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3726B -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3726B
CN109523726B CN201811453283.XA CN201811453283A CN109523726B CN 109523726 B CN109523726 B CN 109523726B CN 201811453283 A CN201811453283 A CN 201811453283A CN 109523726 B CN109523726 B CN 109523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vention
control
modul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32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3726A (zh
Inventor
罗富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iao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i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iao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i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32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3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3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3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其中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两部分,而近视防控系统则由近视智能防控装备、云端防控平台和移动终端APP组成。应用本发明可以将防控者按相应的分级标准自动分成不同的防控级别,并依据防控者的级别智能为其匹配相应的防控方案,以便实时有效地通过人脸识别程序及眼球跟踪技术,以及基于相关传感器的应用,对防控者施加眼动管控、戴镜管控、视距管控、学时管控及照度管控等多方面的智能护眼举措,进而可为防控者快速建立良好用眼习惯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来确保近视不再发生和发展,达到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保健智能终端,具体是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及防控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非常高,并逐年增加,且近视低龄化、高度数日益严重。由于近视的发生与危害都是不可逆的,高度近视也容易产生各类眼底病变,造成严重的永久性的视功能损害,因此对于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现有的近视防控方法很多,诸如各种眼保健操、雾视法、双焦点及渐进多焦点镜、针灸、理疗、药物防治等,但大多收效甚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激光手术的效果虽好,但却存在一定风险,且收费昂贵,如术后继续从事近距离用眼的工作,同样极易导致视力减退而重新近视。
为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对人们的用眼行为进行及时准确地提示和干预的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及防控方法,以矫正人们的用眼习惯,达到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及防控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两部分。
在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内设有主控模块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时间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警示模块、存储模块,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该防控程序有单独防控程序和联合防控程序两套,可根据使用需要置入主控模块中。
当主控模块置入单独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单独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对防控者进行近视防控,此时仅针对防控者的眼动(即改变视线)进行单项警示,主要依据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执行瞬间眼动,即通过瞬间改变视线,达到迅速消除眼睛调节紧张的目的。
当主控模块置入联合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协同配合智能眼控器共同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向智能眼控器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产生红灯闪烁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或执行瞬间眼动,或改变远、近戴镜习惯,或调整视近距离,或暂停学时的延长,即通过实时的监控,有效地迫使年龄较小的防控者自觉执行防控守则。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可使用可充电的标准电池或非标电池,或是可替换的标准电池。
所述时间模块,用于提供相应的计时功能。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的蓝牙模块,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的wifi模块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警示模块,设有振动马达,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智能眼控器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模块还包括SIM卡模块、GPS定位模块、计步模块、保健模块、录音模块,其中:
所述SIM卡模块,用于安装SIM卡并实现通讯功能。
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定位功能。
所述计步模块,用于提供计步功能。
所述保健模块,用于提供实时体温监测和心率监测功能。
所述录音模块,用于实现录音功能。
具体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样式,可优选做成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智能眼控器共同使用,当然其样式还可以做成多种,如头戴式或胸佩式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在所述智能眼控器中,内设有主控模块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初始校准模块、眼动监控模块、戴镜监控模块、视距监控模块、学时监控模块、照度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警示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用于协同配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红灯闪烁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向智能可穿戴设备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可使用可充电的标准电池或非标电池,或是可替换的标准电池。
所述初始校准模块,包括三个执行单元,具体的:
第一个执行单元是初始人脸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时,对其进行首次人脸识别并存档,用于防控者之后开启智能眼控器时,调用存档人脸与其实时人脸进行智能比对,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
第二个执行单元是初始戴镜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时,对其进行首次戴镜识别并存档,用于对比判断防控者在防控过程中是否按要求戴镜;当防控者违规时,主控模块或云端监控单元即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第三个执行单元是初始防控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每次开启智能眼控器进行防控时,先对当前的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进行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以避免防控者之间相互拿错智能眼控器所引发的错误判断。
具体初始校准流程如下:
步骤S101,防控者登陆云端防控平台注册,建立防控者信息档案;
步骤S102,对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进行首次人脸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3,对已戴镜的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进行首次戴镜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4,每次使用智能眼控器均进行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进入防控监测。
所述眼动监控模块,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眼动监控程序,眼动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体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眼动数据,并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眼动时间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所述眼动数据包括眼球转动的数据和眨眼的数据。
所述戴镜监控模块,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戴镜监控程序,戴镜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体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戴镜状态,主要针对已近视的戴镜者预设不同的戴镜阈值,当防控者违规或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所述戴镜状态包括是否戴镜、是否需要戴镜、是否合理戴镜。
所述视距监控模块,采用测距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视距监控程序,用于测量及监控防控者用眼时的视近距离数据,当防控者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学时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防控者视近时的用眼时间,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照度监测模块,采用光照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用于测量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数据,当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高于或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眼控器产生的数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初始校准模块、眼动监控模块、戴镜监控模块、视距监控模块、学时监控模块、照度监测模块的变化数据。
所述警示模块,设有LED警示灯,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蓝牙模块,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wifi模块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近视防控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即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还包括云端防控平台和移动终端APP;所述云端防控平台设置在云端服务器上;所述近视防控系统,具体由云端监控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移动警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防控反馈单元,云端调控单元组成,通过多单元组合实现有效防控。其中:
所述云端监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的监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监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严重违规达到阈值的防控者即时将警示提醒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
具体云端监控流程如下:
步骤S201,云端监控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以及移动终端APP实时连接;
步骤S202,依据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
步骤S203,依据防控者的监控数据对严重违规达到阈值的防控者即时将警示提醒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对其眼动数据,戴镜数据,视距数据,学时数据以及照度数据的多方采集。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智能眼控器,以及与其移动终端APP之间,通过蓝牙或wifi所展开的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级处理,再通过wifi将初级处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快速处理。
所述移动警示单元,系基于防控者所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智能眼控器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以及云端防控平台与其移动终端APP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无线对接,并以振动方式或以红灯闪烁方式,在其移动终端上给予警示提醒。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和移动终端APP进行存储,并通过wifi自动上传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所述防控反馈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再将防控报告反馈到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云端调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的调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调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违规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对度数加深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同样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
具体云端调控流程如下:
步骤S301,云端调控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以及移动终端APP实时连接;
步骤S302,依据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
步骤S303,由云端调控单元对违规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
步骤S304,由云端调控单元对度数加深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
通过本步骤,可以及时调整防控者的防控级别,对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近视防控系统的防控方法,由云端防控平台根据所注册的防控者的近视数据,按设定的分级标准将防控者分为六个防控级别,并依据防控者的级别自动为其匹配相应的防控方案,供防控者执行;所述防控方案包括眼动管控方案、戴镜管控方案、视距管控方案、学时管控方案、照度管控方案,且五个方案均通过预设阈值实现智能管控;其中:
所述六个防控级别的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防控,针对超高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10.00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1.00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超高度近视者;
二级防控,针对高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6.00D~-9.75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为-0.50D~-0.75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高度近视者;
三级防控,针对中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2.75D~-5.75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0.25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中度近视者;
四级防控,针对低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1.50D~-2.50D;或父母都是低度近视者;或已经配戴眼镜者;
五级防控,针对低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0.50D~-1.25D,且倘未配戴眼镜者;或父母当中有一个是低度近视者;
六级防控,针对当前视力正常者,即屈光度数为-0.25D~+0.50D,且父母都不是近视者。
所述眼动管控方案,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与防控者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眼控器及其移动终端APP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展开的管控。眼动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一级防控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为60s;二级防控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为90s;按每升高一级防控即加时30s,由云端防控平台依据其防控级别将其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预先输入到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控模块中,或输入到其智能眼控器的主控模块中;当防控者开启其智能眼控器时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管控;当智能可穿戴设备接到智能眼控器的开启指令即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开始计时;并由其智能可穿戴设备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提前10s向其智能眼控器发出录像跟踪指令;当到达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即产生振动,提醒其作瞬间眼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其视近结束;而智能眼控器则通过每次提前录像跟踪记录其脸部眼球的动态变化;并将采集到的录像数据上传云端防控平台;由云端防控平台通过眼球跟踪识别分析处理后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戴镜管控方案,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与防控者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眼控器及其移动终端APP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展开的管控。戴镜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低度近视(-0.75D~-2.75D)看远时戴镜,看近不戴镜;中、高度近视(-3.00D以上)看远戴远用镜,看近戴近用镜;由云端防控平台依据其档案确认其已配戴眼镜,并以其最近存档度数判断其是属于低度近视还是中、高度近视;并将其相应的戴镜管控阈值预先输入到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控模块中,或输入到其智能眼控器的主控模块中;并对其进行初始化的戴镜识别存档,包括戴近用镜和戴远用镜的识别存档;当防控者开启其智能眼控器时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含戴镜)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及戴镜的双重管控;而智能眼控器则按内置的戴镜管控阈值自动录像跟踪防控者的戴镜状况,并实时进行戴镜的阈值识别;当发现其违规戴镜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出警示指令,让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采集到的录像跟踪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经处理后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视距管控方案,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的实时监测,视距管控预设的阈值是:视近距离小于20cm,并且用时大于15s;当视距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学时管控方案,同样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的实时监测,学时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一个学时,时长定为40min;当学时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照度管控方案,亦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的实时监测,照度管控预设的阈值是:光照强度小于200lux,或大于700lux;当照度小于或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及防控方法,应用本发明可以依据设定的防控级别自动为防控者匹配相应的防控方案,以利实时有效地对防控者施加眼动管控、戴镜管控、视距管控、学时管控及照度管控等多方面的智能护眼举措,进而可为防控者快速建立良好用眼习惯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来确保近视不再发生和发展,达到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眼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眼控器初始校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近视防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近视防控系统云端监控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近视防控系统云端调控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近视防控方法中的眼动管控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近视防控方法中的戴镜管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两部分。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100中,内设有主控模块101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102、时间模块103、蓝牙模块104、wifi模块105、警示模块106、存储模块107,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101相连接;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101,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防控程序有单独防控程序和联合防控程序两套,可根据使用需要置入主控模块101中。
当主控模块101置入单独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单独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对防控者进行近视防控,此时仅针对防控者的眼动即改变视线进行单项警示,主要依据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106产生振动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执行瞬间眼动,即通过瞬间改变视线,达到迅速消除眼睛调节紧张的目的。
当主控模块101置入联合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协同配合智能眼控器200共同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101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106产生振动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104向智能眼控器200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产生红灯闪烁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或执行瞬间眼动,或改变戴镜习惯,或调整视近距离,或暂停学时延长,即通过实时的监控,可以有效地迫使年龄较小的防控者自觉执行防控守则。
所述电源模块102,用于供电,可以使用可充电的标准电池或非标电池,或是可替换的标准电池。
所述时间模块103,用于提供相应的计时功能。
所述蓝牙模块104,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200的蓝牙模块212,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105,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200的wifi模块213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警示模块106,设有振动马达,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存储模块107,用于存储智能可穿戴设备100产生的数据、智能眼控器200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功能模块还包括SIM卡模块108、GPS定位模块109、计步模块110、保健模块111、录音模块112,其中:
所述SIM卡模块108,用于安装SIM卡并实现通讯功能。
所述GPS定位模块109,用于实现定位功能。
所述计步模块110,用于提供计步功能。
所述保健模块111,用于提供实时体温监测和心率监测功能。
所述录音模块112,用于实现录音功能。
具体的,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样式,可优选做成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智能眼控器200共同使用,当然其样式还可以做成多种,如头戴式或胸佩式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请参阅图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控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智能眼控器200中,内设有主控模块201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202、初始校准模块203、眼动监控模块204、戴镜监控模块205、视距监控模块206、学时监控模块207、照度监测模块208、数据存储模块209、数据处理模块210、警示模块211、蓝牙模块212、wifi模块213,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201相连接。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201,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用于协同配合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201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211产生红灯闪烁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212向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产生振动警示。
所述电源模块202,用于供电,可以使用可充电的标准电池或非标电池,或是可替换的标准电池。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控器初始校准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初始校准模块203,包括三个执行单元,具体的:
第一个执行单元是初始人脸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200时,对其进行首次人脸识别并存档,用于防控者之后开启智能眼控器200时,调用存档人脸与其实时人脸进行智能比对,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
第二个执行单元是初始戴镜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200时,对其进行首次戴镜识别并存档,用于对比判断防控者在防控过程中是否按要求戴镜;当防控者违规时,主控模块201或云端监控单元即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第三个执行单元是初始防控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每次开启智能眼控器200进行防控时,先对当前的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进行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以避免防控者之间相互拿错智能眼控器200所引发的错误判断。
具体初始校准流程如下:
步骤S101,防控者登陆云端防控平台400注册,建立防控者信息档案;
步骤S102,对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200进行首次人脸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3,对已戴镜的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200进行首次戴镜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4,每次使用智能眼控器200均进行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进入防控监测。
所述眼动监控模块204,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眼动监控程序,眼动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体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眼动数据,并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眼动时间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213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所述眼动数据包括眼球转动的数据和眨眼的数据。
所述戴镜监控模块205,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戴镜监控程序,戴镜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体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戴镜状态,主要针对已近视的戴镜者预设不同的戴镜阈值,当防控者违规或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213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所述戴镜状态包括是否戴镜、是否需要戴镜、是否合理戴镜。
所述视距监控模块206,采用测距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视距监控程序,用于测量及监控防控者用眼时的视近距离数据,当防控者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213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所述学时监控模块207,用于监控防控者视近时的用眼时间,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213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所述照度监测模块208,采用光照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用于测量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数据,当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高于或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200的警示模块211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213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09,用于存储智能眼控器200产生的数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10,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初始校准模块203、眼动监控模块204、戴镜监控模块205、视距监控模块206、学时监控模块207、照度监测模块208的变化数据。
所述警示模块211,设有LED警示灯,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蓝牙模块212,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蓝牙模块104,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213,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wifi模块105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本发明所述的近视防控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即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和智能眼控器200,还包括云端防控平台400和移动终端APP300。所述云端防控平台400设置在云端服务器上。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控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近视防控系统,具体由云端监控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移动警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防控反馈单元,云端调控单元组成,通过多单元组合实现有效防控;其中:
所述云端监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的监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监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严重违规达到阈值的防控者即时将警示提醒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控系统云端监控流程图。如图5所示,具体云端监控流程如下:
步骤S201,云端监控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以及移动终端APP300实时连接;
步骤S202,依据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
步骤S203,依据防控者的监控数据对严重违规达到阈值的防控者即时将警示提醒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200对其眼动数据,戴镜数据,视距数据,学时数据以及照度数据的多方采集。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其智能眼控器200,以及与其移动终端APP300之间,通过蓝牙或wifi所展开的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20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级处理,再通过wifi将初级处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快速处理。
所述移动警示单元,系基于防控者所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与其智能眼控器200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以及云端防控平台400与其移动终端APP300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无线对接,并以振动方式或以红灯闪烁方式,在其移动终端上给予警示提醒。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和移动终端APP300进行存储,并通过wifi自动上传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所述防控反馈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再将防控报告反馈到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所述云端调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的调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调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违规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对度数加深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同样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控系统云端调控流程图。如图6所示,具体云端调控流程如下:
步骤S301,云端调控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以及移动终端APP300实时连接;
步骤S302,依据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及智能眼控器200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
步骤S303,由云端调控单元对违规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步骤S304,由云端调控单元对度数加深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通过本步骤,可以及时调整防控者的防控级别,对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上述近视防控系统的防控方法,由云端防控平台400根据所注册的防控者的近视数据,按设定的分级标准将防控者分为六个防控级别,并依据防控者的级别自动为其匹配相应的防控方案,供防控者执行;所述防控方案包括眼动管控方案、戴镜管控方案、视距管控方案、学时管控方案、照度管控方案,且五个方案均通过预设阈值实现智能管控;其中:
所述六个防控级别的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防控,针对超高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10.00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1.00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超高度近视者;
二级防控,针对高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6.00D~-9.75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为-0.50D~-0.75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高度近视者;
三级防控,针对中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2.75D~-5.75D;或以往数据表明该防控者上一学期屈光度数加深≥-0.25D者;或父母都是近视者,且当中有一个是中度近视者;
四级防控,针对低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1.50D~-2.50D;或父母都是低度近视者;或已经配戴眼镜者;
五级防控,针对低度近视防控者,即屈光度数为-0.50D~-1.25D,且倘未配戴眼镜者;或父母当中有一个是低度近视者;
六级防控,针对当前视力正常者,即屈光度数为-0.25D~+0.50D,且父母都不是近视者。
所述眼动管控方案,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与防控者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智能眼控器200及其移动终端APP300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展开的管控。眼动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一级防控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为60s;二级防控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为90s;按每升高一级防控即加时30s,由云端防控平台400依据其防控级别将其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预先输入到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主控模块101中,或输入到其智能眼控器200的主控模块201中;当防控者开启其智能眼控器200时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管控200;当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接到智能眼控器200的开启指令即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开始计时;并由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提前10s向其智能眼控器200发出录像跟踪指令;当到达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即产生振动,提醒其作瞬间眼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其视近结束;而智能眼控器200则通过每次提前录像跟踪记录其脸部眼球的动态变化;并将采集到的录像数据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由云端防控平台400通过眼球跟踪识别分析处理后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控方法中的眼动管控流程图。如图7所示,具体眼动管控流程如下:
步骤S401,防控者开启其智能眼控器200时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管控200;
步骤S402,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接到智能眼控器200的开启指令即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开始计时;
步骤S403,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按预设的每次眼动间隔的“时间阈值”提前10s向其智能眼控器200发出录像跟踪指令;
步骤S404,智能可穿戴设备100计时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其即产生振动,提醒其作瞬间眼动,如此反复直至视近结束;
步骤S405,智能眼控器200通过每次提前录像跟踪记录其脸部眼球的动态变化;并将采集到的录像数据上传云端防控平台400;
步骤S406,由云端防控平台400通过眼球跟踪识别分析系统处理后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所述戴镜管控方案,亦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400与防控者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100、智能眼控器200及其移动终端APP300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展开的管控。戴镜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低度近视(-0.75D~-2.75D)看远时戴镜,看近不戴镜;中、高度近视(-3.00D以上)看远戴远用镜,看近戴近用镜;由云端防控平台400依据其档案确认其已配戴眼镜,并以其最近存档度数判断其是属于低度近视还是中、高度近视;并将其相应的戴镜管控阈值预先输入到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主控模块101中,或输入到其智能眼控器200的主控模块201中;并对其进行初始化的戴镜识别存档,包括戴近用镜和戴远用镜的识别存档;当防控者开启其智能眼控器200时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含戴镜)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及戴镜的双重管控;而智能眼控器200则按内置的戴镜管控阈值自动录像跟踪防控者的戴镜状况,并实时进行戴镜的阈值识别;当发现其违规戴镜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警示指令,让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采集到的录像跟踪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400,经处理后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控方法中的戴镜管控流程图。如图8所示,具体戴镜管控流程如下:
步骤S501,防控者开启智能眼控器200即进入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含戴镜)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开启智能眼动及戴镜的双重管控;
步骤S502,智能眼控器200按内置的戴镜管控阈值自动录像跟踪防控者的戴镜状况并实时进行戴镜的阈值识别;
步骤S503,若发现防控者违规戴镜时即由其智能眼控器200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步骤S504,智能眼控器200将采集到的录像跟踪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400处理,并将管控结果自动反馈到其移动终端APP300上。
所述视距管控方案,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200的实时监测,视距管控预设的阈值是:视近距离小于20cm,并且用时大于15s;当视距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212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200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所述学时管控方案,同样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200的实时监测,学时管控预设的阈值是:一个学时,时长定为40min;当学时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212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200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所述照度管控方案,亦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200的实时监测,照度管控预设的阈值是:光照强度小于200lux,或大于700lux;当照度小于或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即通过蓝牙模块212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警示,让其智能可穿戴设备100的警示模块106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同时由智能眼控器200按天统计防控者的违规次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防控平台400进行管控。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近视防控装备、防控系统及防控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相同,因此对近视防控装备及防控系统的实施例的详细阐述也适用于防控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与润饰等,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两部分;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内设有主控模块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时间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警示模块、存储模块,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接;
所述智能眼控器,内设有主控模块和多个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初始校准模块、眼动监控模块、戴镜监控模块、视距监控模块、学时监控模块、照度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警示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各功能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接;
在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中:
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该防控程序有单独防控程序和联合防控程序两套,根据使用需要置入主控模块中;
当主控模块置入单独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单独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对防控者进行近视防控,此时仅针对防控者的眼动即改变视线进行单项警示,主要依据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执行瞬间眼动,即通过瞬间改变视线,达到迅速消除眼睛调节紧张的目的;
当主控模块置入联合防控程序时,则用于协同配合智能眼控器共同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向智能眼控器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产生红灯闪烁警示,以提醒防控者或执行瞬间眼动,或改变远、近戴镜习惯,或调整视近距离,或暂停学时的延长,即通过实时的监控,有效地迫使年龄较小的防控者自觉执行防控守则;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所述时间模块,用于提供相应的计时功能;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的蓝牙模块,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眼控器的wifi模块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警示模块,设有振动马达,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智能眼控器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在所述智能眼控器中:
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相应的防控程序,用于协同配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对防控者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眼动监控、戴镜监控、视距监控、学时监控、照度监测;当主控模块发现监控数值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发出警示指令使警示模块产生红灯闪烁警示,或通过蓝牙模块向智能可穿戴设备发送警示指令,使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产生振动警示;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所述初始校准模块,包括三个执行单元,具体的:
第一个执行单元是初始人脸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时,对其进行首次人脸识别并存档,用于防控者之后开启智能眼控器时,调用存档人脸与其实时人脸进行智能比对,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
第二个执行单元是初始戴镜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初次开启其专用智能眼控器时,对其进行首次戴镜识别并存档,用于对比判断防控者在防控过程中是否按要求戴镜;当防控者违规时,主控模块或云端监控单元即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
第三个执行单元是初始防控识别校准单元,供防控者每次开启智能眼控器进行防控时,先对当前的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进行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进入防控监测,以避免防控者之间相互拿错智能眼控器所引发的错误判断;
具体初始校准流程如下:
步骤S101,防控者登陆云端防控平台注册,建立防控者信息档案;
步骤S102,对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进行首次人脸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3,对已戴镜的防控者初次使用智能眼控器进行首次戴镜初始识别并存档;
步骤S104,每次使用智能眼控器均进行实时人脸与存档人脸的比对识别,通过身份认证后即进入防控监测;
所述眼动监控模块,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眼动监控程序,眼动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件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眼动数据,并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控者预设不同的眼动时间阈值,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眼动时间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所述眼动数据包括眼球转动的数据和眨眼的数据;
所述戴镜监控模块,采用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戴镜监控程序,戴镜监控程序基于目前公知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分析,包括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软件 的设计来实现,用于驱动摄像头监控防控者的戴镜状态,主要针对已近视的戴镜者预设不同的戴镜阈值,当防控者违规或超过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所述戴镜状态包括是否戴镜、是否需要戴镜、是否合理戴镜;
所述视距监控模块,采用测距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并设置有视距监控程序,用于测量及监控防控者用眼时的视近距离数据,当防控者超出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学时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防控者视近时的用眼时间,当防控者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照度监测模块,采用光照传感器作为监控设备,用于测量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数据,当防控者视近时的光照强度高于或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即向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并以振动方式提醒防控者,或向智能眼控器的警示模块发出警示指令,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并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云端防控平台进行管控;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眼控器产生的数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发来的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发来的关联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初始校准模块、眼动监控模块、戴镜监控模块、视距监控模块、学时监控模块、照度监测模块的变化数据;
所述警示模块,设有LED警示灯,用于接受警示指令并以警示红灯闪烁的方式提醒防控者;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蓝牙模块,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所述wifi模块,用于无线对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wifi模块或云端服务器,以进行相互间的数据传输或收发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模块还包括SIM卡模块、GPS定位模块、计步模块、保健模块、录音模块,其中:
所述SIM卡模块,用于安装SIM卡并实现通讯功能;
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定位功能;
所述计步模块,用于提供计步功能;
所述保健模块,用于提供实时体温监测和心率监测功能;
所述录音模块,用于实现录音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样式做成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单独使用,或联合智能眼控器共同使用。
4.一种近视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近视智能防控装备,即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眼控器,还包括云端防控平台和移动终端APP;所述云端防控平台设置在云端服务器上;所述近视防控系统,具体由云端监控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移动警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防控反馈单元,云端调控单元组成,通过多单元组合实现有效防控;
所述云端监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的监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监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严重违规达到阈值的防控者即时将警示提醒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对其眼动数据,戴镜数据,视距数据,学时数据以及照度数据的多方采集;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智能眼控器,以及与其移动终端APP之间,通过蓝牙或wifi所展开的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眼控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级处理,再通过wifi将初级处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快速处理;
所述移动警示单元,系基于防控者所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智能眼控器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以及云端防控平台与其移动终端APP之间产生的警示信息,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无线对接,并以振动方式或以红灯闪烁方式,在其移动终端上给予警示提醒;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系基于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和移动终端APP进行存储,并通过wifi自动上传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
所述防控反馈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经处理分析后再将防控报告反馈到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移动终端APP上;
所述云端调控单元,系基于云端防控平台的调控单元通过对防控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眼控器之间的无线网络互通展开的实时智能调控;即依据防控者自动上传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作出相应反馈;对违规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对度数加深已达到“调整防控级别阈值”的防控者同样即时调整其防控级别,并将调整信息发到其移动终端APP上加以提醒。
CN201811453283.XA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Active CN109523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283.XA CN109523726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3283.XA CN109523726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726A CN109523726A (zh) 2019-03-26
CN109523726B true CN109523726B (zh) 2021-01-05

Family

ID=6579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3283.XA Active CN109523726B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3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7590A (zh) * 2019-04-22 2019-07-23 张卫东 一种可用于近视眼防控目的方法及其智能终端系统
CN110136407A (zh) * 2019-06-04 2019-08-16 周万里 一种多功能防近视设备
CN113687526A (zh) * 2020-05-17 2021-11-23 上海传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近视主动防护的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58309A (zh) * 2020-06-16 2020-09-1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一种集成式眼科手术系统
CN111803076A (zh) * 2020-07-07 2020-10-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防控近视的可穿戴设备的人工智能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5761A (zh) * 2015-06-02 2015-09-16 杭州镜之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用眼监控系统
CN204758957U (zh) * 2015-06-11 2015-11-11 武汉目明乐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智能健康眼镜
CN106066761A (zh) * 2016-06-29 2016-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707763A (zh) * 2017-10-19 2018-02-16 杭州镜之镜科技有限公司 近视防控可穿戴设备及近视防控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5437B2 (en) * 2003-10-09 2007-08-14 Howell Thomas A Eyeglasses with activity monitoring
CN100462046C (zh) * 2007-04-16 2009-02-18 孙军 疲劳工作在线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03530994A (zh) * 2013-10-29 2014-01-22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一种预防近视多功能感应器
GB2522401A (en) * 2013-11-07 2015-07-29 Liviu Berechet Hexa lens accessory that allows the use of a mobile device as a stereoscopic virtual reality eyewear device
US9858855B2 (en) * 2014-06-05 2018-01-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CN105549967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预防近视的方法
CN106597669A (zh) * 2017-01-03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r眼镜及其视度调节的方法
CN206975342U (zh) * 2017-04-17 2018-02-06 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预防近视的智能眼镜
CN107272831A (zh) * 2017-06-30 2017-10-20 福州贝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装置
CN107517532A (zh) * 2017-08-07 2017-12-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护眼智能照明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534827A (zh) * 2018-03-27 2018-09-14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用于眼部周围信息实时监测设备总成及其检测方法
CN207965392U (zh) * 2018-04-12 2018-10-12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穿戴的计算机显示器护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5761A (zh) * 2015-06-02 2015-09-16 杭州镜之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用眼监控系统
CN204758957U (zh) * 2015-06-11 2015-11-11 武汉目明乐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智能健康眼镜
CN106066761A (zh) * 2016-06-29 2016-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707763A (zh) * 2017-10-19 2018-02-16 杭州镜之镜科技有限公司 近视防控可穿戴设备及近视防控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726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3726B (zh) 一种近视智能防控装备、防控系统
WO2019075780A1 (zh) 近视防控可穿戴设备及近视防控系统和方法
US201900381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arding Myopia Progression
CN206863380U (zh) 一种智能眼镜
US11340461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gaze-related parameters
US202103297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arding myopia progression
US20170351326A1 (en) Eye trai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7690617A (zh) 用于控制可穿戴计算设备的视力矫正的技术
CN204631869U (zh) 视觉保护系统
WO20141408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ailed-attempt feedback using a camera on glasses
CN104391574A (zh) 视线处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穿戴式设备
CN110141185B (zh) 一种视力预防监测并具备视力训练功能的穿戴设备
CN107595239A (zh) 个人用眼监控系统
CN106388770A (zh) 具有带睁眼提示和数据记录功能的闭眼传感器的电子式眼科镜片
CN105589220A (zh) 一种测距眼镜及利用测距眼镜预防近视的方法
US88450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and dynamic treatment of oculomotor conditions
CN106448088A (zh) 一种智能化可穿戴式视力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3168901A (zh) 控制用于昼夜节律时相管理的光照射
CN108478185A (zh) 真假性近视检测系统
CN114947726A (zh) 一种分析用眼习惯和用眼强度的计算方法
CN103149695A (zh) 具有健康检测功能的3d眼镜
CN106199970A (zh) 一种头戴设备的防疲劳方法和系统
WO2009134784A2 (en) Real time system for readiness monitoring of dismounted soldiers
CN110262074A (zh) 一种智能护眼仪
CN112130326B (zh) 一种提高vr眼镜护目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