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3661A -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3661A
CN109533661A CN201910018289.2A CN201910018289A CN109533661A CN 109533661 A CN109533661 A CN 109533661A CN 201910018289 A CN201910018289 A CN 201910018289A CN 109533661 A CN109533661 A CN 109533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conducting portion
bank
lid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82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3661B (zh
Inventor
潘松成
陈金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82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3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04Part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14Linings or in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65D43/163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being made separately
    • B65D43/16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being made separately and connected by interfitting hinge elements integrally with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formed respectiv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24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65D81/05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tect conte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maintaining contents at spaced relation from package walls, or from other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 B65D81/3813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rigid container being in the form of a box, tray or like container
    • B65D81/3823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rigid container being in the form of a box, tray or like container formed of different materials, e.g. laminated or foam filling between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5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控血液采集到血袋回收的全过程,保证血液全程冷藏,规范用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操作者的身份进行双重验证,确保用血安全,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在输血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事件时,医护人员可以上报信息,医院血库管理人员会及时跟进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自动计费,避免出现漏收费事件。

Description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管理领域,特别是一种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制品保存需要全程冷藏,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为4±2℃保存 35 天,病毒灭活血浆为-20℃以下保存 1 年,机采血小板在 22±2℃震荡下保存 5 天。以上所有血液制品储存环境需24小时监控。血液从医院血库发出到开始输液常需要30~60分钟,对于一次取2袋以上血液的病例来说,第2袋血液暴露在室温环境下的时间会更长。目前临床使用的取液箱形式和材质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详细使用方法,导致其在血液运输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目前临床科室使用的取血箱部分没有冷源,只有隔热功能,部分取血箱有冷源,冷源多为冰袋,使用前均需要提前预冷,箱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无法保持一致,没有动态温度监控系统,无法满足血液和冷链监控要求。当红细胞或全血储存温度超出2~6℃范围,其携氧能力会大大降低,革兰阳性杆菌或球菌一般在5~7℃不生长,在10℃以下7天内增殖缓慢,超过10℃细菌繁殖会加快,输血后会引起发热反应,甚至会引起严重反应造成病人死亡,增加输血风险。血浆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除凝血因子v和 VIII外,大多数凝血因子在2~6℃范围均稳定,如果血浆脱离冷链,会大大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因此三级医院等级认证和澳洲ACHS认证都要求血液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血技术规范”规定血液自血库发出后不得退回。
输血的时机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决定患者救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医生决定给病人输血开始至病人输入血液,常规需要1小时以上。在等待输血过程中,病情常会发生变化,如病人病情好转不需要输血,病人死亡没有必要输血病人,病情急变需要更改输注的血液成分时,血液已从医院血库取回病房,脱离了冷链管理,血库拒绝回收已发出血液,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在血液采供血机构在管理上有以下一些问题:
1、盘点费时费工,无法及时快速的盘点血液库存情况,在工作人员交接班时,需要人工一袋袋进行盘点,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2、在采供血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监控回收机制,可能导致血液资源浪费;
3、目前常用的管理系统身份验证不严格,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控血液采集到血袋回收的全过程,保证血液全程冷藏,规范用血流程,减少血液不必要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验证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信息和唯一码;
2)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所述恒温移动血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面开口,且该顶面一侧边与盖体铰接;所述外壳内设有血袋存储盒,所述血袋存储盒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表面开口,且该开口通过盖板盖合;所述盖板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N个盖合单元,所述N个盖合单元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盖板一侧边铰接,N≥1;所述内衬内设置有N-1块隔板,且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盖合单元的宽度匹配;所述外壳内壁安装有蒸发板;所述蒸发板与所述内衬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盖体内壁安装有风扇;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外壳的顶面时,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间隙连通;
3)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
4)当有用血需求时,血液中心收到用户申请或预订申请后,确认申请或预订信息,准备好血液后,通知申请医院取血;
5)血液送达医院血库后,通过扫描医院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
6)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医院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
7)扫描医护人员身份码确认医护人员资格,扫描病人腕带和血袋标签,核对完全正确后打开血袋;
8)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输血,若是,进入步骤9);
9)血液输完后判断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将空的血袋送到血库,若否,则发出报警信息,提醒血库工作人员及时收回空的血袋。
步骤1)中,所述血袋标签信息包括献血人姓名、身份号码、血型、献血时间。
本发明步骤9)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0)计算血液费用,并将血液费用与医院收费系统对接,自动计费。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完成血液从采集到血袋回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即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和唯一码;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在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在有用血需求时,扫描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需要输血时,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然后确认医护人员的资格,核对完全正确后打开移动血液;判断是否需要等待观察后输血,若需要,则将血液回收至移动血库内,血液输完后,将血袋送到血库;血袋未即时送到血库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血库工作人员及时回收血袋;
移动血库,用于保证血袋在2-6℃内储存运输;所述移动血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面开口,且该顶面一侧边与盖体铰接;所述外壳内设有血袋存储盒,所述血袋存储盒包括内衬;所述内衬上表面开口,且该开口通过盖板盖合;所述盖板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N个盖合单元,所述N个盖合单元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盖板一侧边铰接,N≥1;所述内衬内设置有N-1块隔板,且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盖合单元的宽度匹配;所述外壳内壁安装有蒸发板;所述蒸发板与所述内衬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盖体内壁安装有风扇;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外壳的顶面时,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间隙连通;
标签模块,设置于所述血袋上;
通讯模块,用于向血液中心定时上报血液存储的温度数据、操作者的信息。
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中验证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和唯一码;
运输单元,用于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
存储单元,用于在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
身份验证单元,用于在有用血需求时,扫描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需要输血时,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然后确认医护人员的资格,核对完全正确后打开移动血液;
监控单元,用于判断是否需要等待观察后输血,若需要,则将血液回收至移动血库内,防止血液浪费,血液输完后,将血袋送到血库;
报警单元,用于在血袋未即时送到血库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血库工作人员及时回收血袋,并中病人出现异常状态时上报不良事件。
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计费单元,用于计算血液费用,并与医院收费系统对接。
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将血液闭环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过云存储方式与血液中心共享,便于血液中心管理人员监控区域的血液使用动态。
还包括:报警系统,用于在长时间开门、温度超出范围一定时间、信息输入错误、电量信息、网络故障和机械故障时报警。
本发明移动血库的内衬上表面四个边沿均超出所述内衬下部,且其中一个边沿上开设有N个安装孔;所述盖合单元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下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表面一侧边设置有N个轻触开关;当所述盖合单元盖合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安装孔内,使得所述盖合单元与所述盒体卡合,并按下所述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与第一从控MCU连接;所述第一从控MCU与主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所述风扇、第二从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冷凝器、压缩机均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所述内衬至少一侧壁开设有N个窗口;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N个红外传感器,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位置分别与所述N个窗口位置一一对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分为两组,该两组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从控MCU、第二从控MCU连接。
内衬上表面四个边沿均超出所述内衬下部,且其中一个边沿上开设有N个安装孔;所述盖合单元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下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表面一侧边设置有N个轻触开关;当所述盖合单元盖合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安装孔内,使得所述盖合单元与所述盒体卡合,并按下所述轻触开关;所述主控MCU与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内衬上表面相对位置的两个边沿上开设有通风口;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外壳的顶面时,所述风扇的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间隙连通。通过通风口保证外壳与内衬之间的空气流通,通风口较小,使得盖体打开时,移动血库内的温度依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血液冷藏的温度范围内。
所述外壳、盖体内侧壁均设置有保温层,保证移动血库的冷藏温度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所述隔板中部设有贯穿的孔,该孔内设置减震片,且所述减震片表面凸出所述隔板表面。减震片可以防止血袋与隔板接触,减少血袋与隔板之间的摩擦,防止血袋破损。
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外壳内的温度。
所述内衬至少一侧壁开设有N个窗口,便于内衬与外壳之间空气流通,保证内衬内温度快速与外壳内温度一致,从而达到更好的冷藏效果,保证温度均匀。
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N个红外传感器,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位置分别与所述N个窗口位置一一对应,便于感应盒体相应位置的血袋是否被取走。
所述外壳一侧安装有冷凝器和压缩机,且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设置于U型挡板内,所述U型挡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外壳设置于台车上;所述台车底部设有多个减震脚轮,便于移动整个移动血库。
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上方的外壳侧面安装有显示器,且该显示器与水平面成一夹角。
所述外壳底面设置凹槽,该凹槽内固定有电池盒和适配器,当外部电源断电时,该电池盒内的电池可以为移动血库提供工作电源,便于移动血库移动。
本发明的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和毛细管,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导通部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包括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上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入气口,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回气管连通;所述毛细管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穿过回气管通过连接件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连通;上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下导通部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下导通部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均化部位于下导通部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上导通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通部、第二导通部,第一压接部位于第一导通部与第二导通部之间和/或位于第二导通部的下部;第一导通部和/或第二导通部设置有大导通部和小导通部,大导通部的中空截面大于小导通部的中空截面,且两者设置为错位相邻分布。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下导通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导通部、第四导通部、第五导通部,且第二压接部位于三者之间。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均化部包括第一均化部、第二均化部、第三均化部,第二均化部位于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且均化部内设置有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优选为方形结构。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压接部并列均匀的设置在均化部内,且第二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大于第三均化部和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大于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均化部还包括第四均化部,第四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与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相等。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导通部、第四导通部、第五导通部三者之间在均化部位置处设置为相互串联相通。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二压接部位于第一均化部、第二均化部、第三均化部、第四均化部四者之间。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导通部的中空截面为单侧凸起的方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一面平面利用清洁。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管径变换装置或者为单向阀。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所述毛细管分成一段或者多段绕制在回气管的外侧表面上,毛细管的绕制长度为毛细管总长度的三分之二。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所述毛细管的总长度为1.8-2m。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所述回气管为铝管。
本发明中,所述轻触开关与第一从控MCU连接;所述第一从控MCU与主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所述风扇、第二从控MUC连接;第一从控MCU和/或第二从控MCU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N个红外传感器分为两组,该两组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从控MCU、第二从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通信模块、触摸显示屏、报警模块连接,通信模块可以是4G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移动血库设有多种报警方式,声音、光线和文字提示,如移动血库箱门超过规定时间未关闭、移动电源低于限定值时可以自动报警,同时上传管理系统提醒管理人员处理。
盖体内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以实时在线监控血液采集到血袋回收的全过程,保证血液全程冷藏,规范用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血库前移,即在整个血液采集到血袋回收的过程中,是移动血库在移动,因此保证了血液一直处于2-6度的环境中,防止血液浪费,管控可靠;
3、对操作者的身份进行双重验证,确保用血安全,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在输血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事件时,医护人员可以上报信息,医院血库管理人员会及时跟进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
4、自动计费,避免出现漏收费事件;
5、可以避免拿取血液时改变存储盒内的存储环境,导致其他血袋内的血液变性的问题;血袋与隔板之间通过减震片减震,有效避免了移动过程中血袋破损,减少了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6、冷藏效果好,即使打开盖体,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良好的冷藏效果;移动过程中减震片可以防止血袋与隔板摩擦而破损;移动血库可以在不同的(室内、室外、救护车内等多种使用场景)环境下运行,打开移动血库的盖板,在一定时间可以保证箱内温度在2-6度;
7、 蒸发板设置导通部、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均化部、第三压接部的具体的分布位置来实现蒸发板的温度转化的均匀效果,实现蒸发板均匀制冷的效果;通过设置导通部实现冷凝气体在导通部内吸温度实现制冷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导通部的不同位置的分布,主要设置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来实现冷凝气体的循环制冷,冷空气先从上导通部进入,再通过下导通部后出,使得上导通部区域内的冷气先制冷,冷空气下沉,再通过设置上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实现蒸发板的温度更加均匀;实现冷凝气体的循环制冷的路径,实现了温度保持均匀分布、制冷效果更好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均化部来实现蒸发板的温度均匀分布,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多个均化部,以及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分布来实现降低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实现了均匀温度制冷的效果,通过对均化部的分布设置排布来实现温度均匀、除霜效果好;通过对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设置大导通部和小导通部,通过设置大导通部的中空截面大于小导通部的中空截面并错位相邻分布来实现对冷凝气体在导通部内的加速制冷,实现更快速的制冷,温度传导效率更高,除霜效果更好;通过对导通部的分布设置、均化部的设置,并通过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第三压接部的具体分布位置及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冷凝气体在导通部内的循环制冷更稳定,压力更大,有利于缩短毛细管的长度,且能保持更好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管控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内衬取出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盖体打开);
图5为本发明台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方案的蒸发板的平面图;
图7为本方案的蒸发板弯折后的平面图;
图8为本方案的蒸发板弯折后的俯视图;
图9为本方案的图6中A处(即为导通部)的中空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路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盖体加热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加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管理系统使血液从采集到血袋回收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包括血液采集、血液运输、血站储存、医院申领、血库暂存、科室取用、病人核对、病人输注、血袋回收、血液计费和不良事件上报等,全程实现实时冷链管理,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本系统可以通过电脑客户端、手机实时在线监控查看。标签内设(RFID)电子标签,外表面可以打印血袋信息和生成一维码或二维码,通过专用标签打印机进行电子标签信息录入和表面信息打印。
本发明流程如下:
1、 血液采集:采血员验证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通过软件系统自动生成血袋标签和唯一码。标签信息到少包括献血人姓名、身份号码、血型、献血时间等相关信息。
2、 血液运输:采血员完成采血后通过扫描枪或RFID标签自动识别器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
3、 血液存储:血液送达血站后,运送人员通过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血站接收人员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
4、 医院申领:当医院有用血需求时,可以通过软件客户端进行申请或预订,血液中心收到申请后,在系统内确认,准备好血液后,通过系统通知申请医院取血。
5、 医院暂存:血液送达医院血库后,运送人员通过扫描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接收人员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暂存。
6、 科室取用:病人需要输血时,医生在软件系统内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
7、 病人核对:到达病房后,需要两名有资格的医护人员共同核对,使用恒温移动血库的扫描枪扫描医护人员身份码确认医护人员资格,扫描病人腕带和血袋标签,核对完全正确后方可为打开移动血液,防止恒温移动血库误打开或给错误的病人输血。
8、 病人使用: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决定病人是否需要立即输血,是否需要待观察后再决定是否输血,是否需要更换血液种类或剂量。恒温移动血库可以保证血液全程冷藏,保证血液的质量。特别适合于手术室、ICU、血液科、急诊科、院外救护和战场救护等用血量较多科室。
9、 血袋回收:血液输完后,临床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空的血袋送到血库,如没有按规定送达,软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提示血库工作人员及时收回血袋。
10、血液计费:病人输血后,软件系统会自动计算血液费用,通过与医院的收费系统对接,自动计费,避免出现漏收费事件。
11、不良事件上报:在输血过程,如病人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事件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软件系统上报,医院血库管理人员会及时跟进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
12、全程监控:血液从采集至血袋回收,全流程实时在线监控,保证血液全程冷藏,规范用血流程,减不血液不必要的浪费。
13、管理查询:血液闭环管理系统所有数据可以通过云储存与血液中心共享,方便血液中心管理人员监控区域的血液使用动态。献血人员可通过血液中心网站在线查询本人所献血液的去向和用途,有利于提高血液中心的公信力和提高市民的献血积极性。
本发明管控系统通过4G和wifi向血液中心定时上报温度数据;以保证血液处于血液中心的闭环管理流程中;本系统实时将操作者信息上报给血液中心,使血液使用有记录可查;本系统将同时采用屏幕显示报警和声音报警两种方式为使用者提供警报信息。
主要的警报信息有:
1)长时间开门报警;
2)温度超出范围一定时间报警;
3)信息输入错误报警;
4)电量信息报警;
5)网络故障报警;
6)机械故障报警(如压缩机故障,风循环系统故障,散热器故障)。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面开口,且该顶面一侧边与盖体2铰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血袋存储盒,所述血袋存储盒包括内衬3;所述内衬3上表面开口,且该开口通过盖板4盖合;所述盖板4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N个盖合单元5,所述N个盖合单元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盖板4一侧边铰接,N≥1;所述内衬3内设置有N-1块隔板6,且相邻两块隔板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盖合单元5的宽度匹配;所述内衬3上表面四个边沿均超出所述内衬3下部,且其中一个边沿上开设有N个安装孔;所述盖合单元5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下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外壳1上表面一侧边设置有N个轻触开关7;当所述盖合单元盖合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安装孔内,使得所述盖合单元与所述盒体1卡合,并按下所述轻触开关7;所述外壳1内壁安装有蒸发板8;所述蒸发板8与所述内衬3之间设置有间隙9;所述盖体2内壁安装有风扇10;当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外壳1的顶面时,所述风扇10的出风口与所述间隙9连通。
将轻触开关与外部控制器连接,当盖合单元盖合时,即轻触开关接通,给控制器接通的电信号,从而可知盖合单元内放入了血袋,当盖合单元打开时,轻触开关断开,即可知血袋被取走。本发明的轻触开关可以采用霍尔开关。
存储时,血袋24放置于隔板之间,血袋上方的盖合单元盖合。
本实施例中,N=5。
为了保证温度均匀,所述内衬3上表面相对位置的两个边沿上开设有通风口11;当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外壳1的顶面时,所述风扇10的出风口通过所述通风口11与所述间隙9连通。
所述外壳1、盖体2内侧壁均设置有保温层12,保证更好的冷藏效果。
所述隔板6中部设有贯穿的孔,该孔内设置减震片13,且所述减震片13表面凸出所述隔板6表面。减震片采用硅胶片。
本发明的标签模块采用RFID标签。
本实施例中,外壳1底部安装有四个温度传感器15,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外壳1底部四个角落处。
本实施例中,内衬3四个侧壁均开设有N组窗口14,每组窗口包括上下两个窗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底部安装有N个红外传感器16,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16位置分别与所述N个观察窗14位置一一对应,便于感应内衬相应位置是否放置有血袋。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盖板与内衬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盖板与内衬连接处设密封圈。
所述外壳1一侧安装有冷凝器17和压缩机18,且所述冷凝器17和压缩机18设置于U型挡板19内,所述U型挡板19上开设有散热孔20。
本发明中,冷凝器17和压缩机18均与主控MCU电连接。
工作时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一个节流装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为毛细管),因流出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板,此时的制冷剂再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所述冷凝器17和压缩机18上方的外壳1侧面安装有显示器(图2中21为显示器安装位置),且该显示器与水平面成一夹角。所述外壳1底面设置凹槽,该凹槽内固定有电池盒10和适配器11。本实施例中,盖体2与外壳1通过电子感应锁22或者机械锁23锁合。其中机械锁23包括锁舌,该锁舌一端设置于显示器21背面内部的外壳上,另一端在盖体盖合时伸入盖体上的锁孔内。电子感应锁与主控MCU连接。本发明设置多种开锁验证装置,防止非授权人员误打开移动血库。设有机械锁,当硬件故障时可以手动打开移动血库。
如图5,本发明外壳1设置于台车25上;所述台车25底部设有多个减震脚轮26。本发明中,台车顶部设有安装孔27,外壳底部设置于安装孔27内,外壳顶部通过四根支柱与底板28连接,该底板下表面安装有减震脚轮。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蒸发板包括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7’和毛细管6’,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10’,导通部10’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10’包括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上导通部1’的右侧设有入气口8’,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2’的右侧设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与回气管7’连通;所述毛细管6’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7’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6’穿过回气管7’通过连接件10’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8’连通;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100,下导通部2’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200;下导通部2’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3’,均化部3’位于下导通部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
冷凝气体从毛细管6’进入到上导通部1’内,毛细管6’开始先制冷,此时毛细管6’内的冷凝气体密度大,会出现自动下层的现象,使得冷凝气体容易通过上导通部1’下层到下导通部2’,且使得上导通部1’区域内的冷气下层到下导通部2’区域内,实现蒸发板的温度均分布;下导通部2’与回气管7’相连,使得下导通部2’内的冷凝气体从回气管7’出。
本方案的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通过对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和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的大小的限定,来实现上导通部1’区域快速制冷,并使得冷气下层到下导通部2’区域,可实现蒸发板的温度均匀分布制冷效果,且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100,下导通部2’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200;下导通部2’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3’,均化部3’位于下导通部2’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2’的中部位置,实现蒸发板的温度均匀分布效果。
本方案的回气管7’优选的采用铝材质制成,铝材质的回气管7’的壁厚能做到更薄,有利于快速制冷,且成本相对较低、重量较轻,方便使用且制冷速度快。
本方案的冷凝气体通过毛细管6’进入到导通部10’内,上导通部1’的一端连接毛细管6’的一端,毛细管6’绕制在回气管7’的外侧表面上,毛细管6’的作用用于调节冷凝气体通过毛细管6’的压力,冷凝气体通过毛细管6’产生的压力降随毛细管6’长度,内径及内壁粗糙度而变,毛细管6’越长、内径越细和内壁越粗糙,则产生的压力越大;本发明通过对导通部10’的分布设置、均化部3’的设置,并通过第一压接部100、第二压接部200、第三压接部300的具体分布位置及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冷凝气体在导通部10’内的循环制冷更稳定,压力更大,有利于缩短毛细管6’的长度,且能保持更好的制冷效果。
本发明的导通部10’设置为两部分,主要包括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的左侧设置为相互串联相通,上导通部1’位于蒸发板的上部区域,下导通部2’位于蒸发板的下部区域,将蒸发板形成上下两部分的制冷区域,当蒸发板弯折形成围绕的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时能更好的实现蒸发板围绕的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的内部空间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下导通部2’内的温度向上缓慢与上导通部1’内的温度形成一定的温度对流交换,有利于保持整个内部空间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实现更好的制冷效果。
本发明的上导通部1’的结构为,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用于制冷的第一压接部100,通过将第一压接部100设置为直通结构的整体式结构,使得上导通部1’对应的为直通结构的整体式结构,实现上导通部1’没有其他的分支导通结构,确保了上导通部1’的制冷独立路径结构,有利于冷凝气体快速的进入到蒸发板内,加速冷凝气体在上导通部1’的制冷;具体的结构为上导通部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通部101、第二导通部102,第一压接部100位于第一导通部101与第二导通部102之间和/或位于第二导通部102的下部,第一压接部100的分布位置设置确保了第一导通部101和第二导通部102之间的相互独立的快速制冷通道,且第一导通部101和第二导通部102的左侧位置相互连通有利于冷凝气体快速进入到第一导通部101和第二导通部102内,确保了第一导通部101和第二导通部102均为直通结构的整体式结构,且没有其他的分支导通结构,有利于冷凝气体的快速制冷进入充满蒸发板,且有利于保持上导通部1’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化。
本发明的下导通部2’的结构为,下导通部2’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用于制冷的第二压接部200,通过第二压接部200的并列分布使得下导通部2’的多个第二压接部200之间形成相互串联相通的结构,使得下导通部2’区域内可形成多个分支导通结构,有利于快速制冷到下导通部2’区域内的多个位置上,制冷速度更快;具体的结构为下导通部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导通部201、第四导通部202、第五导通部203,且第二压接部200位于三者之间,实现第三导通部201、第四导通部202、第五导通部203为主要的通道便于冷凝气体的快速制冷,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压接部200的并列分布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多个位置的串联相同,方便冷凝气体快速的制冷充满制冷空间,实现温度转化的效果,温度更均匀,形成下导通部2’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且对上导通部1’区域内的温度形成一定温度对流,有利于保持蒸发板的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分布。
本发明为了实现蒸发板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分布,主要在下导通部2’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3’,均化部3’位于下导通部2’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2’的中部位置,通过设置均化部3’来实现蒸发板的温度均匀分布,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多个均化部3’,以及均化部3’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分布来实现降低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实现了均匀温度制冷的效果。
可选的,均化部3’具体的结构,均化部3’包括第一均化部301、第二均化部302、第三均化部303,第二均化部302位于下导通部2’的中部位置,且均化部3’内设置有多个方形结构的第三压接部300,通过在均化部3’内设置多个方形结构的第三压接部300来实现均化部3’区域内的导通部10’之间相互相通,方便冷凝气体的相互相通的制冷,且防止均化部3’区域内的导通部10’区域面积过大,有利于均化部3’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效果,防止温度过度集中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下导通部2’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将第三压接部300并列均匀的设置在均化部3’内,且第二均化部302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大于第三均化部303和第一均化部301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使得蒸发板上的下导通部2’区域内的中部位置的制冷面积大于两端的制冷面积,即为第二均化部302的区域内冷凝气体制冷填充的面积大,第一均化部301和第三均化部303的制冷面积相比第二均化部302的面积略小,有利于第二均化部302区域内与第一均化部301区域内和第三均化部303区域内之间的制冷温度对流效果,有利于保持整个蒸发板温度的均匀分布;特别是当蒸发板弯折形成围绕的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时能更好的实现蒸发板围绕的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的内部空间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此时温度对流效果更好,有利于保持蒸发板内部空间内的温度均匀分布。
可选的,将第三均化部303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大于第一均化部301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此时更有利于冷凝气体的快速制冷,且更有利于保持蒸发板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
本发明中,均化部3’还包括第四均化部304,第四均化部304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与第一均化部301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相等,当蒸发板弯折形成围绕的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时能起到防止蒸发板两端位置的温度不均匀,有利于冷凝气体的快速制冷和蒸发板区域内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效果。
为了实现导通部10’的导通制冷,其中将第三导通部201、第四导通部202、第五导通部203三者之间在均化部3’位置处设置为相互串联相通,均化部3’因为设置了第三压接部300使得均化部3’能独立的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效果,并将均化部3’位置的第三导通部201与第四导通部202、第五导通部203之间相互串联相通,使得冷凝气体可在第三导通部201、第四导通部202、第五导通部203之间相互制冷,不仅增大了均化部3’位置内的快速制冷的面积,还增大了冷凝气体的循环制冷速度,使得均化部3’能够稳定的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实现大面积的均匀温度制冷效果;特别是当蒸发板弯折形成围绕的方形结构时,使得均化部3’独立的分布在方形结构的四个侧面上,实现四个侧面之间的独立温度均匀分布和一定的温度对流,使得蒸发板围成的方形结构内部空间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温度均匀,防止温度的外溢流失,实现了蒸发板上对角的温度差较小,确保了更好的制冷效果,且稳定性更好。
其中,第二压接部200位于第一均化部301、第二均化部302、第三均化部303、第四均化部304四者之间,即为在第一均化部301和第二均化部30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压接部200,对应的形成了导通部10’,在第二均化部302和第三均化部303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压接部200,对应的形成导通部10’,在第三均化部303与第四均化部304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压接部200,对应的形成导通部10’,多个第二压接部200的分布使得导通部10’的分布均匀规则,有利于对温度的均匀分布,并能够长时间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
优选的,为了方便导通部10’在蒸发板上的成型压制,将导通部10’的中空截面设置为单侧凸起的方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单侧凸起的设计有利于在蒸发板上规则稳定的形成导通部10’,同时也方便对第一压接部100、第二压接部200、第三压接部300的压制成型,且有利于对蒸发板进行清洁,蒸发板的一侧面为平整的平面,方便清洁;优选的,将导通部10’的内部设置为单侧凸起的上窄下宽的方形结构,有利于对冷凝气体的导向且方便导通部10’的形成。
可选的,为了提高冷凝气体在导通部10’内的循环制冷速度,将第一导通部101和/或第二导通部102设置有大导通部4和小导通部5,大导通部4的中空截面大于小导通部5的中空截面,即为大导通部4内的中空截面积大于小导通部5内的中空截面积,并且两者设置为错位相邻分布,即为大导通部4与小导通部5两者相邻的设置分布,使得冷凝气体可由大导通部4向小导通部5再向大导通部4快速制冷,使得冷凝气体在导通部10’内可实现压缩加速、释放制冷的效果,当冷凝气体由大导通部4向小导通部5制冷时起到对冷凝气体的压缩加速效果,当冷凝气体由小导通部5向大导通部4制冷时起到释放制冷的效果,有利于冷凝气体的快速制冷,有制冷速度快、制冷效果好的优点,且能更好的除霜,解决现有的蒸发板需要人工手动除霜的问题以及导致的体验效果差、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设置导通部10’、第一压接部100、第二压接部200、均化部3’、第三压接部300的具体的分布位置来实现蒸发板的温度转化的均匀效果,实现蒸发板均匀制冷的效果;对于同样管径的毛细管6’,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使得毛细管6’的长度缩短为1.8m—2m,因其温度转化的均匀效果来实现缩短毛细管6’的长度,现有的蒸发板的毛细管6’在常规下的长度为2.2m—4m才能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本发明在缩短了毛细管6’的长度下还能实现更好的制冷效果,可靠性更好、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蒸发板可作为独立的平面结构的板状的蒸发板独立的使用,可将蒸发板安装到需要的制冷器中,蒸发板作为制冷的部件独立的安装相连即可实现;也可以将蒸发板弯折形成方向的包饶结构,使得蒸发板围成方向或圆形的结构,再将蒸发板安装到需要制冷的制冷器中实现制冷效果;可选的,蒸发板可根据需要来对应的弯折成某种形状,可以是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只需能实现蒸发板安装待制冷器内即可,制冷器可以为冰箱、空调等需要制冷的制冷器。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蒸发板通过设置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来实现冷凝气体的制冷循环,上导通部1’设置独立的直通结构的整体式结构,方便冷凝气体快速通过毛细管6’进入到导通部10’内,下导通部2’设置多个并列分布的用于制冷的第二压接部200,通过第二压接部200的并列分布使得下导通部2’的多个第二压接部200之间形成相互串联相通的结构,使得下导通部2’区域内可形成多个分支导通结构,有利于快速制冷到下导通部2’区域内的多个位置上,制冷面积更大,实现温度转化,有利于蒸发板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并通过设置均化部3’来确保温度均匀分布效果,主要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多个均化部3’,以及均化部3’内的第三压接部300的数量分布来实现降低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实现了均匀温度制冷的效果。
如图9所示,本发明包括N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为两组,每一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从控MCU连接;轻触开关与第一从控MCU连接;所述第一从控MCU与主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所述风扇、第二从控MUC连接;N个红外传感器分为两组,该两组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从控MCU、第二从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通信模块、触摸显示屏(即显示器)、报警模块连接,通信模块可以是4G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移动血库设有多种报警方式,声音、光线和文字提示,如移动血库箱门超过规定时间未关闭、移动电源低于限定值时可以自动报警,同时上传管理系统提醒管理人员处理。
本发明可以通过直流电源、车载电源或移动电源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上述各模块供电,满足多种场合制冷恒温需求。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盖体1内侧设置有加热装置29;所述加热装置29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主控制器(即主MCU)通过温度传感器每五秒监测一次便携冰箱箱体的温度,由于箱体有保温材料,因此温度的变化会比较缓慢,如果箱体的温度一直处于下降曲线,且温度降低到2.5摄氏度时,主控器打开加热片和风扇,加热片开始加热,并通过风扇形成的循环系统给箱体加热,当温度上升至4.5摄氏度时,停止风扇和加热片加热。本发明中,加热装置为加热片,加热片与电池盒内的电池电连接。

Claims (11)

1.一种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验证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信息和唯一码;
2)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所述恒温移动血库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面开口,且该顶面一侧边与盖体(2)铰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血袋存储盒,所述血袋存储盒包括内衬(3);所述内衬(3)上表面开口,且该开口通过盖板(4)盖合;所述盖板(4)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N个盖合单元(5),所述N个盖合单元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盖板(4)一侧边铰接,N≥1;所述内衬(3)内设置有N-1块隔板(6),且相邻两块隔板(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盖合单元(5)的宽度匹配;所述外壳(1)内壁安装有蒸发板(8);所述蒸发板(8)与所述内衬(3)之间设置有间隙(9);所述盖体(2)内壁安装有风扇(10);当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外壳(1)的顶面时,所述风扇(10)的出风口与所述间隙(9)连通;
3)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
4)当有用血需求时,血液中心收到用户申请或预订申请后,确认申请或预订信息,准备好血液后,通知申请医院取血;
5)血液送达医院血库后,通过扫描医院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
6)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医院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
7)扫描医护人员身份码确认医护人员资格,扫描病人腕带和血袋标签;
8)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输血,若是,进入步骤9);
9)血液输完后判断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将空的血袋送到血库,若否,则发出报警信息,提醒血库工作人员及时收回空的血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血袋标签信息包括献血人姓名、身份号码、血型、献血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0)计算血液费用,并将血液费用与医院收费系统对接,自动计费。
4.一种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完成血液从采集到血袋回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即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和唯一码;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在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在有用血需求时,扫描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需要输血时,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然后确认医护人员的资格;判断是否需要等待观察后输血,若需要,则血液输完后,将空的血袋送到血库;血袋未即时送到血库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血库工作人员及时回收血袋;
移动血库,用于保证血袋在2-6℃内储存运输;所述移动血库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面开口,且该顶面一侧边与盖体(2)铰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血袋存储盒,所述血袋存储盒包括内衬(3);所述内衬(3)上表面开口,且该开口通过盖板(4)盖合;所述盖板(4)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N个盖合单元(5),所述N个盖合单元的同一端均与所述盖板(4)一侧边铰接,N≥1;所述内衬(3)内设置有N-1块隔板(6),且相邻两块隔板(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盖合单元(5)的宽度匹配;所述外壳(1)内壁安装有蒸发板(8);所述蒸发板(8)与所述内衬(3)之间设置有间隙(9);所述盖体(2)内壁安装有风扇(10);当所述盖体(2)盖合于所述外壳(1)的顶面时,所述风扇(10)的出风口与所述间隙(9)连通;
标签模块,设置于所述血袋上;
通讯模块,用于向血液中心定时上报血液存储的温度数据、操作者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验证献血人员身份信息和进行献血相关筛查后,生成血袋标签和唯一码;
运输单元,用于验证采血员资格和录入血液相关信息,将血液放入恒温移动血库内,保证血液在2-6℃内储存运输;
存储单元,用于在血液送达血站后,扫描血站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将血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储存或分类加工;
身份验证单元,用于在有用血需求时,扫描血库人员身份标签,确认身份后,扫描或自动识别血袋标签进行清点交接,需要输血时,申请血液的种类、剂量和预计用血时间,血库人员完成交叉配血后,将血液装入恒温移动血库,按时将血液送到病房,然后确认医护人员的资格,核对完全正确后打开移动血液;
监控单元,用于判断是否需要等待观察后输血,若需要,则将血液回收至移动血库内,防止血液浪费,血液输完后,将血袋送到血库;
报警单元,用于在血袋未即时送到血库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血库工作人员及时回收血袋,并中病人出现异常状态时上报不良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计费单元,用于计算血液费用,并与医院收费系统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将血液闭环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过云存储方式与血液中心共享,便于血液中心管理人员监控区域的血液使用动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系统,用于在长时间开门、温度超出范围一定时间、信息输入错误、电量信息、网络故障和机械故障时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上表面四个边沿均超出所述内衬(3)下部,且其中一个边沿上开设有N个安装孔;所述盖合单元(5)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下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外壳(1)上表面一侧边设置有N个轻触开关(7);当所述盖合单元盖合时,所述凸起伸入对应安装孔内,使得所述盖合单元与所述外壳(1)卡合,并按下所述轻触开关(7);所述轻触开关(7)与第一从控MCU连接;所述第一从控MCU与主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所述风扇(10)、第二从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冷凝器(17)、压缩机(18)均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所述内衬(3)至少一侧壁开设有N个窗口(14);所述外壳(1)底部安装有N个红外传感器(16),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16)位置分别与所述N个窗口(14)位置一一对应;所述N个红外传感器(16)分为两组,该两组红外传感器(16)分别与所述第一从控MCU、第二从控MCU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内侧设置有加热装置(29);所述加热装置(29)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闭环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7’)和毛细管(6’),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10’),导通部(10’)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10’)包括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上导通部(1’)的右侧设有入气口(8’),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2’)的右侧设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与回气管(7’)连通;所述毛细管(6’)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7’)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6’)穿过回气管(7’)通过连接件(10’)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8’)连通;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100),下导通部(2’)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200);下导通部(2’)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3’),均化部(3’)位于下导通部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
CN201910018289.2A 2019-01-09 2019-01-09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Active CN109533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289.2A CN109533661B (zh) 2019-01-09 2019-01-09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289.2A CN109533661B (zh) 2019-01-09 2019-01-09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3661A true CN109533661A (zh) 2019-03-29
CN109533661B CN109533661B (zh) 2023-06-23

Family

ID=6583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8289.2A Active CN109533661B (zh) 2019-01-09 2019-01-09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36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843A (zh) * 2019-04-12 2019-08-16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一种医院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即时上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12563A (zh) * 2020-10-10 2021-01-12 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血库
CN112265745A (zh) * 2020-10-16 2021-01-26 廊坊市中心血站 一种可远程调控的无人机车载两用血液运输装置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02688D0 (en) * 1985-02-06 1986-03-12 Caravell Mfg Ltd Storage cabinets
CN2059079U (zh) * 1989-08-23 1990-07-11 田克功 袖珍型冠心病急救药盒
US20070289976A1 (en) * 2005-06-08 2007-12-20 Doubleday Acquisitions, Llc Cargo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items
US20070295733A1 (en) * 2006-01-12 2007-12-27 Smartbox L.L.C. Shipping System and Container for Transportation and In-Store Maintenance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oducts
US20130231954A1 (en) * 2012-01-12 2013-09-05 Brian Jeffry Bryant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cal care
CN103900297A (zh) * 2014-04-04 2014-07-0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用蒸发器及冰箱
US20150057606A1 (en) * 2008-07-14 2015-02-26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Interface and Methods
CN105469343A (zh) * 2015-12-04 2016-04-06 武汉伯美帝科生物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存储供应管理系统
CN105844375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武汉佰美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网络的血液采集供应开放式物流管理方法
CN206437361U (zh) * 2017-01-22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血液科储存装置
CN206497456U (zh) * 2017-03-03 2017-09-15 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体输血合理用血电子管理系统
CN206502179U (zh) * 2017-02-20 2017-09-19 青岛市中心血站 一种多功能采血箱
CN206750555U (zh) * 2017-03-28 2017-12-15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移动血库
CN107480433A (zh) * 2017-07-29 2017-12-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输血闭环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85955A (zh) * 2017-08-24 2018-02-13 宋世林 一种通风性好的中药材储药箱
WO2018029261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Id-Solutions S.R.L. Safet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trace, control and monit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l substances
CN207956617U (zh) * 2017-12-13 2018-10-1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自动控温的血液运输箱
CN108877903A (zh) * 2017-05-15 2018-11-23 王明文 基于云平台的采血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208264980U (zh) * 2018-06-12 2018-12-21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试验标本安全转运盒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02688D0 (en) * 1985-02-06 1986-03-12 Caravell Mfg Ltd Storage cabinets
CN2059079U (zh) * 1989-08-23 1990-07-11 田克功 袖珍型冠心病急救药盒
US20070289976A1 (en) * 2005-06-08 2007-12-20 Doubleday Acquisitions, Llc Cargo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items
US20070295733A1 (en) * 2006-01-12 2007-12-27 Smartbox L.L.C. Shipping System and Container for Transportation and In-Store Maintenance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oducts
US20150057606A1 (en) * 2008-07-14 2015-02-26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Interface and Methods
US20130231954A1 (en) * 2012-01-12 2013-09-05 Brian Jeffry Bryant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cal care
CN103900297A (zh) * 2014-04-04 2014-07-0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用蒸发器及冰箱
CN105844375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武汉佰美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网络的血液采集供应开放式物流管理方法
CN105469343A (zh) * 2015-12-04 2016-04-06 武汉伯美帝科生物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存储供应管理系统
WO2018029261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Id-Solutions S.R.L. Safet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trace, control and monit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l substances
CN206437361U (zh) * 2017-01-22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血液科储存装置
CN206502179U (zh) * 2017-02-20 2017-09-19 青岛市中心血站 一种多功能采血箱
CN206497456U (zh) * 2017-03-03 2017-09-15 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体输血合理用血电子管理系统
CN206750555U (zh) * 2017-03-28 2017-12-15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移动血库
CN108877903A (zh) * 2017-05-15 2018-11-23 王明文 基于云平台的采血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7480433A (zh) * 2017-07-29 2017-12-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输血闭环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85955A (zh) * 2017-08-24 2018-02-13 宋世林 一种通风性好的中药材储药箱
CN207956617U (zh) * 2017-12-13 2018-10-1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自动控温的血液运输箱
CN208264980U (zh) * 2018-06-12 2018-12-21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试验标本安全转运盒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刁琰;张民;单清;钱厚明;李杨;: "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no. 06 *
杨冬;张庆勇;吴鸿平;李捞摸;张秋实;黄呈凤;曹静;: "野战医用冰箱的研制", 医疗卫生装备, no. 1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843A (zh) * 2019-04-12 2019-08-16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一种医院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即时上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212563A (zh) * 2020-10-10 2021-01-12 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血库
CN112265745A (zh) * 2020-10-16 2021-01-26 廊坊市中心血站 一种可远程调控的无人机车载两用血液运输装置
CN112265745B (zh) * 2020-10-16 2021-06-22 廊坊市中心血站 一种可远程调控的无人机车载两用血液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3661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3661A (zh) 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
CN104376652A (zh) 制冷配送柜
CN103854344B (zh) 用于生鲜配送并能制冷的智能储物柜的监控方法
CN209553948U (zh) 血液闭环管控系统
CN106550578A (zh)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
CN204688743U (zh) 一种药品保温箱及其监控系统
CN103388949B (zh) 一种医药托管冰箱及控制方法
CN210123574U (zh) 一种集成式智慧冷藏奶箱
CN112037371B (zh) 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药品管理方法
CN109059410A (zh) 一种智能冰箱系统
CN109533662A (zh) 一种移动血库
WO2020037586A1 (zh) 医院用发药管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发放装置及系统
CN109726782A (zh) 一种智能疫苗管理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04048702U (zh) 物流配送终端制冷保鲜储物柜结构
CN104146501B (zh) 物流配送终端制冷保鲜储物柜结构
CN111153017B (zh) 一种智能物证保全箱
CN208915709U (zh) 可竖向放置血袋的智能血液柜及血液存储系统
US9626817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medication proximate a patient
CN209535960U (zh) 一种移动血库
CN212227462U (zh) 一种疫苗接种管理移动装置
CN203501634U (zh) 一种医药托管冰箱
CN112489316A (zh) 一种外卖存储保温柜
CN109051348A (zh) 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管理系统
CN208144784U (zh) 一种新型的rfid智能柜装置
CN108861101A (zh) 一种医院用送药车及药品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9

Address after: 518133 Lingyun R&D Building, No. 2, Liufang Road, 67 District,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ansheng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28 Room 201, 615 Building, Bagua Erlu Bagua Industrial Park,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8

Address after: 518028 Room 201, 615 Building, Bagua Erlu Bagua Industrial Park,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HU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33 Lingyun R&D Building, No. 2, Liufang Road, 67 District,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ansheng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