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5086A -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15086A CN109515086A CN201811504978.6A CN201811504978A CN109515086A CN 109515086 A CN109515086 A CN 109515086A CN 201811504978 A CN201811504978 A CN 201811504978A CN 109515086 A CN109515086 A CN 1095150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group
- robot
- water
- sludge
- hydrospace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653 coast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1 b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05 fresh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60 aquacul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44974 aquacultu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3—Parts or details of the vehicle structure; vehicle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001—Underwater vessel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e.g. unmanned underwater vessel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docking st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38—Arrangement of visual or electronic watch equipment, e.g. of periscopes, of rada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001—Underwater vessel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e.g. unmanned underwater vessel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docking stations
- B63G2008/002—Underwater vessel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e.g. unmanned underwater vessel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docking stations unmanned
- B63G2008/004—Underwater vessel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e.g. unmanned underwater vessel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docking stations unmanned autonomously opera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2001/1006—Dispersed solids
- G01N2001/1012—Suspensions
- G01N2001/1025—Liquid suspensions; Slurries; Mud; Sludg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G01N2001/1418—Depression, aspi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包括车体(3),驱动所述车体的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下部的水上推进器(7),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防碰撞模组(5),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中央处理模块和固态电池。适用于近海、海岸的环境复杂海域的海洋水质探测、海洋环境监测及海岸线探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岸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海洋生物环境、水质环境、污泥采样、水底生物探测是由水下机器人实现,现有技术的水下机器人系统复杂,功能单一,只能在水下使用,不能在陆地上行走,不能实现水陆二用,有的水下机器人对涉深有限制,也有的水下机器人容易造成信号迷失。
专业测量船体也无法或难以到达一定深度进行测量,且以测量人员操控为主,受其理论水平、实际工作经验的影响,使外业数据难免存在一定不足、粗差和或空白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水路两栖,具备在线检测的生物识别、海底地形、海洋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可实现对陆地污染物、近岸海域和海洋的污染状况进行动态监管,对陆地污染、海洋污染、海洋环境等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分析,该机器人及作业方法适用于近海、海岸的环境复杂海域的海洋水质探测、海洋环境监测及海岸线探测。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3),驱动所述车体的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下部的水上推进器(7),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防碰撞模组(5),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中央处理模块和固态电池;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水上推进器(7),防碰撞模组(5),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机器人通过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在陆地上行走,通过所述水上推进器(7)在水中行走;机器人通过所述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扫描捕捉信息,与预设的环境信息比较分析或者是按预设作业路线,借助所述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GPS),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讯的模块,负责数据的收发),防碰撞模组(5),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自动识别陆地路况和水下路障、生态环境,选择优化路线行走,以及借助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确定水下标准采水域;机器人启动所述取水模组(14),引领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下降;水样品或污泥样品经所述取水模组(14)的传输至样品存储器,经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所有系统均使用固态电池低压电力作为能源,既安全又不会污染环境,机器人在出发或返回时都要进行消毒(专用消毒站),设有专用的充电配套设备。如此,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下,沿途对当前场所实况进行监测及探测,对水下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及探测,对水样品和污泥样品进行监测及探测,将探测到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或特定的通信设备上。同时,当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与控制中心信号丢失,机器人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时,机器人控制无人机(18)起飞,无人机在附近基站寻找匹配的信号,搭建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信的中继,调整对标,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如此,机器人上配一台无人机,有两种用途,①机器人行走路线不确定的情况下,无人机起飞查看前方需要行走线的当前情况,将时实信息传回机器人,机器人对前方路线分析后进行路线优化,避免路线不通的情况;②机器人行驶在海水中,由于特殊原因超出了控制信息范围时,无人机自动升空搜索基地控制信号,用无人机作为信号中转站让机器人回到基地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如此,无人机完成任务后自动回到机器人的无人机防水仓内,仓门由机器人中央处理模板自动控制打开及关闭。
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海洋探测机器人预先规划作业路线及作业点,规划探测工作计划;
S2、海洋探测机器人根据作业路线,经视觉导航和无人驾驶系统的指引,视觉导航时实镜像时实生成当前实际的三维空间地图,生成独有的空间坐标,机器人在系统优化后的路线上行走,自动测量行走路线上的环境数据;
S3、海洋探测机器人到海岸线预定水面后,启动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对海床进行三维实景探测扫描,在确认水下适合水样采集或污泥采集时,启动取水模组(14),引领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按预先设定的要求开始下降,当到达预定高度后,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把水样品和污泥样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负压扬水机构,从特制柔性管道把样品送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中,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水质各种特定检测数据过滤后,将数据信息传送回控制中心,再由水质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水质指标数据;
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机器人利用所述取水模组(14)伸缩前端的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时实获取水下的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把获取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经自主研发的软件分析,对区域性野生生物及水环境预警。控制中心对单台或多台机器人进行预先设定作业路线及作业点的规划后,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下,经视觉导航与无人驾驶的指引,沿途测量行走路线上的环境数据,在到海岸线预定水面后,机器人启动所述声纳扫描成像模组对海床进行三维实景探测扫描,在确认水下适合水样采集或污泥采集时,所述取水模组启动,所述水采集同污泥采集模组(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及重力锚)按预先设定的要求开始下降(此时可以远程视觉手动控制)。当取水模组前端的水采集同污泥采集模组到达预定高度后,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把样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负压扬水机构,从特制柔性管道把样品送到机器人水样品存储器中,由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同时通过各种电子阀门的切换可以将样品水送到不同的容器中进行保存,作为人工精准化验分析使用。在作业过程中,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将该区域的水质各种特定检测数据过滤后,将数据信息传送回控制中心,再由水质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水质指标数据。一次的作业过程,是依次完成各预设区域的水底三维视觉扫描、水底生物环境探测、采样、水质测量作业后,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系统的指令下按预先规划的道路上返回。如此,机器人通过视觉导航模组,时实获取路况情况,通过底部装设的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时实获取水底地形情况,通过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时实获取水下的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对路况信息、水底地形信息、水环境及生物活动信息预警,机器人把获取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机器人对海洋下一定深度处的水样和海床上的污泥样进行采集,对水和污泥进行时实测量,将水质污泥数据信息发回控制中心。机器人系统依据自身电量管理系统的情况决定其充电或等待进行下一次作业指令。
本发明的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水路两栖,具备在线检测的生物识别、海底地形、海洋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可实现对陆地污染物、近岸海域和海洋的污染状况进行动态监管,对陆地污染、海洋污染、海洋环境等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分析,对于海岸线检测、养殖业、海岸警卫、海事、海关、养殖业等多行业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应用范围广。创新点:水陆两栖驱动;视觉导航、AI(人工智能)纠错;GPS、北斗双系统定位;自动适应学习和生物识别;水环境数据在线监测;海床底层视觉扫描;海底取样;云数据交互计算等。
附图说明
图1海洋探测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前端驱动机构,2、后端驱动机构,3、车体;4、激光扫描模组;5、防碰撞带式雷达模组;6、声纳扫描成像模组;7、水上推进器;8、前高清视频监测及照明模组;9、后高清视频监测及照明模组;10、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1、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2、前视觉导航模组;13、后视觉导航模组;14、取水模组;15、水采集同污泥采集模组;16、样品模组;17、传感器模组;18、无人机;19、无人机防水仓;20、排水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的实施方式中以及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见图1,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3),驱动所述车体的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下部的水上推进器(7),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防碰撞模组(5),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中央处理模块和固态电池;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水上推进器(7),防碰撞模组(5),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机器人通过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在陆地上行走,通过水上推进器(7)在水中行走;机器人通过前后视觉导航模组,扫描捕捉信息,与预设的环境信息比较分析或者是按预设作业路线,借助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GPS),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讯的模块,负责数据的收发),防碰撞模组(5),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自动识别陆地路况和水下路障、生态环境,选择优化路线行走,以及借助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确定水下标准采水域;机器人启动取水模组(14),引领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下降;水样品或污泥样品经取水模组(14)的传输至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机器人通过前高清视频监测及照明模组(8),后高清视频监测及照明模组(9),进行实时图像的回传,控制中心做记录;机器人通过黑匣子进行路况、周边环境信息、运行记录的备份;所有系统均由低压电力作为能源(固态电池),既安全又不会污染环境,机器人充一次电在满功率作业环境下能连续作业5-8小时;机器人在出发或返回时都要进行消毒(专用消毒站);设有专用的充电配套设备;机器人车体采用特殊配方的工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复合材料等耐腐蚀又质量轻的材料,不管在淡水、海水里都不会被腐蚀,同时又大幅度减轻车身重量,易于在水上漂浮行驶,同时兼顾其他用材及密封防水性;车体结构的内部和外部涂覆防锈防盐雾涂层。如此,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系统的指挥下,沿途对当前场所实况进行监测及探测,对所经区域内生物进行监测及探测,对水样品和污泥样品进行监测及探测,将探测到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或特定的通信设备上。同时,当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与控制中心信号丢失,机器人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时,机器人控制无人机(18)起飞,无人机在附近基站寻找匹配的信号,搭建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信的中继,调整对标,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如此,机器人上配一台无人机,有两种用途,①机器人行走路线不确定的情况下,无人机起飞查看前方需要行走线的当前情况,将时实信息传回机器人,机器人对前方路线分析后进行路线优化,避免路线不通的情况;②机器人行驶在海水中,由于特殊原因超出了控制信息范围时,无人机自动升空搜索基地控制信号,用无人机作为信号中转站让机器人回到基地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如此,无人机完成任务后自动回到机器人的无人机防水仓内,仓门由机器人中央处理模板自动控制打开及关闭。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构成陆地行走的四驱前后自适应驱动系统,水上推进器(7)构成水中行走的前后自适应驱动系统。驱动机构和水上推进器(7)的前后端都带转向功能,通过前面二个转向、后面二个运动或者是后面二个转向、前面二个运动,或者是通过前后运动速度不一致,或者是通过前后左右运动速度不一致实现原地转向、360度旋转的功能。如此,海洋探测机器人兼顾了车和船的功能,具有水陆行走性能,其陆地驱动行走机构由四轮驱动系统及前后转弯驱动系统两部分组成,可实现原地360度旋转,而水中行走由自主研发的推进及转弯一体化的系统完成,在水中或陆地上行走时,遇到不能掉头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反向行驶进行正常行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采用本地、远程控制方式,所述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机器人服务器连接。如此,海洋探测机器人采用本地、远程控制方式,数据时实采集,采用自主研发的通信方式与外部云服务进行数据备份及工艺数据提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防碰撞模组(5),是设置在所述车体周边上的防碰撞带式雷达模组。防撞模式有很多种,如机械式防撞,光电式防撞,超声波防撞,微波防撞等,使用雷达模式防撞,并且象条带式样的布置在所述车体周边,能够大大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保障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配置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及重力锚。由于重力锚的作用,使得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的采样结构稳固在某一位置(位置高度由取水模组控制的高度决定),如此,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全面探测水下情况及生态情形,获取水下的水环境及生物活动信息,以便能够在标准的水域地点采集到正确的水样品和污泥样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的采样结构为抓爪结构。抓爪的前端犹如手指,指尖锋利,在重力锚的配合下,稳固的重重地插入海床污泥中,抓爪是活动的,能够由取水模组控制收紧和松开,如此结构,能够便捷的采集海床污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取水模组包括卷扬机构、绳索、负压扬水机构和柔性管道。柔性管道的一端与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的采样结构固定在一起,另一端连接负压扬水机构(如水泵),水样品和污泥样品采集后通过负压扬水机构从柔性管道送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中,如此,实现采集样品的传输。传输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中的水样品和污泥样品,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而卷扬机构配合绳索决定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的下降高度,即水样品的采集高度;而污泥样品的采集高度可以以触及海床面确定。传输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中的水样品和污泥样品,可以通过各种电子阀门的切换将样品送到不同的容器中进行保存,作为人工精准化验分析使用。
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海洋探测机器人预先规划作业路线及作业点,规划探测工作计划;
S2、海洋探测机器人根据作业路线,经视觉导航和无人驾驶系统的指引,视觉导航时实镜像时实生成当前实际的三维空间地图,生成独有的空间坐标,机器人在系统优化后的路线上行走,自动测量行走路线上的环境数据;
S3、海洋探测机器人到海岸线预定水面后,启动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对海床进行三维实景探测扫描,在确认水下适合水样采集或污泥采集时,启动取水模组(14),引领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按预先设定的要求开始下降,当到达预定高度后,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把水样品和污泥样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负压扬水机构,从特制柔性管道把样品送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中,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水质各种特定检测数据过滤后,将数据信息传送回控制中心,再由水质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水质指标数据;
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机器人利用取水模组(14)伸缩前端的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时实获取水下的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把获取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经自主研发的软件分析,对区域性野生生物及水环境预警。控制中心对单台或多台机器人进行预先设定作业路线及作业点的规划后,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系统的指挥下,经视觉导航与无人驾驶的指引,沿途测量行走路线上的环境数据,在到海岸线预定水面后,机器人启动声纳扫描成像模组对海床进行三维实景探测扫描,在确认水下适合水样采集或污泥采集时,取水模组启动,水采集同污泥采集模组(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及重力锚)按预先设定的要求开始下降(此时可以远程视觉手动控制)。当取水模组前端的水采集同污泥采集模组到达预定高度后(可以到达水下100米深度),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把样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负压扬水机构,从特制柔性管道把样品送到机器人样品模组(水样品存储器)中,由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进行时实测量。同时通过各种电子阀门的切换可以将样品水送到不同的容器中进行保存,作为人工精准化验分析使用。在作业过程中,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将该区域的水质各种特定检测数据过滤后,将数据信息传送回控制中心,再由水质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水质指标数据。一次的作业过程,是依次完成各预设区域的水底三维视觉扫描、水底生物环境探测、采样、水质测量作业后,机器人在中央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指挥系统的指令下按预先规划的道路上返回。回到控制中心或指定地点后,人工拿出采集的水样品及污泥样品,机器人去清洗中心进行自身清洗。清洗的污水经排水引流管(20)流出。如果机器人在24小时内没有作业任务指令,系统会自动化把取水模组管道用淡水清洗,把存放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的水样品存储器容器中的海水换成淡水,因为传感器检测头长时间浸泡在不清洁的水中时检测头容易出现故障。完成清洗后,机器人系统依据自身电量管理系统的情况决定其充电或等待进行下一次作业指令。机器人在出发或返回时都要进行消毒(专用消毒站),设有专用的充电配套设备。如此,机器人通过视觉导航模组,时实获取路况情况,通过底部装设的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时实获取水底地形情况,通过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时实获取水下的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对路况信息、水底地形信息、水环境及生物活动信息预警,机器人把获取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机器人对海洋下一定深度处的水样和海床上的污泥样进行采集,对水和污泥进行时实测量,将水质污泥数据信息发回控制中心。同时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机器人如果需要与海岸线固定式第三方监测配套设备进行数据对接,则在第三方配套设备上加装与所述机器人配套的控制模块就能对接数据,进行数据通信及控制、异常情况预警等,实现与海岸线固定式第三方监测配套设备数据无缝对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当系统检测到视觉导航模组的视觉时实镜像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时,将自动启动设置在所述车体前后两端的激光扫描模组(4)的激光导航+内置的4G信号,让机器人安全的回到控制中心。如此,机器人配备备用的激光扫描模组(4),相当于路线导航冗余系统,当视觉导航模组出现故障时,将自动启动激光导航+内置的4G信号,提高安全保障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所述取水模组(14)带动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立体式(垂直分层式,高度由取水模组(14)控制确定)采集海洋中负100米—0米之间任何区间的水样,可以取出海床为负100米以内的海床上的污泥样。取水模组(14)带动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可以在水下的垂直方向的不同深度处,类似分层一样的,立体式采集水样品,根据机器人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上水样品存放的容器数量设置情况,采样海洋中负100米—0米之间任何区间的水样,一次作业可以采集12个采样点的水样品。在每个采样点的采样取水过程中,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进行时实测量,对当前的水质检测信息在5秒后传回控制中心。同样的,机器人利用取水模组(14)和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可以取出海床为负100米以内的海床上的污泥,根据机器人样品模组(16)(水样品存储器)上污泥样品存放的容器数量设置情况,一次作业可以采集6个采样点的污泥样品。同样的,如果取水模组(14)带动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立体式(垂直分层式,高度由取水模组(14)控制确定)采集水下负20米—0米之间任何区间的水样,取出河床为负20米以内的河床上的污泥样时,该机器人及作业方法就适用于江河湖泊岸环境复杂水域的江河湖泊水质探测、水环境监测及探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在行走路线不确定的情况下,机器人控制无人机起飞,查看前方需要行走线的当前情况,将时实信息传回机器人,机器人对前方路线分析后进行路线优化,或者是机器人行驶在海水中,由于特殊原因超出了控制信息范围时,机器人控制无人机升空,搜索基地控制信号,用无人机作为信号中转站让机器人回到基地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如此,无人机搭建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信的中继,保障机器人通讯信号,避免机器人走失。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1的过程中,可以对工作地点、场景和设备按标准图册或资料进行预置,以此获取初始的环境数据,完成导航地图或环境对标的配置,并根据预先设定或自动分析得出的路线,制定对应路线的工作计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3),驱动所述车体(3)的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下部的水上推进器(7),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防碰撞模组(5),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电台坐标信息扫描模组(10),通信信号调置模组(11),无人机防水仓(19),无人机(18),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3)内的中央处理模块和固态电池;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水上推进器(7),防碰撞模组(5),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前视觉导航模组(12),后视觉导航模组(13),取水模组(14),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传感器模组(17),无人机(18),无人机防水仓(19)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前端驱动机构(1)、后端驱动机构(2)构成陆地行走的四驱前后自适应驱动系统,所述水上推进器(7)构成水中行走的前后自适应驱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与客户端通信连接采用本地、远程控制方式,所述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机器人服务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防碰撞模组(5),是设置在所述车体(3)周边上的防碰撞带式雷达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配置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及重力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的采样结构为抓爪结构,抓爪是活动的,由所述取水模组(14)控制收紧和松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所述取水模组(14)包括卷扬机构、绳索、负压扬水机构和柔性管道。
8.一种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海洋探测机器人预先规划作业路线及作业点,规划探测工作计划;
S2、海洋探测机器人根据作业路线,经视觉导航和无人驾驶系统的指引,视觉导航时实镜像时实生成当前实际的三维空间地图,生成独有的空间坐标,机器人在系统优化后的路线上行走,自动测量行走路线上的环境数据;
S3、海洋探测机器人到海岸线预定水面后,启动声纳扫描成像模组(6)对海床进行三维实景探测扫描,在确认水下环境适合水样采集或污泥采集时,启动取水模组(14),引领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按预先设定的要求开始下降,当到达预定高度后,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把水样品和污泥样品通过自主研发的负压扬水机构,从特制柔性管道把样品送到机器人样品模组(16)中,经水质监测传感器模组(17)进行时实测量;将水质各种特定检测数据过滤后,将数据信息传送回控制中心,再由水质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水质指标数据;
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机器人利用取水模组(14)伸缩前端的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带有水下高清视频镜头、生物识别模组),时实获取水下的水环境信息及生物活动情况,把获取的信息发回控制中心,经自主研发的软件分析,对区域性野生生物及水环境信息预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当系统检测到视觉导航模组的视觉时实镜像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时,将自动启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激光扫描模组(4)激光导航+内置的4G信号,让机器人安全的回到控制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所述取水模组(14)带动水采集和污泥采集模组(15)可以立体式(垂直分层式,高度由取水模组(14)控制确定)采集海洋中负100米—0米之间任何区间的水样,可以取出海床为负100米以内的海床上的污泥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2和S3的过程中,在行走路线不确定的情况下,机器人控制无人机起飞,查看前方需要行走线的当前情况,将时实信息传回机器人,机器人对前方路线分析后进行路线优化,或者是机器人行驶在海水中,由于特殊原因超出了控制信息范围时,机器人控制无人机升空,搜索基地信号,用无人机作为信号中转站让机器人回到基地信号的覆盖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探测机器人的作业方法,在执行步骤S1的过程中,可以对工作地点、场景和设备按标准图册或资料进行预置,以此获取初始的环境数据,完成导航地图或环境对标的配置,并根据预先设定或自动分析得出的路线,制定对应路线的工作计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4978.6A CN109515086A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4978.6A CN109515086A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15086A true CN109515086A (zh) | 2019-03-26 |
Family
ID=6579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04978.6A Pending CN109515086A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15086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9695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可下潜式水域监测机器人和方法 |
CN110281251A (zh) * | 2019-07-24 | 2019-09-27 | 胡勇 | 一种高水流长距离涵道检测机器人系统 |
CN110614888A (zh) * | 2019-06-26 | 2019-12-27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水陆两栖采样监测艇 |
CN110979605A (zh) * | 2020-01-04 | 2020-04-10 | 三门梅格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中的金属探测机器人 |
CN111351908A (zh) * | 2020-03-04 | 2020-06-30 | 深圳市宇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机器人的水生生态调查方法、水下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
CN111637874A (zh) * | 2020-05-08 | 2020-09-0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赤潮海域多auv分层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
CN114275106A (zh) * | 2021-12-21 | 2022-04-05 | 上海交通大学 | 海空水下一体化自供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14549826A (zh) * | 2022-02-25 | 2022-05-27 | 广州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节能海洋垃圾收集返航算法及系统 |
CN114705171A (zh) * | 2022-03-28 | 2022-07-05 | 南通市融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三维地形测绘系统以及测绘方法 |
CN114738598A (zh) * | 2022-04-15 | 2022-07-12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管道检测机器人 |
CN115123504A (zh) * | 2022-08-31 | 2022-09-30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用于人工岛护岸及防波堤结构变位的水下探测机器人装置 |
CN115674199A (zh) * | 2022-10-25 | 2023-02-03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gis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074A (zh) * | 2008-12-06 | 2009-05-20 | 中国海洋大学 | 采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 |
RU2478059C1 (ru) * | 2011-11-11 | 2013-03-27 |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атенин | Подвижный морско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одвод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
CN106114095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水陆两栖探测机器人 |
CN107479554A (zh) * | 2017-09-07 | 2017-12-15 | 苏州三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系统及其户外建图导航方法 |
JP2018099904A (ja) * | 2016-12-19 | 2018-06-28 | ニュージャパンマリン九州株式会社 | 水陸両用車 |
CN108583920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无人机用海上着陆平台及无人机着陆的控制方法 |
CN108872518A (zh) * | 2018-08-07 | 2018-11-23 | 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质监测装置 |
CN108958250A (zh) * | 2018-07-13 | 2018-12-07 | 华南理工大学 | 多传感器移动平台及基于已知地图的导航与避障方法 |
CN209426501U (zh) * | 2018-12-10 | 2019-09-24 | 江门市蓬江区联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海洋探测机器人 |
-
2018
- 2018-12-10 CN CN201811504978.6A patent/CN1095150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074A (zh) * | 2008-12-06 | 2009-05-20 | 中国海洋大学 | 采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 |
RU2478059C1 (ru) * | 2011-11-11 | 2013-03-27 |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атенин | Подвижный морско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одвод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
CN106114095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水陆两栖探测机器人 |
JP2018099904A (ja) * | 2016-12-19 | 2018-06-28 | ニュージャパンマリン九州株式会社 | 水陸両用車 |
CN107479554A (zh) * | 2017-09-07 | 2017-12-15 | 苏州三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人系统及其户外建图导航方法 |
CN108583920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无人机用海上着陆平台及无人机着陆的控制方法 |
CN108958250A (zh) * | 2018-07-13 | 2018-12-07 | 华南理工大学 | 多传感器移动平台及基于已知地图的导航与避障方法 |
CN108872518A (zh) * | 2018-08-07 | 2018-11-23 | 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质监测装置 |
CN209426501U (zh) * | 2018-12-10 | 2019-09-24 | 江门市蓬江区联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海洋探测机器人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9695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可下潜式水域监测机器人和方法 |
CN110614888A (zh) * | 2019-06-26 | 2019-12-27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水陆两栖采样监测艇 |
CN110281251A (zh) * | 2019-07-24 | 2019-09-27 | 胡勇 | 一种高水流长距离涵道检测机器人系统 |
CN110979605B (zh) * | 2020-01-04 | 2020-10-27 | 三门梅格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中的金属探测机器人 |
CN110979605A (zh) * | 2020-01-04 | 2020-04-10 | 三门梅格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中的金属探测机器人 |
CN111351908A (zh) * | 2020-03-04 | 2020-06-30 | 深圳市宇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机器人的水生生态调查方法、水下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
CN111637874A (zh) * | 2020-05-08 | 2020-09-0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赤潮海域多auv分层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
CN114275106A (zh) * | 2021-12-21 | 2022-04-05 | 上海交通大学 | 海空水下一体化自供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14275106B (zh) * | 2021-12-21 | 2022-12-09 | 上海交通大学 | 海空水下一体化自供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14549826A (zh) * | 2022-02-25 | 2022-05-27 | 广州大学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节能海洋垃圾收集返航算法及系统 |
CN114705171A (zh) * | 2022-03-28 | 2022-07-05 | 南通市融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三维地形测绘系统以及测绘方法 |
CN114705171B (zh) * | 2022-03-28 | 2024-02-02 | 南通市融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三维地形测绘系统以及测绘方法 |
CN114738598A (zh) * | 2022-04-15 | 2022-07-12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管道检测机器人 |
CN115123504A (zh) * | 2022-08-31 | 2022-09-30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用于人工岛护岸及防波堤结构变位的水下探测机器人装置 |
CN115674199A (zh) * | 2022-10-25 | 2023-02-03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gis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15086A (zh) | 海洋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
CN209426501U (zh) | 海洋探测机器人 | |
CN110414396B (zh)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艇感知融合算法 | |
CN109084747B (zh) | 基于通用三维引擎的水上交通全景三维导航系统及方法 | |
CN103057678B (zh) | 海底生物捕捞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人机协同捕捞作业系统 | |
EP2768725B1 (de) | Unbemanntes unterwasser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lokalisieren und untersuchen eines am gewässergrund eines gewässers angeordneten objekts sowie system mit dem unbemannten unterwasserfahrzeug | |
CN103287549B (zh) | 一种智能水质监测与水面清理船 | |
CN102306025A (zh) | 无线遥控的自动采样监测船 | |
CN110580044A (zh) | 基于智能感知的无人船全自动航行异构系统 | |
CN103019179B (zh) | 水面船侦察系统及方法 | |
CN108045531A (zh) | 用于海底电缆巡检的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9728169U (zh) | 江河湖泊探测机器人 | |
CN108415323A (zh) | 一种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 | |
CN104142688A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平台 | |
CN106933232A (zh) | 一种基于协同无人艇群的环境感知系统和方法 | |
CN111348161B (zh) | 一种应用于海洋牧场的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1638523A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对失踪者的搜寻和定位系统及方法 | |
CN109631857B (zh) | 一种多无人艇联合岛礁测绘系统和方法 | |
CN109541609A (zh) | 江河湖泊探测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 | |
CN110614888A (zh) | 一种水陆两栖采样监测艇 | |
CN109612525A (zh) | 环境监测机器人及其自动巡检方法 | |
CN115019412A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水下auv海缆巡检系统及方法 | |
CN202120123U (zh) | 无线遥控的自动采样监测船 | |
CN203268293U (zh) | 水质监测与水面清理船 | |
Loebis et al. | Review of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navig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