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2147B -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2147B
CN109542147B CN201811360955.2A CN201811360955A CN109542147B CN 109542147 B CN109542147 B CN 109542147B CN 201811360955 A CN201811360955 A CN 201811360955A CN 109542147 B CN109542147 B CN 109542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unnel
workstation
air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0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2147A (zh
Inventor
何现启
彭凌星
许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2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2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2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2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顶部内设空调,隧道本体底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工作站,工作站旁设置空气净化器,工作站内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PM检测仪、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信号转换装置、核心控制器和LCD显示屏,上述仪器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转换装置与核心控制器连接,可以实时检测到隧道内多个预检测点的氧气比率检测、温度检测,湿度检测,PM2.5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内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地下隧道埋于地面冻土层以下,特别是长距离地下隧道内温度与地面温差较大,可谓“冬暖夏凉”。夏季室外空气温度与地下隧道内空气温度相差超过10℃,特别是高温雨季室外空气湿度已饱和,隧道通风时室外空气遇冷即在隧道内部,特别是金属构件表面凝结,威胁隧道内安装的各类重要电气、监控、消防灭火设施的安全。现在常规的通风形式下,各种除潮措施或因隧道内的除湿量巨大,或因隧道下料运输困难,以及供电困难,缺乏经济性,难于实施,无法根据需求调节隧道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过滤,且隧道内空气检测氧气比率检测、温度检测、湿度检测、PM2.5、PM10状况和Co浓度、可见度的检测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多个设备单独依次操作,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且收集数据完整度度不高。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给隧道内配备空调、空气净化系统、PM检测系统、一氧化碳检测装置等,但是这些装置均是独立运作的,最多是采集的数值统一采集处理,且使用的方式均是全速开启、运作,耗费电力巨大,实际应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申请人认为,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集约型的检测系统,其能够集成主要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够在需要不高时,污染不重时保持待机状态,低耗电,在情况严重时全速启动以实现隧道内的全速检测和维护,这种集约型并非常节能环保的系统,并未出现在现有技术中。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包括隧道本体、空调、若干工作站,中央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顶部内设置空调,在隧道本体底部每隔一定距离以嵌入墙内的方式设置一工作站。
每个所述工作站设置一空气净化器,所述工作站内包含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PM检测仪、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信号转换装置、核心控制器和工作站电脑,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PM检测仪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转换装置与工作站电脑连接以将检测数据送至工作站电脑,所述工作站电脑与核心控制器连接,核心控制器与前述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 PM检测仪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
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均连接至所述中央计算机;所述中央计算机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存储器、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软件;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接收到的数据均与中央存储器以小于5min的时间间隔进行同步,以供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调取使用。
所述空调是中央空调,集成了加热、制冷、除湿功能,每个工作站具备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信号转换装置用于将电信号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则不经转换直接传输。
所述氧气检测装置是电化学氧气传感器O2-M2,量程0-30%,线性输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是红外测温仪,利用具备表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IGBT 组件,其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感知温度,并由功率半导体器件放大信号。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选用进口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当被测气体中的微量水分进入传感器采样室,水蒸汽被吸附到湿度敏感元件的微孔中,使其容抗发生变化,湿度敏感元件将这种变化是进行放大转换成标准线性电信号,该标准线性电信号被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
所述PM检测仪为PM2.5或PM10检测仪,具有一环境空气吸纳腔,针对吸纳腔内发射的激光信号经尘埃粒子散射后,对光学传感器接收并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得到PM2.5或PM10值,测量参数设定,结果显示、按键、时间、日期等都由内置MCU控制,MCU与核心控制器连接并接受核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包括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及高精度采样泵,通过高精度采样泵采集数据,再经过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分析,再将分析的数据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方法,其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待机步骤:使得检测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通过隧道检测系统平台指令处于隧道最两端的两个工作站,将其湿度检测装置、 PM检测仪开启,处于实时检测状态,并设置好湿度检测装置和PM检测仪的响应值;使每个工作站的温度检测装置每隔N分钟启动检测一次,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将所有工作站分为M组,每组含有L个工作站,以L分钟为一个检测周期,在一个检测周期内以预设的位置顺序或者预设的随机顺序,依次以1分钟间隔启动每一个工作站,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数值。
2)检测步骤: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相对湿度高于30%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湿度检测装置,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PM检测仪;当步骤(1)中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均高于25℃或者均低于0℃时,启动全部温度检测装置,每个温度检测装置改为至少每分钟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次当前温度数值;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时,启动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当步骤(1) 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氧气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启动全部氧气检测装置。
3)控制步骤:当任意一工作站检测到以下四个条件之一时:相对湿度高于30%、温度数值高于25℃或者低于0℃、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则启动中央空调,并在数值超限处的工作站打开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在中央空调开启期间记录实时功率数值;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的空气净化器(4)以及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并保证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在该空气净化器(4)开启的期间保持开启,记录每时刻的PM数值和每时段PM数值下降的幅度。
4)报警步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气检测装置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或者任意两个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100,或者任意两个 PMPM10检测仪检测到PM10>300发生时,调整中央空调为最大功率,并打开所有的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当P分钟后,原超限数值检测仍超限时,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启动报警装置并给出隧道停止使用的警报。
5)报告生成步骤: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一个周,可以将这期间中央存储器接收到的检测数值生成报告,并提取这期间警报次数和具体情况,生成检测报告,打印并发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时检测到隧道内多个预检测点的氧气比率检测、温度检测、湿度检测、PM2.5、PM10状况和 Co浓度、可见度,可以在氧气比率低时加强通风换气、在温度超出范围时启动空调进行加热/制冷,在过于潮湿时启动空调进行抽湿,在雾霾指数高时启动空气净化器同时配合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检测完整、精确度;二、形成了整个集约型系统,且空气净化的效率都有记录,整个检测数值可以周期性地形成报告,很多检测设备都通过方法设置在有需要时才开启,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又同样起到了检测和维护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没有类似设计,而都是傻大粗的各自启动,各自检测,最多把数据攒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中:1、隧道本体;2、空调;3、工作站;4、空气净化器;5、温度检测装置;6、湿度检测装置;7、一氧化碳检测装置;8、氧气检测装置;9、 PM检测仪;10、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1、信号转换装置;12、核心控制器; 13、LC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包括隧道本体、空调、若干工作站,中央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顶部内设置空调,在隧道本体底部每隔一定距离以嵌入墙内的方式设置一工作站。
每个所述工作站设置一空气净化器,所述工作站内包含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PM检测仪、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信号转换装置、核心控制器和工作站电脑,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PM检测仪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转换装置与工作站电脑连接以将检测数据送至工作站电脑,所述工作站电脑与核心控制器连接,核心控制器与前述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氧气检测装置、 PM检测仪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PM检测仪分成PM2.5和PM10检测仪两台独立设置。
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均连接至所述中央计算机;所述中央计算机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存储器、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软件;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接收到的数据均与中央存储器以小于5min的时间间隔进行同步,以供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调取使用。该小于5min具体可以是1min、2、3或4min。
所述空调是中央空调,集成了加热、制冷、除湿功能,每个工作站具备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信号转换装置用于将电信号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则不经转换直接传输。
所述氧气检测装置是电化学氧气传感器O2-M2,量程0-30%,线性输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是红外测温仪,利用具备表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IGBT 组件,其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感知温度,并由功率半导体器件放大信号。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选用进口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当被测气体中的微量水分进入传感器采样室,水蒸汽被吸附到湿度敏感元件的微孔中,使其容抗发生变化,湿度敏感元件将这种变化是进行放大转换成标准线性电信号,该标准线性电信号被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该传感器采样室容积不大于150ml,且最长半个月需要停机清洗。
所述PM检测仪为PM2.5或PM10检测仪,具有一环境空气吸纳腔,针对吸纳腔内发射的激光信号经尘埃粒子散射后,对光学传感器接收并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得到PM2.5或PM10值,测量参数设定,结果显示、按键、时间、日期等都由内置MCU控制,MCU与核心控制器连接并接受核心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包括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及高精度采样泵,通过高精度采样泵采集数据,再经过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分析,再将分析的数据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该环境空气吸纳腔不小于100ml,不大于500ml,且最长一个月需要停机清洗。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方法,其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待机步骤:使得检测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通过隧道检测系统平台指令处于隧道最两端的两个工作站,将其湿度检测装置、 PM检测仪开启,处于实时检测状态,并设置好湿度检测装置和PM检测仪的响应值;使每个工作站的温度检测装置每隔N分钟启动检测一次,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将所有工作站分为M组,每组含有L个工作站,以L分钟为一个检测周期,在一个检测周期内以预设的位置顺序或者预设的随机顺序,依次以1分钟间隔启动每一个工作站,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数值。上述N分钟是3-6分钟之间的整数。M为5-15的整数,L为3-8的整数。
2)检测步骤: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相对湿度高于30%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湿度检测装置,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PM检测仪;当步骤(1)中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均高于25℃或者均低于0℃时,启动全部温度检测装置,每个温度检测装置改为至少每分钟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次当前温度数值;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时,启动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当步骤(1) 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氧气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启动全部氧气检测装置。这里的条件设置由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软件根据同步的中央存储器中的数值进行判定并启动,这样充分地节约了能源,只有在有必要时才大范围启动检测,平时只需要低限度检测即可。
3)控制步骤:当任意一工作站检测到以下四个条件之一时:相对湿度高于30%、温度数值高于25℃或者低于0℃、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则启动中央空调,并在数值超限处的工作站打开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在中央空调开启期间记录实时功率数值;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的空气净化器(4)以及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并保证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在该空气净化器(4)开启的期间保持开启,记录每时刻的PM数值和每时段PM数值下降的幅度。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的记录数值,可以用于评判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功率是否够用,以及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以多大功率开启为宜,为维修替换,充分节能提供了充分理由和基础。
4)报警步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气检测装置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或者任意两个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100,或者任意两个 PMPM10检测仪检测到PM10>300发生时,调整中央空调为最大功率,并打开所有的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当P分钟后,原超限数值检测仍超限时,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启动报警装置并给出隧道停止使用的警报。这里的P可以是3/5/7/9/11min。
5)报告生成步骤: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一个周,可以将这期间中央存储器接收到的检测数值生成报告,并提取这期间警报次数和具体情况,生成检测报告,打印并发送。
实施例2
参阅图1~2,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隧道本体1,所述隧道本体1顶部内设置空调2,在隧道本体1底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工作站3,所述工作站3旁设置空气净化器4,所述工作站1内依次包括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检测仪 9、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信号转换装置11、核心控制器12和LCD显示屏 1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检测仪9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11连接,工作站3通过核心控制器12给各个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空气净化器4与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连接以保证同时启动。所述每个工作站3可单独检测和工作,所述空调2是中央空调,集成了加热、制冷、除湿功能,每个工作站3具备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氧气检测装置8是电化学氧气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氧气比率,例如电化学氧气传感器O2-M2,量程0-30%,线性输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是红外测温仪,测定较大的金属件的表面温度作为隧道内温度;精密的可以利用具备表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IGBT组件,其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感知温度,并由功率半导体器件放大信号,得到精确的温度信号。所述湿度检测装置6采用了原装进口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当被测气体中的微量水分进入传感器采样室,水蒸汽被吸附到传感器的微孔中,使其容抗发生变化,传感器将这种变化是进行放大转换成标准线性电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换装置11。所述PM检测仪9为PM2.5/10检测仪,检测大气中粒径小于2.5/10μm细颗粒物质量。通过激光经尘埃粒子散射后,对光学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测量参数设定,结果显示、按键、时间、日期等都由内置微机(MCU)控制和实现。所述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主要是由国外引进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稳定性的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及高精度采样泵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样泵采集数据,再经过传感器进行检测分析,传送给信号转换装置11。
本发明在使用时其工作原理为:该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可实时检测到隧道内多个预检测点的氧气比率检测、温度检测、湿度检测、PM2.5、PM10状况和一氧化碳浓度,可以在氧气比率低时通过中央空调加强通风换气、在温度超出范围时通过中央空调进行加热/制冷,在过于潮湿时通过中央空调进行抽湿,在雾霾指数高时启动空气净化器4进行过空气净化,并同时配合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使用检测净化效果,PM检测仪9由专用的激光模块产生一束特定的激光,当颗粒物经过时,其信号会被超高灵敏的数字电路模块检测到, 通过对信号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分析得到颗粒计数和颗粒大小,根据专业的标定技术得到粒径分布与质量浓度转换公式,最终得到跟官方单位统一的质量浓度,它能同时对两个粒径档(10,2.5)进行检测分析,仪器默认测量设置为前,也就是此时用户将仪器拿到进风口处测量单位体积内尘埃粒子个数数十秒后自动显示设置为后,用户此时就拿仪器到出风口处测量数十秒,测量完后根据当前测量的进出气风口尘埃粒子个数自动计算出净化效率,本申请默认是装设预设的PM2.5和PM10分别测试的两台仪器。同时用户只需要用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分别对空气净化器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测量,它便可准确实时反映其净化前后颗粒物个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净化效率,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 检测仪9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检测后的数据将统一经过信号转换装置11 处理,将其中的模拟信号或者电信号转换成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软件可直接读取的数据信号,对于数值转换的基准,可以事先用需要使用的设备进行转换上的校准,采用至少三台仪器的校准值取平均值。LCD显示屏可以用于展示平台软件的数值的参数,并在平台软件的控制下显示数据和图表、报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方法,其利用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以进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包括隧道本体(1)、空调(2)、若干工作站(3),中央计算机;
所述隧道本体(1)顶部内设置空调(2),在隧道本体(1)底部每隔一定距离以嵌入墙内的方式设置一工作站(3);
每个所述工作站(3)设置一空气净化器(4),所述工作站(3)内包含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检测仪(9)、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信号转换装置(11)、核心控制器(12)和工作站电脑,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检测仪(9)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分别与信号转换装置(11)连接,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1)与工作站电脑连接以将检测数据送至工作站电脑,所述工作站电脑与核心控制器(12)连接,核心控制器(12)与前述温度检测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一氧化碳检测装置(7)、氧气检测装置(8)、PM检测仪(9)和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
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均连接至所述中央计算机;所述中央计算机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存储器、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软件;每一台所述工作站电脑接收到的数据均与中央存储器以小于5min的时间间隔进行同步,以供隧道检测系统平台调取使用;
所述空调(2)是中央空调,集成了加热、制冷、除湿功能,每个工作站(3)具备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1)用于将电信号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则不经转换直接传输;
所述氧气检测装置(8)是电化学氧气传感器O2-M2,量程0-30%,线性输出;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是红外测温仪,利用具备表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IGBT组件,其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感知温度,并由功率半导体器件放大信号;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6)选用进口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当被测气体中的微量水分进入传感器采样室,水蒸汽被吸附到湿度敏感元件的微孔中,使其容抗发生变化,湿度敏感元件将这种变化是进行放大转换成标准线性电信号,该标准线性电信号被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11);
所述PM检测仪(9)为PM2.5或PM10检测仪,具有一环境空气吸纳腔,针对吸纳腔内发射的激光信号经尘埃粒子散射后,对光学传感器接收并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得到PM2.5或PM10值,测量参数设定,结果显示、按键、时间、日期都由内置MCU控制,MCU与核心控制器(12)连接并接受核心控制器(12)的控制信号;
所述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包括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及高精度采样泵,通过高精度采样泵采集数据,再经过尘埃粒子分析传感器分析,再将分析的数据传送至信号转换装置(11);
1)待机步骤:使得检测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其中通过隧道检测系统平台指令处于隧道最两端的两个工作站,将其湿度检测装置、PM检测仪开启,处于实时检测状态,并设置好湿度检测装置和PM检测仪的响应值;
使每个工作站(3)的温度检测装置每隔N分钟启动检测一次,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
将所有工作站分为M组,每组含有L个工作站,以L分钟为一个检测周期,在一个检测周期内以预设的位置顺序或者预设的随机顺序,依次以1分钟间隔启动每一个工作站,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数值;
2)检测步骤: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相对湿度高于30%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湿度检测装置,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相邻的隧道内侧的工作站的PM检测仪;
当步骤(1)中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当前温度数值均高于25℃或者均低于0℃时,启动全部温度检测装置,每个温度检测装置改为至少每分钟向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反馈一次当前温度数值;
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时,启动全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
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时,启动传送该数值的该组工作站的全部氧气检测装置,当步骤(1)中的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启动全部氧气检测装置;
3)控制步骤:当任意一工作站检测到以下四个条件之一时:相对湿度高于30%、温度数值高于25℃或者低于0℃、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3%、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9%;则启动中央空调,并在数值超限处的工作站打开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在中央空调开启期间记录实时功率数值;
当任意一个工作站的启动状态的PM检测仪检测到PM2.5>50或PM10>100发生时,启动该工作站的空气净化器(4)以及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并保证空气净化效率检测仪(10)在该空气净化器(4)开启的期间保持开启,记录每时刻的PM数值和每时段PM数值下降的幅度;
4)报警步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反馈的一氧化碳浓度数值高于5%,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气检测装置反馈的氧气浓度数值低于17%时,或者任意两个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100,或者任意两个PM10检测仪检测到PM10>300发生时,调整中央空调为最大功率,并打开所有的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当P分钟后,原超限数值检测仍超限时,隧道检测系统平台启动报警装置并给出隧道停止使用的警报。
CN201811360955.2A 2018-08-09 2018-11-15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09542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2057 2018-08-09
CN2018109020579 2018-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2147A CN109542147A (zh) 2019-03-29
CN109542147B true CN109542147B (zh) 2021-09-14

Family

ID=6584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0955.2A Active CN109542147B (zh) 2018-08-09 2018-11-15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21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04164U (zh) * 2014-01-09 2014-07-09 陈秀华 空气质量检测净化器
KR101456681B1 (ko) * 2013-07-31 2014-11-04 (주)설화엔지니어링 터널 환기용 제트 팬 연결 장치
CN204142630U (zh) * 2014-08-28 2015-02-04 陕西正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隧道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CN105823510A (zh) * 2015-10-12 2016-08-0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隧道环境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
CN207182686U (zh) * 2017-06-19 2018-04-03 厦门兴南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安防监测的报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6681B1 (ko) * 2013-07-31 2014-11-04 (주)설화엔지니어링 터널 환기용 제트 팬 연결 장치
CN203704164U (zh) * 2014-01-09 2014-07-09 陈秀华 空气质量检测净化器
CN204142630U (zh) * 2014-08-28 2015-02-04 陕西正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隧道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CN105823510A (zh) * 2015-10-12 2016-08-0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隧道环境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
CN207182686U (zh) * 2017-06-19 2018-04-03 厦门兴南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安防监测的报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2147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965B (zh) 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
TW201520947A (zh) 雲端監控裝置
CN105954815B (zh) 一种流动式多功能气象站
CN105445158A (zh) 一种高精度大气污染实时在线检测仪
CN203324245U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3964959U (zh) 一种堆场煤炭自燃检测装置
CN201945571U (zh) 一种用于大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多点测量与调控系统
CN102539626A (zh) 一种用于大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多点测量与调控系统
CN104089656B (zh) 一种堆场煤炭自燃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2041839U (zh) 一种多状态监控自动窗系统
CN206397544U (zh) 一种隧道施工环境监控装置
CN110320331A (zh)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CN109542147B (zh) 一种隧道内空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6627148U (zh) 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
CN204314274U (zh) 校准空气质量的基准空气发生器
CN206756649U (zh) 一种矿区大气环境污染源追溯系统
CN113743647A (zh) 一种数据中心能耗控制系统
CN211426409U (zh)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CN206515321U (zh) 一种用于森林生态环境的大气实时监测装置
CN210534354U (zh) 一种地面气象环境监测设备
CN103247231A (zh) 一种新型环保led公交站牌
CN201853325U (zh) 可燃气体检测仪
CN204330020U (zh) 一种室内结露检测装置
CN206755405U (zh) 智能窗式空气过滤器
CN216208975U (zh) 一种用于农业防灾减灾预防预警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