,控制点数量很少,保密效果不好。也就是说在没有将控制测量完成并将它传递到相关方的情况下,网络传递保密坐标无法实现或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在不存在真实坐标成果表的情况下不影响保密坐标和其它保密测绘成果的网络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测绘工作区域,并判断该测绘工作区域形状,分为面状区域和带状区域,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面状区域,进入步骤2,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带状区域,进入步骤3;
步骤2,确定面状区域边缘线,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在所有测区控制点表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步骤3,确定带状区域中心线,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步骤4,将所有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组成虚拟控制点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1中,在判断测绘工作区域形状时:若测绘工作区域为矩形、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则确定其为面状区域;若测绘工作区域为条形,则确定其为带状区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面状区域边缘线即为测绘工作区域外边缘线,其为一个闭合的边缘线,为多边形线或曲线或多边形和曲线的结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在闭合的边缘线上任选一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边缘线任一个方向计边缘线里程,当里程为n公里时在边缘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第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里程小于n公里的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在所有测区控制点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选定的测区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取值为指定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概略值,选取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上选取或用手持卫星定位终端采集选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统计所有测区控制点的X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X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Y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Y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高程值H,选取其中最小的值Hmin,确定最小坐标点Kmin(Xmin,Ymin,Hmin),同理,确定最大坐标点Kmax(Xmax,Ymax,Hmax);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为:
VKmin(Xmin-n,Ymin-n,Hmin-10);
VKmax(Xmax+n,Ymax+n,Hmax+10);
其中,VK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X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VK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X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
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虚拟控制点坐标在由三维点VKmin和VKmax构成的实体范围内,即:
Xmin<XVKi<Xmax,Ymin<YVKi<Ymax,Hmin<HVKi<Hmax
其中,XVKi、YVKi、HVKi为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纵坐标、横坐标和高程值;
在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时,利用随机数生成函数在上述指定的实体范围内生成,每个点需分别生成XVKi、YVKi和HVKi后,由这三个值组成点位坐标;
虚拟控制点生成时,先计算生成以0为起点的区间:
DX=Xmax-Xmin
DY=Ymax-Ymin
DH=Hmax-Hmin
由随机函数生成0~DX、0~DY和0~DH的随机数,随机数保留三位小数;
生成的0~DX、0~DY、0~DH随机数加上相应的Xmin、Ymin、Hmin即为所需要的虚拟控制点的XVKi、YVKi、HVKi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3中,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中心线起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中心线计里程,当里程为m公里时在中心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终点的里程小于m公里,将终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3中,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每个测区控制点都有一个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其中一个生成区域为:
VKimin(Xi-m,Yi-m,Hi-10)
VKimax(Xi+m,Yi+m,Hi+10)
其中:VKimin一个最小虚拟控制点;VKimax为一个最大虚拟控制点;X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纵坐标;Y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横坐标;H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高程;
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和步骤3中,随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上选取或用手持卫星定位终端采集选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解决测绘前期没有控制点成果表的难题,满足测绘控制点的数量,可实现后期的网络传递保密坐标。
利用计算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效果好,利用虚拟控制点表传输保密数据,传输效果和利用真实控制点成果表一致或更优。
利用计算机生成虚拟控制点速度快,数量可控,特别是需要大量的控制点数据时,这种方法具有优势。
真实控制点成果表属于国家秘密,不能随意废弃,当虚拟控制点表不再用于保密数据传输,可以随时废弃。
可以随时更新,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测绘工作区域,并判断该测绘工作区域形状,分为面状区域和带状区域,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面状区域,进入步骤2,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带状区域,进入步骤3。
在判断测绘工作区域形状时:基础测绘、城乡规划、厂区建设、农林牧草、湖泊等测绘工作区域多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则确定为面状区域;管道、公路、铁路、电力线等线状地物测绘往往是一定宽度的条状地带,则确定为带状区域。个别短距离的带状区域也可按面状区域考虑。
之所以划分不同形状按不同的方法分别生成虚拟控制点,主要是模拟真实的控制点,也不会使计算数值过大,提高运算效率。
本实施例中,测绘区域为某县,确定为面状区域,测区边界为不规则形状。
步骤2,确定面状区域边缘线,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在所有测区控制点表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面状区域边缘线即为测绘工作区域外边缘线,其为一个闭合的边缘线,为多边形线或曲线或多边形和曲线的结合。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在闭合的边缘线上任选一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边缘线任一个方向(只有两个方向),计边缘线里程,当里程为n公里时在边缘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第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里程小于n公里的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本实施例中,确定的测区控制点坐标,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统,在遥感图上选取概略值;确定的测区控制点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选取概略值;选取的值如下:
对于n的选择,即控制点里程间距,本实施例选为10公里,当然也可根据测区的大小进行调整,如果是省、市规模的测绘,可以调整为20公里、50公里或更大;较小面积的测绘可调整为5公里、2公里、1公里或更小。
控制点的准确位置不一定完全落在边缘线上,如控制点里程间距为10公里,控制点可以选择在距边缘线准确位置距离小于2公里的任何位置,10公里的间距也可以浮动为8至12公里。
在所有测区控制点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选定的测区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取值为指定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概略值,选取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上选取或用手持卫星定位终端采集选取。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统计所有测区控制点的X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X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Y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Y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高程值H,选取其中最小的值Hmin,确定最小坐标点Kmin(Xmin,Ymin,Hmin),同理,确定最大坐标点Kmax(Xmax,Ymax,Hmax);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为:
VKmin(Xmin-n,Ymin-n,Hmin-10);
VKmax(Xmax+n,Ymax+n,Hmax+10);
其中,VK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X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VK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X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本实施例中,统计得到: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为:
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考虑到将来用于密码生成,必须保证足够数量的有效数字位数,虚拟控制点数量不应小于40个,确保在不重复利用的情况下就能生成800位密码。
虚拟控制点坐标在由三维点VKmin和VKmax构成的实体范围内,即:
Xmin<XVKi<Xmax,Ymin<YVKi<Ymax,Hmin<HVKi<Hmax
其中,XVKi、YVKi、HVKi为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纵坐标、横坐标和高程值;
在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时,利用随机数生成函数在上述指定的实体范围内生成,每个点需分别生成XVKi、YVKi和HVKi后,由这三个值组成点位坐标;
虚拟控制点生成时,先计算生成以0为起点的区间:
DX=Xmax-Xmin
DY=Ymax-Ymin
DH=Hmax-Hmin
由随机函数生成0~DX、0~DY和0~DH的随机数,随机数保留三位小数;整数位数由范围大小确定,但一般小于等于6位(6位已经达到百公里)。如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中的随机函数生成的随机值位数达不到9位(小数位数加整数位数)有效数字,可以将随机数分成两段生成,比如前5位整数生成一个指定范围的随机值,最后1位整数和3位小数一起生成一个随机值。
生成的0~DX、0~DY、0~DH随机数加上相应的Xmin、Ymin、Hmin即为所需要的虚拟控制点的XVKi、YVKi、HVKi
之所以生成0~DX、0~DY、0~DH的随机数,主要为了计算机程序语言生成方便,大多数语言都提供以0为起点的指定范围(可以为小数)随机数生成函数。使用计算机程序语言生成随机数一定注意到对于种子相同的随机数可能是一样的,绝对要避免。主要方法为每个随机数生成前都要更换种子,如果使用当前系统时间为种子,要注意系统时间的精度(比如使用毫秒数),避免相邻的种子相同。
本实施例中,DX=Xmax-Xmin=41586.554;DY=Ymax-Ymin=39886.140;DH=Hmax-Hmin=155.387;
生成的随机数分别按X值、Y值、H值各一个值分组为:
虚拟控制点的XVKi、YVKi、HVki如下:
步骤3,确定带状区域中心线,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中心线起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中心线计里程,当里程为m公里时在中心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终点的里程小于m公里,将终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对于m的选择,即控制点里程间距,可以选为10公里,当然也可根据测区的大小进行调整,如果是省、市规模的测绘,可以调整为20公里、50公里或更大;较小面积的测绘可调整为5公里、2公里、1公里或更小。
控制点的准确位置不一定完全落在中心线上,如控制点里程间距为10公里,控制点可以选择在距中心线准确位置距离小于2公里的任何位置,10公里的间距也可以浮动为8至12公里。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每个测区控制点都有一个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其中一个生成区域为:
VKimin(Xi-m,Yi-m,Hi-10)
VKimax(Xi+m,Yi+m,Hi+10)
其中:VKimin一个最小虚拟控制点;VKimax为一个最大虚拟控制点;X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纵坐标;Y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横坐标;H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高程;
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每个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的数量根据总虚拟控制点数量和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数量来确定,总虚拟控制点数量不应小于40个,每个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不能少于1个虚拟控制点。
Xi、Yi和Hi的加减范围可根据测区情况调整。比如在高原,高程值在3000米附近,加减范围可以为2000米;全国范围内的长输管道,坐标加减范围可以为50公里或100公里。
步骤4,将所有生成的虚拟控制点按一定规则组成虚拟控制点表。
虚拟控制点表格式与真实坐标控制点表一致,包括点号、纵坐标、横坐标和高程,每个数据之间用空格或其它分隔符分开,每个控制点占一行。
当然,虚拟控制点的生成也可以人工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等含有坐标信息的图纸文件中选取,也可以在手持卫星定位设备上读取,采用上述方式选取特别是需要虚拟控制点较少的情况下比较方便;当相关方已经获得了或实地测量了真实的控制点数据,所有用于保密传输的虚拟控制点都可以用真实的控制点代替,这时就不需要进行虚拟控制点生成。
采用本方法生成的虚拟控制点表可以在相关方之间得到应用。
1、应用于国家保密坐标的网络传输:将虚拟控制点表在线下、人工传递到应用相关方,此虚拟控制点表按保密资料管理;发送方将国家保密坐标和虚拟控制点表存入保密计算机,计算保密坐标和虚拟控制点表的相对关系得到关系数据;网络传输关系数据;接收方接收关系数据,将关系数据和虚拟控制点表存入保密计算机,计算解除保密坐标的相对关系,得到保密坐标,达到网络传递保密坐标的目的。
例如:网络传输的国家坐标为(仅用于示意):
ZBD1 2863424.235 39775756.787 1645.673
随机在虚拟控制点表中选中前述的VK2和VK3作为参照点,计算与ZBD1的相对关系,这里采用相对距离、角度和高差作为关系数据。计算得到ZBD1点距VK3的距离为8474.6050米;以VK3为基点,以VK2为定向点计算顺时针的ZBD1点形成的角度为16度5分32.3362秒;ZBD1点相对于VK3高差为114.425米。网络传输这个距离、角度、高差和两个参照点的点号。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利用掌握的虚拟控制点表查询到VK2和VK3坐标数据,按照距离和角度计算得到ZBD1的准确国家坐标;利用VK3的高程值和高差计算得到准确的ZBD1高程值。注意距离和角度一定要足够的精度确保计算后的坐标值不会影响到毫米级的精度。
2、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发送保密数据: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运行单位根据用户的测区位置和形状计算虚拟控制点表,将虚拟控制点表线下人工传递到用户,此虚拟控制点表按保密资料管理;CORS运行单位从网络上发布相对于某个虚拟控制点的改正数;接收方接收到虚拟控制点的改正数和虚拟控制点点号,将改正数和指定虚拟控制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真实坐标,达到网络发布保密坐标的目的。
例如:准备发送ZBD1的准确国家坐标,但不发送坐标数据的本身,只发送改正数dx、dy、dh和采用相对控制点的点号VK3;接收方接收到虚拟控制点的改正数和虚拟控制点点号,将改正数和指定虚拟控制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真实坐标,达到网络发布保密坐标的目的。也就是说:
发布方的坐标为:XZBD1-XVK3=dx;YZBD1-YVK3=dy;HZBD1-HVK3=dh;接收方的坐标为:XZBD1=XVK3+dx;YZBD1=YVK3+dy;HZBD1=HVK3+dh。
3、生成密码表用于加密在网络传输的各种测绘成果:选取虚拟控制点表中所有或部分有效数字,组成一个有效数字序列,此序列的位数可以是400位、600位、800位或更多。有效数字也可以重复选取,选取那个虚拟控制点的数据以及选取顺序、方向、一次选取位数都随机变化。但选取顺序建议至少有一项坐标采用反向选取,即选择X或Y的有效数字位时,先选小数点最后一位,坐标微小变化就能使数列值产生较大的变化,保密强度高。用这个有效数字序列对各种测绘成果加密;网络传输加密后的成果;接收方按同样的方法生成同样的有效数字序列对接收到的成果进行解密,得到原始各种测绘成果。
例如:选取虚拟控制点表中所有或部分有效数字,组成一个有效数字序列,此序列的位数为600位,随机选取30个虚拟控制点如下:
选取顺序为:首先反向选取1位VK 3的X坐标的有效数字,再选正向取1位VK3的Y坐标的有效数字,再反向选取1位VK3高程的有效数字,选完VK 3的所有有效数字后,再选VK6的有效数字……,直至选满600位为止。得到有效数字序列:138194472371563905401598920843……
这个数列作为加密密码可以按位、按分组对各种测绘成果加密,这些成果可以是地形图的数据文件、DEM和DOM的头文件、DEM和DOM的数据文件、三维点云数据等;网络传输加密后的成果;接收方按同样的方法生成同样的有效数字序列对接收到的成果进行解密,得到原始各种测绘成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确定测绘工作区域,并判断该测绘工作区域形状,分为面状区域和带状区域,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面状区域,进入步骤2,当该测绘工作区域为带状区域,进入步骤3;
步骤2,确定面状区域边缘线,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在所有测区控制点表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步骤3,确定带状区域中心线,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组成测区控制点表,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在该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控制点;
步骤4,将所有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组成虚拟控制点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判断测绘工作区域形状时:若测绘工作区域为矩形、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则确定其为面状区域;若测绘工作区域为条形,则确定其为带状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面状区域边缘线即为测绘工作区域外边缘线,其为一个闭合的边缘线,为多边形线或曲线或多边形和曲线的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沿面状区域边缘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在闭合的边缘线上任选一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边缘线任一个方向计边缘线里程,当里程为n公里时在边缘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第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里程小于n公里的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所有测区控制点中选取最小坐标高程点和最大坐标高程点,选定的测区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取值为指定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概略值,选取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上选取或用手持卫星定位终端采集选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统计所有测区控制点的X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X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Y坐标值,选取其中最小的值Ymin,统计所有的测区控制点的高程值H,选取其中最小的值Hmin,确定最小坐标点Kmin(Xmin,Ymin,Hmin),同理,确定最大坐标点Kmax(Xmax,Ymax,Hmax);
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为:
VKmin(Xmin-n,Ymin-n,Hmin-10);
VKmax(Xmax+n,Ymax+n,Hmax+10);
其中,VK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X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in为最小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VK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X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纵坐标;Y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横坐标;Hmax为最大虚拟控制点的高程值;
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虚拟控制点坐标在由三维点VKmin和VKmax构成的实体范围内,即:
Xmin<XVKi<Xmax,Ymin<YVKi<Ymax,Hmin<HVKi<Hmax
其中,XVKi、YVKi、HVKi为生成的虚拟控制点纵坐标、横坐标和高程值;
在生成区域内随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时,利用随机数生成函数在上述指定的实体范围内生成,每个点需分别生成XVKi、YVKi和HVKi后,由这三个值组成点位坐标;
虚拟控制点生成时,先计算生成以0为起点的区间:
DX=Xmax-Xmin
DY=Ymax-Ymin
DH=Hmax-Hmin
由随机函数生成0~DX、0~DY和0~DH的随机数,随机数保留三位小数;
生成的0~DX、0~DY、0~DH随机数加上相应的Xmin、Ymin、Hmin即为所需要的虚拟控制点的XVKi、YVKi、HVK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沿带状区域中心线确定测区控制点的方法为:中心线起点作为第一个测区控制点,以这个控制点为起点沿中心线计里程,当里程为m公里时在中心线上的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直到距终点的里程小于m公里,将终点作为最后一个测区控制点,测区控制点选择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确定虚拟控制点的生成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每个测区控制点都有一个虚拟控制点生成区域,其中一个生成区域为:
VKimin(Xi-m,Yi-m,Hi-10)
VKimax(Xi+m,Yi+m,Hi+10)
其中:VKimin一个最小虚拟控制点;VKimax为一个最大虚拟控制点;X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纵坐标;Y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横坐标;Hi为一个测区控制点的高程;
上述各值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坐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随机生成虚拟控制点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图、电子地图、导航地图上选取或用手持卫星定位终端采集选取。
CN201811327663.9A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Active CN109543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663.9A CN10954342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663.9A CN10954342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427A true CN109543427A (zh) 2019-03-29
CN109543427B CN109543427B (zh) 2021-06-01

Family

ID=65845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7663.9A Active CN10954342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34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104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布局方法
CN11032110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生成仪
CN115031674A (zh) * 2022-04-28 2022-09-09 四川大学 一种复杂地形下的地表变形监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4500A (en) * 1999-06-03 2000-10-17 United Air Lin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ptimal flight plans for airline operations control
CN102254350A (zh) * 2011-07-05 2011-11-2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模型的匹配方法
CN105180894A (zh) * 2015-08-21 2015-12-23 北京道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测数据与三维数字地球高程拟合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4500A (en) * 1999-06-03 2000-10-17 United Air Lin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ptimal flight plans for airline operations control
CN102254350A (zh) * 2011-07-05 2011-11-23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模型的匹配方法
CN105180894A (zh) * 2015-08-21 2015-12-23 北京道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测数据与三维数字地球高程拟合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1104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布局方法
CN11032110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生成仪
CN110321104B (zh) * 2019-07-09 2023-01-03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布局方法
CN110321105B (zh) * 2019-07-09 2023-04-25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房式仓粮面扦样点随机生成仪
CN115031674A (zh) * 2022-04-28 2022-09-09 四川大学 一种复杂地形下的地表变形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3427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3427A (zh) 一种虚拟坐标生成方法
Zhang et al. Assessment of sea level rise impacts on human population and real property in the Florida Keys
Meneghetti et al. A survey on pow-based consensus
Maloy et al. An accuracy assessment of various GIS-based viewshed delineation techniques
US9223026B2 (en) GNSS reference for subscribed precisions
CN106203178A (zh) 一种区块链的写入权限分配方法及系统
Cheng et al. Accuracy comparison of roadway earthwork computation between 3D and 2D methods
CN102223709B (zh) 基于cors系统实时获取特定基准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方法
Simpson et al. Towards three-dimensional non-invasive recording of incised rock art
CN106568412A (zh) 一种不规则形状地块的面积测量方法
CN105180894A (zh) 一种工测数据与三维数字地球高程拟合的方法
CN107944287A (zh) 一种dem几何精度脱密与恢复方法
CN105806304B (zh) 天线方向角测量方法及装置
Raj et al. Effect of DEM resolution on LS factor computation
Yildiri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n appropriate projection system for forest areas in Turkey
Pandey et al. Flood Hazard mapping in an urban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Hanumante stream, Bhaktapur (Nepal)
Wójciak et al. Selected methods and factors in the reliable appraisal of agriculturally used real estates
CN108650242B (zh) 一种保密地形图传输方法、系统及系统使用方法
Al Marzooqi et al. Derivation of datum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Dubai emirate
CN112462422A (zh) 沙漠区三维地震勘探物理点位自动化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7633885B (zh) 一种耕地保护范围线去密公开方法及系统
Roy et al.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OF A TIDAL RIVER DUE TO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FOR KARNAFULI RIVER, BANGLADESH
Ouyang et al. Balance confidentiality and publicity of vector data: A novel geometric accuracy reduction method
CN118194832B (zh) Cors使用记录审查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Malashevskyi et al. The methodology of straightening the land plot boundary in the course of land consolid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DESIGN BRANCH OF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120 Xicheng District six paw Kang in Beijing City

Applicant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ESIGN BRANCH OF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6

Address after: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ESIGN BRANCH OF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